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我來也
『壹』 西游記摘抄八百字
齊天孫大聖,混世潑牛王,只為芭蕉扇,相逢各騁強。粗心大聖將人騙,大膽牛王把扇誆。這一個,金箍棒起無情義;那一個,雙刃青鋒有智量。大聖施威噴彩霧,牛王 放潑吐毫光。齊斗勇,兩不良,咬牙銼齒氣昂昂。播土揚塵天地暗,飛砂走石鬼神藏。這個說:「你敢無知返騙我!」那個說:「我妻許你共相將!」言村語潑,性烈情剛。那個說:「你哄人妻女 真該死!告到官司有罪殃!」伶俐的齊天聖,凶頑的大力王,一心只要殺,更不待商量。棒打劍迎齊努力,有些松慢見閻王。
知且不說他兩個相鬥難分,卻表唐僧坐在途中,一則火氣蒸人,二來心焦口渴,對火焰山土地道:「敢問尊神,那牛魔王法力如何?」土地道:「那牛王神通不小,法力無邊,正是孫大聖的敵手。」三藏道:「悟空是個會走路的,往常家二千里路,一霎時便回,怎麼如今去了一日?斷是與那牛王賭斗。」叫:「悟能,悟凈!你兩個,那一個去迎你師兄一迎?倘或遇敵,就當用力相助,求得扇子來,解我煩躁,早早過山趕路去也。」八戒道:「今日天晚,我想著要去接他,但只是不認得積雷山路。」土地道:「小神認得。且教卷簾將軍與你師父做伴,我與你去來。」三藏大喜道:「有勞尊神,功成再謝。」
那八戒抖擻精神,束一束皂錦直裰,搴著鈀,即與土地縱起雲霧,徑回東方而去。正行時,忽聽得喊殺聲高,狂風滾滾。八戒按住雲頭看時,原來孫行者與牛王廝殺哩。土地道:「天蓬還不上前怎的?」獃子掣釘鈀,厲聲高叫道:「師兄,我來也!」行者恨道:「你這夯貨,誤了我多少大事!」八戒道:「師父教我來迎你,因認不得山路,商議良久,教土地引我,故此來遲;如何誤了大事?」行者道:「不是怪你來遲,這潑牛十分無禮!我向羅剎處弄得扇子來,卻被這廝變作你的模樣,口稱迎我,我一時歡悅,轉把扇子遞在他手,他卻現了本象,與老孫在此比並,所以誤了大事也。」八戒聞言大怒,舉釘鈀當面罵道:「我把你這血皮脹的遭瘟!你怎敢變作你祖宗的模樣,騙我師兄,使我兄弟不睦!」你看他沒頭沒臉的使釘鈀亂築,那牛王一則是與行者鬥了一日,力倦神疲;二則是見八戒的釘鈀兇猛,遮架不住,敗陣就走。只見那火焰山土地,帥領陰兵,當面擋住道:「大力王,且住手,唐三藏西天取經,無神不保,無天不佑,三界通知,十方擁護。快將芭蕉扇來扇息火焰,教他無災無障,早過山去;不然,上天責你罪愆,定遭誅也。」牛王道:「你這土地,全不察理!那潑猴奪我子,欺我妾,騙我妻,番番無道,我恨不得囫圇吞他下肚,化作大便喂狗,怎麼肯將寶貝借他!」說不了,八戒趕上罵道:「我把你個結心癀!快拿出扇來,饒你性命!」那牛王只得回頭,使寶劍又戰八戒,孫大聖舉棒相幫,這一場在那裡好殺——
古成精豕,作怪牛,兼上偷天得道猴。禪性自來能戰煉,必當用土合元由。釘鈀九齒尖還利,寶劍雙鋒快更柔。鐵棒卷舒為主仗,土神助力結丹頭。三家刑克相爭競,各展雄才要運籌。捉牛耕地金錢長,喚豕歸爐木氣收。心不在焉何作道,神常守舍要拴猴。胡亂嚷,苦相求,三般兵刃響搜搜。鈀築劍傷無好意,金箍棒起有因由。只殺得星不光兮月不皎,一天寒霧黑悠悠!
那魔王奮勇爭強,且行且斗,鬥了一夜,不分上下,早又天明。前面是他的積雷山摩雲洞口,他三個與土地陰兵,又喧嘩振耳,驚動那玉面公主,喚丫鬟看是那裡人嚷。只見守門小妖來報:「是我家爺爺與昨日那雷公嘴漢子並一個長嘴大耳的和尚同火焰山土地等眾廝殺哩!」玉面公主聽言 ,即命外護的大小頭目,各執槍刀助力。前後點起七長八短,有百十餘口,一個個賣弄精神,拈槍弄棒,齊告:「大王爺爺,我等奉奶奶內旨,特來助力也!」牛王大喜道:「來得好,來得好!」眾妖一齊上前亂砍。八戒措手不及,倒拽著鈀敗陣而走,大聖縱筋斗雲跳出重圍,眾陰兵亦四散奔走。老牛得勝,聚眾妖歸洞,緊閉了洞門不題。
行者道:「這廝驍勇!自昨日申時前後,與老孫戰起,直到今 夜,未定輸贏,卻得你兩個來接力。如此苦鬥半日一夜,他更不見勞困。才這一夥小妖,卻又莽壯。他將洞門緊閉不出,如之奈何?」八戒道:「哥哥,你昨日巳時離了師父,怎麼到申時才與他鬥起?你那兩三個時辰,在那裡的?」行者道:「別你後,頃刻就到這座山上,見一個女子問訊,原來就是他愛妾玉面公主。被我使鐵棒唬他一唬,他就跑進洞,叫出那牛王來。與老孫曖言曖語,嚷了一會,又與他交手,鬥了有一個時辰。正打處,有人請他赴宴去了。是我跟他到那亂石山碧波潭底,變作一個螃蟹,探了消息,偷了他辟水金睛獸,假變牛王模樣,復至翠雲山芭蕉洞,騙了羅剎女,哄得他扇子。出門試演試演方法,把扇子弄長了,只是不會收小。正掮了走處,被他假變做你的嘴臉,返騙了去,故此耽擱兩三個時辰也。」八戒道:「這正是俗語雲,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里來,水裡去。如今難得他扇子,如何保得師父過山?且回去,轉路走他娘罷!」土地道:「大聖休焦惱,天蓬莫懈怠。但說轉路,就是入了旁門,不成個修行之類。古語雲,行不由徑,豈可轉走?你那師父,在正路上坐著,眼巴巴只望你們成功哩!」行者發狠道:「正是,正是,獃子莫要胡談!土地說得有理,我們正要與他——
賭輸贏,弄手段,等我施為地煞變。自到西方無對頭,牛王 本是心猿變。今番正好會源流,斷要相持借寶扇。趁清涼,息火焰,打破頑空參佛面。行滿超升極樂天,大家同赴龍華宴!」
『貳』 西遊記 三國演義 片段摘抄
1、大聖駕著雲,念聲咒語,搖身一變,就變做赤腳大仙模樣,前奔瑤池。不多時,直至寶閣,按住雲頭,輕輕移步,走入裡面,只見那裡——知
瓊香繚繞,瑞靄繽紛。瑤台鋪彩結,寶閣散氤氳。鳳翥鸞翔形縹緲,金花玉萼影浮沉。上排著九鳳丹霞絜,八寶紫霓墩。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桌上有龍肝和鳳髓,熊掌與猩唇。珍饈百味般般美,異果嘉餚色色新。主
那裡鋪設得齊齊整整,卻還未有仙來。這大聖點看不盡,忽聞得一陣酒香撲鼻,急轉頭見右壁廂長廊之下,有幾個造酒的仙官,盤糟的力士,領幾個運水的道人,燒火的童子,在那裡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瓊漿,香醪佳釀。大聖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這里,他就弄個神通 , 把毫毛拔下幾根,丟入口中嚼碎,噴將出去,念聲咒語,叫「變!」即變做幾個瞌睡蟲,奔在眾人臉上。你看那伙人,手軟頭低,閉眉合眼,丟了執事,都去盹睡。大聖卻拿了些百味八珍,佳餚異品,走入長廊裡面,就著缸,挨著瓮,放開量,痛飲一番。吃勾了多時,酕菘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過會,請的客來,卻不怪我?一時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知
好大聖,搖搖擺擺,仗著酒,任情亂撞,一會把路差了,不是齊天府,卻是兜率天宮。一見了,頓然醒悟道:「兜率宮是三十三天之上,乃離恨天太上老君之處,如何錯到此間?也罷,也罷!一向要來望此老,不曾得來,今趁此殘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進去。那裡不見老君,四無人跡。原來那老君與燃燈古佛在三層高閣朱陵丹台上講道,眾仙童、仙將、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聽講。這大聖直至丹房裡面,尋訪不遇,但見丹灶之旁,爐中有火。爐左右安放著五個葫蘆,葫蘆里都是煉就的金丹。大聖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寶。老孫自了道以來,識破了內外相同之理,也要煉些金丹濟人,不期到家無暇。今日有緣,卻又撞著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幾丸嘗新。」他就把那葫蘆都傾出來,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齋
一時間丹滿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這場禍,比天還大,若驚動玉帝,性命難存。走,走,走!不如下界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宮,不行舊路,從西天門,使個隱身法逃去,即按雲頭,回至花果山界。但見那旌旗閃灼,戈戟光輝,原來是四健將與七十二洞妖王,在那裡演習武藝。大聖高叫道:「小的們!我來也!」眾怪丟了器械,跪倒道:「大聖好寬心!丟下我等許久,不來相顧!」大聖道:「沒多時,沒多時!」且說且行,徑入洞天深處。四健將打掃安歇,叩頭禮拜畢,俱道:「大聖在天這百十年,實受何職?」大聖笑道:「我記得才半年光景,怎麼就說百十年話?」健將道:「在天一日,即在下方一年也。」大聖道:「且喜這番玉帝相愛,果封做齊天大聖,起一座齊天府,又設安靜、寧神二司,司設仙吏侍衛。向後見我無事,著我代管蟠桃園。近因王母娘娘設蟠桃大會,未曾請我,是我不待他請,先赴瑤池,把他那仙品仙酒,都是我偷吃了。走出瑤池,踉踉槁槁誤入老君宮闕,又把他五個葫蘆金丹也偷吃了。但恐玉帝見罪,方才走出天門來也。」
2、孫悟空只好又來到翠雲山,這次他變成了鐵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樣子。鐵扇公主不辨真假,把他接了進去。說到孫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麼就把那寶貝給了猢猻?"鐵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給他的是假扇。"假牛魔王到:"真扇子你藏在哪兒了?仔細看管好,那猢猻變化多端,小心他再騙了去。"鐵扇公主說:"大王放心。"說著將真扇從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葉兒大小。悟空大喜過望,連忙抓在手中,問道:"這般小小之物,為何能扇滅八百里火焰?"鐵扇公主道:"大王,你離家兩年,怎麼連自家的寶貝也忘了?只要念一聲口訣,這扇就能長到一丈二尺長短。"孫悟空記在心上,將扇兒噙在口中,把臉一抹,現了本像,徑自出了芭蕉洞。鐵扇公主氣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1、到了三更,東吳四員大將率領幾萬兵士,沖近蜀營,用茅草點起火把,在蜀營的木柵欄邊放起火來。那天晚上,風颳得很大,蜀軍的營寨都是連在一起的,點著了一個營,附近的營也就一起延燒起來。一下子就攻破了劉備的四十多個大營。等到劉備發現火起,已經無法抵抗。在蜀兵將士的保護下,劉備總算沖出了火網,逃上了馬鞍山。陸遜命令各路吳軍,圍住馬鞍山發起猛攻,留在馬鞍山上的上萬名蜀軍一下子全部潰散了,死傷的不計其數。一直戰斗到夜裡,劉備才帶著殘兵敗將,突圍逃走。吳軍發現了,緊緊在後面追趕。還虧得沿途的驛站,把丟下的輜重、盔甲堵塞在山口要道上,阻擋住了東吳的追兵,劉備才逃到了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縣白帝山上)。 這一場大戰,蜀軍幾乎全軍覆沒,船隻、器械和軍用物資,全部被吳軍繳獲。歷史上把這場戰爭稱作「猇亭之戰」,也叫「彝陵之戰」。劉備失敗之後,又悔又恨,說:「我竟被陸遜打敗,這豈不是天意嗎?」過了一年,他在永安(今四川奉節)病逝了。
2、肅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見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二十餘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見,各問姓名。施禮已畢,坐於客位。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來游說。張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樂。此語果有之乎?」孔明曰:「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昭曰:「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孔明自思張昭乃孫權手下第一個謀士,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說得孫權,遂答曰:「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閑可知也。」昭曰:「若此,是先生言行相違也。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樂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餘城: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今既從事劉豫州,當為生靈興利除害,剿滅亂賊。且劉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縱橫寰宇,割據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雖三尺童蒙,亦謂彪虎生翼,將見漢室復興,曹氏即滅矣。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而待:以為拂高天之雲翳,仰日月之光輝,拯民於水火之中,措天下於衽席之上,在此時也。何先生自歸豫州,曹兵一出,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乃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後,反不如其初也。管仲、樂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見怪!」孔明聽罷,啞然而笑曰:「鵬飛萬里,其志豈群鳥能識哉?譬如人染沉痾,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葯以服之;待其腑臟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葯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以猛葯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吾主劉豫州,向日軍敗於汝南,寄跡劉表,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雲而已:此正如病勢尫羸已極之時也,新野山僻小縣,人民稀少,糧食鮮薄,豫州不過暫藉以容身,豈真將坐守於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軍不經練,糧不繼日,然而博望燒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敦、曹仁輩心驚膽裂:竊謂管仲、樂毅之用兵,未必過此。至於劉琮降操,豫州實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此真大仁大義也。當陽之敗,豫州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里,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寡不敵眾,勝負乃其常事。昔高皇數敗於項羽,而垓下一戰成功,此非韓信之良謀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嘗累勝。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這一篇言語,說得張昭並無一言回答。
『叄』 西遊記第六十一回概括
第61回:豬八戒助力敗魔王,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牛魔王變成八戒,接過定扇版,現出三相與悟權空相鬥。在眾護法神將幫助下,牛魔王敗走。諸金諸剛與天兵天將,將牛魔王收伏。
孫悟空去向鐵扇公主借扇,鐵扇公主一扇子扇飛孫悟空,孫悟空變成小蟲進入鐵扇公主的肚子折騰,鐵扇公主給了一把假扇。
孫悟空變成牛魔王騙走真扇,牛魔王變成豬八戒騙回真扇;孫悟空大戰牛魔王,鐵扇公主借出芭蕉扇,孫悟空扇滅火焰山,唐僧師徒向西趕路。
『肆』 西遊記翻譯版在線閱讀
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話表齊天大聖到底是個妖猴,更不知官銜品從,也不較俸祿高低,但只注名便了。那齊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閑時節會友游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今日東游,明日西盪,雲去雲來,行蹤不定。主
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閃出許旌陽真人俯囟啟奏道:「今有齊天大聖日日無事閑游,結交天上眾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恐後閑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庶免別生事端。」玉帝聞言,即時宣詔。那猴王欣欣然而至,道:「陛下,詔老孫有何升賞?」玉帝道:「朕見你身閑無事,與你件執事。你且權管那蟠桃園,早晚好生在意。」大聖歡喜謝恩,朝上唱喏而退。知
他等不得窮忙,即入蟠桃園內查勘。本園中有個土地,攔住問道:「大聖何往?」大聖道:「吾奉玉帝點差,代管蟠桃園,今來查勘也。」那土地連忙施禮,即呼那一班鋤樹力士、運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掃力士都來見大聖磕頭,引他進去。但見那——知
夭夭灼灼,顆顆株株。夭夭灼灼花盈樹,顆顆株株果壓枝。果壓枝頭垂錦彈,花盈樹上簇胭脂。時開時結千年熟,無夏無冬萬載遲。先熟的酡顏醉臉,還生的帶蒂青皮。凝煙肌帶綠,映日顯丹姿。樹下奇葩並異卉,四時不謝色齊齊。左右樓台並館舍,盈空常見罩雲霓。不是玄都凡俗種,瑤池王母自栽培。知
大聖看玩多時,問土地道:「此樹有多少株數?」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大聖聞言,歡喜無任,當日查明了株樹,點看了亭閣回府。自此後,三五日一次賞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齋
一日,見那老樹枝頭,桃熟大半,他心裡要吃個嘗新。奈何本園土地、力士並齊天府仙吏緊隨不便。忽設一計道:「汝等且出門外伺候,讓我在這亭上少憩片時。」那眾仙果退。只見那猴王脫冠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飽,卻才跳下樹來,簪冠著服,喚眾等儀從回府。遲三二日,又去設法偷桃,盡他享用。主
一朝,王母娘娘設宴,大開寶閣,瑤池中做蟠桃勝會,即著那紅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綠衣仙女,各頂花籃,去蟠桃園摘桃建會。七衣仙女直至園門首,只見蟠桃園土地、力士同齊天府二司仙吏,都在那裡把門。仙女近前道:「我等奉王母懿旨,到此摘桃設宴。」土地道:「仙娥且住。今歲不比往年了,玉帝點差齊天大聖在此督理,須是報大聖得知,方敢開園。」仙女道:「大聖何在?」土地道:「大聖在園內,因睏倦,自家在亭上睡哩。」仙女道:「既如此,尋他去來,不可遲誤。」土地即與同進,尋至花亭不見,只有衣冠在亭,不知何往,四下里都沒尋處。原來大聖耍了一會,吃了幾個桃子,變做二寸長的個人兒,在那大樹梢頭濃葉之下睡著了。七衣仙女道:「我等奉旨前來,尋不見大聖,怎敢空回?」旁有仙使道:「仙娥既奉旨來,不必遲疑。我大聖閑游慣了,想是出園會友去了。汝等且去摘桃,我們替你回話便是。」那仙女依言,入樹林之下摘桃。先在前樹摘了二籃,又在中樹摘了三籃,到後樹上摘取,只見那樹上花果稀疏,止有幾個毛蒂青皮的。原來熟的都是猴王吃了。七仙女張望東西,只見向南枝上止有一個半紅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枝來,紅衣女摘了,卻將枝子望上一放。原來那大聖變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驚醒。大聖即現本相,耳朵里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來粗細,咄的一聲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膽偷摘我桃!」慌得那七仙女一齊跪下道:「大聖息怒。我等不是妖怪,乃王母娘娘差來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開寶閣,做蟠桃勝會。適至此間,先見了本園土地等神,尋大聖不見。我等恐遲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聖,故先在此摘桃。萬望恕罪。」大聖聞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請起。王母開閣設宴,請的是誰?」仙女道:「上會自有舊規,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還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眾,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宮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齊赴蟠桃嘉會。」大聖笑道:「可請我么?」仙女道:「不曾聽得說。」大聖道:「我乃齊天大聖,就請我老孫做個席尊,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會舊規,今會不知如何。」大聖道:「此言也是,難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孫先去打聽個消息,看可請老孫不請。」主
好大聖,捻著訣,念聲咒語,對眾仙女道:「住,住,住」這原來是個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個個曌曌睜睜,白著眼,都站在桃樹之下。大聖縱朵祥雲,跳出園內,竟奔瑤池路上而去。正行時,只見那壁廂——齋
一天瑞靄光搖曳,五色祥雲飛不絕。白鶴聲鳴振九皋,紫芝色秀分千葉。主
中間現出一尊仙,相貌昂然豐采別。神舞虹霓幌漢霄,腰懸寶籙無生滅。知
名稱赤腳大羅仙,特赴蟠桃添壽節。古
那赤腳大仙覿面撞見大聖,大聖低頭定計,賺哄真仙,他要暗去赴會,卻問:「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見招,去赴蟠桃嘉會。」大聖道:「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孫筋斗雲疾,著老孫五路邀請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禮,後方去赴宴。」大仙是個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誑語作真,道:「常年就在瑤池演禮謝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禮,方去瑤池赴會?」無奈,只得撥轉祥雲,徑往通明殿去了。齋
大聖駕著雲,念聲咒語,搖身一變,就變做赤腳大仙模樣,前奔瑤池。不多時,直至寶閣,按住雲頭,輕輕移步,走入裡面,只見那裡——知
瓊香繚繞,瑞靄繽紛。瑤台鋪彩結,寶閣散氤氳。鳳翥鸞翔形縹緲,金花玉萼影浮沉。上排著九鳳丹霞絜,八寶紫霓墩。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桌上有龍肝和鳳髓,熊掌與猩唇。珍饈百味般般美,異果嘉餚色色新。主
那裡鋪設得齊齊整整,卻還未有仙來。這大聖點看不盡,忽聞得一陣酒香撲鼻,急轉頭見右壁廂長廊之下,有幾個造酒的仙官,盤糟的力士,領幾個運水的道人,燒火的童子,在那裡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瓊漿,香醪佳釀。大聖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這里,他就弄個神通 , 把毫毛拔下幾根,丟入口中嚼碎,噴將出去,念聲咒語,叫「變!」即變做幾個瞌睡蟲,奔在眾人臉上。你看那伙人,手軟頭低,閉眉合眼,丟了執事,都去盹睡。大聖卻拿了些百味八珍,佳餚異品,走入長廊裡面,就著缸,挨著瓮,放開量,痛飲一番。吃勾了多時,酕菘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過會,請的客來,卻不怪我?一時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知
好大聖,搖搖擺擺,仗著酒,任情亂撞,一會把路差了,不是齊天府,卻是兜率天宮。一見了,頓然醒悟道:「兜率宮是三十三天之上,乃離恨天太上老君之處,如何錯到此間?也罷,也罷!一向要來望此老,不曾得來,今趁此殘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進去。那裡不見老君,四無人跡。原來那老君與燃燈古佛在三層高閣朱陵丹台上講道,眾仙童、仙將、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聽講。這大聖直至丹房裡面,尋訪不遇,但見丹灶之旁,爐中有火。爐左右安放著五個葫蘆,葫蘆里都是煉就的金丹。大聖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寶。老孫自了道以來,識破了內外相同之理,也要煉些金丹濟人,不期到家無暇。今日有緣,卻又撞著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幾丸嘗新。」他就把那葫蘆都傾出來,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齋
一時間丹滿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這場禍,比天還大,若驚動玉帝,性命難存。走,走,走!不如下界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宮,不行舊路,從西天門,使個隱身法逃去,即按雲頭,回至花果山界。但見那旌旗閃灼,戈戟光輝,原來是四健將與七十二洞妖王,在那裡演習武藝。大聖高叫道:「小的們!我來也!」眾怪丟了器械,跪倒道:「大聖好寬心!丟下我等許久,不來相顧!」大聖道:「沒多時,沒多時!」且說且行,徑入洞天深處。四健將打掃安歇,叩頭禮拜畢,俱道:「大聖在天這百十年,實受何職?」大聖笑道:「我記得才半年光景,怎麼就說百十年話?」健將道:「在天一日,即在下方一年也。」大聖道:「且喜這番玉帝相愛,果封做齊天大聖,起一座齊天府,又設安靜、寧神二司,司設仙吏侍衛。向後見我無事,著我代管蟠桃園。近因王母娘娘設蟠桃大會,未曾請我,是我不待他請,先赴瑤池,把他那仙品仙酒,都是我偷吃了。走出瑤池,踉踉槁槁誤入老君宮闕,又把他五個葫蘆金丹也偷吃了。但恐玉帝見罪,方才走出天門來也。」主
眾怪聞言大喜,即安排酒果接風,將椰酒滿斟一石碗奉上。大聖喝了一口,即咨牙倈嘴道:「不好吃,不好吃!」崩、芭二將道:「大聖在天宮,吃了仙酒仙餚,是以椰酒不甚美口。常言道,美不美,鄉中水。」大聖道:「你們就是親不親,故鄉人。我今早在瑤池中受用時,見那長廊之下,有許多瓶罐,都是那玉液瓊漿,你們都不曾嘗著。待我再去偷他幾瓶回來,你們各飲半杯,一個個也長生不老。」眾猴歡喜不勝。大聖即出洞門,又翻一筋斗,使個隱身法,徑至蟠桃會上。進瑤池宮闕,只見那幾個造酒、盤糟、運水、燒火的,還鼾睡未醒。他將大的從左右脅下挾了兩個,兩手提了兩個,即撥轉雲頭回來,會眾猴在於洞中,就做個仙酒會,各飲了幾杯,快樂不題。知
卻說那七衣仙女自受了大聖的定身法術,一周天方能解脫,各提花籃,回奏王母說道:「齊天大聖使術法困住我等,故此來遲。」王母問道:「汝等摘了多少蟠桃?」仙女道:「只有兩籃小桃,三籃中桃。至後面,大桃半個也無,想都是大聖偷吃了。及正尋間,不期大聖走將出來,行凶拷打,又問設宴請誰。我等把上會事說了一遍,他就定住我等,不知去向。直到如今,才得醒解回來。」王母聞言,即去見玉帝,備陳前事。說不了,又見那造酒的一班人,同仙官等來奏:「不知什麼人,攪亂了蟠桃大會,偷吃了玉液瓊漿,其八珍百味,亦俱偷吃了。」又有四個大天師來奏上:「太上道祖來了。」玉帝即同王母出迎。老君朝禮畢,道:「老道宮中,煉了些九轉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不期被賊偷去,特啟陛下知之。」玉帝見奏悚懼。少時,又有齊天府仙吏叩頭道:「孫大聖不守執事,自昨日出遊,至今未轉,更不知去向。」玉帝又添疑思,只見那赤腳大仙又τ囟上奏道:「臣蒙王母詔昨日赴會,偶遇齊天大聖,對臣言萬歲有旨,著他邀臣等先赴通明殿演禮,方去赴會。臣依他言語,即返至通明殿外,不見萬歲龍車鳳輦,又急來此俟候。」玉帝越發大驚道:「這廝假傳旨意,賺哄賢卿,快著糾察靈官緝訪這廝蹤跡!」主
靈官領旨,即出殿遍訪,盡得其詳細,回奏道:「攪亂天宮者,乃齊天大聖也。」又將前事盡訴一番。玉帝大惱,即差四大天王,協同李天王並哪吒太子,點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東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嶽四瀆、普天星相,共十萬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羅地網,下界去花果山圍困,定捉獲那廝處治。眾神即時興師,離了天宮。這一去,但見那——知
黃風滾滾遮天暗,紫霧騰騰罩地昏。只為妖猴欺上帝,致令眾聖降凡塵。四大天王,五方揭諦:四大天王權總制,五方揭諦調多兵。李托塔中軍掌號,惡哪吒前部先鋒。羅睺星為頭檢點,計都星隨後崢嶸。太陰星精神抖擻,太陽星照耀分明。五行星偏能豪傑,九曜星最喜相爭。元辰星子午卯酉,一個個都是大力天丁。五瘟五嶽東西擺,六丁六甲左右行。四瀆龍神分上下,二十八宿密層層。角亢氐房為總領,奎婁胃昴慣翻騰。鬥牛女虛危室壁,心尾箕星個個能。井鬼柳星張翼軫,輪槍舞劍顯威靈。停雲降霧臨凡世,花果山前紮下營。主
詩曰:知
天產猴王變化多,偷丹偷酒樂山窩。只因攪亂蟠桃會,十萬天兵布網羅。古
當時李天王傳了令,著眾天兵扎了營,把那花果山圍得水泄不通。上下布了十八架天羅地網,先差九曜惡星出戰。九曜即提兵徑至洞外,只見那洞外大小群猴跳躍頑耍。星官厲聲高叫道:「那小妖!你那大聖在那裡?我等乃上界差調的天神,到此降你這造反的大聖。教他快快來歸降;若道半個『不』字,教汝等一概遭誅!」那小妖慌忙傳入道:「大聖,禍事了,禍事了!外面有九個凶神,口稱上界差來的天神,收降大聖。」主
那大聖正與七十二洞妖王,並四健將分飲仙酒,一聞此報,公然不理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說不了,一起小妖又跳來道:「那九個凶神,惡言潑語,在門前罵戰哩!」大聖笑道:「莫采他。詩酒且圖今日樂,功名休問幾時成。」說猶未了,又一起小妖來報:「爺爺!那九個凶神已把門打破,殺進來也!」大聖怒道:「這潑毛神,老大無禮!本待不與他計較,如何上門來欺我?」即命獨角鬼王,領帥七十二洞妖王出陣,老孫領四健將隨後。那鬼王疾帥妖兵,出門迎敵,卻被九曜惡星一齊掩殺,抵住在鐵板橋頭,莫能得出。齋
正嚷間,大聖到了。叫一聲:「開路!」掣開鐵棒,幌一幌,碗來粗細,丈二長短,丟開架子,打將出來。九曜星那個敢抵,一時打退。那九曜星立住陣勢道:「你這不知死活的弼馬溫!你犯了十惡之罪,先偷桃,後偷酒,攪亂了蟠桃大會,又竊了老君仙丹,又將御酒偷來此處享樂,你罪上加罪,豈不知之?」大聖笑道:「這幾樁事,實有,實有!但如今你怎麼?」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帥眾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這些生靈納命。不然,就髹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聖大怒道:「量你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請吃老孫一棒!」這九曜星一齊踴躍。那美猴王不懼分毫,輪起金箍棒,左遮右擋,把那九曜星戰得筋疲力軟,一個個倒拖器械,敗陣而走,急入中軍帳下,對托塔天王道:「那猴王果十分驍勇!我等戰他不過,敗陣來了。」李天王即調四大天王與二十八宿,一路出師來斗。大聖也公然不懼,調出獨腳鬼王、七十二洞妖王與四個健將,就於洞門外列成陣勢。你看這場混戰好驚人也——齋
寒風颯颯,怪霧陰陰。那壁廂旌旗飛彩,這壁廂戈戟生輝。滾滾盔明,層層甲亮。滾滾盔明映太陽,如撞天的銀磬;層層甲亮砌岩崖,似壓地的冰山。大捍刀,飛雲掣電;楮白槍,度霧穿雲。方天戟,虎眼鞭,麻林擺列;青銅劍,四明鏟,密樹排陣。彎弓硬弩鵰翎箭,短棍蛇矛挾了魂。大聖一條如意棒,翻來覆去戰天神。殺得那空中無鳥過,山內虎狼奔。揚砂走石乾坤黑,播土飛塵宇宙昏。只聽兵兵撲撲驚天地,煞煞威威振鬼神。知
這一場自辰時布陣,混殺到日落西山。那獨角鬼王與七十二洞妖怪,盡被眾天神捉拿去了,止走了四健將與那群猴,深藏在水簾洞底,這大聖一條棒,抵住了四大天神與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殺彀多時。大聖見天色將晚,即拔毫毛一把,丟在口中,嚼碎了噴將出去,叫聲:「變!」就變了千百個大聖,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戰敗了五個天王。古
大聖得勝,收了毫毛,急轉身回洞,早又見鐵板橋頭,四個健將,領眾叩迎那大聖,哽哽咽咽大哭三聲,又唏唏哈哈大笑三聲。大聖道:「汝等見了我,又哭又笑,何也?」四健將道:「今早帥眾將與天王交戰,把七十二洞妖王與獨角鬼王,盡被眾神捉了,我等逃生,故此該哭。這見大聖得勝回來,未曾傷損,故此該笑。」大聖道:「勝負乃兵家之常。古人雲: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況捉了去的頭目乃是虎豹狼蟲、獾獐狐狢之類,我同類者未傷一個,何須煩惱?他雖被我使個分身法殺退,他還要安營在我山腳下。我等且緊緊防守,飽食一頓,安心睡覺,養養精神。天明看我使個大神通,拿這些天將,與眾報仇。」四將與眾猴將椰酒吃了幾碗,安心睡覺不題。齋
那四大天王收兵罷戰,眾各報功:有拿住虎豹的,有拿住獅象的,有拿住狼蟲狐狢的,更不曾捉著一個猴精。當時果又安轅營,下大寨,賞牜勞了得功之將,吩咐了天羅地網之兵,各各提鈴喝號,圍困了花果山,專待明早大戰。各人得令,一處處謹守。此正是:妖猴作亂驚天地,布網張羅晝夜看。畢竟天曉後如何處治,且聽下回分解。主
參考資料:http://www.guoxue.com/minqingstory/ss/fly_001.htm
『伍』 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原文
孫悟空向東海龍王借得定海之寶——如意金箍棒,又去地府強銷生死簿。龍王,閻君去天庭告狀,在太白金星的舉薦下,玉皇大帝將孫悟空叫到天庭當弼馬溫。悟空在知道了弼馬溫是不入流的小官後,打下界去,憤而回歸花果山,自封「齊天大聖」。
托塔天王李靖奉命率領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卻被悟空打敗,撤回天庭。玉帝在太白金星的建議下,第二次招安孫悟空,封他為有名無實的齊天大聖,並讓他去管理蟠桃園。沒過多久,王母娘娘開蟠桃大會,讓七仙女到蟠桃園摘取仙桃,孫悟空在得知蟠桃會沒請自己後,盜桃偷丹,擾亂蟠桃會,酒醒後自知闖下大禍,再次逃下界。
天庭第二次圍剿花果山,孫悟空因被金剛鐲打中頭,被二郎神率領六聖擒拿。押上天庭,斬妖台各種刑罰都無法傷到孫悟空分毫,於是太上老君將孫悟空帶回兜率宮,放進八卦爐里煉丹,孫悟空因躲在巽位,反而煉出火眼金睛,
四十九天後逃出八卦爐,大反天宮。後來,如來佛用五指山鎮壓了孫悟空,並告知其數百年後將有人來將他放出來。過了五百年,唐僧領命救孫悟空出五指山,於是孫悟空在觀世音的點化下,跟隨唐僧前往西天取經,一路斬妖除魔的故事。該故事生動有趣,人物形象活潑生動。
(5)西遊記我來也擴展閱讀:
著作介紹
《西遊記》又名《西遊釋厄傳》,是明代文學家吳承恩所著,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優秀的古代神話小說,也是一部規模宏偉、結構完整、用幻想形式來反映社會矛盾的巨著。
作品寫於明朝中期,當時社會經濟雖繁榮,但政治日漸敗壞,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對此不合理的現象,通過故事提出批評。此作品共一百回,六十餘萬字。分回標目,每一回目以整齊對偶展現。故事敘述唐三藏與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經過九九八十一次磨難,到西天成功取回真經的故事。
《西遊記》原著——大鬧天宮部分是西遊記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其中大鬧天宮部分也是最為精彩,也是在某種程度反映社會矛盾集中後的爆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悟空大鬧天宮
『陸』 閱讀西遊記之大鬧干宮的全部內容
西遊記第5回:亂蟠桃大聖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
話表齊天大聖到底是個妖猴,更不知官銜品從,也不較俸祿高低,但只注名便了。那齊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扶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閑時節會友游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今日東游,明日西盪,雲去雲來,行蹤不定。
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閃出許旌陽真人,俯囟啟奏道:"今有齊天大聖,無事閑游,結交天上眾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恐後閑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庶免別生事端。"玉帝聞言,即時宣詔。那猴王欣欣然而至,道:"陛下,詔老孫有何升賞?"玉帝道:"朕見你身閑無事,與你件執事。你且權管那蟠桃園,早晚好生在意。"大聖歡喜謝恩,朝上唱喏而退。
他等不得窮忙,即入蟠桃園內查勘。本園中有個土地攔住,問道:"大聖何往?"大聖道:"吾奉玉帝點差,代管蟠桃園,今來查勘也。"那土地連忙施禮,即呼那一班鋤樹力士、運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掃力士都來見大聖磕頭,引他進去。但見那:
夭夭灼灼,顆顆株株。夭夭灼灼花盈樹,顆顆株株果壓枝。果壓枝頭垂錦彈,花盈樹上簇胭脂。時開時結千年熟,無夏無冬萬載遲。先熟的,酡顏醉臉;還生的,帶蒂青皮。凝煙肌帶綠,映日顯丹姿。樹下奇葩並異卉,四時不謝色齊齊。左右樓台並館舍,盤空常見罩雲霓。不是玄都凡俗種,瑤池王母自栽培。
大聖看玩多時,問土地道:"此樹有多少株數?"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大聖聞言,歡喜無任,當日查明了株數,點看了亭閣,回府。自此後,三五日一次賞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
一日,見那老樹枝頭,桃熟大半,他心裡要吃個嘗新。奈何本園土地、力士並齊天府仙吏緊隨不便。忽設一計道:"汝等且出門外伺候,讓我在這亭上少憩片時。"那眾仙果退。只見那猴王脫了冠著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飽,卻跳下來,簪冠著服,喚眾等儀從回府。遲三二日,又去設法偷桃,盡他享用。
一朝,王母娘娘設宴,大開寶閣,瑤池中做"蟠桃勝會",即著那紅衣仙女、素衣仙女、青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綠衣仙女,各頂花籃,去蟠桃園摘桃建會。七衣仙女直至園門首,只見蟠桃園土地、力士同齊天府二司仙吏,都在那裡把門。仙女近前道:"我等奉王母懿旨,到此攜桃設宴。"土地道:"仙娥且住。今歲不比往年了,玉帝點差齊天大聖在此督理,須是報大聖得知,方敢開園。"仙女道:"大聖何在?"土地道:"大聖在園內,因睏倦,自家在亭子上睡哩。"仙女道:"既如此,尋他去來,不可延誤。"土地即與同進。尋至花亭不見,只有衣冠在亭,不知何往。四下里都沒尋處。原來大聖耍了一會,吃了幾個桃子,變做二寸長的個人兒,在那大樹梢頭濃葉之下睡著了。七衣仙女道:"我等奉旨前來,尋不見大聖,怎敢空回?"旁有仙吏道:"仙娥既奉旨來,不必遲疑。我大聖閑游慣了,想是出園會友去了。汝等且去摘桃,我們替你回話便是。"那仙女依言,入樹林之下摘桃。先在前樹摘了二籃,又在中樹摘了三籃;到後樹上摘取,只見那樹上花果稀疏,止有幾個毛蒂青皮的。原來熟的都是猴王吃了。七仙女張望東西,只見南枝上止有一個半紅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枝來,紅衣女摘了,卻將枝子望上一放。原來那大聖變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驚醒。大聖即現本相,耳朵內掣出金箍棒,幌一幌,碗來粗細,咄的一聲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膽偷摘我桃!"慌得那七仙女一齊跪下道:"大聖息怒。我等不是妖怪,乃王母娘娘差來的七衣仙女,摘取仙桃,大開寶閣,做'蟠桃勝會'。適至此間,先見了本園土地等神,尋大聖不見。我等恐遲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聖,故先在此摘桃,萬望恕罪。"大聖聞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請起。王母開閣設宴,請的是誰?"仙女道:"上會自有舊規。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還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眾,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宮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齊赴蟠桃嘉會。"大聖笑道:"可請我么?"仙女說:"不曾聽得說。"大聖道:"我乃齊天大聖,就請我老孫做個尊席,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會會規,今會不知如何。"大聖道:"此言也是,難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孫先去打聽個消息,看可請老孫不請。"
好大聖,捻著訣,念聲咒語,對眾仙女道:"住!住!住!"這原來是個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個個睖睖睜睜,白著眼,都站在桃樹之下。大聖縱朵祥雲,跳出園內,竟奔瑤池路上而去。正行時,只見那壁廂:
一天瑞靄光搖曳,五色祥雲飛不絕。
白鶴聲鳴振九皋,紫芝色秀分千葉。
中間現出一尊仙,相貌天然豐采別。
神舞虹霓幌漢霄,腰懸寶錄無生滅。
名稱赤腳大羅仙,特赴蟠桃添壽節。那赤腳大仙覿面撞見大聖,大聖低頭定計,賺哄真仙,他要暗去赴會,卻問:"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見招,去赴蟠桃嘉會。"大聖道:"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孫筋斗雲疾,著老孫五路邀請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禮,後方去赴宴。"大仙是個光明正大之人,就以他的誑語作真。道:"常年就在瑤池演禮謝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禮,方去瑤池赴會?"無奈,只得撥轉祥雲,徑往通明殿去了。
大聖駕著雲,念聲咒語,搖身一變,就變做赤腳大仙模樣,前奔瑤池。不多時,直至寶閣,按住雲頭,輕輕移步,走入裡面。只見那裡:
瓊香繚繞,瑞靄繽紛,瑤台鋪彩結,寶閣散氤氳。鳳翥鸞騰形縹緲,金花玉萼影浮沉。上排著九鳳丹霞扆,八寶紫霓墩。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桌上有龍肝和鳳髓,熊掌與猩唇。珍饈百味般般美,異果嘉餚色色新。
那裡鋪設得齊齊整整,卻還未有仙來。這大聖點看不盡,忽聞得一陣酒香撲鼻;忽轉頭,見右壁廂長廊之下,有幾個造酒的仙官,盤糟的力士,領幾個運水的道人,燒火的童子,在那裡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瓊漿,香醪佳釀。大聖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這里。他就弄個神通,把毫毛拔下幾根,丟入口中嚼碎,噴將出去,念聲咒語,叫"變!"即變做幾個瞌睡蟲,奔在眾人臉上。你看那伙人,手軟頭低,閉眉合眼,丟了執事,都去盹睡。大聖卻拿了些百味珍饈,佳餚異品,走入長廊裡面,就著缸,挨著瓮,放開量,痛飲一番。吃勾了多時,酕醄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過會,請的客來,卻不怪我?一時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好大聖:搖搖擺擺,仗著酒,任情亂撞,一會把路差了;不是齊天府,卻是兜率天宮。一見了,頓然醒悟道:"兜率宮是三十三天之上,乃離恨天太上老君之處,如何錯到此間?--也罷!也罷!一向要來望此老,不曾得來,今趁此殘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進去,那裡不見老君,四無人跡。原來那老君與燃燈古佛在三層高閣朱陵丹台上講道,眾仙童、仙將、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聽講。這大聖直至丹房裡面,尋訪不遇,但見丹灶之旁,爐中有火。爐左右安放著五個葫蘆,葫蘆里都是煉就的金丹。大聖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寶,老孫自了道以來,識破了內外相同之理,也要些金丹濟人,不期到家無暇;今日有緣,卻又撞著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幾丸嘗新。"他就把那葫蘆都傾出來,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一時間丹滿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這場禍,比天還大;若驚動玉帝,性命難存。走!走!走!不如下界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宮,不行舊路,從西天門,使個隱身法逃去。即按雲頭,回至花果山界。但見那旌旗閃灼,戈戟光輝,原來是四健將與七十二洞妖王,在那裡演習武藝。大聖高叫道:"小的們!我來也!"眾怪丟了器械,跪倒道:"大聖好寬心!丟下我等許久,不來相顧!"大聖道:"沒多時!沒多時!"且說且行,徑入洞天深處。四健將打掃安歇叩頭禮拜畢。俱道:"大聖在天這百十年,實受何職?"大聖笑道:"我記得才半年光景,怎麼就說百十年話?"健將道:"在天一日,即在下方一年也。"大聖道:"且喜這番玉帝相愛,果封做'齊天大聖',起一座齊天府,又設安靜、寧神二司,司設仙吏侍衛。向後見我無事,著我看管蟠桃園。近因王母娘娘設'蟠桃大會',未曾請我,是我不待他請,先赴瑤池,把他那仙品、仙酒,都是我偷吃了。走出瑤池,踉踉蹌蹌誤入老君宮闕,又把他五個葫蘆金丹也偷吃了。但恐玉帝見罪,方才走出天門來也。"
眾怪聞言大喜。即安排酒果接風,將椰酒滿斟一石碗奉上,大聖喝了一口,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崩、巴二將道:"大聖在天宮,吃了仙酒、仙餚,是以椰酒不甚美口。常言道:'美不美,鄉中水。'"大聖道:"你們就是'親不親,故鄉人。'我今早在瑤池中受用時,見那長廊之下,有許多瓶罐,都是那玉液瓊漿。你們都不曾嘗著。待我再去偷他幾瓶回來,你們各飲半杯,一個個也長生不老。"眾猴歡喜不勝。大聖即出洞門,又翻一筋斗,使個隱身法,徑至蟠桃會上。進瑤池宮闕,只見那幾個造酒、盤糟、運水、燒火的,還鼾睡未醒。他將大的從左右脅下挾了兩個,兩手提了兩個,即撥轉雲頭回來,會眾猴在於洞中,就做個"仙酒會",各飲了幾杯,快樂不題。
卻說那七衣仙女自受了大聖的定身法術,一周天方能解脫。各提花籃,回奏王母,說道:"齊天大聖使法術困住我等,故此來遲。"王母問道:"你等摘了多少蟠桃?"仙女道:"只有兩籃小桃,三籃中桃。至後面,大桃半個也無,想都是大聖偷吃了。及正尋間,不期大聖走將出來,行凶挖打,又問設宴請誰。我等把上會事說了一遍,他就定住我等,不知去向。只到如今,才得醒解回來。"
王母聞言,即去見玉帝,備陳前事。說不了,又見那造酒的一班人,同仙官等來奏:"不知甚麼人,攪亂了'蟠桃大會',偷吃了玉液瓊漿,其八珍百味,亦俱偷吃了。"又有四個大天師來奏上:"太上道祖來了。"玉帝即同王母出迎。老君朝禮畢,道:"老道宮中,煉了些'九轉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不期被賊偷去,特啟陛下知之。"玉帝見奏,悚懼。少時,又有齊天府仙吏叩頭道:"孫大聖不守執事,自昨日出遊,至今未轉,更不知去向。"玉帝又添疑思。只見那赤腳大仙又俯囟上奏道:"臣蒙王母詔昨日赴會,偶遇齊天大聖,對臣言萬歲有旨,著他邀臣等先赴通明殿演禮,方去赴會。臣依他言語,即返至通明殿外,不見萬歲龍車鳳輦,又急來此俟候。"玉帝越發大驚道:"這廝假傳旨意,賺哄賢卿,快著糾察靈官緝訪這廝蹤跡!"
靈官領旨,即出殿遍訪盡得其詳細。回奏道:"攪亂天宮者,乃齊天大聖也。"又將前事盡訴一番。玉帝大惱。即差四大天王,協同李天王並哪吒太子,點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東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嶽四瀆、普天星相,共十萬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羅地網下界,去花果山圍困,定捉獲那廝處治。眾神即時興師,離了天宮。這一去,但見那:
黃風滾滾遮天暗,紫霧騰騰罩地昏。只為妖猴欺上帝,致令眾聖降凡塵。四大天王,五方揭諦:四大天王權總制,五方揭諦調多兵。李托塔中軍掌號,惡哪吒前部先鋒。羅猴星為頭檢點,計都星隨後崢嶸。太陰星精神抖擻,太陽星照耀分明。五行星偏能豪傑,九曜星最喜相爭。元辰星子午卯酉,一個個都是大力天丁。五瘟五嶽東西擺,六丁六甲左右行。四瀆龍神分上下,二十八宿密層層。角亢氐房為總領,奎婁胃昴慣翻騰。鬥牛女虛危室壁,心尾箕星個個能,井鬼柳星張翼軫,輪槍舞劍顯威靈。停雲降霧臨凡世,花果山前紮下營。
詩曰:
天產猴王變化多,偷丹偷酒樂山窩。
只因攪亂蟠桃會,十萬天兵布網羅。
當時李天王傳了令,著眾天兵扎了營,把那花果山圍得水泄不通。上下布了十八架天羅地網,先差九曜惡星出戰。九曜即提兵徑至洞外,只見那洞外大小群猴跳躍頑耍。星官厲聲高叫道:"那小妖!你那大聖在那裡?我等乃上界差調的天神,到此降你這造反的大聖。教他快快來歸降;若道半個'不'字,教汝等一概遭誅!"那小妖慌忙傳入道:"大聖,禍事了!禍事了!外面有九個凶神,口稱上界來的天神,收降大聖。"
那大聖正與七十二洞妖王,並四健將分飲仙酒,一聞此報,公然不理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說不了,一起小妖又跳來道:"那九個凶神,惡言潑語,在門前罵戰哩!"大聖笑道:"莫睬他。'詩酒且圖今日樂,功名休問幾時成。'"說猶未了,又一起小妖來報:"爺爺!那九個凶神已把門打破了,殺進來也!"大聖怒道:"這潑毛神,老大無禮!本來不與他計較,如何上門來欺我?"即命獨角鬼王,領帥七十二洞妖王出陣,老孫領四健將隨後。那鬼王疾帥妖兵,出門迎敵,卻被九曜惡星一齊掩殺,抵住在鐵板橋頭,莫能得出。
正嚷間,大聖到了。叫一聲"開路!"掣開鐵棒,幌一幌,碗來粗細,丈二長短,丟開架子,打將出來。九曜星那個敢抵,一時打退。那九曜星立住陣勢道:"你這不知死活的弼馬溫!你犯了十惡之罪,先偷桃,後偷酒,攪亂了蟠桃大會,又竊了老君仙丹,又將御酒偷來此處享樂。你罪上加罪,豈不知之?"大聖笑道:"這幾椿事,實有!實有!但如今你怎麼?"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帥眾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這些生靈納命。不然,就屣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聖大怒道:"量你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請吃老孫一棒!"這九曜星一齊踴躍。那美猴王不懼分毫,輪起金箍棒,左遮右擋,把那九曜星戰得筋疲力軟,一個個倒拖器械,敗陣而走,急入中軍帳下,對托塔天王道:"那猴王果十分驍勇!我等戰他不過,敗陣來了。"李天王即調四大天王與二十八宿,一路出師來斗。大聖也公然不懼,調出獨角鬼王、七十二洞妖王與四個健將,於洞門外列成陣勢。你看這場混戰,好驚人也:
寒風颯颯,怪霧陰陰。那壁廊旌旗飛彩,這壁廂戈戟生輝。滾滾盔明,層層甲亮。滾滾盔明映太陽,如撞天的銀磬;層層甲亮砌岩崖,似壓地的冰山。大捍刀,飛雲掣電,楮白槍,度霧穿雲。方天戟,虎眼鞭,麻林擺列;青銅劍,四明鏟,密樹排陣。彎弓硬弩鵰翎箭,短棍蛇矛挾了魂。大聖一條如意棒,翻來覆去戰天神。殺得那空中無鳥過,山內虎狼奔。揚砂走石乾坤黑,播土飛塵宇宙昏。只聽兵兵撲撲驚天地,煞煞威威振鬼神。
這一場自辰時布陣,混殺到日落西山。那獨角鬼王與七十二洞妖怪,盡被眾天神捉拿去了,止走了四健將與那群猴,深藏在水簾洞底。這大聖一條棒,抵住了四大天神與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殺勾多時,大聖見天色將晚,即拉毫毛一把,丟在口中,嚼將出去,叫聲"變!"就變了千百個大聖,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戰敗了五個天王。
大聖得勝,收了毫毛,急轉身回洞,早又見鐵板橋頭,四個健將,領眾叩迎那大聖,哽哽咽咽大哭三聲,又唏唏哈哈大笑三聲。大聖道:"汝等見了我,又哭又笑,何也?"四健將道:"今早帥眾將與天王交戰,把七十二洞妖王與獨角鬼王,盡被眾神捉了,我等逃生,故此該哭。這見大聖得勝回來,未曾傷損,故此該笑。"大聖道:"勝負乃兵家之常。古人雲:'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況捉了去的頭目乃是虎、豹、狼蟲、獾獐、狐駱之類,我同類者未傷一個,何須煩惱?他雖被我使個分身法殺退,他還要安營在我山腳下。我等且緊緊防守,飽食一頓,安心睡覺,養養精神。天明看我使個大神通,拿這些天將,與眾報仇。"四將與眾猴將椰酒吃了幾碗,安心睡覺不題。
那四大天王收兵罷戰,眾各報功:有拿住虎豹的,有拿住獅象的,有拿住狼蟲狐駱的,更不曾捉著一個猴精。當時果又安轅營,下大寨,賞勞了得功之將,吩咐了天羅地網之兵,個個提鈴喝號,圍困了花果山,專待明早大戰。各人得令,一處處謹守。此正是:
妖猴作亂驚天地,布網張羅晝夜看。
畢竟天曉後如何處治,且聽下回分解。
『柒』 西遊記原著精彩片段(隨筆)即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大聖駕著雲,念聲咒語,搖身一變,就變做赤腳大仙模樣,前奔瑤池。不多時,直至寶閣,按住雲頭,輕輕移步,走入裡面,只見那裡——知
瓊香繚繞,瑞靄繽紛。瑤台鋪彩結,寶閣散氤氳。鳳翥鸞翔形縹緲,金花玉萼影浮沉。上排著九鳳丹霞絜,八寶紫霓墩。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桌上有龍肝和鳳髓,熊掌與猩唇。珍饈百味般般美,異果嘉餚色色新。主
那裡鋪設得齊齊整整,卻還未有仙來。這大聖點看不盡,忽聞得一陣酒香撲鼻,急轉頭見右壁廂長廊之下,有幾個造酒的仙官,盤糟的力士,領幾個運水的道人,燒火的童子,在那裡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瓊漿,香醪佳釀。大聖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奈何那些人都在這里,他就弄個神通 , 把毫毛拔下幾根,丟入口中嚼碎,噴將出去,念聲咒語,叫「變!」即變做幾個瞌睡蟲,奔在眾人臉上。你看那伙人,手軟頭低,閉眉合眼,丟了執事,都去盹睡。大聖卻拿了些百味八珍,佳餚異品,走入長廊裡面,就著缸,挨著瓮,放開量,痛飲一番。吃勾了多時,酕菘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過會,請的客來,卻不怪我?一時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知
好大聖,搖搖擺擺,仗著酒,任情亂撞,一會把路差了,不是齊天府,卻是兜率天宮。一見了,頓然醒悟道:「兜率宮是三十三天之上,乃離恨天太上老君之處,如何錯到此間?也罷,也罷!一向要來望此老,不曾得來,今趁此殘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進去。那裡不見老君,四無人跡。原來那老君與燃燈古佛在三層高閣朱陵丹台上講道,眾仙童、仙將、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聽講。這大聖直至丹房裡面,尋訪不遇,但見丹灶之旁,爐中有火。爐左右安放著五個葫蘆,葫蘆里都是煉就的金丹。大聖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寶。老孫自了道以來,識破了內外相同之理,也要煉些金丹濟人,不期到家無暇。今日有緣,卻又撞著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幾丸嘗新。」他就把那葫蘆都傾出來,就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齋
一時間丹滿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這場禍,比天還大,若驚動玉帝,性命難存。走,走,走!不如下界為王去也!」他就跑出兜率宮,不行舊路,從西天門,使個隱身法逃去,即按雲頭,回至花果山界。但見那旌旗閃灼,戈戟光輝,原來是四健將與七十二洞妖王,在那裡演習武藝。大聖高叫道:「小的們!我來也!」眾怪丟了器械,跪倒道:「大聖好寬心!丟下我等許久,不來相顧!」大聖道:「沒多時,沒多時!」且說且行,徑入洞天深處。四健將打掃安歇,叩頭禮拜畢,俱道:「大聖在天這百十年,實受何職?」大聖笑道:「我記得才半年光景,怎麼就說百十年話?」健將道:「在天一日,即在下方一年也。」大聖道:「且喜這番玉帝相愛,果封做齊天大聖,起一座齊天府,又設安靜、寧神二司,司設仙吏侍衛。向後見我無事,著我代管蟠桃園。近因王母娘娘設蟠桃大會,未曾請我,是我不待他請,先赴瑤池,把他那仙品仙酒,都是我偷吃了。走出瑤池,踉踉槁槁誤入老君宮闕,又把他五個葫蘆金丹也偷吃了。但恐玉帝見罪,方才走出天門來也。」
『捌』 西遊記59—61回 經典詞句有哪些
一、木叉渾鐵棒,護法顯神通,怪物降妖杖,努力逞英雄,雙條銀蟒河邊舞,一對專神僧岸上沖,那屬個威鎮流沙施本事,這個力保觀音建大功。
二、卻說那花果山大小兒猴,正在那洞門外頑耍,忽聽得風聲響處,見半空中,無邊無岸的猴精,唬得都亂跑亂躲。少時,美猴王按落雲頭,收了雲霧,將身一抖,收了毫毛,將兵器都亂堆在山前。
三、只見天王營門外,大小天兵,接住了太子,讓開大路,徑入轅門,對四天王、李托塔、哪吒,氣哈哈的,喘息未定得說:「好大聖,好大聖,著實神通廣大,孩兒戰不過,又敗陣下來了!」
四、眾僧們燈下議論佛門定旨,上西天取經的原由,有的說水遠山高,有的說路多虎豹,有的說峻嶺陡崖難度,有的說毒魔惡怪難降,三藏箝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點頭幾度。
五、又見那洞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忽回頭,見崖頭立一石碑,約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闊,上有一行十個大字,乃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玖』 西遊記大鬧天宮的簡介
黃風怪阻十三難,
請求靈吉十四難,
流沙難渡十五難,
收得沙僧十六難,
四聖顯化十七難,
五庄觀中十八難,
難活人參十九難,
貶退心猿二十難,
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難,
寶象國捎書二十二難,
金鑾殿變虎二十三難,
平頂山逢魔二十四難,
蓮花洞高懸二十五難,
烏雞國救主二十六難,
被魔化身二十七難,
號山逢怪二十八難,
風攝聖僧二十九難,
心猿遭害三十難,
請聖降妖三十一難,
黑河沉沒三十二難,
搬運車遲三十三難,
大賭輸贏三十四難,
祛道興僧三十五難,
路逢大水三十六難,
身落天河三十七難,
魚籃現身三十八難,
金兜山遇怪三十九難,
普天神難伏四十難,
問佛根源四十一難,
吃水遭毒四十二難,
西梁國留婚四十三難,
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難,
再貶心猿四十五難,
難辨獼猴四十六難,
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難,
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難,
收縛魔王四十九難,
賽城掃塔五十難,
取寶救僧五十一難,
棘林吟詠五十二難,
小雷音遇難五十三難,
諸天神遭困五十四難,
稀柿疼穢阻五十五難,
朱紫國行醫五十六難,
拯救疲癃五十七難,
降妖取後五十八難,
七情迷沒五十九難,
多目遭傷六十難,
請佛收魔六十四難,
比丘救子六十五難,
辨認真邪六十六難,
松林救怪六十七難,
僧房卧病六十八難,
無底洞遭困六十九難,
滅法國難行七十難,
隱霧山遇魔七十一難,
鳳仙郡求雨七十二難,
失落兵器七十三難,
會慶釘鈀七十四難,
竹節山遭難七十五難,
玄英洞受苦七十六難,
趕捉犀牛七十七難,
天竺招婚七十八難,
銅台府監禁七十九難,
凌雲渡脫胎八十難,
師徒墮水八十一難。
『拾』 急死!<<西遊記>>--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的復述
是個妖猴,抄更不知官銜品從襲,也不較俸祿高低,但只注名便了。那齊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閑時節會友游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