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游記
1. 徐霞客到過哪
徐霞客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地理學家之一,也是有名的旅遊家。徐霞客名弘祖(或作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別號,萬曆十四年(1587年)出一在南直求江陰縣(今江蘇江陰市)南喝岐村(今屬馬鎮鄉)。徐霞客的家鄉在當時屬於「東南財賦地」的經濟發達地區。徐霞客出身什宦世家、書香門第,他的曾祖和祖父曾經掛過虛名,但到了他的父親徐有勉那 一代,徐家已經家道中落了。徐霞客的父親徐有勉,是個淡泊名利的人,他對什途沒有多大興趣,也小大歡喜和官場中的人結交,寧願平靜悠閑地在鄉間一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年幼的徐霞客有所影響。
徐霞客幼年時期的徐霞客,天資聰穎,有很強的記憶力。對於不明白的地方,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他對「四書五經」和八股文沒有很大的興趣,卻特別青睞歷史、地理和探討大自然力一面的書籍。這類書在當時視為小正規的閑書、奇書。他的閱讀面很廣,諸如古今史籍、輿囚力一志、山海囚經等,他都有所涉獵。他的族兄徐仲昭曾說他「性酷好奇書,客中未見書,即囊無遺錢,亦解衣市之,自背負而歸。今充棟盈箱,兒比四庫。」有錢必買書,無錢則變賣衣物來換錢買書,徐霞客「奇書」的嗜好:好就是到了這種令人嘆為觀比的程度。看了這此書以後,使得他史加嚮往五厲等名山。
徐霞客19歲時,父親病故。三年服孝期滿,徐霞客萌發了外出遊歷的想法,而賢德的母親也認為好男兒志在四力一,不願自己的兒子像籬笆里圈著的小雞,車轅上套著的小馬一樣,被束縛而沒有見識和出息。對徐霞客的決定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鼓勵。
年輕的徐霞客終於告別書齋生活活,掙脫了什途功名的束縛,開始實現兒時的夢想。他22歲就開始外出旅遊,歷經34年,直到生命結束為。他先後游歷了大半個中國,足跡遍於華東、華北、中南、西南,包括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及雲南等16個省遍及北京、天津、上海3市。踏遍泰山、普陀、天台、雁盪、九華、黃山、武夷、廬山、華山、武當、羅浮、盤山、五台、阻山、衡山、九異等名山;游盡太湖、民江、黃河、『富春、閩江、九鯉湖、錢塘江、瀟水、湘水、鬱江、黔江、黃果樹瀑布、盤江、滇池、洱海等勝水。
在漫長的旅途當中,徐霞客為了考察得准確、細致,大都步行前進。披星戴月、風餐露宿,對於所遇的險阻,他都以頑強的鬥志去克服,而且無論身體多麼疲憊、條件多麼惡劣,他都侮天堅持作日記,這此旅遊日記記錄了他的旅途經歷、考察的情況以及心得體會,給後人留下了的寶貴的地理材料。
徐霞客很重視標本的研究價值,他在武當山等地目險採集了榔梅;在尚山採集了當地一種形似菊花的特產—金蓮花;在五台山採集了天茶花等珍稀名貴植物;在瑪瑙山上採集了「石樹」;在蝴蝶泉邊採集了花樹的枝葉。
徐霞客對科學研究有著無所畏懼的精神。他喜歡獵奇,可以說是到「聞奇必探,見險必截」。侮侮遇到古洞、名剎、溫泉、匕瀑、奇峰、深林、幽皇等奇異景觀,他都把安危置之度外,只求一覽「廬山真面日」。他在自己的記錄中說:「旦古人跡未到之卜_,小惜捐軀命,多力一竭慮以赴之,期於必造其域,必窮其奧而後比。」他在雲南騰越為了把一個岩洞看個明自,目死攀登上懸崖;在湖南茶陵時,獨闖傳說中神秘的麻葉洞;在廣西融縣真仙岩,徐霞客為了探索一個時洞,競從一條橫卧的巨蟒身上跨過,進到洞內。他還經『常和鬼神迷信做斗爭一,雲南地力一上有一本《雞山志略》,書中記載了五台山、峨眉山和雞足山等地的「放光瑞影」現象,這種五彩光圈通常被社會上認為是「佛光」或「『;:光」。徐霞客則從地形環境的角度,解釋了出現這種自然現象的原囚,駁斥了遷腐的迷信說教,這也表現了他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2. 行走四方為話題的作文
行走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和不順心的事,但最後我們總能堅強地挺過來,這都是希望的功勞.當我們陷入困窘的時候,希望會化作一盞燈塔,指引我們走出黑夜;當我們傷心哭泣時,希望會化作一葉扁舟,帶我們從悲傷中擺渡出來;當我們痛苦絕望時,希望會化作一隻溫暖的手,撫慰我們忘記痛苦……
走在希望的小路上,你不會害怕.
九歲的時候,我第一次面臨挑戰,殘酷的比賽給了我很大的壓力,雖然我很努力的練習,很刻苦的背誦,但我仍然沒有擺脫掉失敗這顆苦果子.我真正體會到了失敗讓我的內心是那麼的酸楚.盡管如此,但當時的我並不想趴在床上大哭,相反地,我更加刻苦的練習,爭取下次成功.我現在突然感覺到這就是希望的力量啊!日後,我在希望的鼓勵下,加緊訓練最終贏得了對於我來說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我不再害怕困難了.
走在希望的小路上,我不會悲傷.
從小學到現在,我的成績一直很不穩定,為此我很煩惱,然而就在畢業考試的時候,歷史上最壞的成績終於誕生了,我幾乎處於崩潰的狀態,我回家大哭,覺得上天對我實在是不公平,可是哭完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我彷彿覺得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哭是無濟於事的.於是我擦乾眼淚,擺脫悲傷,忘記痛苦,堅強起來.我知道,這就是希望,是希望再次幫助我從困難中擺渡出來,重拾信心.因為有希望,我不會再悲傷.
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和交際圈的擴大,遇到的挫折與不順心的事會越來越多,如果我們遇到困難之後就一味的自暴自棄,那麼我們的人生將索然無味,不僅這樣,我們還會時刻活在陰影與痛苦之中.
希望與信念必須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紮根,並用汗水與困難去滋潤它,只有這樣,它才會開花並結出成功的果實.
走在希望的小路上,我們走向成功!
3. 語文作文《背起行囊走四方》游記作文800字左右
忘了從怎樣的混沌中蘇醒,一睜眼,便是滿世界的精彩,時光化作導航雲,遠遠的在穹際中引路,用眼眸的攝像機,錄下沿途中或明艷或清秀的風景,做成記憶典籍里的書簽。
少年*繁春
春意盎然。四月的風還帶著稚嫩的氣息,掠過富士山麓綿延的櫻花林,上野的櫻花公園早已是滿樹嫣紅,八重櫻綻放在枝頭,蜷曲的藤蔓已伸展到了極致,跟春風的腳步曼舞翩躚。
櫻瓣柔柔的離開了蕊心,在風中游弋。拂過東京鐵塔,飄過彩虹大橋,穿過參差林立的樓群,無論,背景是泛著怎樣冰冷嚴酷的金屬光澤,只要它經過的地方,都染上了嫩紅的顏色,禁止灰色的侵染。一如少年清澈干凈的眼,滿載著最真摯的情感與心,帶著夢想有禮期間,少年的靈魂,猶如櫻花的嬌弱,幾遍紛飛於不定的時空,亦不成泯滅過真性情。
親吻一瓣櫻,在她凋逝的前一秒,印下少年時代最美好的單純風景。
青年*盛夏
驕陽炙烈。太陽赤裸裸的燒灼著大地,似乎要蒸發出大地的血液。駐足在考爾尼希的街道上,看尼羅河的水在腳下泛濫,河水如女神的手拂過每一處焦黃的泥沙。開羅的街道有些雜亂,但這里的人們十分不在意,因為總能遠遠的看著流淌不息的尼羅河。
踩在景色的沙礫上,顫抖的臉頰輕輕觸碰粗糙卻滾燙的表面,彷彿在親吻法老的額頭。風華到斑駁的師專,穿越千年的容顏幾經易改,卻始終堅固,一如青年倔強堅韌的性格,洋溢最豪放的氣息與激情,他們堅毅的眉目,猶如磚石的亘久,即使再經歷一個千年,也不成失去嚴重閃耀的光
烈日照耀的金字塔,堅挺矗立,陽光將它鑲刻成青年時代最激越,最昂揚的風景
中年*繁秋
碩果累累。秋色似打翻了濃湯,潑灑在海口無限撩人的海布上,一濺就是一抹重彩,假日海岸里的雪浪翻飛,海平線若遠若近。德勝沙深棕木板的街道,沿著古樓一路延伸站上古樓張望,彷彿秀英古炮台近在眼前
隨意在古道上散步,嗅著萬綠園中散發的清香,似乎一伸手臂便可以捕撈到,就像在沙灘上漫步的人們臉上標志性的微笑,於是好像忘了時間,忘了地點,有那麼些沉重意味的回頭,萬綠從中的培育員,從容而淡定。一如中年以放慢的腳步,想要細細品酌沿途的畫面。他們淡定的面容,好似得勝沙的街景,只一眼就讓人心安
擁抱整座城市,呼吸它散發的芬芳,澆注中年時代最沉穩的醇厚風景。
老年*暮冬
白雪皚皚。入冬的第一場雪,不大,卻足以欣喜所有人,莫斯科其實並不少見雪,只是這一場,唱了頭角。城市郊外的瀑布轟鳴作響,似在演奏迎冬的頌曲
初霽的陽光碎碎的灑下來,透過尖頂塔被細細的分隔,隨便站在哪一個十字路口放眼張望,這里總是睿智多於輕狂,寧靜掩過喧囂,人們步履悠閑,彷彿經歷了太多,早已不用匆匆追逐。如此和諧,一如老年安詳的神情,心存感激,倍加珍惜僅剩的時光。他們慈愛的眼神好似莫斯科溫存的午後陽光。讓沐浴著身心都得以升華。
和每一個人握手,感受每一個善意的微笑,收藏老年時代最後的安逸風景。
好似愛麗絲的奇境漫遊,人生的風景書簽就這樣被粘貼在全世界,模糊的想起在上海深冬的某一頁,撿拾飄雪,腦海間閃過東京的八重櫻,開羅的金字塔,海南德勝沙的街景,再抬頭凝望與莫斯科神似的紛雪然後感覺彷彿瞬間經歷了一個輪回—世界又重新開始。
人生的風景還需要繼續采擷。
4. 大戰紅孩兒 的故事(詳細,原文)
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孩子紅孩兒,修煉得道,神通廣大,為益壽延年,他一心想各異唐僧肉。一天,他正在空中瞭望,看見唐僧師徒遠遠地走來,他知道唐僧的徒弟武藝高強。
硬拼怕不能取勝,於是,他想利用唐僧不辨真偽,心慈面軟的特點來智取。他把自己變成七歲的孩童,用繩捆住手腳,高高地吊在樹枝上喊「救人」。唐僧聽到喊聲,讓悟空去解救。
悟空認出那是妖怪變的,叫師父少管閑事。唐僧動怒,又要八戒將紅孩兒救下。當唐僧讓悟空背上紅孩兒走時,悟空背的只是個假的,紅孩兒真身早已跳到九霄雲外,並颳起一陣旋風。
趁機劫走了唐僧。風停後,唐僧沒有了,悟空知道是妖怪搗的鬼。他記八戒和沙和尚看好行李,自己趕忙來到枯松澗火方洞找師父。悟空和孩兒一場惡戰,紅孩兒斗不過悟空。
便噴出龍王也不能熄滅的三味真火,悟空急忙跳出火陣,見不能取勝,便到南海請觀音菩薩。菩薩降服了紅孩兒,把他帶回南海。悟空救出唐僧,師徒四人繼續往西天取經。
(4)四方游記擴展閱讀:
紅孩兒是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人物。牛魔王和鐵扇公主之子,外號聖嬰大王,住在號山枯松澗火雲洞。紅孩兒是他的乳名。
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煉成三昧真火,口裡吐火,他的鼻子會噴煙,十分了得,經常與人赤腳打鬥。
紅孩兒最初的形象是只穿著一身火紅色(赤紅、血紅)的肚兜衣,身披紅袍,光著雙腳,下半身不穿,很是神氣,滿面紅光,皮膚紅潤白嫩,膚色中白里透紅。
長相和哪吒有幾分相似,但身材比哪吒胖,在與敵人打鬥時手拿一把八丈長的火尖槍,在施展三昧真火和敵人對陣時會有好幾個小妖推來火車子迎戰,身邊的大多數小妖也是孩嬰外形。
相關人物介紹:
1、牛魔王
牛魔王是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角色,翠雲山和積雷山的主人,妻子是鐵扇公主,兒子是紅孩兒。首先出現在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之後。
後出現在孫悟空與火焰山這一篇故事中,在書中一開始稱他為大力王,自號平天大聖(為七大聖之首)。在全書妖魔中,是一位為數不多可以以自身武力不靠法寶與孫悟空匹敵的角色。
深知牛魔王、孫悟空本領的火焰山土地稱:「牛魔王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正是孫大聖的敵手!」,牛魔王似乎並沒有強大的後台、主人。
牛魔王有弟弟如意真仙、兒子紅孩兒,可推測牛魔王來自一個頗為興旺的妖怪家族,另外牛魔王交友廣泛,名氣頗大,在妖怪中可算一位名副其實的絕世梟雄。
2、唐僧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人,其先潁川人,俗家姓名「陳禕(yī)」,法名「玄奘」。
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
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
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唐僧其取經事跡為原型。
3、鐵扇公主
鐵扇公主與牛魔王是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虛構人物,乃齊天大聖孫悟空結拜兄弟牛魔王之妻,其子紅孩兒後被觀音所收。
在「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一調芭蕉扇」開始出現,最初的名稱叫「鐵扇仙」,之後才更清楚其名。
根據小說所言:樵子笑道:「這芭蕉洞雖有,卻無個鐵扇仙,只有個鐵扇公主,又名羅剎女。」至於「芭蕉扇」則是一個法寶工具,原本是在昆侖山後。
從混沌開辟以來,天地間自然產生的一個靈寶,為太陽的精葉,所以能夠滅火氣。在《南遊記》中,鐵扇公主最後與華光天王成婚。
5. 五湖四海,是指哪五湖和哪四海
我們常用「五湖四海」這個成語來形容全國(世界)各地,如毛主席在《為人民服務》中曾寫到: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關於五湖的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指的洞庭湖(湖南省)、鄱陽湖(江西省)、太湖(江蘇/浙江兩省)、巢湖(安徽省)、洪澤湖(江蘇省)。另一種說法是五湖裡沒有巢湖,而是鑒湖(浙江省)。
關於四海也沒有明確的說法,一種觀點認為,四海分別為東海、南海、西海、北海,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古代人們認為大陸(指的是中國九州)被四海環繞,所以有東西南北四海。
東海和南海大家都比較熟知,北海被認為是指的位於俄羅斯境內的貝加爾湖,在古代被稱為「北海」,蘇武曾在那裡牧羊。
西海的說法就比較模糊了,比如在西漢時期,西海指的是青海湖,而位於哈薩克境內的巴爾喀什湖,也曾經是古代中國西邊的邊境。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古代的四海就是指的東海、南海、黃海(西海)、渤海(北海)。
(5)四方游記擴展閱讀:
中國的河流和湖泊
中國河流湖泊眾多,這些河流、湖泊不僅是中國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國的河湖地區分布不均,內外流區域兼備。
中國外流區域與內流區域的界線大致是:
(1)北段大體沿著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部)一線;
(2)南段比較接近於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線(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這條線的東南部是外流區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3,河流水量佔全國河流總水量的95%以上,內流區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但是河流總水量還不到全國河流總水量的5%。
1. 河流
中國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有許多源遠流長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條。
中國的河流,按照河流徑流的循環形式,有注入海洋的外流河,也有與海洋不相溝通的內流河。
2. 長江
長江發源於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曲折東流,幹流先後流經青海、四川、西藏、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共1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最後注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是中國第一大河,也是亞洲最長的河流,世界第三大河。
流域面積180多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5,年入海水量約10000億立方米,佔全國河流總入海水量的1/3以上。它流經中國青藏高原、橫斷山區、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流域絕大部分處於濕潤地區。
3. 黃河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中部,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9個省、自治區,注入渤海,全長5500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河。
流域面積75萬多平方公里,流經中國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以及乾旱、半乾旱、半濕潤區。
4. 珠江
珠江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河流,其幹流西江發源於雲南東部。珠江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入南海,全長2210公里,流域在中國境內44.25萬平方公里。
主要有西江、北江、東江三大支流水系,北江與東江基本上都在廣東境內,三江水系在珠江三角洲匯集,形成縱橫交錯、港汊紛雜的網狀水系。
5. 京杭運河
中國除天然河流外,還有許多人工開鑿的運河,其中有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京杭運河。京杭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縱貫京津兩市和冀、魯、蘇、浙4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801公里,是中國歷史上與萬里長城齊名的偉大工程。
目前京杭運河在江蘇、浙江兩省境內的河段,仍是重要的水上運輸線。同時,運河還發揮灌溉、防洪、排澇等綜合作用。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中,它又被用作長江水源北上的輸水渠道。
6. 湖泊
中國湖泊眾多,共有湖泊24800多個,其中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800多個。湖泊數量雖然很多,但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均勻。
總的來說,東部季風區,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分布著中國最大的淡水湖群;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較為集中,多為內陸鹹水湖。
外流區域的湖泊都與外流河相通,湖水能流進也能排出,含鹽分少,稱為淡水湖,也稱排水湖。中國著名的淡水湖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
內流區域的湖泊大多為內流河的歸宿,湖水只能流進,不能流出,又因蒸發旺盛,鹽分較多形成鹹水湖,也稱非排水湖,如中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以及海拔較高的納木錯湖等。
中國的湖泊按成因有河跡湖(如湖北境內長江沿岸的湖泊)、海跡湖(即睸湖,如西湖)、溶蝕湖(如雲貴高原區石灰岩溶蝕所形成的湖泊)、冰蝕湖(如青藏高原區的一些湖泊)、構造湖(如青海湖、鄱陽湖、洞庭湖、滇池等)、火口湖(如長白山天池)、堰塞湖(如鏡泊湖)等。
網路——五湖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