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里的小白龍
① <<西游記>>里的小白龍叫什麼名字啊
西海龍王三太子「熬烈」
熬烈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西海龍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將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後。後因南海觀世菩薩出面才免於死罪,被貶到蛇盤山鷹愁澗等待唐僧取經。無奈他不識唐僧和孫悟空,誤食唐僧坐騎白馬;
後來被觀世音菩薩點化,把玉龍的項下明珠摘了,楊柳枝蘸出甘露,鋸角退鱗,變化成白龍馬,皈依佛門。取經路上供唐僧坐騎,任勞任怨,歷盡艱辛,功成後,終於修成正果,取經歸來,超越凡龍,還個金身正果,被如來佛祖升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後在化龍池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
(1)西遊記里的小白龍擴展閱讀:
家庭成員——
1、父親,西海龍王(敖閏)
西海龍王是四海龍王之一,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四靈之一。作為中國民間的重要信仰,各地建有龍王廟來供拜龍王。廟內多設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四海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閏、南海敖欽、北海敖順(西遊記裡面有些章節里敖閏是北海龍王,而敖順是西海龍王),稱為四海龍王。
2、哥哥,敖摩昂太子
敖摩昂是西海龍王敖閏的太子,白龍馬敖玉的大哥,為人忠勇,不徇私情,手使一柄三棱鐧,武藝十分了得,《西遊記》中稱他的武藝「賽金剛」。敖摩昂的姑表弟小鼉龍,在黑水河捉住唐僧,邀請舅舅西海龍王來吃唐僧肉,西海龍王得知後,立即派摩昂率兵捉拿鼉龍,表兄弟在黑水河混戰一場,小鼉龍怎敵得住表兄摩昂的高超武藝。
三五個回合摩昂就將鼉龍擒住歸案,解救唐僧和豬八戒。後來,在孫悟空與四木禽星追趕玄英洞三個妖魔時,摩昂太子又率兵助陣,幫助悟空捉住三個犀牛精,又立了一大功。
3、妹妹,西海龍女
西海公主,是電視劇《西遊記續集》中的人物,在孫悟空幫助下,擒拿犀牛精,原著是西海敖摩昂太子和老龍王的配合下,協助二星官、孫悟空擒拿犀牛精。《西遊記續集》沒有摩昂太子和西海老龍王的情節,而是原創的西海公主。
4、妻子,萬聖公主
萬聖公主是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的人物,亂石山碧波潭萬聖龍王之女,生得「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棄小白龍而招九頭蟲為駙馬。九頭蟲與萬聖龍王合計盜取祭賽國金光寺寶塔舍利,公主去大羅天上靈霄殿前,盜取王母娘娘的九葉靈芝草,溫養寶物。唐僧師徒取經路過祭賽國掃塔辨奇冤,萬聖公主在悟空、八戒聯合二郎真君進剿碧波潭、奪取佛寶靈芝的過程中,被八戒打死。
② 西遊記中小白龍為何必須得吃掉唐僧的馬
孫悟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來到了鷹愁澗,小白龍直接便把唐僧的馬給吃了。當坊土地、本處山神說過玉龍不曾為非作歹,飢了時,只是撲些鳥鵲吃,或是捉些獐鹿食用,為什麼唐僧經過時,玉龍竟然沖出山澗,就搶唐僧,最後一口把唐僧的馬給吃了。小白龍解釋說自己是太餓了,是這樣嗎?根本就不是!
金頭揭諦去請觀音菩薩,訴說了小白龍的事情,菩薩聞言道:這廝本是西海敖閏之子。他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他父告他忤逆,犯了死罪,是我親見玉帝,討他下來,教他與唐僧做個腳力。他怎麼反吃了唐僧的馬?等到觀音菩薩過來,小白龍是這樣說的:「我昨日腹中飢餒,果然吃了他的馬匹。他倚著有些力量,將我斗得力怯而回,又罵得我閉門不敢出來,他更不曾提著一個取經的字樣。」
小白龍不吃了唐僧的馬,怎麼變成唐僧的馬?所以,在他看來,這馬必須要吃。小白龍唯一的價值所在,便是變成唐僧的馬。假如小白龍不吃了唐僧的馬,就這么任憑唐僧過了鷹愁澗,而他也會失去自己的價值所在,最後被玉帝知道,他依然會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就像是許多公司內占著茅坑不拉屎的員工,他們水平不高,根本無法完成本職工作,那麼,也只有將他們淘汰掉。但這批人又是老員工,領導又不好意思直接淘汰他們。所以,新員工想要上位,只有自己想辦法了。
③ 西遊記中有關白龍馬的故事
白龍馬本是西海龍王敖閏的三太子,但是他的妻子萬聖公主和別人私通,有了情人九頭蟲。這新婚之夜的情變,讓白龍馬敖烈大為慪火。
於是大怒之下便縱火燒了大殿之上玉帝賞賜的明珠,因此被判決斬首,幸得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求情這才免於死罪,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敖烈被貶到了蛇盤山鷹愁澗等待唐僧取經。
之後他吃了唐僧的白馬,被觀音菩薩點化後成了唐僧的坐騎白龍馬,自此皈依佛門,馱著唐僧西行求取真經,最後是修成正果,成為佛教八部天龍中的廣力菩薩。
在寶象國時,孫悟空已經在三打白骨精時被唐僧趕走了,所以在師徒幾人遇見那個原本是二十八星宿之一的黃袍怪時,明顯不是對手。後來,唐僧更是當眾被黃袍怪變成了一隻老虎,這讓白龍馬很著急,就化作了人形與黃袍怪都上了一場,還督促豬八戒,讓他去找大師兄孫悟空過來幫忙。
直到取經順利完成後,取經團隊的五個人都得到了封賞。唐僧和孫悟空因為是取經最早的兩個人,並且出力也是最多的,所以都獲得了佛陀的果位。其他三人雖沒有獲得佛陀果位,但獲得的封賞也都不錯。至於白龍馬,他被如來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更是在靈山的化龍池裡遊了一圈,從白龍馬變回了小白龍。
(3)西遊記里的小白龍擴展閱讀
《西遊記》白龍馬的特點
白龍馬的特點是沉穩,耐得住性子。在取經途中,他表現自我的機會不多,需要被喂被遛,和普通馬沒啥區別。在遇到困難時,還經常被豬八戒提議賣掉;在和妖魔的遭遇戰中,連沙僧也要揮起降魔杖一顯身手,白龍馬卻「我自巋然不動」。
如第二十回,他聽憑虎先鋒用「金蟬脫殼」計騙過悟空和八戒,把"唐僧「一把抓住,駕長風攝將去」;第八十五回也是眼睜睜地看著老妖把唐僧從自己身上「一陣風攝了去」;甚至,這位小龍王自己也常常被敵人兵不血刃地抓走,如第五十回,竟被幾個小妖輕巧地牽到洞里了。這種表現與他應有的本領簡直相差太遠了。
但是,這表面的矛盾卻正顯現出了他沉穩的特點。白馬並非無情,當唐僧被六耳獼猴打傷,他無力救助,「在路旁長嘶跳咆」。可是,他的本職工作畢竟只是作取經人的腳力,而不是保鏢,所以當其他三個徒弟大顯神通時,他卻耐得住寂寞,堅守自己的崗位。
然而,在最危急的關頭,如第三十回,唐僧被變為虎精,「大師兄去得久了,八戒、沙僧又無音信」,在此絕境下,且看白龍馬:他只捱到二更時分,萬籟無聲,卻才跳起來道:'我今若不救唐僧,這功果休矣!這功果休矣!'他忍不住,頓絕韁繩,抖松鞍轡,急縱身,忙顯化,依然化作龍。……
這正所謂該出手時就出手,危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同時也應看到,白龍馬的現身,不是孫悟空式的為名,也不是豬八戒般的為利,而是真正的為了「功果」,他的耐性同樣也是為了「功果」,這正是取經事業中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
④ 小白龍在西遊記里有哪些故事
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觀音到長安尋取經人版,路上救下白龍;
第十五回權《蛇盤山諸神暗佑,鷹愁澗意馬收韁》收復白龍馬;
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馬憶心猿》唐僧被黃袍怪變成老虎,白龍嘗試救他未果,勸說豬八戒到花果山找孫悟空;
第六十八回《朱紫國唐僧論前世,孫行者施為三折肱》孫悟空用白龍馬的尿(實際上是龍尿)治病。
⑤ 西遊記中小白龍出現的篇目
西遊記中,孫悟空和小白龍大戰幾百回合,最後小白龍跑上天宮
⑥ 關於央視86版西遊記中小白龍的一些問題
一共出現過3次:第一次是與悟空大戰(第5集 猴王保唐僧);第二次是與黃袍怪大戰,不過變化成一個宮女的模樣(第11集 智激美猴王);第三次是在碧波潭的萬聖龍宮騙回了佛寶(第18集 掃塔辨奇冤)
應該算3次吧:第一次與黃袍怪大戰,沒打贏,被打傷了,然後讓八戒去花果山請悟空回來(第11集 智激美猴王);第二次是在碧波潭的萬聖龍宮騙回了佛寶(第18集 掃塔辨奇冤);第三次不知道算不算,為了醫治朱紫國國王的病,悟空讓八戒去問白龍馬要了馬尿去做葯材【個人覺得應該是龍尿吧】(第20集 孫猴巧行醫)
你後面都已經說了,小白龍的未婚妻是萬聖公主,經常出入,能不熟悉嗎?而且,小白龍護唐僧取經,也與此事有關,(具體請看第5集 猴王保唐僧,悟空再殺了強盜後離開唐僧,在龍宮時龍王說的話),成婚前夕,小白龍看到萬聖公主和九頭蟲給自己戴了綠帽,一怒之下,砸東西,縱火燒了殿上玉帝賜的明珠,觸犯天條,犯下死罪,幸虧大慈大悲的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倖免於難,被貶到蛇盤山鷹愁澗等待唐僧西天取經
清規戒律自然是要遵守的,當然三太子身份也保留了,不過他的級別比龍王高了,自然也不會去繼承龍王的位置了(他是天龍,他爸是海龍王,更低級的還有河龍王)
沒有交待,只說了小白龍的未婚妻,並未說身份和出身(交待小白龍身世的在電視劇第5集猴王保唐僧,由龍王說出)
沒有,既沒有變化成人形,也沒有像第11集智激美猴王裡面以馬身說人話。
⑦ 《西遊記》中小白龍最後被封為什麼
《西遊記》中小白龍最後被封為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小白龍也叫作白龍馬,是名著小說《西遊記》中的重要角色。本名敖烈,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
被西海龍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將其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後。後因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免於死罪,被貶到蛇盤山鷹愁澗等待唐僧取經。
之後又誤吃唐僧所騎的白馬,被菩薩點化,變身為白龍馬,皈依佛門,載乘唐僧上西天取經,最終修成正果,被升為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後在化龍池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
(7)西遊記里的小白龍擴展閱讀:
小白龍原本是西海龍王的兒子,可以說出生就是含著金鑰匙的。雖然在西遊記里,龍族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前了,可好歹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作為龍宮的太子,小白龍的日子可以說是很舒坦的。
不僅如此,他的老父親還早早就給他定下了一門親事,那就是碧波潭的小公主。可惜的是,這個碧波潭的小公主卻被九頭蟲這個人給騙走了。
所以,這小白龍在這件事後就一直悶悶不樂的。甚至後來還一氣之下縱火燒毀了玉帝賞賜的明珠,這一下惹的玉帝大怒,西海龍王也保不住他了。
只能上天狀告他而忤逆之罪,按律要被斬首。後來被南海觀世菩薩救了,特地出面去玉帝那裡求了個情,這才免於死罪,但也被貶到了蛇盤山鷹愁澗里,一直等待著跟隨唐僧去西天取經,將功折罪。
⑧ 西遊記中唐僧怎麼收的小白龍的過程
小白龍因觸犯天條被罰,菩薩解救並讓它等一位取經之人助他取經,等待期間小白龍飢餓難內耐,看到岸容上的師徒兩人和馬,便吞掉了白馬,悟空便下水與小白龍糾纏,最後菩薩出手和解,小白龍變為白馬和師徒兩人一起上路了。
⑨ <<西遊記>>中的小白龍
當然來
你可以認為小白龍是配角自 作者沒必要話大筆墨去安排描寫他,也可以認為作者在這方面考慮的不周全,或者說小白龍是罪孽出身,他本來就是犯了天條的,然後又吃了唐僧的馬,當然是只配當騎的了,既然只配當騎的,又何必管他呢,而且從地位上講,孫是齊天大聖,豬是天蓬元帥,沙是卷簾大將,那歌從前的地位比他低呢,不就是跟被那吒抽了筋的是一族的小龍嗎,沒什麼重要的.所以呢,不提就不提了,畢竟還是只總見面的馬.
⑩ 西遊記里小白龍為何被貶
小白龍敖烈原來來是西海龍王敖閏源殿下的三太子。龍王三太子縱火燒了殿上玉帝賜的明珠,觸犯天條,犯下死罪,幸虧大慈大悲的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倖免於難,被貶到蛇盤山等待唐僧西天取經。
誤食唐僧坐騎白馬,後來被觀世音菩薩點化,鋸角退鱗,變化成白龍馬,皈依佛門,取經路上供唐僧坐騎,任勞任怨,歷盡艱辛,終於修成正果,取經歸來,被如來佛祖升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後在化龍池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在《西遊記》目錄或書中詩賦里,白龍馬也常稱作意馬,五行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