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游記選
Ⅰ 列舉中國當代游記寫作的有名作家及作品
楊朔、魏巍、秦牧、劉白羽並稱為中國當代散文四大家。
楊朔:《荔枝專蜜》、《蓬屬萊仙境》、《雪浪花》、《香山紅葉》、《畫山綉水》、《茶花賦》、《海市》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故士和祖國》、《在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輕人,讓你的青春更美麗吧》、《依依惜別的深情》,《東方》《語休采英》。
秦牧:《土地》、《花蜜與蜂刺》,《長河浪花集》,
劉白羽:《長江三日》、《日出》,《芳草集》,《第二個太陽》,《中國人民的勝利》
Ⅱ 中國當代名家游記散文集萃的介紹
《中國當代名家游記散文集萃》內容簡介:在轉瞬即逝的時空里,在人生無法重復的過程中,經典打敗了時間的文字、聲音和表情。那些坦誠的語句,那些無畏的吶喊,那些對人類精神的思考,喚醒了我們曾經的期望,鼓起了我們的勇氣,不再虛度年華、懷疑未來。經典的意義更在於常讀常新,無論時光如何變換,它依然是讀者書架上不變的風景。
Ⅲ 當代華人作家寫歐洲游記寫的最優秀的有哪些推薦
朱自清先生的《歐游雜記》,文字極佳。徐志摩寫義大利的一些也很好。老舍的英國雜記寫得妙絕且有趣,而且願意的話,《二馬》這小說本身就是歐洲游記。
林達夫婦的《西班牙旅行筆記》,文筆很美,濃厚的文化氣息,偏重講述歷史和社會演化;另外還有一本《帶一本書去巴黎》
舒國治《理想的下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盪》
這本書寫的不只是歐游(但多是關於歐游的文章),文字不急於展示他的見聞,不刻意渲染某種情感,卻自成一種氛圍。
感受最深的不是他游歷過的風景,而是他對於生活的選擇和態度。
值得一讀。
Ⅳ 高中生適合看的書,推薦幾本
我當年看完文化苦旅,語文成績一下子就上去了
=====================
沒想到點贊的人,這么多。我就補充說說。
這本書,以中國各大文化古跡為線索,講述中國文化歷史,讓我腦子本來支離破碎的文化印象變得系統起來,讓我對古代文人,產生感情。慢慢地,我開始了解他們的遭遇,理解了他們的苦澀,理解了他們的倔強,理解了他們的浪漫,理解他們對待苦難時的恬淡!
從來對語文很頭疼的我,開始對語文產生興趣!興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師!
漸漸地,我發現我在做古詩文賞析的時候,不在直勾勾地盯著詩而一籌莫展了,我會聯系作者的時代特點,是盛唐還是晚唐,是北宋還是南宋。我還會聯系其遭遇,是罷官,還是遠游。真的是,感同身受地理解作者,才會發現那些之前看起來晦澀的文字,突然飽含了感情。所以自然而然,解答起來就容易很多!現代文理解也同樣變得容易了許多,畢竟中國文人很多特點一脈相承。而且余秋雨高超的文字水平對我語感也非常有幫助。我發現我的文筆也開始細膩起來!到後來,我的作文竟然被老師當眾讀了出來。
高中生活,分秒必爭的生活,繁重的卷子,習題,有時候愣神都是一種奢侈。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讀課外書真的需要挑一些這樣的「干貨」去讀一讀。
時間真快,一晃,高考過去10年了
Ⅳ 中國現當代文學散文的發展歷程
中國近現代散文發展歷程如下:
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斷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並揭示其社會意義,其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加工創造。
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而是著重於表現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具有選材、構思的靈活性和較強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語言不受韻律的限制,表達方式多樣,可將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融為一體,也可以有所側重。
根據內容和主題的需要,可以像小說那樣,通過對典型性的細節如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寫、心理刻畫、環境渲染、氣氛烘托等,也可像詩歌那樣運用象徵等藝術手法,創設一定的藝術意境。
散文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雜文、短評、小品、隨筆、速寫、特寫、游記、通訊、書信、日記、回憶錄等都屬於散文。總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廣泛、寫法靈活、語言優美,能比較迅速地反映生活。
(5)當代游記選擴展閱讀:
散文發展歷程:
先秦時期:包括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諸子散文以論說為主,如《論語》《孟子》《莊子》;歷史散文是以歷史題材為主的散文,凡記述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文章和書籍都是歷史散文,如《左傳》。
兩漢時期:西漢時期的司馬遷的《史記》把傳記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東漢以後,開始出現了書、記、碑、銘、論、序等個體單篇散文形式。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四人被後世譽為漢賦四大家。
唐宋時期:在古文運動的推動下,散文的寫法日益繁復,出現了文學散文,產生了不少優秀的山水游記、寓言、傳記、雜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時涌現。
明代時期:先有「七子」以擬古為主,後有唐宋派主張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較為有名的是歸有光。
清代時期:以桐城派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義理」的體現。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對我國古代散文文體加以總結,分為13類,包括論辯、序跋、奏議、書說、贈序、詔令、傳狀、碑誌、雜說、箴銘、頌贊、辭賦、哀奠。
Ⅵ 孫伏園故居
孫伏園(1894~1966),原名福源,字養泉,筆名伏廬、柏生、桐柏、松年等。紹興人。現代散文作家、著名副刊編輯。
早年在山會師范學堂、北京大學學習,兩度成為魯迅的學生。1912年任北京《晨報》副刊編輯,人稱「副刊大王」。魯迅名作《阿Q正傳》即在該報首次連續發表。後又應邀主編《京報》副刊。1927年3月,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 至冬回上海,創辦嚶嚶書屋,出版《貢獻》半月刊。1928年主編《當代》,旋即赴法國留學。抗日戰爭時期,曾任重慶中外出版社社長。1939年3月, 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後歷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設計委員兼《士兵月報》社社長,齊魯大學國文系主任,大竹鄉村工作人員訓練班主任。1945年去成都,先後在華西大學和銘賢學院任教,同時主編成都《新民報》。
建國後,孫伏園被任命為政務院出版總署版本圖書館館長。其著作主要有《伏園游記》與《魯迅先生二三事》。
Ⅶ 海市是當代女作家什麼的游記散文
①穿越戈壁灘時,你會忽然覺得,世界原來竟是如此單純。
②天很藍,藍得像海,一無雜質。悠悠白雲飄來,絲絲縷縷地繞在頭頂,天幕有如巨幅浮雕。地很平,一馬平川。視線里彌漫著黃褐色的沙地,從車輪下一直通向地球的盡頭,眼裡除了黃沙還是黃沙。粗糙的沙灘散落著碎石般的沙礫,精細的沙丘上刻著一圈圈年輪般的波紋;日月凝聚而成的沙崗,如長堤般延綿伸展;路邊掠過廢棄的村落,斷牆殘垣仍是一片觸目驚心的灰黃……偶爾有遠遠的山,卧龍似地蜿蜒著。如黑黢黢的樹根糾集、纏繞在一起。皺折卻整齊而光滑,透著西北的蒼勁。峰頂的積雪分外鮮明,藍瑩瑩地閃爍,像一雙雙蒼茫而憂郁的眼睛。
③旋風突然就出現了。風夾裹著黃沙,像一隻只倒扣的金鍾,呈U字形,底部緊貼著戈壁灘,任意地旋轉舞蹈著。那是一頁奇妙的圖景,大漠上凝固的黃色成為一塊巨大的底版,與游弋的黃色旋風渾然一體。鏤空的風柱又似一支急促的噴泉,安慰著沙漠里的行人。再沒有更多的顏色了。戈壁只有單純得近於單調的金黃。
④出涼州、經張掖、過酒泉,漫漫長途,古城的綠洲與綠洲之間,沒有河,沒有泉,也沒有井。黃沙古道,掩埋了多少流放者飢渴的白骨和焦灼的靈魂。真的沒有綠樹也沒有河流么?蒼天在上,誰能拯救這荒茫死寂的戈壁?
⑤昏沉沉的睏倦中我睜開眼。如閃電掠過黑夜,我的眼睛為之一亮——那是海么?灰藍色的水波洋溢著,彌漫著,懸浮於沙洲之上,寧靜而安謐。水上橫一道長長的湖堤,堤上有樹,清晰而精緻的樹影,一棵棵生動地排列著,像故鄉西湖十景之一的蘇堤春曉。更奇妙的是,水面上還映著綠樹的倒影,水墨畫一般,朦朧得柔美。在沙漠的驕陽和乾旱中,那水,想必是清涼又甘甜的。
(選自《張抗抗散文自選集》)
Ⅷ 鄂爾多斯地區哪個書店有當代中國游記一百篇這本書
去新華書店教育書店那問問
Ⅸ 當代中國第一詩人潘正偉成名作品有哪些
中國來當代大理詩人潘正偉源先生作品極其豐富,題材新穎別致,所涉范圍博大精深,敢於挑戰禁區,做眾生不敢做之事,說眾生不敢說之話,應該說其腦海中、筆端下產生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夠成為當今中國中華文學中的精品。
如果硬是要舉出一些代表作品之類的話,我認為《執著人生》、《永平霽虹橋懷古》、《不忘初心》、《王者之音》、《初心無悔》等作品都是很不錯的,可以說,隨便列舉一兩篇,都足以讓大理潘正偉先生在文學界傲視群雄,讓潘先生自信滿滿地站立於文學世界的巔峰
Ⅹ 現當代是什麼意思跪求一篇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游記,謝謝
你問的是現當代文學的劃分嗎?一般都認為1917年——1949年為現代,1949年至今為當代。
《中國當代名家游記散文集萃》里有許多的游記,你可以去選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