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游記
㈠ 格列佛游記的作品評價
斯威夫特以幽默豐富了作品的道德含義,以諷刺揭露荒誕,並通過人物性格和敘述框架使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成為現實,即使《魯濱遜漂流記》也難以在敘述的刻薄性和多樣性方面與其媲美。——(英)司各特
這部小說通過對格列佛到小人國等國的種種遭遇的描寫,集中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種種矛盾,辛辣的諷刺了英國當時的社會狀況。格列佛每到一個國度,都受到不同的待遇,耳聞目睹,無奇不有。作者對每一種情景都做了細致的描繪,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想像豐富,構思奇特,讀起來妙趣橫生。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獨具特色的小說傑作。它和18世紀歐洲眾多小說一樣,繼承了流浪漢小說的結構方法,襲用了當時流行的描寫旅行見聞的小說,尤其是航海冒險小說的模式,很好的一本書。敘述主人公格列佛在海上漂流的一系列奇遇。它無疑在相當程度上受到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和其他一些游記體冒險小說的影響。然而,《格列佛游記》和他們雖然形式相似,性質卻截然不同。它是《桶的故事》和《世紀之戰》那類故事的進一步發展,具有與十八世紀開始興起的寫實主義小說不同的若干獨特性質。——吳厚愷《簡論諷喻體小說及其文學地位》
文學史對《格列佛游記》的評價:作品假託主人公格列佛外科醫生自述他數次航海遇險,漂流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駰國幾個童話式國家的遭遇和見聞,全面諷刺,揶揄了英國的社會現實。其中「大人國」和「慧駰國」社會所社會理想雖然保存了宗法社會的原始特點,但卻包含著啟蒙主義的社會原則和價值觀。作者把諷刺對象誇張變形到殘酷甚至荒誕的地步,與現代的「黑色幽默」有相通之處。
斯威夫特對英國的政治,尤其對英國在愛爾蘭的統治,有親身的體驗和深刻的認識。——楊周翰、吳達元《歐洲文學史》
劇作家蓋埃和謝立丹,小說家菲爾丁和詩人拜倫,在他們創作的個別方面,乃是斯威夫特的追隨者和繼承者。——阿尼克斯特《英國文學史綱》
㈡ 如何評價電影《尋夢環游記
非常值得一看,毫無疑問是今年最好的動畫電影。
雖然基本的故事架構是個很常見的故事,主題也是永恆的「家+愛+理解支持」,但畫面之瑰麗精緻,讓人眼前一亮,空間、色彩和故事的奇妙組合,讓人動心。
還有很多小巧思和小創意,給影片原本稍顯平淡的故事增加了很多生機和趣味。
從中線起,影片就為觀眾打開了一扇多彩的世界,這種視覺體驗就像當初看到《阿凡達》那樣。
建議大家選擇3D巨幕,雖然我們的《大魚海棠》已屬國產動畫的精良之作,但筆觸的細致、畫面想像力以及人物動態的捕捉還與迪斯尼夢工廠皮克斯等動畫大廠相距甚遠,我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再說說故事吧,就像剛才說的,基本架構很簡單。
以下劇透很嚴重,可選看,重點看圖。
墨西哥小男孩米格,非常喜歡音樂,但他卻偏偏生在了一個拒絕音樂的家庭,原因是他的曾曾祖父因為愛好音樂離開了家再沒回來,於是曾曾祖母只能一個人把女兒養大,並決定家族從此與音樂隔絕,世代改為從事製鞋事業。
米格被發現跑到廣場上為音樂人擦鞋,奶奶大發雷霆
米格執意學習音樂並稱不在乎亡靈節,祖母生氣並砸毀了米格的吉他,米格為了參加才藝大賽必須得找到樂器,於是想起自己的偶像德拉庫斯紀念堂里的那把吉他,並決定去偷出來。
米格必須得到家人的祝福才能重返人間,但曾曾祖母祝福的同時卻希望他永遠別接觸音樂,米格沒辦法只得去找自己那被家人唾棄的超級明星曾曾祖父德拉庫斯,希望能得到他的祝福重返人間,並繼續學習音樂
米格必須得到家人的祝福才能重返人間,但曾曾祖母祝福的同時卻希望他永遠別接觸音樂,米格沒辦法只得去找自己那被家人唾棄的超級明星曾曾祖父德拉庫斯,希望能得到他的祝福重返人間,並繼續學習音樂
2015年的《頭腦特工隊》無疑是近年來皮克斯最優秀的作品,它展現了皮克斯最完美的一面。而現在,皮克斯再次為《尋夢環游記》賦予了充分的野心和創造力,試圖重新找回往日的榮光。
這將是自從《頭腦特工隊》之後的兩年來皮克斯最優秀的一作,也是今年最好的美國動畫電影。
豆瓣網友對本片打出了9.4的高分,高於99%的動畫!而影評網站爛番茄也對本片給出了96%的超高新鮮度,可以說在大眾眼中本片已經達到皮克斯巔峰檔的水準,直逼《頭腦特工隊》。皮克斯的影迷們都在歡呼著:當年那個皮克斯又回來了!
㈢ 如何評價畢淑敏近年的游記散文
本寶看了《非洲三萬里》,因為是游記,不是一直生活在那裡,這就使得旅行沒有那麼的深入當地生活,所以關於作者自身的觸動人心的故事不太多,這大概也是樓上說的不是他(她)想要的非洲的原因吧。
不過,我個人蠻喜歡這本書。於我而言,我想了解非洲就是想了解它的歷史,它的坎坷,它的人民,了解當地人文風情。書中寫了曼德拉的其他鮮為人知的故事,還有好望角並沒有給非洲帶來好希望好運的原因等等,這些都讓非洲充滿了神奇。
說這段不為別的,就是覺得不管以後想了解哪個地方,或者走在哪裡,有故事就有意義。這也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東西,它讓我看到了非洲的多面色彩,改變了我和很多人所想的非洲基本只有酷熱、疾病和窮困的偏見。
如果想看和當地生活聯系緊密的游記作品,我覺得吧,三毛的書都很好,《撒哈拉的故事》、《萬水千山走遍》都不錯,前者是三毛早期作品,和丈夫一起生活,感情和睦,所以書中語言幽默風趣,十分可愛,後者是丈夫不幸遇難後的「一個人的旅行」,文章充斥灰色憂郁的氣氛,如果有人想學習如何寫烏雲、連綿雨、陣雨、暴雨、山風等,那你絕對要看看後者,反正我是覺得全文都在下雨……看的深入會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好啦,寫的跑題了...拐回來!
畢淑敏的作品一直都是偏向於心靈雞湯的,但並不是膩人的雞湯哦,高中看過《讀者》上她的一篇短文好像叫 暴風雨是個篩子。對上學時期的我很受用!總之她的作品簡單易懂,讀起來就感覺整個人在泡溫泉一樣~
想了解非洲大部分地區歷史人文的可以看這本《非洲三萬里》,反正是比歷史書要好看多啦哈哈哈!
㈣ 游記評語怎麼評
可以逐步分析
優美段落賞析
重點句子勾畫
優美詞語摘抄
㈤ 如何評價《徐霞客游記》
《徐霞客游記》乃千古奇書。此書不僅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而且還是一回部極為珍貴的文學巨著。其筆力答雄健,辭采飛揚,通過他的精心描繪,把瑰麗的中國山河,展現在人們的眼前。所以,前人評此書是世間的真文字、奇文學。
㈥ 格列佛游記人物評價
格列佛:
和魯濱遜一樣,是一個天生喜歡冒險,不甘寂寞與無聊的人。他記憶力很強,善於學習和觀察,善於思考,有獨特的思維,性情朴實溫和,對人態度友好,舉止善良,容易與人交往,知恩圖報,有君子之風,願意將自己所了解的先進的思想知識和他人一起分享,願意幫助朋友,為了朋友他甘願冒生命危險,也會隨時准備抗擊一切對朋友不利的人。同時他聰明機智,有膽識,處事圓滑合理,說話巧妙伶俐,做事堅決果斷,能夠急中生智,對於面前的困難不退縮,勇敢面對,能夠見機行事,抓住一切機會追求自由,有著極強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成功。他為人坦率,愛國,也十分姑息自己的面子,對敵視他的人充滿了仇恨、厭惡與鄙視,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識豐富的學者。總的來說他是一個具有質疑精神,酷愛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
利立浦特王國的財政大臣佛利姆奈浦:
佛利姆奈浦是利立浦特國王的一個寵臣,對於國王他一味阿諛奉承,為了能夠討好國王,他會想方設法讓其開心,甚至願意做出威脅自己生命安全的行為來得到國王的歡心。反過來對人民卻頤指氣使,看不起平民,認為他們比自己低級。佛利姆奈浦有才能和本領,但卻不將此運用到正途上來,沒有為百姓做多少好事。他心眼極其狹小,忌妒心強,對於黨派斗爭十分熟悉,痛恨比自己有能耐的人,並且睚眥必報,喜歡暗地裡給人打小報告,污衊他人,做事毒辣。狠得下心來,不計後果,不惜一切代價尋找機會來進行打擊報復,不給對手留下絲毫的餘地。在格列佛看來,他有陰暗乖僻的本性,狡猾奸詐,口蜜腹劍,並且多疑,猜忌心很強,甚至會無端地懷疑自己的至親和至愛,是一個受人鄙視的人。
我剛好有這本書~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哈~~
㈦ 如何評價《老殘游記》
《老殘游記》自1903年誕生於刊報連載,隨即在清末八股舉士制度被廢棄後的小說大潮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從民間到一流學者兩方面的高度關注和贊譽。除廣為人知的胡適、林語堂在1925和1933年分別為新版《老殘游記》寫序推介之外,根據發現的、刊登於1905年9月22日《天津日日新聞》上的一則海報,另有當時「中國文界最上乘」之三君子,也對《老殘游記》表示推崇備至:「嚴幾道(復——筆者注,下同)先生雲:「中國近一百年內無此小說』。梁任公(啟超)出重價購其全稿,擬編入《新小說》印行。王君晉庵(國維)深通英文,曾譯心理、倫理、物理等學科教科書,能讀英國最深文理之書。讀《老殘游記》嘆曰:『不意中國亦有此人!可與英國最高小說平行。』此三君子者,皆中國文界最上乘也。其推崇如此,則此書之價值可想矣。」
魯迅在評論《老殘游記》時寫道:「摘發所謂清官之可恨,或尤甚於贓官,言人所未嘗言,雖作者亦甚自喜」。「敘景狀物,時有可觀。」
它流傳甚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學名著。《老殘游記》應是繼《紅樓夢》之後又一部上乘的「文化小說」,而且是一部古往今來誕生於中華民族、在全世界范圍上具有超一流精神、文化、文學和藝術境界的巔峰之作。
㈧ 怎樣評價《格列佛游記》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童話色彩極濃的政治諷刺小說。構成這部小說諷刺魅力的主要因素有兩方面,一是匠心獨運的反語手法,一是作者通過虛構對英國進行的窮形盡相的刻畫。
在反語的運用方面,斯威夫特在這部小說里可以說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他通過格列佛以冷靜的口吻對事物作出不動聲色的評價,雖然他有時把善說成惡,把惡說成善,但只要我們稍加註意,就能讀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通過虛構來影射英國的現實,在這部小說中可以說比比皆是。小人國中的小人;飛島國中形形色色的官僚、政客、學者等等,不一而足。他們的所作所為,基本上都是當時英國統治階級的變形體現。如小人國中的國王,只不過比其他人高出一個指甲蓋,就格外地顯得尊嚴,不但在國內作威作福,而且野心勃勃,想做整個世界的皇帝。這不能不讓我們聯想到當時的英國統治階級對愛爾蘭的統治和奴役,在海外大肆擴張殖民地的行徑。
㈨ 格列佛游記評價
小說第一卷中所描繪的小人國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國的縮影。英國國內托利黨和輝格黨常年不息的斗爭和對外的戰爭,實質上只是政客們在一些與國計民生毫不相乾的小節上勾心鬥角。
小說的第二卷則通過大人國國王對格列佛引以為榮的英國選舉制度、議會制度以及種種政教措施所進行的尖銳的抨擊,對英國各種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懷疑和否定。
小說的第三卷,作者把諷刺的鋒芒指向了當代英國哲學家,脫離實際、沉溺於幻想的科學家,荒誕不經的發明家和顛倒黑白的評論家和歷史家等,以及英國對於愛爾蘭的殖民統治和壓迫的揭露。
小說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連串問題而揭露了戰爭的實質、法律的虛偽和不擇手段以獲得官爵的可恥行為等。
綜觀小說的全部情節,《格列佛游記》政治傾向鮮明。它的批判鋒芒,集中在抨擊當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的宗教勢力。
<格列佛>通過了描寫作者4次遇險,寫出了作者看透了當代的腐敗,以諷刺的方法,抨擊了當時腐敗的社會
㈩ 如何評價馬景濤的東游記
這確實是一部不錯的電視劇,至少我很喜歡神話劇,武俠劇。最近又重溫了一下,版但主要重溫的是其中幾個權環節,那幾幕真的是非常感人,有木有。
比如其一,天地之極,「男女之間,為何只能有情,不能有義呢?」仙姑和動賓的三擊掌,動賓和湘子的琴簫合奏。感天動地。
其二,東華真人和牡丹仙子的情感。千年情劫。 最後,最痛苦的抉擇,是至親至愛的人死。個人的生命早已置之度外。最後動賓抱著牡丹泛舟湖上的鏡頭,相信大家都印象深刻。
其三,誅仙網一劫。首先是鐵拐李要自盡,灰飛煙滅,讓怨氣沖上天庭,來救其他仙友。後來是輪回大法,然後悟道破咒。 這劫,充分體現了人間有情,八仙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