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遺址灰燼
Ⅰ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厚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
(1)北京人開始使用火。 (2)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專化過程中的一大屬進步。 (3)居住有了房屋(或:會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 (4)出現了農耕。(或:原始農業產生) (5)原始居民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或:社會的進步) |
Ⅱ 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獸骨和葉子。 證明了什麼急
證明了北京猿人已來經能控制和利用源火了。用火取暖,燒熟食物,把火控制到一起,保持長久不熄。
意義: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吃到熟食,縮短了消化過程,促進了體質的發展。火還可以照明,防寒,驅趕野獸。
火的使用,增強了北京人適應大自然的能力,實現了北京人第一次對自然力的支配,是北京人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的證明。
Ⅲ 結合「北京人遺址的灰燼堆積層」這個圖,知道北京人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術有什麼作用
說明了比只會使用天然火,不會保存火種的元謀人,有了很大的進步,是人類進化史的一大進步
Ⅳ 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證明了什麼它所證
證明了北京人學會了使用火
Ⅳ 考古學家在北京人遺址發現四層面積較大且較厚的灰燼層。這一發現,說明當時北京人的生產生活狀況是( )
A.會使用火。在周口店第一地點發現用火遺跡,把人類用火的歷史提前了幾十萬年。遺址中發現有5個灰燼層、3處灰堆遺存以及大量的燒骨,灰燼層最厚處可達6米。這些遺跡表明北京人不僅懂得用火,而且會保存火種。
B.種植水稻,指的是浙江的河姆渡遺址;C.燒制彩陶,應當是山西的半坡文化;D.鑄造司母戊鼎,是商朝時期的事情。
距今幾十萬年前就生活在北京西南的「北京人」已懂得用火,並創造出了豐富的文化。用火與取火,是人類支配自然的第一次嘗試,它揭開了人類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輝煌篇章。
(5)北京人遺址灰燼擴展閱讀:
火塘、原地燒結土、燒石、燒骨等古人類用火遺物、遺跡的密集出現,它們為「北京人」用火行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素材。
中國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高星介紹,猿人洞第4層位是前人記錄中的「灰燼層」,或稱「上文化層」,其間不僅有「北京人」用火證據的存留。
發掘結果表明,遺址疑似用火區沉積物很可能經歷了700℃以上的加熱,而自然火一般無法達到如此高的溫度。高星表示,這些磁性、色度異常的沉積物可能受到人類控制用火的作用。
研究發現,猿人洞的第4層和第6層灰燼中含有硅質體,即找到了證明「北京人」用火的一種證據,說明「北京人」在第4和6層位所處的年代(距今40萬-50萬年)已經可以有控制地用火。
Ⅵ 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還有在火中燒過的石塊,獸骨和樹的種等 這句話證明
證明在50-70萬年以前,早期人來就生活在這里,並且已經會打獵和用火,對科學研究古人有很大幫助,事實除上面就是咱中國在50萬年前也有人類了,並且很高級。還有周口發現的化石是最完整的頭蓋骨,基本就是一個整的骷髏頭
Ⅶ 考古人員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他們用火的遺跡十分集中,灰燼堆得很厚,最厚處有6
根據題干給出的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他們用火的遺跡十分集中,灰燼堆得很厚內,最厚處有容6米可知北京人學會了控制火的技術.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他們用火燒烤食物、驅趕野獸,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
故選B.
Ⅷ 考古人員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木炭和幾處較大的灰燼堆...
【答案】D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考古人員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大量木炭和幾專處較大的灰燼堆,屬這說明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故選D。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有關北京人的史實
點評:關於北京人的史實,還可以考查的有:北京人距今約70萬——20萬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會直立行走,製造打制石器,過著群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