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有哪四個洲
『壹』 西游記裡面的四大部洲具體指哪裡
在《西遊記》的一開篇,作者吳承恩便給我們介紹了一個奇特的國際:「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國際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
東勝神洲
梵語弗於逮。亦雲弗婆提。華言勝身。以其身勝南瞻部洲故也。又翻為初。謂日初從此出也。在須彌山東。其土東狹西廣。形如半月。縱廣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長八肘。人壽二百五十歲。吳承恩將「四大部洲」組織為玉皇大帝統轄下的國際,將佛祖如來封做西牛賀洲的總管,唐僧取經就向那裡去取。唐僧取經的出發地,是與西天相對應的東土,即南贍部洲的大唐帝國。南贍部洲再往東,就是東勝神洲。吳承恩想像東勝神洲內有一「傲來國」,國中的花果山便是孫悟空的誕生地;而此山又是道教神仙體系的「十洲三島」的龍脈之地。
西牛賀洲
梵語瞿耶尼。華言牛貨。為彼多牛。以牛為貨。故名牛貨。佛言其多牛、多馬、多珠玉。在須彌山西。其土形如滿月。縱廣八千由旬。人面亦如滿月。人身長十六肘。人壽五百歲。(牛、馬、珠玉是福報的表法,此處為能夠帶來必定福報的外道諸法。此土眾生代表印度其時導人向善的外道宗教階級。)由四大天王之一的西方廣目天王護衛。在我國小說《西遊記》中,如來佛地點的大雷音寺便是坐落西牛賀洲。
南贍部洲
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閻浮是樹。提是洲名。因建立稱。故名閻浮提。在須彌山南。其土南狹北廣。形如車廂。從廣七千由旬。人面亦像地勢。人身多長三肘半。於中有長四肘者。人壽百歲。中夭者多。坐落須彌山之南方鹹海中,亦稱「閻浮」、「閻浮提」。以島上盛產贍部樹,故名。此洲狀如車形,洲中有金剛寶座,全部菩薩將登正覺,皆坐此座。洲南邊三由旬半,東、西、北三邊各長兩千由旬。
北俱蘆洲
梵語郁單越。華言勝處。以其土勝三洲故也。在須彌山北。其土正方。猶如池沼。縱廣一萬由旬。人面亦像地勢。人身長三十二肘。人壽一千歲。命無中夭。
修成佛門正果的神佛之中,很多為三清門下道家中人,卻被如來招募而去,如元始天尊門下「玉虛十二門人」中的普賢真人,文殊廣法天尊和慈航道人,均投靠如來而去,分別成為後來的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和觀音菩薩。三清頗覺灰心喪氣。遂與如來達成協議:將全國九洲島和天界從頭劃分為四洲,分別為東勝神洲、南儋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東方東勝神洲由十洲三島中的很多海外仙山仙島組成,由三清統轄,上面居住著三清和一眾諸天諸神、天界天仙、三界萬神,後來三清交由那經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又經億劫,始證玉帝的玉皇大帝打理;西方西牛賀洲為如來的勢力范圍,以天竺靈鷲山雷音寺為中心,住著成千上萬的佛、菩薩、羅漢、金剛等等,由如來佛祖自己統轄。
在《西遊記》里,如來佛祖關於「四大部洲」有著自己的評估。《西遊記》第八回中寫道,佛祖在某年的七月十五舉行了一場盂蘭盆會。在這次會上,佛祖通知他下面眾神:「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紛歧。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唇舌凶場,對錯惡海。我今有三藏真經,能夠勸人為善。」
可是,在佛經上的記載卻與《西遊記》中佛祖所說的截然不同。《長阿含經》上說,東勝神洲有三事殊勝:土地極廣、極大、極妙。南瞻部洲的人民勇猛強記而能造業行、能修梵行、有佛出生其土地中,因此三事勝於其他三洲及諸天。西牛賀洲也有殊勝三事,即:多牛、多羊、多珠玉。北俱蘆洲有種種美好的山林、金銀器物等,並且為大眾一起所具有,沒有爭奪、爭論,更沒有盜賊、偽君子、奮斗的事。居民壽足千歲,命終之後,便往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於四洲中果報最為殊勝,可是由於沒有佛出生,因此是學佛的八難之一。
『貳』 西遊記裡面又哪四大洲
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
四大部洲,是十法界中人道眾生所居住的地方,位於須彌山四方,七金山與大鐵圍山間的鹹海中,有四個大洲,稱四大部洲、四大洲、四天下、須彌四洲。四大部洲分別是∶
1.東勝身洲(東毘提訶)∶位於須彌山東方的鹹海中,本洲的眾生人身殊勝,因此以身勝為名。《長阿含經》卷十八說∶「須彌山東有天下,名弗於逮,其土正圓,縱廣九千由旬;人面亦圓,像彼地形。」本洲有三事殊勝∶土地極廣、極大、極妙。
2.南贍部洲(南閻浮提)∶位於須彌山南方,此洲盛產閻浮樹,又出產閻浮檀金。其地形如車箱,人面亦然。此洲人民,勇猛強記而能造業行、能修梵行、有佛出世其土地中,因此三事勝於其他三洲及諸天。
3.西牛貨洲(西瞿耶尼)∶位於須彌山西方,以牛、羊、摩尼寶做為貨幣而行買賣交易。其地形如滿月,人面亦如滿月,此洲有殊勝三事,即∶多牛、多羊、多珠玉。
4.北俱盧洲(北郁單越)∶位於須彌山北的鹹海中,洲形四方,每邊各長二千由旬,狀如盒蓋,由七金山與大鐵圍山所圍繞,黃金為地,晝夜常明。土地具有平等、寂靜、凈潔、無刺等四德。此洲人民面形正方,如此洲地形,人人面色皆相同,身高皆一丈四尺。生活平等安樂,沒有憂慮。
北俱盧洲有種種美妙的山林、河水、浴池、游園、樹果等。器物多是金銀、琉璃、水晶所製成,並且為大眾共同所擁有,沒有搶奪、爭執,更沒有盜賊、惡人、斗爭的事。居民壽足千歲,命終之後,便往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於四洲中果報最為殊勝,但是由於沒有佛出世,因此是學佛的八難之一。
佛教認為世間無數,佛陀歷經多劫的修行,從無限的時空中體驗到世界眾多得難以計算。如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世界一樣,除了地球以外,虛空中還存在有許許多多的星球,是我們無法了
孫悟空就是東勝神州
如來佛事南山和周
犀牛賀州事羅莎的地盤
北俱蘆洲玉皇大帝
『叄』 5、《西遊記》里四大洲 每個洲的民風特點、有哪些妖怪
四大部洲,又稱四洲、四大洲、四天下,是中國佛教中認為的在須彌山周圍鹹海中的四大洲,分別為東勝神洲;西牛賀洲(xī niú hè zhōu);南贍部洲;北俱蘆洲。讀法為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
佛教四大部洲是梵文的意譯,略稱「四洲」。按《阿含經》所說,
四大部洲
人間有四個天下,亦即四大部洲,分別表法四類社會階層里的人道眾生。一是東勝神洲,二是南贍部洲,三是西牛賀洲,四是北俱盧洲。在須彌山四方的鹹海之中。
概況「亦名四洲形量出長阿含經」
一、東勝神洲,梵語弗於逮。亦雲弗婆提。華言勝身。以其身勝南瞻部洲故也。又翻為初。謂日初從此出也。在須彌山東。其土東狹西廣。形如半月。縱廣九千由旬。人面亦如半月之形。人身長八肘。人壽二百五十歲。(梵語須彌。華言妙高。梵語由旬。亦雲逾繕那。華言限量。身長,代表造作諸業之能力。壽命,代表福報的多少。土,代表法;弗於逮相比閻浮提土極廣大且妙。
二、南贍部洲,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閻浮是樹。提是洲名。因樹立稱。故名閻浮提。在須彌山南。其土南狹北廣。形如車廂。從廣七千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多長三肘半。於中有長四肘者。人壽百歲。中夭者多。
三、西牛賀洲。梵語瞿耶尼。華言牛貨。為彼多牛。以牛為貨。故名牛貨。佛言其多牛、多馬、多珠玉。在須彌山西。其土形如滿月。縱廣八千由旬。人面亦如滿月。人身長十六肘。人壽五百歲。
四、北俱蘆洲,梵語郁單越。華言勝處。以其土勝三洲故也。在須彌山北。其土正方。猶如池沼。縱廣一萬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長三十二肘。人壽一千歲。命無中夭。
東勝神洲(東毗提訶)
東勝神洲位於須彌山東方的鹹海中,本洲的眾生人身殊勝,因此以身勝為名。《長阿含經》卷十八說:「須彌山東有天下,名弗於逮,其土正圓,縱廣九千由旬;人面亦圓,像彼地形。」本洲有三事殊勝:土地極廣、極大、極妙。
南贍部洲(南閻浮提)
南贍部洲位於須彌山南方,此洲盛產閻浮樹,又出產閻浮檀金。其地形如車箱,人面亦然。此洲人民,勇猛強記而能造業行、能修梵行、有佛出世其土地中,因此三事勝於其他三洲及諸天。
舊稱閻浮提,穢洲、穢樹城,新稱贍部洲。當須彌山之南方大洲名。即吾人之住處。閻浮者新稱贍部。樹名。提為提鞞波之略,譯曰洲。此洲之中心,有閻浮樹之林,故以為洲名,乃盛產閻浮樹之國土。又出產閻浮檀金,故又稱勝金洲、又屬南方,故曰南閻浮提。智度論三十五曰:「如閻浮提者,閻浮樹名,其林茂盛,此樹於林中最大,提名為洲。」俱舍論十一曰:「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無熱池。(中略)於此池側,有贍部林,樹形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贍部洲。」玄應音義十八曰:「剡浮或雲閻浮提,或作譫浮,又雲贍部,皆梵音訛轉也。剡浮者從樹為名,提者略也,應言提鞞波,此雲洲也。」西域記一曰:「南贍部洲,舊曰閻浮提洲訛也。」
長阿含卷十八閻浮提洲品載,其土南狹北廣,縱廣七千由旬,人面亦像此地形。又阿耨達池之東有恆伽(殑伽)河,從牛之口出,從五百河入於東海。南有新頭(信度)河,從獅子之口出,從五百河入於南海。西有婆叉(縛芻)河,從馬之口出,從五百河入於西海。北有斯陀(徙多)河,從象之口出,從五百河入於北海。大樓炭經卷一、起世經卷一、起世因本經卷一等之說亦同。俱舍論卷十一載,四大洲中,唯此洲中有金剛座,一切菩薩將登正覺,皆坐此座。
凡上所述,可知閻浮提原本系指印度之地,後則泛指人間世界。
西牛賀洲(西瞿耶尼)
西牛賀洲位於須彌山西方,以牛、羊、摩尼寶做為貨幣而行買賣交易。其地形如滿月,人面亦如滿月,此洲有殊勝三事,即:多牛、多羊、多珠玉。
北俱蘆洲(北郁單越)
北俱蘆洲位於須彌山北的鹹海中,洲形四方,每邊各長二千由旬,狀如盒蓋,由七金山與大鐵圍山所圍繞,黃金為地,晝夜常明。土地具有平等、寂靜、凈潔、無刺等四德。此洲人民面形正方,如此洲地形,人人面色皆相同,身高皆一丈四尺。生活平等安樂,沒有憂慮。
北俱蘆洲有種種美妙的山林、河水、浴池、游園、樹果等。器物多是金銀、琉璃、水晶所製成,並且為大眾共同所擁有,沒有搶奪、爭執,更沒有盜賊、惡人、斗爭的事。居民壽足千歲,命終之後,便往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於四洲中果報最為殊勝,但是由於沒有佛出世,因此是學佛的八難之一。
『肆』 西遊記天下分哪四大洲
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
四大部洲,是十法界中人道眾生所居住的地方,位於須彌山四方,七金山與大鐵圍山間的鹹海中,有四個大洲,稱四大部洲、四大洲、四天下、須彌四洲。四大部洲分別是∶
1.東勝身洲(東毘提訶)∶位於須彌山東方的鹹海中,本洲的眾生人身殊勝,因此以身勝為名。《長阿含經》卷十八說∶「須彌山東有天下,名弗於逮,其土正圓,縱廣九千由旬;人面亦圓,像彼地形。」本洲有三事殊勝∶土地極廣、極大、極妙。
2.南贍部洲(南閻浮提)∶位於須彌山南方,此洲盛產閻浮樹,又出產閻浮檀金。其地形如車箱,人面亦然。此洲人民,勇猛強記而能造業行、能修梵行、有佛出世其土地中,因此三事勝於其他三洲及諸天。
3.西牛貨洲(西瞿耶尼)∶位於須彌山西方,以牛、羊、摩尼寶做為貨幣而行買賣交易。其地形如滿月,人面亦如滿月,此洲有殊勝三事,即∶多牛、多羊、多珠玉。
4.北俱盧洲(北郁單越)∶位於須彌山北的鹹海中,洲形四方,每邊各長二千由旬,狀如盒蓋,由七金山與大鐵圍山所圍繞,黃金為地,晝夜常明。土地具有平等、寂靜、凈潔、無刺等四德。此洲人民面形正方,如此洲地形,人人面色皆相同,身高皆一丈四尺。生活平等安樂,沒有憂慮。
北俱盧洲有種種美妙的山林、河水、浴池、游園、樹果等。器物多是金銀、琉璃、水晶所製成,並且為大眾共同所擁有,沒有搶奪、爭執,更沒有盜賊、惡人、斗爭的事。居民壽足千歲,命終之後,便往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於四洲中果報最為殊勝,但是由於沒有佛出世,因此是學佛的八難之一。
佛教認為世間無數,佛陀歷經多劫的修行,從無限的時空中體驗到世界眾多得難以計算。如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世界一樣,除了地球以外,虛空中還存在有許許多多的星球,是我們無法了解的。
『伍』 西遊記中四大洲分別是什麼
1、東勝神洲
西遊記中,東勝神洲是孫悟空的故鄉,是花果山所在之地,連接東勝神洲的是東海龍宮,西遊記中,東勝神洲有一小國,叫傲來國。
2、北俱蘆洲
西遊記中對北俱蘆洲的描述比較少,北俱蘆洲在西遊記中,是莽荒之地,不過裡面沒有妖魔,當年盪魔祖師盪平北方妖魔,北俱蘆洲的妖魔,全部被滅了。
3、西牛賀洲
西天取經的主戰場,就是西牛賀洲,同時,西牛賀洲也是孫悟空學道的地方。
4、南贍部洲
南贍部洲就是東土大唐的所在之地,孫悟空學道時,在南贍部洲逗留了十年,對南贍部洲的風土人情,還是比較熟悉的。南贍部洲連接西牛賀洲,兩洲的分界線,就是五行山。五行山在大唐時期,就改名為兩界山。
(5)西遊記有哪四個洲擴展閱讀:
西遊記中四大洲的講述:
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後,玉帝舉辦了個「安天大會」慶祝如來降服孫悟空,如來自己回到靈山後,在西天舉行了「盂蘭盆會」,在「盂蘭盆會」中,如來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觀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俱蘆洲者,雖好殺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凶場,是非惡海。「
『陸』 西遊記中故事分哪四州
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
佛教四大部洲是梵文的意譯,內略稱「四洲」。佛教認容為須彌山(印度佛教的神山)四方鹹海之中有四洲。即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
吳承恩將「四大部洲」安排為玉皇大帝管轄下的世界,將佛祖如來封做西牛賀洲的總管,唐僧取經就向那裡去取。唐僧取經的出發地,是與西天相對應的東土,即南贍部洲的大唐帝國。南贍部洲再往東,就是東勝神洲。吳承恩設想東勝神洲內有一「傲來國」,國中的花果山即是孫悟空的誕生地;而此山又是道教神仙系統的「十洲三島」的龍脈之地。
『柒』 文中提到的四大部洲是哪四個 孫悟空拜師在哪個洲 孫悟空的師傅叫什麼
四大部洲為:
1、東勝神洲,梵語弗於逮。亦雲弗婆提。華言勝身。以其身勝南瞻部洲故也。又翻為初。謂日初從此出也。在須彌山東。其土東狹西廣。形如半月。縱廣九千由旬。
2、南贍部洲,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閻浮是樹。提是洲名。因樹立稱。故名閻浮提。在須彌山南。其土南狹北廣。形如車廂。從廣七千由旬。
3、西牛賀洲。梵語瞿耶尼。華言牛貨。為彼多牛。以牛為貨。故名牛貨。佛言其多牛、多馬、多珠玉。在須彌山西。其土形如滿月。縱廣八千由旬。
4、北俱蘆洲,梵語郁單越。華言勝處。以其土勝三洲故也。在須彌山北。其土正方。猶如池沼。縱廣一萬由旬。
孫悟空拜師是在西牛賀洲的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孫悟空的師父是菩提祖師。
(7)西遊記有哪四個洲擴展閱讀:
小說《西遊記》中,佛祖與五大菩薩(文殊,普賢,彌勒,地藏,觀音)所在靈山西方極樂、南海珞珈山為天庭管轄,玉皇大帝負責三界內外總務管理。西牛賀洲(天竺所在地),唐僧取經就向那裡去取。唐僧取經的出發地,是位於南贍部洲的大唐。
作者化用設「東勝神州」,替代「東勝身洲」,這個神洲其實是傳說中的三島十洲,神仙聚集之地。而且此洲內有一「傲來國」,國中的花果山即是孫悟空的誕生地。
佛教原來的名詞「東勝身洲」,其「勝身」是專有名詞。作者很可能是為了與三島十洲聯系起來,才改為神洲的。西遊記之前,史載唯一用過「東勝神州」這個詞的為王世貞。
『捌』 西遊記中是哪四個洲
東勝神州,南譫部洲 西賀牛周 北蘆巨洲
東方持國天王,梵文:Dhritarastra。「持國」意為慈悲為懷,保護眾生,護持國土,故名持國天王。住須彌山黃金埵,身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樂神,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他負責守護東勝神州。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四天王。
南方增長天王,梵文:Vidradhaka。「增長」意為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故名增長天王。住須彌山琉璃埵,身為青色,穿甲胄,手握寶劍。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他負責守護南瞻部洲。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五天王。
西方廣目天王,梵文:Virapaksa。「廣目」意為能以凈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古名廣目天王。住須彌山白雲埵,身為紅色,穿甲胄,為群龍領袖,故手纏一赤龍(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教,即用索捉來,使其皈依佛教。他負責守護西牛賀洲。是二十諸天中的第六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梵文:Vaisramana。又名毗沙門,「多聞」以福德之名聞於四方。住須彌山水晶埵,身為綠色,穿甲胄,右持寶傘(又稱寶幡),左手卧神鼠——銀鼠,用以制服魔眾,護持人民財富。又名施財天,是古印度的財神。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三天王。唐代不空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君護法儀軌》中說:天寶元年,安西城被蕃軍圍困,毗沙門天王於城北門樓上出現,大放光明。並有金鼠咬斷敵軍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擊鼓聲震三百里,地動山崩,蕃軍大潰,安西表奏,唐明皇為感恩,特命諸道州府城西北及營寨並設其相供養,佛寺也特設別院供養。一時毗沙門天王聲威大震,香火極盛。多聞天王被中國軍人尊崇為軍神、四天王之首,單獨立廟祭祀。到了宋代,軍中供奉毗沙門天之風更盛,幾乎每支部隊的駐營地都建有天王堂。後來,這種對毗沙門天的崇拜隨著中國佛教流傳到了日本,使日本出現了戰國時期著名的毗沙門天降主的越後軍神上杉謙信,他的軍旗就畫著多聞天王。他率領的黑騎兵在川中島與甲斐之虎武田信玄的赤備的五次激戰,使他揚名後世,也使軍神毗沙門天的名字更加響亮。
四大天王,是欲界六天之一。他們分別護持著釋迦佛世界的四個洲。四個洲是如何劃份呢?佛教認為,世界以須彌山為中心,四周是大海,海的四面各有一洲。東方的叫東勝神洲,又稱持國天,其統領叫提多羅;南方的叫南贍部洲,又稱增長天,其統領叫毗琉璃;西方的叫西牛賀洲,又稱廣目天,其統領叫毗留博叉;北方的叫北俱蘆洲,又稱多聞天,其統領叫毗沙門。四大天王各率二十八部夜叉大將,鎮守佛國一方。
『玖』 《西遊記》中寫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別是哪幾個
《西遊記》中所寫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別是: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
1、東勝神洲
東勝神洲(英文名:Purvavideha),又稱東毗提訶洲,為佛教傳說中四大部洲(另包括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和北俱蘆洲)之一。東勝神州由四大天王之一的持國天王守衛。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將傲來國立於東勝神洲內,傲來國海外的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誕生地。因該詞出現在西遊記中,因而被大眾所熟知。
2、西牛賀洲
西牛賀洲(Aparagodaniya),又譯西牛貨洲,為佛教傳說中四大部洲(另包括東勝神洲,南贍部洲和北俱蘆洲)之一。由四大天王之一的西方廣目天王守衛。位於須彌山西方,以牛、羊、摩尼寶做為貨幣而行買賣交易。其地形如滿月,人面亦如滿月,此洲有殊勝三事,即∶多牛、多羊、多珠玉。
3、南贍部洲
南贍部洲(Jambudvipa),又譯南瞻部洲、琰浮洲、南閻浮提、南閻浮洲、閻浮提鞞波等,為佛教傳說中四大部洲(另包括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和北俱蘆洲)之一。位於須彌山之南方鹹海中,南贍部洲由四大天王之一的增長天王守衛。四大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
4、北俱蘆洲
北俱蘆洲為佛教傳說中四大部洲(另包括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和南贍部洲)之一。俱蘆者俱蘆虱吒之省,驢唇之意,為印度北方鍵陀螺國之神,借代指犍陀螺國及一切印度以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