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古夏朝遺址

古夏朝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2-25 00:22:25

『壹』 中國古代史中的夏朝到底有沒有存在過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夏朝的存在只被國內史學家所承認,外國人始終有非常多數量的學者對中國到底有沒有夏商時代持懷疑態度,這種懷疑一直持續到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對夏朝考古的不斷進展,中國古代存在夏王朝最終為國際社會所承認。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記載的王朝,開啟了中國之後兩千多年的輝煌,對這個王朝我們應該抱有敬意。

『貳』 為什麼歷史上明確記載的夏朝,現實卻沒有考古遺跡

首先要知道夏朝的歷史太悠久了,距離現在少說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再加上那個時候的工藝以及造物水平也不是很發達,所以很多東西也並不能存在很長的時間,有可能會在時間的侵蝕之下變得盪然無存,想要去發現一絲蛛絲馬跡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出現了現在這種光有記載,卻沒有考古遺跡的情況。


不僅如此,現在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夏朝根本就沒有存在過,只是我們的祖先憑空杜撰出來的,畢竟夏朝所處在的時代相當於是上古年間,特別是夏朝的開國皇帝大禹還帶有一些神話的色彩,所以就導致人們產生了這種想法。但是無論夏朝存不存在,對於我們來說都不要太過認真的去爭辯它,只需要慢慢的等待強有力的證據就可以了。

『叄』 考古學家在哪個平原發現了夏王朝的一座城都遺址,

夏朝的都城有過多地,考古發掘的主要是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的夏朝都城版,目前發掘過的有偃權師二里頭遺址夏墟。
年代分布約為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一說前1730年~前1720年)。1959年開始發掘,遺存可劃分為四個時期。遺址內發現有宮殿、居民區、制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跡。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二里頭遺址是二里頭文化的命名地,並初步被確認為夏代中晚期都城遺址。
二里頭遺址位於偃師市二里頭村,該遺址南臨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黃河,范圍包括二里頭、圪壋頭和四角樓等三個自然村,面積約3平方公里。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里頭遺址對研究華夏文明的淵源、國家的興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設、王宮定製等重大問題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學術界公認為我國最引人矚目的古文化遺址之一。

『肆』 夏朝是否存在現在已經找到了考古證據了嗎

夏王朝的存在不容置疑,是絕對真實的事情。證據就是我們先民古老的歷史記憶,這就是我們傳世文獻中的眾多記載。雖然記憶或許會有偏差,但記憶本身是真實可靠的。

在懷疑古代的趨勢最為嚴重的時候,夏商兩代都受到了極大的質疑,他們懷疑這兩個朝代是否真的存在。同時,西方歷史學家對這兩個王朝的存在也不認識。我們想說的是,西方歷史學家和中國歷史學家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是,西方歷史學家比我們更依賴考古學。中國史學界對所傳文獻的關注度更高。然而,西方史學界並沒有大量的文獻流傳。他們更多地依靠考古發現來構建歷史譜系。

『伍』 夏朝是否存在現在已經找到了考古證據了嗎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夏西起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東至河南、山東和河北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北部,北及河北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

西方文明以印歐人為主體,帶著先進的技術,通過「青銅之路」向東方遷移,逐步影響東方,或征服、或融合東方土著部落,發展出新文明。

最原始的《山海經》因年代久遠,也許是用最原始的、不成熟的文字書寫,後世無法完全讀懂,因此古人在整理過程中不斷編造,拼湊出來的《山海經》就顯得的光怪陸離。那麼,哪個朝代的文字最原始呢?當然是夏朝或三皇五帝時期

據此,當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夏王朝紀年范圍是在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與夏朝年代對應的夏文化是存在的!!!記錄是有的!!!

就在祖國的山川溝壑裡面。夏文化的二里頭類型的分布范圍比較廣: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陝西等等。

外國人不願意承認華夏的文化有著近5000年的文明。在他們的眼中中國只有不到4000年的文明(3000多年)。其實夏朝遺址已經發現了,夏朝的遺址集中在河南偃師二里頭處,學界稱「二里頭文化」。考古界認為二里頭一期、二期屬於夏文化。二里頭的地理位置,恰與古籍記載中的「太康仲康居斟」「桀居斟」相同,並發現有大型宮殿遺址和文物,因而它應當是夏的一處帝王都。

『陸』 四千年前上古都城,夏朝的起源地在哪裡

夏朝的起源地在洛陽城。

首先洛陽是上古神話以及河圖洛書發源地以及上古夏朝之源夏商周三代都城以及中華第一帝國漢魏晉北魏都城和中華第二帝國隋唐和五代都城。商業繁盛超越周漢隋唐的長安洛陽兩都,還有夏族傳說是顓頊部落的一支後裔,夏部落從有記錄開始就是居住在黃河中下游,只是後來跑到了豫西伊洛流域了。

總結一下,綜合上面說的,四千年前上古都城,夏朝的起源地應該是在洛陽,因為古代文明古都中,就洛陽比較符合條件,都像是夏朝起源地了。畢竟當時夏朝經濟是空前大好,國泰民安,綜合實力非常厲害了。

『柒』 歷史上的夏朝,為什麼不被考古學界承認

主要原因是考古學界沒有辦法找到依據,或者是一些文書記載證明夏朝的存在,很多時候夏朝只不過是傳說一樣存在於我們的上下5000年裡。

考古學家們也在進行積極地考古,在河南偃師的二里頭遺址,考古學家認為這是夏朝中晚期的都城,但是並不確定是商朝還是夏朝的,也無從得知。

因為畢竟距離現在也有四五千年了,太多的歷史遺跡已經被時間所掩蓋,但是既然他存在過,肯定會留下蛛絲馬跡的,我們通過時間,繼續尋找著夏朝留存至今的一些痕跡。最後我們可以肯定可以證實夏朝的存在的。

『捌』 古代歷史中的夏朝,是否真實存在

在我們大多數人常識中,中國的第一個朝代就是夏,上承三皇五帝,下接商朝。最初是治水的大禹打下基礎,獲得帝位;然後大禹的兒子啟破壞禪讓制,繼承了帝位,從而建立夏朝。太康失國,少康中興,孔甲馭龍……最後因為夏桀的**,導致民眾反抗,商湯起兵滅掉夏朝,建立商朝。 《史記》以及先秦的一些文獻裡面,都記錄了上述事件。然而你可知道,這些記載到底是否屬實,在史學界卻始終存在爭議。 近年來,關於「夏朝是否存在」的討論,一直在糾纏不清。維護正統的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竭力想要證明夏朝是真實存在的朝代,卻始終不能說服對方。至今,在世界史學研究領域,「夏朝」和「三皇五帝」一樣,都被歸納在「傳說和神話」時期。大家公認,咱中國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郁悶么?有一點點。 二. 簡單來說,歷史學界確定一件事情,大致需要兩方面的證據。其一是文字記載,其二是文物。類似於法庭的「人證物證」。 「反對派」認為夏朝不存在,或者說「夏文明」不存在的理由,主要也就是基於這兩方面的理由。 首先,說夏朝沒有「可信的記載」。 怪事,明明那麼多的古書都有記載,怎麼叫不可信啊? 原來,人家說了,目前出現夏朝最早的,是周朝的《尚書》(當然,《尚書》本身到底是啥時候的,也有爭議)。那會兒,距離夏朝滅亡,都快千兒八百年了,這些記載本身的可信度,是無法核實的。 最有資格證明夏朝存在的,是商朝的文獻記載。可氣的就在這里,目前商朝的文字,流傳下來的只有甲骨文,尚在不斷破譯整理中。而已經翻譯過的記錄中,都找不到關於夏朝的證據。於是有人說了,瞧瞧,夏朝要真存在,怎麼會在商朝的文獻都沒有記載呢? 先秦時代,由於科技較為落後,實物和文獻都很難保留。殷商時期甲骨文的發現,是考古方面的重大突破。 還有文物考證。一般來說,夏朝的歷史,大致應該在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600年這四五百年之間。考古挖掘出來的文物,自然比這年代還要久遠的都有的是(山頂洞人也有兩萬年歷史,北京人都三五十萬年了),然而,據說公認為城市的標志,比如城牆之類的,都沒有發現。所以要證明夏朝這個朝代的存在,證據不足。 三. 還是有些難以接受啊,大家公認了幾千年的朝代,咋說沒就沒了呢? 因為這里的史學,是一門嚴肅的科學。就像說要證明過去一個人存在,假設夏大爺隔現在好幾輩子了,你不能光說,因為祖祖輩輩一直傳有這么個夏大爺,光頭,近視眼,臉上有瘤子,所以就有這么個人。你得找到親眼見過夏大爺的證人來作證才行。光說「我聽某某長輩講過夏大爺的故事」,那就不能算數。 還有夏大爺用過的東西,你不但得找出東西,還得證明這就是夏大爺用過的,才得行。 實物證據的搜集,有時候相當困難 當然了,文字記錄也好,實物考古也好,就目前現狀而言,即使持反對意見的專家,標准說法也應該是「目前的考證尚不足以證明夏朝的存在」,或者說,夏朝的真實性還是一個「存疑」的問題。不能說一定有,也不能說一定沒有。 有那麼一些人,現在就開始下結論,說「夏朝肯定不存在」,那是屬於興奮過度。 四. 西漢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在中國史書中具有非常高的權威。其中記錄了三皇五帝夏商周的事情。不過,精確到年的記載,只從西周末年開始。之前的兩千多年歷史,都只有世代,而沒有人物生存和事件發生的具體年份。 這不但給後世的研究帶來了困難,也給斤斤計較的外國史學家提供了懷疑的影子。比如深受西方影響的胡適先生,回國後便大肆宣稱「東周之前無史」,認為中國文明從東周開始。顧頡剛也曾論證,說「禹」應該指一種爬行類的「蟲」。魯迅先生在小說《理水》里還專門塑造一位「鳥頭先生」來諷刺他。 司馬遷當年著史記時,那真是一絲不苟。為了確保盡量的准確度,他甚至游歷全國各地,走遍萬水千山,去考證古人生活的地勢,去探聽當地的民間傳說。 可以想像,他必然也盡可能地查閱了當時能弄到的各種史學資料,然後對其進行綜合與選擇,寫出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東西。遺憾的是,當初他查閱的許多史料,經過時間的洗刷,尤其是戰亂的破壞,我們今天已經看不到了。 五. 想當初,很多人對於商朝,也一樣視為傳說。司馬遷《史記》中關於商朝的記載,被當作是神話。但隨著甲骨文的研究,商朝當時的文字記錄開始逐漸被整理出來。人們發現,司馬遷的許多記錄,都被甲骨文一一映證了。 於是,商朝的存在,再也不是什麼爭議。 單就史學家而言,司馬遷的人品是值得信任的。他或許會用春秋筆法去為尊者諱,但涉及到具體的事情,卻絕少無中生有,更別說編造一個數百年的朝代了。 位於河南省偃師的二里頭,是一個重要的夏商時期考古遺址 上個世紀末開始的《夏商周斷代**》,其中的一個任務,就是確定夏朝的大致年代。參與**的中國學者,與持反對意見的外國學者,在「夏朝是否存在」的問題上又進行了尖銳的交鋒。在二里頭考古現場,發掘出來了青銅器,以及王宮遺址。中國學者據此認為這說明二里頭有可能是夏朝的遺址。而外國專家則說,二里頭只有青銅器,沒有車,沒有文字,只能作為部落文明,還談不上「夏朝」這個國家。 這個層面上的爭論,其實已經有些無聊了。 二里頭發掘出來的夏代青銅鼎,被譽為「華夏第一鼎」 夏啟到底穿著皮襖還是絲綢衣服登基,大禹處死防風氏用的是青銅斧還是石斧,這些考古學的細節,當然是很嚴謹的科學問題,卻與我們對歷史的感情無關。 有外國人說中國人心中的夏是一種「信仰」,指責對夏的考證是「預設結果的****」。讓他們去說好了。 「夏」在中國人的心中,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時期。那個時期,有一些有趣的古人,發生了一些值得記住的故事。 這就是歷史。

『玖』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為何考古界一直找不到夏朝的遺址

中華文明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源頭也一直都是史學家與考古學家關注與研究的對象。我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卻由於成書比較晚,在考古學上也沒有公認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所以近現代史學界一直有人質疑夏朝存在的真實性,尤其是國際社會一直不承認夏朝的存在。

國際社會對“文明”認可,主要有幾個特徵:文字、金屬冶煉術、城市國家(城邦)、宗教禮儀等。現在在考古學上,也沒有出土任何與夏朝有關的文物,也沒有發現夏朝使用的文字。

雖然現在考古學上沒有充足文獻來證明夏朝的存在,但不可能割據夏朝作為中華民族文化一部分的存在。

『拾』 二里頭考古遺址距今3800年,為何不能說明夏朝的存在

僅有一處的遺址,其實並不能說明夏朝的存在。而且夏朝也是社會全球歷史學家並不承認的一個朝代。所以說還有待於考究。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