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缸種植
㈠ 製作生態缸要注意什麼啊
觀賞魚缸首先應該清澈,分解水中有機物垃圾的細菌也應該不損害魚的健康。
渾濁發臭或黃染多數是因為異養菌種群(礦化細菌)分解不利,殘留的有機物造成的。而硝化細菌只負責化解氨和亞硝氨,對有機物渾濁無能為力。
過去的創缸方法只重視硝化細菌的培養.礦化細菌被忽視.使占很大比例的缸硝化效率不能穩定,水的品質不理想,魚的健康狀態不佳。三菌養水補充了這個技術空缺,人為加入三菌馴化使有益菌占據優勢地位,在促進魚和草健康的措施上有了保障,同時改善了水的清晰度.使觀賞養魚真正成為快樂。
發酵
適合的容器洗凈開水燙過,入涼開水.投入五片酵母片,酸奶兩勺,媽咪愛一隻,味精十克。生化棉一塊,保持25度到三十度,加氣泵充氣一到三天.發酵成功的標志是能感覺到菌液清澈無異味.有令人反感味道的是培養失敗.在清潔魚缸後投入,生化棉一塊置於過濾中。
裸缸建議增設乏氧區,至少用種草的河砂堆在魚缸一角,將發酵的菌液注射到砂下或先投菌後放砂。
消毒
投菌前需要對與魚缸有關的所有器械消毒,全部是新的則自來水沖洗干凈即可,除氯後即可投入發酵液體及生化棉.
消毒是為了使三菌占據優勢.濾材和器械消毒不徹底是創缸失敗的主要原因.高錳酸鉀沒有穿透力,不能用做舊濾材的消毒.
投菌
消毒劑還原結束或除氯後即可將發酵好的菌種液體投到過濾棉上,生化棉置於過濾棉下.
注意:
1)水溫保持在22-30度。水應當在24小時內清澈。
2)投菌種後應該盡可能大量充氧.待水體清澈後可以投入乾粉式硝化細菌,停止充氧三天,並正常運行過濾,以幫助硝化細菌迅速掛膜.然後就可以將充氧重心移向過濾槽.此時可以投入創缸魚,投喂以維持氨濃度,根據魚的體態表現隨時准備換水稀釋氨濃度,緩慢增加魚的數量.每天兩次喂飽少量的創缸魚.每天總投喂量必須按限量要求做.有條件測試no2,no3的朋友可以根據測試指標利用換水保持安全水質.
3)為過濾培養硝化能力,此時絕對不可多投喂.以最小計量投喂幾條小型魚兩次,每兩天加一倍.最好嚴格控制漸進增加投喂量,適時根據投喂量增加魚,三十天內不得投喂過量.期間味道腥臭或者魚體態不適就換水三分之一.新水注意除氯。
4)硝化細菌必須品質可靠,最好是乾粉式的.應該在水基本清澈時投入,並且每天少量重復投,不投只是稍慢而已.也沒有問題.
5)水質尚可的缸可以發酵直接投菌,但成功率不高.多數需要重復投菌維持。
6)有足夠濾材的溶氧良好的過濾很關鍵。本版有幾乎所有過濾形式的討論或實踐的帖子都可參考。
後期維護
正常情況一個月硝化系統已完全穩定,應該注意的有幾項
1)投喂量和品質盡量恆定,避免使用活餌以減少污染物.草入缸前要消毒殺蟲,魚最好檢疫後再入缸.
2)根據水的清晰度調整過濾或減少投喂.
3)有測試條件的根據硝酸鹽酸鹼值的測試數據變化,掌握投喂換水對測試值的變化規律,最後用酸鹼值測試結果指導換水頻率.
消毒參考
我們在建缸開始,需要對魚缸、過濾器材和掛膜填料等進行消毒,(新缸新配置清水洗凈即可,不必消毒)常用的消毒劑包括高錳酸鉀和次氯酸(就是氯水、漂白粉等的有效成分)。高錳酸鉀和次氯酸鈉都有消毒的作用,他們都能在水中放出活性氧,快速殺滅水中的細菌和微生物。高錳酸鉀和次氯酸在消毒使用中有各自的特點:
高錳酸鉀:其氧化性弱於次氯酸,透過性不好,殺滅性弱,且容易在魚缸和其他器材表面附著,使其出現紅色,影響美觀。但高錳酸鉀在被還原後,其生成物會吸附水中的氫氧根離子而沉澱,殘留物少對水質影響小。
次氯酸:其氧化性強,消毒效率高,且透過性強。無色,不會對影響魚缸和過濾器材的顏色。由於次氯酸無色,一般難以判斷其是否被除氯劑完全分解,次氯酸的若未被完全還原,其殘留物對微生物仍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影響3菌建立速度,並對魚有一定的刺激性。
由於次氯酸的氧化性大於高錳酸鉀,可以考慮採取這樣的消毒方式:
把過濾系統組裝好,按比例加入合適濃度的次氯酸(具體依照說明書)打開過濾泵,連同玻璃環一起消毒30min,然後加入少量高錳酸鉀,以可以看到紅色為准。然後溶解2-3粒維生素c到小杯子里,在打開造流泵的狀況下,緩緩加入維生素c溶液,看到紅色退去後,再投入半粒維生素c,此時次氯酸和高錳酸鉀被完全還原。為了去掉水中的還原雜質,可以在過濾中加入一包活性碳,過濾1-2小時,此時水質可以達到建缸的需要。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如果使用市場上銷售的「84消毒液」,需要在消毒後大量清水沖洗,因為其中含有一定的洗滌劑,這些表面活性劑用還原劑難以去除。
這樣的消毒方式比單獨使用高錳酸鉀徹底,且免去了用高壓鍋消毒過濾環的麻煩,並用高錳酸鉀指示還原劑的使用量,避免還原劑使用過量。此外,用活性碳吸附氧化-還原過程中的反應產物,提高水質。(高錳酸鉀還原會變成渾濁的紅色繼而無色)
㈡ 製作生態缸要注意什麼啊
生態缸必須抄有水草和動物。。
底沙只要為毒都可以選用。
要注意的是看你要養什麼然後砂石等裝飾物不能使PH的改變大於你要養的東西能接受的范圍。
其他就是自己裝飾了。生態缸並不一定要水陸都有的缸才算是生態缸。只要有一個鏈就可以了。好比有細菌(硝化細菌等),有水草,有魚。就可以了。
㈢ 生態缸怎麼弄啊
你可以選擇不銹鋼加熱管,這樣就不怕被打破了。防爆燈管玻璃的也行,最好配個塑料防護罩。加熱管這種敏感的東西推薦進口的,像黑鑽,紅十字,雷狼等。國產的也有質量好的,像佳寶,至尊,銀升等。其他的雜牌子別購買,出了事可不是鬧著玩的。
3,一般選擇了好的加熱管,就不用溫度計了,它的控溫還是很準的。當然選擇一個溫度計更好。不過,別用玻璃的,同上一條,會被撞碎的。好的可以選電子的溫度計。
4,燈光的話看你的需要了,你是要亮一些的,還是深邃一些暗的。可以選擇兩個40W白燈管,也可以加個紅色的燈管,有人喜歡把魚照得紅紅火火的。
5,照明的話有幾個小時就夠了,為了觀賞時就開著,也就是天暗下來到睡覺那時開一會兒。也不能不開,那樣魚體色就不好了,也容易生病。
6,過濾系統的話,建議你弄兩個過濾器,因為剛才說過,地圖能吃能拉,很容易渾水。這兩個過濾器,一個是上過濾,就是魚缸里放個潛水泵,魚缸上有個過濾盒那種,一般成品剛都帶,主要是為了進行物理過濾,把魚糞便吸出來,輔助的進行生化過濾,這樣過濾盒裡面就樣放陶瓷環,生化棉,最上面鋪過濾棉,要經常更清洗換過濾棉。另一個過濾器是外置的過濾桶,這個生化過濾效果很好,不佔用缸內空間,過濾器中有大量的過率材料。只要這樣過濾系統就非常強大了,定期添加硝化細菌(魚店有賣的)完全能形成一個生態系統。
最好用 「雙魚」牌子的,可以信任
把這些東西放在角落
最好鋪一參沙子,有利於魚的健康
圖你可以上網找的
長的燈棒兩根就可以拉
光照按人體的星辰代謝時間就可以了
嘿嘿用鋪沙子,底下一層沙子,讓後可以種點水草,當然也可以放一些裝飾。魚缸上要加燈,有的水族箱帶,多開開燈,可以讓水草生長更好。水草產生氧氣,供魚呼吸。沙子可以留住魚類糞便,供草的肥料。有時候需要加熱棒,天冷的時候,可以加熱,需要一個溫度計,熱帶魚是有溫度要求的。需要過濾裝置,否則水會混濁。 一個完整的魚缸必須配有:
1.合理的過濾系統.
2.溫度調節系統:例如加熱棒.
3.合理適量的定時定量換水.
加熱棒個人推薦雷狼,恆溫能力強.誤差小.
溫度計最好配一個.以0.1精確度的電子式為優.
燈照時間要根據魚與草需要的光量來控制.
過濾系統科學說起來就比較復雜.要根據魚缸大小.魚與植物種類等適當來設置
地圖是大吃大拉的魚,不建議放沙子
過濾設置的問題可以留言給我. 簡單的說,地圖魚適合裸缸養,就是不+水草和底沙,水草容易遭到破壞,底沙容易存糞便不利於過濾(地圖魚太不講衛生。。。)
具體多大缸就看你要養多少條了。我家1200MM缸養8條。可選佳寶上過濾水族箱箱體帶彩燈和白燈管各一隻(地圖每天需要3小時以上的光照)恆溫器一隻(最好另配一隻備用)溫度計一隻,潛水沖浪泵1台,如魚多最好配佳寶5層外置過濾泵1台,內加生化球,活性碳,陶瓷環,這樣可保持魚缸一直清澈透明,只需半個月清洗一次濾材。
㈣ 生態魚缸水草怎麼種植不會漂起來
可根據魚缸水草種植種類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種植方式來防止水草漂浮。
1、有根類水草大多採用種植於水草泥中來進行固定,像矮珍珠等小型水草可用鑷子種植。
2、莫斯等水草可通過莫斯膠固定,或者可通過細線捆綁於石頭、沉木等物體上進行固定。
3、有的水草可通過購買坨草直接放置在魚缸中。
㈤ 生態魚缸造景中如何栽種水草
用玻璃絲綁在石頭上,沉入水中。
㈥ 想自己做個生態缸,請問首先怎樣給魚缸種水草謝謝
滿意答來案
不知道你所說的是什麼源水草,因為不同水草的種植方法是不一樣的,不過對於生態魚缸,大多用陰性草的較多,常見陰性草的種植都比較容易。最好在開缸時就種植好,然後再放水,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翻動底砂和底泥造成的渾水現象,如果已經有水,那麼就用鑷子夾住水草根部,插入底床3公分到4公分即可。
如果是水榕還有莫斯類水草或者鹿角鐵以及鐵皇冠等水草,可直接用魚線綁再沉木或者杜鵑根上,其根部可以在水中直接獲取養料,也能長的非常好。
有點籠統,希望你能提供具體那種水草,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你!
㈦ 生態缸怎麼設計
1)生態缸可製作成封閉型,也可製作成開放型(即不加蓋)。前者對生態系統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有著更嚴格的要求。
2)生態缸中放置的生物必須具有較強的生活力,放置生物的數量要合適。
3)為了使生態缸內的沙地保持乾燥,可在沙土下鋪墊一張塑料布,以防止缸中水(氣)滲透上來。
4)生態缸製作完畢後,應該貼上標簽,在上面寫上製作者的姓名與製作日期。
5)實驗時間的安排,最好實驗課中在討論的基礎上,由學生完成實驗設計和實驗裝置,實驗部分全部安排在課外或家中進行,因此實驗的地點可不作統一要求,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安排在校內進行實驗。
6)讓學生設計一份觀察記錄表,內容包括植物、動物的生活情況,水質情況(由顏色變化進行判別)及基質變化等。
7)定期觀察,同時做好觀察記錄。
8)如果發現生態缸中的生物已經全部死亡,說明此時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已被破壞,記錄發現的時間。
9)依據觀察記錄,對不同生態缸進行比較、分析,說明生態缸中生態系統穩定性差異的原因。
10)實驗結束之後,教師要教給學生認真分析實驗結果,科學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如盡量用列表式表示。還要引導學生利用實驗事實進行科學推理,得出相應的結論,最後完成實驗報告。課題報告完成之後,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在組織學生交流報告時,不但要讓學生交流自己所做的實驗報告,還要讓學生匯報完成本課題的體會,如經驗、教訓、克服困難的方法等。
2 材料用具
按100cmx70cmx50cnl的標准製作生態缸框架。
製作生態缸的材料主要包括3部分,一是非生物的物質;二是植物;三是動物。具體為:水(放置48 h以上的自來水足量或無污染河水),黃土(酸性,10 kg)、沙土(8—10 kg)、花土(鹼性,含腐殖質較多,40-50 kg)、鵝卵石或小石塊;田雞草、黑藻、蕨類、浮萍和一些低矮雜草,仙人掌或仙人球(2—3株);田螺、蝸牛(5—7隻)、蚯蚓(8—10條)、鯽魚(2條)、小甲魚(1~2隻)、蝌蚪(5—10隻)(按季節選擇)、劍水蚤、其他小魚蝦若干。
1)製作一個玻璃缸 製作一個玻璃缸,長100 CHI,寬70 om,高50 om。[教師請學生思考:為什麼要用玻璃材料?提示:生態缸必須是透明的,既讓裡面的植物見光,又便於學生進行觀察 ]
2)堆放生態缸的土層 在玻璃缸底部約1/2范圍,先放人數塊小石塊。在小石塊上面鋪上花土,形成一個坡面,坡高約10 CHI,坡的最底處約高5 Sill;在花土一側上面鋪』:一層沙土高約10 ClTI,另一側鋪上一層高約10 cm的黃土。[教師請學生思考:為什麼要加入黃土?提示:水生動物最適宜在pH為5.5-6.0的水中生活,由於花土呈鹼性,因此必須加一些酸性黃土 ]
3)種植植物 開始種植植物,在沙土層上種上仙人掌和仙人球;在黃土或花土層上種植各種蕨類和陰生植物並種上一層田雞草。 [提示:觀察各類光合藻類和綠色植物的數量,如果其數量不足,適當加大光照;反之,適當減少光照 ]
4)放鵝卵石或小石塊 在土層的下沿鋪上一圈鵝卵石或小石塊.防止滑坡。
5)加水 先測試pH,測量結果在6.5-7.5以外的,應再加入一些黃土(酸性)或花土(鹼性),攪拌。用杯子把水舀人生態缸,水深以8 gm為宜。[提示:用河水。在河水面以下5~10 cm的水樣中取,測pH值,一般情況,其pH值為6.5-7.5之間即可。如果在這個范圍之外,可用稀鹽酸或稀氫氧化鈉溶液調整,直到合適的pH值。調整氮和磷的含量:在自然河流中,總氮和總磷的含量較低。如果總氮的含量超過0.2mg/L,總磷的含量超過0.02mz/L時,即達到富營養化狀態。富營養化是一種水體受到污染的狀態。岡此,建議人工生態缸中總氮和總磷分別控制在0.1 mg/L和0.01 mg/L左右。(用有機銅和硝酸銀來調整)M請學生思考:水為什麼不能太深?提示:水深將影響生物的生存環境,使系統朝池塘生態系統轉變
6)投放動物和水生植物 在土壤和水中加入各種動物及水生植物。[請學生思考:為什麼不能放人過多的小甲魚?提示:小甲魚是該生態系統的最高營養級生物,按照能量金字塔原理,它分配的能量最少,所以應該放得最少一些。]
7)加蓋封口 幾天之後,各種生物生活正常,即可對生態缸進行封閉。封閉使用凡土林油膏塗抹沿口,蓋上平板玻璃,完成製作。[請學生思考:為什麼要加蓋封口?提示:所形成的生態系統必須是封閉的。]
8)粘貼標簽,放置玻璃缸 在生態缸外面貼上標簽,寫上製作者的姓名與日期,然後將它放在通風,有光但並非直射(較強散射光)的室內。另外,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不要隨意移動生態缸的位置。[請學生思考:為什麼不能將生態缸放在陽光能直射到的地方?提示:否則會導致水溫過高,而使水草死亡。]
9)觀察記錄 每個星期觀察一次生態缸內的生物種類與數量變化,並做好記錄。
㈧ 生態魚缸問題(種植草坪)
首先,生態魚缸並不好,空間狹窄,不利於魚的生長。
既然你已經買了,那就算了。
草坪,市面上所有的草坪幾乎都很糟糕,草坪也都很便宜,沒有太大區別,問題是市面上的水族草坪全部都是在泥地裡面栽培出來的,放在水族缸裡面很渾水的,除非你把過濾泵調節到很小,沒有水流沖擊,草坪才不會那麼渾水。但是,水流沖擊小了,對魚不好,供氧不足、吸收水中臟東西的功率也會減小。
而且,草坪的使用壽命很短,一般就只有1個多月,就要全部更換。
所以,盡量不要用草坪,選擇好一點的底沙,買植株性的水草栽進去比較好。
底沙一般在5cm比較好。
㈨ 生態缸怎麼養水草
種植水草的底沙應該選用天然的中性、弱酸性的河沙,切勿選用鹼性的普通沙子,以免阻礙水草的正常生長與成活。水草養殖過程中還要適時補充些對魚對水草有益的專用營養液,以促進水草的生長和缸中良好的生態平衡。
不同產地的水草對水溫要求也不相同,熱帶型水草對水溫要求較高。比如鐵皇冠的適合水溫是20至28度,黃菊花草的適合溫度是24至28度,海帶草的適合溫度是22至28度。
總的來說水溫在20至24度較為適宜。對於熱帶水草在過冬時水溫約不可低於15度。因此,在北方冬季水族箱內應有加熱棒或恆溫器來保持水溫。
(9)生態缸種植擴展閱讀:
水草的最大功用。在光照下水草持續地將氧氣灌入水中而且也同樣地灌入底層中坦白說,沒有任何人工設備可以執行相同功能。
在水族箱中氧氣是以溶於水的形態釋放水中,但在某些情況下它是可見的,例如微小的氧氣泡可能會從破損的葉面升到水面,光是水族箱內氧的重要性。
水草形狀優美,色彩多樣,婀娜多姿,栽入水族箱中,再配以河沙、沉木等裝飾,看起來美觀、大方,成為水族箱中的最佳裝飾品和欣賞品之一。
㈩ 生態缸的設計要求
1.生態缸必須有生態系統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特別要注意要有足夠的分解者。
2.有合適的食物鏈結構,形成一定的營養結構,必須能夠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在一定時期保持穩定。
3.不宜太大,應留一定空間儲存空氣。生物數量不宜過多且適應力強,並且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齊全。
4.必須透明,這樣做既可以保證太陽能輸入,又便於觀察。
5.應採用散射光,這么做防止水溫過高殺死生物。
示例:准備一個120*70*50的長方體玻璃缸,一定量的自來水、沙土、細石子、土質較好的土壤。收集或購買小烏龜3到4個,蝸牛7到8隻,蚯蚓2條。蕨類植物2株,3棵仙人球。觀察兩到三周,予以記錄。
注意:不可讓其暴露在陽光之下,選擇通風,可見自然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