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關遺址
㈠ 考察揚州一處歷史遺跡,寫一篇800字的考察日記。 給了加賞50
您好,揚州百問 知道團隊為您解答!
論揚州古建築旅遊文化
古城揚州是我國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歷史名城之一。自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開邗溝、築邗城起,迄今已有二千三百八十年的歷史了。 「江淮之間,廣陵大鎮,富甲天下」,商業、交通、手工業均十分發達,時人稱「揚一益二」,市內風光秀麗,建有大量湖上園林和城市園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有「揚州以園亭勝」之稱,各類古建築鱗次櫛比,這也就造就了今天以各類古建築為旅遊特色的揚州。
到目前為止,共有13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古建築99處,有旅遊價值的大概佔了其中1/3,比較著名的有瘦西湖,文昌閣,個園,何園,大明寺,盧氏鹽商豪宅,宋大城遺址,逸圃,匏廬,珍園,汪氏小苑,東關街,觀音山等。各類景區和園林構建了揚州獨特的古建築旅遊文化。
各景區的建築所透現出來的文化都有所不同,這是揚州這座古城所獨有的。 瘦西湖---瘦西湖堪稱是我國湖上園林的傑出代表。錯落有致的園林景色,組合巧妙,既融南方園林之秀麗、別致,又匯北方園林之雄奇、渾厚,可謂園林藝術中難得的佳品,園區造詣非凡。難怪現代散文家郁達夫在游覽之後也說:「瘦西湖的好處,全在於水樹的交映與遊程的曲折」,那五亭橋「比王鰲玉蝀,雖則短些,可它卻是東方建築的古典趣味,園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為一體,在清代康乾時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所謂「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其名園勝跡,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兩岸,儼然一幅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
大明寺---千年古剎,歷經劫難,終獲新生。隋朝仁壽元年(601年),皇帝楊堅為慶賀其生日,下詔於全國建塔30座,以供養佛骨,該寺建「棲靈塔」,塔高九層,宏偉壯觀,被譽為「中國之尤峻特者」,故寺又稱「棲靈寺」。唐朝鑒真法師任大明寺住持,便大明寺成為中日佛教文物關系史上的重要古剎。唐會昌三年(843年),九層棲靈塔遭大火焚毀。後經僧人募化重建,但屢有圮廢。
個園---坐落於揚州市郊的東關街,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本為清代畫家石濤故居「壽芝園」舊址,清嘉慶、道光年間(公元1796年至1800年)兩淮鹽商黃至筠修建為住宅花園。因園內植竹萬棵,竹葉形如「個」字而
得名「個園」,取竹子「本固」、「心虛」、「體直」、「節貞」之意。個園為
我國四大名園之一,深得人們喜愛,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園內廣植
青竹,翠竹萬棵,這在園林構造上較為少見。竹林鬱郁蔥蔥,個個挺拔向
上,能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啟發,同時風吹竹動,婆娑婀娜,甚為壯觀;二
是民間素來有雲:「揚州以名園勝,名園以疊石勝」。個園不僅在竹子上力
拔頭籌,而且合理地將翠竹、奇石結合了起來,形成了獨有奇妙的園內山
林特色。雖無真正山川之磅礴氣勢,卻有小家碧玉式的精緻美感,給人以
「假山真味」的意向。 何園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由清光緒年間任湖北漢黃道台、江漢關
監督、曾任清政府駐法國公使的何芷舠所造,是清乾隆年間雙槐園的舊址。
清同治年間,在雙槐園的舊址上改建成寄嘯山莊,佔地14000餘平方米,
園內有大槐樹兩株,傳為雙槐園故物,今仍有一株。園名取自陶淵明「歸去
來兮……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之意,辟為何宅的後花園,故而又
稱「何園」。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園主歸隱揚州後,購得吳氏片石山
房舊址,擴入園林。園主將西方建築特色帶回了文明古國,並吸收中國皇
家園林和江南諸家私宅庭園之長,又廣泛使用新材料,使該園吸取眾家園
林之經驗而有所出新。
盧氏鹽商豪宅---在「園林多是宅」的揚州,康山街22號一帶青磚黛瓦
的高大古建築群,是一座揚州晚清鹽商最大的豪華住宅,被譽為「鹽商第一
樓」的盧氏鹽商住宅。宅主為 商界巨富盧紹緒,據介紹,此宅建於清光緒
年間,佔地面積萬余平方米,當年興建此宅耗銀7萬余兩。它以綿延的建
築群落、精美的建築風格成為諸多珍珠中最耀 眼的一顆,是揚州古城文化
當之無愧的新看點
揚州八怪紀念館---揚州八怪紀念館是宣傳和弘揚揚州八怪藝術成就
的專業紀念館。紀念館佔地4452平方米。現存古建築明代的楠木大殿,
今辟為主展廳,展示十八世紀揚州的風土人情。東西廊房及珍品陳列廳,
陳列有「八怪」書畫及揚州書畫家代表作,供遊客品賞。
金農寄居室復原陳列貌,展現「八怪」書畫創作生活的歷史氛圍。館內有千年古樹,假山水池,綠草如茵,潔凈清幽,是揚州獨具特色的參觀游覽
景點。八怪紀念館由西方寺改建,八怪的代表人物金農晚年即生活於寺中,
以其故居為館,實在難得。西方寺建於隋朝,原為避風庵,面臨大江,據
說唐代時,寺前掘得三尊石佛,唐太宗賜「西方禪寺」,不久僧人智完遷
建該寺於今址。
東關街---東關街是揚州城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條歷史老街。它東至
古運河邊,西至國慶路,全長1122米,原街道路面為長條板石鋪設,這條
街以前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要沖,而且是商業、手工業和宗教文化中心。
街面上市井繁華、商家林立,行當俱全,生意興隆。陸陳行、油米坊、鮮
魚行、八鮮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汪氏小苑---座落在揚州市東圈門歷史街區東首「地官第」14號,因
主人姓汪,住宅為主,苑則相輔,苑面積不大,故稱汪氏小苑。小苑佔地
面積3000餘平方米,遺存老房舊屋近百間,建築面積1580餘平方米,是
今存揚州大住宅中最為完整的清末民初鹽商住宅之一。其宅特點是房屋布
局規整,裝飾雕琢精湛,庭園玲瓏精巧,文化底蘊豐厚。汪氏小苑以其獨
有的特色和鮮為人知的鹽商秘聞多年來吸引了許多中外遊客來訪。小苑組
群布局規整:住宅橫為三路並列,縱為主房三進延伸,前後中軸貫穿,左
右兩廂對稱,體現儒家中庸之道思想。正廳旁廂邊廊,堂後寢室耳房,體
現尊卑有等、男女有別的封建倫理觀念。構屋取奇數組合,體現奇數為陽,
偶數為陰的神秘風水意識。住宅庭院比例均衡,通風採光充足,縱橫互聯
相通,內外分合自如,是揚州大宅門傳統格局形式之一。庭園玲瓏精巧:
廳前屋後辟「可棲」、「小苑春深」、「迎曦」小苑,使住宅小苑揉為一體,
曲折多變。裝修雕琢精湛:木雕、磚雕、石雕與裝修、牆面、地面巧妙結
合,交相輝映。取材珍貴,有漢白玉、金絲楠木、紅木、柏木等;技法多
樣,有陰刻、平、淺、深浮雕、單面、雙面透雕;題材豐富,有幾何圖案、
飛禽走獸、花鳥魚蟲、人物山水、寓意深刻,吉祥如意。
悠悠千古,經過無數王朝的興衰更迭,揚州人民在這里創造了燦爛的
文化,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這是一座小家碧玉似的城市,沒有大氣的
山河,有的只是眾多各有特色的古建築,而這些建築中又以私家園林為代表,揚州園林素負盛名,《揚州畫舫錄》有「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
勝,揚州以園亭勝,三者鼎峙,不分軒輊」之句,可見,乾隆嘉慶年間,
甲天下的是揚州園林,而不是蘇州園林。各個風格不同的園林和眾多歷史
文化遺跡構成了揚州獨特的古建築旅遊文化。
㈡ 武漢-漢口原來是那些國家的租界他們都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鴉片戰爭後忡英天津條約》的簽訂,使漢口開埠,外國列強紛紛湧入。在246平方公里區域內(北抵京漢大道,南至江邊,西起江漢路東至一元路的范圍)劃分了英、俄、法、德、日、美等國租界,建立了12個外國領事館,設立了近30家外資銀行和金融機構,先後有18個國家前來通商。建港、辦工廠、開商行,使漢口呈現出一派帶有殖民色彩的畸形的繁榮景象一905年,漢口外貿出口額達1.3億兩白銀,成為僅次於上海,居全國第二位的商貿中心。漢口已是殖民者們樂而忘返的「東方芝加哥」。
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是舊時租界的縮彩。該路全長 604米,建於 1900年(光緒 26年),為黃破人所建,故老黃膠路。後劃入俄租界,稱夷瑪路。因兩任民國大總統黎元洪是挪人1946年此路改為黎黃破路。兩側有多棟歐式建築物,如:道勝銀行舊址、俄國巡捕房!日址、美國海軍青年會舊址、洛伽碑路高 普住宅區舊址等17處舊址,宋慶齡等歷史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跡。「八·七」會議舊址與該路毗鄰。1997年7月江岸區政府決定建設黎黃破路街頭博物館,以示紀念。
漢口道勝銀行舊址建於 1896年,道勝銀行於1927年9月停業。大革命時期,為武漢國民政府財政部,後為民國中央銀行武漢分行。1927年宋慶齡在此工作和生活過。
漢口俄國巡捕房舊址建於1902年,為工部局的警察科,沒治安。情報、司法等課,1900年前後有外籍和華籍巡捕叨人1924年撤銷。
漢口美國海軍青年會舊址建於1915年,為美國海軍在漢設立的俱樂部,由康生記營造廠承建,磚木結構,正面四層另加地下室和屋面暗層,外圍鐵砂磚。
漢口路伽碑路高級住宅區舊址1910-1927年由英商始和洋行投資所建,石格司設計,漢協盛營造廠承建,三層混合結構,共計刀棟,略帶西班牙建築藝術風格。
漢口英國領事館舊址位於漢口天津路二號。建於1861年,是武漢最早的領事館建築。在漢口獎租界內(江漢路江邊至中山大道,江漢路至合作路)。英租界是舊漢口的第一個外國租界。領事館有西式二層樓3棟,坐西朝東,1944年被炸一部分,後進行過維修,現為參事室辦公樓。
漢口德國領事館舊址位於漢口一元路2號,在德租界內(一元路至六台路,臨江至中山大道),坐西朝東,為一幢二層磚混結構維多利亞建築,四周巷廊,輕盈活潑,建築面積3202平方米,現為武漢市政府辦公地。
漢口美國領事館舊址位於車站路。1905年建,磚木結構,樓房主體為三層,建築造型帶有「巴洛克」風格,曲線牆面呈現動態,宏偉別致,韻律感強。
漢口英國匯豐銀行舊址位於青島路上。1913年始建,四層花崗石結構,平面呈矩形,帶通立面的並列巨柱形成柱廊。室內正中為營業大廳,用天井採光,建築古樸粗擴、體形雄偉高大,具有古希臘建築風格。
漢口橫濱正金銀行舊址位於南京路2號,大樓曾三次重建。現建築系1921年建,武漢淪陷後,正金銀行掠奪了所有在漢的中國銀行資產;太平洋戰爭後又鯨吞了全部在漢的外國銀行的資產,為日本對中國經濟的侵略服務。舊址為四層花崗岩岩石結構,臨街的東南兩立面的擎天巨柱,系用雙柱組合形成柱廊,建築恢宏、粗擴。
漢口江漢關舊址位於沿江大道江漢路口。漢口海關於1861年11月成立,它是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的工具。始建1921年,1924年建成。樓分四層,高約21米(不包括鍾樓),鋼筋混凝土和花崗石砌築,刻鑿粗獷的花紋線條,使大廈更顯得堅固壯觀。設有欽望台和鍾樓,現為武漢誨關辦公樓。
除以上所介紹的幾處外,現還有一大批保存尚好的歷史建築,如位於漢口洞庭街74號的漢口俄國領事館舊址、漢口洞庭街33號第一家在漢設立的外資銀行漢口英國麥加利銀行舊址、漢口沿江大道97號漢口美國花旗銀行舊址、漢口上海路天主教堂舊址、漢口江漢路電信銀行舊址和漢口日清銀行舊址等等。幾百處的舊址和遺址,反映了城市形態上的歷史演變和城市建築的風貌,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和文物保存價值。
㈢ 武漢有哪些革命歷史遺跡
「武漢二七紀念館」和「二七烈士紀念碑」
(漢口解放大道2499號)
中共中央機關舊址
(漢口勝利街135—137號)
國民政府第六戰區受降堂舊址
(漢口中山公園西北角)
武漢國民政府舊址———南洋大樓
(漢口中山大道708號)
中共湖北省委暨中共中央長江局機關舊址
(漢口江岸區珞珈山街)
中華全國總工會暨湖北省總工會舊址
(漢口友誼街16號)
獨立團烈士陵園
(武昌街道口洪山南坡)
長江書店舊址
(漢口六渡橋北側)
賀勝橋烈士陵園
(江夏區賀勝橋鎮)
㈣ 武漢有哪些跟近代史有關的歷史遺跡
有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起義門、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湖北共進會舊址、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等。
1、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全稱為武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簡稱為(武漢)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武漢)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等,現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北端,又稱紅樓。原是清政府於宣統元年(1909年)所建的「湖北省咨議局"大樓。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成功,即在此組成革命軍政府,頒發了第一號布告,宣布廢除清朝帝制,建立中華民國,並通電號召各省起義。
1961年國務院公布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2、起義門
武漢起義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首義路起義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辛亥革命的歷史見證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起義門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門,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距今700多年歷史。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軍工程營起義後,迅速控制中和門,南湖馬炮營得以從此門入城,在城頭架炮轟擊湖廣總督府,掀開中國近代史新的一頁。
中華民國成立後,為紀念武昌起義的勝利,中和門改名為起義門。城樓解放前已傾廢。1981年,城樓在原址修復;
2011年,依據古城牆圖紙,原樣恢復重修了333米城牆,同時增加辛亥革命碑林、風雨長廊、楚望亭、首義烽火石刻等,擴大為紅色旅遊景區。
3、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1926年10月10日,湖北省總工會成立,設機關於此,後中華全國總工會由廣州遷武漢,也在此辦公。
除李立三曾任省總工會委員外,蘇兆征、劉少奇、鄧中夏、項英、林育南等都曾在此任職。大革命失敗後,中華全國總工會遷至上海,湖北省總工會轉入地下。1959年在此籌建紀念館。
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湖北共進會舊址
共進會機關舊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口上海街楚善里28號(原寶善里14號)。共進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後,孫武等先後回國運作革命,在漢口鴻順里等地設立機關。
1911年,為策應廣州起義,孫武又在此設立機關。同年9月,文學社與共進會聯合部署起義,在此設政治籌備處。
同年10月,孫武在此造炸彈失事,機關暴露。原建築已毀。現建築是後來重修。磚木結構二層樓,東向,硬山頂,紅瓦,面闊4.5米,進深12.8米。
5、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位於武昌區解放路259號,即現湖北武昌實驗小學院內,是原清「兩湖書院」地域。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是大革命時期(第一次國共合作),國共兩黨為培養國民革命人才而合力創辦的高等軍事院校,隸屬於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舊址佔地面積1.4萬平方米。建築尚存三棟磚木結構平房。
2013年舊址已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起義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湖北共進會舊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
㈤ 武漢有哪些旅遊景點值得一去的
5A級旅遊景區:黃鶴樓公園
從長江上眺望武昌
4A級旅遊景區:東湖風景區、湖北省博物館、歸元禪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武漢市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木蘭天池、武漢科學技術館、武漢革命博物館、木蘭山、農耕年華、木蘭草原、清涼寨、錦里溝、武昌首義文化旅遊區、雲霧山、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等。
新花城
從漢陽龜山眺望漢口
市旅遊局推出了三條賞花線路,分別是「寒梅傲雪一日游」、「浪漫櫻花一日游」、木蘭故里,休閑黃陂』杜鵑花海二日游」,其中針對櫻花,還特別推出了「逛漢街、游東湖坐遊船、賞櫻花」的水上賞櫻新線路。廣交會現場,武漢展區被打扮成櫻花的造型,黃鶴樓、東湖磨山、歡樂谷、木蘭景區等景點綴其間,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第十屆中國(武漢)國際園林博覽會」將在武漢舉辦,這是我國園林花卉行業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性盛會,更為武漢打造「新花城」提供了強勁動力。
2013年,面對即將到來的又一波賞花熱潮,武漢早作準備,主推梅花、櫻花、杜鵑花、牡丹花、荷花等「五朵金花」,並借「中國高鐵旅遊媒體聯盟」的平檯面向全國主推「武漢新花城」。
歷史景觀
漢陽龜山電視塔
(粗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墓葬:明楚王墓、魯台山古墓群、陳友諒墓、鍾子期墓、樊噲墓、禰衡墓、蠻王冢、魯肅墓等;
古文化遺址:盤龍城遺址、武漢湖泗瓷窯址群、老人橋遺址、許家墩遺址、馬投潭遺址、陳子墩遺址、作京城遺址、中分衛遺址、面前畈遺址、鐵門坎遺址、龍王尖遺址、放鷹台遺址、古郢州城垣、臨嶂古城等;
古建築:無影塔、勝像寶塔、洪山寶塔、寶通寺、歸元寺、長春觀、古琴台、禹稷行宮、晴川閣、卓刀泉、蓮溪寺、雙鳳亭、北洋橋、南橋、槐山磯駁岸、問津書院、大余灣古民居建築群、抱冰堂、木蘭山古建築群、雨霖古建築群等;
近代史跡及建築:漢口近代建築群、
武漢近代建築(19張)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八七會議會址、武漢國民政府舊址、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江漢關大樓、大智門火車站、武漢大學早期建築、詹天佑故居、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起義門、楚望台軍械庫遺址、工程營舊址、湖北共進會舊址、三烈士亭、孫中山銅像、孫中山紀念碑、黃興銅像、黃興拜將台遺址、辛亥首義烈士墓、庚子革命烈士墓、九女墩、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二七烈士紀念碑、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舊址、施洋烈士墓、陳定一烈士墓、賀勝橋北伐陣亡將士陵園、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北伐陣亡官兵諸烈士墓,向警予烈士墓、李漢俊烈士墓、蘇聯空軍志願隊烈士墓、郝夢齡墓、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漢口新四軍軍部舊址、國民政府第六戰區受降堂舊址等。
現代景觀
現代建築:武漢長江大橋(萬里長江第一橋)、民生銀行大廈(中西
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
部第一高樓)、龜山電視塔、琴台大劇院、琴台音樂廳、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湖北省美術館、湖北省圖書館新館、武漢世界貿易大廈、平安大廈、新世界國貿大廈、保利廣場、建銀大廈、新時代商務中心等;
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博物館、辛亥革命博物館、中山艦博物館、湖北省科技館、武漢科學技術館、黎黃陂路街頭博物館、友益街街頭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博物館等;
公園:黃鶴樓公園(天下江山第一樓、CNN最受歡迎中國六景)、東湖生旅遊風景區、武漢植物園(中國三大核心植物園)、東湖梅園(中國第一大梅園)、東湖櫻花園(世界三大櫻花之都)、東湖荷花園(中國荷花研究中心)、武漢動物園、漢口江灘、中山公園、解放公園、寶島公園、噴泉公園、堤角公園、後襄湖公園、金銀湖濕地公園、張公堤城市森林公園、武昌江灘、武昌公園、洪山公園、漢陽江灘、龜山風景區、馬鞍山森林公園、九峰森林動物園、木蘭山、雲霧山、木蘭天池、木蘭草原、漲渡湖濕地公園等;
武漢現代建築 美麗大武漢(40張)主題公園:武漢歡樂谷、杜莎夫人蠟像館、海昌極地海洋世界、瑪雅海灘水公園等;
特色街區:漢正街(大型服裝批發一條街)、江漢路(全國十大步
行街之一)、黎黃陂路、武漢天地、K11、花園道、吉慶街、蘭陵路酒吧街、建設大道金融街、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巷)、紅巷、曇華林、楚河漢街(全國最長水岸商業街)、光谷步行街(全球最長步行街)、解放路音樂街、胭脂山、廣埠屯、漢陽造藝術園區、沌口法國街等。
楚河漢街·歐式時尚
購物商圈:航空路商圈、江漢路商圈、武勝路商圈、西北湖商圈、唐家墩商圈、司門口商圈、徐東商圈、中南路商圈、街道口商圈、光谷商圈、鍾家村商圈、王家灣商圈、沌口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