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態溫泉 » 生態環境研究

生態環境研究

發布時間: 2020-11-23 03:32:12

①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到底是什麼關系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為國務院批准成立的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研究所,兩者為隸屬關系。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始建於1975年,時為國務院批准成立的中國科學院環境化學研究所,是全國性生態環境領域綜合性研究機構,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管轄。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要學科方向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環境過程與控制、環境污染的健康風險、污染水體修復與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人與自然耦合機制、城市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對策、環境生物技術的理論與應用。

(1)生態環境研究擴展閱讀: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主要機構與功能:

1、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圍繞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開展創新性、基礎性重大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致力於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決策提供戰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撐,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中重大環境問題的工程技術與咨詢需要。

2、根據2016年1月研究院官網顯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通過合作研究課題、聯合申報課題、聯合培養研究生、聯合共建實驗室等方式,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十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進行了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和咨詢方面的合作。

② 生態環境研究有哪些科學方法

首先,生物學,無非研究的是三大類:動物學、植物學和微生物學。而環境科學研究的是人類與環境系統,研究這個系統的發生發展、調節控制及改造利用的科學。生態學則高於環境科學,研究的是生物有機體與其周圍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這個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

③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的住宿條件怎麼樣

研一集中上課 3-4人 玉泉校區
研二 3-4人 奧運園區
研三 2人 生態中心內部
住宿條件都不錯。。

④ 生態環境的保護課題研究的方法

現在課題研究的方法有:觀察法 、調查法、測驗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等,在這些方法都能用於生態環境保護課題,所以要想運用那種方法就要了解具體的事項要求規定,這樣對課題研究才有所幫助。你可以來,億百出版網,看看。

⑤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屬於中科院嗎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最早是叫環境化學研究所,屬於中科院下屬的研究機構(與中科院植物所、動物所等研究機構一樣),歸中科院管理。

⑥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好考嗎

我也想考中科院生態中心呢,不過不和你一個專業,我考環境科學,中科院的特點在於一個導師每年只收一個學生,這就比較玄,別的都還好~~~

⑦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科研成就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創刊於1989年,主要報道保護自然資源、生態學、環境健康、環境污染方面的研究內容,被SCI、IM等資料庫收錄。
生態學報 影響因子及被引頻次
科技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CSPTCD 2014年數據顯示本刊影響因子為1.421,被引頻次14807。
生態學學科排名:總被引頻次第1名,影響因子第2名,綜合評價指標第1名。
全國科技期刊排名:總被引用頻次列全國1989種核心科技期刊第1名。
獲獎情況
2000年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
2002年中國科協「第三屆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2002年「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科技期刊」;
2004年「第三屆國家期刊提名獎」;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連續13屆CSPTCD「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
2006、2007、2008 、2009、2010、2011、2012、2013年「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
2008科技部「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資助期刊;
2009年獲「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期刊」
2012、2013年獲「2012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2013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環境科學學報 《環境科學學報》是中國國內環境科學領域最有影響的學術期刊,1981年創刊,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該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多次榮獲「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稱號。該刊主要報道中國國內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新近取得的創新性研究成果。
另外,該刊被收錄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刊源,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美國《Chemical Abstracts》(《化學文摘》)、聯合國《Aquatic Sciences and Fisheries Abstracts》(水科學和漁業文摘)等收錄。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新近出版的2005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環境科學學報》2004年影響因子0.954,在中國國內資源與環境類期刊中名列第2位(在環境科學類期刊中名列第1位)。 環境科學 《環境科學》創刊於1976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是中國環境科學領域最早創刊的學術性期刊,並入選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出版總署和科學技術部的「中國期刊方陣」,並得到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的資助,2009年榮獲「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稱號,2002-2014年連續13次榮獲「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稱號,2012年和2013年榮獲「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稱號,5次獲得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連續3次榮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稱號。
另外,該刊被中國國內外一些重要檢索系統收錄,如美國醫學索引MEDLINE;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美國生物學文摘預評BP;美國醫學索引IM;日本科學技術情報中心資料庫JICST;英國動物學記錄ZR;劍橋科學文摘(CSA):Environmental Sciences;劍橋科學文摘(CSA):Pollution Abstracts;劍橋科學文摘(CSA):Life Sciences Abstracts等;中國國內的檢索系統有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維普);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NKI);數字化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生物學文摘等。 環境化學 《環境化學》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於1982年創刊,並被美國的《化學文摘》、《中國化學文摘》、《中國化工文摘》、《中國環境科學文摘》、《中國醫學文摘(衛生學分冊)》、《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和《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收錄,並在《中國學術期刊資料庫》全文網上刊登。 環境工程學報 《環境工程學報》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刊始創於1980年,原名《環境科學叢刊》,為適應學科發展的需要,曾於1993年和2000年先後更名為《環境科學進展》和《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該刊自2007年1月起正式更改為現名。
《環境工程學報》及其前身均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國國內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領域的重要期刊,並被中國國內外一些重要檢索系統和引文資料庫收錄,如美國化學會的化學文摘(CA)、荷蘭愛思唯爾(Elsevier)公司的Scopus全學科引文文摘資料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以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等。 生態毒理學報 《生態毒理學報》是為順應環境科學與生命科學交叉的學科發展趨勢,推動中國國內環境風險研究領域的發展而創辦的,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並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於2006年起正式創刊、在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
已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CSTP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文摘》;美國化學會的化學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美國生物學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美國生物學文摘預評(BIOSIS Previews);美國烏利希國際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英國動物學記錄(Zoological Record)等多家檢索機構收錄。據《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2014版)》統計,該刊影響因子1.518。

⑧ 環境生態學的研究對象

環境生態學研究重點是環境污染的生態學原理和規律、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廢棄物的能源化和資源化技術,研究目的是改善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達到資源的永續利用,促進經濟、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生態學的研究對象是污染的環境對整個生態系統(以生物為主)的影響。它是研究生態系統中的生物與污染的環境兩者之間作用與反作用、對立與統一、相互依賴與相互制約、物質的循環與代謝等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規律,以及支配這些規律的內在機理。生命系統與人為干預的環境系統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表現為各級水平,所以,環境生態學的研究對象既包括從宏觀上研究環境中污染物和人為干預的環境對生物的個體、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產生影響的基本規律,也包括從微觀上研究污染物和人為干預的環境對生物的分子、細胞和組織器官產生的毒害作用及其機理。

⑨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樓上的那位回答真的太不負責了。根據別人的報考經驗就這么下定論,你不是在拿別人的前途開玩笑么!?如果人家採納了你的意見,堵上的可是一生的前途。
同學,我不知道你是要考研還是考博。如果從外校考研到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話,難!如果是到研究中心考博的話,更難!!而且環境工程水處理是最難的!你的眼光不錯!
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招生是這樣的,大部分名額已經是在考研之前導師在各高校選好了學生保研的。是一些中科院的研究院或副研究員在各高校做本科教師時所帶的學生,直接保到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所以這里比較難考。這只是其一。
其二,中科院有很多的研究所,想必你也很了解。而研究中心位於北京,正如考大學時候北京的學校最難考是一樣的。
其三,正如你所說,即使你初試分數很高,人家也不會要你,這是必須的。我到那裡考了兩年,最終我回到我大學本科的學校念的研究生。
給你幾點建議吧,考清華的這個專業也比那裡容易許多,或是其他高校,現在高校的研究條件不必研究院差,甚至超過研究院。你也可以選擇中科院其他研究所,會比研究中心容易很多的。另外,並不是中科院好,中國農科院也很不錯的,這個專業方向也很好。
最後,只是希望你做好決定,我沒有考上,並不是我的能力不行,實話跟你講,本科時我拿了不少獎學金,但是...也許人才太多,那裡的門檻太高。
還有,我沒考到那裡也算幸運,聽說那裡的條件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包括你的學習工作和導師的態度,要斟酌。
你也沒有懸賞分~ 跟你說這么多 只是希望學弟學妹們不要走我走過的老路,荒廢了時間和精力,考研也很熬人的,現在回頭想想....呵呵
祝你前途光明!!!

⑩ 生態環境研究發展趨勢

18世紀以來的現代工業文明在為人類社會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導致了人與自然環境關系的惡化。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日益嚴重,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區擴展、自然資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壤沙化、洪澇災害、水污染、大氣污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以及發達國家不斷出現的環境公害事件,使我們生存的地球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的挑戰與威脅,成為地球環境與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生態環境已成為新世紀人類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類開始更深入地理解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過程,並逐步在不同尺度范圍內開展生態環境研究。近年來,隨著對生態環境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入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生態環境研究出現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1.研究問題更加復雜化和綜合化

生態系統是一個自然-社會-經濟的復合系統,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表現出復雜性和不確定性。隨著人口和社會經濟的增長,科學技術進步和人類開發資源能力的增強,生態環境系統所承受的壓力日益增大,生態環境平衡受到破壞,人們所面臨的生態環境危機層出不窮,各種生態環境問題相互交織,生態環境問題更加復雜化和綜合化。因此,對生態系統的研究應當是綜合研究。只有通過綜合研究才能正確理解不同時空尺度、不同類型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才能作出准確的評價,從而指導人類作出明智的生態決策(田永中、岳天祥,2003)。

2.生態環境研究對象時空尺度的長期化和區域化

1992年聯合國《21世紀議程》發布以來,環境問題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被世界各國所普遍接受。面對復雜和綜合化的生態環境問題,短時間尺度和針對局部問題或某項計劃進行的生態環境研究,已經不足以解釋復雜的綜合的生態環境問題和現象,不能滿足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協調的需要(HarropDO,NixonJA,1999.FortlageCA.,1990);要求進行長期的生態環境定位研究和網路研究、演替分析和預警研究,開展在較大空間尺度上,包括全球、國家范圍、省級或地區級等空間層面上可持續生態系統的研究(王根緒等,2001)。當前人們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主要是區域性的生態環境問題(如土壤侵蝕、沙質荒漠化、水資源、水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區域生態環境研究逐漸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重點。

3.研究手段趨於定量化和現代化

過去的生態環境研究多以定性描述為主。隨著生態研究從系統結構、狀態、功能的研究向生態過程的研究發展,研究的問題更加復雜化和綜合化,研究對象時空尺度的不斷擴展以及信息技術的進步,基於生態系統以及區域的生態環境研究也逐漸趨於定量化。傳統的統計手段已無法完成這項工作,迫切需要一些新的技術手段來支撐生態研究(JocelynKaiser,2001)。科研工作者希望藉助數學模型來模擬與預測生態環境系統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希望利用現代的遙感技術和GIS技術來監測和分析生態環境現象。

4.研究目的轉向生態環境系統的管理與決策

過去的生態環境研究,主要是以解釋生態環境現象和規律,分析生態環境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為主要目的。目前,生態環境研究越來越關注生態過程的研究,生態環境系統的價值和生態環境服務功能,生態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保護。因此,研究目的已經開始從對生態系統的適應,轉向對生態環境系統的科學管理與決策。

上述生態環境研究的發展趨勢,使現代生態環境研究逐漸進入了一種以網路式長期定位觀測為基礎、以定量化和現代化信息技術為研究手段、以建立區域可持續生態環境系統為目標的階段。現代「3S」理論技術———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正在深入和廣泛地應用於不同時空尺度的生態環境研究;特別是在大尺度流域(空間尺度大於10000km2甚至整個大陸)建立數字生態監測系統和構建數字流域,已成為重要發展趨勢(劉英敏,2006)。

生態環境信息量大、涉及面廣,生態問題與地理因素緊密相關,通常帶有很強的地理或地理分布特徵。因此僅靠常規的調查、監測和資料整理,無法掌握生態環境的全面信息,難以進行系統的動態監測和科學決策。「3S」技術應用於生態環境監測,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越性(謝跟蹤,2003):

(1)遙感技術能從宏觀到微觀,迅速、准確、客觀地反映出生態環境的歷史與現實變化,獲得准確的同步數據,GPS技術可以實現空-地配准和精確定位,克服傳統生態環境監測技術與方法的范圍小、現勢性差、信息不足、定位精度低等缺點,獲取全面、豐富的信息,實現對生態環境各要素的綜合、動態、實時監測。

(2)GIS技術能夠對生態環境信息進行全面管理、綜合分析、趨勢預測和適時發布,可以克服傳統技術分析方法的不足,實現生態環境信息空間與屬性信息一體化分析與綜合處理,提高生態環境分析與評價的精度,同時還可以實現對生態環境演變的模擬和預測,從而能使我們及時調整管理規劃和制定相應的經營措施,扼制生態環境破壞的發展。

(3)「3S」技術對生態環境的監測與分析的效率高、成本低、精度高、用途廣,較傳統方法在各方面都有較大的優越性。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