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

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

發布時間: 2020-12-09 15:13:49

① 說說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途徑方式

一是優:生態文明建設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二是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要節約集中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三是保: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1)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擴展閱讀:

重大意義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十八大報告在第八部分的第一句話,就開宗明義地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

2015年9月11日新出台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著眼於理念方向,著力於基礎性框架,明確提出構建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體系、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環境治理體系、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市場體系、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等8個方面的制度體系,必將為加快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打牢制度樁基,夯實體制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生態文明建設

② 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1、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

2、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

3、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4、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建立資源環境領域的市場化機制;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2)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擴展閱讀: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1、進一步調整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內容,淡化GDP考核,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在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中,考核制度最引人矚目,最應予以重視。考核制度是轉變觀念、改變行為的指揮棒,對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牽引和保障作用。

2、合理設置管理機構和劃分管理職責,優化行政資源及相應的財政資源配置,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和威脅資源、環境、生態安全的突出問題。

3、加強重點領域立法,進一步充實完善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

應更多地通過司法途徑追究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者的責任,索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維護公民環境權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永續發展;需要對一些不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經濟政策和法規進行修訂,制定有利於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的經濟政策法規。

4、著眼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盡快建立操作性強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排污權交易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以體現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生態產品公平分配原則。

③ 生態文明建設的途徑不包括哪一項

第一,一定要把我們的產業轉型升級做好,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的產業,節能內減排的產業,資源循容環利用、重復利用的產業,使我們的產業能夠為我們的生態文明做出貢獻。第二,我們要大力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和環境整治工作以及建設工作。第三,生產垃圾、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的處理。第四,大力開展綠化,把各種綠化,生態林帶,好好地建設好、保護好,多花一些力量,這樣使我們整個環境不斷改善。第五,現在主攻的方向,就是空氣方面的治理。
再一個是提倡社會公民大家來參與生態文明的建設,包括生態的消費方式、生態的文化、生態的理念,包括幫助我們監督各方面,一定要注重生態文明,弘揚生態理念,更好地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改善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要求。

④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生態文明建設包括四方面主要內容

生態文明作為一種獨立的文明形態,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理論體系。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生態文明建設可以分為四方面的內容。

其一,生態意識文明。思想意識是要解決人們的世界觀、方法論與價值觀問題,其中最重要的是價值觀念與思維方式,它指導人們的行動。

其二,生態行為文明。生態文明不僅是一種思想和觀念,同時也是一種體現在社會行為中的過程。在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人類應該應用行為科學的理論指導自身的行為,協調人與自然以及人類自身的矛盾,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

其三,生態制度文明。生態制度,是指以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為中心,調整人與生態環境關系的制度規范的總稱。

其四,生態產業文明。生態產業文明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物質基礎,是指生態產業的建設,包括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業及環保產業。發展生態產業,改革生產方式,對現行的生產方式進行生態化改造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

(4)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具有以下特徵:

一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原則,生態文明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行為准則,著重強調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程度和文明程度,重點在於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核心在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協調發展。

二是體現新時代下的新理念新模式新制度:首先,價值觀念上實現從強調「征服自然」的人類中心主義向「保護自然」的生態系統觀轉變,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生產方式和綠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四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也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態環境也是改善民生。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⑤ 黨的十八大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提出的新目標是

1、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

2、資源利用更加高效。

3、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4、生態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確立。

(5)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擴展閱讀

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

1、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作為基本方針。在資源開發與節約中,把節約放在優先位置,以最少的資源消耗支撐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在環境保護與發展中,把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在生態建設與修復中,以自然恢復為主,與人工修復相結合。

2、堅持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建立在資源得到高效循環利用、生態環境受到嚴格保護的基礎上,與生態文明建設相協調,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

3、堅持把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為基本動力。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深化制度改革和科技創新,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強大動力。

4、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將生態文明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生態文化的宣傳教育,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

5、堅持把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作為工作方式。既立足當前,著力解決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約性強、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打好生態文明建設攻堅戰;又著眼長遠,加強頂層設計與鼓勵基層探索相結合,持之以恆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⑥ 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戰略舉措有哪些

1、是優。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2、是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要節約集中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

3、是保。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

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4、是建。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

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6)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擴展閱讀

政策方針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方針,十八大報告要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 。

途徑方式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途徑方式,十八大報告強調:「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重要目標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十八大報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中指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初步建立。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森林覆蓋率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十八大報告第八部分強調:「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及生活方式」 。

⑦ 實現小康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和基本途徑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十八大報告在第二部分「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中明確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並列,形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的總布局。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十八大報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中指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初步建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森林覆蓋率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十八大報告第八部分強調:「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曾多次鄭重提出,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物質文明是人類在社會發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質成果,它表現為物質生產的進步和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生態文明是人類在發展物質文明過程中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成果,它表現為人與自然和諧程度的進步和人們生態文明觀念的增強。
強調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從全球范圍看,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在物質生產取得巨大發展的同時,對地球資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圍,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其嚴重後果就是全球氣候變化,以及過度開發土地、濫伐森林、過度捕撈、環境污染等所產生的其他負面效應。近些年來暴雨、高溫等極端氣候頻繁發生,就是大自然向人類敲響的警鍾。
在我國突出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務。一方面,我國人均資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僅佔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等資源的人均擁有儲量也明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於長期實行主要依賴投資和增加物質投入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能源和其他資源的消耗增長很快,生態環境惡化問題也日益突出。因此,提出建設生態文明,不論對於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還是對於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都是至關重要的。實踐充分證明,物質文明建設,不僅同精神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相互依存、互為條件,而且同生態文明建設互相依存、互為條件。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到2020年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2006年在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構成中,第二產業佔48.7%,其中工業佔43.1%,分別比1991年提高6.9和6個百分點,特別是近幾年一些消耗資源多、污染大的行業發展過快,這是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消耗資源較少、污染較輕的第三產業比重明顯偏低,2006年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9.5%,只比1991年提高5.8個百分點。因此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提高其比重和水平;並且優化第二產業內部結構,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提升高技術產業,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業的發展。同時,要立足我國國情,正確引導消費結構升級,形成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城鄉建設模式和消費模式。應當看到,西方發達國家的消費模式,是建立在索取全球資源基礎上的。據全球生態足跡網估計,如果在全球維持一個像美國社會這樣的物質社會,將需要五個地球的資源,而維持一個像英國這樣的社會也需要將近三個地球的資源。當今的時代條件和國際環境決定了我國不可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舊式工業化道路;人口眾多,人均資源不足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不應當也不可能模仿一些發達國家以揮霍資源為特徵的消費模式。比如,城市應以發展公共交通為主,適度發展私家車;建築應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的,限制建設佔地多的別墅、高爾夫球場,等等。到2020年,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是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到2020年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

⑧ 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建設途徑

21世紀初是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階段。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任務依然沉重。基於中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困境與挑戰,中國必須繼續堅持以人為本,以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主線,以經濟發展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以體制創新為突破口,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加強生態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態道德素質。生態道德意識是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精神依託和道德基礎。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態道德意識,使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轉化為自覺的行動,才能解決生態保護的根本問題,才能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必須把道德關懷引入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中,樹立起人對於自然的道德義務感,養成良好的「生態德性」。尤其要抓好學校教育的環節,特別要重視青少年生態道德意識的培育和提高,幫助學生樹立環境生態觀念、環境資源觀念、環境道德觀念。
改革生產方式,做強生態產業。對現行的生產方式進行生態化改造是推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現階段發展生態產業的重點,是要建立起資源節約、環境少污染型的國民經濟體系,走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的發展道路。要下決心關停並轉那些能源消耗大、經濟效益差、環境污染重的企業。發展生態農業,主要包括綠色農業食品和綠色食品原料,生態林業、草業、花卉業,生態漁業,觀光農業,生態畜牧產品,生態農業手工業等方面。為此,要研究開發生態技術,防止土壤肥力退化,進行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實現生活用能替代和多能互補、廢棄地復墾利用和陡坡地退耕還林,發展山地綜合開發復合型生態經濟、以庭院為主的院落生態經濟,以及農村綠色產業和綠色產品,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促進農村生態經濟的發展。另外,還要重視生態旅遊業和環保產業的發展。
實施生態工程,全面推進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生態工程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中國的自然、經濟和社會特點,「十五」期間,應重點解決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社會最為關心的環境問題:一要加強城鄉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加強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的生態處理,抓好重點流域、區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二要抓好退耕還林還草和植樹造林工程,特別是北京地區風沙源治理、天然林保護和沿海防護林等生態工程建設;三要防治大中城市空氣污染、危險廢物污染,防止生態破壞;四要加快自然保護區、環境優美城市和生態省(市、自治區)的創建工程;五要繼續推進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提高全社會的計劃生育意識,確保控制人口數量,確保提高人口質量;六要在鼓勵使用可再生資源的同時,控制可再生資源的利用率不能超過其再生和自然增長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資源,防止資源驟減,力爭全面推進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
完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政策體系和法律體系。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動,也需要政府和權力機關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進行硬約束。要建立綜合決策制度,用政府的權威保證生態環境免遭破壞。特別是在制定規劃、計劃及重大經濟行為的擬議過程中,充分發揮政府綜合決策的作用,把生態環境目標和經濟發展目標結合起來、統籌考慮,以從源頭上解決對生態的危害問題。要適時出台相關政策,用宏觀調控手段引導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包括:引導生態型項目開發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壞性經營的剛性約束政策,旨在快速恢復生態植被的資源補償性政策,以及旨在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要充分發揮環境和資源立法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約束作用。要加大執法檢查的力度,努力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維護法律的尊嚴。

⑨ 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什麼作為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

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把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為基本動力,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把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作為工作方式

⑩ 生態文明建設中所倡導的綠色生活方式有哪些

1. 拒絕使用來一次性木筷,源盡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2. 不追求過度的時尚
3. 拒絕使用珍貴動植物製品
4. 使用節約型水具
5. 拒絕過分包裝
6. 支持可循環使用的產品
7. 盡量購買本地產品
8. 一水多用
9. 隨手關閉水龍頭
10. 消費肉類要適度
11. 節約糧食
12. 雙面使用紙張
13. 垃圾盡量分類入箱
14. 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15. 提倡步行,騎單車,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16. 提倡使用布袋與紙袋,建議循環使用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