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府遺址
『壹』 惠民歷史遺跡的作文
武定府:現在的山東省惠民縣。夏屬兗州域,商為蒲菇國地,春秋戰國為齊地。公元前2世紀,秦朝實行郡縣制時,秦始皇東巡在此設置厭次縣(屬齊郡),此後2200多年中,歷為州、郡、府、縣治所。東漢建安3年(公元184年)設樂安郡。隋朝初年(公元586年),始設棣州。明朝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明宣宗親率大軍,兵臨棣州城下,平定了欲在棣州起兵謀反的漢王朱高煦,自此改為武定州(寓意以武力平定謀反)。清雍正12年(公元1743年),武定州升格為武定府,並設附郭縣--惠民縣。解放前後曾經是渤海軍區、惠民專署駐地。現隸屬山東省的濱州市.
惠民古城始建於宋崇寧元年(公元1102),由當時工部尚書牛保奉詔建城。由於當時的時代背景,惠城是一座防衛型城市,建有東、南、西、北各四門,帶有瓮城,城南北長一千九百米,東西寬一千一百米,周長六千米,外有護城河,寬八十米至一百米不等,城牆高十一米,上寬能通行車輛。惠民不但古文化遺址較多,惠民城還是歷代王朝州府之地,樓台殿閣、 廟宇遍布城內各個角落。主要有「三台」(文台、武台、鳳凰台)、「八閣」(大士閣、玉皇閣、金星閣、九聖閣、魁星閣、北極閣、白衣閣、鎮武閣)、「十二沖樓」、「八大景」(聖殿松濤、風台柳色、台里郎耀、魁閣潛輝、蹕嶺朝雲、錦湖秋月、北泊秧歌、秦堤樵唱)、十四處廟宇(文廟、孫武廟、三皇廟、玉皇廟、三義廟、城隍廟、三賢廟、土地廟、朔廟、龍王廟、觀音廟、泰山廟、火神廟、三學資福禪寺)等。從現存的古城垣殘段可見惠民縣城歷經滄桑、古老文明之一斑。另外,在城東南,還有獨具風格的城堡式庄園——「魏氏庄園」,也為千年古城增添了幾分色彩和魅力
『貳』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有什麼革命遺址啊
武定府:現在的山東省惠民縣.夏屬兗州域,商為蒲菇國地,春秋戰國為齊地.公元前2世紀,秦朝實行郡縣制時,秦始皇東巡在此設置厭次縣(屬齊郡),此後2200多年中,歷為州、郡、府、縣治所.東漢建安3年(公元184年)設樂安郡.隋朝初年(公元586年),始設棣州.明朝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明宣宗親率大軍,兵臨棣州城下,平定了欲在棣州起兵謀反的漢王朱高煦,自此改為武定州(寓意以武力平定謀反).清雍正12年(公元1743年),武定州升格為武定府,並設附郭縣--惠民縣.解放前後曾經是渤海軍區、惠民專署駐地.現隸屬山東省的濱州市.
惠民古城始建於宋崇寧元年(公元1102),由當時工部尚書牛保奉詔建城.由於當時的時代背景,惠城是一座防衛型城市,建有東、南、西、北各四門,帶有瓮城,城南北長一千九百米,東西寬一千一百米,周長六千米,外有護城河,寬八十米至一百米不等,城牆高十一米,上寬能通行車輛.惠民不但古文化遺址較多,惠民城還是歷代王朝州府之地,樓台殿閣、 廟宇遍布城內各個角落.主要有「三台」(文台、武台、鳳凰台)、「八閣」(大士閣、玉皇閣、金星閣、九聖閣、魁星閣、北極閣、白衣閣、鎮武閣)、「十二沖樓」、「八大景」(聖殿松濤、風台柳色、台里郎耀、魁閣潛輝、蹕嶺朝雲、錦湖秋月、北泊秧歌、秦堤樵唱)、十四處廟宇(文廟、孫武廟、三皇廟、玉皇廟、三義廟、城隍廟、三賢廟、土地廟、朔廟、龍王廟、觀音廟、泰山廟、火神廟、三學資福禪寺)等.從現存的古城垣殘段可見惠民縣城歷經滄桑、古老文明之一斑.另外,在城東南,還有獨具風格的城堡式庄園——「魏氏庄園」,也為千年古城增添了幾分色彩和魅力,有時間去看看吧,我大濱州還是歷史名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