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西遊記的成語
⑴ 來源於《西游記》的成語
來源於《西遊記》的成語:
一、安神定魄
釋義:安:安定,安穩;魄:魂魄。指安專定心神,穩定神屬智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11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劑,連進了數次粥湯。」意思是自從喝了安定心神穩定深智的葯劑,連喝了數次粥湯。
示例:賈母叫鴛鴦找些安神定魄的葯,按方吃了。
二、不顧死活
釋義:顧:顧惜,眷顧。不顧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63回:「這獃子不顧死活,闖上宮殿。」
示例:他們更希望有經驗的人來領導他們,他們原意不顧死活地保衛家鄉。
三、不容分說
釋義:容:允許。指不允許分辯陳說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59回:「那羅剎不容分說,雙手輪劍,照行者頭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數下。」
示例:寶釵不容分說,笑灌了湘雲一杯。
四、不識好歹
釋義:歹:壞。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26回:「你這潑猴,不識好歹!」
示例:古書又不是毒葯,竟會這樣胡鬧起來,這明明是不識好歹呀!
五、典身賣命
釋義:典當身體,出賣性命。指奉獻出自己的一切
出處: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40回:「就典身賣命,也酬謝師恩。」
示例:我不需要你「典身賣命」的承諾
⑵ 出自西遊記的成語有
三頭六臂 一本正經 勤勤懇懇 齊天大聖 來去無蹤 除惡務盡 拖男契女 好自為之 呼風喚雨 大鬧天宮 千變萬化 天下太平 三五成群 .好吃懶做 普度眾生 不避艱險
⑶ 出自西遊記的成語
花容月貌、
一物降一物、
洪福齊天、
火眼金睛、
斬盡殺絕、
左鄰右舍、
風輕雲淡、
今蟬版蛻殼、
懵懵懂權懂、
渾身解數、
人不可貌相、
騰雲駕霧、
事不過三、
心灰意冷、
情投意合、
齜牙咧嘴、
心神不寧、
胡說八道、
樹大招風、
冒名頂替、
一望無際、
劃地為牢、
虛情假意、
趁火打劫、
無拘無束、
提心吊膽、
相貌堂堂、
真人不露相、
念念有詞、
流星趕月
⑷ 出自西遊記的成語
豬八戒吃竹葉——裝熊
王母娘召開蟠桃會—— 聚精會神
孫猴兒坐天下—毛手毛腳
孫悟空的屁股—坐不住
孫悟空敲門—猴到家了
孫悟空照相—猴樣兒
孫悟空放鴨子——大材小用
二郎神斗孫悟空--以變應變
二郎神斗孫悟空--你變我也變
孫猴子七十二變—神通廣大
孫猴子翻跟頭—十萬八千里
孫猴子半天雲里打眼罩—站得高、看得遠
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
孫猴子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孫猴兒坐天下—毛手毛腳
孫悟空的屁股—坐不住
孫悟空敲門—猴到家了
孫悟空照相—猴樣兒
孫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孫悟空的毫毛——神通廣大。
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
孫大聖鬧天宮——慌了神。
孫悟空打豬八戒——倒挨一耙。
孫悟空的尾巴——變不了。
孫悟空到了花果山——稱心如意。
孫悟空碰著如來佛——無法。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兒。
豬八戒摔耙子——倒打一耙。
唐僧取經——一心一意。
唐三藏取經——好事多磨。
唐僧的書——一本正(真)經。
孫猴子碰著如來佛——跳不出手心。
孫猴子跳出水簾洞——好戲在後頭。
沙和尚挑行李——義不容辭。
唐僧的二徒弟——無(悟)能。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豬八戒的後脊樑——無能之輩(悟能之背)
孫行者卻是個販古董的——識貨!識貨!
老孫可是------好惹的主子!
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老孫比在前不同,爛板凳-----高談闊論了
唐僧看書——一本正經
「豬八戒騎驢——一對牲口」
「豬八戒背媳婦——費力不討好」
「豬八戒綉花——硬裝巧手」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豬八戒下棋——准輸」
「豬八戒耍耙子——就會一手」
「豬八戒吃食——難聽」
「豬八戒戴花——臭美」
「豬八戒走路——左右搖擺」
「豬八戒掏耳朵——裡面有貨」
「豬八戒吃屎——貪污」
「豬八戒擺酒席——硬裝闊老」
「豬八戒唱歌——假裝藝術家」
「豬八戒挨宰——肥了」
「豬八戒調戲嫦娥——也不掂量掂量自己」
三頭六臂 拖男契女 三五成群 長年累月 福星高照 一本正經, 萬事不求人, 好自為之.好吃懶做
唐僧--意志堅定
神通廣大
-勤勤懇懇
呼風喚雨
普度眾生
法力無邊
黃河之上水天來,
源遠流長, 五彩雲霞空中飄, 天真爛漫. 三人工作兩人干, 一不做二不休,欲將心事付瑤琴, 手下留情. 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 ...
源於本書的四字成語不多;習語、歇後語倒不少:
人有人言,獸有獸語
卻似蜉蚍撼鐵樹,怎能得動半分毫
走三家不如坐一家。
愁海龍王沒寶哩。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跳不出如來佛手掌心
十萬八千里
唐僧的耳朵
你保你的唐三藏,我回我的高老莊
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豬八戒摔耙子——不幹了
豬八戒啃豬蹄——不知自覺(腳)
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孫猴子的屁股——沒定性
唐三藏的書——一本正經
豬八戒見高小姐——改換了頭面
豬八戒見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豬八戒拉著西施拜天地——壓根不配
豬八戒招親——凡心難丟
豬八戒進了女兒國——不想走了
蛇頭上蒼蠅——自來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乍入蘆芋——不知深淺(第32回 孫悟空)
皮笊籬——一撈個罄盡(第39回 孫悟空)
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第39回 豬八戒)
磨磚砌的喉嚨——又光又溜(第47回 眾僮僕)
尖擔擔柴——兩頭脫(第57回 豬八戒)
吃了磨刀水的——秀氣在內(第67回 孫悟空)
狗咬尿泡——空歡喜(第71回 作者)
鐵刷帚刷銅鍋——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里來,水裡去(第81回 豬八戒)
和尚拖木頭——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販古董的——識貨(第86回 小妖)
蒼蠅包網兒——好大麵皮(第87回 葛仙翁)
三錢銀子買個毛驢——自誇騎得(第93回 沙僧)
皮肉粗糙,骨骼堅強——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豬八戒)
⑸ 出自《西遊記》的成語有哪些
出自《西遊記》的成語有:
光天化日
火眼金睛
三頭六臂
金蟬脫殼版
耳紅面赤
⑹ 出自《西遊記》的成語有哪些
喜不自勝
抖擻精神
榮歸故里
光天化日
膽戰心驚
地動山搖
搖身一變
三頭六臂
火眼金睛
耳紅面赤
死心塌地
真情實意
金蟬脫殼
深謀遠慮
腳踏實地
戰戰兢兢
咬牙切齒
花言巧語
半途而廢
如入無人無境
魂飛魄散
大驚失色
海角天涯
凶多吉少
神通廣大
作惡多端
不分勝負
棋逢對手
目不轉睛
風調雨順
馬不停蹄
劃地為牢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不可數計
拔刀相助
毛骨悚然
巍然不動
進退兩難
假意虛情
言而無信
未卜先知
魂不附體
杳無人煙
狼蟲虎豹
運走高飛
斬草除根
隱姓埋名
眉頭一皺,計上心頭
里應外合
千方百計
⑺ 出自西遊記的成語及解釋
毒魔狠怪 凶惡殘抄忍的妖魔鬼怪。
登界遊方 登上天界,游歷四方。指周遊世界。
登山越嶺 形容長途跋涉,旅途艱辛。
疊嶺層巒 疊:重疊;層:重復,接連出現。形容山巒重疊連綿不斷。
餐風宿露 宿:住宿,過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趁火打劫 趁:乘機。趁人家失火時去搶劫。比喻乘人之危謀取私利。
出頭露面 指在公開場合出現。也指出風頭。
撮土焚香 撮土:用手把土聚攏成堆。指舊時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爐,燒香敬神。
重生父母 重:重新。指對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擦掌磨拳 形容准備動武,准備動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樣子。
秤砣雖小壓千斤 秤砣看來一小塊卻能壓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雖不引人注目,實際很起作
穿花納錦 以穿紗的方法做成的刺綉花樣。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⑻ 出自西遊記的成語有哪些,要成語10個
暴風驟雨抄
朱紫國國王在端陽節上,被妖怪搶走了王後,由於驚恐憂思,把粽子凝滯在腹內,因此得了重病。
三年後,唐僧四人取經路過朱紫國。孫悟空為國王懸絲把脈後,說:「陛下因為驚恐憂思而得病,病的名字叫雙鳥失群之症。」眾人問:「神僧長老,什麼是雙鳥失群之症?」行者說:「有雌雄二鳥,原在一處同飛,忽被暴風驟雨驚散,雌不能見雄,雄不能見雌,雌想雄,雄也想雌:這不是雙鳥失群嗎?」眾人齊聲喝采道:「真是神僧!真是神醫!」
悟空用葯打下了國王腹內的粽子,又制服了妖怪,救回了王後,徹底治好了國王的病。
「暴風驟雨」用來比喻聲勢浩大,發展急速而猛烈。
(出自《西遊記》第六十九回)
山高水險
【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麼山高路險,水闊波狂。」
⑼ 出自西遊記的成語
喜不自勝
抖擻精神
榮歸故里
光天化日
膽戰心驚
地動山搖
搖身一變
三頭六臂
火眼金睛
耳紅面赤專
死心塌地
真情實意屬
金蟬脫殼
深謀遠慮
腳踏實地
戰戰兢兢
咬牙切齒
花言巧語
半途而廢
如入無人無境
魂飛魄散
大驚失色
海角天涯
凶多吉少
神通廣大
作惡多端
不分勝負
棋逢對手
目不轉睛
風調雨順
馬不停蹄
劃地為牢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不可數計
拔刀相助
毛骨悚然
巍然不動
進退兩難
假意虛情
言而無信
未卜先知
魂不附體
杳無人煙
狼蟲虎豹
運走高飛
斬草除根
隱姓埋名
眉頭一皺,計上心頭
里應外合
千方百計
⑽ 出自巜西遊記》中的四字詞語8個
花容月貌、
一物降一物、
洪福齊天、
火眼金睛、
斬盡殺絕、
左鄰右舍、
風輕雲專淡、
今蟬蛻屬殼、
懵懵懂懂、
渾身解數、
人不可貌相、
騰雲駕霧、
事不過三、
心灰意冷、
情投意合、
齜牙咧嘴、
心神不寧、
胡說八道、
樹大招風、
冒名頂替、
一望無際、
劃地為牢、
虛情假意、
趁火打劫、
無拘無束、
提心吊膽、
相貌堂堂、
真人不露相、
念念有詞、
流星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