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游記
A. 梁衡壺口瀑布主要內容
《壺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記散文,作者用形象生動的語言,細致地描繪了壺口瀑布磅礴,雄壯的氣勢。從黃河的「挾而不服」「壓而不彎」「勇往直前」的精神中,賦予了黃河一種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堅韌剛強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全文寫景細膩,主要藉助了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徵寫出了瀑布的聲響、形狀、態勢及偉力,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寫景不是孤立地寫景,而是在寫景中抒情言志。
一是巧妙地融合在具體的描寫之中,二是巧妙聯想。由小小的壺口瀑布透視黃河博大寬厚的雄壯之美,再由黃河的性格聯想到人歷盡艱難、寧壓不彎、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些都應該牢牢把握,細心領會。
(1)梁衡游記擴展閱讀
瀑布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一道美麗的風景,歷來受到文人畫士的青睞,以之為歌詠的題材。「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膾炙人口,千古流傳。梁衡的佳作《壺口瀑布記》挾雷裹電,震撼人心,含義雋永,耐人尋味。
作者面對奔流不息的黃河、飛流直下的瀑布,激情澎湃,「情動而辭發」,文章也有挾雷裂石、排山倒海的氣勢,與所寫內容的氣勢十分和諧。
文章多用排比、對仗,除了增強文氣外,還增添了文采。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形象、生動。「河裡冒煙,旱地行船」、黑豬落水而成雪白之豚等處的引用,不僅使文章厚重,而且增添了情趣……全文文采斐然,引人品味。
文題為《壺口瀑布記》,但文章所歌頌的並不僅僅是壺口瀑布,而是整個黃河。黃河具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在作者筆下,「蘊偉力而靜持,遇強阻而必摧,繞山嶽而順柔,坦盪盪而存天地」的黃河,不就是華夏民族的象徵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