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虎頭山門票
Ⅰ 游大寨虎頭山有感 600字作文
您好,看到您的問題一直是零回答問題且將要被新提的問題從問題列表中擠出,問題內無人回答容過期後會被扣分並且懸賞分也將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您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或者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當然,找老師幫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二,您可以多認識一些知識豐富的網友,和曾經為你解答過問題的網友經常保持聯系,遇到問題時可以直接向這些好友詢問,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
三,很多時候該自己做的事還是必須有自己獨立完成的,有的事還是須由自己的聰明才智來解決的,別人不可能代勞!就算別人給你代勞,最後也不屬於你的,只有自己做了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別人只能給你提供指導和建議,最終靠自己。所以,祝願你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找到最終自己想要的結果!你是最棒的!
您可以不採納我的答案,但請你一定採納我的建議哦!
雖然我的答案很可能不能解
Ⅱ 大寨虎頭山有哪些歷史意義
山西大寨的虎頭山主峰海拔約1100餘米,傳說700餘年前,虎頭山一帶因為金元之間的戰爭曾經是戰場之所在,「大寨」和「小寨」這樣的村名據知均是當時屯兵營寨的漫長遺存之物。700年前的戰爭僅僅給虎頭山留下這無聲無息的兩處村名而已。
虎頭山本來是一座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小山,陳永貴及大寨群眾一代人的勞動,使中共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親筆題詞「農業學大寨」,虎頭山也名播四海。在20世紀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時,「到大寨去,已是國內旅遊的第一選擇。人數最多的一年是1967年,共有370多萬人,高峰期一天高達數萬人。那時修通大寨虎頭山的路上人流洶涌,萬頭攢動,接待站從早到晚有人吃飯。」
還有人作過這樣的統計,說從1965年到1978年,「到大寨虎頭山的外國人有2288批,共有134個國家,25478人。高峰期一天竟接待了50多個國家的客人;其中有22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莫三比克總統就來過兩次。」史載江青也曾在虎頭山麓挖過一次「戰壕」,但是第二年她再來時卻被大寨人給填掉了,為此她好生惱怒了一次。
1965年,周總理來到虎頭山,他對大寨人說,大寨雖然梯田造得好,糧打得多,但是還要多種樹,從根本上改變生態環境。從此大寨人開始了虎頭山綠化過程。60、70年代,地里捨不得種樹,就到虎頭山上石縫里種樹,綠化了1000多畝荒山。80年代調整農業結構,在坡地上種植了300多畝蘋果、桃、紅棗等果樹。1991年大寨人「退耕還林」,開始在虎頭山植樹造林,1995年,出動300人,投工10000多個,在虎頭山放炮炸坑,一個坑填一車土,在干石山上種植了萬余株松柏。
1996年大寨虎頭山建起森林公園,公園內坐落著周總理登山紀念亭、郭沫若紀念碑、葉帥紀念亭、陳永貴墓、作家孫謙墓和大寨紀念館、陳永貴半身雕像等一批歷史名勝。還有葉帥寫的「虎頭山」三個大字鐫刻在山間的一塊天然巨石上。虎頭山森林公園先後從北京、石家莊、太原等地引進15個綠化樹種,虎頭山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1999年,來大寨的遊客約10萬人次,虎頭山森林公園門票收入56萬元。
Ⅲ 大寨虎頭山 景點有哪些
有冠山森林公園,陳永貴墓,郭沫若墓,周總理紀念亭。還有梯田,大寨展覽館,普樂寺。大寨新農村。最好春夏秋3個季節去。風景優美,氣候涼爽。比較好玩。
Ⅳ 大寨人.給陳永貴輓聯,什麼功蓋虎頭山下來是什麼了
虎頭山,是一山的來名稱。在中國各地源有多處名為「虎頭山」的山脈,有山西大寨虎頭山、廣東茂名虎頭山、福建三明虎頭山、甘肅迭部虎頭山、台灣花蓮虎頭山等。 山西大寨的虎頭山主峰海拔約1100餘米,傳說700餘年前,
Ⅳ 大寨虎頭山蓋寺廟是真的嗎
我覺得是有這個廟的,但是這個廟不算太火爆,很多人也不是太喜歡這個廟。
Ⅵ 陳永貴去世後大寨人是怎樣迎接他的骨灰的
虎頭山,是一山的名稱。在中國各地有多處名為「虎頭山」的山脈,有山回西大寨虎頭山、廣東答茂名虎頭山、福建三明虎頭山、甘肅迭部虎頭山、台灣花蓮虎頭山等。山西大寨的虎頭山主峰海拔約1100餘米,傳說700餘年前,
Ⅶ 昔陽的虎頭山描寫特點。
虎頭山森林公園位於大寨村南的虎頭山森林公園,面積1.平方公里,為一綜合性的游覽區。
虎頭山森林公園區內綠樹成林,枝繁葉茂,果實累累。七溝八梁一面坡已建成「人造小平原」,山腰有210畝果園。山坡上全部用青石砌壘的290道梯田塄沿映襯田間。橫跨團結溝的高空水槽凌空飛架崖間,5000餘米長的軍民渠盤繞山樑田邊,引來清水灌滿山腰散布的5個蓄水池。登山約數十步,有周恩來紀念亭,為一八角攢尖式小亭,1994年建成。該亭是為紀念周恩來1965—1973年間先後3次到大寨登.上虎頭山所建。亭下北側,有1995年圍繞水池修建成的、長約數十米的半月形水榭,供遊人臨池遊玩賞景。陳永貴墓位於虎頭山西向山腰,依山面村,墓後林木環繞,墓基坐東南朝西北,墓體圓形,高1.5米,水泥砌築。與陳永貴墓相鄰的,還有一代文豪巨匠郭沫若詩碑,為漢白玉碑,於1992年11月16日為紀念其百年誕辰所立。碑上刻有郭沫若1965年12月7日參觀大寨時寫的《頌大寨》詩一首。著名作家孫謙墓依次建在虎頭山下。在陳永貴墓北側山坡上有一道三層228級台階,可直接通向大寨展覽館。山頂建有陳永貴題字的大虎牧場,飼養有近200頭梅花鹿,其中近百頭小鹿放牧林間。
為了進一步順應旅遊形勢的發展,昔陽縣大寨村大寨虎頭山森林公園將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作為加快發展的動力之源,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服務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景區檔次和品位,創建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
大寨村黨支部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策劃部署、組織協調和檢查指導,為創建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與此同時,在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對景區旅遊基礎設施進行了全面的升級改造,並以精品化建設、人性化服務為著力點,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優化服務質量,打造舒適和諧的旅遊服務體系。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大寨村都有演出隊將大寨舞、大寨歌上演。遊客在游覽的同時,還能通過演出加深對大寨過去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精神的理解。大寨展覽館還專門設立留言冊,收集遊客對大寨景區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大寨村黨支部書記賈春生告記者說:「咱們創建國家4A級景區,今年共投資100多萬元,建造了一些硬體的設施,包括遊客的接待中心等等,還編排了一些舞蹈,如大寨舞,大寨鐵姑娘舞,讓遊客來大寨有一個滿意的心情。今年爭取把這項重大的任務完成好、拿下來。」
此次森林公園創4A工作按照縣委、縣政府「特色旅遊名縣」為工作部署,嚴格按國家4A級景區的評定標准進行建設。目前景區的硬體設施建設已接近尾聲,各項指標工作已基本完成。
Ⅷ 你們知道大寨虎頭山嗎
享譽中外的大寨,位於太行山西部,山西省東側, 物華天寶,風景秀麗 。深林蔥郁的內大寨森林公容園景點列布,次第相貫形韻兼備,各盡其美。園內山勢峻秀,松柏蓊鬱,景色絢麗多姿,氣候涼爽怡人;這里有英雄的大寨人民戰天斗地的歷史見證,有國內外偉人名士涉足的遺址;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互盡妙趣。
陳永貴故居,平常中見不凡,盡顯一代風流勤勞、朴實、節儉;龍環虎抱,面向谷地的陳永貴墓更是占盡地利;環境簡潔明快的郭沫若紀念碑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彷彿郭老在凝神構思,傾刻間又揮毫力作;記載著大寨人戰天斗地和軍民魚水情的軍民池碧水拂波,魚翔淺底,景色 入畫,令人心醉;幾經滄桑的大柳樹,睹亭思人的周總理紀念亭,以及大寨展覽館、陳列室更是大寨人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歷史見證,令後來人永承偉人遺志奮進,終日觀瞻者川流不息,留連忘返。
隨著太舊高速公路與大寨旅遊路的建成通車,大寨森林公園將以嶄新的姿態、健康的內容、文明的形式迎接國內外遊客觀光旅遊。
Ⅸ 一座虎頭山 一片大寨田 大寨就在山下面 歌名
歌曲名:敢叫復日月換新天制
歌手名:郭蘭英
一道清河水,一座虎頭山,
大寨那個就在那山下邊,
七溝八梁一面坡,層層梯田平展展
層層那個梯田平展展,
牛羊胖乎乎,新房齊嶄嶄,
炕上花被窩,囤里糧冒尖,
銀光滿屋喜氣多,社員夢里也笑聲甜.
一朵紅花開,百里光閃閃,
陳永貴是大寨的好領班,
鐵手磨光金鋤把,汗水灑滿塊塊田,
汗水那個灑滿塊塊田,
年年新套套,步步奪豐產,
懷揣社員心,眼向全國看,
依靠貧下中農掌大印,永不褪色的好黨員.
一條陽光道,萬馬奔向前,
這就是大寨的英雄漢,
扁擔挑走爛石坡,撅頭開出米糧川,
撅頭那個開出米糧川,
困難一層層,歌聲一串串,
冰天造大壩,雪地移高山,
哪怕災害有千萬,敢叫日月換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