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第九回人物分析
1. 西游記第九回人物形象
【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忠誠、嫉惡如仇,在中國民間文化中成為了機智與勇敢的化身,中國人將它奉為神明。孫悟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角色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遊記》。相傳他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為眾猴之王,號稱為
「美猴王」。後來在西牛賀洲拜菩提祖師為師學藝,得名孫悟空,學會地煞七十二變、筋斗雲等高超的法術。
神通初成的孫悟空先後大鬧地府與天宮,後被天界招安,封為弼馬溫。因感覺職位低而返回花果山自封為齊天大聖並迫使天庭承認該封號。因醉酒鬧天宮,攪亂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煉成了金剛之軀,陰差陽錯間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煉就火眼金睛。之後大鬧天宮,十萬天兵天將對其圍剿亦不能將其打敗,後來在與如來佛祖的鬥法中失利,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悔過自新。經觀音菩薩點化,被唐僧救出,法號行者,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在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後,最後取得真經修成正果,被封為斗戰勝佛。
2. 西遊記第十回主要人物性格特點
魏徵、唐太宗、秦叔寶、尉遲恭、崔珏。
1、魏徵
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陽縣(現晉州市)。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2、唐太宗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於武功之別館(今陝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後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李世民在位期間,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3、秦叔寶
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
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投唐後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
4、尉遲恭
尉遲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後世誤載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今山西省神池縣)人。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遲敬德純朴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侯大將軍,封鄂國公。晚年謝賓客不與通,於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冊贈司徒、並州都督,謚號「忠武」,陪葬昭陵。
5、崔珏
唐朝詩人崔珏,民間俗稱崔府君,他也是《西遊記》中的人物。判官位於酆都天子殿中,負責審判來到冥府的幽魂。
最著名的四大判官為:賞善司、罰惡司、查察司、崔判官。前三位均為職位名,不可考。但最後一位崔判官,卻是十分的出名。
在《西遊記》及各地的傳說中,均有出現。相傳崔判官名珏,乃隋唐年間人。鬼判官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冥府判官。
3. 西遊記第九回 主要人物
有算卦者袁守城,還有涇河龍王,還有兩個沒有出現的人物唐太宗和魏徵。
4. 西遊記第九回主要人物是哪些
第9回出場人物介紹:
1、袁守城,袁守誠,唐代著名的術士,袁天罡的專叔叔。描述其生得「相貌屬稀奇,儀容秀麗,」能知前後,善斷陰陽。
2、涇河龍王,涇河龍王,因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觸犯了天條,結果被天庭知曉。最終被人界天官魏徵於夢中所斬。
(4)西遊記第九回人物分析擴展閱讀: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該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5. 西遊記第九回的感受和認識
西遊記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袁守城屢次給漁夫指點在涇河捕魚事宜致使涇河龍王的水族大量被捕,惹惱了涇河龍王,於是涇河龍王找袁守城麻煩,沒想到老袁早有準備致使老龍王著了他的道,與他打了賭賽。
可偏偏那老龍王腦子進水了犯了天條,性命不保。而這時袁守城又給他下了個套,讓他找唐王求救,凡人哪能管了神仙的事,這不是明著把他往死里整。
涇河龍王下雨時僅僅是私自改了點下雨的時間和雨量就被判死刑,量刑也太重了吧。相比之下豬八戒、沙僧、孫悟空犯的事夠死好幾回了。看來這事的背後肯定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結果是由於龍王的死造成了唐王李世民的地獄之行,促成了水陸大會的召開最終導致西天取經的事件的發生。
把書翻到第八回就明白了原來佛祖要傳經給東土大唐。一切都明白了,在不信佛家的東土大唐傳經,唐王是最好的突破口,事實證明觀音的方案是非常成功的。
(5)西遊記第九回人物分析擴展閱讀:
《西遊記》里塑造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有人、有神仙、有妖怪,我真佩服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其中唐僧師徒四人的形象尤其鮮明。這四個人物外貌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唐僧是一個誠心向佛、非常善良的人,不願傷害任何一個人,所以經常上了會騙人的妖怪的當;孫悟空,是最重要的角色,他忠誠勇敢、本領高超,在取經之路斬妖除魔,立下了大功。他對自己的師父、師弟非常忠誠,雖然有很多次唐僧因為過於善良,不但沒有認清妖怪,還念緊箍咒讓孫悟空無法降妖。
但是孫悟空始終記著唐僧救了他,觀音菩薩讓他幫助唐僧,所以對唐僧不怨不恨,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唐僧;豬八戒則是個最有趣的角色,長得很醜還貪吃好色,經常怕苦怕累,但他很善良,在降魔的時候也很勇敢,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丟下唐僧。
沙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是非分明,在三打白骨精的時候,沒有因為美色而被吸引,而保值清醒的頭腦,堅持幫助孫悟空,他的本事沒有孫悟空高,但他的忠誠不比任何人差。
6. 《西遊記》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回;人物評價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太上老君將悟空臵入煉丹爐燒煉,四十九天後,悟空出來,大鬧天宮。玉帝請來如來佛。孫悟空一路筋斗雲,跳不出佛掌。如來將五指化為大山,壓住悟空。命土地神用鐵丸銅汁飼喂悟空。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五百年後,如來佛欲尋一信徒取經,以使佛法永傳東土。觀音率木叉,帶著袈裟、錫杖和金、緊、禁三個箍,駕雲前往。一路上收伏沙悟凈、豬悟能和小白龍;勸化孫悟空,讓他們共保取經人。
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涇河龍王為使袁守誠預卜落空,私改降雨進辰,雨量。又以所佔失准搗毀袁守誠卦鋪。袁守誠斷言龍王因違旨將被唐丞相魏徵處斬。並讓龍王向唐太宗求生路。太宗夢龍王求情,許之,命魏徵入朝隨侍,使其不能斬龍。
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魏徵與太宗對奕時,夢斬老龍。當晚太宗夢龍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為防鬼祟,他令尉遲恭、秦叔寶夜守宮門。太宗不久亡故,在陰間遇魏徵舊友,現為陰間判官的崔珏。崔珏為太宗添壽二十年。還陽途中,太宗被冤鬼糾纏,散金銀給眾鬼而脫身。
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王+禹正空門 唐太宗還魂,登朝宣布大赦天下,嚴禁毀僧謗佛。眾人推舉陳玄奘主持水陸大會,太宗許之。
7. 原著西遊記第九回人物特徵
西遊記第九回抄: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涇河龍王為使袁守誠預卜落空,私改降雨進辰、雨量,又以所佔失准搗毀袁守誠卦鋪。袁守誠斷言龍王因違旨將被唐丞相魏徵處斬,並讓龍王向唐太宗求生路。太宗夢龍王求情,許之,命魏徵入朝隨侍,使其不能斬龍。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8. 西遊記第九回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成為第1位粉絲
感想:龍王之所以落到這個地步,除與他自己好勝心切做怪外,蝦兵蟹將們對待龍王的執意陽奉陰違,使龍王忘乎所以,褻瀆了自己的職責和工作,犯欺君之罪。龍王身上集中了人性的弱點,以為小聰明可以佔便宜,往往因小失大。再說那太宗皇帝,一條犯了天條的龍也敢隨意答應救其性命。自認自己是皇帝,天下至尊,不免有些越權,難免會有禍事。所以凡事還是要有個原則,有自知之明才好。
9. 文言文西遊記第九回里的人物心得
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專 涇河龍王為使袁守誠預卜落屬空,私改降雨進辰,雨量。又以所佔失准搗毀袁守誠卦鋪。袁守誠斷言龍王因違旨將被唐丞相魏徵處斬。並讓龍王向唐太宗求生路。太宗夢龍王求情,許之,命魏徵入朝隨侍,使其不能斬龍。
10. 西遊記第九回情節概括。
概括:
涇河龍王為了使袁守城卜算的卦落空,就私自更改了下雨的時辰,以及下雨的雨量。這樣一來他就以此為理由砸爛了袁守城的掛攤。
袁守城言之鑿鑿的說龍王將會因為違抗聖旨被人曹官魏徵砍頭,並告訴龍王要想活命就去找唐太宗求情。唐太宗夢見龍王龍王來向自己求情,就答應了他,傳旨命魏徵入朝跟著自己,使魏徵沒有工夫去斬龍王。
(10)西遊記第九回人物分析擴展閱讀
涇河龍王,是在《西遊記》的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首次登場的虛擬人物。
因為袁守誠能夠算出涇河水族的位置,涇河龍王深感憤怒,化作白衣秀士,去長安城尋袁守誠的麻煩,讓他推算明日降雨的時間點數,並留言如若算錯,便要趕他出城。結果天庭突降聖旨,要求涇河龍王明日降雨時間點數與袁守誠的推算完全一致。
涇河龍王不願服輸,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觸犯了天條,結果被天庭知曉。袁守誠讓他尋唐皇李世民求助,李世民承諾救他,但最終仍被人界天官魏徵於夢中所斬。
其魂魄死後一直糾繞李世民,最後拉著李世民的魂魄去了陰司對質。陰司偏袒李世民,放其還陽,涇河龍王的魂魄被陰司強入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