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景觀綠廊

生態景觀綠廊

發布時間: 2020-12-10 00:48:56

A. 簡述園林設計的職責范圍

1 注重場地的設計理念
尊重場地、因地制宜,尋求與場地和周邊環境密切聯系、形成整體的設計理念,已成為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風景園林師的作用並非在於刻意創新,更多的在於發現,在於用專業的眼光去觀察、去認識場地原有的特性,發現它積極的方面並加以引導。其中,發現與認識的過程也是設計的過程。因此說,最好的設計看上去就像沒有經過設計一樣,只是對場地景觀資源的充分發掘、利用而已。這就要求設計師在對場地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概括出場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為設計的基本出發點。就像「潛能布朗」所說的,每一個場地都有巨大的潛能,要善於發現場地的靈魂。
2 注重空間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由一些景觀元素構成的實體,一是由實體構成的空間。實體比較容易受到關注,而空間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我們目前的設計方法,常常只注重那些硬質實體景物,對軟質實體景物相對忽視,對空間的形態、外延,以及鄰里空間的聯系等等注重不夠,形成各種堆砌景物的設計方法。因此,注重空間結構和景觀格局的塑造,強調空間勝於實體的設計理念,針對視覺空間領域進行整體設計的方法,對我們來說顯得尤其重要。老子在《道德經》中的第十一章說:「……故有之以有利,無之以為用。」也就是說,實體「有」之所以給人帶來物質功利,是因為空虛處「無」起著重要的配合作用。
3 注重時效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與建築設計最大的區別在於,園林景觀是隨季節和時間變化的,是有生命的,是處在不斷地生長、運動、變化之中的。因此,設計師提出將運動中的花園作為自然持久的作品。所以風景園林師必須認真研究時間性和時效性因素,注重園林景觀隨時間變化的效果,以塑造隨時間延續而可以更新的、穩定的園林景觀。一個園林景觀作品的誕生,就像一個嬰兒出世一樣,他本身的生長、變化過程就能給人們帶來極大的愉悅和滿足。不要期望園林景觀作品一次完成、一步到位,那樣將會失去很多樂趣。
4 注重地域景觀的再現
所謂「地域性」景觀,就是指一個地區自然景觀與歷史文脈的總和,包括它的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動植物資源以及歷史、文化資源和人們的各種活動、行為方式等等。我們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觀類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與其周圍區域的發展演變相聯系的。園林景觀設計應針對大到一個區域、小到場地周圍的景觀類型和人文條件,營建具有當地特色的園林景觀類型和滿足當地人們活動需求的空間場所。
5 注重簡約的設計理念
「少即是多」,簡約並不是簡單,相反卻是對本質的深度挖掘和坦誠表現。高度概括設計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現手段,是簡約設計理念的基本要求。簡約的設計理念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設計方法的簡約,要求對設計對象進行認真研究、分析,從而抓住其關鍵性因素,減少細枝末節過多的糾纏,以求少走彎路,以最小的改變取得最大的成效,即事半功倍;二是表現手法的簡約,要求簡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現景觀最主要的特徵;三是設計目標的簡約,要求充分了解並順應場地的文脈、肌理、特性,盡量減少對原有景觀的人為干擾,也就是「最小干預」的原則。簡約的理念實際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對閉門造車的設計方法。
6 注重生態的設計理念
近幾年來,隨著全球保護生態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以及在近鄰德國的影響之下,法國風景園林師逐漸開始注重生態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關於生態,有幾點需要進一步闡述。首先,全球生態環境的惡化問題,不是光靠風景園林師就能夠解決的,園林景觀作品中體現出來的生態理念,更多的是呼籲政府、公眾的關注生態環境,更多的是表明一種姿態;其次,風景園林師提出的生態理念與生態學家、環保組織提出的生態理念還有一定的差別,他們所關注的內容雖有著一定的交叉和融合,但根本上卻具有不同的層面,否則社會就不需要風景園林行業了;最後,如若完全從生態原理出發,設計師往往會陷於極端而難以被社會接納。
法國風景園林師並沒有天天把「生態」掛在嘴邊,呼喊各種「生態」口號,而是努力把生態理念落實在一些具體的設計方法上。生態學的本意,是要求風景園林師要更多地了解生物,認識到所有生物互相依賴的生存方式,將各個生物的生存環境彼此連接在一起。這實際上要求我們具有整體的意識,小心謹慎地對待生物、環境,反對孤立的、盲目的整治行為。不能把生態理念簡單地理解為大量種樹、提高綠量。此外,生態學原理要求我們尊重自然,以自然為師,研究自然的演變規律;要順應自然,減少盲目的人工改造環境,減低園林景觀的養護管理成本;要根據區域的自然環境特點,營建園林景觀類型,避免對原有環境的徹底破壞;要尊重場地中的其他生物的需求;要保護和利用好自然資源,減少能源消耗等等。因此,荒地、原野、廢墟、滲水、再生、節能、野生植物、廢物利用等等,構成園林景觀生態設計理念中的關鍵詞彙。
7 對立統一的設計理念
自然與人工,是貫穿整個園林景觀發展史中的對立統一體,是「以人為本」,還是「以自然為本」,是改造自然,還是順應自然,既是某種園林景觀形式、風格、類型的衡量准則,也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因地制宜,根據場地狀況和使用要求來決定的,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一般來說,在城市環境中,應較多地考慮到人工與自然結合,考慮到自然的人工性手法,而隨著離城市環境的遠去,自然的作用在逐漸增強。
園林景觀設計實際上反映出設計者對自然的認識、理解,並通過設計手段加以表現。在各種園林景觀形式中,自然始終是設計的源泉。風景園林師對自然的認識、理解的程度,如何處理自然與人工的關系,是其設計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8 注重科學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門涉及面廣、錯綜復雜的邊緣性學科,與多門學科交叉並受到它們的影響,如生物學、生態學、土壤學、植物學、美學等等。因此,風景園林師應採取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充分研究和了解各個學科特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強調科學的設計方法。
但是,園林景觀設計又是統籌和綜合的技藝,任何一門單一的學科都取代不了園林景觀設計。因此,就某一個項目而言,我們可以重點突出某一學科的特點,但是就整體而言,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特性並不可取。在一個復雜而充滿變動的社會,單一性的景觀設計趨向是難以為繼的。現在這種不分場地、不分環境的強調綠廊、濕地的做法,實際是對生態學的誤解,是在破壞生態環境,也造成園林景觀的單一性和趨同性,最終必將像國際建築那樣遭到拋棄。
9 注重個性的設計理念
在一個越來越強調個性發展和個人價值的社會,個性體驗、個人理解和個人情感的投入,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也是園林景觀設計多樣性和豐富性的保證。注重個性的設計理念,並非鼓勵個人剛愎自負或脫離實際的閉門造車,而是強調個人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態、對藝術、對歷史等等的獨特理解、在旅行中的獨特體驗、以及個性化的設計表現手法,強調個人對園林景觀內涵與本質的獨特認識。對中國現代園林景觀發展的啟示
近10年來,中國的園林景觀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然而,面對開放度越來越高的中國市場,面對各行各業、尤其是境外設計師的激烈競爭,中國的風景園林師如何提高行業的門檻,並確立自身在行業發展中的地位?如何抵禦外來文化的全面入侵與佔領,並在全球化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如何在研究借鑒西方先進理念與設計方法的同時,加深對本土園林景觀文化內涵的研究與認識,營造既符合「全球一體化」趨勢、又具有本國地域性文化特色的現代園林景觀,避免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完全喪失自我,以致被世界文化所淘汰,是每一個中國風景園林從業人員必須認真面對的重大課題。
大量的園林景觀建設項目和低劣的設計施工水準,造成中國現代園林景觀整體行業欣欣向榮,設計作品卻粗製濫造的矛盾局面,長此以往,將嚴重阻礙園林景觀行業的健康發展。學習、研究西方現代園林景觀的成功經驗和先進的設計理念,對推動中國現代園林景觀的發展,無疑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然而,無論是學習西方經驗,還是繼承中國傳統,都應以科學、嚴謹、全面的治學態度,注重其內涵與本質的研究,反對各種形式的斷章取義、惟我所用。因此,法國現代園林景觀的發展歷程與設計理念,對我們有著巨大的啟示意義。
1 規范行業管理,完善競爭機制
只有在一個規范有序、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環境中,才會有好的從業人員和好的作品出現。在國外嚴肅的設計師看來,中國還沒有形成出「作品」、出「精品」的氛圍;在國內設計師眼中,缺乏公平競爭機制、混亂無序的市場也不利於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因此,走規范化、市場化之路,完善競爭機制,是中國現代園林景觀行業得以健康發展的基本保證。
2 深入理論研究,反對形式主義
應加強對東、西方園林景觀歷史與文化內涵的研究,尤其是要深入研究其理論、理念,力求抓住園林景觀本質性的內容,反對各種不求甚解的簡單抄襲和形式主義風氣。當中國人還在表面化地研究老子的學說時,外國同行則將其奉為研究空間理論的鼻祖,深度挖掘其理論的精華和實質。我們的園林設計不應一提到中國本土文化,就是仿古建築,就是風水圖形,就是金木水火土、陰陽八卦等等;一提到西方文化,就是歐式建築、機械的平面構成,就是各種圖案、色塊,就是各種「風格」、「風情」等等。要提倡腳踏實地的研究作風,反對不求甚解的商業炒作。
3 借鑒西方方法,研究本土問題
學習、研究西方現代園林景觀,首先要了解西方園林景觀的發展歷程,尤其是要了解其歷史背景、文化內涵,以及適用的范圍、場所。不能盲目照搬,表面化地將各種各樣的風格特徵都弄到自己的花園里來。我們應注重借鑒西方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並藉此來研究中國的問題。要注重在觀念上的學習和研究,反對粗淺的模仿和抄襲。
4 提倡未雨綢繆,杜絕急功近利
盡管目前我們的園林景觀市場表面上看來是一片「欣欣向榮」,熱火朝天,但是,我們應該捫心自問,經過近10年的發展,我們的園林景觀行業給我們、給後人留下哪些東西?現在看來,留下來更多的是遺憾,是若干年後人們不齒於面對的園林景觀垃圾,是對園林景觀資源與文化的糟蹋和破壞。如此急功近利、東拼西湊下去,中國的園林景觀行業將走向沒落,甚至遭到全人類的唾棄。
結語
大篇幅的比較和研究,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啟示,通過踏實的工作在我國出現一些好的園林景觀作品。到底何謂好的園林景觀作品?一個好的作品,是不能憑空臆想出來的,而是應該從場地中「生長」出來的。正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景觀。許多有識之士,許多境外嚴肅的設計師,都在強調對中國現代園林景觀的本土化研究,都在探索營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徵的園林景觀之路。現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風景園林師的作用就像園丁一樣,要充分了解自己腳下的這片熱土,要精心選育適合這片「水土」的種子,並加以精耕細作、悉心呵護,使其健康成長。原文鏈接: http://www.yt160.com/a/news/43452.html?1308800750

B. 關於園林規劃英語論文(本)

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的重大轉變與對策 摘要:闡述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的重大轉變,從學科觀念,支撐專業,人才教育,實踐趨勢等方面,論證轉變期該學科專業的定性,定位,定型和定向以及相應的人為對策。
關鍵字:風景園林;現代景觀;規劃設計

The Great Transi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 of the Discipline and Proession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IU Bin-yi
Abstract: In the turn of the century,the concept of discipline,supporting profession,ec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s and the trends of thepractice, from these four aspects, the abrupt transition of the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s described. The characterizing, positioning, forming and orienting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as discussed.
Keyword: scenery and garden; modern landscape;planning and design

國際景觀規劃設計學術研究的影響,工程實踐的示範,國務院學位辦對於園林學科專業目錄的調整,以及環境藝術與旅遊規劃等新興學科專業與實踐領域的興起,來自這四個方面的變化,影響,制約,激勵,促使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正在進行著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重大轉變。對此,作者基於多年的研究,認為確有必要認清形勢,理順思路,明確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所處這一轉變的定性,定位,定型和定向,採取相應的實施對策。

1定性——加速學科專業觀念轉變

與全世界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國際潮流同步,向國際同類先進學科專業看齊,在過去的20年間,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與教育正在從以古典園林為核心的傳統園林設計轉向以現代景觀為核心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在學科建設,專業設置,知識體系,實踐取向這四方面都發生著結構性的轉變,並且,隨著新世紀的進入,這種轉變正在加速。對此,本文稱之為轉型期我國風景園林世界的轉變。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國國務院學位辦於1998年之前制定的本科專業目錄名稱,1999年起,該專業名稱取消,僅在碩士點設城市規劃與設計、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方向專業中有此名稱][國際學科名稱為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國際上是作為一個完整的學科而獨立存在的。在中國,盡管在過去的大半個世紀中,該學科依附於傳統園林,已有斷斷續續的生產發展,然而,就現代與國際接軌的學科意義而言,這一學科專業目前尚處於形成初期,經歷著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結構分化,重組,轉變。學術方面,一是受到中國傳統園林,農林園藝,建築規劃的影響,二是受到國際景觀建築學學科專業的推動;社會實踐方面,一方面,迅速發展的景觀與園林建設的市場需求為該學科專業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另一方面,魚目混珠,外行多於內行的狀況,導致該專業實踐成果缺乏原則,「克隆」國內外景觀實例成風,水平難以提高。對此,首先需要在學科專業觀念上有一個重大轉變,是解決轉型期該學科專業「定性」問題的基本出發點。這一觀念轉變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學科關注重點的轉移和范圍的擴展;從傳統園林到現代景觀的重點轉變,從單一傳統專業擴展為綜合交叉的現代專業;二是隨之而來的學科核心內容的轉變;從以植物為核心的園林綠化規劃設計到以包括植物等多種元素構成的以景觀為核心的綜合環境規劃設計。中國風景園林界的這種觀念轉變已具備了客觀條件基礎,其來源於近年迅速擴展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市場需求與工程實踐。與過去幾十年的實踐相比,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項目種類,規模和工作深度均以大大擴展。列如,在許多城市發展規劃中,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已從總體規劃中的專項規劃中分離出來而作為一項相對獨立的規劃;又如:近年興起的城市景觀風貌規劃,濱水區規劃設計,街道景觀設計,城市廣場規劃設計,新型的居住區景觀環境規劃設計,交通道路景觀規劃設計,旅遊度假區規劃設計,等等。事實上,這些景觀工程實踐的類型,規模,深度已經與國際同類行業的實踐接軌。隨著國外高水平景觀規劃設計實踐的介入和國內景觀規劃設計院所日趨國際化的景觀規劃設計的操作方式,學科專業觀念的轉變與國際接軌的實踐操作已深入人心,勢在必行。這一觀念轉變的主觀條件是國內一批專家學者數十年堅持不懈的追求,倡導,宣傳,開拓。誠然,時至今日,在專業名稱的理解上,仍然主張各異,稱呼有別,反映出對於該學科專業理解上的差異和觀念轉變上的不同。對此,作者呼籲,重要的不在稱呼,關鍵是需要就以下三方面學科專業基本原則達成共識:
(1) 專業現代核心:廣義的景觀規劃與設計;
(2) 專業傳統根基:園林營造;
(3)與近鄰專業的關系:該專業在建設界是與建築學,城市規劃形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無法替代的學科專業。

面對來自主客觀兩方面的轉變,作者認為,對於原本就屬於交叉學科的,多元化的現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百家爭鳴,各抒己見,這是需要的。然而,縱觀古今中外學科專業發展的經驗教訓,在學科專業根本問題上,在學科專業的基本定性上,的確需要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准」,「求大同,存小異」,協調出一個統一的認識。

2定位——實行學科專業的實質性擴展

當今中國風景園林學科正在迅速擴展。傳統風景園林界由園藝植物和建築規劃共統天下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代之而起的是傳統風景園林,環境藝術,旅遊遊憩三大專業共創景觀規劃設計天下的「三國格局」。不足為奇,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其核心就是這三大方面綜合而成,即所謂景觀規劃設計三元論[劉濱誼1999]。一元是藝術,即以景觀環境形象為核心的景觀藝術,在這方面,環境藝術專業最為擅長;一元是物質環境的規劃設計,即以植物的綜合運用,以環境綠化,水土整治為核心的園林綠化藝術與技術,這是園林專業的強項;此外,園林綠化也好,環境藝術也好,所營造的景觀園林環境終究是為人類所使用的,這就涉及到研究人的心理行為,什麼樣的環境為人們所喜愛,什麼環境下會引發什麼樣的行為活動,等等,進一步通過組織人的活動,安排娛樂休閑時間,這樣又引出一個大的分支,國際上叫有憩娛樂學。在中國名義上沒有這個專業,但在實際上正在從旅遊管理、風景園林學科中產生。這就是三元中的又一元。從與這三元相對應的教育來看,目前全國,設有園林專業的大專院校有約100所左右;設有規劃專業的大專院校有50所左右;設有旅遊管理(旅遊規劃方向)類專業的大專院校約80多所。盡管迄今中國還沒有「景觀規劃設計」這一學科專業名稱,這些院校專業背景也不盡相同、專業名稱各異,或是一級學科、或是專業、或是某專業中的方向,但都在培養著從事景觀規劃設計的人才。從與這三元素相對應的規劃設計院所來看,國內已存在風景園林類、環境藝術類、旅遊藝術類、旅遊策劃規劃類三類規劃設計院所,其工程實踐的核心也都是景觀規劃設計。

從學科基本組成而論,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學科包含這三大方面。從專業操作過程看,環境藝術以「設計」為全過程,風景園林以先期「規劃」、後期「設計」為全過程,遊憩娛樂以項目選取、遊人活動組織管理的先期「策劃」和風景園林景區運營的後期「管理」這四個過程的結合構成了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的全過程。

從學科發展演化來看,環境藝術、遊憩娛樂都是近現代、工業革命以後引入的,園林專業則較為傳統。

學科支撐專業的增加、過程的完善、實踐領域的擴展,這是當代任何具有競爭生存力的現代學科的必備條件。對於當前中國風景園林學科,面對未來學科之間的競爭,這種學科與專業的擴充無疑有利的。但是,目前國內三個專業及其托主管部門之間缺乏交流、各自為主的局面已經造成了學科上的混亂。應當改變目前這種群雄逐鹿的「三國格局」為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學科的「三位於一體」。為此,對於這一學科專業的整合「定位」,中國風景園林界和國家建設部理應為主,擔起重任。

3定型——實施專業教育的大調整

首先是專業教育結構層次的調整。要使中國風景園林學科具有持續發展的生命力,其專業教育需要有三個層次:

(1) 面向學科:為長遠學科建設培養的高層次博士、碩士人才;
(2) 面向社會:為國家園林管理和規劃設計建設部門培養的大學本科、碩士人才;
(3) 面向中國數量與質量日益高漲的風景園林建設市場:為各類規劃設計院所、園林工程公司培養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人才。

在這三個層次中,第三個層次已運轉多年,為中國風景園林事業培養了上萬的專業人才。第二層次也走上了正軌。專業教育層次結構的完善,將為學科未來的加速發展鋪平道路。

與世界各國的同類專業教育相比,三層次教育中,大學本科專業教育當為基礎。但是,目前,恰恰是這個基礎被釜底抽薪。原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工科)本科專業取消,獨立碩士點降級為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碩士點中的一個方向,在轟轟烈烈、日漸上升的風景園林事業表象背後,教授、講師們已感受到了由於這種專業教育大地震所造成的日蒸顯露的學科危機:專業人才短缺,後繼乏人,高層次人才培養斷源,外行大量湧入,學科專業水平難以提高。對此,需要一個專業教育上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恢復工科本科和碩士點專業目錄;實行「曲線前進」,採取多層次、多途徑、多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申辦全新專業:景觀規劃設計。

其次是專業知識結構的調整。當前中國社會的風景園林需求孕育著機關報型的專業人才知識結構。除了環境藝術(文科),旅遊管理中的規劃(理科)專業的興起,一批近鄰、邊緣學科專業的實質性介入也大大擴展了傳統風景園林專業的知識范圍:建築學科、地理學科、計算機與信息學科等。原有的傳統風景園林專業教育課程設置面臨著擴展轉變的需求。對於這種轉變,作者主張:一方面,要考慮引入環境藝術、旅遊策劃的專業課程;同時,還要引入建築學科、地理學科、計算機與信息學科、社會人文學科等專業知識。這是以課程設置為實質的專業知識結構調整。對於一名適應現代潮流的景觀規劃設計師,如果要把三大專業及其近鄰邊緣學科知識都濃縮於一身在4~5年內,他應當如何掌握如此廣泛的知識呢?作者認為,可以把知識獲取的渠道方式分解為三種:一是通過看書、聽講座、思考學到的;二是必須動手實踐才能得到的,比如園林規劃設計;三是並非靠學校書本,而是通過社會實踐靠閱歷、經歷去逐步積累起來的。這三方面的比重不同,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也就大不一樣。與傳統風景園林教學相比,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學生培養所要求三方面的比重需要一個大的調整。這也是專業教育大調整的又一關鍵。

總之,培養什麼樣的景觀規劃設計人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專業的知識?出好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這些都直接關系著中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發展壯大,關系著學科專業的「定型」。

4定型——以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的三元為導向

這是一個更加需要仔細斟酌、共同探討的問題。從國際風景園林理論與實踐的發展來看,作者認為,現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踐的基本方面中均蘊含著三個層面不同的追求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理論研究:

(1)景觀感受層面,基於視覺的所有自然與人工形態及其感受的設計,即狹義景觀設計,對應理論:景觀美學;
(2)環境、生態、資源層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體、動植物、氣候、光照等人文與自然資源在內的調查、分析、評估、規劃、保護,即大地景觀規劃,對應理論:景觀生態學;
(3) 人類行為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化歷史與藝術層面,包括潛在於園林環境中的歷史文化、風土民情、風俗習慣等與人們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關的文明,即行為精神景觀規劃設計,對應理論:景觀行為學。

如同傳統的風景園林一樣,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的這三個層次,其共同的追求從古至今始終貫穿於風景園林理論與實踐的三個層面。作者將上述三個層面予以概括提煉,引出了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的三大方面:

(1) 景觀環境形象/景觀美學;
(2) 環境生態綠化/景觀生態學;
(3) 大眾群體行為心理(/景觀行為學)。

作者稱之為現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三元(或三元素)。

現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三元素,源於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實踐。縱覽全球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例,任何一個具有時代風格和現代意識的成功之作,無不飽含著這三個方面的刻意追求和深思熟慮,所不同的只是視具體規劃設計情況,三元素所佔的比例側重不同而已。

景觀環境形象是大家所熟悉的。主要是從人類視覺形象感受要求出發,根據美學規律,利用空間實體景物,研究如何創造賞心悅目的環境形象。

環境生態綠化是隨著現代環境意識運動的發展而注入景觀規劃設計的現代內容。主要是從人類的生理感受要求出發,根據自然界生物學原理,利用陽光、氣候、動物、植物、土壤、水體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創造令人舒適的良好的物質環境。

大眾行為心理是隨著人口增長、現代信息社會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會科學的發展而注入景觀規劃設計的現代內容。主要是從人類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發,根據人類在環境中的行為心理乃至精神生活的規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導,研究如何創造使人賞心悅目、浮想聯翩、積極上進的精神環境。

景觀環境形象、環境生態綠化、大眾行為心理三元素對於人們環境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通過以視覺為主的感受通道,藉助於物化了的景觀環境形態,在人們的行為心理上引起反應、創造共鳴,即所謂鳥語花香、心曠神怡、觸景生情、心馳神往。一個優秀的景觀環境為人們帶來的感受,必定包含著三元素的共同作用。這也就是中國古典園林中三境一體——物境、情境、意境的綜合作用。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同樣包含這一傳統中國園林設計的基本原理和規律。

強調景觀環境形象首先需要的是鮮明而優美的視覺形象;強調環境生態,首先要有足夠的綠地和綠化;強調群體大眾的使用,首先要有足夠的場地和為大多數人所用的空間設施。這三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恰恰是現代景觀規劃設計與傳統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踐側重的差異所在,也正是中國現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和建設自始至終所面臨的三大難題。考察時下中國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踐,只要能夠首先把作眼點放在解決這三方面的問題上來,就可以算是一半。

當前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在形象總體上,從南到北,照搬模仿;思想追求,俗不可耐;很少有個性鮮明、耐人回味、境界高遠、意味深長的作品。而且不少設計往往被僵化地局限於傳統園林的模仿照搬。

環境綠化,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園林規劃設計往往側重於構成園林環境的「硬質景觀」,而忽視了綠地林蔭一類「軟質景觀」的規劃設計。園林綠地建設中,各類崗磚、花崗岩、石料、不銹鋼等金屬材料所佔比例是越來越多。相比之下,綠地草皮、林木花卉、河池水體則往往處於從屬地位。回顧古今中外人類風景園林塑造的歷史,硬質景觀材料適合那些紀念性的建築:如市政廣場、墓地、遺址等。軟質景觀材料才適合大眾所需要的充滿生活性氣息的環境。試想,沒有林木,那來的鳥語花香;而一連鳥類都不願意停留的地方,人類還能健康地聚居生存嗎?

場地問題,這是不難體會的。眾多的人口,幾十年來戶外環境空間建設的「欠帳」,其結果是戶外環境場地空間的極度缺乏。習以為常之後,甚至就連風景園林師們也喪失了「提供足夠的活動場地」這一現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基本意識和追求。當今,對於居住,人們都知道建築面積、人均居住面積的術語;可是,對於居住的景觀環境,若要問一下,一個人起碼應該有多少的戶外活動場地才適合,恐怕就連我們專業人員也很少去認真思量。對此,僅僅計算綠地率之類的指標,還是遠遠不夠的,現代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所應強調的不僅僅是為人所「看」,更不是為少數人所「鳥瞰」,而是要為眾人所「用」,為芸芸眾生身臨其境而活動其中!

對於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現代景觀規劃設計,鮮明的視覺形象、良好的綠化環境、足夠的活動場地,這是基本的出發點,隨著景觀環境建設的發展,僅僅滿足這三方面,肯定還遠遠不夠。但這畢竟是遠期景觀建設發展的基礎,對於未來景觀建設的騰飛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正是基於景觀規劃設計實踐的三元,在眾說紛紜的各類景觀規劃設計流派中,三種新生流派正在脫穎而出:

(1) 與環境藝術的結合:重在視覺景觀形象的大眾景觀環境藝術流派;
(2) 與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結合的城市景觀生態流派:以大地景觀為標志的區域景觀、環境規劃;以視覺景觀導向的城市設計,以環境生態為導向的城市設計;
(3) 與旅遊策劃的結合:重在大眾行為心理景觀策劃的景觀遊憩流派。

這三種流派代表著現代風景園林學科專業的發展方向。

5結論——中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迫在眉睫的三大轉變

實現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的定性、定位、定型和定向,需要相應的人為轉變:

5.1觀念的三個轉變

(1) 從以建築為核心的傳統人居觀轉向以景觀—城市—建築三位一體的現代人類聚居觀,確立現代風景園林在人類聚居環境建設中的統領作用和地位;
(2) 從傳統的「園林」觀念轉變為現代的「景觀」觀念;
(3) 廣義理解「景觀建築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中的「建築學(Architecture)」,不是實體的「建築設計」,而是景觀的「規劃與設計」;

5.2學科專業的轉變

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以人類聚居環境規劃設計為專業核心的中國「景觀規劃設計學科專業」教育;

5.3體制轉變

盡快實施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師注冊制度,確立該專業及從業人員專業實踐的責任與權力。

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資助項目。

參考文獻
[1]劉濱誼,風景景觀工程體系化[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0.
[2]劉濱誼,論跨世紀中國風景建築學的定位與定向[J],建築學報,1996,Vol.333(6):19~22.
[3]劉濱誼,重要的學科-景觀建築學[J].世界科學,1997,Vol.228(12):25~26.
[4]劉濱誼等譯,圖解人類景觀-環境塑造史論[M],台灣: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5]劉濱誼,現代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C. 西咸一體化的生態景觀

規劃區分布有村莊用地、生態林地、濕地和度假休閑用地,以及石化工業用地、渭河電廠和秦宮遺址用地等,現狀建設比較少。
規劃區外圍西安和咸陽城區段已經基本建設成型。咸陽段主要以居住、辦公和商業用地為主,並形成較好的城市濱河景觀效果;西安段主要以生態濕地、農場和觀光農業為主,其餘多為民房和空閑地,外圍還分布有漢城遺址、五陵塬保護區、草灘農場等。 功能分區:西部城市濱水景觀區、中部秦、漢文化產業園區、東部休閑度假區。
用地布局:規劃在西部濱水新區形成金融中心,中部建設秦、漢文化產業園區,建設遺址公園和風景林地,東部以居住、休閑度假、娛樂、購物為主。 ①景觀結構:規劃渭河城市景觀帶在空間格局上將形成「五心一軸一廊加一環」的總體框架結構。
「五心」是指澇渭濕地景觀生態中心,灃渭濕地景觀生態中心,灞渭濕地景觀生態中心和涇渭濕地景觀生態中心,遺址公園綠色景觀中心。
「一軸」是以渭河生態景觀為核心的,包括城市濱水地區綜合服務功能的東西向線性發展軸一水軸;同時也是一條以渭河為依託的,水綠相映的景觀綠化主軸帶。
「一廊」是指中部以遺址公園為依託的南北向景觀廊道(綠廊)。
「一環」是指渭河沿岸寬度不等的生態風景林帶,起到「河在綠中」的大綠景觀效果。此類綠地強調環境的自然生態屬性,是維系整個規劃區生態平衡的重要緩沖區和綠色過渡帶。在規劃時應堅持以喬木為主體,喬、灌、草、藤、地被相結合,增加林帶綠量,使有限的綠地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
②人文景觀規劃:形成三條城市主脈——「水脈」、「綠脈」、「文脈」
「水脈」——是依託渭河河道南北兩岸的濱水岸線而自然形成的,是體現城市「水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城市發展的生命線。
「綠脈」——是依託渭河兩岸的生態防護綠地、濕地景觀、公園綠地等形成的,是整個區域的生態基礎和環境支柱。
「文脈」——可稱作一條凝聚城市歷史人文信息的主脈線索,用以串聯沿線的秦文化、漢文化、唐文化,是城市歷史文化的延續和展現。 形成中心河道開放空間、綠帶開放空間、功能組群開放空間三個層次。
規劃區劃分為風貌協調區、風貌控制區、自然風貌區三大區域。
風貌協調區:主要位於渭河防洪治導線南北各500-800米以外。
風貌控制區:主要位於渭河防洪治導線南北各200-500米范圍內,區內以人工景觀和自然生態綠化相結合的景觀環境為主。
自然風貌區:主要位於渭河防洪治導線南北各200米范圍內,區內多以自然生態林地、濕地為主,局部地段採用人工造景的方式與自然生態景觀相協調,景觀營造要突出秦漢文化主體。
《西咸新區規劃建設方案》,方案中提到,經過5~10年的開發建設,西咸新區將成為大西安的都市核心區。渭河將成為大西安的中心水帶,形成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開發示範區。
新區東西橫貫50公里
近年來,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之後,湖北武漢新區、河南鄭汴新區以及重慶兩江新區等城市擴展板塊快速崛起,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西咸兩市接合部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大,通過高起點規劃建設西咸新區,有條件將其發展成為一個現代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新興產業聚集的城市板塊,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又一重要增長極和加快城市化新的支撐點。
根據國務院批准實施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為加快推進西咸一體化建設,著力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SZF決定設立西咸新區,確定范圍為西安和咸陽兩市接合部,以渭河為中軸線,西起規劃中的西咸環線,東至涇渭交匯口,東西橫貫50公里、南北擴展5~10公里的整體板塊。
渭河將成西安的城中河
據了解,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發展戰略規劃總面積為9036平方公里,現狀總人口965萬人,到2020年總人口1280萬人。其主城區范圍北至涇陽、高陵北交界,南至潏河,西至澇河入渭口及秦都、興平交界,東至灞橋區東界,總面積1280平方公里。西咸新區將成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支撐區,把西咸兩市聯接為有機的整體。
從構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大視野來看,渭河將是未來西安的城中河和中心綠帶。按照方案要求,經過5~10年的開發建設,西咸新區將成為大西安的都市核心區,形成西安大都市圈之中渭河百里生態景觀長廊橫貫東西、秦漢歷史文化景區一脈相連、現代製造和生物產業集群化發展、人居環境適宜優美的城市特色功能區,形成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在西部具有強大積聚和輻射帶動功能的一體化開發示範區。
灃渭新區
突出城市特色功能
灃渭新區位於渭河以南,老西寶公路以北,東接西安市西三環,西接規劃中的西咸繞城新線位,規劃總面積195平方公里。
該區域是西咸兩市中心城區距離最近的接合部,也是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向西拓展的重點區塊,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重點打造城市特色功能區和生物產業聚集區兩大功能區,建設西咸都市圈人居環境最為適宜優美的新型都市商務中心和西部地區重要的生物及環保產業基地。力爭到2020年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
●城市特色功能區
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集聚功能為重點,加快發展電子信息、智能電器、微電子製造等高技術產業和總部經濟、物流配送、住宅產業等現代服務業,打造灃河「大水大綠」生態景觀,力爭到2020年生產總值達到700億元。
●生物和環保產業聚集區
依託大型骨幹企業,重點發展生物醫葯、環保節能和精細化工產業,建設西部地區重要的生物和環保產業基地,力爭到2020年生產總值達到300億元。
涇渭新區
著力打造精品景區
涇渭新區位於渭河以北,西咸北環線以南,西到老咸宋公路,東至西咸分界線,規劃總面積305平方公里。
該區中間地帶為五陵塬保護區,四周有較大的開發建設空間。將重點按照空港產業園、歷史文化聚集區、現代產業聚集區三大功能區進行打造,建成西部最大的臨空產業園區、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秦漢歷史文化集聚區和西部地區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力爭到2020年生產總值達到500億元,旅遊總收入達到70億元。
●咸陽空港產業園
該區是西北最大的航空貨運集散地,是我省重點規劃建設的三大物流園區之一。以臨空產業為主導,重點發展航空物流、大型飛機改裝及維修、航空服務和運輸等產業,到2020年生產總值將達到100億元,人口達到20萬人,建成西部最大的臨空產業園區和國際知名的航空產業城。
●五陵塬歷史文化聚集區
堅持保護優先,著力打造精品景點景區,重點發展生態文化旅遊、休閑娛樂、生態田園觀光等產業,建成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秦漢歷史文化集聚區和生態宜居新區。力爭到2020年旅遊總收入達到70億元。
——現代產業集聚區。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積極發展機械加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等現代製造產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綠色加工等生態產業,適度發展風力發電設備、太陽能發電設備等新興產業。力爭到2020年生產總值達到300億元。
渭河景觀帶
構建百里生態長廊
以渭河為軸線,西起澇渭交匯口,東至涇渭交匯口,南北兩岸延伸800~1000米,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該區是西咸都市圈重要的生態景觀帶。將以河堤建設、河道治理、生態綠化、景觀打造為重點,積極開發渭河沿岸的歷史文化資源,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構建橫貫東西的百里濱河生態長廊。
涉及兩市人口51萬
本報訊《西咸新區規劃建設方案》明確了西咸新區規劃控制范圍560平方公里,在2016~2020年的全面提升階段,生產總值將達到1500億元左右。
西咸新區的規劃范圍為,以渭河為中軸線,西起規劃中的西咸環線,東至涇渭交匯口,北至西咸北環線,南至310國道西寶線,東西約50公里,涉及西咸兩市6個縣(區)、22個鄉鎮(街道辦),總人口51萬人。規劃控制范圍560平方公里。
按照方案中提到的西咸新區發展目標,2010~2015年為啟動實施階段,重點推進核心功能區建設,構建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網路,增強對要素資源的吸納能力,形成初具規模的產業體系,「兩區一帶」基本建成,實現生產總值比2009年翻兩番,達到600億元左右。
2016~2020年為全面提升階段,開發建設重心由核心功能區逐步向其他區域延伸,建設成為基礎設施完善、服務功能健全、產業優勢突出、環境優美宜人的西咸都市圈最佳人居區和重要經濟增長極,成為關中-天水經濟區重要的生物產業集聚區和生產性服務業集中區,實現生產總值比2015年再翻一番,達到1500億元左右。
接受省市雙重領導
本報訊記者昨日獲悉,我省將在省級層面成立西咸新區建設工作委員會,工作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負責整體規劃、統籌對外招商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
在成立西咸新區建設工作委員會的同時,設立灃渭新區和涇渭新區兩個管委會。灃渭新區管委會受西咸新區建設工作委員會和西安市政府雙重領導,管理以西安市政府為主,西安市政府為建設責任主體;涇渭新區管委會受西咸新區建設工作委員會和咸陽市政府雙重領導,管理以咸陽市政府為主,咸陽市政府為建設責任主體;兩個新區均享受省級開發區政策。
目前,灃渭新區管委會已先行設立了規劃建設、綜合行政等4個工作小組開展各項籌建工作。
支持組建投資開發公司
●財政金融
設立西咸新區建設專項資金,並爭取各金融機構的配套,專項用於西咸新區重大或標志性基礎設施、渭河生態景觀打造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省級其他專項資金也給予適當傾斜。支持兩個新區管委會分別組建投資開發公司,爭取發行10~30億元企業債券和銀行貸款支持。
●土地
西咸新區建設用地指標納入省級土地調控計劃,由SZF統一進行調劑。充分運用城鄉統籌建設的先行先試權,積極開展土地流轉制度改革,探索有效的土地流轉方式和補償機制。
●投資
優先布局東部產業轉移項目,大規模進行招商引資。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適宜在關中布局的產業項目,優先在新區內安排。凡能夠在新區建設的項目,原則上不在其他區域布點。
●法律保障
方案中提到,我省將做好《西咸新區建設條例》制訂的准備工作,並選擇適當時機提請省大人常委會審議。
西咸新區今年啟動建設
2002年,西咸一體化開始試水。
2006年,兩地電話並網。隨後,西咸大道等路網建設,成就兩地交通動脈暢通。
2009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復頒布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使地處亞歐大陸橋中心,處於承東啟西、連接南北戰略要地的西安,一躍成為與上海、北京並肩,由國家布局打造的國際化大都市。
2009年11月,省發改委主任向省人大常委會作了關於《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和西咸一體化有關情況的報告。
從2010年開始,西咸新區建設將進入啟動實施階段。
2014年1月6日,國務院發布國函〔2014〕2號文件,正式批復陝西設立西咸新區。至此,西咸新區正式成為國家級新區,是中國的第七個國家級新區。

D. 關於園林設計的設計理念或企業理念,一句話的也行!

以人為本

天人合一

師法自然

上善若水
(這個有點難理解,但有經驗的設計師會很好的運用到園林設計中去)

新興的西方設計理念:

1 注重場地的設計理念
尊重場地、因地制宜,尋求與場地和周邊環境密切聯系、形成整體的設計理念,已成為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風景園林師的作用並非在於刻意創新,更多的在於發現,在於用專業的眼光去觀察、去認識場地原有的特性,發現它積極的方面並加以引導。其中,發現與認識的過程也是設計的過程。因此說,最好的設計看上去就像沒有經過設計一樣,只是對場地景觀資源的充分發掘、利用而已。這就要求設計師在對場地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概括出場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為設計的基本出發點。就像「潛能布朗」所說的,每一個場地都有巨大的潛能,要善於發現場地的靈魂。
2 注重空間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由一些景觀元素構成的實體,一是由實體構成的空間。實體比較容易受到關注,而空間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我們目前的設計方法,常常只注重那些硬質實體景物,對軟質實體景物相對忽視,對空間的形態、外延,以及鄰里空間的聯系等等注重不夠,形成各種堆砌景物的設計方法。因此,注重空間結構和景觀格局的塑造,強調空間勝於實體的設計理念,針對視覺空間領域進行整體設計的方法,對我們來說顯得尤其重要。老子在《道德經》中的第十一章說:「……故有之以有利,無之以為用。」也就是說,實體「有」之所以給人帶來物質功利,是因為空虛處「無」起著重要的配合作用。
3 注重時效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與建築設計最大的區別在於,園林景觀是隨季節和時間變化的,是有生命的,是處在不斷地生長、運動、變化之中的。因此,設計師提出將運動中的花園作為自然持久的作品。所以風景園林師必須認真研究時間性和時效性因素,注重園林景觀隨時間變化的效果,以塑造隨時間延續而可以更新的、穩定的園林景觀。一個園林景觀作品的誕生,就像一個嬰兒出世一樣,他本身的生長、變化過程就能給人們帶來極大的愉悅和滿足。不要期望園林景觀作品一次完成、一步到位,那樣將會失去很多樂趣。
4 注重地域景觀的再現
所謂「地域性」景觀,就是指一個地區自然景觀與歷史文脈的總和,包括它的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動植物資源以及歷史、文化資源和人們的各種活動、行為方式等等。我們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觀類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與其周圍區域的發展演變相聯系的。園林景觀設計應針對大到一個區域、小到場地周圍的景觀類型和人文條件,營建具有當地特色的園林景觀類型和滿足當地人們活動需求的空間場所。
5 注重簡約的設計理念
「少即是多」,簡約並不是簡單,相反卻是對本質的深度挖掘和坦誠表現。高度概括設計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現手段,是簡約設計理念的基本要求。簡約的設計理念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設計方法的簡約,要求對設計對象進行認真研究、分析,從而抓住其關鍵性因素,減少細枝末節過多的糾纏,以求少走彎路,以最小的改變取得最大的成效,即事半功倍;二是表現手法的簡約,要求簡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現景觀最主要的特徵;三是設計目標的簡約,要求充分了解並順應場地的文脈、肌理、特性,盡量減少對原有景觀的人為干擾,也就是「最小干預」的原則。簡約的理念實際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對閉門造車的設計方法。
6 注重生態的設計理念
近幾年來,隨著全球保護生態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以及在近鄰德國的影響之下,法國風景園林師逐漸開始注重生態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關於生態,有幾點需要進一步闡述。首先,全球生態環境的惡化問題,不是光靠風景園林師就能夠解決的,園林景觀作品中體現出來的生態理念,更多的是呼籲政府、公眾的關注生態環境,更多的是表明一種姿態;其次,風景園林師提出的生態理念與生態學家、環保組織提出的生態理念還有一定的差別,他們所關注的內容雖有著一定的交叉和融合,但根本上卻具有不同的層面,否則社會就不需要風景園林行業了;最後,如若完全從生態原理出發,設計師往往會陷於極端而難以被社會接納。
法國風景園林師並沒有天天把「生態」掛在嘴邊,呼喊各種「生態」口號,而是努力把生態理念落實在一些具體的設計方法上。生態學的本意,是要求風景園林師要更多地了解生物,認識到所有生物互相依賴的生存方式,將各個生物的生存環境彼此連接在一起。這實際上要求我們具有整體的意識,小心謹慎地對待生物、環境,反對孤立的、盲目的整治行為。不能把生態理念簡單地理解為大量種樹、提高綠量。此外,生態學原理要求我們尊重自然,以自然為師,研究自然的演變規律;要順應自然,減少盲目的人工改造環境,減低園林景觀的養護管理成本;要根據區域的自然環境特點,營建園林景觀類型,避免對原有環境的徹底破壞;要尊重場地中的其他生物的需求;要保護和利用好自然資源,減少能源消耗等等。因此,荒地、原野、廢墟、滲水、再生、節能、野生植物、廢物利用等等,構成園林景觀生態設計理念中的關鍵詞彙。
7 對立統一的設計理念
自然與人工,是貫穿整個園林景觀發展史中的對立統一體,是「以人為本」,還是「以自然為本」,是改造自然,還是順應自然,既是某種園林景觀形式、風格、類型的衡量准則,也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因地制宜,根據場地狀況和使用要求來決定的,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一般來說,在城市環境中,應較多地考慮到人工與自然結合,考慮到自然的人工性手法,而隨著離城市環境的遠去,自然的作用在逐漸增強。
園林景觀設計實際上反映出設計者對自然的認識、理解,並通過設計手段加以表現。在各種園林景觀形式中,自然始終是設計的源泉。風景園林師對自然的認識、理解的程度,如何處理自然與人工的關系,是其設計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8 注重科學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門涉及面廣、錯綜復雜的邊緣性學科,與多門學科交叉並受到它們的影響,如生物學、生態學、土壤學、植物學、美學等等。因此,風景園林師應採取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充分研究和了解各個學科特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強調科學的設計方法。
但是,園林景觀設計又是統籌和綜合的技藝,任何一門單一的學科都取代不了園林景觀設計。因此,就某一個項目而言,我們可以重點突出某一學科的特點,但是就整體而言,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特性並不可取。在一個復雜而充滿變動的社會,單一性的景觀設計趨向是難以為繼的。現在這種不分場地、不分環境的強調綠廊、濕地的做法,實際是對生態學的誤解,是在破壞生態環境,也造成園林景觀的單一性和趨同性,最終必將像國際建築那樣遭到拋棄。
9 注重個性的設計理念
在一個越來越強調個性發展和個人價值的社會,個性體驗、個人理解和個人情感的投入,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也是園林景觀設計多樣性和豐富性的保證。注重個性的設計理念,並非鼓勵個人剛愎自負或脫離實際的閉門造車,而是強調個人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態、對藝術、對歷史等等的獨特理解、在旅行中的獨特體驗、以及個性化的設計表現手法,強調個人對園林景觀內涵與本質的獨特認識。對中國現代園林景觀發展的啟示
近10年來,中國的園林景觀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然而,面對開放度越來越高的中國市場,面對各行各業、尤其是境外設計師的激烈競爭,中國的風景園林師如何提高行業的門檻,並確立自身在行業發展中的地位?如何抵禦外來文化的全面入侵與佔領,並在全球化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如何在研究借鑒西方先進理念與設計方法的同時,加深對本土園林景觀文化內涵的研究與認識,營造既符合「全球一體化」趨勢、又具有本國地域性文化特色的現代園林景觀,避免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完全喪失自我,以致被世界文化所淘汰,是每一個中國風景園林從業人員必須認真面對的重大課題。
大量的園林景觀建設項目和低劣的設計施工水準,造成中國現代園林景觀整體行業欣欣向榮,設計作品卻粗製濫造的矛盾局面,長此以往,將嚴重阻礙園林景觀行業的健康發展。學習、研究西方現代園林景觀的成功經驗和先進的設計理念,對推動中國現代園林景觀的發展,無疑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然而,無論是學習西方經驗,還是繼承中國傳統,都應以科學、嚴謹、全面的治學態度,注重其內涵與本質的研究,反對各種形式的斷章取義、惟我所用。因此,法國現代園林景觀的發展歷程與設計理念,對我們有著巨大的啟示意義。
1 規范行業管理,完善競爭機制
只有在一個規范有序、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環境中,才會有好的從業人員和好的作品出現。在國外嚴肅的設計師看來,中國還沒有形成出「作品」、出「精品」的氛圍;在國內設計師眼中,缺乏公平競爭機制、混亂無序的市場也不利於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因此,走規范化、市場化之路,完善競爭機制,是中國現代園林景觀行業得以健康發展的基本保證。
2 深入理論研究,反對形式主義
應加強對東、西方園林景觀歷史與文化內涵的研究,尤其是要深入研究其理論、理念,力求抓住園林景觀本質性的內容,反對各種不求甚解的簡單抄襲和形式主義風氣。當中國人還在表面化地研究老子的學說時,外國同行則將其奉為研究空間理論的鼻祖,深度挖掘其理論的精華和實質。我們的園林設計不應一提到中國本土文化,就是仿古建築,就是風水圖形,就是金木水火土、陰陽八卦等等;一提到西方文化,就是歐式建築、機械的平面構成,就是各種圖案、色塊,就是各種「風格」、「風情」等等。要提倡腳踏實地的研究作風,反對不求甚解的商業炒作。
3 借鑒西方方法,研究本土問題
學習、研究西方現代園林景觀,首先要了解西方園林景觀的發展歷程,尤其是要了解其歷史背景、文化內涵,以及適用的范圍、場所。不能盲目照搬,表面化地將各種各樣的風格特徵都弄到自己的花園里來。我們應注重借鑒西方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並藉此來研究中國的問題。要注重在觀念上的學習和研究,反對粗淺的模仿和抄襲。
4 提倡未雨綢繆,杜絕急功近利
盡管目前我們的園林景觀市場表面上看來是一片「欣欣向榮」,熱火朝天,但是,我們應該捫心自問,經過近10年的發展,我們的園林景觀行業給我們、給後人留下哪些東西?現在看來,留下來更多的是遺憾,是若干年後人們不齒於面對的園林景觀垃圾,是對園林景觀資源與文化的糟蹋和破壞。如此急功近利、東拼西湊下去,中國的園林景觀行業將走向沒落,甚至遭到全人類的唾棄。
結語
大篇幅的比較和研究,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啟示,通過踏實的工作在我國出現一些好的園林景觀作品。到底何謂好的園林景觀作品?一個好的作品,是不能憑空臆想出來的,而是應該從場地中「生長」出來的。正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景觀。許多有識之士,許多境外嚴肅的設計師,都在強調對中國現代園林景觀的本土化研究,都在探索營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徵的園林景觀之路。現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風景園林師的作用就像園丁一樣,要充分了解自己腳下的這片熱土,要精心選育適合這片「水土」的種子,並加以精耕細作、悉心呵護,使其健康成長。

E. 景觀生態學上道路廊道的寬度是一側的寬度還是兩側加在一起的寬度

在走廊的生態功能取決於內部的棲息地結構,長度和寬度,以及生物特性的目標物種及其他因素。走廊具有雙重性質,一方面,查看不同的部分隔開,被隔開的景觀是一個障礙,不同部位的景觀連接另一方面反過來,是一個頻道,最顯著的作用交通工具,它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走廊的保護生物多樣性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走廊一些物種提供了特殊生境或喘息

最常見的如對沖走廊,通常連接相鄰小區牧場或農田線性走廊對沖可以吸引鳥類播下的種子樹,對沖生物群落的發展,對沖動物是特別重要的農業景觀動物最

對沖見得多高,由於開放美元對沖對沖在利基異質內物種的多樣性。

走廊可以增加物種重新移動的機會

的走廊可以增加棲息地的連通性斑塊中的物種來改善流動性,以促進交流的牌匾和物種之間的基因流動性,方便物種提供了個體之間的交配同一品種在不同的補丁,有利於物種的空間運動,增加物種重新移動的機會,而原本孤立斑塊物種的生存和延續,空間擴散能力缺乏連續棲息地網路,讓小種群近親繁殖的遺傳退化。韋氏測試結果表明,使用一些小型哺乳動物棲息地的走廊相連接,分配法里希和的Merrian研究已經顯示出來,連接到一小片林地,白足鼠孤立的小樹林中的人口增長率要低得多,並且更容易滅絕。庫普夫學習的效果對植物物種的走廊,走廊連接斑塊,有利於樹種整個景觀的運動范圍,特別是那些品種的樹木蔓延的嚴重性。

物種擴散促進斑塊走廊促進外來入侵物種滅絕後的人口增長的人口和斑塊$扮演積極的角色,以維持物種的數量,但也可以增強人口分散的生存;另外,由於走廊,促進物種遷移,牌匾或景觀氣候變化對物種的威脅大大降低。

走廊,走廊的作用的雙重性質,是一個危險的景觀結構,分割的棲息地,阻斷基因或物種的流動,導致棲息地破碎化,引導外來物種的天敵侵入,危及本地物種的生存。走廊上的功能的矛盾和復雜性,需要認真考慮,如何使走廊,有利於保護本地物種。最重要的是必須與原有的自然景觀背景和國家特性的走廊,走廊應該是自然或恢復原有的天然走廊,做作走廊景觀和自然圖案(如流模式)必須適應。走廊里也有一定的寬度,走廊不到一定的寬度,不僅不會達到保護的對象,但外來物種的入侵創造了條件。發帶寬的走廊中含有豐富的內部物種組成的內部環境的中心,有一定的耐周圍環境的干擾,其內部的物種多樣性格局的種類和邊緣的走廊,綠廊的寬度隨城市綠地系統設計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

F. 園林景觀設計理念該怎麼寫

1、園林景觀設計中藝術性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是從審美的角度出發,以實用功能為目的再創造。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從一開始就從現代藝術中吸取了豐富的形式語言,每一種藝術思潮和藝術形式都為設計師提供了可借鑒的藝術思想和形式語言。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設計師必須考慮園林景觀的使用功能和藝術性。

2、園林景觀設計的前衛性與多變性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既然是藝術,就要有一定的時代性。在在園林景觀設計上必須把握住那些相對穩定而不變的設計元素,並能接受新的設計元素,包括新理念、新材料,緊跟時代的發展。事實上,要設計一個好的園林景觀,不管其形式有多麼新穎,如果沒有傳統的精華,沒有未來的展現,就很難能成為打動人心的藝術珍品。

3、園林景觀設計對民族文化的繼承性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離不開生活,並與歷史和文化相聯系,成功的作品都離不開文化元素。我們要接受現代園林的設計理念,結合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和民族藝術進行創造,以促進中國具有世界性、有中國藝術特色的園林景觀設計學科的迅速形成。

4、園林景觀人性化設計理念

人性化設計理念就是以人為本,設計師從關注園林景觀轉移到關注到園林景觀的使用者上來,以設計出更人性化、使用更便利、使人愉悅的園林景觀為重要目標的設計思想。使人愉悅是人性化設計的審美原則,使用過程中使用者感受到設計的精巧而產生愉悅感,同時,將這種愉悅感升華為一種審美意象,從而真正體現出設計為人、以人為本為中心的人性化設計思想。

5、園林景觀生態性設計理念

當今工業化、現代化的狂熱發展,使生態環境逐漸惡劣,將園林景觀設計的工作使命與整個地球生態系統聯系起來。將尊重自然發展過程、倡導能源與物質的循環利用和場地的自我維持、發展可持續的處理技術等思想貫始終穿於設計中。考慮園林景觀環境對人心情的影響力,注重實用、生態、功能、觀賞性緊密聯系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G. 宜陽縣的生態環境

近年來,宜陽縣以城區生態綠化為重點,緊扣公園水系生態景觀、森林公園、休閑廣場、道路綠化建設,不斷加大資金投 入,不斷提升城市品位。2013年,林地總面積78.7萬畝,其中有林地65.1萬畝。新增公共綠地20萬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8.6%、綠地率達 41.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4.55平方米。獲得「中國宜居宜業典範縣」「河南省園林縣城」等稱號。三大公園濱河公 園。自2009年以來,宜陽持續實施濱河公園建設,以突出宜陽地域文化特色、體現現代園林風格的規劃設計理念,先後在公園內建成了李賀文化廣場、韓都廣場 廣場等一批景觀設施,在濱河公園綠化中,引進種植榆葉梅、櫻花、龍柏、紅葉石楠等名優苗木170多種,綠化面積5萬多平方米。濱河公園於2013年底全面 完工,濱河公園沿河風光帶初步建成,形成了靈山至洛陽市區25公里長、擁有8級橡膠壩、1.1萬畝水系、5400畝綠地的生態景觀長廊。
蓮花水景公園。為豐富靈山景區文化內涵,宜陽縣投資6.5億元實施了蓮花水景公園建設。蓮花水景公園科學規劃了精品蓮花觀賞區、水上娛樂區、高 科技農業採摘區、蓮花水景公園等4個功能區,種植小碧苔、墨荷、紫綉球等蓮花品種1500多畝,並將建成水上漂流、百米大型水幕電影、亞洲最大蓮花台以及 蓮花廣場、青蓮居、荷花塢等30多處景觀設施。該工程一期工程已開門迎賓,蓮花水景公園呈現蓮池藕榭、水光瀲灧、荷花飄香的盛景,成為洛陽市最大的生態水 景植物園
迎 賓公園。位於宜東新區洛河岸邊的迎賓公園,南起紅旗環島,北至八官線大橋南端迎賓南橋,全長930米,寬度35米,面積3.25萬平方米,總 投資1247.6萬元。目前,公園內已建成廊架、景觀小品、小橋等設施,種植廣玉蘭、紅花繼木等苗木60多種7000多株,綠地率達78%,包括景觀小 品、廣場、園路、小橋、綠化植物、垃圾筒、坐凳、監控等設施,成為宜東新區的一大亮點。
兩山開發香鹿山位於我縣北城區,原名香爐山,據傳此山系一隻梅花鹿幻化成山。古時建有神鹿廟,於是更名為香鹿山,並辟為皇家游苑,禁獵禁牧,後來歷代文人騷客至此尋幽觀光,吟詩作畫。為改善城區生態環境、發展生態旅遊,自2002年以來,宜陽縣在香鹿山興建萬畝森林公園,歷經10多年的不懈努力,共栽植60多種共230.5萬株苗 木,建成了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2公里,涵蓋整個北城區,總面積達2.18萬畝的城郊森林公園。目前,香鹿山森林公園已成為宜陽縣城的「綠肺」和「後花 園」,是河南省最大的縣級森林公園。春夏綠樹成蔭,秋冬翠柏鬱郁,呈現出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河南昊瀾集團對香鹿山森林公園進行總 體開發,計劃通過3年至5年建設,把香鹿山森林公園打造成集旅遊觀光、生態養生、休閑健身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5A級景區。
錦 屏山位於我縣南城區,是宜陽的天然屏障。自古以來,錦屏山就是游覽勝地,女皇武則天曾為該山題封「錦屏奇觀」,刻碑立於最高的玉柱峰之上。為 打造一個環境優美、文化氣息濃郁的休閑勝地,宜陽縣啟動了錦屏山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項目,投資5096萬元,進行裸岩治理、礦坑填埋、山體綠化、植被恢 復等建設,並同步實施人文景觀再造、休閑設施建設和山體夜景景觀亮化工程。目前,山體綠化、危岩清除、便民休閑等項目正在實施。項目建成後,錦屏山將成為 集文化、生態、休閑、礦山保護於一體的特色文化休閑旅遊區。
宜陽縣按照「一路一景」的設計原則,高標准、高品位抓好城市道路綠化建 設。全長17.5公里的洛宜快速通道建成後,先後投入1.5億元,建設通道兩側各3米寬綠化帶、10米寬牡丹長廊,共栽植牡丹32.4萬棵、大葉女貞 1.2萬棵、紅葉石楠1.3萬棵、金葉女貞120萬棵。制訂了「常態化、自然化、紅黃綠三色搭配,一年四季不落葉、四季景色各不同、富含文化內涵」的綠化 方案,將其定位為山水風光帶和沿洛河生態景觀廊道。現在,洛宜快速通道已經成為宜陽縣的景觀大道、產業大道。在城區重點道路的綠化建設方面,2013年, 總投資5234萬元,完成錦屏文化廣場一期工程綠化和靈山大道綠廊建設及配套工程、紅旗大道行道樹改造、駿馬大道綠化等10項重點工程的綠化,綠化樹種 178種,城區道路綠化總面積達430140平方米。群眾性文化廣場近年來,宜陽縣先後投資1.5億元,建成了錦屏生態文化 廣場、李賀文化廣場、濱河文化廣場、宜陽召伯文化廣場、地稅文化廣場、法制文化廣場等八大廣場。這些廣場將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蘊融入其中,在文化內涵、景觀 設計、綠化造型上做文章,打造具有宜陽獨特特色的廣場文化,使群眾在休閑娛樂的同時,增加對宜陽獨特歷史文化等方面知識的了解,寓教於樂,不斷滿足群眾日 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H. 論文該怎麼寫

法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理念及其啟示

法國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理念

在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在一個充滿變數的社會,在一個追求個性的時代,就整個行業而言,任何單一化的、片面強調某一方面的設計理念或設計方法,最終都將遭到社會的拋棄。但就個體而言,面對激烈的競爭,每一個設計師又不得不追求個性化、專門化的工作方式。因此,就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而言,我們只能「就人論人,就事論事」,絕不能以偏概全,用幾句口號來概括現代園林景觀的整體設計理念。對於同樣的理念,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個人,當他面對不同的場地或項目時,也可能會提出不同的設計理念來。此外,隨著現代園林景觀從業人員構成的日趨復雜,各種設計理念層出不窮,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那些主流設計師的理論與實踐,而不要片面地追隨「先鋒」、「前衛」的設計理論,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強視覺沖擊力的作品。

總的來說,法國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理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注重場地的設計理念

尊重場地、因地制宜,尋求與場地和周邊環境密切聯系、形成整體的設計理念,已成為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風景園林師的作用並非在於刻意創新,更多的在於發現,在於用專業的眼光去觀察、去認識場地原有的特性,發現它積極的方面並加以引導。其中,發現與認識的過程也是設計的過程。因此說,最好的設計看上去就像沒有經過設計一樣,只是對場地景觀資源的充分發掘、利用而已。這就要求設計師在對場地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概括出場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為設計的基本出發點。就像「潛能布朗」所說的,每一個場地都有巨大的潛能,要善於發現場地的靈魂。

2 注重空間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由一些景觀元素構成的實體,一是由實體構成的空間。實體比較容易受到關注,而空間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我們目前的設計方法,常常只注重那些硬質實體景物,對軟質實體景物相對忽視,對空間的形態、外延,以及鄰里空間的聯系等等注重不夠,形成各種堆砌景物的設計方法。因此,注重空間結構和景觀格局的塑造,強調空間勝於實體的設計理念,針對視覺空間領域進行整體設計的方法,對我們來說顯得尤其重要。老子在《道德經》中的第十一章說:「……故有之以有利,無之以為用。」也就是說,實體「有」之所以給人帶來物質功利,是因為空虛處「無」起著重要的配合作用。

3 注重時效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與建築設計最大的區別在於,園林景觀是隨季節和時間變化的,是有生命的,是處在不斷地生長、運動、變化之中的。因此,設計師提出將運動中的花園作為自然持久的作品。所以風景園林師必須認真研究時間性和時效性因素,注重園林景觀隨時間變化的效果,以塑造隨時間延續而可以更新的、穩定的園林景觀。一個園林景觀作品的誕生,就像一個嬰兒出世一樣,他本身的生長、變化過程就能給人們帶來極大的愉悅和滿足。不要期望園林景觀作品一次完成、一步到位,那樣將會失去很多樂趣。

4 注重地域景觀的再現

所謂「地域性」景觀,就是指一個地區自然景觀與歷史文脈的總和,包括它的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動植物資源以及歷史、文化資源和人們的各種活動、行為方式等等。我們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觀類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與其周圍區域的發展演變相聯系的。園林景觀設計應針對大到一個區域、小到場地周圍的景觀類型和人文條件,營建具有當地特色的園林景觀類型和滿足當地人們活動需求的空間場所。

5 注重簡約的設計理念

「少即是多」,簡約並不是簡單,相反卻是對本質的深度挖掘和坦誠表現。高度概括設計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現手段,是簡約設計理念的基本要求。簡約的設計理念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設計方法的簡約,要求對設計對象進行認真研究、分析,從而抓住其關鍵性因素,減少細枝末節過多的糾纏,以求少走彎路,以最小的改變取得最大的成效,即事半功倍;二是表現手法的簡約,要求簡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現景觀最主要的特徵;三是設計目標的簡約,要求充分了解並順應場地的文脈、肌理、特性,盡量減少對原有景觀的人為干擾,也就是「最小干預」的原則。簡約的理念實際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對閉門造車的設計方法。

6 注重生態的設計理念

近幾年來,隨著全球保護生態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以及在近鄰德國的影響之下,法國風景園林師逐漸開始注重生態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關於生態,有幾點需要進一步闡述。首先,全球生態環境的惡化問題,不是光靠風景園林師就能夠解決的,園林景觀作品中體現出來的生態理念,更多的是呼籲政府、公眾的關注生態環境,更多的是表明一種姿態;其次,風景園林師提出的生態理念與生態學家、環保組織提出的生態理念還有一定的差別,他們所關注的內容雖有著一定的交叉和融合,但根本上卻具有不同的層面,否則社會就不需要風景園林行業了;最後,如若完全從生態原理出發,設計師往往會陷於極端而難以被社會接納。

法國風景園林師並沒有天天把「生態」掛在嘴邊,呼喊各種「生態」口號,而是努力把生態理念落實在一些具體的設計方法上。生態學的本意,是要求風景園林師要更多地了解生物,認識到所有生物互相依賴的生存方式,將各個生物的生存環境彼此連接在一起。這實際上要求我們具有整體的意識,小心謹慎地對待生物、環境,反對孤立的、盲目的整治行為。不能把生態理念簡單地理解為大量種樹、提高綠量。此外,生態學原理要求我們尊重自然,以自然為師,研究自然的演變規律;要順應自然,減少盲目的人工改造環境,減低園林景觀的養護管理成本;要根據區域的自然環境特點,營建園林景觀類型,避免對原有環境的徹底破壞;要尊重場地中的其他生物的需求;要保護和利用好自然資源,減少能源消耗等等。因此,荒地、原野、廢墟、滲水、再生、節能、野生植物、廢物利用等等,構成園林景觀生態設計理念中的關鍵詞彙。

7 對立統一的設計理念

自然與人工,是貫穿整個園林景觀發展史中的對立統一體,是「以人為本」,還是「以自然為本」,是改造自然,還是順應自然,既是某種園林景觀形式、風格、類型的衡量准則,也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因地制宜,根據場地狀況和使用要求來決定的,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一般來說,在城市環境中,應較多地考慮到人工與自然結合,考慮到自然的人工性手法,而隨著離城市環境的遠去,自然的作用在逐漸增強。

園林景觀設計實際上反映出設計者對自然的認識、理解,並通過設計手段加以表現。在各種園林景觀形式中,自然始終是設計的源泉。風景園林師對自然的認識、理解的程度,如何處理自然與人工的關系,是其設計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8 注重科學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門涉及面廣、錯綜復雜的邊緣性學科,與多門學科交叉並受到它們的影響,如生物學、生態學、土壤學、植物學、美學等等。因此,風景園林師應採取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充分研究和了解各個學科特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強調科學的設計方法。

但是,園林景觀設計又是統籌和綜合的技藝,任何一門單一的學科都取代不了園林景觀設計。因此,就某一個項目而言,我們可以重點突出某一學科的特點,但是就整體而言,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特性並不可取。在一個復雜而充滿變動的社會,單一性的景觀設計趨向是難以為繼的。現在這種不分場地、不分環境的強調綠廊、濕地的做法,實際是對生態學的誤解,是在破壞生態環境,也造成園林景觀的單一性和趨同性,最終必將像國際建築那樣遭到拋棄。

9 注重個性的設計理念

在一個越來越強調個性發展和個人價值的社會,個性體驗、個人理解和個人情感的投入,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也是園林景觀設計多樣性和豐富性的保證。注重個性的設計理念,並非鼓勵個人剛愎自負或脫離實際的閉門造車,而是強調個人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態、對藝術、對歷史等等的獨特理解、在旅行中的獨特體驗、以及個性化的設計表現手法,強調個人對園林景觀內涵與本質的獨特認識。

對中國現代園林景觀發展的啟示

近10年來,中國的園林景觀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然而,面對開放度越來越高的中國市場,面對各行各業、尤其是境外設計師的激烈競爭,中國的風景園林師如何提高行業的門檻,並確立自身在行業發展中的地位?如何抵禦外來文化的全面入侵與佔領,並在全球化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如何在研究借鑒西方先進理念與設計方法的同時,加深對本土園林景觀文化內涵的研究與認識,營造既符合「全球一體化」趨勢、又具有本國地域性文化特色的現代園林景觀,避免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完全喪失自我,以致被世界文化所淘汰,是每一個中國風景園林從業人員必須認真面對的重大課題。

大量的園林景觀建設項目和低劣的設計施工水準,造成中國現代園林景觀整體行業欣欣向榮,設計作品卻粗製濫造的矛盾局面,長此以往,將嚴重阻礙園林景觀行業的健康發展。學習、研究西方現代園林景觀的成功經驗和先進的設計理念,對推動中國現代園林景觀的發展,無疑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然而,無論是學習西方經驗,還是繼承中國傳統,都應以科學、嚴謹、全面的治學態度,注重其內涵與本質的研究,反對各種形式的斷章取義、惟我所用。因此,法國現代園林景觀的發展歷程與設計理念,對我們有著巨大的啟示意義。

1 規范行業管理,完善競爭機制

只有在一個規范有序、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環境中,才會有好的從業人員和好的作品出現。在國外嚴肅的設計師看來,中國還沒有形成出「作品」、出「精品」的氛圍;在國內設計師眼中,缺乏公平競爭機制、混亂無序的市場也不利於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因此,走規范化、市場化之路,完善競爭機制,是中國現代園林景觀行業得以健康發展的基本保證。

2 深入理論研究,反對形式主義

應加強對東、西方園林景觀歷史與文化內涵的研究,尤其是要深入研究其理論、理念,力求抓住園林景觀本質性的內容,反對各種不求甚解的簡單抄襲和形式主義風氣。當中國人還在表面化地研究老子的學說時,外國同行則將其奉為研究空間理論的鼻祖,深度挖掘其理論的精華和實質。我們的園林設計不應一提到中國本土文化,就是仿古建築,就是風水圖形,就是金木水火土、陰陽八卦等等;一提到西方文化,就是歐式建築、機械的平面構成,就是各種圖案、色塊,就是各種「風格」、「風情」等等。要提倡腳踏實地的研究作風,反對不求甚解的商業炒作。

3 借鑒西方方法,研究本土問題

學習、研究西方現代園林景觀,首先要了解西方園林景觀的發展歷程,尤其是要了解其歷史背景、文化內涵,以及適用的范圍、場所。不能盲目照搬,表面化地將各種各樣的風格特徵都弄到自己的花園里來。我們應注重借鑒西方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並藉此來研究中國的問題。要注重在觀念上的學習和研究,反對粗淺的模仿和抄襲。

4 提倡未雨綢繆,杜絕急功近利

盡管目前我們的園林景觀市場表面上看來是一片「欣欣向榮」,熱火朝天,但是,我們應該捫心自問,經過近10年的發展,我們的園林景觀行業給我們、給後人留下哪些東西?現在看來,留下來更多的是遺憾,是若干年後人們不齒於面對的園林景觀垃圾,是對園林景觀資源與文化的糟蹋和破壞。如此急功近利、東拼西湊下去,中國的園林景觀行業將走向沒落,甚至遭到全人類的唾棄。

結語

大篇幅的比較和研究,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啟示,通過踏實的工作在我國出現一些好的園林景觀作品。到底何謂好的園林景觀作品?一個好的作品,是不能憑空臆想出來的,而是應該從場地中「生長」出來的。正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景觀。許多有識之士,許多境外嚴肅的設計師,都在強調對中國現代園林景觀的本土化研究,都在探索營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徵的園林景觀之路。現在,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風景園林師的作用就像園丁一樣,要充分了解自己腳下的這片熱土,要精心選育適合這片「水土」的種子,並加以精耕細作、悉心呵護,使其健康成長。

--------------------------
1.廣泛瀏覽,確定題目
2.相關論文尋找,數量十幾到二十篇。
3.研讀,每篇概括總結,將要點納為己用
4.將所有論文要點歸納總結,湊自己的論文。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