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防蛇
1. 3種被認為滅絕,但實際上還活著的動物,如今怎麼樣了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活的地方,但是這里不光是我們的家,也是眾多動物植物及微生物的家。保持動物多樣性一直是我們提倡的主題,畢竟一旦動物滅絕,恐怕人類也距離滅亡的時候也不遠了,但是千百年來依然有很多生慘遭滅絕,比如袋狼,大海牛,渡渡鳥,大海雀,開普獅等。但有三種被認為滅絕,可實際上還活著,它們都是誰,如今怎麼樣了?
保護動物多樣性是人類需要認真對待的主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動物,因為人類的過度發展而滅絕,一種生物的滅絕會導致整個生態系統受到破壞,一旦他失去平衡的時候 ,就會如同多米諾骨牌一樣,整個系統都會崩塌,而人類也很少會獨善其身,但是反觀現在全球變暖,已經導致很多物種岌岌可危,所以還是需要人類重視。
2. 泥鰍的生活習性是什麼
泥鰍喜歡棲息於靜水的底層,常出沒於湖泊、池塘、溝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層,對環境適應力強。生活水溫10~30℃,最適水溫為25~27℃,故應屬溫水魚類。當水溫升高至30℃時,泥鰍即潛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溫下降到5℃以下時,即鑽入泥中20~30cm深處越冬。
泥鰍不僅能用鰓和皮膚呼吸,還具有特殊的腸呼吸功能;當天氣悶熱或池底淤泥、腐植質等物質腐爛,引起嚴重缺氧時,泥鰍也能躍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氣,而由腸壁輔助呼吸,當它轉頭緩緩下潛時,廢氣則由肛門排出。
每逢此時,整個水體中的泥鰍都上升至水面吸氣,此起彼伏,故西歐人對它有「氣候魚」之稱。冬季寒冷,水體乾涸,泥鰍便鑽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膚不致乾燥,並全靠腸呼吸維持生命。待翌年水漲,又出外活動。
(2)水庫防蛇擴展閱讀
泥鰍的營養價值
泥鰍體內還含有豐富的核苷,核苷是各種疫苗的主要成份,能提高身體抗病毒能力。磷酸葡萄糖變位酶對肝炎癌症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泥鰍魚含優質蛋白質、脂肪、維生素 A、維生素 B1、煙酸、鐵、磷、鈣等。其味甘,性平,有 補中益氣、養腎生精功效。對調節性功能有較好的作用。成年男子常食泥鰍可滋補強身。味
甘性平,有暖中益氣、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泥鰍肉質細嫩,營養價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治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病後盜汗等症。
泥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較高而脂肪較低,能降脂降壓,即是美味佳餚又是大眾食品,素有「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和「水中人參」之美譽。美味又滋補,還易獲得,價廉物美。
泥鰍可食部分佔整個魚體的80%左右,高於一般淡水魚類。經測定,每100克泥鰍肉中,含蛋白質22.6克,脂肪2.9克,碳水化合物2.5克,灰分1.6克;
鈣51毫克,磷154毫克,鐵3毫克,硫黃素0.08毫克,核黃素0.16毫克,尼克酸5毫克,還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 70毫克,維生素B1 30毫克,維生素B2 440毫克,還含有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