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殷墟遺址考古

殷墟遺址考古

發布時間: 2020-12-23 13:22:31

❶ 1928年,政府考古隊在什麼地方發現了商代殷墟遺址

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洹水兩岸

❷ 在殷墟出土了哪些商朝的文物它對中國的考古有哪些意義

殷墟出土遺物非常豐富,以陶器數量最多,還有較多的銅器和玉器以及石器、骨器、角器、蚌器、象牙器等陶器主要為夾砂灰陶、紅陶和泥質灰陶、紅陶的日用器皿。紋飾有繩紋、環絡紋、弦紋、三角劃紋等。器形有鬲、簋、盆、豆、圜底罐、大口尊、瓮等。還出土有刻紋白陶、硬陶和原始瓷器。

甲骨主要為王室占卜記事用的龜甲和獸骨。自1899年發現以來國內外搜集收藏的達15萬片以上,其中經科學發掘出土的幾批甲骨內容豐富,地層關系明確,價值很高。這些甲骨對研究商代社會歷史有極重要的意義。甲骨文中所記載的資料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提前到了商朝,也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甲骨文,是中國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它具備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標志著已進入了成熟階段。

❸ 考古時發現了黑人白人頭骨的殷墟,真的是華夏的古文明嗎

先秦時期的君主雖然佔領著王位,但其他地方王侯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再加上各個地盤自治,因此很容易就能率兵謀得天下,商朝就是因為武王伐紂而亡,東周開始周天子的地位也不斷下降,禮樂崩壞使得諸侯王進入爭霸天下的階段。

頭顱的確存在,但這就能夠證明殷墟遺址證明了殷商非華夏古文明嗎?1959年徐旭生先生在洛陽盆地發現的古代都城遺址徹底打破了這一說法,這就是如今著名的二里頭遺址。根據出土文物證明,這一時期乃是夏朝晚期以及商朝早期的都城,且此處出土的青銅器也證實了當時國內已有青銅器出現。

❹ 殷墟是哪個朝代的遺址

殷墟,原稱「北來蒙」,自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
盤庚十四年,商朝第19位君主盤庚遷都於北蒙(今河南安陽),改「北蒙」名為「殷」。盤庚十五年,開始營建殷都。自盤庚遷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國,經歷了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國王273年的統治,殷一直是中國商代後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
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

❺ 殷商遺址發掘的意義

文化價值
殷墟王陵遺址
安陽殷墟遺址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甲骨文的發現和殷墟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構建了中國古代早期歷史的框架,使傳統文獻記載的商代歷史成為信史。以宮殿宗廟建築和王陵大墓為代表的商代建築,樹立了中國古代早期宮殿建築和皇家墓葬的典範。在殷墟出土的15萬片甲骨上,發現了目前中國文字體系最早的證據,至今仍為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以青銅器、玉器為代表的殷墟文物和以人祭、人殉、車馬殉葬、獸祭等為代表的殷墟喪葬習俗,為商代晚期文化傳統提供了獨特的證據。1928年開始的殷墟考古發掘,是中國國家學術機構第一次全面負責、中國學者獨立主持的考古發掘,培養了一批批的考古學者,殷墟也成為中國考古學的搖籃。殷墟重要的文化價值也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業咨詢機構——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的肯定。 近年來,殷墟仍不斷有大量的重要發現,呈現出巨大的文化潛力。如1999年在傳統殷墟遺址東部邊緣發現洹北商城,面積達4.7平方公里,豐富了人們對殷墟認識;2000年在宮殿宗廟遺址發現M54墓,成為繼婦好墓之後又一座完整的貴族墓葬;2001年在洹北商城內發現宮殿基址建築群,是對商代宮殿建築形制的又一重大發現;2002年在
殷墟王陵遺址
小屯村南路西段發現商代甲骨窖穴,成為繼1936年YH127甲骨窖穴、1973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和1991年花園庄東地甲骨窖穴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這一系列的新發現表明,隨著考古發掘和研究的深入,殷墟的文化內涵還將得到進一步豐富,也印證了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的論斷:「殷墟不僅文物豐富,而且學術價值很高。它蘊藏的寶物,還遠未罄竭。」 多年來,殷墟遺址在國家、河南省和安陽市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與積極措施下,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先後頒布實施了<安陽市殷墟保護管理辦法> 、 <河南省安陽殷墟保護管理條例> 、 <安陽殷墟保護總體規劃> ,逐步完善了法律法規建設,把殷墟保護工作納入了法制化軌道。並相繼成立了專業保護管理機構,負責遺址的文物保護、行政管理和游覽服務,形成較為完備的保護和管理機制,有效保護了古代遺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殷墟王陵遺址
從2001年4月,安陽殷墟正式啟動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以來,已經走過了5年多的時間。5年多來,安陽市政府先後投入2億多元巨資,編輯製作了申報文本及其2個補充資料,拆除各類建築21萬平方米,整修河道、道路20公里,綠化19.7萬平方米,全面治理了殷墟周邊環境。同時,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探索遺址的展示方法,既保護了深埋地下的遺跡,又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提高了文物遺址的可觀賞性。特別是安陽市政府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建造了集中收藏、保護、展示殷墟出土可移動文物的殷墟博物館。博物館投資3000萬元,由安陽市政府承建,藏品由社科院考古所提供,雙方共同管理博物館的事務。這種中央單位與地方政府合作雙贏的模式,有效解決了考古成果社會化、普及化的問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把殷墟遺址打造成了具有較高質量、兼顧保護和展示的大遺址公園。

❻ 殷墟遺址為什麼會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專土了大量都城建築屬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甲骨文中所記載的資料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提前到了商朝,也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殷墟是中國至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殷墟的發掘,幾乎完全改變了傳統史觀中夏商周三代歷史的面貌,真實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為商周考古確立了可靠的年代學基礎,對於上溯早商文化和夏文化起到了基點作用;填補了以鄭州二里崗為代表的中商文化和以殷墟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間的空白,從而完善了商代的編年框架。2006年7月,殷墟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❼ 安陽殷墟出土的文物,要具體點的

1899年甲骨文發現和1928年殷墟科學發掘以來,殷墟發現的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奠定了殷墟作為中國古代第一個有文字可靠的古代都城地位。一個世紀以來,隨著考古發掘的日益深入,殷墟的范圍和內涵仍在不斷地擴大。
殷墟出土青銅器種類繁多,器形厚重,紋飾繁縟,鑄造工藝高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尤以王陵遺址出土的司母戊大鼎最負盛名。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記錄,中國古代甲骨占卜有著悠久的歷史,殷墟時期則是占卜最盛行的時期,商王和貴族幾乎每事必卜,占卜成為商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❽ 殷墟遺址的學術價值是什麼

殷墟的發掘,幾乎完全改變了傳統史觀中夏商周三代歷史的面貌,真實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為商周考古確立了可靠的年代學基礎,對於上溯早商文化和夏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填補了以鄭州二里崗為代表的早商文化和以殷墟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間的空白,從而完善了商代的編年框架。

以青銅器、玉器為代表的殷墟文物表明,殷墟時期的手工業空前發達,不僅門類齊全,而且工藝水平極高。一些主要的手工業生產部門,如青銅冶鑄、制玉、制陶、制骨、制車、紡織等都已達到了相當大的規模。這一時期的白陶、原始瓷等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殷墟出土的商代馬車,大量使用青銅構件,獨轅雙套雙輪,結構精緻復雜,體現出高超的機械、青銅鑄造等復合技術。殷墟王陵的埋葬制度、分布格局、隨葬方式、祭祀禮儀等,集中反映了商代晚期的社會組織、階級狀況、親屬關系,代表了中國古代早期王陵建設的最高水平,並為以後中國歷代王朝所效仿,逐漸形成中國獨具特色的陵寢制度。

❾ 「殷墟」的考古行動為什麼被迫停止

從1928年起,這里不斷有考古新發現,先後發掘出大量青銅器、玉器、陶器和甲骨(10萬多片),還發掘出許多墓葬和宮室遺址。抗日戰爭爆發後,這項規模宏大的發掘工作被迫停止。

❿ 甲骨卜辭的殷墟遺址

由於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點,從1928年秋到1937年夏抗日戰爭爆發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在著名考古學家董作賓、李濟、梁思永等人先後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帶進行了長達10年的15次考古發掘,不僅先後發現了總計24900多片甲骨,而且發現了商代後期的宮殿、宗廟遺址和王陵區,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銅器、玉器、陶器,從物質文化上提供了殷墟為商代王都的證據。殷墟成為世界聞名的古文化遺址,又一次震動了中外學術界。
新中國成立後,考古工作者又進行了多次調查、發掘,大體弄清了殷墟的范圍和布局。位於安陽市區西北郊的殷墟,它以小屯村為中心,東西約6公里,南北約5公里,總面積30平方公里左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一帶是殷王居住的宮殿區,發掘出宮殿基址數十座,最大的一座面積5000平方米。洹河北部是殷王陵區,先後發掘出十幾座大墓、一千多座小墓,以及大批祭祀坑。在宮殿附近發現了兩座甲骨文檔案庫和鑄銅、制玉、制骨、燒陶等手工業作坊遺址。殷墟發掘延續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收獲之豐,是中國考古史上罕見的。
為了紀念殷墟考古的偉大發現,1987年秋,安陽市在宮殿遺址區東北面修建了一座殷墟博物苑,復原和再現了3000年前殷王宮和一些建築的風貌。1976年春,在宮殿區附近,小屯村北偏西100米處,發掘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將軍婦好的墓。甲骨文記載,婦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後。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後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後,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20多個方國(獨立的小國)。有一片甲骨卜辭上說,婦好在征戰羌方時,統帥了13萬人的龐大隊伍,這是迄今已知商代對外用兵最多的一次。婦好墓是殷墟發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殷代王室墓葬,出土的很多器物上都刻有銘文,是唯一能與甲骨文、歷史文獻相印證,從而能確定墓主身份、年代的商代王室墓葬。對殷墟70年的考古,特別要提出來的是對甲骨文的三次重要的考證與發現:
第一次是1936年6月12日,在小屯村北宮殿區發掘出一個甲骨坑,保存著帶字甲骨17096片,記錄著商王武丁時期的許多活動,看來這是武丁王室的甲骨文檔案庫,這批甲骨片的出土,對考證武丁時期的社會政治、文化、生活有極寶貴的價值。發掘時坑中還發現埋有一個身體蜷曲、側卧的屍骨,其身軀大部分壓在甲骨上,專家認為可能是檔案庫的看守人。
第二次,1973年在小屯村南地,又發掘出甲骨7150片,其中刻字甲骨5041片。與這批甲骨同時出土的還有陶器製品,這種甲骨與陶器共存的現象為甲骨文分期及殷墟文化分期提供了寶貴資料。
第三次是1991年秋,在花園庄東地發掘出一個僅2平方米的甲骨坑,但其疊壓厚度卻達0.8米,出土1583片甲骨,其中刻字甲骨有579片,記載內容豐富,而且問卜者都是武丁時期的王族成員和高級貴族。說明這個時期,占卜活動已不限於最高統治者國王,王室貴胄都可以利用占卜來預測吉凶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