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王宮遺址何處
⑴ 誰知道秦始皇的阿房宮遺址在哪裡
阿房宮是秦朝的宮殿,據史書記載,始建於公元前212年。遺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阿房宮遺址分布秦 阿房宮遺址位於三橋鎮南,其范圍東至皂河西岸,西至長安縣紀陽寨,南至和平村、東凹里,北至車張村,總面積11平方公里,在現轄域內約7.8平方公里。
⑵ 秦朝甘泉宮遺址在哪裡
歷史上有兩個甘泉宮。一個是渭河南邊的秦代甘泉宮(秦太後多居於此)建於秦惠文王,另一個是渭河北面的漢代甘泉宮(漢僅次於長安城重要場所)漢武帝經秦林光宮改建而成,林光宮秦二世造。 「宣太後誘殺義渠王於甘泉宮」(《後漢書·西羌傳》),羋月太後執政期間多居於此宮。 」秦王乃迎太後於雍而入咸陽,復居甘泉宮。「《史記》 「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史記》 始皇三十五年大朝設在甘泉宮。史書記載秦二世居住甘泉宮,並「居禁中」、近婦人,「在甘泉,方作觳抵優俳之觀」(《史記·秦始皇本紀》)! 近代在遺址外現2000多枚秦代封泥,經專家對這些秦代封泥的研究確定甘泉宮就是太後居住的南宮。是秦始皇處甘泉前殿的證明。秦末被項羽燒掉 漢承秦制漢桂宮即在甘泉宮基址上改建而成。
⑶ 秦朝都城遺址現在在哪
秦朝的都城是咸陽(今陝西咸陽)。
秦國的都城從建國開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一共經歷過四個都城,相應的遺址依次是雍(今陝西鳳翔)、涇陽(今陝西涇陽西北)、櫟陽(今陝西富平西南)、咸陽(今陝西咸陽)。
咸陽為中國第一帝都,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當年秦始皇橫掃六國,以咸陽為都,使之贏得了「中國第一帝都」的美譽。雖歷經朝代更替,但咸陽一直是京畿重地,所以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跡,如西漢帝陵和唐代帝陵,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女皇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被譽為「唐代露天石雕藝術博物館」 。
⑷ 秦朝的宮殿具體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在消滅六國統一全國以後,在都城咸陽大興土木,建宮築殿,其中所建宮殿中規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宮。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認為都城咸陽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宮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豐、鎬之間渭河以南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築之精英靈秀,營造一座新朝宮。這座朝宮便是後來被稱為阿房宮的著名宮殿。 阿房宮地磚'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飢人'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即阿房宮。由於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時只建了一座前殿。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其規模之大,勞民傷財之巨,可以想見。工程未完成秦始皇死了,秦二世胡亥調修建阿房宮工匠去修建秦始皇陵,後繼續修建阿房宮,但秦王朝很快就垮台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始皇本紀》中記載: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萬人。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為一里,秦尺約0.23米。如此算來,阿房宮的前殿東西寬690米,南北深115米,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容納萬人自然綽綽有餘了。如今在陝西西安西郊三橋鎮以南,東起巨家莊,西至古城村,還保存著面積約60平方公里的阿房宮遺址。
⑸ 想知道: 秦朝 王宮在哪 在哪
秦朝首都在咸陽城,今天的咸陽市。
⑹ 秦朝秦王宮的遺址現在在咸陽的什麼地方
咸陽宮是秦始皇議政聽事的地方,統一中國的象徵,現在渭城區窯店鎮牛羊村北有個秦王宮遺址博物館,雖然規模沒有當年咸陽宮宏大,但是可以去看了解,門票十塊
⑺ 秦始皇的皇宮在哪裡
咸陽宮是秦帝國的皇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咸陽市東區域。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國遷都咸陽,營建宮室,至遲到秦昭王時,咸陽宮已建成。
最初咸陽宮位於秦都咸陽城的北部階地上,在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不斷進行擴建。據記載,咸陽宮「因北陵營殿」,為秦始皇執政「聽事」的所在。
秦遷都咸陽後,咸陽宮一直是歷代國君的大朝之地。秦始皇時在渭水南岸修築新朝宮——阿房宮,就是想取代渭北的朝宮——「先王之宮廷」,這處作為王宮或皇宮使用的「宮廷」之名即「咸陽宮」。
歷代秦王和秦始皇接見各諸侯國使臣、貴賓,為皇帝祝壽舉行盛大國宴,與群臣決定國家大事都在咸陽宮中進行。因此《三輔黃圖》稱咸陽宮「以則紫宮,象帝居」。
(7)秦朝王宮遺址何處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兩千多年間,產生了數百位皇帝,差不多每個皇帝都營建了規模宏大、氣派豪華、富麗堂皇的陵寢,而且這些陵寢都建在了吉佳壤、風水寶地之上。在皇帝的心目中兩者同等重要。在世人的心目中,似乎往往更注重皇宮,而輕視皇陵。
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上看,皇陵的重要性比皇宮一點也不差,甚至更有價值。一座皇宮,可以多個皇帝居住,甚至幾個王朝共同使用。
北京的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兩朝的24個皇帝都在那裡居住過,前後用了500年,紫禁城基本上沒有大的改變,所以皇宮可以在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相沿承襲。最能代表皇權的的是寶璽,明朝寶璽二十四方,清朝寶璽二十五方。
皇陵則不然,一個皇帝一座陵,營建的時代不同,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情況各異;每個皇帝的愛好、志趣也不同,因而每座皇陵都帶有那個時代的鮮明特點。所以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上看,皇陵比皇宮更重要。
⑻ 秦始皇宮遺址位於哪裡
阿房宮是秦王朝的巨大宮殿,遺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版始建於公元權前212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力日益強盛,國都咸陽人口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即阿房宮。由於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時只建成一座前殿。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其規模之大,勞民傷財之巨,可以想見。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續修建。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可見阿房宮確為當時非常宏大的建築群。
⑼ 秦萯陽宮遺址到底在哪
渼陂湖之北岸有秦之萯陽宮。據清康熙《戶縣志》載:「萯陽宮在縣西三里,秦內惠文王(前容337-前325年在位)所造也。秦王政九年(前238年)謬毒作亂、滅族。遷太後於雍萯陽宮,父老相傳今陂頭東岳宮即其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