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陝西半坡遺址建築

陝西半坡遺址建築

發布時間: 2020-12-24 15:54:56

㈠ 半坡遺址建築有哪些特點

半坡遺址的總建抄築面積約有襲5萬平方米,位於河東岸的坡地上,這里既便於取水,又免受洪水之災。這個聚落分三個區域:居住區、陶器製作區和墓地。以居住區為主,佔地3萬平方米,已發現的建築達四十餘座,建築有方形和圓形(平面)兩種,邊長或直徑均為4米。在居住區的中心,是一座大房子,平面的長邊為14米,短邊為12.5米,裡面有四根立柱,並劃分出幾個小室。據分析小房子為母系社會中的成年婦女過對偶生活的住屋,大房子為氏族首領及氏族內老、幼、病、殘者住的,這里也是族內議事、節慶活動的場所。這些遺址形態,充分反映出遠古母系氏族社會中晚期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特徵。

㈡ 半坡遺址出土的耒耜

題干給出的材料中說明「半坡遺址出土了大量農具,並發現了200多個貯藏內了食物、生產容工具和生活用具的窖穴」這表明半坡人過著以農耕為主的定居生活.生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陝西西安半坡村(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製石器和木製的耒耜、骨器,種植粟.他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裡,過著定居生活,還飼養豬狗等動物,打獵、捕魚,會製造彩陶和紡線、織布、制衣.
故選A.

㈢ 西安半坡遺址 房屋採用什麼的構築方法

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採用的是半地穴居房屋

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他們先從地表向下挖出一個方形或圓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設立柱,然後沿坑壁用樹枝捆綁成圍牆,內外抹上草泥,最後架設屋頂。屋內,地面修整的十分平實,中間有一個坑,用來燒煮食物、取暖和照明,睡覺的地方高於地面。

採用這種建造形制的原因是:北方地區寒冷乾燥,半地穴建築有利於防寒保暖,與現在的窯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有一部分深入地下,不僅冬暖夏涼而且能抵禦野獸的侵襲。

㈣ 半坡遺址的介紹

半坡遺址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專始社會母系氏屬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發現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1954一1957年,先後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發掘,揭露面積1萬平方米。已發掘出46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1957年建成博物館。

㈤ 半坡遺址在哪裡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版族公社村落遺址權,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發現,1954—1957年發掘,面積約5萬平方米,已發掘出45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其中房屋有圓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構築之分。半坡遺址是我國首次大規模揭露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1957年建成博物館。

㈥ 半坡遺址中有哪些具體典型建築

根據考古發掘,這里分析半坡遺址幾個典型建築的實例。

第一例是考古編號為「半坡F21」的建築。按發掘記錄,穴底發現三隻柱洞,皆直壁,深度各為80厘米、100厘米、110厘米,其中有一柱洞,似為後來加的柱洞遺跡。其餘二柱洞相對中軸的兩個對稱位置上,已遭破壞,估計原來應有一柱洞。即復原為對稱布置的四中心柱。這個建築的頂部做法,只能推測了。估計有兩種可能:一是在四柱頂杈上架四橫梁,構成周圍椽木的中間支點;另一是以四柱頂杈為中間支點,先於對角架設四椽,頂部相交構成其餘柱椽的頂部支點。柱洞梁達80~110厘米,說明栽柱技術已較發達,而這可能也反映了四柱尚未用橫梁聯系之可能較大,因此認為後一種推測的可能性更大些。此建築遺址的入口已殘破,只能按同類型的復原。溝狀門道為了防水,上面推測是有雨篷的。門道兩側未見柱洞,其做法應是在門道前方先架設一大叉手,頂部支撐門道橫梁前端。從建築內部中間的火塘可知,當時的飲食上已用燒烤。此火也作冬天取暖之用,頂上有孔,排煙之用。

第二例是考古編號為「半坡F39」的建築。這一建築的室內地面以與室外地面平,周圍柱洞應是側部圍護結構的遺跡。值得注意的是,據發掘記錄,南部的入口處排列有柱洞,說明門限很高,以至需要內設木骨。所謂門限,實際上是因襲穴壁概念的矮牆;鑒於柱洞較小,周圍大約同門限矮牆的高度。這是初期的地面建築形式,實際上是構築起來的木骨泥牆代替挖土形成四壁。復原牆高,可以豎穴的一般深度來估算,約80~100厘米高。門內外有墊土,作為踏跺。牆上的屋頂亦推算為半穴居的情形。房子的構架,根據中軸偏北的中柱遺址,可設想屋蓋木構,一中柱為中間支點,先架一椽,懸臂之室中心,形成其餘柱椽的頂部支點,從而形成端正的方錐形屋頂。周圍排柱沒有特別粗的,這說明還是萌芽狀態的牆體構造與屋蓋全同,即牆體和屋頂還較含混不清,所以尚無「屋檐」。這種構架方式,扎結節點有一定程度的松動,因此受力後會產生一些變形。牆體因變形而外傾,有點像糧囤的形狀,這也可以減少雨水對牆體的流侵,是否故意如此,則不得而知了。今天尚能見到西安附近武功出土的圓形的陶制房屋模型,亦可資證。

半坡穴居遺址

第三個例子是考古編號為「F6」。這是一座圓形的建築,當然其圓是不太規則的,直徑約為6.70米。中部偏北有兩個柱洞,柱洞有防火欄桿護坎牆。參考同類、同時的遺址可知,南部被灰炕打破部分還有對稱的兩柱,故復原為四根中柱。這個遺址的重要現象是,牆體較薄(16~20厘米),泥牆內的木骨遺跡多為半圓、楔形、矩形等扁長柱洞,即木骨多為劈裂加工的木材,其截面長邊多在10厘米左右,長邊沿圓屋切線布置,其間無較粗的木材。這個遺址的入口處埋有木骨遺跡,推知門限的高如坎牆,可略起掩蔽作用,也可減少地面的塵土吹入室內。另外,門內兩側設隔牆,牆後形成適於卧寢要求的隱靜空間。

㈦ 半坡遺址的住房樣式

當時的房屋主要有復兩種制,一種是以陝西西安半坡遺址為代表的北方建築模式——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多圓形,地穴有深有淺,以坑壁作牆基或牆壁;坑上搭架屋頂,頂上抹草泥土;有的四壁和屋室中間還立有木柱支撐屋頂。一種是以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為代表的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的建築模式——干欄式建築;一般是用豎立的木樁或竹樁構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底架上有大小梁木承托的懸空的地板,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干欄式建築上面住人,下面飼養牲畜。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