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豸山門票
⑴ 台兒庄古城可以用教師資格證嗎
現階段針對教師資格證目前沒有優惠活動。
免票優惠對象:(僅限掛牌價門票,所需證件均為證件原件)
1.本地居民65周歲以上(含65周歲),外地居民70周歲以上(含70周歲)老人(憑老年證、身份證)。
2.全國18歲(含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憑有效證件原件(身份證、學生證和戶口頁)免費游覽台兒庄全域旅遊7大景區,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青少年兒童可直接換取免費門票;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免費兒童需在法定監護人購票陪同下參觀游覽;青少年兒童門票免費政策不包含個人在景區內餐飲、住宿、車船等自行體驗消費項目。
3.全國統招全日制在校大學生(憑身份證和學生證)。
4.殘疾人(憑最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頒發的各類殘疾人證件)。
5.現役軍人(憑士兵證或軍官證和軍校學員證證件原件)。
6離退休軍人(憑軍人離退休證)。
7.導游(憑新版導游證或電子導游證)。
8.團隊大巴車司機憑駕駛證A證、B1證(須配合當日帶團證明使用)。
9.記者(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發井通過年檢的記者證原件)。
10.持有省級以上(含省級)攝影家協會所頒發會員證的人員。
半票優惠對象:(僅限掛牌價門票,所需證件均為證件原件)
60周歲-69周歲(含69周歲)老年人(憑老年證、身份證)。
⑵ 冠豸山好不好玩冠豸山門票只要1元,我買了
好玩!冠豸山
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冠豸山風景區(冠豸山的「豸」字,當地讀音為zhai),位於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境內。冠豸山景區平地拔起,不連崗以自高,不託勢而自遠,外直中虛、山清水秀,與武夷山並稱為「北夷南豸山,丹霞又絕」。景區面積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區5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龍湖五個游覽區組成。冠豸山發始於宋元年間,在石門湖築亭建閣,植以松竹、成為吟詩斗酒之地。元朝至正年間,縣尹院樓閣,標全山十景,到了明代,壘城開池,築南北塹關牆,鑿石磴,建書院,成為閩西「上游第一觀」。
景色特點
冠豸山風景秀麗,蒼玉峽逶迤而入,一石若懸,流水潺潺,松風亭建在半山巨石之上,遊人在此傾聽濤聲,欣賞吐紅杜鵑,分外悅目賞心,走過有驚無險的丹梯雲棧,穿過「雲矚」塹門,便是高壁峭立、獨開一面的「滴珠岩」。有乾隆翰林朱陽鐫刻的「上游第一觀」五字,是閩江、九龍江、汀江發源地之一的佐證。芙蓉坡上下有歷代所建書院十餘座,現存修竹書院、五賢書院、東山草堂皇等。石門湖景區,湖約十里,山環水繞,乘舟游盪,有雙乳峰、葫蘆港、童子牽馬、大象飲泉、瘋僧戴帽等景觀。竹安寨,與冠脫豸山體相連,這里集雄、奇、險、絕於一體。
⑶ 請問現在龍岩本市人游連城冠豸山風景區門票多少錢
龍岩北四年由連成山風景區門票80塊錢一位
⑷ 冠豸山門票多少。一天能玩完嗎
冠豸山門票:
115元(石門湖包含在內)官方票價
聽說是:60元/人;.大概的玩玩
答題不易,麻煩點下右上角【滿意】以茲鼓勵,謝謝!!
⑸ 連城冠豸山景區的門票價格
景區門票價格
30元
開放時間
早上8:00-下午5:00
冠豸山景區面積123平方公里,核心景區5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龍湖五個游覽區組成。冠豸山開發始於宋元佑年間,在石門湖築亭建閣,植以松竹,成為吟詩斗酒之地。山中風景秀麗,獨樹一幟。歷代留下許多摩崖石刻和樓台亭閣及書院等人文景觀。今尚存半雲亭、松風亭、東山書院、修竹書院、靈芝庵等以及摩崖石刻40餘處。最為珍貴的有林則徐登臨冠豸山時手書的橫匾「江左風流」,現存於東山草堂內;還有乾隆年間的名士紀曉嵐,任福建提督學院時題寫的「追步東山」真跡。
交通
從龍岩汽車站乘到連城縣的汽車,連城汽車站位於蓮峰鎮蓮中路,從那裡有去冠豸山的專線車。
⑹ 冠豸山旅遊景點的門票要多少
門票:培田古民居20元,冠豸山40元,石門湖18元,竹安寨15元,梅花山華南虎園20元。
資料來源
http://blueskd.blogbus.com/logs/2004/04/173180.html
⑺ 龍岩冠豸山怎樣可以不要門票
一般很難,即使你有人帶你走小路進去了也不可以去坐船,誰上的風景你就看不到
⑻ 連城哪裡好玩不要門票
連城山水
一、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冠豸山
冠豸山因形似古代獬豸冠而得名。冠豸山平地兀立於連城城東,"不連崗自高,不託勢自遠。"。景區方圓123平方公里,集山、水、岩、洞、泉、寺於一身,雄幽奇秀,素有"陽剛天下第一,陰柔舉世無雙"的美稱。冠豸山風景名勝區由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龍湖五大景區組成。目前,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三大景區已對遊人開放。
1、冠豸山
冠豸山,位於城東郊,宋稱"東田石"。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代縣尹馬周卿率千人上山,開辟蒼玉峽、雲棧、丹梯、冠豸、桃源等13景,並以篆體或隸書刻石標名。馬周卿潛心山景,觀那層巒疊嶂,萬石紛披氣勢,望之似萬朵瓣瓣舒展鮮麗的荷花,隨風搖曳在青標翠蓋之間,遂將其改名"蓮峰山"。
前山的滴珠岩高壁直立,端莊嚴整,形似"獬豸冠",馬周卿題刻"冠豸"為相之標名。至明代,精通古文辭、尤工楷法草書、喜好游歷名山大川、吟詠佳景的邑人庠生黃公甫,在此題刻字徑數尺、矢勁鐵強的"冠豸"二字。傳古有靈獸名豸,似羊而獨角,又稱"神羊",亦叫"獬豸",能辨曲直。遇惡人則以角觸之,法官可據此判斷是非。春秋時楚文王曾獲此獸,依其形製成王冠,稱"獬豸冠"。秦滅楚,以此冠賜給御史大夫。後經漢、唐至宋、明,獬豸冠一直是御史之類監察官及司法官的專用制帽,所以又稱"法冠"。清代御史雖不戴此冠,但其官服的前後仍綉有獬豸的圖案,表明作為執法監察官的性質。由於豸冠的含義正好符合歷代連城人民祈盼執法無私、公正廉明盛世到來的願望,登山賞景便稱"上冠豸",於是蓮峰山漸次淡忘,冠豸山成了正名。
正面游山,輕車可直達山腳,拾級而上,景點相隨,遠近輝映,各具特色,令遊人目不暇接。
2、石門湖
石門湖位於冠豸山東南,並與冠豸山景區緊相毗鄰,舊稱"石門岩",為連城昔日八景之第二景--"石門宿雲"所在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連城城郊嚴重缺水,明知石門岩清水常流但無法引用。民間曾經流傳著一首民謠:"石門岩,拱橋背,大小蚊龍有一對,要是有人鎖得住,世代不用吃糠菜。"大、小蚊龍山是石門岩的主體山,鎖住蚊龍為的是治水,周邊群眾深受乾旱之苦。解決農田灌溉和群眾生活用水成為強烈的呼聲。1970年9月3日,連城縣成立石門岩水庫工程指揮部,9月15日正式動工,於1975年5月完成施工任務。
石門岩水庫上游流域面積4.4平方公里,主河道長3公里。正常儲水位高程72.2米,水面面積23. 29公頃,工程總指揮為當時縣委第一書記李振經。
大壩鎖蚊龍,石門蓄翠珠。石門岩終於變成一個山水相連、景色迷人的人工湖泊。水隨山婉蜒,港叉交錯;山依水臨淵,深谷縱橫;碧水青山相映,兼霞岸柳扶疏;游魚起舞,白萍紅首相邀;水中孤渚,勝似蓬萊,真有"水似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那種令人嚮往的佳境。遊人盪舟其間,聽兩岸鶯聲百轉,看一群野鴨閑游,撫水底青山,追雲邊曉日,悠哉游哉,其間況味,實在難以形諸筆墨。有時谷口葦叢如屏,似已終局,然而漫操小艇,輕撥"圍屏",卻又豁然得一新境界。遊人巧借詩文贊嘆:"山重水復疑無路,輕撥綠屏另有天。"
3、竹安寨
竹安寨距縣城東北5公里,離冠豸山僅1.5公里。這里峰巒挺立、谷深泉幽,當地百姓稱"揭屋寨",又叫"馬頭山"。也稱"竹安寨",寓竹報平安之義。
據史料記載,清咸豐七年(1957)七月太平軍石達開部隊攻陷連城,咸豐八年(1858)九月二十九日,石部攻佔冠豸山。僅咸豐之年,太平軍三次進出連城,竹安寨成了富豪鄉紳們的避亂之所。寨成30年後的1933年,工農紅軍揮戈閩西,進駐連城。紅軍帶領鄉民攻下竹安寨,把糧食、傢具分給窮人。竹安寨內依山勢構築的廳堂、居室、廚房、倉廩等39間房屋,因此毀於戰事,現仍留存遺跡。
竹安寨位居主景區冠豸山的東北部,高度660米,方圓4.2平方公里,亂菁塞途,鉤刺牽衣,外圍保持著濃重的野趣。接近核心地段,松篁漸密,山勢漸陡,苔蘚、蕨類、地衣等分布於岩隙石根、澗頭谷底,與峰巒相映襯。
竹安寨呈現的另一面是准軍事防禦型人文景觀。開發者初衷就是在太平年間,依託這石上流泉,滿山青松翠竹,矮屋茅廬,清幽勝境,溫經讀史,開拓胸襟,自娛自樂;一旦遇上亂世,則可憑這山崖的險阻,寨垣的堅固,安頓婦孺老幼。於是,雇請多名青壯漢子長年累月懸縋炸石,附岩開路,如同紋身一般在這陡峭的山壁間鐫上條條柔美的坎道曲線。
竹安寨的自然景點,一險、二奇、三壯觀,被稱為景觀"三絕",世間罕見。
二、 世界A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
被中外專家稱為"北回歸荒漠帶上的翡翠"的梅花山,是享譽全球的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是"動植物資源基因庫"和"地質博物館",總面積22168公頃,大部分在連城境內。閩江、九龍江、汀江皆發源於此,故又有"八閩母親山"之稱。這里原始森林茂密,名貴樹種葯材比比皆是,華南虎和罕見的金斑喙鳳蝶等珍禽異獸在此繁衍棲息。梅花山兼有黃山之秀、華山之險、灕江之美、西雙版納之朴,是理想的科研教學基地和旅遊避暑勝地。
三、 明清著名四大雕版印刷基地--連城四堡
連城四堡是我國明清兩代著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出版過《康熙字典》、《金瓶梅》等一千餘種書籍,在中國印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1999年5月被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鄉"。
四、 宣和明清民居建築群
連城宣和鄉培田村,明、清、民國時期先後修建的21座祖祠、30多幢華堂構成的民居建築群,尤其其中兩幢"九廳十八井"及"南山書院"堪稱中國建築史上保存十分完整的明清時期建築精品。
五、客家大宅門——萬人古村芷溪
芷溪位於連城南部,自明清以來先後修建了74座古宗祠和139幢古民居,形成國內罕見、規模龐大的古宗祠、古民居建築群,其中「九廳十八井」仍存有8座,如黃氏家廟、澄川公祠、翠疇公祠、集鱣堂、培蘭堂等均為客家民間建築精品之作。
六、 望雲草室和張氏家廟
望雲草室為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機關舊址,在連城縣新泉鎮。1929年6月10日,毛澤東、朱德、陳毅曾在此辦公。同年12月,在此開展了著名的新泉整訓,並在此起草紅四軍"九大"決議案。
張氏家廟坐落於連城縣新泉鎮的新泉村。1929年6月紅四軍進駐新泉,在此成立連城縣第一個蘇維埃政權--連南區革命委員會,現為新泉紀念館連城革命史陳列室。
七、 中華山性海寺
中華山性海寺坐落於連城縣新泉鎮境內,始建於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距今620餘年),是福建名剎之一。性海寺周圍林木蔥郁,風景迷人,殿宇樓閣錯落有致,很具規模。性海寺原主持高僧慧瑛法師是中國佛教協會理事,福建分會副會長,在性海寺首倡"農禪並舉",成績斐然。性海寺已列為福建省對外開放寺廟之一,趙朴初先生生前曾親筆題贈"性海寺"牌匾。
八、 賴源溶洞
賴源溶洞群位於連城縣賴源鄉上村,著名的有三洞:仙雲洞、幽琴洞、石燕岩。仙雲洞,以"雲"取勝,常有雲氣騰騰自洞口湧出,終年不斷。幽琴洞,以"泉"見長,洞中泉水自石縫潺潺流過,音韻幽幽,如奏管弦,因而得名。石燕岩,相傳昔有紫燕數千,飛經此地,忽降驟雨,齊集石上,雨止視之,皆化為石。
⑼ 連城冠豸山的門票多少錢
冠豸山抄門票:60元/人襲;石門湖船票:30元/人;九龍湖船票:80元/人;天寨(原竹安寨)門票:65元/人;景區內交通:10元/人;
1、新聞記者、現役軍人、殘疾人、離休幹部,憑國家新聞總署頒發的記者證、現役軍人證、殘疾證、離休證享受門票免費優惠,其它部門機構頒發的記者證享受門票5折優惠,不免船票;
2、60歲(含60歲)以上遊客憑身份證享受門票7折優惠, 70歲(含70歲)以上享受門票免費優惠,船票不打折。
3、學生憑有效證件享受門票7折優惠,船票不打折;學生團的帶隊老師按學生價。
4、身高1.2米以下的兒童免門、船票;身高1.2米(含1.2米)-1.5米的兒童享受門票5折優惠、船票不打折;
5、持有旅行社經理上崗證、國導證、導游員資格證、領隊證、隨車旅遊大巴A證駕駛證(一團一證)、龍岩市市導證(一團一證),上述持證人員凡帶團進入景區執行導游作業的,可免收門、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