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遺址的詞
A. 一般形容古代遺跡的詞、大概是遺失、失落、類似的的那種近義詞.
1.古跡、陳跡、事跡、奇跡、遺址、
2.喪失、掉失、失去、丟失
B. 用來形容抗戰遺址氣息的詞語
出發那天,大隊里召開了誓師動員大會。突擊隊員代表作表態發言,台下,每個隊員群內情激昂,摩拳擦掌,大有容唐雎不辱使命之態。會後,大隊里用四台插著鮮艷紅旗的拖拉機將一百餘名雄赳赳、氣昂昂的突擊隊員送到臨縣工地。
經過抽簽分組,金英和黑蛋做搭檔,黑蛋是地主的兒子,剛過十九歲生日。每到村裡召開群眾大會,父母親總會被揪到台上批鬥一番,下雪掃街,演樣板戲搭戲台,出大糞,甚至當著面被罵地富反壞右等。黑蛋為此少言寡語,夾著尾巴老實做人。看到自己和弱小的金英一組,心生憐憫,並無怨言。
C. 描寫圓明園詩詞
《臨江仙·游圓明園》
年代: 現代 作者: 顧隨
眼看重陽又過,難教風日晴和。晚蟬聲咽抱涼柯。長回天飛雁去,人答世奈秋何。
落落眼中吾土,漫漫腳下荒坡。登臨還見舊山河。秋高溪水瘦,人少夕陽多。
《三月初八日幸圓明園》
年代: 清 作者: 乾隆
秉時御氣暮春初,靈沼靈台艷裔舒。似毯綠茵承步輦,含胎紅杏倚玫除。
下空回雁無憂弋,畫水文鱗底用漁。滿眼韶光如有待,東風著意為吹噓。
《圓明園思殤》
乾隆溯前圓園月,咸豐凄零斷殘垣。西洋樓下生荒草,海宴堂側遺石龜。
悵然惜看幾寒暑,掠消枯皇渺渺天。半橋憶念青黛瓦,國人懣恨那拉氏。
《念奴嬌·丙申四月二十七游圓明園憑吊遺址》
年代: 現代 作者: 孫德振
百年遺址,斷牆邊,鎖住悠悠青史。帶水環山曾是這,殿帔瑞霞成綺。蔚藻含暉,避喧聽政,朝夕宣綸旨。柳煙叢里,滿園千景旖旎。
英法洗劫蒼蒼,蕭條如許,花似當年否。片片荒涼凝淚血,不見舊宮桃李。撿得殘詩,國人喚起,劍雪中華恥。回眸歸路,一聲春響迤邐。
D. 描寫遺跡的四字詞語
歷史悠久 綿延起伏 氣勢磅礴 規模宏偉 稀世珍寶 藝術非凡
E. 遺址的詞語
詞目:遺址拼音:yí zhǐ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村落或寺廟等建築基地。
古城遺址版
英語:ruins;relics 亦作「 遺阯 」。指權年久被毀的建築物所在的地方。
晉王嘉《拾遺記·前漢下》:「今台無遺址,溝池已平。」
唐劉禹錫《山陽城賦》序:「 山陽故城,遺址數雉,四百之運,終於此墟。」
宋梅堯臣《和劉原父舍人樂郊詩》:「舊池堙猶窳,遺址巋不平。」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三:「京師廣安門內 慈仁寺 ,乃古 雙松寺 遺阯。」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二二章:「 北磨石岔 一條小溪旁邊,有一座茅棚的遺址。」
F. 與歷史遺跡、歷史事件有關的詩詞有哪些
唐代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主要歷史事件:此詩作於唐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寶應內元年(公容元762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一個大勝仗,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第二年,持續七年多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
G. 描寫遺跡的成語
遺風餘韻、斷壁殘垣、古香古色、衰草斜陽、臨欄憑吊、浮想聯翩、昔者已矣、陋室空堂。
H. 有關遺跡的詞語
遺風餘韻、斷壁殘垣、古香古色
、衰草斜陽、臨欄憑吊、浮想聯翩、
昔者已矣、陋室空堂。
I. 關於遺址的解說詞
兩城鎮遺址位於東港區兩城鎮,是第一個龍山文化的典型遺址,總面積112萬平方米,1934年發現,1936年發掘。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牛津大學《世界史便覽》記載:"公元前3500年—前2000年的兩城鎮為亞洲最早的城市。"發現龍山文化和周、漢時期遺址400多個,出土各類文物標本3000餘件。出土的陶器以黑陶為主,胎薄質堅的蛋殼陶水平最高,造型優美,附加堆紋。
兩城鎮遺址發現成人墓和兒童墓50多座,隨葬品主要是陶器。其中一座墓隨葬品豐富,有琢磨精緻的玉鉞、綠松石頭飾和蛋殼陶杯等。遺址中出土的陶器反映出當時快輪制陶技術已相當發達,尤其是薄如蛋殼的黑陶杯工藝高超,代表了中國史前制陶業的最高水平。石器磨製精緻。玉器除鉞外,還有圭和刀等。一件扁平長條形平首圭,上部兩面琢有形態各異的神面形紋,十分精美。
J. 有關華容道遺址的詩詞
*赤壁
千年赤壁老雄風,澄波艨艦兩無蹤
殘沙故戟相磨滅,夾江赭岸為誰紅專
鐵馬旌旗華容道,當年燒絕屬江邊草
繞階今日復萋萋,落葉秋來風自掃
飛流擊岸卷驚濤,時時隱約現群豪
霧中何人乘醉舞,周郎年少萬蔸鍪
一拂弦歌知雅意,高眠縱盜施奇計
火船如箭入操營,自此三分成鼎立
江邊指點意從容,從來淘洗沒英雄
綸巾羽扇今誰屬,流傳唯有借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