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釣魚怎麼釣
1. 秋季水庫如何釣魚
不知道水庫水面有多大,但庫釣選擇釣位需遵循這樣一些原則:
一、選開闊點、不選死角;
二、經常有人釣的釣場,選被人釣的少的釣點;沒怎麼被人釣過的釣場,選有人釣過的釣點。
三、選岩石陡坡,躲開淤泥底;
四、起東風、南風時,選側風的釣位,起北風時選背風的釣位,起西風時收竿走人,庫釣逆風的話,風浪很大,魚一般不會靠岸,也不方便拋竿,所以不建議庫釣逆風。
秋季釣鯽魚鯉魚,不管在什麼地方釣,最好先用蚯蚓拖釣,不要急於打窩,有口再打窩,而且不要打大了,鵝蛋大小的一到兩坨最好。餌料用發酵味型或麝香味型的都可以。
小魚太多的話建議採用長桿包食釣法,加大餌料比重。或者用顆粒餌料掛鉤。
2. 淺談大型水庫如何釣魚
1.
漲水季節找水灣,水深2-3米深的地方垂釣鯽魚、鯉草等,大型魚種至少要打一個星期的窩料,最好選擇下雨天或者雨後作釣。
2.
退水季節浮釣翹嘴、紅尾,釣回水滑尖,迎著風。
3.
天氣炎熱,找水庫肩部,水深大概8米左右位置,浮釣花白鰱,用彈簧雙溝或者裸鉤都可以,最好2-3人,用手竿作釣,切忌海竿亂打亂拋,釣到魚了別炫耀,喊一大幫人,野生大魚最怕人多,釣1-4米找魚層,新窩子要開窩子才有效果。
4.
天氣寒冷,找有明顯退水痕跡的枯草邊或者石縫邊,這種地方隱藏魚窩,大型水庫里的魚會有自己的活動范圍,一旦被找到了,窩子不炸,經常爆連。
5.
海竿垂釣建議就少用了,除非水不深,因為你想,水深了,中間到底無魚,旁邊驚擾手竿,把魚往中間上層誘導,浮釣水藍會把魚打散,不集中。
3. 水庫放水怎麼釣魚
水庫釣魚釣點選擇的技巧:
1、沙灘不下竿、溝灣好釣魚
一般水庫都有沙灘和溝灣這樣的地形。沙灘一般在庫區的尾部,如果是漫坡淺灘,水中不會有魚,更無大魚。但如果趕上白鰷及某些小型魚產孵,它們會選擇這些淺水沙底作為產孵地,來時數量驚人,可抓住機會用手竿釣白鰷,一日內釣數十斤亦不困難。
水庫常見的地形是溝和灣,這正是在水庫垂釣的主要釣點,岸上的樹葉、籽實和昆蟲被風雨打落,大都會在這些地方存留,因此水下的微生物也非常豐富,魚兒覓食會到此聚集,是下竿的好地方。
2、兩山釣夾縫、山坡找台階
兩座山,兩個山包或兩個突出山脖連接的地方,形成夾溝,它們延伸到水中的部分就是一個良好的釣點,在這些夾縫坑窪里,易於聚集腐爛物質,而後滋生出許多水下微生物。下雨時這些地方又是流水口,岸上的雜物也被水推送到這里,就成為食物豐盛的魚食堂。再者不少魚有鑽洞覓穴的習性。如果遇上這樣的地形,釣手切莫放過。
水庫的岸邊,有不少呈梯形的台階地段,有些台階比較寬闊平整(它和無依託的平底有根本區別),是理想的釣點,尤其是台階與山坡連接的內側,被水浪沖出條條縫隙,更是魚兒出沒處,可用酒糟、糠麩、豆渣等廉價餌料打窩子,將是一個理想的釣點。但此種地形常使海竿掛底傷線,近者可用手竿,遠處可用海竿帶漂。
3、陡岸釣掛餌
水庫陡峭的岸邊,只要可以站人,並能支竿操作,就可以垂釣,不過要採用一種特殊的垂釣方法,就是將鉤餌不沉入水底,掛靠在水中的山坡上,如用海竿,可將釣線下放到米的深度,鎖住線不使其下沉,但曳力不可擰得太緊。防止魚兒拖竿入水。如能在這個深度附近發現小坎小台階,則應將釣餌下到這些地方,還可靠岸邊撒一些散碎誘餌,魚兒會沿著陡岸覓食。筆者在幾個水庫用此法垂釣,效果頗佳。此種釣掛餌的方法,既可釣草鯉魚,也可釣鰱鱅魚,但釣餌要硬一些,以免脫落。再者在這種環境下垂釣,切實要注意安全,魚竿也要支牢,因魚拖竿入水後打撈困難。
4、壩頭有石縫、可用舍棄墜
水庫大壩及壩側,大都為石塊壘砌,石塊形成許多空隙,如海竿使用組鉤,很容易掛底,但壩灣處往往又是魚兒聚集的地方,釣手最好使用舍棄墜的辦法垂釣。如用手竿,先用細線單拴墜子,墜線長15~20厘米,一次拴副備用,組裝成鉤下墜,如墜子被夾,可扯斷墜線,故此法稱」舍棄墜「。
5、漲水釣進口、落水釣深潭
這也是一種常規的垂釣方法,亦可用於水庫。所有水庫的水位,都會有漲有落,只是大水庫漲落緩慢,中小型水庫漲落明顯,如果是大起大落,時清時混的水,魚不易咬鉤,釣手也難摸准規律。就一般而言,如漲水不快,進水不大,可在進水口垂釣,如進水太大,可釣偏流和回水灣,如來水太大,或已成混水,魚兒受到驚嚇,是不咬鉤的。如果是小型水庫,放水後,留出一些深水潭,無疑這是下鉤的好地方。
6、新漲水、不下鉤
如果是一些中小型水庫,因下雨等原因,放進來許多水,基本上改變了原有水的狀況,如水溫、水的清亮度等,這時魚也不會咬鉤。須等待兩三天,魚已完全適應新水(水也在變化中),它才可能咬鉤。
7、釣淺釣邊、不釣中間
水庫的壩頭和中間水很深,有的竟深達百米以上,水深處水底溫度低,有人在北京密雲水庫潮河主壩處作過測驗:7月下旬氣溫在32.8℃時,水面溫度27.8℃,而在水下30米處,水溫僅10.2℃,所以深水中的魚隨著水溫的變化,它們會游向水溫高、食物充足的上層,前面所說釣灣也是這個原因。有灣則應釣灣,無灣就要靠邊釣,如將海竿投向數十米的深水處,是很難有收獲的。
8、深水釣浮
大多數水庫都有草魚和鰱鱅魚,它們在水的中上層活動,可採用釣浮的方法,鉤下到多深,應根據天氣的情況予以調整,如夏日早晚涼爽,水面溫度不很高,則可完全釣浮,就是將釣餌下到水表層,如果溫度高時,可將釣餌下降到離水面1.5~2米的水層中,這個深度應隨水溫的變化及魚兒活動的情況及時調整。如果是採用多竿垂釣,可分竿對幾個深度進行試驗,從中篩選出最佳垂釣深度。
9、平底不藏魚、雜亂好下鉤
寬闊平坦的水底,它不掛鉤,不會給釣手添麻煩,可這樣的地方一般是存不住魚的,如海外有些人在平坦的海底上,沉入破舊船隻及舊車胎,做成人工魚礁來招魚。魚就是愛在雜草亂石堆中活動,因為這些地方小魚蝦多,微生物麇集,給魚提供眾多的美食,魚自然會在這里聚集。此種地方魚雖多,但也給釣手帶來掛鉤之慮。為了能在這些地方下鉤,釣手採用了許多相應對策:如釣邊緣,在這些地方的邊緣處下鉤。或用舍棄墜將鉤直接送入這些雜亂物之中,掛墜舍墜,掛鉤舍鉤;還有的採用釣浮的方法。總之在這些地方垂釣,往往收獲大,但對鉤線的損失也很大,權衡利弊之後,許多釣手還是願意在這里下鉤。
4. 深秋水庫如何釣魚
首先就是水庫的選擇
我們深秋釣魚時,首先要選擇好水庫,要選擇水庫近幾年沒有乾枯的,這樣裡面的魚才會多且大,人們釣魚的收獲才會高。如果是經常乾枯的水庫,那我們可以只釣到小魚。
再就是垂釣位置的選擇
想要釣到魚,必須對自己垂釣的水庫比較了解,如果我們是去陌生的水庫,則要掌握技巧找到魚喜歡藏的地方進行垂釣。一般是岸邊是上面土質,則下面也是上面土質,岸邊水草雜生,則裡面也是有較多水草的。
窩料和餌料是非常重要的
釣魚的窩料和餌料很重要,如果我們不是准備了魚兒喜歡吃的餌料,魚兒是不容易上鉤的。不同的魚的喜好不同,喜歡吃的魚餌也不同,有的喜歡吃肉類的,有的喜歡吃昆蟲,有的卻喜歡紅薯之類的。
水溫也是釣魚的關鍵
深秋時,太陽光照不夠強烈,魚兒為了到溫暖的地方,一般是在中午時到岸邊玩耍或尋找食物,所以中午太陽光照好的時候是我們深秋水庫垂釣的好時期。
順手的魚竿也是很重要的
深秋釣魚的魚竿要根據自己選擇的水庫,也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如果水庫的魚大,則要選擇粗的,硬的魚竿。如果自己的經驗豐富,則選擇柔性的魚竿就可以了,釣到大魚時,用自己的經驗遛魚,提竿。
釣魚時機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
我們如果是深秋夜裡釣魚,則要深釣。因為晚上的水溫是深水處比較溫暖,魚會到深水處,而不會到岸邊淺層,因為這里的水到晚上會降到較低的溫度。
5. 漲水水庫釣魚如何選釣點
水庫釣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釣點的選擇,由於水庫水域很多,魚的相對密度低,釣點選擇不好的話,魚兒一天之內可能都游不到你的釣點。因此在水庫釣魚要選擇一個好的釣點,下面分享一下水庫釣魚選擇釣點的技巧!
在水庫垂釣有兩個特點:一是水的面積大,二是魚的密度小。要在這樣的條件下找一個下竿得魚的好釣點,十分不易。
它除了按垂釣的一般規律去選擇釣點外,還由於受氣侯、地形、水域流向、水庫漲落和人類活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形成每個水庫自身獨有的特點,這些只有靠漁友親自去探索,才能找到滿意的釣點。在這里只能就水庫垂釣的一般選點方法作些介紹。
沙灘不下竿溝灣好釣魚
一般水庫都有沙灘和溝灣這樣的地形。沙灘一般在庫區的尾部,如果是漫坡淺灘,水中不會有魚,更無大魚。但如果趕上白鰷及某些小型魚產孵,它們會選擇這些淺水沙底作為產孵地,來時數量驚人,可抓住機會用手竿釣白鰷,一日內釣數十斤亦不困難。
水庫常見的地形是溝和灣,這正是在水庫垂釣的主要釣點,岸上的樹葉、籽實和昆蟲被風雨打落,大都會在這些地方存留,因此水下的微生物也非常豐富,魚兒覓食會到此聚集,是下竿的好地方。
兩山釣夾縫山坡找台階
兩座山,兩個山包或兩個突出山脖連接的地方,形成夾溝,它們延伸到水中的部分就是一個良好的釣點,在這些夾縫坑窪里,易於聚集腐爛物質,而後滋生出許多水下微生物。下雨時這些地方又是流水口,岸上的雜物也被水推送到這里,就成為食物豐盛的魚食堂。再者不少魚有鑽洞覓穴的習性。如果遇上這樣的地形,釣手切莫放過。
水庫的岸邊,有不少呈梯形的台階地段,有些台階比較寬闊平整(它和無依託的平底有根本區別),是理想的釣點,尤其是台階與山坡連接的內側,被水浪沖出條條縫隙,更是魚兒出沒處,可用酒糟、糠麩、豆渣等廉價餌料打窩子,將是一個理想的釣點。但此種地形常使海竿掛底傷線,近者可用手竿,遠處可用海竿帶漂。
陡岸釣掛餌
水庫陡峭的岸邊,只要可以站人,並能支竿操作,就可以垂釣,不過要採用一種特殊的垂釣方法,就是將鉤餌不沉入水底,掛靠在水中的山坡上,如用海竿,可將釣線下放到米的深度,鎖住線不使其下沉,但曳力不可擰得太緊。防止魚兒拖竿入水。如能在這個深度附近發現小坎小台階,則應將釣餌下到這些地方,還可靠岸邊撒一些散碎誘餌,魚兒會沿著陡岸覓食。筆者在幾個水庫用此法垂釣,效果頗佳。此種釣掛餌的方法,既可釣草鯉魚,也可釣鰱鱅魚,但釣餌要硬一些,以免脫落。再者在這種環境下垂釣,切實要注意安全,魚竿也要支牢,因魚拖竿入水後打撈困難。
壩頭有石縫可用舍棄墜
水庫大壩及壩側,大都為石塊壘砌,石塊形成許多空隙,如海竿使用組鉤,很容易掛底,但壩灣處往往又是魚兒聚集的地方,釣手最好使用舍棄墜的辦法垂釣。如用手竿,先用細線單拴墜子,墜線長15~20厘米,一次拴副備用,組裝成鉤下墜,如墜子被夾,可扯斷墜線,故此法稱「舍棄墜」。
海竿亦可使用串鉤,也用細線另拴墜子,一旦墜子被夾,亦扯斷墜線,保護鉤和釣線。
漲水釣進口落水釣深潭
這也是一種常規的垂釣方法,亦可用於水庫。所有水庫的水位,都會有漲有落,只是大水庫漲落緩慢,中小型水庫漲落明顯,如果是大起大落,時清時混的水,魚不易咬鉤,釣手也難摸准規律。就一般而言,如漲水不快,進水不大,可在進水口垂釣,如進水太大,可釣偏流和回水灣,如來水太大,或已成混水,魚兒受到驚嚇,是不咬鉤的。如果是小型水庫,放水後,留出一些深水潭,無疑這是下鉤的好地方。
新漲水不下鉤
如果是一些中小型水庫,因下雨等原因,放進來許多水,基本上改變了原有水的狀況,如水溫、水的清亮度等,這時魚也不會咬鉤。須等待兩三天,魚已完全適應新水(水也在變化中),它才可能咬鉤。
釣淺釣邊不釣中間
水庫的壩頭和中間水很深,有的竟深達百米以上,水深處水底溫度低,有人在北京密雲水庫潮河主壩處作過測驗:7月下旬氣溫在32.8℃時,水面溫度27.8℃,而在水下30米處,水溫僅10.2℃,所以深水中的魚隨著水溫的變化,它們會游向水溫高、食物充足的上層,前面所說釣灣也是這個原因。有灣則應釣灣,無灣就要靠邊釣,如將海竿投向數十米的深水處,是很難有收獲的。
深水釣浮
大多數水庫都有草魚和鰱鱅魚,它們在水的中上層活動,可採用釣浮的方法,鉤下到多深,應根據天氣的情況予以調整,如夏日早晚涼爽,水面溫度不很高,則可完全釣浮,就是將釣餌下到水表層,如果溫度高時,可將釣餌下降到離水面1.5~2米的水層中,這個深度應隨水溫的變化及魚兒活動的情況及時調整。如果是採用多竿垂釣,可分竿對幾個深度進行試驗,從中篩選出最佳垂釣深度。
平底不藏魚雜亂好下鉤
寬闊平坦的水底,它不掛鉤,不會給釣手添麻煩,可這樣的地方一般是存不住魚的,如海外有些人在平坦的海底上,沉入破舊船隻及舊車胎,做成人工魚礁來招魚。魚就是愛在雜草亂石堆中活動,因為這些地方小魚蝦多,微生物麇集,給魚提供眾多的美食,魚自然會在這里聚集。此種地方魚雖多,但也給釣手帶來掛鉤之慮。為了能在這些地方下鉤,釣手採用了許多相應對策:如釣邊緣,在這些地方的邊緣處下鉤。或用舍棄墜將鉤直接送入這些雜亂物之中,掛墜舍墜,掛鉤舍鉤;還有的採用釣浮的方法。總之在這些地方垂釣,往往收獲大,但對鉤線的損失也很大,權衡利弊之後,許多釣手還是願意在這里下鉤。
釣出來的好釣點
這種釣點的形成主要是交通方便,眾釣友比較易於到達的水庫岸邊,如果從地形等方面看,它缺乏成為一個良好釣點的條件,但由於許多帶野遊性質的釣友,他們所欣賞的是郊野的陽光、空氣,他們對釣點選擇的標準是交通要方便,岸邊要有利嬉遊玩耍,至於水中情況,他們不作更多考慮,不管有魚無魚,下鉤就是歡樂。其實,大家都在喂魚呢。久而久之,魚兒得到食物信息,慢慢會向這里聚集,有魚可釣,釣者愈多,一來二去,此處便成為一個最佳釣點。
在水庫垂釣,選一個好釣點很重要,但因為水大魚疏之故,不易上魚,所以先要設法聚魚,前面所說釣出來的好釣點,就是投餌將魚招過來。因此垂釣前打窩子,是水庫垂釣的重要手段。投放誘餌數量大,投入的時間長,聚魚的作用愈明顯,不愁無魚可釣。
以上各點,大都是圍繞溫度、氧氣與食物三個與魚有密切關系的問題所提出,不論每個水庫的條件有多大差異。但每個水庫的良好釣點,大都是根據這三方面的情況所形成。釣友們還可根據這些情況去發現更多更好的釣點。
6. 山體水庫釣魚如何選擇釣位
在垂釣的時候要來找到比較平緩的源地方作為釣點,一般岸邊平緩的話,水下地形也較為平緩,初步選擇之後可以掛上重墜從遠到近試探一下,如果主釣鯽魚的話就要著重選擇平緩的釣點,如果坡度超過30度的話,很少會有鯽魚活動,選擇好合適的釣位之後,最好備上一款舒適輕便的折疊椅,為垂釣之行帶來更佳的體驗。
7. 夏季水庫野釣技巧,水庫釣魚如何選擇釣點
(1)離岸邊不遠
魚之所以洄遊無非是因為兩個原因,首先是尋找適宜的環境,比如水溫和溶氧,其次是尋找食物。離岸遠的地方多半水深,水深則溶氧不足,食物也不多。除非是那些年老成精,離群獨居的大傢伙,否則少有魚去。
(2)陡坎
水庫多有溝坎,特別是那些被淹沒的梯田,一台一台的,更為明顯。象那些延伸十幾米甚至幾十米的緩坡就不必考慮了。
(3)水深適宜
夏季氣溫高,因此水深以2米以上為好,若水清,就算4米或更深也無所謂。
(4)水下有障礙物
水下的亂石、枯枝、樹樁、水草等不僅為膽小的魚提供了隱蔽所,也是各種水生生物的藏身之地,不僅洄遊的魚喜歡在此逗留,本身也有長居於此的原住民。只是拋桿時要離開障礙物一段距離,否則掛底就麻煩了。
以上說的是水下的情況,在岸上應該找突出部、灣汊與大水面的交界處、長型水面較窄的地方等,兩者相結合,想空手都難。
8. 水庫釣魚技巧:水位下降怎麼釣魚
岸邊、淺灘,釣諺雲: 「漲水魚靠邊。」漲水之後,魚兒多向淹沒的岸邊、淺灘移動,這里小蝦、小魚多,食物豐富,魚兒有逆水溯游的習性,爭先搶吃新水帶來的各種食物。釣點選擇水流較緩的淺水區、岸邊、淺灘,上鉤率極高。
堤外防洪壩兩側水深處,防洪壩兩側水深處,水流較平穩,魚兒感到有安全感,所以魚兒多藏於此。選擇這里作釣點,上釣的魚兒不但多,而且個頭大。 ? ?
洄水沱、洄水灣,漲水時,洪水淹沒了低窪地,這些低窪地形成了一個洄水沱、洄水灣。這些洄水沱、洄水灣的水流較緩,食物豐富。被急流沖擊的魚兒來到洄水沱、洄水灣,感覺水流緩慢、水質較好、餌料充足,自會停留在此處不走,成了魚兒臨時的「招待所」。故這里魚兒密度大,選洄水沱、洄水灣作釣點施釣,釣獲率極高。 ??
水淹農田,釣諺雲: 「水淹農田,釣魚正甜。」由於冬季水位下降,有的溪流、河川、水庫、湖泊的岸邊甚至出現乾涸現象,有些農民便在這里種上莊稼。到了次年漲水季節,水位上升,這些田埂被洪水淹沒。因為農民種過 季莊稼,地里的蟲子很多,還留下一些莊稼殘屑,這些都是魚兒喜歡吃的天然餌料,魚兒最喜歡到這里來嬉戲、覓食。在這里施釣,保你魚兒滿筐。
9. 天冷水庫釣魚怎麼釣
釣餌 可以選復擇蚯蚓或紅制蟲一類的活餌,主要針對鯽魚或釣鯉魚 ,由於冬季聚魚慢的原因,我們可以多做幾個窩輪換著來釣,哪個窩起魚好就釣哪個窩,天冷釣魚主要是人找魚, 窩料 可以適當地增加腥味。
坐釣時我們盡量選擇長竿來做釣,比如6.3米,7.2米或是更長的釣竿,冬季水庫里的魚兒大多也蟄伏在較深的水域不大游動,建議冬季庫釣 可以釣三米左右的水深。
冬季魚口輕,為了增強釣組的靈敏度,我們可以把線組放小,在保證不跑魚的情況下盡量用小鉤細線來做釣,浮漂也可以選擇小號的,這樣能更好的抓准魚口。
由於水庫水面寬廣易起大風,所以我們要盡量選擇背風向陽的凹灣處做釣,這樣可以減小風浪的影響,也不至於被吹得鼻涕直流。盡量選擇連續的晴天出釣,這樣的天氣溫度穩定相對暖和,魚兒的開口性也更好。
冬季垂釣最主要的是要注意保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