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西遊記什麼情節好
Ⅰ 在西游記這本書中我認為三打白骨精的情節好嗯可是呢因為什麼比如什麼呢
餓,悟空取食,畫一大火圈圍住其師傅師弟,並叮囑不要離開此圈。
此嶺居住著一隻回白骨精,得知唐答僧路過於此,便想吃唐僧肉。(先前吃了一家老少三人)。後,依次化作這三人。
第一次,白骨精化作年輕女子給唐僧送飯,接近唐僧。關鍵時候,悟空來,將其打「死」。
唐僧指責悟空又殺人命!白骨精此時已逃回洞中。
第二次,白骨精又化作老婆婆找女兒。看見地上「女兒」的屍體,假哭。悟空又一次將其打「死」。唐僧更激憤,指責悟空又殺人!並念緊箍咒懲罰!
第三次,唐僧師徒又走了一段,遇一老頭,嘴裡叫著「老婆」「女兒」。悟空看出又是那妖怪,准備將其打死,不料唐僧念緊箍咒,悟空疼痛難忍難以下手,白骨精笑呵呵,以為這下得逞了。
就在白骨精伸出爪牙幹掉唐僧那一刻,悟空的善念、保護師傅的決心戰勝了緊箍咒,關鍵時刻將妖怪打死。妖怪又想逃,但這次,悟空盯准了那妖怪,追上去與妖怪戰鬥了一會,將其打死。(這回真正死了)
此時唐僧自以為悟空連殺三命,毅與其斷絕師徒關系,悟空悲傷離去……省略這段,很悲傷
Ⅱ 有關《西遊記》的故事情節及點評
看到許多人罵《西遊記》,想提醒一下,沒有真正讀進去的東西不要妄加評論。
這裡面是一整套的象徵體系。整個故事是一個隱喻,既有佛教的思想,也有道教的思想。沒有相關的知識,連每一回的標題你都搞不懂是什麼意思。假如以為一個小說靠呆板的情節就可以成為名著,那是實在說不過去的。
只簡單地舉幾個例子。
1.取經是個象徵,是指人性走向完滿的過程。取經只是手段,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完滿。而自己的完滿必須自己達成,因此取經的過程是必要的,這是佛教自度的觀念。人只能靠自己拯救自己,只能靠自己去取經。所以觀音不能把現成的經書朝大唐一丟,而必須要肉眼凡胎的唐僧歷經千辛萬苦。《心經》末尾的咒語,「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即是此意。
2.取經必須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不夠了還要補,為什麼不讓孫猴子筋斗雲去?因為佛教排斥神通,力量再強也沒有用的,人性的凈化要經歷苦難,要老老實實走,沒有捷徑。不能指望用科技解決人性善惡。人只能靠面對自己的內心,戰勝自己的惡念拯救自己。
3.每個人都是唐僧師徒的合體,每個人都要去取經。唐僧具有信心,他沒有任何本領,但是有著信仰。孫悟空是嗔,八戒是貪,沙僧是痴,平庸就是愚痴。貪嗔痴是每個人都有的,佛教稱為三毒,每個人身上都閃著這三個徒弟的影子,這些要由信仰來引領。
4.沒有任何上天註定的東西。某種意義上講佛教和道教一樣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因為任何事情都是因緣果的和合。任何妖魔鬼怪都是自己心中的魔障,都是幫助自己成長的東西,那些神仙借自己的坐騎下界,不過是為了成就唐僧。妖怪傷害的人,也是有前因後果。人的命運是自己創造的,因為自作自受。所謂的命運不過是前生的業力,都可以用自己這世的行為改變結果。而我們也要明白,昨天就是今天的前生,上一分鍾就是下一分鍾的前生。鳳仙郡王一念善心就可以改變命運,讓米山面山倒塌。這是佛教的粗淺的道理。
5.西天的兩尊者要人事,如果認為這只是諷刺世事那樣的理解我認為太膚淺。唐僧要紫金缽何用?留著紫金缽等著被老鼠咬?(明代金碧峰禪師入空定,無常鬼找他不到,變作老鼠,咬他喜歡的水晶缽,金碧峰入定時身體空掉,但在定中聽到老鼠把弄水晶缽的聲音,立即出走,大叫誰人碰我的水晶缽,無常鬼立即鎖他,禪師知道水晶缽的掛礙令他被無常鬼找到,於是求情許他延期七日,無常鬼走後,金碧峰便把水晶缽打爛,然後入定,臨入定前,在牆上寫下四句偈:欲來找我金碧峰,猶如鐵鏈鎖虛空,虛空若然鎖不得,莫來找我金碧峰。)這個時候還捨不得紫金缽,外物都放不下,何況我執法執?二尊者索要人事僅僅是障眼法,內在一片苦心,果然引來了一排板磚,可嘆。
6.孫悟空是心猿,龍馬是意馬,心猿要加緊箍咒,意馬要收韁,人的心思如同心猿意馬,要自我控制。人不能放縱自己的慾望。這些東西象徵戒。等到了孔子講的「從心所欲不逾矩」,戒就不需要了。所以悟空到了西天,緊箍咒自然脫落。
7.悟空好名,嗔心未除,所以逃不出五行山(五行:貪嗔痴慢疑,財色名食睡),他只有嗔心,所以差點掙出來。被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一壓,徹底壓住。因為五行還只是我執,咒語便是法執,縱破我執,法執難去。由筏上岸難, 上了岸丟掉筏更難。《金剛經》:「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是佛教的稍微深入一點的道理。
8.其餘的許多細節,比如六賊去無蹤一回,六賊指眼耳鼻舌身意;比如收八戒後烏巢傳《心經》其實是說唐代杭州鳥窠禪師的故事等等,稍微懂點文史哲的人就該能發現,無須贅 言。有的地方是小說家的真真假假,想也用不著多解釋。
就舉這么多例子拋磚引玉吧。
結語:不要以為靠著西方舶來的理性就可以傲視傳統文化,不要以為拿階級社會理論就能評斷一切。沒有傳統文化的根基,進入不了傳統名著的氛圍,站在外面指手劃腳,並不是什麼可取之事。偶來天涯,看到貼子,動了嗔心,唉。五指山,壓人壓得好苦啊。
文章引用自:
評論(21) 引用 閱讀(92) 圈子 編輯 列印 有獎舉報
Ⅲ 西遊記這本書很值得看尤其是其中什麼的情節特別有趣
西遊記這本書很值得看,尤其是其中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段情節特別的有趣
Ⅳ 我認為西遊記什麼情節好
認為孫悟空首次進入水簾洞時的情節好.因為對孫悟空的動作描寫很生動形象。
比如: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
Ⅳ 你認為《西遊記》那節的情節好,好在哪裡比如
三打白骨精。感人。女兒國。愛情與事業考驗。
Ⅵ 西遊記為例,我認為()的情節好,因為()
認為孫悟空首次進入水簾洞時的情節好.因為對孫悟空的動作描寫很生動形象.比如: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
Ⅶ 《西遊記》中,哪個情節最令你難忘
我閱讀《西遊記》。最令我難以忘記的情節莫過於孫悟空大鬧天宮了,那這是何等的威風啊。
因為之前孫悟空從菩提祖師那裡學成歸來,自當風華正茂,去東海龍王那裡鬧了一通,從東海龍王那裡尋了一些好寶貝回來。一切都是那麼的順遂,洋洋自得。那個時候的孫悟空是多麼的快樂。沒有金箍咒,也沒有西天取經的任務,逍遙自在極了。
誰能像孫悟空一般逍遙自在呢?這個時候的他沒有緊箍咒的壓抑,實在是快活呀,全書最令人難忘的情節莫過於這段大鬧天宮了。
Ⅷ 寫寫西遊記你認為你最深刻的情節如:我認為……情節好。因為……比如:…….
我認為孫悟空首次進入水簾洞時的情節好.因為對孫悟空的動作描寫很生動形象.比如: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
Ⅸ 西遊記什麼情節好
就是唐僧遇到了三個徒弟,結拜了師徒,然後還有降服了一匹白馬,然後西天取經,其中經歷了重重困難,最終到達了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