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昆侖關戰役遺址

昆侖關戰役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2-23 08:36:55

❶ 昆侖關在哪裡

昆侖關戰役遺址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賓陽縣

❷ 廣西南寧昆侖關有什麼特點

昆侖關是震驚中外的抗擊日寇大戰役的遺址,位於賓陽縣城西南方30.5公里處,與邕寧縣交界的昆侖山東側。相傳,昆侖關始於秦代。至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始壘石為關,名曰「鎮南關」。宋易名為「昆侖關」至今,並在關門上刻「昆侖關」三個字。 昆侖關隘屬大明山余脈,在開辟公路之前,這里自北而南延伸十公里險惡的驛道,昆侖關雄居其腰,好比食道之咽喉,扼守南北往來的通道。民國十五年(1926年)開辟南柳公路經山下繞關而出,順坡直下,昆侖關成為桂越國際交通線上控制著賓邕公路的重要關隘,素有「雄關獨峙鎮南天」之譽,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天險,故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宋皇佑四年(1052年),狄青「曾夜襲儂智高於此,流傳著上元三鼓奪昆侖」之佳話。1939年冬,日本侵略軍自北海登陸攻打南寧後,即由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率領重兵占據昆侖關。在全國人民呼聲高漲的壓力下,國民黨政府調兵40萬,由桂林行營主任陸軍一級上將白崇禧為總指揮,以昆侖關為主戰場,以杜律明率領的第五軍機械化部隊主攻,從是年12月18日至31日,與日軍激戰於昆侖關,幾番奪關守隘,最終擊斃中村正雄,殲敵5000餘人,取得大捷,收復昆侖關。這就是聞名於世的昆侖關戰役。 過去(1970——1990)那裡比較荒涼,就是國民黨時期建的塔、碑之類。現在那裡開發旅遊,新建一些設施,比原來好多了

❸ 想知道: 南寧市 從朝陽廣場到昆侖關戰役遺址怎麼坐公交

到朝陽花園小金山賓館前面,有專線車前往昆侖關,每半個小時發車一輛,上午8點半回就有車去了,而且好像票價答才10塊錢,周末去的話,昆侖關博物館可能休館,門票是10元,如果不參觀博物館,可以自由\免費參觀昆侖關戰役遺址、老蔣和李宗仁題詞的山門、重修的古關樓、關帝廟等……

❹ 南寧昆侖關的紀念碑在哪

昆侖關戰役遺址位於賓陽縣和南寧興寧區交界處、南寧市東北59公里昆侖山上,是為回了紀念抗日戰爭時答期的昆侖關之戰而建。山頂上有抗日陣亡公墓、紀念塔、碑亭,從牌坊到山頂有一道331級的石級道。國民黨軍政要人蔣介石、李宗仁、李濟深、白崇禧、杜聿明等人有題詞、題聯或書刻碑文紀念這一戰役

❺ 昆侖關抗日 ,國民黨第5軍建的陣亡紀念碑,現在可還在

在而且很有名的!
第5軍是國民黨軍隊中唯一的機械化部隊,全軍有71000餘人,足抵得上幾個雜牌軍的總人數。軍長杜隸明,參謀長黃翔,副軍長鄭洞國,200師師長戴安瀾,新編22師師長邱清泉、副師長廖耀湘,榮譽第1師師長由副軍長鄭洞國兼任。榮譽師的官兵都是由傷愈歸隊的老兵組成,經驗豐富,戰鬥力尤強。除去3個主力師之外,還有炮兵、裝甲兵、工兵等軍直屬團隊在編。講到裝備,第5軍更是首屈一指了,擁有蘇制T-26坦克80餘輛,德制「豪須」裝甲車100輛,美製福特卡車400多輛,摩托車40多輛。軍屬重炮團擁有150毫米榴彈炮24門,各師也都有山炮、野炮。

2006年,「昆侖關戰役舊址」成為國務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寧組建了昆侖關戰役遺址保護管理委員會和昆侖關旅遊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對昆侖關紀念塔、南北石牌坊、碑亭、抗日將士公墓石構件等進行了保護修繕,並對周邊環境也進行了整治。按計劃,昆侖關戰役遺址紀念館將在2007年底竣工,2008年開館。

昆侖關戰役是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中國軍隊取得的屈指可數的幾個戰績輝煌的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機械化部隊在正面戰場上第一次與日軍精銳部隊的大交戰,意義非凡。
根據日方及我方的統計:日軍第21旅團官兵被擊斃4000餘人,傷者大大高於此數,被俘102人,旅團長中村正雄、第42聯隊聯隊長板田園一、第21聯隊聯隊長三木吉之助及各聯隊的第1、第2、第3大隊大隊長均喪命。第5軍繳獲山炮10門,輕機槍102挺,重機槍80挺,步槍2000餘支,戰馬79匹,還有大量的彈葯、糧襪及各種軍需品。一向驕橫看不起中國軍隊的日軍戰後也不得不承認:在此昆侖關,蔣軍比任何方面都空前英勇,值得我軍表示敬意。
當然,為了消滅兇殘的日軍,中國軍隊也付出了重大代價。不算牽制、警戒及防守重要交通線、據點的各路參戰部隊的損失,僅擔任主攻任務的第5軍就傷亡2萬餘人(犧牲5500 人、負傷及失蹤 15000 餘人,其中主攻部隊鄭洞國的榮譽第1師全師13000人,僅餘700餘人!主攻尖刀榮譽1師1團1營1連僅剩4人!)。為了緬懷這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在徐庭瑤將軍的積極贊同和幫助下,在昆侖關上建立了一座「陸軍第5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牌」,杜聿明將軍親筆用楷書寫了長達400餘字的碑文。蔣介石、何應欽、徐庭瑤等也題詞紀念!

❻ 想知道:南寧市 從南寧市到昆侖關戰役遺址怎麼坐公交

去朝陽廣場小金山候車點那裡等車 那裡有專門去昆侖關的大巴

❼ 昆侖關戰役 白岩指揮所是誰在裡面主要干什麼的

昆侖關戰役指揮部舊址位於來賓市興賓區遷江鎮扶濟村,設在村後的塘禾山敢牆洞(含上洞、下洞)里。
1939年 1月,日軍佔領與北海相鄰的潿洲島,修建了軍用機場。11月15和16日,日軍先後從欽州灣的企沙、龍門等地登陸。由於國民政府桂林行營對日軍進犯廣西的線路判斷錯誤,因而邕(寧)欽(州)一線兵力不足,抵擋不力,致使日軍長驅而入,24日攻佔了南寧,12月5日佔領邕(寧)賓(陽)線上的昆侖關。

為了保衛西南交通線,12月8日,國民政府軍委會電令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組織桂南會戰。會戰前夕,白崇禧在遷江扶濟村成立行營指揮部,指揮昆侖關戰役。扶濟村座落於紅水河北岸,西面離邕(寧)柳(州)公路2公里,距昆侖關92公里。村後的山上有兩個岩洞,當地人稱為上洞和下洞。兩洞不高,距山下僅10米,方便出入。洞口開闊,洞內亦十分寬敞,可容近百人。在兩洞的洞口,修建有厚達40~60公分的防護牆,可抵擋敵機向洞內掃射。防護牆內築成上下兩層的數間小屋,上層為觀察哨所,下層為警衛室。至今仍有部分殘牆留存。

在昆侖關激烈爭奪階段,白崇禧為方便指揮,率指揮部部分人員推進到賓陽縣新橋鄉白岩村,在村後的白岩里設前線指揮所。白岩距昆侖關僅10餘公里,岩口略高,距山下約50米,洞內寬闊甚於扶濟村的敢牆洞。指揮部大部分人員仍留在遷江扶濟村。

在昆侖關戰役期間,蔣介石曾到扶濟村視察戰事一次,集合團級以上軍官進行訓話。

戰役結束後,桂林行營指揮部撤回柳州。在扶濟村工作歷時近三個月時間。

❽ 廣西南寧昆侖關經歷過哪些歷史。

昆侖關,是我國十大名關之一,位於廣西南寧市邕寧縣昆侖鎮與賓陽交界處,距廣西首府南寧市50公里。相傳昆侖關是漢代伏波將軍馬援所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昆侖關是南寧市門戶和屏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為歷代軍事家所重視,是兵家必爭之地。
據史記載,昆侖關曾發生過數次大規模的次戰斗,其中,最著名是宋狄青與儂智高之戰和1939年中日昆侖關之戰。關門上刻有「昆侖關」三個大字,有「南方天險」之稱。著名作家朱千華先生在其筆記著作《嶺南田野筆記》中,對「昆侖關」有詳盡記述。

歷史鉤沉:
路出昆侖關,林中不見天,巢卑幽鳥護,樹老怪藤纏。(明朝魯鐸)北水歸臨浦,南方控古邕。一關通鳥道.萬仞鎖螺峰。(清朝.張鵬展)
昆侖關所在的昆侖山被稱為「昆侖台地」,海拔僅有300多米,為大明山余脈,周圍群山環拱,層巒疊嶂,蒼峰似海,綿亘相偎,中通隘道,北高南低。昆侖關正覆壓在迂迴曲折的山道之中腰,好比食道之咽喉,扼守南北往來之要塞,民國十五年(1926年)開辟南柳公路經山下繞關而出,順坡直下,昆侖關成為桂越國際交通線上控制著賓邕公路的重要關隘,素有「雄關獨峙鎮南天」之譽,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天險,故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昆侖關建置歷史:
昆侖關始建於何時,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說法不一。一說是「相傳秦代尉屠睢征服嶺南後所建」。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西甌越人終於被秦兵擊敗,秦統一了嶺南,在廣西、廣東設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修建了昆侖關。另一說是東漢時馬援所建,據《廣西一覽》:「昆侖關,在邕賓路旁,距南寧約百餘里。上有台。傳為馬援所造。」目前尚無法確定昆侖關設置時間,但秦漢之際,昆侖關已經設建了,這是毫無疑義的。
(1)唐代建成關塞雛形
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西原州黃峒壯族首領黃少卿起兵反唐,攻陷邕管十八州,佔領賓州、巒州等地。元和十四年,桂管經略史裴行立奉命進剿黃少卿等部,在「邕管界首賓州」視察地形地勢時,看到此處險惡形勢,於是便在此地「繕兵補卒,增壘閉途」,建成既可守又可攻的互為犄角的軍事防線,不但堵截黃部由賓州經此地進攻邕管,而且還從此進軍賓州。這是唐代在昆侖關附近地段壘石為關的開始,只是還未命關之名稱而已。
(2)昆侖關名稱開始出現
宋景佑二年(1035),邕州仍為廣南西道、邕管的首府。為保衛廣南西道重鎮邕州的安全和加速軍情傳遞,宋皇朝在邕州東北通往汴京的宣化縣境內的陸路上,設置昆侖關、長山驛、大央嶺驛、金城驛、歸仁驛等驛站關隘。這是開始出現昆侖關名稱的時期,也就是昆侖關的鼎建時期。
(3)昆侖關聞名於世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廣源州儂智高攻廣州不下折回廣西,十月路經賓州取道昆侖關返邕州,對昆侖關毫不介意。十二月初一,在金城驛打敗宋將陳曙。後來儂智高偵悉宋仁宗派狄青率大軍南下,於是搶先派兵占據昆侖關,加緊修建為堅固的關塞,憑藉險關來抗拒宋軍。
(4)王守仁重修古關建樓
明嘉靖七年(1528),「八寨」壯族人民舉義,明嘉靖帝派新建伯王守仁率兵前來鎮壓,王屯兵於昆侖關,重修關城,新建關樓,遣兵經賓州、上林進軍「八寨」。
(5)明桂王重建昆侖關
明永曆二年(1648,清順治五年),明桂王(永曆帝)朱由榔在桂林被明將郝永忠率兵入城劫驅,南下南寧,駐蹕南寧府衙設行在,命副總兵朱桓、趙康轔屯兵昆侖關,重建關城,以防南下的清軍,保衛其南寧行在的安全。(原朱桓、趙康轔所刻的「昆侖關」關名額碑倖存,今鑲於新建的關城北門上首。)
(6)宣化縣重修關城、重建關樓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宣化縣知縣柳際清,巡視昆侖關,以關城年久殘破,乃撥款重修關城,並重建關樓三楹(二柱三道桁條木),又在關南口數丈處,跨驛道建亭一座。關樓上,奉祀狄青、余靖、孫沔三位征南主將神像。清光緒年間,九塘百姓改奉關帝、關帝太子、周倉三神像。
(7)邕寧縣人民政府重建昆侖關
1976年5月,昆侖古關被毀。1980年12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文物管理處決定將昆侖關文物維修和管理工作,交由邕寧縣負責。1981年6月,自治區文化廳隨文撥給邕寧縣昆侖關文物維修費1.4萬元,不足由邕寧縣負責開支。維修工程於1982年9月30日竣工,定為邕寧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7月8日,昆侖關戰役遺址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❾ 昆侖關戰役遺址上都有哪些國軍將領題詞

昆侖關戰來役為抗日戰爭的源大型戰役之一,也是桂南會戰國民革命軍投入戰力最強規模部隊的一場戰役。主要地點位於中國廣西戰略要點昆侖關,起始時間為1939年12月18日-1940年1月11日。昆侖關戰役有廣義和狹義兩個說法,廣義的就是指桂南會戰中的防守南寧、反攻南寧和賓陽作戰三部分,而狹義的只是指桂南會戰中的反攻南寧部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