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女國遺址
『壹』 誰知道蘇毗王國
吐蕃時期(公元7-9世紀),昌都地區是著名的"東女國"和蘇毗王國的所在地。據《舊唐書》第一百九十七卷《南蠻西南蠻傳》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稱,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黨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百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餘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為船以渡。"我國著名藏學家任乃強先生考證也稱,今昌都一帶為東女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至此今日在昌都地區還可以看到吐蕃東女國和蘇毗王國文化的痕跡。
西藏多山,大型轎無法通過崎嶇的山路,畫面上的這種小型轎正適用於山區長途遠行。它被抬起時,座位向後微仰,使乘坐者感到舒適安全。
唐朝時候丹巴曾屬東女國。東女國人著「緇衣」,首飾多用各種珠寶,華貴富麗。其記載與今丹巴一帶婦女裝束相似,至今丹巴藏族婦女的服飾不管多麼漂亮,多麼變化多端,其色彩基調仍以黑色為主。
《西域圖記》《隋書》《大唐西域記》《北史》《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通典》《舊唐書》《新唐書》《太平寰宇記》《資治通鑒》都有多多處有收錄"女國"的文字記載。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東女國」的傳聞。《西游記》第54回曾描寫過一個大名鼎鼎的「西梁女國」。翻開玄奘親撰的《大唐西域記》卷四,發現他記錄一個「大雪山中」的「東女國」(也叫「蘇伐剌拿瞿呾羅國」),玄奘稱此國「世以女為王,因以女稱國」,並且特別提到東女國「東接吐蕃國」。
泯滅的王朝遺址
從藏史《賢者喜宴》《西藏王臣記》《敦煌本吐蕃歷史文書》可以查找到吐蕃以前子從母姓的歷史記述,在西藏,喜馬拉雅山諸峰全是女神,遍布藏區的大地之神(即十二丹瑪)也是女神。可見藏族是一個神化和崇尚女神的民族,一首藏族民歌向春季女神發出了這樣的請求:「春季的莊稼女神啊/請賜給我們土水風火吧/我這藏紅花呀/正要紮下根啦」。當人們拜倒在女神足下的時候,也許已經隱約透露出藏民族對其史前母系時代的集體追憶,更容易讓人在想像中去浮現逝去不見蹤影的「東女國」。
『貳』 東女國的王城遺址
2013年5月20日至24日,由中國著名佛教考古專家、原龍門石窟研究所所長溫玉成教授帶隊的考古學專家一行,在阿壩州金川縣確認該縣馬爾幫鄉獨足溝村境內的一處古城遺址為東女國王城遺址。
古城遺址建在三座山頭構成的大鵬鳥形狀的大山西側,由多層台地組成,有規模、有布局。樹林掩蓋下用石頭壘砌的城牆若隱若現,最寬處達4米。一座只剩下部分殘牆的古碉樓,附近還分布著一些白塔遺址。城牆圈定的范圍內,除了有寺廟、白塔遺跡外,還有房屋廢墟以及馬道等。
「遺址位於葫蘆形狀的深山縱谷中,就地勢而言,無論哪個時期的當政者都會看上這樣的地方,可以滿足居住和防禦的需要。在古城遺址所在的高處平台上,周圍都有城牆遺跡和人類活動的痕跡。」清華大學教授李靜傑說,綜合判斷,該處遺跡有可能是東女國王城所在地,不過還需更加嚴謹的考古發掘才能充分證明。
4月15日至17日,佛教考古專家溫玉成在對王城遺址踏查中,現場收集到了鈞瓷瓷片、青花瓷瓷片、孔雀綠瓷片等,另外還有陶土燒制的佛龕裝飾蓮花瓣、龕柱等構件。溫玉成教授稱,2010年開始,自己就走遍了四川、青海和雲南等地藏區,金川古城遺跡是其找到的規模最大的遺跡。1997年10月河南省偃師縣出土的《郭虛己墓誌》碑文中明確提到,有羌豪董哥羅者屢懷反復,因此朝廷特派郭將軍清剿,西山安定下來,接下來破了千碉城,又滅了摩彌、拙壩。因此可以判斷,西山是西山,八國是八國。
「東女國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其活動范圍在大渡河沿岸的阿壩州金川縣、甘孜州丹巴縣等地區。」溫玉成表示。「此次全程參與了古城遺址的考察,從考古學的角度講,該處遺跡是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後的重要發現。」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馬沙說,該古城遺址還需與文物部門一起進行更深的挖掘,以更多的考古文物來證實。
「王城遺址在金川縣馬爾幫鄉獨足溝村被發現,該處小地名叫『華西壩』,其實這是藏語『卡西巴』的譯音。根據藏文史料記載,東女國國王將四個兒子分封在女王宮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部落中,而這四個部落的王則是嘉絨十八土司的源流。」藏族學者李茂說,自己從事嘉絨文化研究多年,根據其掌握的藏漢史料判斷,該處古城遺跡應該就是東女國的王城。
阿壩州金川縣東女國王城遺址的發現,為進一步探索「西山-八國」的歷史地理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是藏羌民族文化走廊資料的重要補充。
『叄』 《西遊記》中女兒國是指現在的哪個地方呢
在古典名著《西遊記》中,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取經途中路過女兒國時,遭遇到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奇事。唐僧和八戒由於誤喝了子母河裡的水,導致懷孕,虧得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找來落胎泉的泉水,才解了他倆的燃眉之急。其後,女兒國的國王傾慕唐僧,差點毀了他的道行。
(古碉群遺址)
其三,這一帶有獨具特色的傳統服飾。
《舊唐書》中記載了東女國的服飾特點:「其王服青毛綾裙,下領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則羔裘,飾以紋錦。為小鬟髻,飾之以金。」
由此可見,東女國的女子服飾尚青,男子赭面,也就是主要以青黑色為美。現今的丹巴女子的裝束,仍然可以看出這種傳統元素的印記,與當時的東女國服飾是一脈相承的,她們喜歡黑色的百褶裙和深色披肩。而且不管她們的服飾色彩如何華麗,其主色調一定是黑色的。
由此可見,東女國在歷史上確實是存在的。到了唐朝中期,朝廷將定居此處的東女國部落逐步遷移到大渡河邊定居,其女王也被朝廷冊封為「銀青光祿大夫」。不過,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隨著漢人文化的影響,東女國逐漸被父權社會所取代直至消亡。
『肆』 東女國在今哪個地區
東女國是公元六、七世紀出現的部落群體及地方政權,是昌都地區及整個藏族歷史上重要的文明古國。今昌都、若水一帶。
『伍』 《西遊記》出美人,女兒國國王排第一,這個國家位於中國哪裡
在我國四川一個偏遠的村子內,發現了一處古城的遺址,這個古城遺址經專家鑒定專後,都認為此屬處很有可能就是古代以前東女國王城的遺址,這個東女國便是《西遊記》裡面所描繪的「女兒國」原型,其實在中國,不僅四川發現的類似的遺址,在雲南、青海等地也存在一些古代建築,這些建築風與歷史中所記載的東女國建築很是相似。
在隋朝時,東女國一直與大唐保持著很好的聯系,而且經常會派遣使者到唐朝,來進行一些朝貢。當時武則天當上皇帝後,還曾經冊封過東女國的使者為將軍,並大大賞賜於她,不過到了後來,隨著吐蕃實力越來越強大,東女國漸漸也就被吐蕃所佔領。
所以說,在很久以前的古代,有些地方的女性的地位極高。
『陸』 女兒國在哪
女兒國,史稱「來東女國」,其本是自位於唐朝的西邊,公元六、七世紀出現的部落群體及地方政權,它是川西及整個藏族歷史上重要的文明古國。
女兒國景區則位於中國湖北省隨州市洪山鎮,它是西遊神話世界景區之一,景區佔地三千六百畝,包括女王溫泉區、西遊記公園、省委大院和蟠桃園養生區四個部分,分為體驗區和觀光游覽區。它是以《西遊記》的故事情節、場景、人物原型為背景,結合自身的地理環境,打造出具有西域風情的神秘國度旅遊景區。
(6)東女國遺址擴展閱讀
《西遊記》原著中女兒國是在第五十回。
《西遊記》中說到了女兒國,在第五十四回,第五十回當中主要描寫了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的途中路過了一個叫做西梁女國的地方。在這個國家裡面,沒有一個男性,所有的官員乃至於國王都是由女性來擔任,如果這個國家裡面的哪個女人想要繁衍後代,那就需要靠喝子母河當中的水來受孕。
『柒』 東女國是什麼民族
祖源是羌族,安史之亂後被吐蕃攻擊,融合上千年,現在稱嘉絨藏族,另外白馬族也是羌族系,是建國初期劃分出現的失誤,誤稱白馬藏族。
『捌』 《西遊記》中,女兒國到底是指的中國什麼地方
事實上,《西遊記》中的女兒國就是歷史上的東女國,而東女國如今的遺址是在四川省阿壩州金川縣,所以說《西遊記》中的女兒國應該就在我國的四川省境內。除此之外,我國還有一個“女兒國景區”,這個景區是位於我國的湖北省隨州市洪山鎮,但是這個景區是人們打造的,所以這里並不是《西遊記》中女兒國的地址。
根據考古學家們的研究發現,東女國的遺址其實就是在我國四川省阿壩州金川縣內,由此可以斷定歷史上的東女國地址應該就是在我國的四川省一帶,而《西遊記》中唐僧師徒經過的女兒國又是以東女國為原型的,所以《西遊記》中的女兒國應該就是我國的四川省。
『玖』 歷史中真的存在女兒國嗎
歷史上有女兒國,但不是《西遊記》中反映的那樣。
女兒國,史稱「東女國」,是公元六、七世紀出現的部落群體及地方政權,是川西及整個藏族歷史上重要的文明古國。主要活動范圍在四川阿壩州、甘孜州丹巴縣和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等地區。東女國王城遺址位於今甘孜州丹巴縣。東女國文化最突出的特點之一,就是以女性為中心和女性崇拜的社會制度。絕非文學作品中那樣的女人靠喝子母河的水來生育繁衍。由於其地理位置偏僻閉塞,社會生產的嚴重落後,其部落民族的原始社會的形態得以延續下來。
東女國時期,昌都地區及四川西北藏區已有較發達的文明。當時東女國人口4萬余戶,勝兵1萬餘人,散布於山谷之間的八十餘座聚邑之中,所居之處均築「重屋」,即碉房:一般民眾所住的為上下六層,而女王所居則有九層,這表明了東女國高超的建築水平。東女國還使用文字處理,文字同於天竺;盛行歷法,以十一月為正,即以十一月為一年之始。
(9)東女國遺址擴展閱讀:
《舊唐書》卷197《南蠻西南蠻傳》記載:東女國,西羌之別種,以西海中復有女國,故稱東女焉。俗以女為王。東與茂州、黨項接,東南與雅州接,界隔羅女蠻及白狼夷。其境東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在大小八十餘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為船為渡。
『拾』 女人國的真正地址在那裡 她們的婚姻是怎麼樣的
在雲南的瀘沽湖,說是母系社會,但實際上那裡的男人什麼都不做,家裡雖說以女人為主版,因為是走婚權,所以男人每天到處晃悠,然後晚上到一家過夜,然後白天又到處晃。導致家裡沒有幫手,所以那的女人每天其實過的挺累,每天里里外外都是一個人。
如果生了個女兒,她長大了還會幫家裡一點忙,如果生了兒子,他長大了就會離開家,所以那的女人都希望生女兒。
我到那去的時候,聽當地人說,走婚是那裡歷史遺留的習俗,現在那的很多女人都不大願意走婚,但迫與習俗,又不得不如此。瀘沽湖最出名的人是楊二車娜姆,當地很多人以她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