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和自然生態
❶ 分析資料並作答.雲南省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和最獨特的地區,①【擁有全國95%以上的生態系統類型】;
(1)、生物的多樣性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專三個方面.題干中的①屬指的是生態系統的多樣性;②指的是生物種類的多樣性;③指的是基因的多樣性.
(2)、分析題中的直方圖可知,30%的兩棲動物、22%的哺乳動物正在遭受滅絕的威脅.我們應該注意保護生物,以保護它們所攜帶的基因庫.
(3)、保護生物多樣性,可以採取很多措施,從個人的角度,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如愛護身邊花草樹木、多植樹造林、保護環境等.
故答案為:(1)生態系統;生物種類;基因
(2)30;22
(3)多植樹造林
❷ 中國海洋生態系統有什麼多樣性
中國大陸的近鄰黃海和渤海生物區系處在北溫帶海的邊緣,東海和南海屬亞熱帶性質,各自呈現了大海洋生態系統的特點。在中國近海的黑潮流域、河口水域和上升流區都表現出了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黑潮流域(局部)生態系統
黑潮可以說是中國海陸架區毗鄰的最大流系,它的熱量和水量對中國陸架區淺海都有重大影響,還是世界上強海流之一。黑潮生物主要類群的生態特點多樣,如浮游植物有高溫高鹽種,偏高溫低鹽種,偏低溫高鹽種和廣溫廣鹽種。浮游動物包括暖溫帶近岸類群和熱帶大洋類群。海上的魚類通常可分為上層魚、中層魚、下層魚等。因為黑潮的高溫、高鹽特徵,有它的指示種,尤其是浮游生物指示種。
河口生態系統
在中國的沿海,大約有1500多條江河入海。河口和它附近的水域,因為大量的淡水和陸源物質的注入,形成了獨特的河口類型的海洋生態系統。中國的三大河口區——長江口、黃河口和珠江口,現已鑒定的浮游植物種類分別是64、103、224種;浮游動物是105、66、133種;底棲生物與潮間帶生物分別是153、191、456和41、195、189種;游泳生物則是189、144和356種。因為河口區生態環境的特殊性決定了三大河口區的群落結構有共同特點:可以分為淡水群落、鹹淡水群落、海水群落三個類型。
上升流生態系統
在我國渤海的中部,黃海冷水團區,山東半島近海,浙江近海,閩南沿海,台灣西南,粵沿海,海南東南部都有上升流區,上升流的水文現象,形成了特殊的生態系統。通常,上升流生態系統的特點是生產力水平高、食物鏈較短、物質循環快、能量轉換效率高。
❸ 國家自然基金進化生態學與分子生態學有何區別
進化生態學,包含的領域很多,比如草食性動物和植物之間的互作關系體現的就是協同進化關系。
而分子生態學顯然就是限定在分子水平的生態學領域了。
❹ 國家級自然生態景區有哪些
一、陽朔縣城游覽區
已有1400多年歷史的陽朔縣城陽朔鎮是全縣旅遊主要集散地,是全縣旅遊接待的中心。錯落其間的奇峰、古色古香的街貌、幽靜雅緻的環境,使整個縣城猶如一座大公園。主要景觀有:西街、碧蓮峰、山水園、陽朔公園、碧蓮洞、西郎山、獨秀山、書童山、曹鄴讀書岩、孫中山演講處、徐悲鴻故居、白沙漁火等十餘處。
西街 : 是陽朔一條最古老的街,以其「半是鄉村半是店」的古樸風貌和庭院般的環境被西方遊客青睞,來朔的西方遊人大多在這里餐飲、休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西街就成了東西文化融會的窗口,成為中國最大的「外語角」,成為舉世聞名的「地球村」,成為陽朔獨有的一大景觀。
碧蓮峰: 亦名鑒山、壽陽山,是陽朔縣城主山,故陽朔又名「壽陽城」。山形似一朵從灕江浴水而出的蓮花。山北麓即西街,唐詩名句「碧蓮峰里住人家」,指的就是這里。
山水園 : 原為碧蓮峰東麓瀕灕江處一古道,道上不僅風景幽雅,且是觀賞周圍各景點的最佳處。道旁石壁上有數十處歷代石刻,其中有著名的「帶」字碑和「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詩碑等精品。北端有鑒山樓,迎江閣等古建築,1960年周恩來總理曾在此留影。這一帶現已辟為「古文化山水園」。2001年榮獲國家3A級景點。
陽朔公園 : 從宋代開始辟為園林,民國初年建成公園,名「壽陽公園」,後改名「陽朔公園」。獨秀、西郎、陳摶等名山錯落期間,雙月溪穿園而過,園內柚樹成林,桂樹成蔭,果甜花香,景緻宜人。
孫中山演講處 :1921年,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督師北伐途中駐蹕陽朔,在此向陽朔各界人士作了《陽朔遍地皆黃金》的演講。
徐悲鴻故居 : 1936年,我國傑出的畫家、美術家、教育家徐悲鴻先生來陽朔,居住在李宗仁先生送給他的這座房子里,期間創作了《灕江春雨》等大批傳世之作。是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月亮山游覽區
從縣城的南面出發,沿公路兩側,奇峰排插,濃蔭疊翠,宛如畫卷,把人們逐步引入一個如詩如幻的境界,這就是通往月亮山游覽區的「十里畫廊」。月亮山一帶位於遇龍河和金寶河匯合處,山光水色,田疇村舍,構成一幅迷人的天然圖畫,是陽朔開發較早的游覽區。清人詩句「名勝人爭羨碧蓮,此地風光更天然」,寫出了這一帶的景觀特色。主要景點有大榕樹、月亮山、聚龍潭、蝴蝶泉、鑒山寺等。歷村、鳳樓村等地的民居民俗旅遊,也是這里的一大特色。
月亮山 : 從山下賞月路的不同角度看這個「月亮」,能看到一個月亮圓缺的不同變化,堪稱天下絕景。
大榕樹 : 已有1400多年樹齡。相傳當年歌仙劉三姐曾在樹下對歌談情,加上樹形奇特,周圍環境殊佳,使它成為聞名遐邇的特色景觀。
聚龍潭 : 是一處水陸兼游的溶洞景觀,洞室氣勢恢宏壯麗,景物別具特色。景點內建有集岩溶奇石之大成的「奇石宮」。
蝴蝶泉 : 是一處集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為一體的生態游覽點。入口上方的帝王蝶模型平面面積達280平方米,被譽為「天下第一蝶」。
鑒山寺 : 總建築面積達6000平方米,其規模之大堪稱廣西之最朔鑒山寺。原在縣城的碧蓮峰下,佛學大師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返回時曾駐足鑒山寺。 1999年由陽朔牛頭嶺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遷至月亮山景區,與大榕樹、駱駝過江等景點相連。
三、福利游覽區
福利鎮原址在東郎山東側,唐宋時名「黃道街」,後逐步往灕江邊遷移,民國時改今名。這里不僅山光水色幽美,還以「人文蔚起」著稱,相傳壯族歌仙劉三姐曾在這里隱居數年,留下不少遺跡,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拍攝電影《劉三姐》時,就是根據這段傳說,把這里作為主要外景地的。近年來,福利人發揮文化特長,大力發展畫扇工藝品生產,成為全國聞名的「畫扇之鄉」。主要景點有:古鎮風貌、三姑仙石、麒麟送子、仙人巴掌、東郎幽境、隱龍奇洞、唐門觀景、留公三潭、白面古戰場(陽朔紀事碑)等游覽點。
古鎮風貌 : 濱臨灕江處的奎星樓、天後宮、接龍橋、龍母亭、更樓、大光亭等古建築,使福利鎮古貌依然。
三姑仙石 : 平列石台上的這三塊石頭,相傳是當年劉三姐為解救三位村姑而「點衣成石」的傑作。
東郎幽境 : 山的東面就是唐宋時期黃道街的遺址。當地有民謠「頭上無金釵,莫過黃道街」,可見當時的繁盛。這里宋代莫氏「一門七進士,兄弟三登科」的典故傳誦至今。山麓尚存宋代所建的「應誠廟」及「東山亭」等古跡。
陽朔紀事碑 : 明朝嘉靖年間,當地的壯族農民起義武裝在這里與官兵進行殊死激戰後全軍復滅。指揮這次圍剿農民起義武裝的朝廷命官刻下了這塊《陽朔紀事》碑,以紀其「功」。
留公得月樓 : 留公村(屬普益鄉)是陽朔著名古村之一,附近有留公三潭(三潭奇觀)、唐門觀景、隱龍奇洞等景點,這座「得月樓」是古村的代表性建築。
四、興坪游覽區
興坪是陽朔最古老的圩鎮,三國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置熙平縣,至公元590年建陽朔縣的300多年期間,熙平縣治都設在這里(後訛為「興坪」),1700多年來一直是灕江沿岸重鎮之一。從楊堤至興坪河段是灕江景觀中最佳且最具代表性的部分,1974年葉劍英元帥游後賦詩贊為:「果然佳勝在興坪」。主要景觀有熙平遺址、九馬畫山、黃布倒影、僧尼幽會、老寨新景、乾元幽境、武聖遺蹤、漁村、蓮花岩、騰蛟庵等。
九馬畫山 : 是灕江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在這幅天然畫圖上,隱約可見群馬形象。有民謠曰:「看馬郎,畫里駿馬有幾雙?看出八匹中榜眼,看出九匹狀元郎」。
僧尼幽會 : 人們面對這個畫面,不由為他們敢於沖破世俗觀念,敢思敢愛而喝彩。
漁村 : 是當地著名古村之一。1921年國民政府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先生從梧州乘船到桂林督師北伐經此,特意泊船到該村一游;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華期間,到漁村游覽時流連忘返,比預定時間多呆了近1小時。
蓮花岩 : 以岩內有百餘塊炭酸鈣凝成的形似蓮葉的雲盆著稱,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擁有:一個是南斯拉夫,僅有八朵蓮花盆;一個是中國興坪有108朵蓮花盆。我國地質學家孫大光游後,題詞稱贊它是「世界岩溶奇觀」。
老寨新景 : 日本人林克之從1998年開始自籌資金在老寨山山頂和山腰分別建了「友好亭」和「和平亭」,並築登山道,為興坪添了一處新景。
五、遇龍河游覽區
遇龍河是灕江在陽朔境內最大的支流。河水清澈,水流平緩,兩岸田疇農舍,碧樹綠稼,奇峰包擁。乘筏舉目,綠浪擁懷,青山舒眼,使你感到心曠神怡;登高俯瞰,綠綢般的河水從彩毯般的河谷緩緩滑去,好似一幅會動的錦綉;河邊村婦浣衣,水上群鴨戲水,古橋下竹伐穿梭,田地里農人耕耘,此情此景,見者皆「無酒自醉」。人們稱遇龍河為「小灕江」,其實,它比灕江更別有韻味。這一帶的主要景點有:遇龍橋、富里橋、歸義遺址、舊縣古村、仙桂橋、朱家寨、川岩、犀牛塘、朝陽寨、七星堆等。
遇龍橋 : 是廣西著名的古橋,始建於明代,橋長60米,寬5米,高9米,跨度18米。太平天國軍隊和中國工農紅軍都曾在橋上留下足跡。
富里橋 : 始建於明代,是縣內最高的單拱古石橋。
歸義縣遺址 :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從陽朔縣析置歸義縣,建縣城於此。現尚存城牆殘垣、歸義古井等。
舊縣古民居 : 舊縣村是遇龍河流域的古村,宋代以前名「仙桂村」。現尚存30多座明、清古民居。
仙桂橋 : 是至今已發現的廣西最古老的單拱石橋,其不僅建築結構獨特,橋拱內側的石刻還是研究遇龍河文化的寶貴資料。
六、桂陽公路沿線游覽區
桂陽公路陽朔縣內路段兩側自然景觀幽美,景點遍布。近年來,沿途村民大力興建觀光農業、生態農業工程,給家鄉風景錦上添花。這一帶的主要景點有:群星伴月、古石城、觀音岩、世外桃源、澎窿洞等。
古石城 : 是一座神秘的古城。城牆及東、西、南、北四門保存完好,城內面積約10平方公里,尚有古井、古樓台遺址和工藝精良的古建築石雕。過去,石城一直「躲在深閨人不知」,近年來,人們紛紛來這里探秘和野遊。至於這座石城是何時建的,為何而建,至今仍是一個謎。
群星伴月 : 葡萄鎮翠屏村群山環繞,四周有四個形態各異的穿山岩洞,形同四月相照,又似群星伴月般地拱照著翠屏村。這一帶水源豐富,竹木繁茂,環境幽靜,成為一大景觀。
世外桃源 : 是首批獲得國家4A級的景點,是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情景非常吻合的天然景觀,充滿了怡人的自然情趣和豐富的文化內蘊,有遊人題詩贊曰:「秦人古洞何處是,陽朔世外有桃源」。
七、水上游覽區
陽朔灕江漁火節 : 鸕鶿捕魚是灕江漁民傳統的生產方式,每當夜幕降臨,漁民們便乘上竹筏,點上火把,帶上幾只鸕鶿,成群結伙在灕江上吆喝,包圍魚群,然後由鸕鶿潛入水中把魚叼上來。江面上漁火穿梭如流螢飛舞,漁歌陣陣,構成了一幅迷人的夜獵圖。「灕江漁火」在宋代就被列為「陽朔八景」之一。近年來這個活動演變成了一個民俗拳頭項目。從1999年開始,每年在十月份舉辦「陽朔灕江漁火節」,把漁火與焰火、篝火結合起來,還把劉三姐對歌和其它文藝表演納入活動的內容,在海內外引起了很好的反響。
灕江《劉三姐歌圩》: 位於陽朔灕江書童山風景區,由國際一流導演張藝謀工作室製作、世界著名作曲家何訓田等作曲、國際頂級燈光設計師設計:十里群峰在絢麗多彩的燈光中演繹輝煌;數十隻魚鷹竹排在暮色夕陽中和歌起舞,一片天人合一的田園風光;大型演員陣容及超大背景歌隊,打造世界前所未有的壯麗人文景觀及世界水平的超大型山水劇。「劉三姐歌圩」集廣西壯侗苗瑤文化之大成,融銅鼓文化,壯錦文化、干欄文化於一體,形成灕江新的人文景觀,讓灕江之旅飽覽山水秀色之餘,親歷壯鄉文明,實地感受壯鄉文化之精髓。
劉三姐水上公園 : 陽朔灕江下游(陽朔——普益)綿廷20公里的劉三姐水上公園,就是聞名中外的電影《劉三姐》外景拍攝地,這里江面寬闊、青峰倒影、村莊田園、翠竹掩映,寧靜空曠,宛如世外桃源,人稱旅遊「鑽石水道」。遊客可在「水上公園」駕帆船、撐竹排、捕魚蝦,還可按電影《劉三姐》中的情景,遊客扮演阿牛哥、秀才與劉三姐對歌,既觀絕佳風景,又享獨特風情,妙趣橫生,其樂無窮。
❺ 美國的「生物圈二號」內的生態系統與地球上的農田生態系統有什麼不同
人工痕跡不同,一個純人造,一個與自然關系密切。再有一個是恢復系統,後者強大一些
❻ 中國有自然生態山村一說嗎
中國這座生態小山村,美成了油畫,堪稱攝影天堂,還不收門票!
❼ 中國主要的生態系統類型有哪些
自然生復態系統和人工生制態系統,自然生態系統又分為陸地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中國主要的
自然生態系統有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等,海洋生態系統和淡水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人工生態系統有農田生態系統和城市生態系統。
❽ 《生物炭,人類、土地和生態系統的新威脅》這個宣言的內容是中國有沒有加入這一宣言 謝謝!
針對當前爭議激烈的「生物炭」問題,來自英國、美國、義大利、墨西哥、德國等國家的126個社會團體3月26日聯名發表宣言:《生物炭,人類、土地和生態系統的新威脅》,在宣言中,他們明確表示反對「生物炭」,認為其對土地、人類和生態系統構成新的巨大威脅。
在宣言中,他們寫道:不少人將在土壤中添加木炭得到生物炭看作一種「減緩氣候變化」的策略,並且將其看作一種使土地重新煥發生機的方式。還有人認為,這種方式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讓地球恢復到工業化之前的二氧化碳濃度。其實,這些說法都站不住腳,也是不可行的。 宣言指出,如果大規模地生產生物炭,可能需要億萬公頃的土地(主要是植樹),同時也會大大改變全球的土地結構和生態系統,造成的後果無法估量。
《生物炭,人類、土地和生態系統的新威脅》,指出,在背後推動生物炭發展的「國際生物炭組織」是一個游說集團,主要由生物炭和農業燃料新興公司以及學者組成,該游說組織提出的要求沒有科學依據,他們在世界各地游說推廣生物炭,其中涉及許多與商業利益相關的陰謀。
既然有126個國家的社會團體聯名宣言,相信不會少了中國的,不過要記住這是非官方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哈
❾ 保護自然生態系統,人類社區和生態保護矛盾嗎現在推行的國家公園能做到這一點嗎
怎麼會存在矛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