什麼人不適宜泡溫泉
1. 泡溫泉對人有哪些壞處兒童可以泡溫泉嗎
首先,孩子泡溫泉的時間不宜過長。由於溫泉的水溫較高,導致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血液循環也會加快,所以,孩子每次的下水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5分鍾。家長可以讓孩子在水裡泡15分鍾,再讓孩子到池邊玩耍一會,再入水泡上15分鍾。但一次泡溫泉下水的次數也不要超過3次
醫學專家認為,較體溫略高的溫泉水,不僅能夠促進血液循環,舒活筋骨,還能令肌肉鬆弛,減少關節炎病人的關節緊綳感,有助於緩解病情。不過,溫泉浴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泡好」的。最近,香港《明報》撰文指出,泡溫泉,有幾點注意事項不可不知。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會長兼骨科醫生林國基指出,在擁有溫泉的地方,泡澡已成為當地人文化及生活的一部分,他們經常為之,因此對強健身體的促進作用也比較明顯。相比之下,如果我們只是去旅行,單用一天半天的時間盡情泡溫泉,不僅難以收到很好的效果,還可能因為泡過了頭而引起問題。
1.疲倦不宜
人覺得疲倦時,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如果立即泡溫泉,反而可能加重心肺的負擔。還有,在飽餐或酒後1小時內、睡眠不足或劇烈運動後都不宜泡溫泉。
2.時間有限制
由於溫泉的水溫多在38—42攝氏度,略高於體溫,所以浸泡時間不宜超過10—15分鍾,每天最多不過3次,以免加重心臟負荷。而且,當身處30攝氏度以下的環境時,身體還可以利用對流、輻射以及出汗3個方式進行散熱;一旦達到36攝氏度以上,就只能靠出汗散熱了。但身在水中,汗水根本不能蒸發,這就會導致體熱難以散發,時間泡得過長就可能導致中暑。
3.入池有序
進入溫泉池,要循序漸進,以便讓身體慢慢適應。事先將身體弄濕:手伸進泉中30—40厘米的深度試溫,再舀泉水淋在腿、臂及軀幹上。進池時,應先站起來泡雙腿,接下來慢慢泡身體下半部(心臟以下),待適應後,再讓身體上半部(心臟及以上)完全泡進池中。
4.離池要慢
離池時,動作也要慢。先緩緩站起,等身體慢慢適應後,再離開溫泉。
5.最好再洗個澡
雖然溫泉經營者大多建議泡後不要立即洗澡,好讓泉水中的礦物質留在皮膚上,以發揮護膚功效。但事實上,這些礦物質並不能滲進皮膚,留在身上效用並不大。溫泉水因地質區域不同有酸、鹼性之分,為避免皮膚受泉水中的酸性或鹼性物質刺激,事後最好還是洗個澡。
6.擦乾身體
泡完後,皮膚毛孔全部張開,會大量出汗,此時應趕緊擦乾身上水分,吹乾頭發,以免著涼。
7.補充水分
在高溫環境下,身體很容易流失水分。泡溫泉後,必須飲用大量開水作為補充。
8.稍事休息
泡過溫泉後,新陳代謝加快,所以不應該緊接著進行其他活動,或喝酒、暴飲暴食,以免加重身體負荷或消化不良。應稍事休息、放鬆以恢復體力。
最後,林國基補充,果酸護膚品的成分可能與溫泉水產生不良化學反應,所以應在徹底清潔身體後使用。
什麼人不適合泡溫泉?參考答案:1.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病症者,以及急性傳染病或循環系統障礙的人,應聽從醫師指示,選擇適當的方式。 2.空腹、飯後、酒後者也不適合泡溫泉;空腹會造成容易疲勞的情形,飯後或酒後則會因流經胃部的血液減少而導致消化不良與不適的情形。 3.孕婦及手術過後者,也需經醫師指示同意後才可泡溫泉。 4.容易失眼的人,則應避免浸泡時間過長,否則容易因精神亢奮而加重失眠症狀。 5.皮膚乾燥者(如:易干癢龜裂的敏感性肌膚、或老人肌膚含水較少),浸泡溫泉之後最好立刻抹上滋潤乳液,以免肌膚水分大量流失引起不適。 6.酸性泉質的溫泉(如:大屯火山系的酸性硫磺泉)特別不適合乾性膚質的人,另外強酸性的溫泉容易刺激傷口,所有有皮膚外傷的人應盡量避免。 7.最好不要獨自一人泡湯,以免發生意外。
2. 什麼樣人不能洗溫泉鎮
1、泡來溫泉可使血管自擴張、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及精神病病史的人,泡溫泉容易引起意外事件,搶救不及隨時可能喪命。
2、溫泉性溫,泡久了會損傷津液,對熱性體質的人尤為不宜,如果有諸如脾氣暴躁、喜歡長痘、口角生瘡等表現,泡溫泉會加重其上火的症狀。
3、天然溫泉水有一定的消毒殺菌作用,但對皮膚有破損的人可能會有較大刺激,使傷口惡化,還容易感染疾病。對患有濕疹、異位性皮炎等皮膚病的人來說,泡溫泉溫度高、時間長,會加速皮膚水分的蒸發,破壞皮膚屏障,加重症狀。
4、泡溫泉能促進血液循環,體力消耗大。處於飢餓狀態或疲勞過度的人若泡溫泉,可能會導致低血糖、暈厥。因此,最好在飯後1小時或稍作休息之後,再泡溫泉。
5、月經期、有婦科炎症的女性以及體弱、易出虛汗、經常上火的孩子也不適宜泡溫泉。
3. 什麼季節泡溫泉最適宜
冬季泡溫泉最適宜。
一般來說一年四季都可以泡溫泉,對身體都有好處,但是冬季是泡溫泉的最佳季節,冬季天氣寒冷,人的活動量減少,人們容易產生血脈凝滯、經絡不暢等現象,泡溫泉可以加強血液循環,疏活經脈,泡完溫泉後整個人會很輕松舒服,夏季天氣炎熱,再泡溫泉會更炎熱。
1.泡溫泉什麼時間好
最佳時間是在睡前,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晚上九點開始泡溫泉,有助於睡眠,提高免疫力,可以緩解一天的疲憊,放鬆身心,泡完溫泉後再睡覺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可以為第二天的精力充沛做准備。
3、溫泉多久泡一次好
溫泉一周泡幾次隨個人情況而定,但是溫泉每次泡的不宜過長,一個池子中泡的時間在8--15分鍾,上來休息會,喝點水補充點水份再繼續泡這樣比較好,每日1-2次為宜,不宜超過3次,臨睡前泡最恰當。
4、泡溫泉泡多久好
泡溫泉的時間長短根據個人的需要及身體條件和溫泉的溫度而定,但是一般不宜超過15分鍾,高溫泉則不宜超過10分鍾。
5、什麼時候不宜泡溫泉
1、飯前30分鍾和飯後一小時內不可泡溫泉;因為溫泉的熱度會刺激血液不斷往皮膚表面集中,抑制消化系統的運作及抑制食慾中樞。泡溫泉與吃飯時間至少間隔一個小時。
2、酒後或飲酒過量不可泡。因為溫泉的溫熱作用會使得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心臟負荷過重,站立時大腦的血液較少,易引起頭暈摔倒意外。
6、如何正確泡溫泉
溫泉浴最正確的洗發應該是在入浴時慢慢加溫,而在處於前逐漸加冷水降溫,使身體在溫度漸變的過程中適應,才不會因為溫度的劇烈變化而危及健康,甚至有生命的危險。
拓展資料
溫泉(hot spring)是泉水的一種,是從地下自然湧出的,泉口溫度顯著地高於當地年平均氣溫的地下天然泉水,並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礦物質泉水。現在也有很多地區人工打井,一般在600-2000米,用深水水泵抽取地下水,富含多種有益礦物質,水溫一般在20度以上,也叫溫泉井。由於各地所處的氣候、緯度及海拔高程之不同,溫泉的溫度下限很難統一。
參考資料網路_溫泉
4. 哪些人不適合泡溫泉啊
··以下症狀的人群,不適宜泡溫泉:
(1)患有心臟病、肺病、高血壓、循環系統障礙及專急性傳染病患者,屬沒有醫師的指示貿然嘗試熱浴的刺激,可能導致血管忽脹忽縮,影響血壓,釀成危險;
(2)感染急性濕疹,傷口化膿或患有急性關節炎者,都不適宜浸泡溫泉;
(3)有癌症、白血病的人,不適合浸溫泉,因為容易刺激新陳代謝,使身體很快的變衰弱。
5. 什麼人不可以泡溫泉
2.如果坐了很久的車或是走了很遠的路,非常的累了,不可以馬上去浸溫泉,專不然屬會越泡越累。
3.睡眠不足或是熬夜,如果突然浸溫度很高的溫泉,可能會發生休克或是腦部缺血情形。
4.心情很興奮或是很生氣,心跳變快的時候,也不適合浸溫泉。
5.剛吃飽飯或是喝完酒,不可以馬上去浸溫泉,不然會有消化不良及腦溢血的情形。
6.營養不良或是生病剛好,身體很差時,千萬不可以去浸溫泉。
7.有心臟病、高血壓及有動脈硬化的人,要浸溫泉之前,要先慢慢地用溫泉擦身體,再泡溫泉,不可以一下子就去泡溫泉,才不會影響血管的收縮。
8.有癌症、白血病的人,不適合浸溫泉,因為容易刺激新陳代謝,使身體很快變衰弱。
9.如果有得到急性感冒、急性疾病及傳染病的人,最好不要去浸溫泉。
10.女生生理期來時或前後,懷孕的初期和未期,最好暫時不能浸溫泉。
11.浸溫泉的時間,要用溫泉的溫度來看,太熱時不可以泡太久
6. 泡溫泉對人的身體有什麼好處嗎
溫泉中的碳酸鈣對改善體質、恢復體力有相當的作用;而溫泉所含豐富的鈣、鉀、氡等版成分對調整心權腦血管疾病,治療糖尿病、痛風、神經痛、關節炎等均有一定效果;而硫磺泉則可軟化角質,含鈉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軟化肌膚的效果。
7. 什麼人不能泡溫泉
除了心臟病、高血壓、癲癇患者、精神病患者等還有孕婦、月經期、傳染病患者、皮膚病、熱過敏體質等都是禁忌
8. 泡溫泉有什麼壞處
硫黃泉可軟化皮膚角質、含鈉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軟化肌膚的效果。冬季天氣乾燥,泡溫泉有助於治療皮膚干癢,但泡溫泉時如果方法不當也會對皮膚不利。如在溫泉中的浸泡時間過長,且不斷搓洗,易使皮膚變得乾燥發癢,撓抓之後起疹、破皮,進而導致毛囊炎。此外,溫泉水溫度不足以殺滅病菌,一些傳染性皮膚疾病也可能藉此傳播。
泡溫泉時,像蘭女士那樣有心悸、胸悶現象的其實很常見。因為溫泉的溫度較高,容易使人體大量出汗、心跳加快,心臟耗氧量增加。因此,泡溫泉的時間不宜過長,心腦血管病或高血壓病患者水溫不宜過高,一旦出現胸悶、頭暈、心慌症狀,應立即離開溫泉池,注意適時補水、休息和保暖,症狀嚴重的應及時就診。
(8)什麼人不適宜泡溫泉擴展閱讀
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由於泡溫泉時人體溫度升高,出水後溫度下降,一熱一冷,短時間內引起血管擴張和收縮,容易誘發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的誘發因素。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不穩定,在溫泉中容易出汗,造成脫水,引起血糖的變化。而且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周圍神經病,對溫度的敏感度較差,容易因長久浸泡造成燙傷而自己不知。因此,「糖友們」應在血糖穩定時再泡溫泉,並應注意水溫不宜超過40攝氏度,浸泡時間不可太長,每15分鍾左右應起身休息一下;泡完後應盡快擦乾身上的水並用清水沖洗,避免溫泉中的硫黃或其他物質引發皮膚炎症。
而對皮膚有傷口、潰爛或皮膚有嚴重感染、黴菌感染的人如香港腳、濕疹的患者來說,就不適合泡溫泉了,因為這樣不但會污染水質,還會使傷口惡化。
9. 泡溫泉對人有什麼作用哪些人群不適合泡溫泉
泡溫泉可以使人放鬆,緩解壓力。
1、處於生理期或有婦科炎症的女回性也應盡量避免答泡溫泉。
2、患有皮膚、呼吸等傳染病的人不要去泡溫泉,那樣對自己不利也會影響他人。
3、心腦血管病人或有高血壓的人泡溫泉時常會發生頭暈、心悸、憋氣甚至暈倒的情況,這是因為高溫泉水讓皮膚血管大量擴張,血液更多停留在皮膚和肌肉血管里,導致心臟或腦供血不足。這類人如果泡溫泉,要注意水溫不要過高。一旦出現胸悶、頭暈、心慌症狀,應立即離開溫泉池。老年人先做個健康體檢,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再泡溫泉。
4、有喝酒、空腹、飽飯後的人也不宜泡溫泉,因為在溫泉水裡溫度一升高,人的血液循環加速,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心慌出汗。
10. 泡溫泉注意事項
泡溫泉注意事項:
1、肚子餓時,不可以馬上浸溫泉,因為空著肚子泡溫泉很容易會有頭暈,想要吐及疲倦的情形。
2、如果坐了很久的車或是走了很遠的路,非常的累了,不可以馬上去浸溫泉,不然會越泡越累。
3、睡眠不足或是熬夜,如果突然浸溫度很高的溫泉,可能會發生休克或是腦部缺血情形。
4、心情很興奮或是很生氣,心跳變快的時候,也不適合浸溫泉。
5、剛吃飽飯或是喝完酒,不可以馬上去浸溫泉,不然會有消化不良及腦溢血的情形。
6、營養不良或是生病剛好,身體很差時,千萬不可以去浸溫泉。
7、有心臟病、高血壓及有動脈硬化的人,要浸溫泉之前,要先慢慢地用溫泉擦身體,再泡溫泉,不可以一下子就去泡溫泉,才不會影響血管的收縮。
8、有癌症、白血病的人,不適合浸溫泉,因為容易刺激新陳代謝,使身體很快變衰弱。
9、如果有得到急性感冒、急性疾病及傳染病的人,最好不要去浸溫泉。
10、女生生理期來時或前後,懷孕的初期和未期,最好暫時不能浸溫泉。
11、浸溫泉的時間,要用溫泉的溫度來看,太熱時不可以泡太久
12、如果在浸溫泉的時候,感覺身體不舒服時,就應該離開,不可以繼續的在浸溫泉。
(10)什麼人不適宜泡溫泉擴展閱讀:
溫泉是一種天然資源,其特殊的水質被用做保健養身的好療法,溫泉中各種礦物質各具不同的功能與療效。泡溫泉的步驟如下:
泡溫泉前先沐浴清潔全身,以便泡時皮膚能吸收溫泉中的礦物質,完成沐浴後就可以正式開泡了。
先暖後熱 泡湯時身體要緩緩進入池中,先浸泡到腹部的位置,再慢慢浸至胸口。
掌握時間 一般溫泉浴可分次反復浸泡,每次為20至30分鍾,如果感覺口乾、胸悶,就爬上池邊歇一歇,做一做舒展體操運動,再喝一些蒸餾水以補充水分。有些人喜歡讓全身泡得通紅,但要注意是否會出現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的現象。
按摩配合 適當的穴位按摩會加強溫泉保健的功效,對一些疾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清水沖身 溫泉水中含豐富的礦物質,泡過溫泉後盡量少用沐浴液,用清水沖身更有利於保持附在皮膚上的礦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