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崖遺址是誰
Ⅰ 「子車三雄」對於秦穆公稱霸西戎有什麼幫助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大一統的多民族王朝,開創了一系列封建統治制度,給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文化的始源問題,一直備受關注。甘肅東部一系列早期秦文化遺存的發現,為我們揭開了早期秦史的神秘面紗,甘谷縣毛家坪遺址是其中一處重要的早期秦文化遺存,它的發現為早期秦文化及其編年,秦人的遷徙路線、秦與西戎的關系等提供了重要資料,將秦文化的編年推進到了西周時期,被評為2014年考古十大發現。
毛家坪遺址出土銅甗、銅鼎
隴右地區的考古發現表明,寺窪文化具有典型的西北土著文化特徵,即「西戎」所使用的文化,毛家坪「B 組遺存」就體現了西戎文化特徵。這說明秦人在隴右興起之後,當地戎族也融入其中,而廣大戎系土著是構成新秦人的主要力量,因此,戎文化因素也反映在了毛家坪遺址中,這也在考古遺存中得到了證實。如普遍存在的屈肢葬等因素,這是秦人吸收戎文化因素的結果。
四、毛家坪遺址的屬性毛家坪遺址屬先秦冀戎之地,後在秦之冀縣境內,《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 「伐邽、冀戎,初縣之。」史黨社先生認為,秦「初縣」邽、冀,即以兩地為秦之屬地,戰國中期以後正式成為邽、冀二縣。(史黨社:《早期秦文化與行政制度史的印證——重讀毛家坪》)
毛家坪村西側有條小南河,《水經注》稱溫谷水,溯水而上,翻過分水嶺,就可以到達禮縣大堡子山秦西陵;毛家坪正西方向的武山縣為貆戎之所在;毛家坪正北方向的通渭縣為襄戎之地。正如梁雲所說:「該遺址是秦人南下、北上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重要,從西周至戰國一直沒有被放棄,墓地規模很大,性質可能和秦武公所設冀縣有關。」(梁雲:《秦文化重要遺址甘谷毛家坪》
至此,我們可以形成對毛家坪遺址的總體印象,毛家坪遺址是在周文化影響下的冀戎之地,春秋早期到戰國中期,秦人據而有之,秦公任命大夫級別的官員管理此地,「應是秦人控制『西戎』的重要橋頭堡,也是秦人東向的重要支撐基地」。M2059正是冀地長官子車氏的墓葬。進而推知,春秋戰國之際,秦人在毛家坪在內的冀地實行早期縣制管理,應為秦國領土之邊鄙之地。
毛家坪遺址的發掘是21世紀秦文化研究的重大突破,它為我們揭示了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