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西遊記吳承

西遊記吳承

發布時間: 2020-12-24 23:19:10

㈠ 吳承恩寫西游記真正目的

諷刺當時的社會風氣,表現出自己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不滿情緒。 建議您看一部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這部電視劇,展現了吳承恩寫《西遊記》背景和目的。

吳承恩出生於一個由下級官吏淪落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親吳銳性格樂觀曠達,奉行常樂哲學,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讀書做官,上承皇恩,下澤黎民,做一個青史留名的忠臣。



吳承恩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少年時,就已名冠鄉里,他除奮好學外,特別喜歡搜奇獵怪,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野史,這類五光十色的神話世界,潛默化中養成了搜奇獵怪的嗜好,這對他創作《西遊記》有著重大的影響。



步入青年時代的吳承恩是狂放不羈、輕世傲物的年青人。社會地位的低下,貧窮困苦的處境,使這位大才子狂放不羈,招來了紛至沓來的笑聲,被人交口稱譽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吳承恩約二十歲時,與同鄉一位姓葉的姑娘結婚,婚後感情甚篤。吳承恩雖然狂放不羈,但他品行端 ,忠於自己的妻室。


嘉靖十年,吳承恩在府學歲考和科考中獲得了優異成績,取得了科舉生員的資格,與朋友結伴去南京應鄉試。然而才華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這位譽滿鄉里的才子竟名落孫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親懷著遺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敗的教訓,吳承恩在以後三年內,專心致意地在時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試中卻仍然沒有考中。吳承恩羞恨交加,這年冬天,竟病倒了。



兩次鄉試的失利,再加上父親的去世,對吳承恩的打系是沉重的。在他看來,考不取舉人,不僅付資無由,而且愧對父母,有負先人。但他並不以為自己沒考取是沒本事,而只是命運不濟,他認為"功名富貴自有命,必須得之無乃痴?"



生活困頓給吳承恩帶來的壓力並不小於科考的失利。父親去世以後,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開支,但他卻沒有支撐門戶的能力,更沒有養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來源,除了每月從學府里領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親所留遺產了。



品嘗了社會人生酸甜苦辣的吳承恩,開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慮社會人生的問題,並且用自己的詩文向不合理的社會進行抗爭。

吳承恩與明代前後七子同時代,其文藝思想與他們相近, 「汝忠謂文自六經後,惟漢魏為近古,詩自三百篇後,惟唐人為近古;近世學者,徒謝朝華而不知蓄多識,去陳言而不知漱芳潤,即欲敷文陳詩,難矣」 。 「此論則比何﹑李通達得多,故其詩作,多自胸臆出之。朱彝尊《明詩綜》 四十八謂其詩 『習氣息除,一時殆鮮其匹。』 吳承恩的詩作浪漫主義氣息又特濃,故被陳文燭稱為 『李太白、 辛幼安之遺也』。」

拓展資料:

《西遊記》又稱央視86版《西遊記》,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同名文學古典名著。是由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品的一部41集古裝神話劇。由楊潔執導,戴英祿,楊潔,鄒憶青共同編劇,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崔景富、閆懷禮、劉大剛等主演,李世宏、李揚、張雲明、里坡等擔任主要配音。

該劇講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降妖伏怪,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修正果的故事。

孫悟空是中國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著作《西遊記》中的角色之一,諢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豬悟能、沙悟凈的大師兄。孫悟空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拜菩提祖師學會長生之道、七十二變、筋斗雲,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

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隨心變化。他占花果山稱王,大鬧東海龍宮,被天庭招安為弼馬溫,又因嫌官小反下天自稱齊天大聖,然後擊敗天軍復被天庭詔安封為有官無祿的齊天大聖,大鬧天宮時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中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與如來佛祖鬥法,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後經觀音點化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成正果,被封為斗戰勝佛。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忠誠、嫉惡如仇,在東亞文化圈中成為了機智與勇敢的化身,中國民間有人將它奉為神明崇拜。孫悟空代表了古代中國人善良、正義、不阿的情懷和追求。

㈡ 吳承恩西遊記

當初天地一片混沌的時候,盤古大帝拿著斧子劈開了一片黑暗,出現了天與地,這是天與地的分離。而後盤古大帝犧牲了自己,身體和精神化為了山川大地,河流湖泊,創造了世間萬物,還用自己的靈氣創造出了一個神,那個神就是鴻鈞老祖。鴻鈞老祖最疼愛的弟子就是通天教主了,通天教主其實是孫悟空的前世……

㈢ 吳承恩寫西遊記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目的

寫作目的:諷刺當時的社會風氣,表現出自己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不滿情緒。

寫作背景:吳承恩自幼聰穎敏慧,少年時代即以文名冠鄉里。「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所著雜記數種,名震一時。」 喜讀野史,愛聽神怪傳說,對日後撰寫西遊記有相當幫助。

中秀才後因不喜科舉八股文,故屢試不第。後因母老家貧,不得已屈就。但性格傲岸,最後放浪詩酒而過餘生。

吳承恩簡介

1500年(大明弘治十三年)吳承恩出生於淮安府山陽縣一個學官淪為商人的家庭。

1529年(嘉靖八年),吳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創辦的龍溪書院讀書,得到葛木的賞識。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吳承恩大44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

1551年(嘉靖三十年)吳承恩接任河南新野縣知縣。修建行台察院,尊經閣,增修儒學,表彰貞節,興辦水利等德政事跡。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周遊湖南新化(古梅山)賣文寫書為生。

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浙江長興縣丞,常與友人朱曰藩豪飲,寄趣於詩酒之間,和嘉靖狀元沈坤,詩人徐中行有往來。

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終因受人誣告,「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約六十七歲時到過杭州,活了大約83歲,晚年在貧窮中逝世。

(3)西遊記吳承擴展閱讀

西遊記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

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

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

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西遊記》的作者明代人吳承恩(有爭議)生活在明代的中後期,歷經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慶、神宗萬曆五個時期。

明朝中後期的社會情況和開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正不斷激化,並且日趨尖銳。

思想文化上啟蒙思想興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漲,市民文學日益蓬勃發展,小說和戲曲創作進入到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㈣ 西遊記的作者到底是吳承恩還是羅貫中!~~~~~~~~

近現代學者一般認為吳承恩是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的最後完成者。

吳承恩家祖籍安東,即淮安市的漣水縣,元末明初遷居當時淮安河下,至吳承恩已五代。

五十歲左右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後,隆慶四年(1570年)開始著力撰寫《西遊記》。吳承恩晚年放浪詩酒,貧老以終。

吳承恩擅長繪畫、書法,多才多藝。其主要成就在於最後完成《西遊記》。此書一問世,就被譽為「四大奇書」之一,成為世界文壇瑰寶。

(4)西遊記吳承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明代中晚期的作品,最初版本只署「華陽洞天主人校」,雖不知道這個「華陽洞天主人」是誰,也不知道他只是校對了一番,還是寫定者之一。

可以肯定的是,有一位高手做了全書的統稿、編排、潤色工作。但書的作者絕不是憑空寫出來這100回的。那時文人和書商合作,或者書商本身就是文人。

大概乾隆年間,有人在一本《淮安府志》里發現了這么一條:吳承恩:《射陽集》四冊□卷、《春秋列傳序》《西遊記》(方框里那個字原本就丟了)。

雖然是一條孤證,但大部分的人卻是相信了。魯迅、胡適也都採納了這個看法。經他們宣講,吳承恩是百回本《西遊記》作者的事,就被大眾認可。20世紀20年代,鉛印出版了第一部署名「吳承恩」的《西遊記》。1949年以後,出版的《西遊記》,都遵從胡適和魯迅認定的結論。

㈤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的簡介

其實有很多妖怪並不是孫悟空打不過,而是這些妖怪孫悟空根本就不能打,因為這些妖怪的後台都很強大,比如說紅孩兒,最後成為了觀音菩薩旁邊的童子,南海觀世音菩薩的強大,相信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如果孫悟空隨隨便便就把紅孩兒給打了,那麼就相當於沒有給觀世音菩薩面子,而且觀世音菩薩座下的坐騎也曾經下界為妖,這個孫悟空就更不能打了,類似的狀況還有很多,所以西遊記中的妖怪不是說打就能打的,當然除了這個最主要的原因之外,還有可能是以下幾點原因:

3、孫悟空故意的

也有一些妖怪是孫悟空故意不打死的,因為在西遊記原著當中,有好多次孫悟空與唐僧的意見都不合,孫悟空也想藉此機會來敲打一下唐僧或者豬八戒,意思就是告訴他們:「打妖怪的事情都歸我,但是到最後師父卻不領情,你們在心裡必須知道這一點,否則我就不幹了。」

㈥ 關於西遊記吳承恩的名人名言

1、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吳承恩 《西遊記》

2、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吳承恩 《西遊記》

3、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吳承恩 《西遊記》

4、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 。 ——吳承恩 《西遊記》

5、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吳承恩 《西遊記》

6、系春情外柳絲長,隔花人遠天涯近 ——吳承恩

7、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 ——吳承恩 《西遊記》

8、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 ——吳承恩 《西遊記》

9、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 ——吳承恩 《西遊記》

10、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吳承恩 《西遊記》

11、尿泡雖大無斤兩,秤砣雖小壓千斤 ——吳承恩 《西遊記》

12、寧惡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吳承恩 《西遊記》

13、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吳承恩

14、乾坤浩大,日月照鑒分明; 宇宙寬洪,天地不容奸黨。 使心用術,果報只在今生; 善布淺求,獲福休言後世。 千般巧計,不如本分為人; 萬種強徒,怎似隨緣節儉。 心行慈善,何須努力看經? 意欲損人,空讀如來一藏! ——吳承恩 《西遊記》

15、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 靈福地,真個賽天堂!吳承 ——吳承恩 《西遊記》

16、只要你心誠志堅,念念回首處,既是靈山。 ——吳承恩 《西遊記》

17、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吳承恩 《西遊記》

㈦ 《西遊記》是吳承恩寫的嗎

數百年來一直是一個歷史懸案。二十年代,胡適與魯迅從清代學者中論證出《西遊記》作者是淮安嘉靖中歲貢生吳承恩。但是,從目前所能見到的各種《西遊記》版本,都沒有一部是署名吳承恩所作的。最近,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推出《話說吳承恩———〈西遊記〉作者問題揭秘》一書,提出《西遊記》的作者不是吳承恩,而是明嘉靖的「青詞宰相」李春芳。其考證思路是從世德堂本《新刻出像大字官板西遊記》卷首的「華陽洞天主人校」的「校」字入手,對比楊致和《西遊記》和朱鼎臣《釋厄傳》兩個版本之間增、刪、改的故事情節變化及發展,論證小說的成書過程,理順這三個版本的出版順序,結合其中所體現的佛、道、儒三家思想脈絡,追根溯源論證《西遊記》作者的閱歷及身份,考證出《西遊記》一書與吳承恩毫無關系,真正作者應為明嘉靖時代的「青詞宰相」李春芳。
吳承恩有詩《贈李石麓太史》,石麓為李春芳的號。李籍隸江蘇興化縣,嘉靖年間狀元及第,因善撰「青詞」而累升宰輔。少時曾在江蘇華陽洞讀書,故又有號「華陽洞主人」。曾受命總校《永樂大典》。在《西遊記》第九十五回有一首詩:「繽紛瑞靄滿天香,一座荒山倏被祥;虹流千載清河海,電繞長春賽禹湯。草木沾恩添秀色,野花得潤有餘芳。古來長者留遺跡,今喜明君降寶堂。」沈先生發現,這首詩的第四、五、六、七四句,暗含「李春芳老人留跡」,與卷首「華陽洞天主人校」指的是「編撰《西遊記》」之意。
胡適與魯迅主張吳承恩為《西遊記》作者的根據是明天啟間《淮安府志》,該志記有吳承恩作《西遊記》,但未說明此為何類圖書。清代咸豐重刻《淮安府志》刪去這一條。
1983年末,章培恆先生在《百回本〈西遊記〉是否吳承恩所作》中指出,從《西遊記》問世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三百餘年裡,各種刊本或署朱鼎臣編輯,或只署華陽洞天主人校而不署作者姓名,或署丘處機撰,沒有一本承認吳承恩的著作權。胡適1921年的《西遊記序》也說此作「是明朝中葉以後一位無名的小說家做的」。後來魯迅先生力主吳承恩說,胡適得到魯迅抄給他的材料,便在《〈西遊記〉考證》中也持此主張。然而細觀他們的考證,所依據的間接材料有二條,直接材料僅一條。
間接材料1:吳玉搢(1698-1773)《山陽志遺》卷四:天啟舊《志》(指天啟《淮安府志》)列先生(指吳承恩)為近代文苑之首,雲「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復善諧謔,所著雜記幾種,名震一時。」初不知雜記為何等書,及閱《淮賢文目》,載《西遊記》為先生著。考《西遊記》舊稱為證道書,謂其合於金丹大旨,元虞道園有序,稱此書系其國初邱長春真人所撰;而郡志謂出先生手。天啟時去先生未遠,其言必有所本。意長春初有此記,至先生乃為之通俗演義,如《三國志》本陳壽,而《演義》則稱羅貫中也。書中多吾鄉方言,其出淮人手無疑。或雲:有《後西遊記》,為射陽先生撰。
吳玉搢距《西遊記》問世已近二百年,判斷的依據又唯有明天啟《淮安府志》,他的發言權其實和我們差不多。
間接材料2:阮葵生(1727-1789)《茶餘客話》卷二十一:按舊《志》,稱射陽性敏多慧,為詩文下筆立成,復善諧謔,著雜記數種。惜未注雜記書名,惟《淮賢文目》載射陽撰《西遊記》通俗演義。是書明季始大行,里巷細人樂道之,而前此未之有聞也。……按明郡志謂出自射陽手,射陽去修志未遠,豈能以世俗通行之元人小說攘列己名?或長春初有此記,射陽因而演義,極誕幻詭變之觀耳;亦如《左氏》之有《列國志》,《三國》之有《演義》。觀其中方言俚語,皆淮上之鄉音街談,巷弄市井婦孺皆解,而他方人讀之不盡然,是則出淮人之手無疑。
這里判斷的唯一依據仍是天啟《淮安府志》,據魯迅先生分析,阮葵生實際上是據吳玉《山陽志遺》卷四寫成,因為它沿襲了該書將《淮安府志》中「復善諧劇」作「復善諧謔」的誤書。吳、阮兩人都提到書中淮上方言,但都是在先肯定吳承恩之作就是小說《西遊記》之後的旁證,但學術界對小說中的方言問題一直有較大爭論,清初黃太鴻《西遊記證道書跋》就已稱:「篇中多金陵方言」。清代稱吳承恩為作者的還有丁宴《石亭記事續編》、焦循《劇說》等,但他們或據《淮安府志》,或依《茶餘客話》,這意味著將著作權判給吳承恩的依據其實只有一條。
直接材料:天啟《淮安府志》卷十九《藝文志》一《淮賢文目》:吳承恩:《射陽集》四冊口卷;《春秋列傳序》;《西遊記》。章培恆先生根據這條材料,從正反兩方面進行了論證。正面:《淮安府志》沒有說明吳承恩《西遊記》的卷數或回數,也沒說明該篇的性質。歷史上常有兩種著作同名的現象,如清初沈謙與唐孫華就各有一部《東江集鈔》,明代與清代都有一部小說名為《如意君傳》。約比吳承恩大二十歲的安國也寫過《西遊記》,不過那是游記之作。因此,並不能據此斷定吳承恩的《西遊記》就是百回本《西遊記》。反面:清初著名藏書家黃虞稷的《千頃堂書目》卷八史部地理類有如下著錄:唐鶴征《南遊記》三卷吳承恩《西遊記》沈明臣《四明山游籍》一卷其時距萬曆二十年(1592)《西遊記》首刻刊行已有半個多世紀,它已是大家熟知之書,可是黃虞稷卻將吳承恩的《西遊記》明確歸入地理類,足見該書只是一般意義上的游記,就像與吳承恩同時代的人寫過《東游記》、《南遊記》之類的游記一樣。
專家們認為,關於《西遊記》作者歷來有種種不同說法,大都否認為吳承恩所作。也有人認為,關於《西遊記》作者,以往也有人提出是李春芳。只根據《西遊記》中的一首詩是暗含李春芳,還不夠有說服力,這只能是一家之言。要真正解開《西遊記》作者的歷史之謎,還需要進一步發掘更多的第一手資料。

㈧ 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寫錯了哪四大常識性錯誤

歷史上的《西遊記》,到底是不是吳承恩所寫,這還存在一定學術爭議,但從《西遊記》作者不明朗這一角度來看,這本書在明朝盡管備受歡迎,但在文壇地位應該並不高,否則作者必被史書隆重銘記。這就如《金瓶梅》一樣,如今我們認為是千古奇書,價值不可估量,但當時作者卻「恥於署名」,只用小號筆名「蘭陵笑笑生」,讓人無法一窺作者是誰。當然,金瓶梅作者神秘未知,但《西遊記》作者我們姑且認為是吳承恩吧。

用今天的環境來比喻,《西遊記》就是網路小說、通俗小說,格調不高,屬於下里巴人讀物,真正文人恥與為伍,所以當時作者不想為人所輕,就隱藏了真實姓名。另一方面,《西遊記》雖然故事精彩,但格調不高,的確不夠嚴謹,至少存在四大常識性錯誤,吳承恩寫錯了,我們卻還不太清楚。



當然,即便《西遊記》存在這些常識性漏洞,但也絲毫不減名著風采。一部數十萬字的作品,場面宏大,人物眾多,想要處處正確,不出一絲錯誤,難度實在太大,吳承恩的錯誤可以理解。但,理解吳承恩的失誤,卻不代表我們可以無知。

㈨ 吳承恩是怎麼寫出《西遊記》的

吳承恩的家鄉,自古淮水為患,很早就產生了與治水有關的神話傳說。無支祁就是大禹治水時收服的一個水神,他原是一個神通廣大的猴精,後來被鎮鎖在淮陰龜山腳下。而吳承恩根據無支祁的形象而演化塑造了孫悟空的形象。

那麼孫悟空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猴子應該住在山上,可吳承恩的老家淮安看不到山,孫悟空的「老家」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吳承恩心中不明。吳承恩聽說淮安東北100千米遠的地方有座大山,叫「雲台山」,常有人到那兒去燒香敬佛。於是,吳承恩就決定去實地看看。

吳承恩離開家鄉,聽說雲台山在海里,與大地並不連接。他請一位老漁民幫忙,在海上漂流一天一夜,方才上了雲台山,住在一座大廟里。雲台山,前有前雲台,中有中雲台,後有後雲台,大大小小136個山頭,連綿100多千米。但他不願就此罷休,還是繼續四處尋游。

一天傍晚,吳承恩轉到一個彎弓似的山腳下,發現這里花草繁多,蒼松翠柏,交相掩映,有一棵松樹倚崖屹立,如同一把蓋天大傘,非常壯觀。吳承恩找到一個樵夫詢問,得知這兒叫「薔薇峰」。

吳承恩請樵夫做向導,打著燈籠,穿過桃樹林,進入神秘的山洞中,他被眼前各種奇形怪狀、千姿百態的大小山洞吸引住了。圓的、方的、窄的,洞與洞還互相通連。樵夫把吳承恩領到一個像間房子那麼大的山洞裡,只見裡面有很多又光又圓的大石頭。樵夫說,很久以前,一隻老猴子,帶著一群小猴子到這兒找果子吃。老猴子看見一條瀑布從山頂直瀉下來,就叫小猴子進去看看。小猴子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一個敢進去。老猴子就自己沖過去,睜眼一看,原來是個大山洞,上面是山,

下面是水,洞口掛著一條透明的水簾,確實是個隱蔽安身的好地方。後來,老猴子就讓所有的小猴子都搬到這住,自己也就當起了猴王。

樵夫繪聲繪色的敘說,引起了吳承恩的興趣。他邊看邊想,邊想邊記。後來寫作時,吳承恩就把薔薇峰當做孫悟空的「老家」,那長滿花果的大山,吳承恩就叫它「花果山」,掛著水簾的山洞,吳承恩就叫它「水簾洞」。

吳承恩又結合《西遊記平話》中的故事,最終寫成了一本長篇神魔巨著,吳承恩將它取名為《西遊記》。

㈩ 吳承恩是在什麼時候寫西遊記的

西遊記是吳承恩在明代的時候寫的,具體時間歷史並沒有記載。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10)西遊記吳承擴展閱讀:

貞觀年間,玄奘載譽返回長安。他從印度帶回了多尊佛像,而這些佛像也成了中國製作佛像的參照標准。據專家介紹,此次展出的這尊善業泥像可能就是參照玄奘帶回的佛像製作的。

在這尊善業泥像背後,刻有「印度佛像大唐蘇常侍等共作」十二字銘文,也直接說明了這尊泥像和印度的淵源。而印度兩字的出現,也說明了在唐代,除了天竺之外,已經有了印度這個稱謂。

《西遊記》非吳承恩原創:

據專家介紹,《西遊記》的作者為吳承恩,但是吳承恩並非西遊記故事的原創者,而是集大成者。

此前,在甘肅張掖博物館曾對外公布了一組「西遊記」壁畫,在約十六平方米的牆面上,繪制著10個西天取經的故事。據專家考證,這批壁畫的繪制年代可能應是元末明初,這就意味著,要比吳承恩寫《西遊記》的時代還要早200多年。

此外,在敦煌莫高窟中,也發現了唐僧取經壁畫,比大佛寺的又要早一百多年。在壁畫中,取經的隊伍只有唐僧和孫悟空兩個人,而這也正是西夏(北宋)這一時期流傳的「西遊記」版本,或許是最早的《西遊記》。

「西遊記」的故事雖然成型很早,但由於一直沒有具體的作者,使得這部作品的改編整合者吳承恩成了作者,從而名垂青史。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