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遺址參觀感受
『壹』 周口店猿人遺址觀後感600字
沒事自己寫吧,就是自然界怎麼怎麼神奇,這么長時間的進化多麼多麼艱難,我們要如何珍惜,噠噠噠
『貳』 猿人遺址公園的觀後感
北京之旅——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公園
來到北京,我和爸爸起了個大早,我們興致勃勃地去房山區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公園參觀。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公園位於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境界內,地處華北平原於太行山山脈連接處,距離北京市中心大約50公里。
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經過中國、外國工作者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以龍骨山為中心地域內共發現了27個古人類、古文化和古脊椎動物化石地點。其中在北京猿人遺址、第四地點、山頂洞和田園洞分別發現了距今約70~20萬年、20~10萬年、3~1萬年、2.5萬年的古人類化石地點,是唯一縱貫70~1萬年的古人類文化遺址。
我們爬上山,來到了北京猿人曾經住過的地方。北京猿人遺址,原來是一個天然石灰岩溶洞。從大約5、60萬年起,北京猿人在這里斷斷續續生活到20萬年前,因為某些山洪、地震的原因,它們的遺骨、遺物、遺跡和洞頂塌落的石塊、沙子,在洞內一層一層填充起來,形成厚厚的堆積層(東西長140米,南北寬40米到2米不等,厚40多米,共分30多層。)。
我們穿過鴿子堂(這個地方的名字是根據鴿子比較喜歡在上面棲息而出來的名字),往山頂洞走去,在半路上,我們還發現了一隻毛茸茸的機靈小巧的灰色小松鼠呢!
我們進入北京猿人遺址公園的博物館,彷彿走進了古人類的世界。在博物館裡面,我們看見了:北京猿人遺址公園的平面圖、北京猿人的牙齒、老鼠和鳥的骨頭、腫骨大角鹿的頭骨、葛氏斑鹿的前腳骨、北京猿人的石器(切東西的、砍東西的)、北京猿人的骨頭等等。這些都是化石了,令我最感到驚訝的就是,北京猿人它們還會做一些首飾呢!我看到了一種,就是樹葉、漂亮的扁石頭砸出一個洞,然後拿一根細樹藤(我猜的,因為很細,跟我們現在縫被子的線差不多)穿上去,打上一個結。它們真聰明!還有,他們還會做「針」呢!不過是骨針。一根細細的骨頭,一頭細的削尖,粗的那頭打上一個跟我們現在縫衣服用的針的那個洞,拿最細的樹藤(線)穿進去,真令我感到驚訝!這說明,在遠古時期北京猿人就會做一些這樣比較精緻的裝飾物品,證明他們很聰明。我們在博物館裡面發現了一些動物化石,較多的為鳥類。這可以告訴我們北京猿人大多的食物來自鳥類。當我們參觀到北京猿人的頭骨的時候,讓我想到:大猩猩的腦子比較小,想的事情並沒有我們多;猿人的腦子比大猩猩的腦子大一些,可以製作一些物品;我們的腦子比猩猩和猿人的都要大,思維也非常豐富多彩,我們還可以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不知道我這個想法對不對。
當我們走出北京猿人遺址公園,我和爸爸奇怪的對望了一眼,哈!我和爸爸好似穿越了時空剛剛從古人類的世界回到了我們現在的世界,我們相視一笑。
『叄』 周口店猿人遺址的觀後感怎默寫400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北京之旅——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公園
來到北京,我和爸爸起了個大早,我們興致勃勃地去房山區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公園參觀。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公園位於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境界內,地處華北平原於太行山山脈連接處,距離北京市中心大約50公里。
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經過中國、外國工作者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以龍骨山為中心地域內共發現了27個古人類、古文化和古脊椎動物化石地點。其中在北京猿人遺址、第四地點、山頂洞和田園洞分別發現了距今約70~20萬年、20~10萬年、3~1萬年、2.5萬年的古人類化石地點,是唯一縱貫70~1萬年的古人類文化遺址。
我們爬上山,來到了北京猿人曾經住過的地方。北京猿人遺址,原來是一個天然石灰岩溶洞。從大約5、60萬年起,北京猿人在這里斷斷續續生活到20萬年前,因為某些山洪、地震的原因,它們的遺骨、遺物、遺跡和洞頂塌落的石塊、沙子,在洞內一層一層填充起來,形成厚厚的堆積層(東西長140米,南北寬40米到2米不等,厚40多米,共分30多層。)。
我們穿過鴿子堂(這個地方的名字是根據鴿子比較喜歡在上面棲息而出來的名字),往山頂洞走去,在半路上,我們還發現了一隻毛茸茸的機靈小巧的灰色小松鼠呢!
我們進入北京猿人遺址公園的博物館,彷彿走進了古人類的世界。在博物館裡面,我們看見了:北京猿人遺址公園的平面圖、北京猿人的牙齒、老鼠和鳥的骨頭、腫骨大角鹿的頭骨、葛氏斑鹿的前腳骨、北京猿人的石器(切東西的、砍東西的)、北京猿人的骨頭等等。這些都是化石了,令我最感到驚訝的就是,北京猿人它們還會做一些首飾呢!我看到了一種,就是樹葉、漂亮的扁石頭砸出一個洞,然後拿一根細樹藤(我猜的,因為很細,跟我們現在縫被子的線差不多)穿上去,打上一個結。它們真聰明!還有,他們還會做「針」呢!不過是骨針。一根細細的骨頭,一頭細的削尖,粗的那頭打上一個跟我們現在縫衣服用的針的那個洞,拿最細的樹藤(線)穿進去,真令我感到驚訝!這說明,在遠古時期北京猿人就會做一些這樣比較精緻的裝飾物品,證明他們很聰明。我們在博物館裡面發現了一些動物化石,較多的為鳥類。這可以告訴我們北京猿人大多的食物來自鳥類。當我們參觀到北京猿人的頭骨的時候,讓我想到:大猩猩的腦子比較小,想的事情並沒有我們多;猿人的腦子比大猩猩的腦子大一些,可以製作一些物品;我們的腦子比猩猩和猿人的都要大,思維也非常豐富多彩,我們還可以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東西。不知道我這個想法對不對。
當我們走出北京猿人遺址公園,我和爸爸奇怪的對望了一眼,哈!我和爸爸好似穿越了時空剛剛從古人類的世界回到了我們現在的世界,我們相視一笑
『肆』 周口店觀後感
北京周口店遺址參觀記 2004年夏,去了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因為是體驗式自助旅遊,去的時候是在北京天壇附近坐的公交車,晌午時到達。 進了遺址後,發現炎熱空曠的場地上,除了我們一行2個成年人+3個12~13歲的少男少女,就只看到遠處還有2個男性中國遊客、3個男女老外遊客。真是感慨萬分!感慨自己咋那麼「陽春白雪」,咋那麼「有文化素養」! 按圖索驥,一路走一路看,看樹木、看群山、看天空、看遺址內的建築……周圍是那樣的安靜,除了樹隨風動的沙沙聲,剩下的就是我們大小5人的談笑聲,好似走在自家的後花園。 極至到了視聽館前,才欣喜地發現——還有一撥中國人!20個左右吧,真是另類啊!——個個穿著長袖襯衫,或格子的、或條子的,厚厚的。竟然還不論男女,個個一頂草帽,或戴在頭上,或背在頸上,神情是那麼的自然、那麼的大方。真叫人詫異啊! 趕緊趨步上前,一問,原來是地質大學的學生,頂著大太陽,跟著老師實地考察來了! 回過神來,趕緊對身邊的3個孩子來了個現場教育……看,大姐姐、大哥哥多有上進心啊,這么熱的天,穿著厚厚的長袖襯衫、戴著一頂大草帽,你們要……說的自己情緒亢奮,說的小兒眼睛放光……感慨完了,就立馬樂顛顛地跟在大學生的身後也去山洞裡轉轉。看他們,這兒用手輕輕地摸一摸,哪兒用小工具輕輕地敲一敲,我們尤其是3個小孩也學著樣摸摸洞壁上的泥土,腦海中夢想著要是發現一塊頭蓋骨多好啊,哪怕是小小的、小小的一片碎片也好啊! 不知不覺中,從一個山洞轉到了另一個山洞。從一間展室進入了又一間展室,忙得不亦樂乎。 在展館里,看了猿人的電子模擬生活場景,直佩服它們的聰明才智,感情當年它們選擇生活的是一塊肥沃的風水寶地啊!靠山、面水、草木茂盛、野果充裕、小動物繁多,真是居有所洞,食有所物,藍天,碧水,一樣不缺。倘若有大野獸出沒,則或群起攻之、殲之,或躲進洞穴深藏不露……真是太有才了! 又看了周口店遺址的發掘、考古過程的錄像,油然而生起對上世紀初中國考古先輩們的崇敬之情。那是一個多麼貧窮、多麼落後、多麼動盪的年代啊!卻硬是有那麼一批富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國考古知識分子們,甘於清貧、甘於寂寞,像一批老農似的,經年累月,就著鐵鎬和鏟子,在荒郊野林開始了一場和時間賽跑、和洋人賽跑的考古比賽。倘若沒有這批愛國知識分子,這樣的一個重大考古成就,在中國那樣積貧積弱的年代,豈不早就旁落他人之手! 尤為感人的是,在國寶發掘出土後,我們的考古奠基人只顧抱著文物叫攝影師給文物照相,竟全然忘卻了自己的臉面,以至於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照片上,僅僅是一雙大手抱著的文物,不詳細了解那段考古歷史則根本無從知道那是誰的手?!忘我到如此境界,直叫人肅然起敬! 看著身邊的3個孩子神情莊重的樣子,我欣慰:愛國主義教育又一次沁入了他們的心田,真是寓教於樂啊!須知,這可是展館阿姨為我們大小5人放映的噢,VIP級的。 到了和猿人像合影的時候,盡管大太陽輻射的人頭腦發昏、頭發發燙(此刻,真羨慕那些戴了大草帽的大學生,咋那麼有遠見呢),卻個個比來時自信多了,因為人人驀然發現原來自己長得是那麼的美,萬分感慨自己進化的真是好,天宮造物啊,晚那麼多年才出生真是 有福了! 一晃,下午兩點了,肚子也已餓的咕咕叫了,趕緊找飯吃吧。找來找去,只有進口處的小賣部有方便麵和火腿腸出售,就這樣了。小賣部的阿姨熱情地拿來兩瓶熱水,一頓簡易的午餐就這樣熱情洋溢地完成了。搞笑的是,本來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餐,在3個小孩眼裡卻是一頓興奮無比的大餐,因為他們不費吹灰之力、不用多費口舌就吃到了平時大人老也不肯給他們吃的方便麵!那得意啊,笑的是燦爛如櫻花,一團團的。 吃罷午餐,一看,下午2:40。暈!按照日程,接下來還要去盧溝橋,是為今天的7月7日特意安排的,晚上還要坐7:15左右的火車呢。 來不及了,趕緊謝過小賣部的阿姨,急急地出了遺址來到公交車站。時間一分一分地流淌,卻始終看不到公交車的影子,能看到的、也只是偶爾能看到的是運煤的卡車,還不是我們要去的方向。 匆匆來到一家煙雜店,一問,答曰:「下午這時沒車」,追問:「站牌上不是寫著時間嗎?」又答曰:「不管用,早在前面掉頭,不進來了」。暈!暈! 沒轍了,這可是在郊外啊,是當年北京猿人待的地方啊,大路上人車那個稀少啊,又是7月流火的炎熱夏天的午後,就是躲在大樹下臉兒也像個紅番茄。 鼓起勇氣,學著電影里的樣子,站在馬路上攔車,活了幾十年了,還沒干過這事呢!等啊等,來了一輛煤車,方向不同。盼啊盼,來了一輛小中巴。恐是時間間隔長的緣故,車內擠擠的,一問,不去我們的目的地,但可以離開遺址幾站路,中途再轉車。趕緊上,2大3小。也就開了二三十米吧,車冒煙了,司機說車不行了,天太熱。暈!暈!暈!於是下車,繼續攔車。 為便於攔到車,只一個大人去攔,其餘的1大3小站在50米開外等著。我的天啊,都已經3:30了,心理那個急啊,又是大熱天,表面卻還要故作鎮靜。 可能是炎炎夏日的關系吧,又是午後,又是郊外,交通本就不方便。等啊等,終於,遠遠的有一輛小貨車開過來了。趕緊豎起大拇指,上下晃動著,心理嘀咕著「不知肯停下來不」。還好,車,竟然停了!那個高興啊,趕緊急急忙忙地上前解釋:「……7:15的火車……還要去盧溝橋……等了很久……一直沒車……還有3個小孩……」。與此同時,1大3小已經火速跑步到跟前。 司機是男青年,邊上是女青年。兩人先是聽著,無語,後對看了一眼,像是一對情侶。最後,男青年說:「我們不去盧溝橋。但可以把你們帶到房縣汽車站。到那裡有去盧溝橋的車。上來吧。」 哇塞!人生中的首次攔車居然成功了耶!天下好人還真多哎! 一邊說著謝謝,一邊趕緊挨個上車。因為是小型客貨兩用車,最後一排長條凳還在,中間拆了,有2塊板兒隨意地丟在車廂地板上。趕緊自己動手擺放好,坐上去,小貨車一下子被5個人擠得滿滿當當的。就這樣,突突突,突突突,一路顛簸著,一路感謝著,我們來到了房縣汽車站。 下車時,試探性地、吞吞吐吐地說要給車錢,畢竟5個人了,而且是救急,又怕話說得太白、太重,辜負了人家一對男女做好事的心意。果不其然,人一口說「不用」,弄得自己好沒境界耶!還好,在車上時,已經考慮到可能出現這種局面,已作好了應對的打算。於是,趕緊笑臉滿面地說:「真是太感謝了,正叫我們不知如何是好,這樣吧,我送一枚司徽給你們,祝你們倆一生平安!」 各位朋友,送出的那枚司徽可不是一般的司徽噢,是18K包金的「平安」字母標識的司徽,平時都不用的,只是當時並沒有說白,純粹是為了祝福他倆! 就這樣,我們結束了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的探訪旅程,感受到了中國考古先驅們博大的胸懷和民族自豪感、感受到了現代大學生的勤業和敬業精神、感受到了陌生人的真誠和善良…… 2008年3月17日17:16:39時至今日,小孩已長大了幾歲,但每每提起,都說:「北京的周口店是記得最清楚的……人很少……外國人……大學生……長袖襯衫……草帽……山洞……頭蓋骨……考古……錄像……照片……方便麵……搭車……」
『伍』 參觀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作文
今天我和媽媽去參觀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我們主要去參觀了猿人博物館。以前我專們都是從書本上屬了解,認識到猿人的生活習性,這一次參觀讓我大開眼界。
走進博物館有一個北京猿人頭的雕像。在館內展示的是猿人以前是如何找食物,自衛,烤食物,捕獵,捉魚,以及製作武器……武器有的是捕魚槍,斧頭,慧眼,木棒捶等……,那個時代男人在外捕獵,女人在家縫衣服。
猿人分為6種,有藍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馬壩人,山頂洞人,柳江人,其中北京人分布在山頂洞附近,北京猿人特別聰明,他們能用石器打獵,用火嚇跑動物。
人們還發現了北京猿人的化石,有完整的頭骨,下頜骨,牙齒,鎖骨,上臂骨,腕骨,股骨,還有頭蓋骨等,還有好多的人類奧秘等著我們去尋找。
這次參觀讓我增長了見識,感受到了北京猿人的聰明,不由得我為有這樣的祖先而感到自豪。
『陸』 周口店猿人遺址作文
生活在鋼筋叢林里,整天步履匆匆,作為現代人,我們是如何演變而來的?與自然界活蹦活跳的動物又有哪些本質區別?或許周口店遺址有答案可尋。周日一大早,換乘三次車,行程三小時,來到京郊周口店遺址,溯生物演化軌跡,解人類起源奧秘。
許是來的早,沒幾位遊人,暗喜這么個著名世界文化遺產,不必像游覽長城、故宮一般被人流推著走,也無端生出幾分悲涼,這物慾橫流的年月,趕熱鬧的人多,來窮鄉僻壤叩訪人類發展足跡的人少。
周口店遺址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周口店龍骨山北部,距北京市區50公里。這里背靠峰巒起伏的太行山脈,面臨廣袤的華北平原,山前一小河潺潺流過,真是物華天寶。當然,來此地並非做陶淵明,這里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尤其是1929年12月2日下午4時,中國科學家裴文中發掘出土了第一顆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使周口店成為享譽世界的早期人類發祥地。
穿過鐵路,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周口店遺址」五個大字赫然可見。購得三十元的門票,進到遺址區內,爬坡的道路兩旁是參與周口店遺址發掘工作及北京人研究的中外著名考古學家師丹斯基、李捷、裴文中、賈蘭坡、步日耶、步達生、安特生、楊鍾健等人的大照片。路盡頭是「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博物館建於1953年,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座古人類遺址博物館,館內展廳用實物、圖片、模型或講解或影像或試驗,不僅給您詮釋著人類是怎麼演變而來的,而且向您講述了周口店遺址的歷史。
從最初發現到現在,科學家在周口店遺址共發掘了27個地點。最早發現的地點是第6地點,是1918年在北平協和醫院工作的瑞典科學家安特生發現的。1921年安特生與他的助手,美國古生物學家格蘭階和奧地利古生物學家斯丹斯基,發現了周口店第l地點,同年發現了周口店第2地點。1927年步達生將周口店發現的三枚人的牙齒正式命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也就是俗稱的「北京人」,這一年周口店遺址正式開始發掘,中國地質學家李捷參加,並發現了周口店第3和第4地點。1929年,中國古化石學家裴文中在第5、7、8地點,找到了「北京人」第一個頭蓋骨。
七七事變後,周口店被日軍佔領,發掘工作終止。抗日戰爭時期,已發掘出的六個較完整的頭蓋骨存放在美國人開辦的北京協和醫學院內,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中美雙方計劃將其轉運到美國,以防其落入日本人手裡。國運不昌、國之不幸,轉運途中這些國寶神秘失蹤,至今下落不明。近來有傳聞,這些頭蓋骨化石就藏在日本皇室的地下密室,是真是假有待時間作答。
出博物館,館前有一根據「北京人」頭蓋骨復原的婦女頭像雕塑,一對年輕戀人在此攝影留念。那男的對女的說:「你比『她』漂亮多了」,那女的則說:「勞動使她有了人樣,不勤勞恐怕人要變豬樣了。
龍骨山東邊從山底到山頂依次是「猿人洞」、「鴿子堂」、「第四地點」和「山頂洞」以及分布在山上大大小小的其他發掘地點。就是在這里,出土了從早上新世至晚更新世,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個古人類階段化石,它構成了一個連續的古人類演化序列,在人類遺址絕無僅有。世界遺產委員會這樣評價周口店遺址:「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與具特殊普遍意義的事件或現行傳統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學藝術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聯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或該項標准與其它標准一起作用時,此款才能成為列人《世界遺產名錄》的理由。北京周口店遺跡發現的古人類化石證明,「北京人」大約生活在中更新世時代,同時發現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到11000年的新人類的遺跡。周口店遺址不僅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歷史證據,而且也闡明了人類進化的進程。」
人之所以為人,首要是勞動,用工具勞動。利用「火」和使用「石器」是「北京人」文明與文化的標志。在周口店第l地點也就是「猿人洞」發現了用火遺跡,把人類用火的歷史提前了幾十萬年。北京奧運聖火在周口店採集,名正言順,名副其實,遺址區外,聖火廣場依舊在。這里包括五個灰燼層、兩處保存很好的灰堆遺存,燒骨則見於有人類活動的各層。此外,還發現燒過的朴樹子、燒石和燒土塊,甚至個別石器有烤灼的痕跡。對用火遺跡的研究,可知「北京人」不僅懂得用火,而且有控制火和保存火種的能力。燒火的燃料主要是草本植物,也用樹枝和鮮骨作薪。
石器是「北京人」文化的主要代表,「北京人」創造了三種不同的打片方法,主要用砸擊法,生產出長20一30毫米的小石片;常見長度為20—40毫米;工具分兩大類,第一類包括錘擊石錘、砸擊石錘和石鑽,第二類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錐和球形器。
周口店博物館鎮館之寶是「腫骨大角鹿」頭骨帶角化石,這是在位於半山腰的第13地點發現的。「北京人」頭蓋骨則是在「山頂洞」發現,它的發現解決了19世紀爪哇人發現以來的關於「直立人」是猿還是人的爭論,被稱為「古人類全部歷史中最有意義、最動人的發現」,它將人類演化的歷史記錄向前推進了約四十萬年。只有高中學歷的古化石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賈蘭坡先生一日發現的三枚「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更是震驚中外,被認為是中國科學家在近現代學術界獲得的世界級金牌。而北京人及其文化的發現與研究,則順應歷史潮流,圍繞著把北京創建為世界城市目標,全國政協委員陳明德三次提案,要求對北京文化定位,因為任何國家的首都文化沿革都沒有文化核心精神一脈相承3萬年的雄厚資源,北京有,無怪乎周口店遺址成為中國乃至亞洲許多國家尋根膜拜人類祖先的聖地。
在周口店博物館後面的山坡上有科學家紀念園,在這里安息著楊鍾健、裴文中、賈蘭坡、吳汝康、周明德、尹夢勛等科學家,他們一生研究「北京人」,把畢生獻給「北京人」,死後與「北京人」為鄰,他們是純粹的科學家,大寫的中華人。值得一說的是,楊鍾健先生是陝西華縣人,與我是近鄉黨,在先生墓前深鞠三躬,想問先生的是,先生逝世的1978年恰巧是我故鄉「大荔人」發現之年,擦肩而過的歷史遺憾造成的歷史文明文化損失有多大,地下有知的先生能否給出我正確答案。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勤勞是為人根本,周口店遺址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人類史有千萬年,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是人類發展史永恆的主題。
『柒』 周口店觀後感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西南48公里處,遺址的科學考察工作仍然在進行中。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中國猿人屬北京人的遺跡,他們大約生活在中更新世時代,同時發現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到11000年的新人類的遺跡。周口店遺址不僅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歷史證據,而且也闡明了人類進化的進程。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區周口店村的龍骨山。這里地處山區和平原交接處,東南為華北大平原,西北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東西長約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稱「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發現古代人類遺存後被稱「周口店第一地點」。
周口店遺址區是中國華北地區重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點——即「北京人」遺址。這一遺址是1921年由瑞典學者安特生首先發現的,此後又有多名學者對其進行了發掘。1927年加拿大學者步達生對周口店遺址進行正式發掘,並將周口店發現的三枚人的牙齒正式命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1929年中國考古學者裴文中在發掘中出土了「北京人」第一個頭蓋骨,轟動了世界。
周口店遺址歷經80餘年時斷時續的發掘,科考工作目前仍在進行中。第一地點現已發掘了40餘米,但還不到洞內堆積的一半。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出土的猿人化石、石製品、哺乳動物化石種類數量之多以及用火遺跡之豐富,都是同時代其它遺址所無法相比的。
在周口店第一地點發現用火遺跡,把人類用火的歷史提前了幾十萬年。遺址中發現有5個灰燼層、3處灰堆遺存以及大量的燒骨,灰燼層最厚處可達6米。這些遺跡表明北京人不僅懂得用火,而且會保存火種。
遺址中還出土了數以萬計的石製品,原料均來自於遺址附近,石製品多為小型器,器型種類繁多,早期石器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中期石器形制變小,尖刃器發展迅速。晚期石器更趨小型化,石錐是這一時期特有的石器。
根據出土物可以證明,北京猿人在大約距今70~20萬年的時期內居住於周口店地區,過著以採集為主,狩獵為輔的生活。其早期為距今70~40萬年,中期為距今40~30萬年,晚期為距今30~20萬年。北京人是屬於從古猿進化到智人的中間環節的原始人類,這一發現在生物學、歷史學和人類發展史研究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捌』 周口店遺址的考古發掘有怎樣的意義
意義:
周口店遺址是世界范圍內更新世古人類遺址中內涵豐富、材料齊全和具有科研價值的遺址之一 ,也是有關遠古時期亞洲大陸人類社會的一個罕見的歷史證據,而且也闡明了人類進化的進程。
周口店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科學研究,是世界人類考古史上的重大事件,周口店遺址遺產區和緩沖區范圍內擁有表達周口店遺址價值的所有必要元素,發現古人類化石的地點和古人類的生存環境以及20世紀20-30年代時科學家們的發掘研究歷程都得到完整的保存,可以准確地體現其重要的科學價值。
北京人是屬於從古猿進化到智人的中間環節的原始人類,這一發現在生物學、歷史學和人類發展史研究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8)周口店遺址參觀感受擴展閱讀:
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2009年—2014年的清理發掘過程中,出土了大量具有科研價值的人類文化遺存。古人類用火遺物、遺跡的密集出現, 為「北京人」用火行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素材。
據介紹,第1地點(猿人洞)是周口店遺址的心臟,是遺址最具科學價值的標志性堆積體,保存了遺址最完整的地層序列和豐富的科學信息。
自上世紀二十年代發掘以來,長期遭受日曬、雨淋、風蝕等自然力的破壞。為做好猿人洞的保護、研究工作,國家文物局於2009年批准對該部位進行發掘。這是周口店遺址自1937年大規模系統發掘停止後72年內首次進行的以遺址保護為主旨的搶救性清理發掘。
在2009年—2014年的清理發掘過程中,先後完成了猿人洞西剖面第3層和第4層的清理發掘工作。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猿人洞搶救性清理發掘隊隊長張雙權介紹。
在第4層堆積中上部、下部,共出土可鑒定標本上萬件,其中包括近4000件石製品(原料基本為脈石英,另有水晶、燧石、白雲岩、細砂岩等,石製品類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斷塊、斷片、碎屑等)。
可鑒定的大中型動物骨骼標本3000多件(包括碩獼猴、腫骨大角鹿、葛氏斑鹿、馬鹿、梅花鹿、野豬、犀牛、三門馬、鬣狗等),另外還出土了嚙齒類、鳥類等小型動物化石2000餘件。
『玖』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導游詞200字~400字
大家好!歡迎您們來到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我將熱情地為您們介紹!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位於北京房山區周口店村西的龍骨山。距北京市區48公里。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所以我們在游覽時應當不亂扔垃圾、不觸摸物品,這樣才能保護和欣賞到有著「人類遠古文化寶庫」之稱的中國主要古人類文化遺址。
首先,我們共同參觀一下「周口店第一地點」。這里俗稱「猿人洞」,東西長約140米,中部最寬處約20米。它是1921年瑞典科學家安特生、美國古生物學家格蘭階和奧地利古生物學家斯丹斯基共同發現的。從1921年發現和發掘起,考古學家已下挖了40多米。到目前為止,共出土的人類化石包括6件頭蓋骨、15件下頜骨、157枚牙齒及大量骨骼碎塊,代表約40個北京猿人個體。尤其是1921年至1927年,考古學家先後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遺址外發現三枚人類牙齒化石,成為震驚世界的重大考古發現。為研究人類早期的生物學演化及早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實物依據。
接下來,我們一起參觀「周口店第一地點」周圍的第五、七、八地點,它們是1929年被發現,在這兒里考古專家又出土了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以及人工製作的工具和用火遺跡。發現的第一具北京人頭蓋骨,從而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成為古人類研究史上的里程碑。發現的工具,可以推算北京人屬石器時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為錘擊法,其次為砸擊法。發現的用火遺跡,把人類用火的歷史提前了幾十萬年,北京人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類。經研究,可知「北京人」不僅懂得用火,而且有控制火和保存火種的能力。燒火的燃料主要是草本植物,也用樹枝和鮮骨。
最後,讓我們步入北京猿人展覽館,領略一下考苦學家們辛勤研究成果和保護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的重要意義。根據對北京猿人骨骼化石、石器、用火遺跡等方面的研究,考古學家們認為北京猿人大約生活在距今70萬年到20萬年。北京猿人頭部特徵較原始,但已有明顯的現代蒙古人種的特徵。北京猿人已經懂得用火和吃熟食,知道保護火種,火的使用完備了人的特徵。北京猿人的發現,為中國古人類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北京猿人的發現與研究,為人類進化理論提供了有利實證,解決了關於「直立人」是猿還是人的爭論,是中國科學家為世界考古史做出的偉大貢獻。事實證明,北京猿人具有「直立人」的典型形態標准,而對火的使用,更加完備了其作為人的特徵。「直立人」是人類歷史的最早期,處於從猿到人進化過程最重要的環節,他們是猿的後代,後來人的祖先。北京猿人的發現,是當之無愧的人類遠古文化寶庫。
這次旅途到此結束,祝大家愉快!謝謝!
『拾』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具有什麼歷史意義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公里房山區周口店村的龍骨山。這里地處山區和平原交接處,東南為華北大平原,西北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東西長約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稱「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發現古代人類遺存後被稱「周口店第一地點」。
周口店遺址區是中國華北地區重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點――即「北京人」遺址。這一遺址是1921年由瑞典學者安特生首先發現的,周口店最早發現的地點是第六地點,是瑞典科學家安特生於1918年發現的。1921年安特生、美國古生物學家格蘭階和奧地利古生物學家斯丹斯基,發現了周口店第一地點,同年發現了周口店第二地點。1927年步達生將周口店發現的三枚人的牙齒正式命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這一年是周口店正式遺址開始發掘,中國地質學家李捷參加發掘工作,並發現了周口店第三和第四地點,瑞典古生物學家步林也是新地點的發現者,1929年裴文中發現了第五、七、八地點,找到了「北京人」第一個頭蓋骨,轟動了世界。同年將已發現的地點,以「北京人」遺址為第一地點,其餘的依序編號及至第九地點。在二十號地點以前,包括山頂洞,或為裴文中領導下或為賈蘭坡領導下發現的。第二十至二十四地點是在賈蘭坡領導下找到的。
周口店遺址歷經80餘年時斷時續的發掘,科考工作目前仍在進行中。第一地點現已發掘了40餘米,但還不到洞內堆積的一半。「北京人」化石從第ll層至第3層均有發現,共出土骨頭6具、頭骨碎片12件、下頜骨15件、牙齒157枚、股骨7件、脛骨l件、肱骨3件、鎖骨和月骨各1件以及一些頭骨和面骨破片。這些「北京人」遺骨分屬40多個體。但絕大多數人化石,在珍珠港事變前後,下落不明。現存的第1地點的人化石,保存在我國的有7枚牙齒、1段肱骨、脛骨1段、頂骨和枕骨各1件以及一具保存完好的下頜骨;1927年以前發現的三枚牙齒則在瑞典,由早期周口店工作的步林保管著。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出土的猿人化石、石製品、哺乳動物化石種類數量之多以及用火遺跡之豐富,都是同時代其它遺址所無法相比的。
在周口店第一地點發現用火遺跡,把人類用火的歷史提前了幾十萬年。遺址中發現有5個灰燼層、3處灰堆遺存以及大量的燒骨,灰燼層最厚處可達6米。這些遺跡表明北京人不僅懂得用火,而且會保存火種。
遺址中還出土了數以萬計的石製品,石器是「北京人」文化的主要代表,「北京人」創造了三種不同的打片方法,主要用砸擊法,生產出長20一30毫米的小石片;常見長度為20―40毫米;工具分兩大類,第一類包括錘擊石錘、砸擊石錘和石鑽,第二類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雕刻器、石錐和球形器。原料均來自於遺址附近,石製品多為小型器,器型種類繁多,早期石器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中期石器形制變小,尖刃器發展迅速。晚期石器更趨小型化,石錐是這一時期特有的石器。
根據對文化沉積物的研究,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之間。北京人的平均腦量達1088毫升(現代人腦量為1400),據推算北京人身高為156厘米(男),150厘米(女)。北京人屬石器時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為錘擊法,其次為砸擊法,偶見砧擊法,並能捕獵大型動物。北京人的壽命較短,據統計,68.2%死於14歲前,超過50歲的不足4.5%。其早期為距今70~40萬年,中期為距今40~30萬年,晚期為距今30~20萬年。北京人是屬於從古猿進化到智人的中間環節的原始人類,這一發現在生物學、歷史學和人類發展史研究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北京人」的發現,為人類起源提供了大量的、富有說服力的證據。大量事實表明,「北京人」生活在距今50萬年前到20萬年前之間,是屬於從古猿進化到智人的中間環節的原始人類,這一發現在生物學、歷史學和人類發展史的研究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揭開人類歷史的序幕
早在舊石器時代的初期,「北京人」已懂得選取岩石,製作石器,用它作為武器或原始的生產工具,在與大自然進行斗爭中改造自己,表明「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原始的工具從事勞動,這是人和猿的根本區別所在。
把人類用火的歷史又提前了幾十萬年
在「北京人」居住過的洞穴里,發現厚度達4―6米、色彩鮮艷的灰燼,表明「北京人」已懂得使用火、支配火、學會保存火種的方法,是人類由動物界跨入文明世界的重要標志。
為研究北京生態環境變遷史提供依據
通過對「北京人」及其周圍自然環境的研究,表明50萬年前北京的地質地貌與現在基本相似,在丘陵山地上分布有茂密的森林群落,其中棲息著種類豐富的動物種群。但也曾出現過面積廣闊的草原和沙漠,其中有鴕鳥和駱駝棲息的遺跡,表明在這段漫長的歲月里,北京曾出現過溫暖濕潤和寒冷乾燥的氣候狀況。
北京人及其文化的發現與研究,解決了19世紀爪哇人發現以來圍繞科學界近半個世紀的「直立人」究竟是猿還是人的爭論。事實表明,在人類歷史的黎明時代,從體質形態,文化性質到讓會組織等方面,的確有過「直立人」階段,他們是「南猿」的後代,也是以後出現的「智人」的祖先。「直立人」處於從猿到人進化序列中重要的中間環節。到目前為止,「直立人」的典型形態仍然是以周口店北京人為准則,周口店遺址依然是世界同期古人類遺址中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一個。周口店遺址是當之無愧的人類遠古文化的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