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生態
① 如何經營生態公益林
1 生態公益林可持續經營途徑
1.1 生態公益林生態系統經營
生態系統經營管理是合理保護生態公益林資源、實現生態公益林持續經營管理的有效途徑。生態公益林生態系統經營是生態公益林可持續經營的一條生態途徑,能夠正確處理生態公益林經營中的社會價值、公眾參與、部門協作、決策沖突等之間的關系,改進社會對生態公益林的影響方式,協調社會系統與生態系統的關系。通過生態公益林生態系統經營,實現生態公益林在保護下經過人力作用促進其向頂極群落過渡,向近自然森林發展。為此,要通過革新傳統的森林經營理論、方法、技術與內容,制定包括生態系統管理計劃、政策設計以及組織和制度安排等在內的生態公益林生態系統管理戰略,實現生態公益林的生態系統經營。
1.2 生態公益林分類經營
1.2.1 林種分類經營。
生態公益林包括自然保護林、國防林、試驗林、母樹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名勝古跡林、革命紀念林、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護路林、護岸林、防風固
沙林、農田防護林等多種類型。公益林分類經營是在對公益林多功能充分認識的基礎上,依據公益林的主導功能進行分類。實施公益林分類經營,充分體現了生態優先的原則,保護生態環境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宗旨。通過科學的分類,確定公益林資源的主導培育目標和經營方向,充分發揮公益林的生態環境效益,促使公益林的可持續經營。
1.2.2 區位分類經營。
由於某些森林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其現有的生態和社會功能,而使其成為生態公益林。各轄區應根據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點來確定重點生態區位。因此,對生態公益林的經營要結合林種分類經營,實施區位分類經營。根據不同的山體類型、生態敏感程度、生態功能類型,結合林分起源、樹種組成將生態公益林地劃分為 2 種類型區,並制定相應的經營措施。對於保護區內的核心區、緩沖區、保護小區、名勝古跡,革命聖地林區以及生態極其脆弱、採伐後難以更新的生態林區,實行全面封山,禁止一切性質的採伐;除禁伐區以外的公益林,在確保生態功能的前提下實行更新性質的限制性採伐,允許林下套種灌木或非木質伴生樹種,提高林地利用率。
2 生態公益林可持續經營對策
2.1 建立穩定持續高效的生態公益林資源體系
一是大力營造混交林。混交林能夠充分利用地上與地下營養空間,提高林地生產率和總生物量,豐富生態系統的生態位和生物多樣性,並通過植物(林木)間的他感作用,增強抵禦病蟲害的能力,同時混交林林冠濃密,根系深廣,枯落物豐富,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林木生長。營造混交林的關鍵在於林分結構的合理。要根據生態公益林具體林種的培育目標和方向以及樹種和立地狀況,科學合理地選擇搭配樹種、造林密度、混交方式及混交比例等。二是增加區域景觀的異質性,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根據景觀生態學中的整體優化、異質性、多樣性、綜合性和生態美的原則,在一定區域內,把生態公益林看成是整個區域景觀系統的一個景觀組分,多樹種營造人工林,進行帶、塊狀混交,以形成復層結構、各景觀要素交錯分布、抗干擾能力強的優化穩定的景觀,以提高區域景觀的異質性,促進公益林生態系統的穩定。
2.2 加強生態公益林建設
一是恢復林草植被。從氣候條件和區域狀況出發,植被恢復應喬、灌、草相結合,造林方式以封山育林、飛播造林為主,林種以防護林為主,樹種應選擇適應性強的鄉土樹種。二是建立健全生態公益林建設資金投入機制。生態公益林建設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國家應為生態公益林投資的主體,要落實建設資金的配套問題。一方面應將生態公益林建設納入社會公益事業的建設范圍,納入省、市、縣財政預算和國民經濟發展計劃,以爭取更優惠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另一方面應以優惠的政策吸引各種資金投資生態公益林經營,形成全社會辦生態公益林的局面。三是建立多種管護模式。生態公益林的林權所有者或經營者應承擔管護責任,生態公益林的管護應根據生態公益林的分布特點、交通條件、管護的難易程度、社會經濟水平選擇行之有效的管護形式:如林權單位或經營者自行管護; 林權單位或經營者指派、選聘專職或兼職護林員進行統一管護;在明確責權利的前提下,按照管護要求公開招標,承包、合作等形式進行管護。
2.3 嚴管生態公益林,提高林分生態功能等級
一是以封山育林、天然更新為主,採取全封、輪封等形式,採用混交、撫育間伐、人工促進更新等措施,提高林分質量和生物多樣性。在江河流域源頭、兩岸山地以現有植被為依託,重點選擇耐瘠薄樹種、深根性樹種,進行合理改造,最大限度地發揮森林植被涵養水源的效益。二是加強生態公益林的林地管理,防止林地逆轉。禁止在生態公益林地開墾、採石、築墳、挖沙和取土等活動。三是加大管護力度,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和護林防火,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② 生態農業究竟有多火如何經營生態農庄才靠譜
2014年,是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倍受關注的一年,不但政府有各種政策出台,而且各方專業人士也紛紛發表高見,為休閑農業建言獻策,可謂熱鬧非凡。
農業有多火?看看這些文章標題:《農業將取代房地產,成為未來最賺錢的產業》、《未來十年是中國農業發展黃金十年》、《未來20年最賺錢的行業
不是做房地產
而是做農民》、《「土地流轉」加速資本下鄉》、《2014八大佬「出軌」玩農業!2015農業風暴白熱化!》、《大佬們紛紛投資農業》。。。。。。
熱鬧歸熱鬧,農業的投資大、見效慢、風險高、回報周期長是其無法逾越的內在發展制約因素。如何保證資本的安全性呢?能耐最大的自然悄悄把土地性
質改成建設用地,能耐稍次點的使勁套國家惠農補貼,能耐小點的瞄準了休閑農業。休閑農業,既有農業的擋箭牌、遮羞布,又有吃喝玩樂一條龍的娛樂化運營,甚
至有個別的「掛羊頭賣狗肉」,不得不說,休閑農業的確有效規避了農業投入的高風險。
農業,休閑農業,休閑農庄,一步步升級,資本一步步滲入。
當然,大部分工商資本是懷著夢想進入休閑農業領域的,向他們致敬!本文也是為他們梳理思維而專一撰寫的。
休閑農業瞻望及面臨問題
強勁的消費趨動,適時的政策鼓勵,產業雖小卻量大的聚合態勢,帶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前所未有的繁榮,預計產業規模在下一個五年將達到又一輪高峰。
在休閑農業受關注的大趨勢背後,仍有許多具體的核心問題非常突出:消費項目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休閑農業發展面臨提檔升級;大多數經營園區定
位不清晰,市場化程度弱,企業化經營和管理的能力弱;消費者與經營園區缺乏信息對稱的商業平台……不管是區域休閑農業的管理者,還是經營者或是行業服務
者,都面臨著思維方式的轉型。
專家觀點
那麼,如何進行思維轉型呢?
最近看到幾篇文章,都是談運營農庄要加強市場化思維,木堯感慨頗多。
有專家指出:根據市場化的思維方式,大到一個區域休閑農業的整體發展,小到一個園區的發展,首先要明確的是在龐大的消費人群中確定園區的目標人
群是誰,然後挖掘目標人群的需求並結合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深入分析與深度創意,從而確定休閑農業主題,進而用相應的消費項目支撐主題,才能形成有效的定位
體系。
另有專家說:休閑農庄要發展必須堅持市場化思維,而首要問題就是找到屬於農庄的目標客戶人群,至少要找到主流目標客戶群。有了這個目標客戶群,農庄更要講究有所為有所不為,需通過主題化提升將有所為的部分創造出極致化體驗,這樣農庄才會系統提升經營和賺錢能力。
假定的市場化是自欺欺人
木堯並不完全認同市場化思維。木堯每次去超市,總愛買一些新奇的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有些甚至連用都不會用,可我為啥還是買了?我明明不知道這種產品的存世啊?
再比如,當我發現蘋果手機後,好奇心驅使試用了一下,當即決定購買!而在這之前,我從來沒有接觸過蘋果的產品,如果做手機的找我做市場調查,估計永遠也生產不出來蘋果手機。
這就叫創造需求,而不是迎合市場、迎合需求!市場化思維的缺陷就是:在大數據不全面的情況下,如何判定你的市場化引導是正確的?
回到休閑農莊上,老實說,休閑農庄在中國尚屬探索前進階段,甚至連定義都無法准確定義。如果跑到大街上做市場調研,你認為可以得到啥樣的答案?如果你問他們希望農莊裡有些啥項目,你知道會得到多少稀奇古怪的答案?
如果得到的答案普遍是採摘、租地、認領、農家飯,你做不做?
如果得到的答案是希望農莊裡有菜園、果林、雞舍、豬圈、窯洞、木屋、樹屋、玻璃房、咖啡、書吧、影吧、騎馬、釣魚、劃船、練瑜伽、抄心經、吃比薩。。。。。。你是不是都要融入進來?
什麼叫市場化?什麼叫定位?按著部分人的需求就是市場化,就是定位嗎?
與此相反,倒是很多休閑農庄完全不顧市場的導向,堅持自己的想法,做出自己的個性,反而逐步得到市場的認可。
人們願意為個性、差異、另類買單,實質上也是為追求生活的豐富多彩、有趣好玩買單。
主流人群是不存在的,你引導了某種生活方式,你就是主流!
我的同學在老家縣城銷售商品房,他告訴我最不喜歡公務員、上班族來買房,又是還價,又是按揭,麻煩死了!反而是老城大街賣漿面條的大媽,來就是一句話:俺是老城大街賣漿面條的,你沒有吃過?房子賣完沒有?我買兩套,要門對門的!在哪兒刷卡?
木堯鄭重聲明:木堯不是否定市場化思路,只是說不要假定你的思路是市場化的。農村有句老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所謂「天雷勾地火」,大致上就是這樣吧:你有來言,我有去語;你有情,我有意;你孤女,我寡男;你想睡覺,我這里有枕頭。哈哈,是是非非還是交給市場檢驗吧。對了,所有的成交只要達成就說明有市場,那就是市場化!
更多的農業相關的信息可以去新農聯盟了解下。
③ 國家政策允許個人經營生態燃料油嗎
允許個人經營,但需要辦理相關的營業執照,且要求具備相應的營業條件
④ 留民營生態農場,留民營生態農場怎麼樣
太不怎麼樣了。160塊錢挖了幾塊白薯歸來,白薯啊不到1塊一斤。坑人呀!
⑤ 最近出現了一個叫一搜百應互聯網整合營銷生態服務平台的平台,是騙子嗎還是他和一搜百應有什麼合作
不是,他們是新舊關系。這個是一搜百應轉型升級後的名字。
⑥ 全網營銷生態系統的優勢有哪些
一.市場的全球性 在網路營銷中,將利用多種搜索方法,主動地、積極地獲取有用的信息和商機;將主動地進行價格比較,將主動地了解對手的競爭態勢,將主動地通過搜索獲取商業情報,進行決策研究。網路的連通性,決定了網路營銷的跨國性;網路的開放性,決定了網路營銷市場的全球性。 二.品牌價值擴展和延伸 網路營銷具有快捷性將極大地降低經營成本,提高企業利潤,形成和促成網路營銷經濟性有諸多原因:如資源的廣域性,地域價格的差異性,交易雙方的最短連接性,市場開拓費用的銳減性,無形資產在網路中的延伸增值性,以及所有這一切對網路營銷經濟性的關系和影響,都將使我們極大地降低交易成本,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三、企業營銷環境分析 經濟的轉型和產業的更新,企業的經營環境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機遇和挑戰並存,企業得到了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新的管理思想和運作模式的轉變。目前國內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由於觀念陳舊、實力有限、人力資.源跟不上及管理不善或者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導致諸多問題。另一方面,互聯網孕育了電子商務,孕育了網上營銷,帶來了營銷觀念和手段的巨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市場競爭激烈,營銷水平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從價格競爭激烈說明了這一點。可以說我國市場營銷正處於從傳統營銷向現代營銷轉變階段。尤其是中小企業近年來利潤下滑,市場不斷萎縮,許多行業提前進行重新洗牌,企業壽命周期縮短。中小企業迫切需要一個新的跳躍性的營銷模式來改變這種處境。 四、企業發展網路營銷的可行性 互聯網本身有一些獨特優勢,使之與其他傳統的營銷媒體不同,互聯網系統的開放性以及內容的豐富性,使更多的客戶更容易也更願意接近互聯網,互聯網價格的低廉性以及網路的交互性,是中小企業得以使用網路營銷的基礎性條件。
⑦ 留民營生態農業公園怎麼樣
喜歡看他的沼氣利用,覺得挺逗的,早幾年就說,這次終於吃了一回用沼氣作專燃氣的農家飯,不過建議屬夏天、秋天去:〉備註:留民營村是聯合國認定的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位於大興區長子營鎮境內,距市區僅有25公里全村地面積146公頃,現有農戶242戶,人口861人留民營村是我國最早實施生態農業建設與研究的試點單位,同時也是我國農村涉外窗口之一]通過發展農業和生產結構調整,開發利用新能源,大搞植樹造林留民營從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莊變為一個文明富裕優美的現代化農村。1985年,一部反映留民營生態農業的電影記錄片被選送到聯合國,1986年10月7日,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正式認定為中國生態農業第一村,1987年6月5日,留民營村負責人張占林同志被聯合會環境規劃署授予環境保護500名榮譽榜,成為全球500佳之一。旅遊設施及旅遊資源有:生態農業觀光區、無公害有機蔬菜高科技示範區、沼氣太陽能綜合利用示範區、民俗旅遊觀光區。[
⑧ 坪壩營生態旅遊區怎麼樣
坪壩營,值得推薦的景點,徒步休閑的好去處。同樣是北緯30度現象,那裡的景觀別有一種網格,只是交通不太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