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大佛寺遺址
Ⅰ 泰國有什麼值得去的名勝古跡
泰國旅遊景點
(一) 曼谷 曼谷是泰國的首都,地處湄南河人曼谷灣的河口平原北岸,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東南亞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泰國人稱它為功貼,意思是天使之城。面積1565.2平方公里,人口約600萬。曼谷氣候十分炎熱,最高氣溫高達38℃,年平均氣溫大約在28℃左右。
曼谷作為泰國的首都,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原先只是一個小村莊,拉瑪一世掌權後,將首都遷到曼谷,由此逐步發展成為今天的大都市。根據泰國人的信仰,認為國王居住的宮殿是宇宙的中心,所以整個曼谷的建設是以皇宮為中心向外擴散,第一圈是寺廟和官方建築,第二圈是商業圈,第三圈是住宅區,最外面是貧民區,王宮和佛寺大多建在湄南河圈,建築金碧輝煌。金黃色的塔尖是泰式建築的特色,重重疊疊是屋頂及貼飾金箔的廊柱在陽光照耀下,將曼谷裝點成一座閃閃發光的城市,全市有佛寺400多座,故又有寺廟之城的美譽。
曼谷地勢低平,海拔僅為3米。湄南河流經曼谷市內,城內河道密布,運河交錯,故曼谷素有東方威尼期的的美稱。市內有9座拱橋跨湄南河,其中以拉瑪一世王橋最著名,平時是四條車道,必要時可由中間分開,兩邊拉起,供巨輪通過。作為天使之城,這里喧囂緊張的商業活動與謙恭平和的居民生活、務實高效的西洋現代節奏與源遠流長的東方文化傳統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主要旅遊景點:
1. 大皇宮和玉佛寺 大皇宮位於曼谷市中心,建於1782年,是泰國建築藝術的巨作,也是曼谷王朝輝煌昌盛的象徵。玉佛寺與大皇宮緊緊相連,整個佛寺裝飾金碧輝煌,大雄寶殿內供奉的翡玉佛(釋迦牟尼)是泰國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國寶。
2. 威瑪曼宮殿 建於1901年曼谷水拉隆功國王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用柚木建造的三層樓建築物,宮殿內收藏了許多皇家的紀念品。
3. 國家博物館 靠近大皇宮附近,建於1782年,其收藏甚豐,遠至石器時代,近至當代的曼谷王朝時期,各種文獻、民間器具、古佛像、國王御用武器、船及各種用品,無不齊備。
4. 四面佛 位於愛侶灣凱悅大酒店的路角上,人稱有求必應佛,該佛有四尊佛面,是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 5. 卧佛寺(菩提寺) 位於大皇宮的南面,建於1793年,是曼谷最老和最大的寺院,寺內供奉著一尊特大的卧佛。卧佛寺被視為泰國第一所民間教育中心,因此也享有泰國第一大學之美譽。
6. 鄭王廟(黎明寺) 位於湄南河之西岸,與卧佛寺隔岸相望,它曾被定了鄭照王(其父是華人)的御用寺院。位於正中的拍攀大塔,高79米,是最富吸引力的建築物。在晨曦之際,陽光照射,寶塔的頂端發出萬丈光芒,故又被稱為黎明寺。
7. 金山寺 位於民主紀念碑東側,人造山加上山頂塔高,共76米。大寺頂可俯覽整個曼谷市容。金山塔內安奉著佛陀的舍利子,每年11月間有一個隆重的佛教慶典。 8. 金佛寺 位於曼谷火車總站西南側,寺內供有一座高3米、相傳是素可泰時代傳下來的、重五噸半的黃金鑄成的佛像。
9. 水上市場 水上市場是當地重要的商業中心,每天早上8點到11點,來自各方的木舟,載滿熱帶水果、蔬菜及其他物產,聚集在水上市場做生意。方便遊客前往參觀的有二處:一處曼谷越西水上市場,但現在已漸被兩岸漸增的店鋪所取代;另一處是在嚦武里府的丹能沙都阿水上市場,在曼谷南方80公里處,在那裡還保留著昔日水上市場的情景。每天早上5點至8點半,每隔半小時從南線長途汽車站在專車前往。
10.蛇園(巴斯德研究所) 位於拍喃四路朱拉醫院西側,是泰國紅十字會的研究所及世界上兩個最早的毒蛇研究中心之一,收集有數以千計的各種活毒蛇,可供研究及參觀。
11.北欖府鱷魚湖動物園 距離曼谷市區10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鱷魚養殖場,有60000多條鱷魚。在這里可觀看戲鱷、斗鱷等多種表演,出售真正的鱷魚皮革製品及其他鱷魚製品。
(二) 芭堤雅
芭堤雅位於曼谷東南147公里處,原為暹羅灣的一個小漁村,現已被各種各樣的豪華酒店、度假屋和簡易型的客房所潛代,成為泰國著名的旅遊度假勝地,享有東方夏威夷之譽。
1. 珊瑚島 距離芭堤雅9公里,是芭堤雅海灘外最大的島,島的四周有許多沙灘,沙白細綿,水清見底,海底又有許多珊瑚和熱帶魚,故稱珊瑚島,是休閑、海浴、游泳、潛水和其他海上活動的好去處。
2.位於芭堤雅東南。該處依山傍海,椰林環抱,百花吐艷,景色優美。園內有一大型表演場,可以觀看泰國傳統風俗歌舞表演及大象表演。遊客在這里還可以看到靈猴摘椰的有趣情景。
3.小人國 是一坐微縮主題公園。這里展出了100多座小型建築物,與實物的比例為1:25,其中包括泰國古代和現代各種有代表性的名勝,讓人們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泰國的名勝古跡、歷史文化、民族風情有所了解;此外,還有世界上一些著名建築和自然奇觀的縮影。
4.雲石公園 距離芭堤雅市區6公里,園內有百萬年以上的巨形奇石和植物化石,布置自然,並有戲鱷表演等。 5.是拉差龍虎園 是目前世界上養虎規模最大的園地,養有各種虎60多隻,養鱷3萬多條以及許多奇禽異獸。遊客可鱷魚餐廳里享受獨具特色的美食和健身益體的鱷魚大餐。
6.人妖表演 人妖表演是由一種經過變性手術和艱苦訓練而具有柔媚婦女形象的男性演員表演的節目,在泰國各主要城市都可以看到,但在芭堤雅最為著名,現已成為泰國旅遊業中獨特的項目。芭堤雅有3座人妖劇場,每晚上演2場,主要節目有西方的古典歌劇、熱烈的中國戲劇,也有迷人的泰國舞蹈、奔放的牛仔歌舞,還有詼諧的小品型,豐富多彩,觀者如潮。演出結束後,觀眾還可以與人妖合影留念。
(三) 清邁
清邁是泰國第二大城市,坐落在湄南河支流濱河河畔,在歷史上曾是泰國的古都,距曼谷約800公里,是泰國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早在1296年就成為都城,清邁的意思是新京,它也是佛教聖地。全城有寺廟100多座,其中著名的有建於1411年、擁有巨大四方形佛塔的齋里鑾寺,曾舉行佛教史上第八次大會的齋里則約寺,供奉著有1000多的歷史的水晶佛的昌挽寺等。
該市還有作為泰國國王避暑行宮的普屏王宮和陳列山地民筆手工藝品的泰北文化公園。市郊西北16公里處有素貼山風景區,距市區40公里處有泰國最美麗的嫩江瀑布。該市的玫瑰花、民間傳統舞蹈和一年一度的潑水節也很有名。 清邁是柚木集散地,更是著名的觀光勝地,這里的絹織品、漆器、木刻、銀器等精緻美麗、最能表現泰國的文化傳統及工藝技術。在清邁可以現場參觀許多傳統工藝品製作程序,現場購買。
主要旅遊景點:
1. 素貼山與素貼寺 素貼山位於清邁市西邊約7公里,海拔約1053米,是著名的避暑勝地,這里建有泰國國王的避暑行宮--普屏宮。 素貼寺是清邁地區最大的佛寺,位於素貼山上。據史載,該寺建於1383的的孟萊王朝時代,後經過不斷擴建達到今日的規模,現成為清邁的顯著標志之一。由於素貼寺地勢較高,遊人要到廟門需沿著陡峻的290級台階步行而上,也可乘坐登頂纜車。
2. 普屏王宮 在素貼寺沿路上行4公里處,這里是泰王家族的夏日行宮,建於1926年。當王室成員不在此居住時,逢周五、六、日及公眾收假裝開放,供遊人參觀。 3. 昌挽寺 位於市區Raipakinai Rd,是清邁最古老的佛寺,建於1296年,是正宗的泰北式建築風格。
(四) 普吉島
距離曼谷約900公里,是位於馬來半島旁印度洋中的一個島嶼,面積約400平方公里,是泰國最大的島。普吉島是一個完全未受工業污染的島嶼,素有素南珍珠之稱。 普吉島海岸線蜿蜒曲折,形成十幾處U字形的美麗海灘,以距離市區34公里的買考海灘最長,灘旁有許多棕櫚樹,景色迷人;拍通海灘的設備最為完善,有不少度假村、酒店、酒吧;乃揚海灘有普吉島最長的珊瑚礁;咖噠和咖隆海灘海水清澈,風平浪靜,最適宜開展水上運動。在東岸的普吉灣內,石灰岩島嶼星羅棋布,怪石奇岩屹立,有的竟高達300米,人稱小桂林,其中攀牙灣山清水秀,石美洞奇,奇山異峰遍布,素有海山仙閣之稱。 島上的城市建築充滿著殖民色彩,居民多為中國人和葡萄牙人的混血後裔。這里的屋舍、生活風俗有著濃厚的地中海情調,家家戶戶的門窗都漆成綠色。
(五) PP島 位於普吉島東南方,從普吉碼頭乘船約1個半小時即可抵達。PP島目前仍保留著淳樸原始的韻味,這里是潛水的好地方。
(六) 其他旅遊地
1.為泰國第三大島,是素力他尼府的主要旅遊點,面積247平方公里。島上盛產椰子,故又被譽為椰子島。在島的西、北面有40多個小島,現已成為安通國家海洋公園。
2. 宋卡:位於泰國南部末端,是一個千年古跡。在宋卡漁港以北80公里的宋卡湖,設有面積達220平方公里的庫克內陸湖島類保護區,為亞洲最大的鳥類聚居地之一。 3. 合艾;泰國宋卡府內重要城鎮之一,在曼谷以南974公里,與宋卡市相距僅30分鍾車程。它是泰國經濟和交通的樞紐,連接著泰國與馬來西亞的陸路交通。該市素有購物天堂的美譽。
4. 華欣:位於碧武里府內,在曼谷以南220公里的暹羅灣西邊,與七岩和昭三郎被譽為暹羅灣以西的三大海濱度假勝地,以美麗的風景和種類豐富的海鮮而聞名。
Ⅱ 西雙版納_大佛寺的詳細介紹
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位於西雙版納景洪市度假區一號公路止點至南蓮山上,佔地面積畝,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總投資約2億元人民幣。按照國家AAAAA級景區標准打造。景區以弘揚「南傳佛教文化」為中心,以現代的手法傳承傳統文化,滿足現代遊客對歷史、佛教文化、地域文化等進行觀賞體驗的需求。
南傳佛教盛行東南亞各國,在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有著較廣泛的影響力。西雙版納和東南亞地理相鄰,語言相通,風俗相同,氣候相似,江河同源,一江相牽。自古以來,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盛行的南傳佛教同根同源,民間的佛教文化交流頻繁,勐泐大佛寺將成為東南亞傣民族尋根訪源的又一個「好地方」。
勐泐大佛寺其規劃輪廓與自然原地貌巧妙結合,呈坐佛形狀,為國內所獨有。勐泐大佛寺建設項目是雲南省政府現場辦公會確定的西雙版納重點旅遊文化建設項目之一,是西雙版納旅遊二次創業的標志性旅遊景區。工程從2005年開工,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目前,勐泐大佛寺一期土建工程已完成,大殿、配殿、佛學院、長老尞、悉達多廣場等的裝飾工程基本結束。勐泐大佛寺開光活動結束後,將逐步為遊客開放,到時來西雙版納旅遊的遊客,又有了一個新的文化旅遊景點
Ⅲ 泰國著名的景區有那些
曼谷大皇宮玉佛寺 位於大皇宮裡面的玉佛寺排在泰國各旅遊景點的前列。玉佛寺不僅是安放玉佛的皇家重要場所,還因為它的精美裝飾,以及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關於羅摩衍那的絕美壁畫,從古至今都極具吸引力,並震撼人們的心靈,被譽為「絕美中的絕美」。
清邁府素貼山雙龍寺 從公元1916年的蘭那王朝開始建設,用於供奉佛祖舍利的雙龍寺,採用優美的蘭那藝術風格進行裝飾,壯美大方,金色的牆壁,讓人覺得炫目多彩。雙龍寺座落在北方中部肥沃富饒的山巒中,結合涼爽的氣候和有別於其他地方的庄嚴神奇,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大城府的阿育他亞歷史遺址 暹羅歷史上最長朝代的皇宮,有417年的歷史。公元1991年,被世界文化遺產組織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阿育他亞王朝歷經幾個世紀,它的建築遺跡大都分散了,但人們仍能感受其美麗和繁榮。
曼谷的黎明寺 座落在曼谷湄南河旁邊的黎明寺,建於曼谷王朝三世皇時期,共有33層,也被看作世界上最高的寺廟,採用了五顏六色的瓷器裝飾,是外國人眼中最顯著的泰國特徵。黎明寺也成為泰國國家旅遊局標志里一部分。
素可泰府的西薩查那萊歷史遺跡 這里保留了從史前人類時期到有高度繁榮的藝術和文化價值的古城遺跡。1991年,西薩查那萊古跡也被收進世界遺產名錄。古城的最大特點是使用了大面積的紅土磚,由於古城掩映在山林之中,遠離了現代社會的打擾,成為研究泰國歷史方面最完整的地方。
素可泰府的素可泰歷史遺跡 在1991年也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素可泰古跡及其周邊的小城遺跡的建築特點是都擁有柔美獨特的藝術風格,是泰國藝術和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不管是泰國文字還是系統的城市規劃,特別是在藝術方面,素可泰的佛像是泰國藝術最美的證明。
那空帕農府的帕農寺 這個寺廟早在2300年前由普拉瑪哈嘎薩巴和另外500名高僧一起建造的。1975年,由於連日的暴風雨,那空帕農寺坍塌,之後全泰國人積極捐獻,重修這座寺廟,直到1979年才完成,使之重新聳然屹立。每年3月月圓之際,從四面八方來的佛教徒都會參加那空帕農府的盛大狂歡。
佛統府的佛統大佛塔 佛統大佛塔是國寶級古跡。「佛統塔」意思是第一座塔。在佛統塔的國家博物館里,保留了先前柬埔寨時代的藝術特徵。
呵叻府的歷史遺跡 這里的建築始建於素麗亞瓦拉曼王朝一世皇佛歷16年,婆羅門教統治時期,融合了古代高棉的風格特點,宮殿用石頭修葺而成,石塊是泰國最大的,宮殿門框及長廊上刻有精美的高棉文字。
佛丕府的拷旺山國家歷史公園 吉祥大佛寺又稱為拷旺是泰國唯一的建在山上的王宮,泰國王曾來山上舉行祈福活動,之後下令修葺並建起了拷旺國家歷史公園。山的西部建有佛塔,山中部安放有佛祖舍利,東部的山上建有玉佛寺,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精美的佛塔的尺寸與地形完美結合。(泰國旅遊局昆明辦事處供稿)
泰國民俗風土人情:
泰國位於亞州東南部,中南半島的中部,東南臨暹羅灣,西北與緬甸接壤,西南與馬來西亞為鄰,東北毗鄰寮國,東南與柬埔寨交接,面積為513,115平方公 里,西南瀕臨安達曼海。海岸線長達2600多公里。人們將國家的疆域比做大象的頭部,北部代表「象冠」,東北部代表「象耳」,暹羅灣代表「象口」,而南方 的長條地帶就代表「象鼻」。地形以平原為主,分為六個部分:北部為山區,遍布熱帶雨林,是主要的農業區之一,盛產柚木,主要城市為古城清邁;中部為著名的 湄南河平原,土地肥沃,盛產稻米,是泰國的心臟地帶,也是人口最密集地區,主要城市為首都——曼谷;東部為東南沿海,有許多風景優美的海濱沙灘;東北部為 高原地帶,是著名的茉莉香米的主要產區;南部為山地丘陵地帶,普吉——位於馬來半島北部,風景迷人,是旅遊勝地,也是燕窩的主要產地。該地區蘊藏著豐富的 錫,鐵,鎂等礦,也是橡膠的主要產地,主要城市為合哎。
泰國是亞洲重要的旅遊國家之一,其迷人的熱帶風情和晴朗的氣侯以及獨特的佛教文化和美食文化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原因。它不僅具有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源遠流長的佛教傳統,也有現代生活的繁華和時尚。首都曼谷——是泰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東南亞重要的旅遊中心。
泰國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佛教歷史的文明古國,佛教是國教,90的國民信奉佛也有回教,基督教等各宗教。無論大小各種宗教,均受憲法保護,法律地位平等。泰 國是一個佛教國家,寺廟林立,佛像雕塑隨處可見,故又被稱為「千佛之國」和「黃袍佛國」,「泰絲」和手工藝品聞名於世,民間舞蹈和藝術豐富多彩,「人妖」 是泰國獨有的人文景觀,也是吸引外國遊客的一個重要因素,使泰國成為東南亞首屈一指的旅遊大國。
泰國全國設有73個府,675個縣。按地理特點,全國又可劃分為泰北,泰中,泰東北和泰南四個區域。歷史悠久,海岸線綿長,河山秀麗,森林茂密,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曼谷,巴提雅,清邁,合哎,普吉島是全國五大旅遊中心。
泰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30多個民族,以泰族人和老族人為主,約各佔40和35,其他還有馬來族,高棉族,苗族,桂族,瑤族等。華僑和泰籍華人約有400多萬人,占總人口的8。華人掌管著泰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命脈。
泰國的儀式繁多,禮節也很復雜,各民族都有不同的儀式和禮節。泰族是泰國的主要民族,因此泰族的禮儀基本上也是泰國人的禮儀。
泰國人見面時要各自在胸前合十相互致意,其法是雙掌連合,放在胸額之間,這是見面禮,相當於西方的握手,雙掌舉得越高,表示尊敬程度越深。平民百姓見國王 雙手要舉過頭頂,小輩見長輩要雙手舉至前額,平輩相見舉到鼻子以下。長輩對小輩還禮舉到胸前,手部不應高過前胸。地位較低或年紀較輕者應先合十致意。
別人向你合十,你必須還禮,否則就是失禮。合十時要稍稍低頭,口說"薩瓦迪!"(Sawattdee,即"您好")。雙方合十致禮後就不必再握手,男女之間見面時不握手,俗人不能與僧侶握手。
與別人談話時不得戴墨鏡,手勢要適度,不許用手指著對方說話。從別人面前走過時(不管別人是坐著或站著),不能昂首挺胸,大搖大擺,必須躬著身子,表示不得已而為之的歉意。婦女從他人面前走過時,更應如此。學生從老師面前走過時,必須合十躬身。
泰國是個王國,泰國人民對王室很尊敬,身為遊客也應入鄉隨俗,對他們的國王、王後、太子、公主等表示敬意,在電影院內播放國歌或國王的肖像在銀幕上出現 時,也應起立。凡遇盛大集會、宴會,乃至影劇院開始演出之前,都要先演奏或播放贊頌國王的"頌聖歌",這里全場肅立,不得走動和說話,路上行人須就地站 立,軍人、警察還要立正行軍禮,否則就會被認為對國王不敬。
相處之道
泰國素以包容和好客著稱,他們對每個人都示以微笑和謙遜的態度。一般旅客都很容易適應本地的風俗習慣。不過以下是一些特別值得提示的:
君主體制
傳統以來,泰國人對皇室成員懷有深厚的敬仰之情。到訪遊客應對泰皇,泰後及其兒女表示尊重。比如:每天上午08:00 和下午18:00,在公共場所,國歌奏響時,您應當站立。若參與皇室成員出席的公開場合,最佳的做法就是觀察及仿效在場人士的禮儀。
宗教微觀
泰國的法律有很多章節闡述對宗教違法的行徑,當中包括信眾最多的佛教和其他信仰。所有的佛像不論大小完好或殘破,都奉為神聖之物。請別攀爬佛像!一般的要求是對佛像不做出「有欠尊重」的行為。參拜佛寺,衣著需整齊--- 不要裸露上身,或穿短褲,或無袖的襯衫。供奉佛像之寺堂內,不應穿著鞋子進入。請放心脫鞋吧,寺堂內的地板,一般是干凈的。佛教的僧侶均被禁止與女士接觸,如果希望把東西交給僧侶,則應先把東西交予一位男士由他代勞。 一件長袖的罩衫扣至脖頸,並且披上發巾。
社會習俗
當泰國人打招呼時,是以雙手合十,狀似禱告。泰國人稱「Wai」。一般來說,年有的先向年長的打招呼,而年長的隨後回禮合十。
泰國人認為頭是身體的最高的部分,他們是不容許拍任何人的頭部,縱使是友善的表現。如果你偶然摸某人的頭,您要很快地向他道歉。
同樣腳被認為身體的最低的部分。別使用你的腳指向人或對象。別與你的腳摸任何人。別把你的交放在桌子或椅子上休息。別跨過人的身體,請從附近繞過或禮貌地要求他們移動。當在地板上坐時,也應使您的腳不指向任何人。
公開表示愛的行為是難以接受的。你可能看過一些十分西化的年輕夫婦手牽手的情景,但是,這樣子只在開明的社群中常見。 在泰國的社會,發脾氣是下下之策。泰國人認為這樣代表卑劣的儀態。
泰國人非常尊重國王和王室成員。不要隨便談論或議論王室。遇有王室成員出席的場合,態度要恭敬。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因此佛像無論大小都要尊重,切勿攀爬。對僧侶應禮讓,但不要直接給錢。女性不能碰觸僧侶,如需奉送物品,應請男士代勞,或直接放在桌上。到寺廟參觀著裝應整齊,不要穿短褲、短裙和無袖上裝,進入主殿要脫鞋。
泰國人視頭部為神聖之地,因此不要隨便觸摸別人的頭部。不要用腳指人或物,特別是腳底不要直沖著佛像。 也不要用腳開門關門。遞東西時用右手,不宜用左手。
公共場合男女不應過分親熱。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泰國男女在公共場合邊手牽手的都很少。
泰國人大多彬彬有禮,很難看到有人大聲喧嘩或者吵架,因此說話時應壓低嗓門,無論發生了什麼,不要當眾發脾氣。
泰國禁賭,即使在酒店房間里也不要打牌或打麻將。
泰國人非常愛清潔,隨地吐痰、扔東西被認為是非常缺乏教養的行為。泰國人還非常注重衛生間的整潔,因此無論外出還是在酒店,都 應注意保持清潔。
泰國是微笑的國度,人民熱情善良,樂於助人。因此到泰國後,盡管放心大膽與泰國人交談,這也是了解泰國文化的一種方式。遇有困難,也不必遲疑,盡管求助。
Ⅳ 泰國,有哪些名勝古跡,風土人情。
根據遊客反映,泰國國家旅遊局排出了泰國最受歡迎的十大文化古跡旅遊景點順序如下:
曼谷大皇宮玉佛寺 位於大皇宮裡面的玉佛寺排在泰國各旅遊景點的前列。玉佛寺不僅是安放玉佛的皇家重要場所,還因為它的精美裝飾,以及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關於羅摩衍那的絕美壁畫,從古至今都極具吸引力,並震撼人們的心靈,被譽為「絕美中的絕美」。
清邁府素貼山雙龍寺 從公元1916年的蘭那王朝開始建設,用於供奉佛祖舍利的雙龍寺,採用優美的蘭那藝術風格進行裝飾,壯美大方,金色的牆壁,讓人覺得炫目多彩。雙龍寺座落在北方中部肥沃富饒的山巒中,結合涼爽的氣候和有別於其他地方的庄嚴神奇,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大城府的阿育他亞歷史遺址 暹羅歷史上最長朝代的皇宮,有417年的歷史。公元1991年,被世界文化遺產組織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阿育他亞王朝歷經幾個世紀,它的建築遺跡大都分散了,但人們仍能感受其美麗和繁榮。
曼谷的黎明寺 座落在曼谷湄南河旁邊的黎明寺,建於曼谷王朝三世皇時期,共有33層,也被看作世界上最高的寺廟,採用了五顏六色的瓷器裝飾,是外國人眼中最顯著的泰國特徵。黎明寺也成為泰國國家旅遊局標志里一部分。
素可泰府的西薩查那萊歷史遺跡 這里保留了從史前人類時期到有高度繁榮的藝術和文化價值的古城遺跡。1991年,西薩查那萊古跡也被收進世界遺產名錄。古城的最大特點是使用了大面積的紅土磚,由於古城掩映在山林之中,遠離了現代社會的打擾,成為研究泰國歷史方面最完整的地方。
素可泰府的素可泰歷史遺跡 在1991年也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素可泰古跡及其周邊的小城遺跡的建築特點是都擁有柔美獨特的藝術風格,是泰國藝術和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不管是泰國文字還是系統的城市規劃,特別是在藝術方面,素可泰的佛像是泰國藝術最美的證明。
那空帕農府的帕農寺 這個寺廟早在2300年前由普拉瑪哈嘎薩巴和另外500名高僧一起建造的。1975年,由於連日的暴風雨,那空帕農寺坍塌,之後全泰國人積極捐獻,重修這座寺廟,直到1979年才完成,使之重新聳然屹立。每年3月月圓之際,從四面八方來的佛教徒都會參加那空帕農府的盛大狂歡。
佛統府的佛統大佛塔 佛統大佛塔是國寶級古跡。「佛統塔」意思是第一座塔。在佛統塔的國家博物館里,保留了先前柬埔寨時代的藝術特徵。
呵叻府的歷史遺跡 這里的建築始建於素麗亞瓦拉曼王朝一世皇佛歷16年,婆羅門教統治時期,融合了古代高棉的風格特點,宮殿用石頭修葺而成,石塊是泰國最大的,宮殿門框及長廊上刻有精美的高棉文字。
佛丕府的拷旺山國家歷史公園 吉祥大佛寺又稱為拷旺是泰國唯一的建在山上的王宮,泰國王曾來山上舉行祈福活動,之後下令修葺並建起了拷旺國家歷史公園。山的西部建有佛塔,山中部安放有佛祖舍利,東部的山上建有玉佛寺,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精美的佛塔的尺寸與地形完美結合。(泰國旅遊局昆明辦事處供稿)
泰國民俗風土人情:
泰國位於亞州東南部,中南半島的中部,東南臨暹羅灣,西北與緬甸接壤,西南與馬來西亞為鄰,東北毗鄰寮國,東南與柬埔寨交接,面積為513,115平方公 里,西南瀕臨安達曼海。海岸線長達2600多公里。人們將國家的疆域比做大象的頭部,北部代表「象冠」,東北部代表「象耳」,暹羅灣代表「象口」,而南方 的長條地帶就代表「象鼻」。地形以平原為主,分為六個部分:北部為山區,遍布熱帶雨林,是主要的農業區之一,盛產柚木,主要城市為古城清邁;中部為著名的 湄南河平原,土地肥沃,盛產稻米,是泰國的心臟地帶,也是人口最密集地區,主要城市為首都——曼谷;東部為東南沿海,有許多風景優美的海濱沙灘;東北部為 高原地帶,是著名的茉莉香米的主要產區;南部為山地丘陵地帶,普吉——位於馬來半島北部,風景迷人,是旅遊勝地,也是燕窩的主要產地。該地區蘊藏著豐富的 錫,鐵,鎂等礦,也是橡膠的主要產地,主要城市為合哎。
泰國是亞洲重要的旅遊國家之一,其迷人的熱帶風情和晴朗的氣侯以及獨特的佛教文化和美食文化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原因。它不僅具有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和源遠流長的佛教傳統,也有現代生活的繁華和時尚。首都曼谷——是泰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東南亞重要的旅遊中心。
泰國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佛教歷史的文明古國,佛教是國教,90的國民信奉佛也有回教,基督教等各宗教。無論大小各種宗教,均受憲法保護,法律地位平等。泰 國是一個佛教國家,寺廟林立,佛像雕塑隨處可見,故又被稱為「千佛之國」和「黃袍佛國」,「泰絲」和手工藝品聞名於世,民間舞蹈和藝術豐富多彩,「人妖」 是泰國獨有的人文景觀,也是吸引外國遊客的一個重要因素,使泰國成為東南亞首屈一指的旅遊大國。
泰國全國設有73個府,675個縣。按地理特點,全國又可劃分為泰北,泰中,泰東北和泰南四個區域。歷史悠久,海岸線綿長,河山秀麗,森林茂密,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曼谷,巴提雅,清邁,合哎,普吉島是全國五大旅遊中心。
泰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30多個民族,以泰族人和老族人為主,約各佔40和35,其他還有馬來族,高棉族,苗族,桂族,瑤族等。華僑和泰籍華人約有400多萬人,占總人口的8。華人掌管著泰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命脈。
泰國的儀式繁多,禮節也很復雜,各民族都有不同的儀式和禮節。泰族是泰國的主要民族,因此泰族的禮儀基本上也是泰國人的禮儀。
泰國人見面時要各自在胸前合十相互致意,其法是雙掌連合,放在胸額之間,這是見面禮,相當於西方的握手,雙掌舉得越高,表示尊敬程度越深。平民百姓見國王 雙手要舉過頭頂,小輩見長輩要雙手舉至前額,平輩相見舉到鼻子以下。長輩對小輩還禮舉到胸前,手部不應高過前胸。地位較低或年紀較輕者應先合十致意。
別人向你合十,你必須還禮,否則就是失禮。合十時要稍稍低頭,口說"薩瓦迪!"(Sawattdee,即"您好")。雙方合十致禮後就不必再握手,男女之間見面時不握手,俗人不能與僧侶握手。
與別人談話時不得戴墨鏡,手勢要適度,不許用手指著對方說話。從別人面前走過時(不管別人是坐著或站著),不能昂首挺胸,大搖大擺,必須躬著身子,表示不得已而為之的歉意。婦女從他人面前走過時,更應如此。學生從老師面前走過時,必須合十躬身。
泰國是個王國,泰國人民對王室很尊敬,身為遊客也應入鄉隨俗,對他們的國王、王後、太子、公主等表示敬意,在電影院內播放國歌或國王的肖像在銀幕上出現 時,也應起立。凡遇盛大集會、宴會,乃至影劇院開始演出之前,都要先演奏或播放贊頌國王的"頌聖歌",這里全場肅立,不得走動和說話,路上行人須就地站 立,軍人、警察還要立正行軍禮,否則就會被認為對國王不敬。
相處之道
泰國素以包容和好客著稱,他們對每個人都示以微笑和謙遜的態度。一般旅客都很容易適應本地的風俗習慣。不過以下是一些特別值得提示的:
君主體制
傳統以來,泰國人對皇室成員懷有深厚的敬仰之情。到訪遊客應對泰皇,泰後及其兒女表示尊重。比如:每天上午08:00 和下午18:00,在公共場所,國歌奏響時,您應當站立。若參與皇室成員出席的公開場合,最佳的做法就是觀察及仿效在場人士的禮儀。
宗教微觀
泰國的法律有很多章節闡述對宗教違法的行徑,當中包括信眾最多的佛教和其他信仰。所有的佛像不論大小完好或殘破,都奉為神聖之物。請別攀爬佛像!一般的要求是對佛像不做出「有欠尊重」的行為。參拜佛寺,衣著需整齊--- 不要裸露上身,或穿短褲,或無袖的襯衫。供奉佛像之寺堂內,不應穿著鞋子進入。請放心脫鞋吧,寺堂內的地板,一般是干凈的。佛教的僧侶均被禁止與女士接觸,如果希望把東西交給僧侶,則應先把東西交予一位男士由他代勞。 一件長袖的罩衫扣至脖頸,並且披上發巾。
社會習俗
當泰國人打招呼時,是以雙手合十,狀似禱告。泰國人稱「Wai」。一般來說,年有的先向年長的打招呼,而年長的隨後回禮合十。
泰國人認為頭是身體的最高的部分,他們是不容許拍任何人的頭部,縱使是友善的表現。如果你偶然摸某人的頭,您要很快地向他道歉。
同樣腳被認為身體的最低的部分。別使用你的腳指向人或對象。別與你的腳摸任何人。別把你的交放在桌子或椅子上休息。別跨過人的身體,請從附近繞過或禮貌地要求他們移動。當在地板上坐時,也應使您的腳不指向任何人。
公開表示愛的行為是難以接受的。你可能看過一些十分西化的年輕夫婦手牽手的情景,但是,這樣子只在開明的社群中常見。 在泰國的社會,發脾氣是下下之策。泰國人認為這樣代表卑劣的儀態。
泰國人非常尊重國王和王室成員。不要隨便談論或議論王室。遇有王室成員出席的場合,態度要恭敬。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因此佛像無論大小都要尊重,切勿攀爬。對僧侶應禮讓,但不要直接給錢。女性不能碰觸僧侶,如需奉送物品,應請男士代勞,或直接放在桌上。到寺廟參觀著裝應整齊,不要穿短褲、短裙和無袖上裝,進入主殿要脫鞋。
泰國人視頭部為神聖之地,因此不要隨便觸摸別人的頭部。不要用腳指人或物,特別是腳底不要直沖著佛像。 也不要用腳開門關門。遞東西時用右手,不宜用左手。
公共場合男女不應過分親熱。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泰國男女在公共場合邊手牽手的都很少。
泰國人大多彬彬有禮,很難看到有人大聲喧嘩或者吵架,因此說話時應壓低嗓門,無論發生了什麼,不要當眾發脾氣。
泰國禁賭,即使在酒店房間里也不要打牌或打麻將。
泰國人非常愛清潔,隨地吐痰、扔東西被認為是非常缺乏教養的行為。泰國人還非常注重衛生間的整潔,因此無論外出還是在酒店,都 應注意保持清潔。
泰國是微笑的國度,人民熱情善良,樂於助人。因此到泰國後,盡管放心大膽與泰國人交談,這也是了解泰國文化的一種方式。遇有困難,也不必遲疑,盡管求助。
Ⅳ 泰國有哪些名勝古跡可以去參觀
泰國旅遊景點: 曼谷佛教寺廟文化 ,海灘:普吉島、皮皮島、清邁
Ⅵ 泰國、印度、緬甸、柬埔寨等名勝古跡
關於泰國
泰國(The Kingdom of Thailand)
泰國(TheKingdomofThailand)
位於亞洲中南半島中部。東與柬埔寨毗連,東北與寮國交界,西北與緬甸為鄰,南與馬來西亞接壤。國土面積513115平方公里,人口6040多萬。泰國95%的居民信奉佛教,全國的寺廟有3萬多座,被稱為「千佛之國」、「黃袍佛國」,在世界上享有「充滿佛教神秘色彩的旅遊之國」的勝譽。
泰國是一個具有熱帶綺麗風光的國家,年平均氣溫在24-30度之間。全年分三季:3月-5月為熱季;6月-10月為雨季;11月至翌年2月為涼季。涼季和熱季很少下雨,也叫旱季。每年4月氣溫最高,一般在33-38度之間。全年雨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由於地理位置和海洋氣候的影響,南北各地氣溫和降水量差異較大。
泰國特產有:稻米、天然橡膠、錫、柚木。泰國是世界著名的稻米出口國之一,「暹羅米」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泰國是水果之鄉,榴槤是泰國特產,被稱為「果中之王」。泰國盛產紅、藍寶石和綠松石等。此外,泰國還是亞洲大象最多的國家,有「大象王國」之稱。
曼谷
曼谷是泰國的首都,地處湄南河入曼谷灣的河口平原北岸,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東南亞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泰國人稱它為「軍貼」,意思是「天使之城」。面積1565.2平方公里,人口約600萬。曼谷氣候十分炎熱,年平均氣溫大約在28度左右。
大王宮
曼谷王朝的王宮,又稱「故宮」,曼谷王朝一至八世國王均居住於此。王宮在首都曼谷,緊靠湄南河,建於1782年,後幾度擴建。由阿瑪林宮、查基宮、律實宮、寶隆皮曼宮和玉佛寺建築群組成。建築以白色基調為主,風格為暹羅式。
白色宮牆高5米,總長1900米。阿瑪林宮現仍是國王舉行各種儀式和慶典的場所,查基宮是國王接受駐泰使節遞交國書的地方,寶隆皮曼宮是招待外國元首的賓館。
玉佛寺
泰國最著名的佛寺。又稱「護國寺」。位於首都曼谷大王宮東北角。整個佛寺裝飾金碧輝煌,大雄寶殿內供奉的翡翠玉佛(釋迦牟尼)是泰國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國寶。
四面佛
位於愛侶灣凱悅大酒店的路角上,人稱「有求必應」佛,該佛有四尊佛面,是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
毒蛇研究所
位於拍喃四路朱拉醫院西側,是泰國紅十字會的研究所及世界上兩個最早的毒蛇研究中心之一,收集有數以千計的各種活毒蛇,可供研究及參觀。
鄭王廟
位於湄南河之西岸,與卧佛寺隔岸相望,它曾被定為鄭昭王(其父是華人)的御用寺院。位於正中的「拍攀」大塔,高79米,是最富吸引力的建築物。在晨曦之際,陽光照射下寶塔的頂端發出萬丈光芒,故又被稱為黎明寺。
鱷魚湖
泰國著名的動物園,世界最大的鱷魚養殖、研究基地。位於曼谷南25公里的北欖府。鱷魚大王、華裔巨富楊海泉初創於1955年,後利用養殖場內多沼澤的特點,在1966年將其擴建成集養殖、加工、旅遊為一體的動物園。湖內養殖著鹹水、淡水及雜交鱷數萬條。這里出售真正的鱷魚皮革製品。
水上市場
水上市場是當地重要的商業中心,每天早上8點到11點,來自各方的木舟,載滿熱帶水果、蔬菜及其他物產,聚集在水上市場做生意,笑聲雜語,一片水鄉風光,具有淳樸的農家情調。
芭堤雅
世界著名的游樂區,有「東方夏威夷」之稱。位於曼谷以東154公里處。原為一小漁村,1961年100餘名美軍來此度假後聲名鵲起。海灘長十多公里,四季繁花似錦,椰影婆娑。水上活動有滑水、沖浪、游泳、滑翔降落傘等,還可乘玻璃鋼底透明遊艇欣賞海底的珊瑚景色及五顏六色的熱帶魚。夜晚還可欣賞聞名世界的人妖表演。
珊瑚島
距離芭堤雅9公里,島的四周有許多沙灘,沙白細綿,水清見底,海底又有許多珊瑚和熱帶魚,故稱珊瑚島,是休閑、海浴、游泳、潛水和其他海上活動的好去處。
小人國
是一座微縮主題公園。這里展出了100多座小型建築物,與實物的比例為1:25,其中包括泰國古代和現代各種有代表性的名勝,讓人們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泰國的名勝古跡、歷史文化、民族風情有所了解;此外,還有世界上一些著名建築和自然奇觀的縮影。
是拉差龍虎園
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養虎園地,養有各種虎60多隻,鱷魚3萬多條以及許多奇禽異獸。遊客可在鱷魚餐廳里享受獨具特色的美食和健身益體的鱷魚大餐。
東芭樂園
位於芭堤雅東南處。該處依山傍海,椰林環抱,百花吐艷,景色優美。園內有一大型表演場,可以觀看泰國傳統風俗歌舞表演及大象表演。遊客在這里還可以看到靈猴摘椰的有趣情景。
「人妖表演」
是由一種經過變性手術和艱苦訓練而具有柔媚婦女形象的男性演員表演的節目,在泰國各主要城市都可以看到,但在芭堤雅最為著名,現已成為泰國旅遊業中獨特的項目。芭堤雅有3座人妖劇場,每晚上演2場,主要節目有西方的古典歌劇、熱烈的中國戲劇,也有迷人的泰國舞蹈、奔放的「牛仔」歌舞,還有詼諧的小品劇,豐富多彩,觀者如潮。演出結束後,觀眾還可以與人妖合影留念。
普吉島
普吉島是泰國南部的世外桃源,也是泰國最大的海島,環島是安達曼海的溫暖海水,美麗的海灘、奇形怪狀的小島、鍾乳石洞、天然洞窟等自然景觀,再加上沿岸海水清澈湛藍,海底世界美不勝收,這些天然條件林林總總加起來,把普吉島稱為「熱帶天堂」一點也不為過。自從連接普吉島和泰國內陸間的橋梁開放之後,觀光業更於1970年開始興起,在短暫的時間內,普吉島便憑著傲人的天然資源,發展為亞洲最著名的觀光重點之一。
普吉島的明媚風光吸引了許多國際旅客的青睞,如果您喜歡參觀充滿原始情趣的森林,考帕泰奧國家公園(KhaoPhraThaeoNationalPark)是個很不錯的選擇。位於最南端的神仙半島則是欣賞落日的絕佳地點。
其它值得一提的還有普吉水族館、珍珠養殖場、泰國村和蘭花園、以及女戰士紀念碑等景點。
當然島上的高爾夫球場,不但風光如畫,還具有職業水準的球場環境,讓世界的高爾夫玩家樂不思蜀。
已於1981年成為國家海洋公園的攀牙灣,知名度更是屬一屬二,其中40多個島嶼,包括數不清的石灰岩所堆積而成的鍾乳石、石筍美景,形狀千奇百怪、更具特色。
幻多奇
這是一個獨一無二、具有泰國文化構思的游樂夜城。在曼谷野生世界經營管理者的想像與創造下,它成為普吉島遊客必游的文化游樂夜城。在泰國豐富的文化啟發下,幻多奇不僅展現泰國嫵媚迷人的風光,而且也引進了現代尖端高科技如激光、電動塑像、煙火、音樂瀑布和圖像投影等高水平娛樂項目,使其融入奇異的傳統文化之中,結合而成一個激勵人心的游樂城,為遊客提供典型的泰國文化全貌和最具現代化的娛樂享受。普吉幻多奇是以尖端高科技表演和多姿多彩的娛樂節目為特色,是充滿精彩吸引力的游樂園。
大城
大城在泰文中被稱為阿尤他亞,它的地理位置在湄南河東岸,現在是泰國內地的商業中心。大城位於湄南河、洛汶里河、巴灑河三條河流交匯處的一座小平原上,距離海洋不遠,而且四周環繞著肥沃的稻田,是非常理想的行政和交通中心,因此公元1350年時由拉瑪迪波里一世正式建立為國都。
在17世紀全盛時期,它甚至控制了整個中央平原和南方,遠東地區甚至世界各地的船隻都溯湄南河而上,到此進行貿易。當時人口超過100萬,其中包括印度人、中國人、日本人和歐洲各國人,可說是盛況空前,民生富裕。
由於大城的33位統治者吸收了柬埔寨天授神權的觀念,揉合了婆羅門教的儀式,因此興建了許多壯麗美觀的宮殿和雄偉萬千的佛寺。如今觀光客可以見到的大部分遺跡,就是建於此城市興起時的前150年內。現在大城已被列入聯合國十大古跡保護區。大城像一個精湛的雕刻博物館,當地的寺廟、皇宮及佛像的鏤刻,無不表現為庄嚴典雅的作品。大城輝煌階段的藝術品,可說是經典名作。由於當時的繁榮景象,大城被當時許多文獻記載喻為人間的天堂。
Ⅶ 泰國秘書佛寺在哪
你聽錯的,或者記錯了,沒有你說的那個寺廟 。
泰國佛教寺廟,全球著名佛教寺廟集中地,其中最為出名的佛教寺廟分別是卧佛寺、玉佛寺、大王宮、雲石寺、集拉達宮和阿南達宮六大佛教寺廟,每一座寺廟都朴實無華,但在泰國人民心中,卻因務實與親和而成為聖地。
佛寺瑰寶——卧佛寺
又稱越菩寺,位於泰國首都曼谷大王宮以南,是曼谷市內最輝煌的建築群之一,也是泰國歷史最悠久的佛寺,系泰國三大國寶之一,也是此次奧運聖火在曼谷傳遞路線中首先接觸的泰式寺廟。
卧佛寺興建於泰國第二個王朝——大城王朝時代。1788,曼谷王朝拉瑪一世國王又對它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被泰國百姓稱為「卧佛」的巨型釋迦牟尼涅盤卧像就在寺院的大雄寶殿內。包金鐵鑄鑲寶石卧佛長45米,高15米,是世界最大的卧佛之一。佛祖側卧,右手托頭,佛足長5.8米,雙腳內側刻有108幅以須彌山圖、供品、神像等為內容的圖案。
卧佛寺內佛塔林立,故又有「萬佛寺」之稱。7米以上高的佛塔有71座,其中41米高的佛塔有4座,分別用青、白、黃、深藍色的瓷磚鑲嵌。4塔呈丁字形,巍然高聳,極為壯觀。
金宇銀榭——玉佛寺
位於泰國首都曼谷大王宮東北角,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三大國寶之一。玉佛寺是泰國大王宮的一部分,面積約佔大王宮的四分之一。
玉佛寺建於1784年,是泰國曼谷王族供奉玉佛像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漫步玉佛寺,宏偉的屋宇亭榭,精巧別致的長廊高塔,或巧奪天工、玲瓏剔透,或金玉璀璨、高聳挺拔。
玉佛寺集中了泰國各佛寺的特點,寺外屹立著仿照中國佛寺守護神塑造的威武庄嚴金剛像。寺內有巍峨的玉佛殿,供奉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神像的先王殿,佛骨殿,藏經閣,鍾樓及燦爛的金塔。寺內四周有長約一公里的壁畫長廊,繪有178幅以印度古典文學《羅摩衍那》史詩為題材的精美彩色連環畫,並附有泰文譯詩。在玉佛寺內還陳設著幾塊《三國演義》大瓷屏風,其上彩繪人物栩栩如生。
玉佛殿是玉佛寺的主體建築,雄偉大殿正中的神龕里供奉著被泰國視為國寶的玉佛像。玉佛被供奉在11米高的金制禮壇上,四周立有多尊金佛,
背後的牆上繪有精美的壁畫:在天上、人間和地獄的背景襯托下是佛陀成道的故事,兩側牆上畫的是佛傳和佛本生的故事。
玉佛高66厘米,闊48厘米,由一整塊碧玉雕刻而成。據泰國歷史記載,1434年在泰國北部清萊府一尊裂開的大石膏佛像里發現了這尊玉佛。隨後,玉佛被運到泰國各地及寮國的萬象等地供信徒膜拜。1780年,泰國吞武里王朝鄭信王將玉佛迎回泰國,供奉在鄭王寺殿內。1782年曼谷王朝拉瑪一世王在曼谷建立王宮和佛寺,將玉佛迎奉至玉佛寺內,同時還製作了三套適應不同時節的價值連城的金鏤衣衫。每當換季時節,泰國國王都親自為玉佛更衣,以保國泰民安。
尊威輝煌——大王宮
游覽曼谷的人,第一選擇多為大王宮。大王宮又稱故宮,是泰國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宮,佔地21.84萬平方米,依偎在湄南河畔,是曼谷市內最為壯觀的古建築群。
1782年,曼谷王朝拉瑪一世國王始建大王宮。1784年第一座宮殿阿瑪林宮建成,拉瑪一世即遷入宮內主持政事。以後歷代君主集泰國建築藝術之精華,不斷擴建大王宮,裝飾也日益宏雄華麗,使其達到了至今的規模。
大王宮四周築有暹羅式白色宮牆,庭園內常年綠草如茵,鮮花盛開,樹影婆娑,滿目芳菲。
大王宮內節基殿是拉瑪五世王朱拉隆功大帝於1876年修建的,是大王宮中最大的宮殿。大殿泰西合璧,殿身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式樣,雕塑著各種西式花紋圖案,而屋頂則是泰式三座錐形尖塔。這里是拉瑪五世處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今天則僅用於舉行加冕典禮、宮廷慶祝等重大王室儀式。
泰國現任拉瑪九世普密蓬國王即位後,把王宮遷往距離大王宮約5公里的集拉達王宮,大王宮成為向遊客開放的景點。宮內至今保存著兩個200多年前由中國運去的大彩瓷花瓶和幾個景泰藍花瓶。大殿的幾塊大瓷屏風上也有《三國演義》故事的彩繪。院內矗立的幾尊高達數米的中國古代文臣武將石雕,據說是隨著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商船而抵達曼谷的,後被視為國寶而安放在王宮內。
琉璃佛寶——雲石寺
泰國著名的佛寺,亦稱大理石寺,位於首都曼谷國會大廈東。該寺建於大城王朝時。19世紀初,曼谷王朝拉瑪二世國王重修該寺,並在寺前興建了5座佛塔,以代表他同母的5位兄弟,並更名為「本差瑪布皮特寺」,意為「五王子寺」。
1899年,拉瑪五世王又增建了長廊、藏經閣、佛學院等建築。雲石寺是19世紀泰國建築和宗教藝術的典範。建築材料採用來自義大利卡拉拉的雲石以及中國的琉璃瓦等名貴材料。寺廟門楣的蛇狀橫梁吸取了古典高棉的藝術風格。通向寺廟兩旁的長廊則為古爪哇的建築風格,長廊內供奉著泰國自古以來不同時期的佛像50尊,造型比真人稍大,形象逼真,融入了中、印等佛教造像的藝術風格。廟中還供奉印度、緬甸和日本等國佛像的仿製品。
務實親和——集拉達宮
綠陰環繞之中的集拉達王宮始建於1913年,是泰國現任國王普密蓬自登基以來居住的王宮。集拉達王宮雖身處鬧市,卻十分幽靜,內部宮殿建築有別於大王宮等泰國王族宮殿的奢華,顯得相當朴實。
有意思的是,這處王宮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不可接近,相反,普密蓬國王在王宮內設立的許多國王開發項目,每年吸引數以萬計的泰國和外國各界人士前往參觀。
普密蓬國王十分注重農業生產,1961年倡導並捐資創建了國王開發項目,在王宮內開辟了許多農牧產品的試驗田,並且親自參與生產實驗,通過實踐獲得高產和豐產技術。
如今,在集拉達王宮依舊保留的國王開發項目包括奶製品加工廠、碾米廠、無土栽培植物基地等。30多年來,在國王的關心下,該項目在農、林、牧、副、漁和環保等領域的研究與開發工作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成為一個集農業開發研究和推廣應用於一體的綜合性試驗基地,主要開展中小型農業科研試驗,以提高泰國農業科技水平和增加農民收入。
泰西合璧——阿南達宮
坐落於曼谷五世王銅像廣場北側的阿南達王宮始建於曼谷王朝五世王時期,工程建設歷時8年,落成於1915年。這是一處融合了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特色和新古典主義色彩的王宮建築,其外部大理石均取自義大利,但內部許多裝飾風格仍採取了傳統的泰式建築風格。
自五世王以來,阿南達宮主要用於國王登基等重大慶典活動。1932年泰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以來,阿南達宮成為國會所在地。後因在阿南達宮北側新建國會大廈,「老國會」阿南達宮由此閑置,只有在新國會宣誓就職時,國王才會在阿南達宮發表講話並接見國會議員。
2006年慶祝普密蓬國王登基60周年時,國王曾站在阿南達宮南陽台,接受在五世王銅像廣場上的數十萬民眾朝拜。
泰國曼谷鄭王廟
泰國曼谷鄭王廟中的佛塔,鄭王廟是泰國王家寺廟之一,是紀念泰國第41代君王、華裔英雄鄭昭的寺廟。寺廟中的建築表面鑲滿了數不清的中國瓷片、瓷盤和瓷碗,非常壯觀。1768年,鄭昭領導泰國各族人民奮勇驅逐外敵重整江山,終被封王。
進入泰國寺廟禁忌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因此,佛像無論大小都要尊重,切勿攀爬。對僧侶應禮讓,但不要直接給錢,女性不能觸碰僧侶,如需奉送物品,應請男士代勞,或直接放在桌上。到寺廟參觀,著裝應整齊,不要穿短庫、短裙和無袖上裝,進入主殿要脫鞋。
泰國人視頭部為神聖之處,因此,不要隨便觸摸別人的頭部。不要用腳指人指物,特別是腳底不能沖著佛像,也不要用腳開門關門。給人遞東西要用右手,不應用左手。
Ⅷ 泰國佛教的起源與演變.
古稱暹羅。從那坤巴通發掘出的佛教文物和寺塔遺址判斷,早在公元前,已有小乘佛教的傳人。以後,婆羅門教和大乘佛教才由印度傳人南暹羅及其沿海鄰國。11世紀,緬甸的阿努羅陀王朝崛起,其勢力擴展到暹羅北部和中部的許多地區,阿努羅陀王篤信小乘佛教,並大力支持其發展傳播。因此,小乘佛教又一度在暹羅特別是北部地區流行。13世紀中葉,泰族在速可台建立了獨立的部族國家,勢力逐步向南擴張,將南暹羅地區納入其統治范圍,並接受流行於這個地區的大乘佛教。同時,帶有婆羅門教色彩的大乘佛教宗教儀式,也逐步為泰國小乘佛教信徒所接受。此前,錫蘭曾於12世紀時舉行佛教第七次結集,整頓僧團組織,嚴肅戒律,使上座部佛教在錫蘭臻於隆盛。當時北暹羅地區的一些部族國家,都派遣比丘前往學習,並傳人具足戒儀式。速可台王朝建國初期,錫蘭教派勢力,已擴展到南暹羅地區,並在那坤室利塔瑪羅陀建立錫蘭派傳教中心。速可台王朝第三代君主拉馬康亨,曾迎奉錫蘭僧團到都城弘揚教義,使錫蘭教派得以流行,而大乘佛教卻退居次要地位。
此後,佛教在封建君主的護持下,逐漸形成僧王制度,佛教幾成全民信仰,滲透到日常生活習俗之中。速可台王朝第四位君主黎汰王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曾一度出家為僧,開創了泰國國王必須在一定時期內出家為僧的先例。他於1361年迎請錫蘭高僧,用上座部佛教統一了本國的宗教。
1767年,大城王朝的阿瑜陀耶為緬甸攻陷時,王宮和各寺院所藏典籍及經像文物,均毀於兵火。吞武里王朝建立後,國王鄭昭下令收集佛教文獻,匯集整理保存,但不久鄭昭被殺身死,此項工作遂告停頓。曼谷王朝建立後,拉瑪一世繼承鄭昭未竟的事業,於1788年召集230名碩學比丘和30名皇家學者,對已收集的三藏典籍進行整理編定,此即泰國佛教史上的第九次結集,編定的三藏名為「結集版三藏」或「皇家版三藏」,共計288篋。在拉瑪四世統治時(1851~1868),對佛教進行了改革,在上座部內出現了一個要求嚴格遵守戒律的派別,稱為「正法派」而把傳統的佛教稱為「大眾派」。這兩派在教理上沒有重大差別,只在遵守戒律方面有所寬嚴。現泰國佛教主要是這兩派。拉瑪五世朱拉隆功王在位時(1868一1910),提出將全部三藏付印的計劃。付印前,不僅對泰文本作了詳盡的校訂,還和高棉文、僧伽羅文及孟加拉文進行了比勘,於1893年出版,共39卷,印行1000部。這次編印的泰文藏經,尚遺小部經8種未曾編入。1925年拉瑪七世繼位,遵照其兄拉瑪六世遺囑,重編泰文三藏,收錄所缺的小部各經,編為45卷,於1928年全部出版。現泰國有90%都是上座部佛教徒。
Ⅸ 泰國蘇梅島大佛寺的歷史
有五百多年了。這是當時導游跟我說的。
Ⅹ 泰國的著名景點有哪些
有以下幾個:
1、曼谷泰國大王宮
曼谷泰國大王宮又稱故宮,是泰國曼谷王朝一世王至八世王的王宮。大王宮主要由幾個宮殿和一座寺院組成。大王宮內的寺院,即著名的玉佛寺建築群。
2、玉佛寺
玉佛寺位於曼谷大王宮的東北角,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建於1784年的玉佛寺是泰國大王宮的一部分,面積約佔大王宮的1/4。玉佛寺是泰國王族供奉玉佛像和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因寺內供奉著玉佛而得名。
3、普吉島
泰國最大的島嶼、安達曼海的「珍珠」普吉島是東南亞具有代表性的旅遊度假勝地。它的魅力首先在於它那美麗的大海,島嶼的西海岸正對安達曼海,那裡遍布原始幼白的沙灘,每個沙灘都有各自的優點和魅力。
4、芭堤雅
芭堤雅——以陽光、沙灘、海鮮名揚天下,被譽為「東方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新興海濱旅遊度假勝地。位於首都曼谷東南154公里、印度支那半島和馬來半島間的暹羅灣處,市區面積20多平方公里,風光旖旎,氣候宜人,年均溫度20℃左右。
5、皮皮島
皮皮島位於泰國普吉島東南約20公里處,是由兩個主要島嶼(北部的大皮皮島和南部的小皮皮島)組成的姐妹島。柔軟潔白的沙灘,寧靜碧藍的海水,鬼斧神工的天然洞穴,未受污染的自然風貌,使得她從普吉島周圍的30餘個離島中脫穎而出,一舉成為炙手可熱的度假勝地之一。
泰王國(泰語: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英語:Kingdom of Thailand),簡稱「泰國」(Thailand)。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泰國位於中南半島中部,其西部與北部和緬甸、安達曼海接壤,東北邊是寮國,東南是柬埔寨,南邊狹長的半島與馬來西亞相連。
(10)泰國大佛寺遺址擴展閱讀: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90%的人信奉佛教。幾百年來,無論是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和建築等各方面,幾乎都和佛教有著密切關系。在泰國,凡是信佛教的男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要一度削發為僧,連王室和貴族也不例外。
到泰國旅遊,處處可見身披黃色袈裟的僧侶,以及富麗堂皇的寺院。因此,泰國又有「黃袍佛國」的美名。佛教為泰國人塑造了道德標准,使之形成了崇尚忍讓、安寧和愛好和平的精神風范。
泰國在世界上素有「佛教之國」、「大象之國」、「微笑之國」等稱譽。
泰國廟宇林立的千佛之國,信仰為上的微笑之國;擁有海島、美食和獨特的文化,這是一個天生的旅遊國度。泰國旅遊資源豐富,有500多個景點,主要旅遊點除曼谷、普吉、芭堤雅、清邁外,清萊、華欣、蘇梅島等一批新的旅遊點發展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