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寺墩遺址玉器

寺墩遺址玉器

發布時間: 2020-12-24 09:20:58

『壹』 良渚文化有哪些特色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地區新石器時期晚期的一支重要文化,以環太湖流域為中心,東到舟山群島,西達寧鎮一線,南從寧紹平原,北至蘇北地區的良渚文化玉殮葬原始風貌,展現了良渚先民以其卓越超群的勤勞和智慧,創造出震驚世界的玉文化千秋偉業。

良渚遺址是指包括良渚、安溪、長命、北湖4個鄉在內的大型史前遺址群,有大小遺址40餘處。昀具代表性的還是良渚遺址中的大型祭壇遺址。反山良渚文化祭壇遺址位於杭州餘杭縣長命鄉雉山村,在650平方米的范圍內有墓葬11座,這些古墓全部位於一座人工堆築的「高台土冢」之上。

冢內玉器不但數量大,而且質量高,其中更有具王權意義的器物,在國內無有出其右者,共有玉器1100餘件(套)。

若以單件計算,隨葬器件總數竟達3200餘件,平均每墓有300件之多。這種盛況不但在全國新石器時期墓葬中難得一見,即使在良渚遺址的墓葬群中也屬翹楚。

這些玉器的品種為:玉璧5件、玉琮21件、玉鉞5組、玉璜4件、玉鐲12件、玉帶鉤3件、冠形飾9件、錐形飾73件、圓牌形飾131件、鑲插端飾19件。

此外還有七狀器、杖端飾、串控制合管,單品種有竹節形管、束腰彩管、鼓形人珠、小珠、束腰形珠、球形珠、小圓形珠;墜飾有球形管;串縀飾有鳥4件、魚1件、龜1件、蟬1件。此外還有鑲嵌件。

以上所列舉的這些玉器皆用軟玉琢成,色澤多樣,打磨光潔,可謂盡皆上品。

良渚文化早期玉器品種還不算很多,玉面樸素,造型也相對簡單。良渚中期以後玉器品種極為豐富,造型紋樣復雜多變,神權及王權意識更加突出。如良渚玉斧,扁平梯形,下端為圓形,斧刃部有固定用孔,造型非常完美。邊緣皆成平圓形,樸素無華,以玉質之美沖擊人們的視覺感官。

良渚玉璧也有乳黃、淡紅、褐紅、灰白、淡綠、黃褐、黑褐各種顏色。昀大者直徑26厘米,孔徑3.6厘米,加之大多打磨光亮,使玉之美色盡現。

玉琮在良渚玉器中數量很多,全部用透閃石軟玉琢制,造型分跡式短筒形和內圓外方柱體形。外壁或飾以形象背面紋或雕琢象徵背面紋。良渚玉器雕琢的精細程度令人贊嘆不已,加寺墩遺址一件玉琮,被譽為「史前玉器的代表作品」。該琮高7.2厘米、射徑8.5厘米至6.7厘米,孔徑6.8厘米至6.7厘米。

單說在其形象面效的周圍雕琢了許多極其細密的雲紋、雷紋,這

些紋樣由弧形的、細小的短直線組成,一個0.2厘米的圓竟由七八個小的直線銜接而成,一條0.2厘米至0.3厘米的直線也以數點相聯而成刻紋,昀細的僅0.07厘米,堪稱鬼斧神工之作。還有一件被譽為「玉琮王」的,高8.8厘米,射徑17.1至17.6厘米,孔徑4.9厘米。黃白色,有規則紫紅色瑕斑。此外,器形呈扁矮的方柱體,內圓外方,上下端為圓面的射,中有對鑽圓孔,俯視如玉璧形。

琮體四面中間由約5厘米寬的直槽一分為二,由橫槽分為4節。這件玉琮重約6500克,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繁縟,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琮是一種用來祭祀地神的禮器。看良渚文化的玉琮,它的形狀內圓外方,中間為圓孔,它可能是原始先民「天圓地方」宇宙觀的體現,圓象徵著天,方象徵著地,琮具有方圓,正是象徵天地的貫穿。在當時,每當豐收或祭日時,就舉行隆重的祭祀典禮,良渚先民就用它來與天地神靈溝通。因此,玉琮是良渚人所用的宗教法器。

這些玉器創作,反映墓葬的規格相當高,從這批出土玉器的用途和象徵意義上,可推知墓主所掌握的神權、軍事統帥權、氏族領導權和大量財富的支配權。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