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羅縣後遺址
1. 你知道哪些紅色文化遺址
城固縣烈士紀念碑,西北聯大區隊部古路壩分隊遺址,紅四方面軍過柳林渡口遺址,紅二十九軍第二游擊大隊遺址。
2. 中國革命遺址有哪些
井岡山革命遺址、大南山革命遺址、延安革命遺址、茶陵革命遺址、浮山革命遺址等。
1、井岡山革命遺址
井岡山革命遺址,位於江西省吉安井岡山市境內,地處江西、湖南兩省相交接的羅霄山脈中段,四周環繞高山,中部多盆地,平均海拔1000米。
1927年10月,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率領部隊挺進井岡山,在井岡山創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根據地以茨坪為中心,擁有寧崗、永新、蓮花三縣和吉安、安福、隨縣、酃縣的一部分,方圓275公里。井岡山革命遺址主要集中在江西省井岡山市的茨坪、茅坪、大小五井及五大哨口等地。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國務院批准井岡山為第一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2017年12月2日,井岡山革命遺址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
2、大南山革命遺址
大南山革命遺址位於廣東省汕頭市,大南山潮南區紅場鎮雷嶺鎮處,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尤其是紅場鎮,被定為汕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場是二戰時期革命根據地,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
大南山革命遺址現有革命舊址紅場、紅宮、石刻革命標語被列為廣東省重點保護革命文物單位。
紅場鎮原名「石船」,1961年為紀念革命舊址「紅場」而改稱紅場。紅場是二戰時期革命根據地,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早在民國17年(1928),紅場已是東江革命根據地。
紅宮原為紅場鎮林招村李氏祖祠,是紅軍47團成立和潮陽縣革命委員會成立的舊址,也是彭楊軍校第四分校的校址。
大南山石刻革命標語分布在大南山腹地。對於研究大南山土地革命歷史具有較為重要的保護價值。
3、延安革命遺址
延安革命舊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1937年至1947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陝甘寧邊區首府,是中國革命的指導中心和總後方,是革命聖地。
延安革命舊址包括鳳凰山中央中央舊址、楊家嶺中共中央舊址、棗園中共中央書記處舊址、王家坪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舊址、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等。
以及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延安寶塔、橋兒溝魯迅藝術文學院(六屆六中全會舊址)、南泥灣、清涼山新聞出版部門舊址、中共中央黨校、中共中央西北局、陝甘寧邊區銀行、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舊址等遺址。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6年9月,延安革命舊址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4、茶陵革命遺址
茶陵是中國第一個工農兵政府誕生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斗爭中,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重大犧牲,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和寶貴的遺產。據統計,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茶陵的革命紀念舊(遺)址有近100處,其重要遺址有7處。
5、浮山革命遺址
位於桐城東鄉,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上海、安慶的部分共產黨人,轉移到浮山,繼續從事地下斗爭,因而當時的浮山成為安徽省的一個革命活動中心。
周恩來總理曾說:「浮山地處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前哨,浮山中學不同於一般的學校,它是該地區革命活動的中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井岡山革命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南山革命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延安革命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茶陵革命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浮山革命遺址
3. 大理紅色遺址有哪些
據我印象,大理的紅色遺址或景點並不多,有這么幾處
1、大理市灣橋鎮周保中故居。周保中(1902—1964),原名奚李元,號紹璜,白族,1902 年2月7日出生於雲南省大理縣灣橋村。中國無產階級軍事家、傑出的抗日民族英雄、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傑出領導人。
2、 祥雲縣王復生、王德三故居。王復生,名濡廷,字涵萬,乳名正澥,化名甄海、振海等。1896年9月27日生,雲南省祥雲縣人。在李大釗的指導下,王復生與鄧中夏等19人發起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後王復生在齊齊哈爾被日軍殺害,犧牲時40歲。王德三,原名王懋廷,又名王正麟 。雲南祥雲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參加學生愛國運動,加入北大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2年經鄧中夏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赴廣州到黃埔軍官學校第三期任政治教官。中共雲南省委成立後,被選為省委書記。他是雲南農民武裝起義主要領導者組織者,1930年12月31日於昆明就義。
3、莫尼中尉紀念標。莫尼中尉為美軍飛虎隊飛行員,1942年12月26日日軍飛機空襲祥雲雲南驛機場時,莫尼中尉在空戰中中彈起火,為保護祥雲城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莫尼中尉堅持駕機離開縣城上空,身負重傷,於當晚殉職,年僅22歲。為了緬懷國際盟友的功勛,祥雲建立了「美國空軍莫尼中尉殉職紀念標」。原殘碑現存祥雲縣文物管理所。1992年祥雲縣政府按原來的規格樣式在滇緬公路清華洞重建紀念標。
4、滇緬公路。滇緬公路又稱昆瑞公路(昆明至瑞麗)、320國道滇西段、昆畹公路(昆明至畹町)、中美合作公路、抗日公路等。這是一條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國際通道。這條公路現仍在使用,為G320國道,如果不明說,一般是很難知道的。
5、雲南驛機場。在祥雲縣下川壩曾經修築過兩塊機場:雲南驛機場和北屯機場。這兩塊機場在抗日戰爭中起過重大作用,在長達五十餘年的時間里,有三支不同的空軍部隊在這里駐航,現在仍有跑道、停機坪、飛機掩體等可供瞻視。與此相聯系的,還有埋葬難民工的「萬人坑」、美空軍莫尼中尉壯烈犧牲地及莫尼中尉烈士紀念標等。
4. 請寫出五個革命遺址
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共處)
1 1洪秀全故居 清代中期 廣東省花縣
2 2 林則徐墓 1826年 福建省福州市
3 3 堂字街太平天國壁畫 1853-1864年 江蘇省南京市
4 4 大沽口炮台 1858年 天津市塘沽區
5 5 太平天國侍王府 1861年 浙江省金華市
6 6 望海樓教堂 1869-1904年 天津市河北區
7 7 黃興故居、墓 1874年、1917年 湖南省長沙縣長沙市
8 8 紹興魯迅故居 1881-1898年 浙江省紹興市
9 9 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 1888-1895年 山東省威海市
10 10 李大釗故居 1889年 河北省樂亭縣
11 11 孫中山故居 1892年 廣東省中山市
12 12 朱德故居 1895-1907年 四川省儀隴縣
13 13 茅盾故居 1896-1910年 浙江省桐鄉縣
14 14 周恩來故居 1898-1910年 江蘇省淮安市
15 15 劉少奇故居 1898-1916年 湖南省寧鄉縣
16 16 任弼時故居 1904-1915年 湖南省汩羅市
17 17 秋瑾故居 1907年 浙江省紹興市
18 18 雲南陸軍講武堂舊址 1909-1928年 雲南省昆明市
19 19 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 1913年 四川省成都市
20 20 國民黨「一大」舊址 1924年 廣東省廣州市
21 21 黃埔軍校舊址 1924-1927年 廣東省廣州市
22 22 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1925-1927年 廣東省廣州市
23 23 北伐汀泗橋戰役遺址 1926年 湖北省咸寧市
24 24 紅安七里坪革命舊址 1927-1934年 湖北省紅安縣
25 25 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 1927-1937年 上海市徐匯區
26 26 雨花台烈士陵園 1927-1949年 江蘇省南京市
27 27 平江起義舊址 1928年 湖南省平江縣
28 28 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第八軍軍部舊址
1929-1930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龍州縣
29 29 長汀革命舊址 1929-1933年 福建省長汀縣
30 30 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 1930-1932年 湖北省洪湖市、監利縣
31 31 寧都起義指揮部舊址 1931年 江西省寧都縣
32 32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 1931年 河南省新縣
33 33 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 1932-1935年 四川省通江縣
34 34 平頂山慘案遺址 1932年 遼寧省撫順市
35 35 瓦窯堡革命舊址 1935年 陝西省子長縣
36 36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 1937-1946年 陝西省西安市
37 37 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 1938-1939年 河南省確山縣
38 38 陳嘉庚墓 1953年 福建省廈門市
39 39 馮玉祥墓 1953年 山東省泰安市
40 40 郭沫若故居 1963-1978年 北京市西城區
41 41 聶耳墓 1980年 雲南省昆明市
5. 甘肅省主要的紅色旅遊景點有哪幾個
01
白銀市會寧縣紅軍長征會師舊址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
02
甘南州迭部縣臘子專口戰役遺址屬
甘肅省甘南州迭部縣
03
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
04
定西市岷縣 「 岷州會議 」 紀念館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
05
通渭縣榜羅鎮革命遺址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
06
蘭州市城關區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舊址
甘肅省蘭州市
07
慶陽市華池縣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
08
張掖市高台縣高台烈士陵園
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
6. 甘肅省主要的紅色旅遊景點有哪幾個
01
白銀市會寧縣紅軍長征會師舊址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內
02
甘南州迭部縣臘子口戰役遺址容
甘肅省甘南州迭部縣
03
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
04
定西市岷縣 「 岷州會議 」 紀念館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
05
通渭縣榜羅鎮革命遺址
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
06
蘭州市城關區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舊址
甘肅省蘭州市
07
慶陽市華池縣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
08
張掖市高台縣高台烈士陵園
甘肅省張掖市高台縣
7. 紅羅縣在哪個哪個市
紅羅縣,呵呵這個不對的你說的應該是讀音相通的「虹螺峴」這個地方在遼寧的葫蘆島一個超級有名的地方,盛產干豆腐
8. 要找一個紅色遺址,一段紅色歷史及一個黨的動人故事
抗美援朝戰爭河口遺址
河口斷橋是當年志願軍三大渡江地點之一,它記載著抗美援朝戰爭中彭德懷、毛岸英等志願軍將士的豐功偉績,是丹東地區著名的紅色教育基地。老同志們一致表示,通過參觀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新中國誕生和發展建立的豐功偉績感覺非常震撼,要向他們學習,繼續發揮余熱,老有所為,為構建和諧社會再做貢獻。
鴨綠江斷橋氣勢逼人地橫跨在鴨綠江上,向人們展現出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英雄氣概,也是世人的憑吊歷史、緬懷英雄烈士的游覽景點。
在這里,我們用手撫摩著當時被轟炸後的痕跡,那一段充滿熱血的紅色記憶不由浮上腦海: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即派兵入侵朝鮮,並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我國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應朝鮮政府請求,黨中央毛主席作出英明的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10月19日,彭德懷臨危受命,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從此,鴨綠江大橋便承擔起抗美援朝、支援前線的交通大動脈。11月8日,美國空軍派出百餘架B—29型轟炸機對鴨綠江大橋狂轟濫炸,大橋被攔腰炸斷,朝方三座橋墩被炸塌,至此大橋癱瘓。而中方一側殘存的四孔,被稱為斷橋,成為抗美援朝戰爭永久的歷史見證。
9. 甘肅紅色旅遊革命聖地有哪些
1、甘肅紅軍長征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白銀市會寧縣紅軍長征會師舊址、甘南州迭內部縣臘子口戰役遺址容、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定西市岷縣「岷州會議」紀念館、通渭縣榜羅鎮革命遺址);
2、蘭州市戰關區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舊址;
3、慶陽市華池縣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4、張掖市高台縣高台烈士陵園等。
10. 靈石縣的歷史遺址及墓斃
全縣共有文物古跡46處,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屬國家級文物保護的有旌介古遺址、王家大院、資壽寺、晉祠廟、後土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靜升文廟,石膏山森林公園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地質公園。靜升古鎮地處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丘陵地帶。東眺綿山,西望汾河,北與介休接壤,南與本縣馬和鄉交錯。周邊溝壑縱橫,層層梯田,海拔900餘米。其地形有似雙乳,高不露風,低不失水。土地肥美,物產富庶。王家大院 (43張)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後裔—— 靜升王家於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後建成。建築規模宏大,擁有 「五巷」、「五堡」、「五祠堂」。石膏山,是太岳山的主峰之一,制高海拔2532.6米,風景名勝區規劃總面積75平方公里 ,位於靈石縣城東南35公里處。石膏山是山西名山,歷史悠久,自然環境優美,古代就被作為傳統游覽觀賞地。明未清初,傅山先生曾落墨「山林野趣」,成為千古絕唱。撩開石膏山久已塵封的面紗,即能看到它深藏淺露,大美而不言的英姿。 紅崖峽谷景區位於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南部,靈石縣馬和鄉境內,西距靈石縣城20公里,距大運高路靈石出口5公里,與介休綿山風景區和華夏民居第一宅的靈石縣王家大院僅6.5公里之遙,和千年古剎資壽寺有9公里之隔。峽谷景區面積2591公頃.介林是三晉名賢介子推的墓地,位於靈石縣馬和鄉張嵩村東,總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春秋,興起於秦漢,鼎盛於隋唐,是三晉清明寒食文化之鄉、忠孝文化聖地。資壽寺,座落在山西省靈石縣城東十公里的蘇溪村。東臨綿山,西傍汾河,古樹交蔭,風景秀麗。這處寺廟,創建於唐代,重建於宋代,在金代又遭破壞,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重建。資壽寺規模頗大,院落宏敞,布局完整。寺內主要建築物有天王殿,雷音殿,羅漢殿,地藏殿,葯師殿,二郎殿等。這些古代建築結構奇巧,雕梁畫棟,碧瓦凌空。屋頂三彩琉璃瓦覆蓋,製作精巧,很有特色。現已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