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溝渠
『壹』 一個臭水溝是生態系統嗎
一個臭水溝不是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間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在一定時期內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是主要標志。
『貳』 生態溝渠底鋪卵石,卵石的質量要求
天然顏色的機制鵝卵石、河卵石、雨花石、干粘石、噴刷鵝卵石、造景石、木內化容石、文化石、天然色理石米等,建築裝飾材料及室內裝飾用的高級染色沙,無毒、無味、不脫色。品質堅硬,色澤鮮明古樸,具有抗壓、耐磨耐腐蝕的天然石特性
『叄』 哪位大神知道生態溝渠有哪些類型
生態溝渠是指具有一定寬度和深度,由水、土壤和生物組成,具有自身獨特結構並發揮相應生態功能的農田溝渠生態系統,也稱之為農田溝渠濕地生態系統。主要有固著藻類生態溝渠和水生植物生態溝渠;按土地類型主要有灌區生態溝渠和濕地生態溝渠
『肆』 耗資7億多人民幣,重慶是如何把臭水溝打造成濕地公園的
公園是我們男女老少茶餘飯後或者晨起鍛煉都喜歡去的地方,因為公園有山有水綠化好空氣好,在公園漫步感覺真個人都神清氣爽了很多,可是在重慶有一座耗資7億多人民幣的公園屬實讓小編咋舌,那麼這座公園到底有著怎樣的不平凡之處呢?接下來小編帶你一起走進這座公園,感受它的「前世今生」。
每一個公園都有它的建造和發展意義,而重慶的這座濕地公園的意義則更加獨特,它不僅化腐朽為神奇改造了臭水溝、為重慶的空氣質量做出的貢獻,更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為當地經濟建設做出了莫大貢獻,不光如此,這座濕地公園也成為了重慶的美景一處,極受當地老百姓的歡迎和喜愛,總之斥巨資打造的這座公園它是成功的代表,小編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它的風采,各位小夥伴有機會去重慶旅遊打卡一定不要錯過這里哦!
『伍』 生態型溝渠
無污染
『陸』 常德穿紫河昔日「臭水溝」如今有變化嗎
常德穿紫河:昔日「臭水溝」變身城市「綠腰帶」。
《劉海砍樵》的情景劇在穿紫河畔上演。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常德重新打通了整個穿紫河的「任督二脈」,一頭讓穿紫河和城市的內陸湖柳葉湖相連,另一頭又連通了長江的支流沅江,讓城市的水系又重新煥發活力。
在處理好穿紫河污染問題之後,常德巿委市政府又在沿岸修建親水平台,觀光遊船碼頭,河岸觀景區,浮游島,建立魚類。昆蟲及水鳥生態圈,利用步行橋連接南北兩岸,將穿紫河建設成城市中心的綠色公園。最終營造出「泛舟朗洲城,舉杯邀司馬」的意境。在長達11公里的穿紫河兩岸,古城、古街、古橋、古碼頭,再現常德古城風貌。璀璨的燈光,美輪美奐的表演,涼爽的晚風,緩緩的河水,歷經滄桑的穿紫河儼然已變成一條精美的航道。
來源:央廣網
『柒』 我們村民小組農田被租用搞生態農業,把田梗和水溝農田翻成整片,我想請問土地復原費用怎麼算有什麼法律
你可以看一下《土地復墾條例》(國務院令第592號)和你本省(市、自治區)《土地復內墾實施辦容法》及《土地復墾費收取標准》(比如黑龍江省出台有《黑龍江省土地復墾實施辦法》和《黑龍江省土地復墾收費標准(試行)》)。
『捌』 本人想建一個仿生態石蛙養殖場,不知道溝渠怎麼挖,多深多寬
開挖溝渠的關鍵在:能夠保持溝渠內有足夠的水量。
這個水量不僅是排除養殖回污物保持水體答清潔的需要(認為是單純排污清潔的觀念是誤區),更重要的是要有適合石蛙生態需要的流速。但是一個地方所能夠擁有的水量是有限的,因此要根據自己當地所取水源的具體情況來確定溝渠載水的截面積。深度應視蛙的大小而定,且由於水體排污的需要應修整成斜面,這樣水體深度就會由淺入深(由此長度會受到限制)適合各種規格和產卵、冬眠需要的蛙。但個人認為水體最大深度不需要超過250毫米。另外注意溝渠兩側不能過陡或過於光滑。
『玖』 關於生物入侵者的例子
其中水葫蘆、水花生、紫莖澤蘭、大米草、薇甘菊等8種入侵植物給農林業帶來了嚴重危害,而危害最嚴重的害蟲則有14種,包括美國白蛾、松材線蟲、馬鈴薯甲蟲等。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16種有害外來物種分別為:紫莖澤蘭,薇甘菊、空心蓮子草、豚草、毒麥、互花米草、飛機草、鳳眼蓮(水葫蘆)、假高粱、蔗扁蛾、濕地松粉蚧、強大小蠹、美國白蛾、非洲大蝸牛、福壽螺、牛蛙。http://ke..com/view/39004.htm?fr=ala0網路下很多的。被喻為「紫色惡魔」的鳳眼蓮(Bichhornia crassipes即中國人俗稱的「水葫蘆」)在全世界水域的肆虐繁殖即是外來物種入侵最典型的一個例子。1884年,原產於南美洲委內瑞拉的風眼蓮被送到了美國新奧爾良的博覽會上,來自世界各國的人見其花朵艷麗無比,便將其作為觀賞植物帶回了各自的國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極強的鳳眼蓮便從此成為各國大傷腦筋的頭號有害植物。在非洲,鳳眼蓮遍布尼羅河;在泰國,鳳眼蓮布滿湄南河;而美國南部沿墨西哥灣內陸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層層的鳳眼蓮堵得水泄不通,不僅導致船隻無法通行,還導致魚蝦絕跡,河水臭氣熏天;而我國的雲南滇池,也曾因為水葫蘆瘋狂蔓延而被專家指稱患上了「生態癌症」。 作者:上官依依 0位粉絲 2007-12-30 15:30 回復此發言 4 回復:生物入侵者……資料 案例(2) 此外,澳大利亞的「兔災」,地中海的「毒藻」,美國五大湖的「斑馬貽貝」,夏威夷的「蛙聲」以及入侵我國的「莖澤蘭」、「大米草」、「松材線蟲」,「加拿大一枝黃花」、「克氏螯蝦」、「美國白蛾」等等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例舉不勝舉。由於缺少自然天敵的制約,這些外來入侵者不僅破壞食物鏈,威脅其他生物的生存,而且還給全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的報告,外來物種入侵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4000億美元。 福建靠科技抗擊生物入侵 日期:2009-12-11 作者: 來源:中國環境報第8版 復制鏈接 據中廣網報道 地處生物入侵前沿地帶的福建省,近年來以有效的科研成果,阻止外來有害物種泛濫,收到一定成效。 桔小實蠅是世界性水果殺手,嚴重危害著250多種果樹、蔬菜,全國每年因此而損失數百億元。福建省專家通過研究,找到了對付桔小實蠅的生物方法。工作人員先是捕獲雄性桔小實蠅,用一定量的鈷60射線照射它們,使它們失去生育能力。然後,工作人員再把這些實蠅放回大自然。這樣雌、雄交配後,不會生兒育女。 原產於巴西的空心蓮子草遍布田埂、河道、蔬菜田,和作物爭水爭肥,成為惡性雜草。福建省農科院以專食空心蓮子草的蓮草直胸跳甲,有效地遏制了這種害草對生態的侵害。 為避免水葫蘆泛濫成災,福建農業科技人員經過研究,找到了用噴混合除草劑除水葫蘆的辦法。福建省農科院研製的一種新方法,有望讓水葫蘆成為江河的凈水器。 大米草在灘塗的瘋狂生長,佔領灘塗,致使魚類、貝類、藻類等大量生物喪失生長繁殖場所,被稱為「灘塗殺手」。僅閩東一帶,每年漁業由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4.64億元以上。記者了解到,福建農林大學、農科院等單位也已經找到了對付大米草生長的辦法,可以讓大米草爛在灘塗里,化作海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