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生態
❶ 保護生態環境的具體做法
保護生態環境的具體做法包括:
❷ 關於保護生態環境的名句,越多越好
財富.
( )121、多種一棵翠綠的小樹,還我一片蔚藍的天空.
( )122、保護環境,讓地球媽媽重綻笑臉!
( )123、流水是大自然不息的血液,破壞水源等於污染自己的鮮血!
( )124、地球的夢想,給自己穿上一件漂亮的「綠衫」.
( )125、一個地球,夠了,一個海洋,夠了,不夠的是—環保.
( )126、保護環境,要你十分留心,十分細心,十分有心.
( )127、地球—「母親」難堪,人類—「兒女」慚愧.
( )128、使「母親」成為樂園,需要「兒女」攜手努力.
( )129、看,藍色的地球多美呀!千萬不要讓她變成單調的黃色!
( )130、多栽一棵樹,就給人類多增添一絲生存的希望.
( )131、朋友,請給鳥兒多一片溫暖的天空,請給魚兒多一點娛樂的天地.
( )132、含一滴水,還一份真情!
( )133、地球不僅僅是人類的家園,更是所有生物的家園.
( )134、用我們的雙手,保護我們的地球.
( )135、讓我們為地球媽媽共同撐起一把綠傘.
( )136、我們為天然資源越來越少而傷心,地球為我們破壞資源而哭泣.
( )137、利用地球資源是為了人類更好地生存,保護地球環境是人類為了生存得更久.
( )138、保護我們的家園,讓地球充滿綠色.
( )139、保護環境,有益健康.
( )140、沒有綠色,生命就沒有希望.
( )141、你是否聽見,地球媽媽在哭泣.
( )142、把綠色還給地球.
( )143、傾聽大自然母親甜蜜的絮語,多麼美好,豈能讓母親哽咽.
( )144、地球的命運掌握在人們的股掌之間,稍不留神,將會被毀滅.
( )145、只有保護環境,明天,美好的明天!就指日可待了!
( )146、淡水用完—南北極取,冰山用完—過濾海水,海水用完—?!
( )147、是水哺育我們,是空氣給我們生命,是地球給我們靈魂,難道我們要恩將仇報!
( )148、斬斷飛向天空的「黑龍」,擁有湛藍的天.
( )149、人類就是花的根,環境是未綻的花苞,根努力就能開出美麗,反之只有枯竭、謝落.
( )150、放下千斤斧,快去勤植樹!
( )151、地球不該是黑色的,讓天空湛藍,河流潔凈,花兒嬌艷!
( )152、保護環境,人人戒煙.
有的有重復的
❸ 保護生態環境的標語
環境保護標抄語口號
1、環襲境保護,人人有責。
2、保護環境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
3、實施科教興國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4、1998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主題是:「為了地壞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5、保護藍天碧水。
6、建設美麗的邊疆,愛護我們的家園。
7、加強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境意識。
8、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責任。
9、環境保護從我身邊做起。
10、保護環境,造福人民。
11、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12、破壞環境,就是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13、土壤不能再生,防止土壤污染和沙化,減少水土流失。
14、環境與人類共存,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
15、保護水環境,節約水資源。
16、保護戈壁植被,防止沙塵污染,保護大氣環境。
17、樹立大環境意識,保護生態環境。
❹ 什麼、愛護生態和什麼,是我們的共同責任
尊重自然、愛護生態和環境,是我們的共同責任。
❺ 保護生態環境標語
l 保護環境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l 追求綠色時尚 擁抱綠色生活
l 同建綠色溫馨家園 共享清澈碧水藍天
l 風調雨順 始自環境保護 人壽年豐 源於生態平衡
l 積德行善 造福後代 百年大計 環保第一
l 我愛花 我愛草 我愛青青小樹苗 不摘花 不踏草 不折樹枝不亂搖 花草樹木是朋友大家都要愛護好
l 治理環境污染 重現麗日藍天
l 愛青山 綠水 愛藍天 白雲 讓生命在愛中每時每刻充滿活力
l 當環保衛士 做時代公民
l 保護生態環境 造就秀美山川
l 人類靠環境生存 環境靠人類保護
l 生命和綠色擁抱 人類與生態共存
l 關愛生命健康 倡導環保時尚
l 我環保 我自豪
l 讓環保紮根現在 用綠色昭示未來
l 同在藍天下 共愛一個家
l 追求環保是你我的心願 參與環保是你我的責任
l 擁有綠色 人類將不會失去夢想
l 青山綠水藍天 共創美好人間
l 還地球一片凈土藍天 讓人類永遠幸福美滿
l 珍愛生命 保護環境 造福人類
l 讓地球遠離污染 讓綠色走進家園
l 人人參與環保 共創綠色世紀
l 保護碧水藍天 營造綠色家園
l 綠色是生命之源 綠色是人類之根
l 百業要興 環保先行
l 改善生態環境 營造綠色家園
l 用我們的雙手栽下漫天的綠色 用我們的心靈守望五彩的家園
l 爭做環保使者 共創綠色文明
l 人人播撒綠色愛 處處享受環境美
l 成就綠色 成就未來
l 崇尚綠色消費 打造精彩生活
l 重視生態功在千秋 保護環境造福萬代
l 積攢綠色 儲蓄生命
l 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有效保護生態平衡
l 地球我的家 環保靠大家
l 環境是生存之本
l 以法保護自然環境 以德創建社會文明
l 環境與生命共存 環保與健康同在
l 發展以市場為本 生存以環保為先
l 保環境愛家園 健康生活每一天
l 愛山愛水愛林愛鳥愛人類 護天護地護花護草護環境
l 綠色與生命時時相伴 環境與健康息息相關
l 地球共同的家園 環保人類的責任
l 「取之思盡、用之思絕」請珍惜我們有限的資源
l 既要金山銀山又 要碧水青山 有了碧水青山 才有金山銀山
l 禍從污染起 福自環保來
l 有了健康的地球 才有幸福的明天
l 文明村村村邁大步 環保戶戶戶奔小康
l 問渠哪得清如許 唯有環保碧水來
l 保護環境 做一個文明的現代人
l 家事國事天下事 環境保護是大事
l 青山助人壽 碧水悅人情
l 得到的不是永恆的擁有 失去的將永不會再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l 保護生態環境 共健美好家園
l 人人保護環境 家家幸福康寧
l 美好的生活從環保開始
l 保護人類環境 延續地球生命
l 生命只有一次 地球只有一個
l 樹成蔭 草成被 花吐艷 駐四季皆春 山變綠 水變清 鳥歌唱迎八方清風
l 保護環境是責任 愛護環境是美德
l 清新氧氣源於綠色 健康生命源於自然
l 巍巍中華環保行 人人奉獻巨龍騰
l 同處藍天下 共棲地球上——讓我們的世界更好
l 環保 還寶 讓我們的世界更好
l 人人愛心獻環保 明天生活更美好
l 既要金山銀山 更要碧水藍天
l 拯救地球刻不容緩 保護環境迫在眉睫 共建家園任重道遠
l 保護環境 利國利民
l 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建設綠色文明家園
l 保護人類生態環境 倡導全球綠色文明
l 地球我的家 環境靠大家
l 處處鳥語花香 生活充滿陽光
l 大力增強環保意識 提高全民環保素質
l 還天地之本原 傳人類之文明 環境保護人人有責
l 開發與環保同步 生產與治污並舉
l 失去生態平衡 人類寸步難行
l 珍惜水土資源 實現持續發展
l 一人一年一棵樹 綠山綠水綠山河
l 同頂一片藍天 共護一方水土
l 草木皆有生命 愛護方顯真情
l 保護生態環境 實現持續發展
l 保護人類環境 營造綠色家園
l 退耕還林還草 保護生態環境
l 綠化美化凈化 靠你靠我靠他
l 環保 人類共同的大業
l 金錢是一時的利益 環境是永恆的資本
l 生態不平衡 人類不安寧
l 地球是我家 愛護靠大家
l 塑料包裝用一次 白色污染害幾世
l 愛護碧水藍天 擁抱美好明天
l 合理使用資源 維護生態平衡
l 前人栽樹 後人乘涼 前人伐木 後人遭殃
l 自然的綠色 永遠的選擇
l 藍天碧海熱情的心 環境保護高尚的人
l 善待自然千秋業 平衡生態萬代功
l 環保靠大家 關系你我他
l 綠化祖國山青水碧千秋美 平衡生態人傑地靈萬里春
l 百花競艷百姓樂 萬木爭春萬年安
l 凈化環境治污染 保護生態講文明
l 心繫人類命運 營造生命綠洲——中國環保
l 保護環境 利國利民
l 固土防沙 草木當家
l 環境人人護 子孫代代福
l 人人參與環境保護 個個爭當綠色天使
l 共植萬頃綠地 同撐一片藍天
l 少一個煙囪 多一片藍天
l 作環保模範 揚環保美德
l 手拉手辦綠色奧運 心連心迎五洲健兒
l 綠色世界 你我共創 清新氣息 大家共享
l 為大地添一抹綠意 為世界增一份生機
l 環保與生活相融 環保與時代同行
l 植樹造林子孫富 插青播綠華夏春
l 點點滴滴環保情 殷殷切切強國心
l 開拓文明事業 樹立環境意識
l 保護母親河 關愛生命源
l 美麗的心靈需要塑造 優美的環境需要保護
l 呼喚公民環保意識 建立綠色生活方式
l 發展以市場為本 生產以環保為先
l 用汗水美化青山 用愛心締造家園
l 與生命相約 與環保局同行
l 保護環境誰受益 造福子孫我為先 人人自律
l 關愛人類環境 倡導綠色文明
l 倡環境保護之風 走持續發展之路
l 同心關愛自然容顏 攜手描繪美好河山
l 人類要生存,環境要保護
l 舉手作環保,世界更美好
l 拒食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平衡
l 保護生態環境,倡導文明新風
l 除了足跡、什麼也不留;除了攝影、什麼也不取
❻ 如何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
保護環境其內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4)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目前,我國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污染物排放量還相當大,遠遠高於環境的自凈力;工業污染治理任務仍相當繁重,有些經過治理的地方又出現反復,城鎮生活污染比重明顯增加;不少地區農業水質,土質污染日漸突出,有些地方的農副產品有害殘留物超標,影響人體健康和產品出口;部分地區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劇,等等。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仍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嚴峻的環境形勢迫使我們必須做出選擇:是持續發展還是自我毀滅。毫無疑問,我們應當刻不容緩地採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與破壞。否則,日益惡化的環境將使我們在其他領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因此,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我們在保持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同時,必須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我們應該認識到:保護和改善環境也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❼ 生態環境保護
礦業特區建設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是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所在。生態環境保護構成礦業特區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環境基礎,是礦業特區建設基本的要素之一。針對特區相對脆弱的生態環境,要始終堅持 「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總原則,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以礦業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加強節能減排,促進低碳礦業經濟發展。礦業特區建設一要保護好地區相對脆弱的自然生態環境; 二要加大對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力度,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對礦山地質環境造成的破壞; 三要預防和有效治理點多面廣的地質災害,造福特區人民。
一、自然生態環境保護
豐富且獨具特色的草原生態等自然生態資源是礦業特區建設的環境條件。國際公認阿勒泰地區具有豐富而獨特的自然生態資源和草原文化資源,以及生物的多樣性。阿勒泰地區的自然環境主要為草原生態。據畜牧部門統計: 阿勒泰地區天然草地面積佔地區土地總面積的 83. 4% 。主要生態功能區包括河谷生態、林草、湖泊、濕地和草場等。當前,由於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可利用水資源相對不足、草原超載嚴重等導致地區主要生態功能區的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據統計: 2008 年阿勒泰地區草場 ( 夏牧場、春秋牧場、冬牧場) 平均超載率達到了 75. 29% ,地區有 80% 的天然草場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和沙化,產草率下降 30% ~ 50% ,已造成 50% 的國土面積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
在礦業特區的建設中,必須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絕不能以犧牲自然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要加強防沙治沙、額爾齊斯河和烏倫古河流域治理、水源地保護等方面的工作,整頓和治理礦產資源尤其是砂金的亂采濫挖現象。積極採取工程措施,實施好天然林保護、生態公益林建設、平原綠化、 「三北」五期防護林建設等生態工程。進一步加強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工作,強化對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跡、國家森林公園等的建設和保護,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促進礦業特區自然生態環境的改善。
近年來,地區國土資源部門加大了地質遺跡保護及地質公園申報建設力度。積極申報地質遺跡保護項目,按照國土資源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的要求,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於 2009 年提出項目設置建議,主要包括阿勒泰市五指泉景區地質遺跡保護等項目 9 個,保護對象主要為花崗岩地貌、冰臼、硅化木、花崗偉晶岩、中低溫溫泉。項目分布情況: 阿勒泰市 1 個,吉木乃縣 2 個,富蘊縣 3 個,福海 3 個 ( 表3-23) 。
表 3-23 阿勒泰地區地質遺跡保護項目設置建議
資料來源: 根據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資料整理,2009。
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
礦業特區建設的特點是: 合理開發利用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實施優勢資源轉化戰略,實現礦業深加工上的突破,以地區礦業經濟的發展帶動和輻射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礦業開發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礦山地質環境問題,但可以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促進礦業特區的健康持續發展。
從富蘊、地區等 5 個礦業園區的布局看,富蘊、地區和哈巴河礦業園區位於黑色有色稀有礦產資源豐富的阿爾泰成礦帶。地理上的阿爾泰山區與地質上的阿爾泰成礦帶大部分是重合的,阿爾泰山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具有不穩定性以及生物的多樣性,是礦業特區建設的生態環境屏障。
從歷史上看,阿勒泰地區的礦業活動歷史悠久,尤以采砂金為甚,有 「阿勒泰 72 條溝,溝溝產黃金」的說法。金礦的開采歷史可以追溯到清代,代表地區最早的礦業生產活動。新中國成立後,金礦尤其是砂金的開采強度劇增,造成金礦資源的浪費,以及草原、河流 ( 床) 、阿爾泰山區等自然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至今砂金盜采及亂采濫挖仍屢禁不止,針對砂金及寶玉石等礦產的礦業清山活動年年開展。以可可托海稀有礦為代表的稀有、有色金屬礦產開發始於 20 世紀 50 年代,因地處山區,對自然景觀及地下水造成一定的破壞,但總體上破壞不是太大。隨著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的建立,使昔日為國家作出重要貢獻的閉坑礦山重新煥發的生機與活力,為阿勒泰地區形成以喀納斯品牌帶動下的大喀納斯旅遊圈作出了貢獻。當前,蒙庫、金寶等鐵礦、建材非金屬礦山的露天開采對地貌景觀造成一定的破壞,由於這些礦山主要位於人口比較稀少的山區或偏遠地區,對礦區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針對阿勒泰地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類型多、破壞面廣、破壞程度相對較小等特點,要加大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力度。
1) 對歷史上的閉坑礦山,採取申請國家、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的辦法,但由於阿勒泰地區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特徵所限,新疆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工程項目管理機制存在一定的不足等原因,影響阿勒泰地區申請此類項目的積極性。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對於改善礦業特區建設和發展的環境問題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進一步加大爭取國家、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項目的力度。2009 年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提出了阿勒泰市北屯鎮城西砂坑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等 16 個項目的設置建議,並積極申報( 表 3-24) 。這些項目的特點是: 礦種以建築用砂、雲母等非金屬礦為主,少部分為砂金礦,面積相對較大,地質環境問題也不是太嚴重,對人居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若這些項目實施,將對礦業特區礦山地質環境的改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表 3-24 阿勒泰地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設置建議
續表
資料來源: 根據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資料修改,2009。
2) 對正在開採的礦山,按照 「誰開采,誰治理」 的原則,採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等制度,督促礦山企業加強對礦山地質環境的治理力度。做到逐步 「還清舊賬,不欠新賬」。目前,地區已經開始收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新建礦山必須符合生態環境保護准入條件,採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礦業開發活動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和破壞。
3) 按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 ( 2008 ~ 2020) 》 劃定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重點區域,以及所確定的重點工程,開展對礦山地質環境重點治理區域的治理。嚴禁在阿勒泰地區礦產資源規劃劃定的禁止勘查開采區內,開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功能不符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保護特區生態環境及資源。加強對地質遺跡 ( 公園)的保護。
4) 地區礦業特區管理委員會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監督管理。建立環境保護「一把手」負責制。
三、防治地質災害
( 一) 地質災害總體特徵
阿勒泰地區由於暴雨、融雪、氣候等自然因素,加之歷史上及當前開展的礦業活動,以及工程項目實施等人為因素的影響,在地區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裂縫等地質災害。據統計,阿勒泰地區地質災害點共有 743 處,按地質災害的類型分,崩塌占絕大多數,占 79. 57%,泥石流和滑坡次之,分別占 9. 54% 和 9. 41%,地面塌陷最少,僅占 1. 48% ( 圖 3-21; 表 3-25) 。可見,地區地質災害具有數量多,以崩塌為主的特點。因此,地區地質災害的防治的重點是崩塌災害,特別要對人居環境影響較大的鄉鎮、道路及旅遊區等的崩塌要特別重視。
圖 3-21 阿勒泰地區地質災害種類構成
表 3-25 阿勒泰地區地質災害分布
注: ①包括 73 處崩塌隱患點; ②包括 22 處不穩定斜坡; ③包括 14 處潛在不穩定地質體;
資料來源: 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統計年報,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2008。
從地質災害的分布密度看,全地區地質災害平均密度為 63 處/萬 km2,青河縣地質災害的密度最大,達 124 處/km2,是地區平均值的 1. 97 倍。該縣地質災害點總數最多,但由於縣域面積大,加之造成地質災害的礦業等人類活動相對較弱,造成該縣地質災害密度最小。吉木乃縣次之,是地區平均值的 1. 82 倍。布爾津縣為第三,由於地區著名旅遊景區喀納斯位於該縣,與旅遊以及旅遊開發有關基礎建設引發的地質災害占很大比例,災種單一,以分布在旅遊交通道路兩側的崩塌為主,占 91. 5%。福海縣最小,為 24 處/km2,僅為地區的 39%,地質災害屬於點少面廣,但地災種類比較齊全 ( 圖 3-22) ; 這也為地區行政中心南遷福海提供了地質災害防治方面的參考依據。富蘊縣作為礦業大縣,地質災害點集中分布在縣城及部分礦山,富蘊縣南邊大部分區域幾乎沒有地質災害,導致地災密度較小。上述數據及分析說明地區地質災害在各縣 ( 市) 分布不均且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各縣市自然地理條件、氣候、礦業等人類活動的范圍和強度存在差異,導致了地災這種發生頻度的差異性。
圖 3-22 阿勒泰地區 7 縣 ( 市) 地質災害密度分布柱狀圖
( 二) 各縣 ( 市) 地質災害特徵分析
從 7 縣 ( 市) 的地質災害的分布特徵看: 各縣 ( 市) 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以青河縣最大,布爾津次之,福海縣最少,除青河縣外,其他各縣該數值差別不大,大體在 10% ~16%之間 ( 圖 3-23) 。分述如下:
圖 3-23 阿勒泰礦業特區地質災害在各縣 ( 市) 的比例
1) 青河縣。該縣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最大,地質災害數量為 196 處,佔全地區地質災害總數的 26. 38%,是第二位布爾津縣的 1. 66 倍。該縣發育的災種較單一,主要為崩塌,佔全縣的 91. 33%,泥石流占 7. 14%。主要發育在青河縣第一煤礦和科克薩依金礦,金礦位於青格里河中下游,距該河較近,在融雪和暴雨季節,極易發生崩塌和泥石流。
2) 布爾津縣。該縣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位居第二,占 15. 88% ,災種單一,只發育崩塌和泥石流兩種災害,其中崩塌占 91. 5%,其他為泥石流。主要發育在各鄉鎮牧道沿線、闊斯特克、阿吾肯泥石流溝、主要交通沿線、托乎木水泥用灰岩礦和黑流灘滑石礦等處。
3) 阿勒泰市。該市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位居第三,占 13. 86% ,災種單一,只發育崩塌和泥石流兩種地質災害,且以崩塌災害為主,占 92. 23%,主要分布在烏拉斯溝、將軍山溝、駱駝峰、闊爾布礦業公司、鐵米爾特鉛鋅礦、阿巴宮鐵礦等地區和礦山。
4) 富蘊縣。該縣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位居第四,占 11. 31% ,作為礦業大縣,是地質災害發育最完全的縣,4 種地災均有且以崩塌為主,其中崩塌占 91. 67%,其他地災不足10%,主要分布於縣城北坡及烏恰溝地段,該區域地勢落差大、植被稀少、土質疏鬆。近年來,曾發生多起洪水泥石流,直接威脅沿山一帶及居住在地勢較低處居民的安全,並造成街道、林帶、渠道等水利設施不同程度地破壞。由於拓荒耕地對自然植被造成破壞,暴雨易引發泥石流,直接威脅下游磚廠。另外,縣域內部分在產礦山及閉坑礦山也不同程度地發育崩塌等地質災害。
5) 吉木乃縣。該縣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位居第五,占 11. 04%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由於地處邊境,自然條件惡劣,雪災頻發,融雪型地質災害所佔比重較大,其中崩塌占 69. 51%。地質災害主要發育在烏勒烏拉斯特溝、恰勒什海鄉政府駐地及阿合木扎村和庫爾吉村、哈爾交、鬧海煤礦等地; 省道 319 線巴扎湖以東路段由於開挖路基和削坡,在融雪季節、雨季易引發崩塌、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
6) 福海縣。該縣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位居第六,占 10. 9% 。福海縣作為未來地區的行政中心,正在為打造園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目標而努力。災種較多,除地面塌陷外的地質災害均發育,且福海縣地質災害的密度在全地區最小。地質災害以崩塌為主,占 41. 98%; 滑坡占 37. 04%,滑坡在各縣 ( 市) 中也是發育最多的,這是福海縣有別於其他縣 ( 市) 地質災害的又一特徵。地質災害主要發育在新金溝、西岔溝、紅山嘴等砂金礦山,薩爾布拉克至紅山嘴公路沿線、道路沿線雜石較多,兩側山體較陡,由於大部分地段岩體常年受風雨剝蝕,根部松軟,造成這些岩體穩定性差,小崩塌常有發生,若不及時預防,也孕育著大崩塌等地質災害的發生。
7) 哈巴河縣。該縣地質災害點佔地區總數的比例位居第七,是地區地質災害發育最少的縣,災害點佔地區的 10. 63%。地質災害主要集中在哈巴河縣的東部山區。災害主要發育在生塔斯大型滑坡段、縣城至喀納斯湖山區公路兩側崩塌段、縣城中部丘陵地段、縣域內銅金等礦山。礦山采坑區、尾礦壩和不合理堆放的尾礦等,在汛期極易引發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 三) 地質災害防治
根據阿勒泰地區地質災害發育特點、發生頻度以及各縣 ( 市) 地質災害的分布等實際情況,提出礦業特區內預防和治理地質災害的措施,一是建立和實施地質災害預防制度;二是採用實施各種工程項目的措施,對地質災害進行治理。
1. 地質災害預防監測及應急制度
( 1) 加強防治體系建設,落實防治責任
阿勒泰地區應成立由行署副專員為總指揮長,行署副秘書長、國土資源局局長為副指揮長,地委宣傳部、國土資源局、地區發改委、公安局、經貿委、交通局、建設局、教育局、財政局、安監局、畜牧局、水利局、民政局、衛生局、氣象局、旅遊局、新疆阿勒泰軍分區、武警內衛、邊防、森林、消防支隊等 7 縣 ( 市) 人民政府為成員的地質災害應急指揮機構,辦公室設在國土資源局。應急指揮部辦公室下設搶險救災組、災情評估組、監測預報組、生活安置組、醫療救護與衛生防疫組、治安消防組、物質保障組、應急資金保障組、宣傳報道組、災後重建組,各組安排專門的單位牽頭負責。地區應急指揮機構按照統一指揮、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負責全地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縣 ( 市) 人民政府應建立相應機構,進一步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根據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完善應急指揮系統,明確各部門職責,做好有關准備工作,提高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盡最大努力將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在青河、布爾津縣等地質災害多發區繼續加強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路體系建設,並將災害監測工作落實到責任人。
( 2) 編制和落實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7 縣 ( 市) 人民政府應及時組織國土資源、建設、水利、交通、氣象、民政、安監等部門制定和完善以災害點預測、避讓轉移、人員避險和應急措施為主要內容的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對縣 ( 市) 域內重點隱患區進行及早防治,對發現的災害危險點登記建卡,並對其危險性做出初步判斷,提出防範措施。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協調各部門加強合作,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共同對本地區的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做好重大工程、交通沿線、旅遊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及時對潛在的災害隱患做出預測、預警和預報。
( 3) 加強協調配合,切實做好預測監測工作
地區縣 ( 市) 、鄉鎮等各級人民政府應及時協調氣象、安監、建設、國土、水利等部門加強聯系,互通情報,確保及時了解雨情、水情等,為准確掌握地質災害發生提供依據。各相關部門應加大汛期巡查力度,對發現的問題認真分析,及時上報,力爭盡快解決,把防範工作做到災情發生之前。應充分依靠鄉 ( 鎮) 政府、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組織力量,特別是地質災害易發區各族人民群眾的作用,加強地質災害的監測,及時捕捉地質災害的特徵信息,為地質災害的避讓、治理、預報提供依據。對地區重點建設項目或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區域,如礦業園區等,應採用專門的儀器,由專業人員對有重大隱患的地質災害點建立專門的監測。監測方法、監測頻次、監測數據記錄和報送等應根據地質災害應急狀態確定。地質災害預報一般情況下由縣級國土部門會同氣象部門發布,緊急狀態下可授權監測人發布。
( 4) 完善各項制度,增強應急反應能力
7 縣 ( 市) 人民政府應督促有關部門建立冰雪融化期和汛期值班制度、險情巡查制度和災情速報制度、「兩卡」發放制度、災情應急調查制度,並認真抓好督促落實。在汛期前組織有關人員對主要居民點、交通沿線、中小學校、旅遊景區、礦業園區、重要礦山等所在地進行地質災害險情巡查; 對已經發生的地質災害或群眾提供的災害信息,迅速組織力量到現場調查,並在規定的時間內逐級上報災情,發布其災害應急狀態。
地區地質災害的應急准備,按時段和地質災害突發事件可分為四種狀態。一是Ⅳ級響應,顏色定為藍色,時間為每年 11 月 ~ 次年 3 月底,平時正常待命狀態,主要工作任務是開展日常監測、組織宣傳培訓、編制年度防災方案、維護應急反應設備。二是Ⅲ級響應,顏色為定黃色,時間從每年 4 月開始,進入汛期的預警狀態,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為 3 級,主要工作任務是地質災害隱患點檢查、巡查,國土資源部門要安排 24小時手機值班,各種應急反應設備進入待命狀態,群眾監測網路及專業監測網路加密監測。三是Ⅱ級響應,顏色定為橙色,異常融雪、降雨的警戒狀態,融雪期間、連續降雨或暴雨間 ( 需延長至雨後 3 日) ,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為 4、5 級,主要工作是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檢查、巡查,縣 ( 市) 要通過電話、手機簡訊等向分管領導、相關部門送達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國土資源部門 24 小時辦公室值班,群眾監測網路及專業監測網路進一步加密監測。四是Ⅰ級響應,顏色定為紅色,災害事件的應急狀態,出現明顯地質災害險情,應發布臨災預警信號,啟動應急預案、災情速報,派出應急分隊、搶險救災。
( 5) 周密部署,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一是識別危機,判斷災情。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在接到災情預警或災害報告後應緊急會商,決定是否組建地質災害救災現場指揮部及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 明確各部門職責,做好救災各項准備工作,並按程序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災情。二是緊急避讓,控制災情。首先應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組織避災疏散,防止災情擴大,組織幹部、群眾進行自救互救,平息謠傳或誤解,保持社會安定。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對災區實行特別管制,或向災區派出工作組協助災區政府進行地質災害應急工作。三是布置應急監測。應針對災害的實際情況,布置應急的監測,對災害的形成條件、引發因素進行調查,為排除險情、減輕災情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四是按應急預案各專業小組職責,布置有關部門及救災隊伍的任務和救災措施。五是追蹤災情的發展及救災措施貫徹落實的反饋信息,評估救災措施的效果和質量、追蹤決策,修正決策。
( 6) 提前謀劃,做好搶險救援的組織和准備
各級政府應將地質災害防治資金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和財政預算,確保地質災害監測、應急調查等的需要。要將地質災害防治納入防汛抗旱的工作中,地、縣兩級政府在防災物質准備上應予以統籌考慮安排。由於阿勒泰地區地質災害多發生在山區,這些地方多數交通、通訊條件較為不便,搶險救援力量、裝備等較為薄弱,因此當地人民政府、基層群眾應首先在第一時間組織、動員基幹民兵及受災地村民搶險、自救,並根據地質災害的實際情況,通過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請求當地駐軍、武警部隊等力量參與地質災害的搶險救災。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危險區,應開展地質災害搶險救災的基本知識培訓,並進行訓練演習。在臨災應急狀態時,應組織有關人員值班管理,保證救援力量隨時投入搶險救災。
2.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項目
在 2009 年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程項目設置建議中,共設置了阿勒泰市駱駝峰崩塌、泥石流治理等工程項目 7 項。主要在阿勒泰市、布爾津縣、哈巴河縣和富蘊縣。防治的災種主要為崩塌和泥石流等。威脅對象包括當地居民 ( 包括中小學生) 、牲畜、車輛、耕地和天然草地以及農田水利設施等。總體發展趨勢為易發頻率高且程度重。若不及時防治,對當地居民、牲畜、水電基礎設施等構成威脅,給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失( 表 3-26) 。
表 3-26 阿勒泰地區地質災害防治項目設置建議
資料來源: 根據阿勒泰地區國土資源局資料修改,2009。
❽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生態
如果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的話
自然界也會遭到破壞
人類的生存也會受到牽連
為此要保護自然
與自然成為和諧的關系
不要過度使用自然資源
節約使用
❾ 如何保護生態環境
人類與自然互助,文明共環境和諧。
讓地球生機勃勃,讓家園綠意融融。
生命來源自然,健康來自環保。
還老人一個純凈的夢, 給孩子一片蔚藍的天。
萬涓成水、匯"綠"成"和" 。
一滴雨露,挽救一個生命;一片藍天,拯救一個地球。
同享一片藍天,共創無限和諧。
打造一方凈土,共享一片藍天。
青山 綠水 藍天 白雲 這才是我們的家。
破壞環境獲得的利益是債務。
創藍天碧水新城福澤你我他,建文明和諧人居惠及千萬家。
讓環保紮根現在,用綠色昭示未來。
護天護地護花護草護環境*愛山愛水愛林愛鳥愛株洲
同心描綠色, 眾手繪藍天。
把藍天留給你我,讓綠水環繞人間。
請每天反省:除了污染,我還留下了什麼?
珍愛生活之園,珍惜生命之水,珍視生存之土。
藍天美麗因為有白雲, 大地錦綉因為有草木。
實行清潔生產 綜合利用資源 打造綠色競爭力
景隨愛護生, 綠由雙手植, 禍從污染起, 福自環保來。
綠色貴在保持,環保重在行動。
打開藍天的窗,扣開青山的門,走進環保世界,共享美麗人生。
以法保護自然環境,以德創建社會文明。
人生百年 環保千秋
世界因萬物而和諧,生命因綠色而美好。
文明貴在一言一行,環保重在一點一滴。
構建和諧社會大環境,倡導文明環保新氣象。
與綠色相約,與環保同行。
用心靈播撒綠色的種子,用汗水犁出綠色的家園。
點點滴滴環保情,殷殷切切愛國心。
保護環境愛家園,健康生活每一天。
追求環保是你我的心願,參與環保是你我的責任。
讓綠色走進家園,使生命遠離污染。
千方百計治理污染,齊心協力保護環境。
綠色深呼吸,陽光好滋味。
手拉手,創造美好環境;心連心,構建和諧社會。
加強污染防治工作,共同構建和諧株洲。
如果自然是母親,那麼我們就應該是孝子。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自然在身邊,保護在心中。
愛護大自然,建設美好家園。
綠色,是自然之美,是心靈之聲,是人類的依靠。
地球你我家,保護靠大家。
自然是什麼?是你得以生存的母親。
關注環境,就是關注未來。
用心保護,因為那是我們生活的根本。
植物青青,水也清清。路房園新,家也溫馨。
環境保護你我他,藍天碧水伴大家。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擦亮藍天,播撒綠色。
建綠色家園,創美好生活。
您愛自然多一點,自然愛您久一點。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
保護藍天碧水,愛護生態家園。
植樹造林,美化家園;展現綠色浦東,維護生態環境。
花朵香又美,倩君不要采,留著大家看,美景常存在。
綠色環境像自家,保護環境靠大家。
垃圾筒笑口常開,請你不忘送一點。
學校是個大花園,師生共同來關愛。
天更藍,水更綠,讓我們的家園更美麗。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的家園!
藍天白雲,水清岸綠,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綠色環境,生態家園,關愛動物,保護資源,愛護綠化,珍惜生命。
多一份綠色,多一份健康。
生命是樹,綠色是根。
保護環境,愛我家園。
綠色是生命之色,生命呼喚著綠色。
每個人都有保護綠化的責任,每個人也有享受綠化的權利。
管住口,不亂吐;管住手,不亂扔;管住腳,不亂踏。
比清新,比亮麗,畫出一幅好天地;你參加,我參加,美化校園靠大家。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環境問題,關系人人;環境保護,人人有責。
環境保護從娃娃做起。
生命和綠色擁抱 人類與生態共存
小草睡覺,請勿打擾。
請保護一草一木。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我是「白雪公主」,請勿弄臟我的衣服。
我是整潔的牆壁,請勿給我「化裝」。
社區優美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
為了小區的整潔,請勿帶寵物到處大小便。
有了我——植物,家園才會更美麗。
為了家園更美,請勿摘花。
足下留情,春意更濃。
樹立環保理念,創建綠色家園。
別讓地球上最後一滴成為人類的眼淚。
小草在生長,大家別打擾。
美麗的環境,離不開大家的維護。
你栽一棵樹,我栽一棵樹,我們共同為地球添綠。
節約一滴水,地球更美麗。
愛護環境,就是關愛生命。
排放廢水少一刻,小魚歡樂多一刻。
帶走生活垃圾,保護自然環境。
學校是我家,保護環境靠大家。
保護環境,健康你我他。
不要踐踏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