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水庫捕魚技術

水庫捕魚技術

發布時間: 2020-12-08 15:31:02

水庫底層魚大量捕撈的方法是什麼

可以使用捕魚網輔助,其中沉浮式捕魚網較適合捕撈底層魚。

沉浮式捕魚網:是針對魚版塘或者水庫等環境高權低不平、坑坑窪窪捕撈困難設計的一種高效捕網,它的優勢在於可以帶規定的時間里達到最佳的起網速度,可以移動捕撈,不傷魚等諸多優點,並可以捕撈各個層次水域的淡海水魚。

Ⅱ 水庫捕魚誘魚器

現在哪東西還有疑問
我可以給你點小配方看看
一,葯物誘魚入籠本法對任何魚類均效果顯著。葯物放進魚籠沉下距水面2米深處,周圍100米內的魚嗅到葯味即自動鑽進魚籠內,不下水也可捕到魚。做法:1.配葯方:阿魏1克,八角2克(這兩種是主葯),南杏,小茴香各2克,花生米25克,食母生3片均分別炒熟,粉碎,分別放置,使用時另加蜂糖2克,生蚯蚓6-10克,以助葯效。葯物使用前絕不能混合,否則無效,以上配方可供四隻捕籠使用。

2.誘魚方法:有兩種,一是將適量米糠與上述葯物混合好,用布包紮好放進魚籠內(布包不能漏出籠外),然後根據風向與水流等情況魚籠放入水裡:二是將葯方中全部葯物溶解於水,然後用干火磚把全部葯物吸干,最後把吸有葯味的火磚進行陰干,捕魚時只要把火磚放進魚籠里即可誘魚了。

誘魚籠放入水後要注意:魚籠放下距水面深度約2米;如刮南風,魚籠要放在南岸水下,如刮其它方向的風,即依此類推;如遇急流,可把魚籠放在急流的轉彎穩水處;魚籠一般放下水後15-20分鍾即可取起捕魚,為了方便取魚,籠底部採用活動式。

二,葯物捕魚法

1.將青殼雞蛋5個放入廁所糞池中浸7天,羊肉150克,麵粉250克,中葯鬧羊花,野八角各10克,共搗爛成泥,用羊油調勻塗在腳上,然後站在池塘中,魚嗅到葯味即附腳爭食,醉而自浮,此時可任意捕撈。

2.麻雀7隻,木香,丁香,肉桂各16克。將麻雀去毛去內臟,用小麻香油(芝麻油)炸酥,與三味中葯共研成細末混勻,裝入瓶內備用。用法:將葯末放入口中唾液拌成泥狀,然後吐在手掌心,擦在雙腳上,再進塘水邊的0.5-1米深處走一圈,魚嗅味後即隨身後游來,你再走到水深至你腰處,魚即圍在腳部相撞,直至撞不動時便浮在水面上,此時可捕捉。

三,醉魚法

將穀子0.5公斤煮成半熟(即穀粒脹開)取出後用涼水流濾,然後再拌入1公斤野八角葉,用松毛柴燒火再煮,邊煮邊拌約半小時,然後加白糖100克,拌勻後停火等涼再用塑料袋裝好,封存一夜備用。用時將穀粒與牛糞做成小丸,投放入平靜水中(水流不能太急)。一般1條1公斤重的魚食2-3粒即醉昏浮在水面,投葯後2-4小時為魚上浮的高峰。此法宜春秋季節使用,較大的水面應先投2天誘餌,然後再投真的。

Ⅲ 大型水庫養魚與捕魚的方法

還行不算小,四大家魚(鱅鰱青草)是一定的,在放一些鯰魚或黑魚之類的,以便清除一些小雜魚還能提高經濟價值。捕當然是用掛子或是拉網了。在大的水庫都適用的。

Ⅳ 水庫捕魚。請高手指點如何才能捕到水庫中的底層魚

1、用拖網捕。
2、將釣魚鉤放到按近水底,有可能會釣到。

Ⅳ 怎樣在水庫里捕魚

一些大、中型水庫,在蓄水之前,沒有能夠徹底清基,不但庫底仍然保持原來高低不平的地形,還留下不少樹木、房屋等大型障礙物,加之庫水一般又很深,給水庫成魚捕撈帶來了很多困難。目前,在水庫捕撈中使用效果較好的漁具漁法有以下幾種:
(一)刺網捕撈
刺網又叫掛網或絲網。具有裝配簡單,操作方便,捕魚效果較好等優點。裝配好的刺網為長條形,上綱裝有浮子,下綱裝沉子。作業時網片在水中保持垂直狀態,設置在魚類洄遊路線上,使魚刺入網目而被捕。調節浮子和沉子的大小,即能成為浮刺網或底刺網,捕撈上層魚或底層魚。
刺網多用尼龍絲編結,每片網長50米,高1米左右。網目的大小根據所捕魚類的規格而定。作業時不受水庫底部地形的影響,深水、淺水、靜水、流水都可以使用。網在水中旋轉時間,看魚的多少而靈活掌握,魚多,旋轉時間宜短。

(二)三層刺網捕撈
三層刺網是在單層刺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捕魚效果比單層刺網好,在水庫捕撈中被廣泛使用。
三層刺網由三片網組成。外面兩片網線粗,網目大,網衣矮,稱"外網";中間一片網線細,網眼小,網衣高,被夾在兩片外網之間,稱"中心網"。三片網結在同一的上綱和下綱上。裝配好的網一般長50米,高10-20米。捕中、上層魚類的"浮網",浮力配備為沉力的1.5-2.5倍;捕底層魚類的"沉網",沉力配備比浮力大1-2倍。
三層刺網的捕魚原理是利用魚類通過一層大網目的外網,帶動鬆弛的小網目的中心網網衣,進入另一層外網網衣,穿過網目形成一個網袋,魚就落入"自製"的網袋而被捕。
三層刺網適用於不同類型的水庫,不受庫底地形和水深的限制,作業機動靈活,並可常年作業,產量較穩定。但它是一種定置漁具。如能配合趕魚的方法,驅趕魚群上網,效果則更好。
(三)"趕、攔、刺、張"聯合漁法
這種漁法是利用多種漁具,把水庫中分散的魚群,趕向預定的集魚區,被迫進入張網而被捕。它的捕魚效果好,捕魚量大而集中,是目前水庫捕魚的主要漁法,尤以捕撈鰱、鱅魚的效果最佳。
1.聯合漁法的漁具及作用
(1)攔網:是長帶形的網片,上綱裝浮子,下綱裝沉子,每片長30-50米,總長度應為水庫最寬處的1.5-2倍。高度為10-30米,在水深30米以內的水庫,攔網必須達到庫底。它的作用是攔斷魚群的逃路,使魚群按預定方向前進。與張網網口連接,即成為張網的翼網,誘導魚群進入張網。
(2)三層刺網:三層刺網在聯合漁法中布置成多道網列,主要作為驅導漁具,與攔網配合,將魚群驅集到魚區。在驅趕過程中,也能捕撈一部分魚。
(3)趕魚白板:在水中由機輪拖帶驚動魚群,起趕魚的作用。由白板及繩索組成,白板為400×50×10毫米的木板,塗以白漆,一端鑽1小孔,系以細繩,繩的另一端縛在繩索上。繩索長度為水深的2-3倍,其上每隔1-1.5米系一塊白板。繩索的末端繫上鐵塊或石塊,配合船速調節白板沉到適宜的深度。
(4)張網:是一種定置網具,水庫中常用的為長方形箱式張網。由底網、側牆網、後牆網、蓋網、翼網、八字網等部分組成。網具一般長10-40米,寬10-25米,高8-20米,長寬比為2∶1。
張網設置在集魚區,當魚被趕集到集魚區後,在漁具的驅趕下,魚就會沿著翼網(外接的攔網)、八字網通過八字網內口而進入箱內。由於八字網的內口小,魚進入箱內後有沿網邊游動的習性,就難以再通過內口外逃。
(5)電趕魚裝置:為了提高趕魚效率,近年一些水庫採用電趕魚裝置趕魚,取得良好效果。按供電形式可分脈沖電趕魚裝置、交流電趕魚裝置和掃描式交流電趕魚裝置三種。掃描式交流電趕魚裝置電流經掃描控制器控制,輸送到電柵。電柵的電極按三相分成三排,每排間距根據操作方便及電場的作用范圍可在4-8米之間調節。每排上的電極間距約為3米.
2.聯合漁法作業方法中、小型水庫一般採用"趕、攔、刺、張"漁法,大型水庫將逐步推廣"網電聯合漁法"。兩種漁法作業過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前者用三層刺網趕魚,後者用電趕魚裝置趕魚。
(1)制訂計劃:根據"庫情"和"魚情"確定集魚區及趕魚路線。集魚區既要利於魚群集中,又適合設置張網。趕魚路線要根據集魚區的位置而定。
(2)驅趕:使用三層刺網趕魚有兩種方式:一是與庫岸平行(縱向)放網,放網船向一個方向同時前進,待網全部放好後,用機船拖帶白板配合音響驚嚇魚群上網或向集魚區逃去。另一種方法是與庫岸垂直(橫向)放網,依趕魚路線一道道放網進迫,每道網旋轉時間相差約10分鍾,放好網後用上述方法驚嚇魚群。
(3)攔魚:趕魚必須與攔魚結合起來,才能迫使魚群向集魚區集中。攔魚用攔網,當某一塊水域趕魚結束後,立即用攔網攔隔,不使魚群重新回到被趕過的水域。
(4)捕魚:當完成趕魚作業,魚群集中於集魚區後,立即在事先選定的地點設置張網。然後在集魚區驅趕魚群進入張網而被捕。

Ⅵ 大水庫怎麼捕魚,2萬多畝,最深40多米,寬1300米

這種大型的水抄庫捕撈項目,必須要具有專業技能和專業捕撈設備的捕撈公司才能操作。推薦陽光漁業養殖捕撈公司,他們可以提供漁業高產養殖技術咨訊服務水庫漁塘託管代理服務大型水庫高產養殖服務水庫各種魚類捕魚服務淡水魚葯, 魚食,魚肥,各種魚具網服務各魚苗,成品魚賣買銷售魚類深加工水庫魚塘出租轉讓服務可以看看他們網站:http://www.yangguangyuye.com/

Ⅶ 水庫怎麼捕魚

用漁網。
水庫的魚比較靈活,所以樓主要認真聽:
找到一個角,用手驅趕網放對面,我們來個趕鴨子上架;
找到一處丁布,准備大網小網各一個,大的放在一邊,小的在一邊趕。
備注:這些方法適用於初學者。。。

Ⅷ 在水庫裡面用什麼方法捕魚最好

用漁船拖網,和 定區域撒餌料,撒網 .我認為用葯最不好

Ⅸ 水庫養魚的捕魚成本與水位的關系,以及魚的成活率與水位關系

.水溫、水深與魚的關系

魚類屬於變溫動物,其體溫是經常隨著它們生活水域的溫度不同而變化的。在魚類生活中,水域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魚體新陳代謝的強弱。各種魚類都有其生存、生長的適宜溫度,比如,鯉魚、草魚、團頭魴等屬溫水性魚類,適宜生活的水溫為25℃左右;鯽魚適宜在15℃~20。C的水溫中生活。在此溫度范圍內,這些魚類攝食旺盛,就是垂釣的好機會。溫水性魚類,當水溫降到10℃~15℃時,攝食明顯減少;水溫降至4℃以下時,魚兒則潛伏到水底深處冬眠了。

水的導熱性能比較差,陽光射到水面的熱能大部分為水面下1米左右的水層所吸收,大約只有5%的熱能傳到5米深的水域。有資料表明:早春的水溫,在1米深的水域是10℃~17℃,而在5米深的水域只有7℃~8℃;仲夏的水溫。在1米深的水域是18℃~23℃,而在5米深的水域只有17℃~18℃;晚秋的水溫,在1米深的水域是15。C~17℃,而在5米深的水域只有14℃~15℃;冬季的水溫,在l米深的水域是3℃~5℃,而在5米深的水域是7℃~10℃。我們根據各季水溫與水深的關系,並結合各種魚類生活適宜的溫度,來選擇適當深度的垂釣水域。

2.氧氣與魚的關系

氧氣是各種魚類生活、生存所必須的氣體,但它們只能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氣。水中的氧氣大體來自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大氣中的氧氣溶解在水中,但其溶解量是很小的;二是水生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並溶解於水中的氧。

水中溶解氧氣的多少又與水的溫度有很大的關系,水溫高則水中氧氣的含量就減少.而水溫增高又使魚類及其他水生物的新陳代謝加強。呼吸量增加,從而更加速水中氧氣的消耗。所以,盛夏季節,一些死水、淺水池塘,水溫高時,魚類常常將頭浮出水面呼吸,以便吸取氧氣。這時,一般不宜垂釣。

此外,在悶熱、氣壓低的天氣,水中也缺氧,魚類也有浮頭現象。底層的魚會到中層洄遊,而中下層魚則浮游到中上層來,所以此時釣魚就應由釣底層魚改為釣中上層魚了。二、影響垂釣魚的各種因素

魚類具有健全的感覺機能,外界環境稍有細微變化,它們都會反應敏捷,並且使其自身的生理機能、活動和食慾都發生相應的變化。

二、影響垂釣魚活動的各種因素有:

1.水溫

如前所述,溫度是影響魚類生長發育和食慾的重要因素。民諺說「春釣淺灘夏釣潭,秋釣蔭邊冬釣陽」就是因為春季的淺水溫度比深水溫度回升快,魚類便自動游弋到淺灘來,這就是「春釣淺灘」的道理;夏季水溫一般偏高。但深水溫度日差很小,所以夏季魚類只在早晚和夜問到岸邊淺灘覓食,而在中午高溫時大都洄遊深水避暑,所以要「夏釣潭」、要「早晚釣邊午釣潭」;「秋釣蔭邊冬釣陽」同樣也反映了魚類在秋冬季節的活動規律。

2.水流

水的不斷流動有利於氧氣的溶解,並能為魚類源源不斷地增添食料,所以,活水區的魚類比靜水區多,而且活潑好動,食慾旺盛。為此,在兩流匯合處、湖泊、水庫的河流人口處往往是多魚區,是垂釣定點的好地段。

3.天然餌料

水生物茂盛、天然餌料多的水域,魚類也就多;水中生物稀少、缺乏天然餌料的水域,魚類必定少。不同種類的餌料會招引不同的魚類。多餌區一般是在沿岸、亞沿岸和漫淺灘水域;而深水空曠的地方,則常是大魚棲身和洄遊的場所。掌握這個規律,對垂釣定點很有幫助。

4.底質

不同的底質,魚類多寡也不等。比如,一般淤泥底質多生物,盛產天然餌料,因此魚就多;泥沙底質就差一些,而沙石底則一般無魚。但如果底層多岩石縫、穴,有時也有鯰魚、鱖魚等喜歡穴居的魚類在此生活。

5.水位

水位的漲落與魚類的活動也有關系,一般在水位上漲時,魚類比較活躍,喜歡游弋,而且常到近岸爭食;當水位退落特別是明顯下降時,則大多魚類和較大的魚類表現驚慌,紛紛游入深水少動。

6.風

有風就有浪,風浪利於水中溶氧,這時魚類也就格外活躍和貪食。風平浪靜時,水中溶氧減少,魚類也就少動少食。風向對魚類的活動也有一定的影響,刮南風時,魚類大多游近北岸活動;刮北風時,則多近南岸。又如,在秋季,當刮東北風、東風和東南風時,垂釣的「吃鉤」率高,魚獲量較大;刮南風和西南風時次之;而刮西風、西北風和北風時,魚獲量就大大減少了。

7.天氣

天氣的范疇包括氣壓、氣溫、濕度、風、雲、雨、雪、霜、霧、凍等現象。其中每一要素發生變化都會對魚類的活動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上述諸要素都與水中溶氧有關系,水中氧氣充足,魚類就精力充沛,食慾旺盛;水中一旦缺氧,魚類就萎靡不振,食慾減退,不愛活動;水中嚴重缺氧。還會出現魚浮頭、停止進食等現象。

通常的情況是:溫度高時比溫度低時水中溶氧多;氣壓高時比氣壓低時溶氧多;有風時比無風時溶氧多。在一天當中,午後2時氣溫高,水中溶氧多;日出前氣溫低,水中溶氧低。掌握了天氣與魚類活動的規律對垂釣是大有好處的。

綜觀各種天氣對魚類活動的影響,民間總結出:久雨初晴、時陰時晴和雷雨之後以及夏季涼爽宜人、冬天風和日暖的天氣.都是釣魚的好天氣;久雨不晴、久晴不雨、潮濕悶熱和雷雨之前,或大凌大寒時,均不宜垂釣。

8.水情

水情包括水質的肥瘦和清濁度,水的顏色、溫度,水的動、靜等。

水質有肥水、瘦水、惡水之分。水的肥瘦常以透明度大小來衡量,而水的透明度又與水的顏色有關,因為水色通常是水中所含物質的反映。肥水池塘的透明度(即水中可見深度)大約為25厘米,如果透明度高,浮游生物少,魚類生長不會很好。肥水的顏色一般是淡黃色、青黃色或淡褐色的。如果水的顏色變成淡紅色或棕紅色,這就是惡水的標志。所謂惡水就是被污染的水。現代的農葯、化肥、柴油、石油、工廠排出的廢水,如果不加處理地亂排、亂放,就會造成水源污染,惡化水質,嚴重影響魚類生存、生長。這種水域是不能垂釣的。瘦水也不宜垂釣,水過於清,浮游生物少,魚類生長不好,也就是民諺所說:「水至清則無魚。」

水的清濁度,一般是分為0~10度11個等級,把清澈透明的自來水定為0度,把飽含泥漿的水定為10度,則最合適釣魚的應是在4~6度之間,這樣的渾濁程度如何判斷?通常是用肉眼觀察,在水面以下16.5~33.3厘米處的水草隱約可見。民諺說:「水清如鏡,釣魚不行;水呈泥漿,釣魚泡湯。」水太清或水太濁都不宜垂釣。

水的動靜,是指魚類在水中的活動情況。水面平靜似鏡,說明這里的魚不活躍。沒有魚找食,此處不宜下釣。有魚群浮在水面嚼水,說明水裡缺氧,魚不會吃東西。此處也不要下釣。在魚類驚魂未定,不敢找食,一見人影就立即逃竄的水域也不宜下釣。

水面有魚在活動,有時還有魚躍出水面擊水,並有大大小小的氣泡冒出水面,這說明此處有魚類活動和覓食,在此下釣,一般可釣到魚。

看水的動靜主要是看水泡。水泡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氣泡,這是水底腐殖質受熱或被流水攪動上升的沼氣泡,特點是位置固定、大小差不多、問歇時間相近;而另一種是魚泡,是魚類覓食、觸動泥土發出的氣泡,或者是魚類吃食時嘴裡吐出來的水泡,這才是要看的水泡――「魚星」。「魚星」有大有小,隨著魚在移動,這是與前面所說的氣泡的區別。魚類不同,「魚星」也不一樣.比如鯽魚的「魚星」小而少,三三兩兩,如同珠子;而草魚的「魚星」比鯽魚的多而大。

一般地說,魚大、魚多,「魚星」也就大而多;魚小魚少,「魚星」也就小而少。撒下窩後,如果發現窩的附近出現許多星泡,就可立即下釣了。

9.噪音

噪音對魚類的活動和覓食也有影響,如開山放炮,人聲喧嘩,機動車船馬達聲聲,以及在水域附近的其他不規則的偶然性的噪音,都會驚擾魚類,導致群魚逃竄和短暫的停食現象。但如果在碼頭上,在經常有機動船往來的航道上,在沿河有公路、鐵路和廠房的水域,那經常發生的規律性的機動車、船和機器轟鳴聲音,則對魚類活動基本無影響了。因為這一帶的魚類已習以為常,聽慣了這些聲音,適應了這里的環境。

三、釣魚的季節、時間與氣候

1.季節

釣魚的最好的季節是秋後、春初及穀雨前後。秋季以後,水生植物開始腐爛,岸邊的活食也接近冬眠了,因此,水中天然可食的魚餌逐漸減少。更重要的是各種魚類秋後要進入半冬眠,所以魚在冬眠前食量大增,又因天然食料減少,就往往飢不擇食。因此,在這個季節垂釣的效果比較好。

其次是初春及穀雨前後。這個時期各種天然食料正在復甦,但可供魚食的東西還不充足。再加上春暖花開,各種魚類從半冬眠狀態轉入復甦游動,食量也在逐漸加大,正如民諺所說:「陽春三月好釣魚,霜降前後正捉鱉。」

一般來說,夏季和冬季是釣魚的淡季,但在嚴冬季節,也可破冰垂釣――冬釣。在此季節垂釣,雖然辛苦,但只要位置和魚餌選得好,有時比春、秋釣魚旺季收獲還大。

從總體來說,由於我國地域遼闊,由北向南,大部分地區分屬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夏季不太熱,冬季不太冷,南北雖有差異,但從台灣的日月潭到北國的黑龍江、烏蘇里江畔,幾乎常年都可垂釣。

2.四季垂釣的訣竅

季節、氣候與垂釣的關系十分密切,而一年四季,自然界又是變化多端、反復無常、難以捉摸的。但氣候也有其普遍的規律和特殊性.只要我們摸透其一般的規律和特殊性,就能取得較好的垂釣效果。

(1)春釣

春季天氣由冷向暖轉化,水溫上升。春季多雨,而且一般是細雨蒙蒙。民間有三句釣魚諺語謂:「春釣灘」、「春釣淺」、「春釣雨霧」,這是人們經長期實踐的經驗總結。春天河塘湖岸邊雜草發芽生長,也是水生微生物滋長的地方;春季又是魚類繁殖最旺盛的季節,也是魚類覓食最活躍的季節之一,魚類產卵、交配要選擇雜草和石坑,覓食要到岸邊、到淺灘,春釣要選擇「灘」和「淺」就是這個道理。魚類在霏霏細雨和刮東北風、東風、東南風時,最活躍,最「拿食」,也最肯「上鉤」。

(2)夏釣

夏季天氣悶熱,陽光強烈,雷雨和台風頻繁,氣溫高,水溫也高。那些經過一春的攝食,並已完成一兩次生殖任務的成魚,身體已「復原」,變得強壯了,加上水體中餌料較充足,它們已是飽食終日,遠不是那麼飢不擇食了,對人們投下的餌料常常無動於衷,所以夏天很難釣到大魚就是這個道理。由於夏天清早地氣涼快、空氣新鮮,魚浮到水面上呼吸、索餌;太陽升起後,魚即向深水層游去,或向水草叢中游去,所以釣者在夏季一定要選擇上述地形和方位去垂釣,也就是如民諺所說的:「夏釣潭」、「夏釣深」和「夏釣清早」。

(3)秋釣

秋季由於天氣由熱轉涼,水溫也漸漸變得上涼下暖,魚都聚到水的底層去了。這個季節魚群活躍,消化能力和攝食能力都比較強。因此,秋季的魚比夏季好釣,「吃鉤」率高,釣獲量大,秋季的魚體也最肥。民間總結出:「秋釣旮旯」?是指地形而言;「秋釣黃昏」,是指時間應在黃昏:「秋釣黑陰陰」,則是指水色而言,水體陰暗,魚的視線模糊。容易上鉤。在南方,秋季有「秋老虎」的天氣悶熱的特點,魚類遊人深潭避暑,一般也在旮旯。黃昏、陰沉的時候魚也要索餌。所以民諺所說也同樣適用。

(4)冬釣

寒冷季節的特點是:寒冬臘月,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水冷草枯。這時魚群都已潛入水體的最深處越冬,不大活動,攝食很少。但越冬魚類也不是絕對不活動,不覓食,特別是一些個體較大的魚,當風和日麗,水溫尚未達到冰點時仍會游到向陽的深水處覓食、曬太陽。垂釣時間主要在中午前後。民諺說:「冬釣陽」,是指地形而言――找向陽的地段;「冬釣清」,是指水色要清;「冬釣草」,是指冬季魚類鑽進水草避寒取暖,所以要在有水草的地方垂釣。

(5)其他

民諺雲:「釣魚不釣草,多半是白跑」,這是指一年四季都應在水草生長帶或旁邊垂釣。因為水草是魚類最理想的「家」,夏可避暑.冬可取暖,水草又是魚類繁衍後代和覓食的場所,所以有水草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可以垂釣。

3.時間

垂釣一般是在日出前後和日將落山時較好,上午9~l1時,下午3~5時較好。但也要看季節,比如秋後天涼了,中午就比上、下午好;盛夏,則早晚為好。民間總結為:冬釣中早,夏釣早晚。春秋早晚均可垂釣。如果位置選得好,夜釣效果也很好。有人還夜間通宵釣。上面所述,只能作參考。由於地區不同、魚種不同,垂釣效果也不一樣。

4.氣候

刮風、下雨對垂釣影響不大,即使刮風起浪,魚類都照樣在水底下覓食。在平靜水域里垂釣,刮風比風平無浪的效果還要好一些(如果使用手竿看浮子則影響較大)。但也要看氣候和風向,一般南風和西風效果較差,而氣溫高時西北風為好.氣溫低時南風為好。

下雨時垂釣,效果以盛夏為好。因為夏天天睛時氣溫和水溫都較高。下小雨可降低水溫,魚類可以增大活動量。但下暴雨時不宜垂釣,待雨過天睛時垂釣較好。在秋後,「一場秋雨一場寒」,下雨後水溫突然降低,魚亦不覓食,故不宜垂釣。

氣溫和水溫相對穩定時,垂釣效果較好,氣溫忽高忽低則影響垂釣效果,一般地說,氣溫和水溫的升降不超過6℃時,對魚類覓食不會有大的影響,最好的時機是能掌握天氣變化的前2~3天,如下雨、下雪前,升溫、降溫前,這時魚類的活動量和食量都要增大。一般是降雨前、刮風後.這個時機較好。

例如,有人在北京頤和園的團城湖垂釣,風力5~6級,風向西南,浪頭常打至岸邊2~3米.垂釣者在早晨9時能釣起一條4.5千克的鯉魚。為什麼刮西南風、風力達5~6級時,垂釣也能獲豐收呢?這是因為平靜水域無流水,偶遇風浪,則水域中就產生了動水,這時魚不在上層而在底層或深水域.加大了活動量,也就增加了食慾,所以上鉤率就高。

Ⅹ 水庫白條魚用什麼方法撈有效求捕魚大神

按一般的道理來說,水庫白條魚建議使用漁網直接撈。漁網的目數不必太大但也不能太小,太小容易將小魚也一起撈起來,不利於後續發展。水庫白條魚有其獨特的習性以及形態,所以如果漁網大范圍捕撈無法實現全部捕撈,存在漏網之魚這種情況的話,可以採用垂釣的方法慢慢的釣上來。崔迪奧所使用的餌料應當是水庫白條魚喜歡的餌料,垂釣區域應當選在水庫白條魚生活的水域,耐心等待。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