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

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2-25 19:23:00

❶ 埃夫伯里巨石遺址位於什麼地方

英格蘭南部索爾滋伯里平原上的這座環形排列的巨石遺址直徑約為100米。據考證是新石器時代的建造物,有5000年的歷史。四層同心圓的石圈中央的祭奠石和旁邊被稱為腳跟(Hee1-stone)石的玄武石,在每年夏至這一天,兩個石頭與地平線彼岸升起的太陽連成一線這個建造物的目的是什麼還存有眾多的猜測:亦或是崇拜太陽的神殿、亦或是天文台、亦或是與宇宙聯系的通信點等等,至今仍是個千古之謎。

巨石陣又稱索爾茲伯里石環、環狀列石、太陽神廟、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欄、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屬新石器時代末期至青銅時代。

這個巨大的石建築群位於一個空曠的原野上,佔地大約11公頃,主要是由許多整塊的藍砂岩組成,每塊約重50噸。巨石陣不僅在建築學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在天文學上也同樣有著重大的意義:它的主軸線、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因此,人們猜測,這很可能是遠古人類為觀測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是天文台最早的雛形了。

巨石陣的主體由幾十塊巨大的石柱組成,這些石柱排成幾個完整的同心圓,巨石陣的外圍是直徑約90米的環形土溝與土崗,內側緊挨著的是56個圓形坑,由於這一些坑是由英國考古學家約翰?奧布里發現的,因此又叫「奧布里」坑。巨石陣最不可思議的是石陣中心的巨石,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噸,然而人們驚奇的發現,有不少重達7噸的巨石是橫架在兩根樹著的石柱上的。

英國索爾茲伯里是一座歷史古城,距英國首都倫敦120多公里,在這座古城的附近有一個小村莊叫阿姆斯伯里,史前巨石陣就坐落在這里。

公元1130年,英國的一位神父在一次外出時,偶然發現了巨石陣,從此這座由巨大的石頭構成的奇特古跡,開始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早在20世紀50年代,考古工作者就推斷,巨石陣至少已由幾千年以上的歷史。

幾個世紀以來,沒有人知道巨石陣的真正用途,也沒有人知道是誰建造了巨石陣,而古老的傳說和人們的種種推測,讓巨石陣更增加了神秘的氛圍。

12世紀初期,英國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公元5世紀,亞瑟王的宮廷巫師墨林用神力從愛爾蘭運來了巨石陣,而建造巨石陣的目的,是墨林准備用一座永恆的紀念碑來紀念亞瑟王的部下。

考古工作者並不相信是神力搬運來的巨石,他們根據搜集的一些資料認為,早在17世紀史前巨石陣就引起了人們的興趣。最近一種流行的說法是巨石塊有天文現象的功用。巨石塊與一年中白晝最長一日的日出相吻合。這可能意味著,巨石陣的建造者們是太陽的崇拜者。巨石塊肯定不是德魯伊特(古代凱爾特人中一批有學問的人—譯注)建造的。在巨石陣被廢棄後很久他們才在這里生存。

巨石陣所在的地區有許多墳墓和神廟,它們都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許多世紀以來巨石陣本身就是一個聖地,但我不知道該聖地在什麼時候或為什麼廢棄了。不幸的是,幾個世紀以來有些石塊已搬走去造房子,而另一些已經倒下。

巨石陣在史前時代分為三個時期建造,前後將近一千年。第一期大約從公元前2750年開始,考古學家稱之為「巨石陣第一期」。在這一時期中,最令人費解的事是被稱為「奧布里洞」的遺跡。這些洞是十七世紀石一位古文物學家約翰奧布里發現的。這些洞是位在環狀溝的內緣,同樣圍成一圈,總共有五十六個。這些洞是挖好後又立刻填平,並且確定洞中未曾有石柱豎立過。為何當初要挖五十六個,而不是整數的數目?是研究學者極傷腦筋的。根據牛津大學亞歷山大?湯姆教授的研究指出,在綜合英國境內其他環狀石遺跡的研究後他發現,這些洞的排列與金字塔的構造有相同的地方,就是它們同樣運用了「黃金分割比」。

湯姆以英國環保局所繪制的標准地圖為准,將第四號、二十號和三十六號洞穴連結後,便出現了一個頂端指向南方的金字塔圖形。其後兩個建造期的技術層次及規模都提高了,顯見建造石柱群的人絕非未開化的原始民族。

霍金斯認為,巨石陣中幾個重要的位置,似乎都是用來指示太陽在夏至那天升起的位置。而從反方向看剛好就是冬至日太陽降下的位置。除了太陽之外,月亮的起落點似乎也有記載。不過月亮的運行不是像太陽一樣年年周而復始,它有一個歷時十九年的太陰歷。在靠近石陣入口處有四十多個柱孔,排成六行,恰巧和月亮在周期中到達最北的位置相符,所以六行柱孔很有可能代表六次周期,也就是六個太陰歷的時間,觀測及紀錄月亮的運行有一百多年的時間。

三個重要時期

在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900年這段時間中,巨石陣的建造有幾個重要的階段。

公元前3000年之前-------這段時期的巨石陣分布在Irish海以及Irish-Scolttish海路信道的周邊地區,數量不多但卻令人印象深刻,直徑超過30公尺以上,在圓陣之外都有一個獨立石,似乎是一種宣告「此地已被佔有」似的標示。

公元前2600年左右-------金屬被引入不列顛全島,堅硬的鑿刻工具被製作出來,這個時期的巨石陣更精緻完美,像Somerset的StantonDrew,Orkneys的BrodgarRing,直徑超過90公尺。然而一些其他主要的石陣則小多了,一般只有18到30公尺。它們有個特殊的現象,就是除了圓形石陣之外,還會現橢圓形的石陣,長軸方向指向太陽和月亮的方位。數目在宗教上也呈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發現不論巨石陣的圓周有多大,各地的立石數量都有獨特的數目,如LakeDistrict地區的數量都是12,Hebrides地區的則是13,蘇格蘭中部則是4、6或8個,Land『sEnd地區是19或20個,而愛爾蘭南部是5。

公元前2000年-----------在這個最後時期,以傳統方法建立的巨石陣數量便開始減少。整體形狀也不是很完美,不是呈現妥圓形就是扭曲的環狀。在規模上也大不如前,有的直徑甚至還不到3公尺。這是否意味著傳統的精緻技術已經漸漸失傳?沒有人能夠再了解製作這些工程浩大的巨石陣背後真正目的,而我們也從此失去了許多的寶貴知識。

❷ 請問這是哪國的歷史建築物世界文化遺產嗎

巨石陣
目錄

​基本簡介

地理位置

建造時期

建築結構

建造方法

試驗

用途

人類活動歷史

相關知識



stonehenge

巨石陣(stonehenge)由巨大的石頭組成,每塊約重50噸。它的主軸線、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2008年3月至4月,英國考古學家研究發現,巨石陣的准確建造年代距今已經有4300年,即建於公元前2300年左右。

2013年8月,考古學家研究顯示史前巨石陣挖掘發現至少63具人類屍骨,推測最初這里曾是一個墓地,大約100年之後才開始建造巨石陣。

中文名稱

巨石陣

外文名稱

Stonehenge

又名

索爾茲伯里石環、環狀列石

建立時間

公元前4000~2000年

位置

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

​基本簡介

在英國倫敦西南100多千米的索巨石陣又稱索爾茲伯里石環、環狀列石、太陽神廟、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欄、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2008年3月至4月,英國考古學家研究發現,巨石陣的比較准確的建造年代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索爾茲伯里平原上,一些巍峨的巨石呈環形屹立在綠色的曠野間,這就是英倫三島最著名、最神秘的史前遺跡—巨石陣。

stonehenge

公元1130年,英國的一位神父在一次外出時,偶然發現了巨石陣,從此這座由巨大的石頭構成的奇特古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巨石陣的英文名字叫做「Stonehenge」。Stone意為「石頭」,henge意為「圍欄」(王同億主編的《英漢辭海》:「henge,在英格蘭發現的青銅時代的一種圓形構築物(如木構),周圍有埂和溝」)。

在英國人的心目中,巨石陣是一個神聖的地方。

地理位置

北緯51.178861

西經1.826205

巨石陣坐落在英國倫敦西南100多千米的索爾茲伯里平原上。

索爾茲伯里是一座歷史古城,距英國首都倫敦120多公里,附近有一個名叫阿姆斯伯里的小村莊。

建造時期

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屬新石器時代末期至青銅時代。(2008年3月至4月,英國考古學家研究發現,巨石陣的准確建造年代距今已經有4300年,即建於公元前2300年左右)。

早在20世紀50年代,考古工作者就推斷,巨石陣至少已有幾千年以上的歷史。考古證明,巨石陣的修建是分幾個不同階段完成的。

大約在公元前3100年,開始了巨石陣的第一階段的修建。人們先挖了一道環形旱溝,在溝的外側斜置了一塊石塊,在環溝內側,修建了一些土壇,壇中有56個土坑。藍砂岩擺成的兩個圓圈,是巨石陣的雛形。

在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900年,人們修建了通往石柱群中央部位的道路,又建成了規模龐大的巨石陣,形成了夏至觀日出的軸線。人們以巨石作柱,上卧一巨石作楣,構成直徑30米左右的圓圈。圓圈內是呈馬蹄形的巨石牌坊。

其後的500年間,人們不厭其煩地多次重新排列這些巨石的位置,形成了今天大致能看出的格局。從現存的遺址看,這個環形石柱群被直徑達120米的土堤圍繞著,其石高6米,單塊重30噸~50噸,石柱上面是厚重的石楣梁,緊密相連,形成柱廊形狀;石環外側土牆的東部有一巨大的石拱門,整個結構呈馬蹄形。石環內有5座門狀石塔,總高約7米,呈向心圓狀排列。

正在載入

❸ 世界八大文明古跡有那些

NO.1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是我們古代七大奇跡之一,其中埃及第四王朝的三位皇帝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這三座是金字塔中最大的三座且保存最完整的,據歷史記載它於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造的。

NO.2亞特蘭蒂斯古城的海底遺址

關於亞特蘭蒂斯古城的一切說法,都來自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360年,柏拉圖在一本著作中活靈活現地描述了關於亞特蘭蒂斯古城的詳細情況。

據柏拉圖的描述,亞特蘭蒂斯是一個島國,大約存在於9000年前,面積比利比亞和小亞細亞合在一起還要大,與赫拉克利斯之柱遙遙相對。

此外,亞特蘭蒂斯還是一個海上強國,人口眾多,文明高度發達。但是,後來該國慢慢得貪婪和腐敗。它的軍隊曾征服過埃及和北非,後來卻在雅典城下慘敗於古希臘人之手。接著島上發生空前的自然災難,整個島國在一天一夜之間沉沒於大海之中。

NO.3墨西哥的奇琴伊察遺址

位於墨西哥東南部尤卡坦半島,是瑪雅文明最傑出的代表作,是瑪雅古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始建於公元514年,有「羽蛇神的故鄉」之稱。

NO.4秘魯的納斯卡線遺址

納斯卡線條位於南美洲西部的秘魯南部的納斯卡荒原上,納斯卡線條被發現的過程相當偶然,是在1939年沿著納斯卡平原上的古代引水系統飛行的保羅博士發現的,他不知道他在飛機上不經意的一低頭,就有了一個列入了世界十大謎團之一的驚人發現。

NO.5蒂亞瓦納科古印第安文化遺址

蒂瓦納科是一座建立在高山上的石城,從殘存的遺跡還可看出,那原是一座堅固而龐大的城池,建築宏偉而又謹嚴,四周由巨大石塊砌成的高高的城牆,寬闊的石階通向雄偉的城門,每個城門都用整塊的巨石鑿成。

NO.6中國的三星堆

中國三星堆文明,在世界考古學上素有「世界第九奇跡」之稱。這里數量龐大的青銅面具、人像和動物,無論從造型還是從鑄造技術上看,都不能歸屬於中原青銅器的任何一類。

這些青銅面具和人像「高鼻深目、顴面突出、闊嘴大耳,耳朵上還有穿孔」根本不像中國人,或者說地球人。三星堆文明自發現伊始就一直牽動著世人的神經,而隨其發掘過程而來產生的無數令人費解的謎團更是令人匪夷所思,特別是其中摻雜的外星文明因素。

NO.7英國的巨石陣

由巨大的石頭組成,每塊約重50噸。它的主軸線、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

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考古學家研究顯示史前巨石陣挖掘發現至少63具人類屍骨,推測最初這里曾是一個墓地,大約100年之後才開始建造巨石陣。

NO.8智利的復活節島

是位於復活節島的一群巨型人像,遍布全島,是智利的旅遊景色與世界遺產之一。有些摩艾會被放置在名叫「阿胡」的石頭站台。這些摩艾只有上半身,

具有一對長耳,雙目深凹,削額高鼻,下巴稜角分明,表情沉毅,也有一些石像被安上了「珊瑚眼」。許多摩艾的外觀都是完全相仿,只有一個被稱為「圖庫圖利」的石像擁有下半身並跪在地上,他還有鬍子和一對短耳。

(3)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擴展閱讀:

遺址簡介

三星堆遺址位於中國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南距四川省省會成都40公里,東距廣漢市區7公里,是一座由眾多古文化遺存分布點所組成的一個龐大的遺址群,1988年1月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古學家將該遺址群的文化遺存分為四期,其中一期為早期堆積,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二至四期則屬於青銅文化。遺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時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續近2000年。

三星堆遺址群規模巨大,范圍廣闊,古文化遺存大多分布在鴨子河南岸的馬牧河南北兩岸的高台地上,遺址群平面呈南寬北窄的不規則梯形,沿河一帶東西長5~6千米,南北寬2~3千米,總面積約1200公頃,是四川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處古文化遺存。

已確定的古文化遺存分布點達30多個,其中以南部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灣」、「真武宮」,北部的「西泉坎」,東部的「獅子堰」,西部的「橫梁子」,以及向西延續的「仁勝村」、「大堰村」等遺址最為重要。

三星堆遺址群的年代范圍前後延續 2000年,所出的了大量陶器、石器、玉器、銅器、金器,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徵,自成一個文化體系,已被中國考古學者命名為「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遺址是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4世紀世界青銅文明的重要代表,對研究早期國家的進程及宗教意識的發展有重要價值,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它是中國西南地區一處具有區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遺址。它的發現,為已消逝的古蜀國提供了獨特的物證,把四川地區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星堆遺址

❹ 世界七大奇跡的世界中古奇跡

由於年代久遠古代奇跡大多已經毀滅所以又提出了世界中古七大奇跡: 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羅馬斗獸場(Colosseum)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羅馬斗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長軸長約為188米,短軸長約為156米,圓周長約527米,圍牆高約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 亞歷山大地下陵墓坐落於埃及亞歷山大城西南的馬里尤特沙漠中,198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其佔地遼闊,建築用料豪侈,在公元3世紀,埃及的殉教者美納斯也葬在了這里,其墓地成為埃及最初的基督教徒朝拜聖地之一。
亞歷山大的陵墓自四世紀末以後就從歷史上消失了,因此當遠方來的旅行者向當地人打探這位征服者陵墓的時候,亞歷山大里亞的人沒有誰能回答這個問題。地下陵墓的挖掘工作始於1905年,現代聖城輪廓已為世人所知。
挖掘工作始於1905年,現代聖城輪廓已為世人所知。建築布局為:大教堂居中,其前部為覆蓋陵墓和前祭台遺址的中庭;與大教堂相互對應的是一座八角形聖洗堂;在南面即主體建築的後部,建有修道院、信徒居室、浴室和工場;在北面和東面,各有一座教堂,其中稱為「東方」的教堂恰好位於修道院的中央。該建築極可能是亞歷山大地下陵墓。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性工程。長城始建於周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最早的關於長城的典故。
國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分布於中國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等15個省區,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產43721處。
此前,國家文物局曾於2009年首次公布明長城調查數據,中國明朝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是世界十大奇跡之一 巨石陣(stonehenge)由巨大的石頭組成,每塊約重50噸。它的主軸線、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
2008年3月至4月,英國考古學家研究發現,巨石陣的准確建造年代距今已經有4300年,即建於公元前2300年左右。
2013年8月,考古學家研究顯示史前巨石陣挖掘發現至少63具人類屍骨,推測最初這里曾是一個墓地,大約100年之後才開始建造巨石陣。
大報恩寺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悠久的佛教寺廟,其前身是東吳赤烏年間(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的第二座寺廟,也是中國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明清時期成為中國的佛教中心,與靈谷寺、天界寺並稱為金陵三大寺。
大報恩寺是明成祖朱棣為紀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後而建,其原址有建於吳赤烏三年(240年)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為江南佛寺之始,明永樂十年(1412年)重建,歷時達19年,耗費248.5萬兩白銀,十萬軍役、民夫,大報恩寺施工極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宮的標准來營建,金碧輝煌,晝夜通明。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高達78.2米,通體用琉璃燒制,自建成至衰毀一直是中國最高的建築,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位列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跡,被當時西方人視為代表中國的標志性建築,有「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之譽,被稱為「天下第一塔」。整個寺院規模極其宏大,有殿閣20多座、僧院148間、廊房118間、經房38間,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寺院。
2008年,從大報恩寺前身的長干寺地宮出土了震驚華人世界和佛教界的世界唯一一枚「佛頂真骨」、「感應舍利」、「諸聖舍利」以及「七寶阿育王塔」等一大批世界級文物與聖物,是中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廟遺址。2011年,評為「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2年,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項目遺產點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3年,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比薩斜塔(義大利語: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英語:Leaning Tower of Pisa)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鍾樓,位於義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於1153年—14世紀)、鍾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建造於1174年),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
比薩斜塔從地基到塔頂高58.36米,從地面到塔頂高55米,鍾樓牆體在地面上的寬度是4.09米,在塔頂寬2.48米,總重約14453噸,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處。圓形地基面積為285平方米,對地面的平均壓強為497千帕。傾斜角度3.99度,偏離地基外沿2.5米,頂層突出4.5米。1174年首次發現傾斜。 索菲亞大教堂的名字源自希臘語「Ἁγία Σοφία」(上帝智慧)及拉丁語「Sancta Sophia」,原是正教會牧首巴西利卡,一度成為清真寺,現時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一所博物館。
大教堂以一位名為索菲亞的聖人而命名,因此稱為「聖索菲亞」(Ἁγία Σοφία)。這個詞在希臘語里的意思是上帝智慧。其拉丁語名稱則為Sancta Sophia,希臘語全名是「Ναός τῆς Ἁγίας τοῦ Θεοῦ Σοφίας」,解作「上帝聖智教堂」,教堂供奉在正教基督教神學里的耶穌。
除了在1204年至1261年成為拉丁帝國的大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由360年落成直至1453年期間都是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
1453年5月29日,聖索菲亞大教堂被轉為清真寺,直至1934年被世俗化。

❺ 世界十大未解之謎,巨石陣在哪個國家

英國倫敦西南100多千米的索巨石陣,又稱索爾茲伯里石環、環狀列石、太陽神廟、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欄、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

❻ 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什麼地方

巨石陣又稱為索爾茲伯里石環、環狀列石、太陽神廟、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欄專、斯托肯立石圈等屬,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屬新石器時代末期至青銅器時代。

❼ 是誰定的世界七大奇跡

最早提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構想的是前3世紀的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Antipater of Sidon),而它們的項目,由古希臘哲學家費羅(Philo of Byzantium)於前225年選出,當中目前唯一存在的只有吉薩大金字塔,而其餘皆已毀壞,流傳下來的歷史資料也相當稀少,有些建築甚至是否曾經存在仍是個謎:

胡夫金字塔(埃及吉薩,仍存在)
空中花園(伊拉克巴比倫,毀於地震)
宙斯神像(希臘奧林匹亞,毀於火災)
亞底米神廟(土耳其以弗所,毀於火災)
摩索拉斯王陵墓(土耳其哈利卡納蘇斯,毀於地震)
太陽神銅像(希臘羅得港,毀於地震)
亞歷山卓燈塔(埃及亞歷山大,毀於地震)

由於古代世界七大奇跡大多已經不復存在,後人又提出了中古世界七大奇跡,傳統公認的有:

·義大利羅馬大斗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斗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位於今天的義大利羅馬市中心,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斗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現僅存遺跡。

·利比亞沙漠邊緣的亞歷山大地下陵墓:地下墓穴坐落在埃及亞歷山大城西南的馬里尤特沙漠中,198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公元3世紀,埃及的殉教者美納斯葬在這里,其墓地成為埃及最初的基督教徒朝拜聖地之一。

·長城:中國古代的偉大建築,是中華民族的象徵。現存的長城,修建於明代, 東起鴨綠江,西止嘉峪關,穿越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8個省、市、自治區。
·英國巨石陣: 又稱索爾茲伯里石環、環狀列石、太陽神廟、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欄、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屬新石器時代末期至青銅時代。
·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寶塔: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是明成祖朱棣為紀念其生母貢妃而建,在南京屹立了近400年後,1856年毀於太平天國戰爭。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 義大利中世紀文化遺產。義大利中部比薩城內一組古建築群的組成部分,比薩大教堂的一座鍾樓。

·土耳其的聖索非亞大教堂:現在被稱為阿亞索菲亞博物館(Ayasofya Muzesi),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來的最精美的建築物之一。巨大的圓頂直徑達33米,離地高55米。站在這里,其庄嚴肅穆似乎能使時光停滯,拜占庭文化的典範——馬賽克畫在此處可讓遊客一飽眼福。

❽ 中國古代世界七大奇跡的名字

羅馬競技場

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羅馬斗獸場(Colosseum)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羅馬斗獸場是在公元72年,羅馬皇帝韋帕薌為慶祝征服耶路撒冷的勝利,而強迫淪為奴隸的八萬猶太和阿拉伯俘虜修建而成的,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斗場,現僅存遺跡。

亞歷山大地下陵墓
亞歷山大地下墓穴坐落在埃及亞歷山大城西南的馬里尤特沙漠中,於198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聖城佔地遼闊,建築用料豪侈,建築物主體用小石塊砌壘,大理石石柱、柱頭和柱頭下楣雕鑿考究精細,其所用大理石可能取自著名的亞歷山大採石場,祭台間內壁還裝飾有大理石雕刻和鎦金鑲嵌圖案。埃及古都亞歷山大城曾是偉大的文化藝術中心,而阿布米那遺址則是這一時代的唯一遺存,它巧妙地融匯了拜占庭藝術和埃及法老時代的傳統文化,阿布米那遺址同時還顯示了東方基督教在最初幾個世紀里的蓬勃生機。

萬里長城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始修於燕王。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東起遼寧省丹東市的虎山,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

巨石陣

由巨大的石頭組成,每塊約重50噸。它的主軸線、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建造。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巨石陣的准確建造年代距今已經有4300年,即建於公元前2300年左右。

大報恩寺琉璃塔

大報恩寺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悠久的佛教寺廟,其前身是東吳赤烏年間(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是繼洛陽白馬寺之後中國的第二座寺廟,也是中國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明清時期成為中國的佛教中心,與靈谷寺、天界寺並稱為金陵三大寺。
大報恩寺是明成祖朱棣為紀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後而建,其原址有建於吳赤烏三年(240年)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為江南佛寺之始,明永樂十年(1412年)重建,歷時達19年,耗費248.5萬兩白銀,十萬軍役、民夫,大報恩寺施工極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宮的標准來營建,金碧輝煌,晝夜通明。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高達78.2米,通體用琉璃燒制,自建成至衰毀一直是中國最高的建築,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位列中世紀世界七大奇跡,被當時西方人視為代表中國的標志性建築,有「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之譽,被稱為「天下第一塔」。整個寺院規模極其宏大,有殿閣20多座、僧院148間、廊房118間、經房38間,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寺院。
2008年,從大報恩寺前身的長干寺地宮出土了震驚華人世界和佛教界的世界唯一一枚「佛頂真骨」、「感應舍利」、「諸聖舍利」以及「七寶阿育王塔」等一大批世界級文物與聖物,是中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廟遺址。2011年,評為「201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2年,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項目遺產點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3年,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大教堂的獨立式鍾樓,於義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比薩斜塔從地基到塔頂高58.36米,從地面到塔頂高55米,鍾樓牆體在地面上的寬度是4.09米,在塔頂寬2.48米,總重約14453噸,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處。圓形地基面積為285平方米,對地面的平均壓強為497千帕。傾斜約10%,即5.5度,偏離地基外沿2.3米,頂層突出4.5米。1173年首次發現傾斜。

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希臘語:Ἁγία Σοφία,英語:Holy Wisdom, Sancta Sophia;拉丁語:Sancta Sapientia;土耳其語:Ayasofya)是位於現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宗教建築,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漫長歷史,因其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是一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占庭式建築典範。在該教堂佇立的地點曾經存在過兩座被暴亂摧毀的教堂,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國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學家米利都的伊西多爾及數學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設計的這所教堂在公元537年便完成了其建造。剛竣工時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正教會牧首巴西利卡形制的大教堂,在1519年被塞維利亞主教座堂取代之前聖索菲亞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❾ 歐洲西部各個國家的風景名勝

歐洲西部瀕大西洋地區和附近島嶼,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

英國

1、白金漢宮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英國的王宮。建造在威斯敏斯特城內,位於倫敦詹姆士公園(St. James』 Park)的西邊,1703年為白金漢公爵所建而得名,最早稱白金漢屋,意思是「他人的家」。
2、巨石陣
巨石陣又稱索爾茲伯里石環、環狀列石、太陽神廟、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欄、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2008年3月至4月,英國考古學家研究發現,巨石陣的准確建造年代距今已經有4300年,即建於公元前2300年左右)。
3、大本鍾
英國倫敦著名古鍾,即威斯敏斯特宮報時鍾(坐標:51°30′02.2″N, 00°07′28.6″W)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鍾樓,建於1859年。安裝在西敏寺橋北議會大廈東側高95米的鍾樓上,鍾樓四面的圓形鍾盤,直徑為6.7米,是倫敦的傳統地標。2012年6月,英國宣布將把倫敦著名地標「大本鍾」的鍾樓改名為「伊麗莎白塔」。
4、英國國家博物館
英國國家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羅素廣場,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英國國家博物館擁有藏品600多萬件。由於空間的限制,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
5、尼斯湖
尼斯湖(Loch Ness)亦譯內斯湖,位於英國蘇格蘭高原北部的大峽谷中,湖長39公里,寬2.4公里。面積並不大,卻深。平均深度達200米,最深處有300米。該湖終年不凍,兩岸陡峭,樹林茂密。湖北端有河流與北海相通。位於橫貫蘇格蘭高地的大峽谷斷層北端,是英國內陸最大的淡水湖。海拔52英尺,24英里長,一英里寬,對外唯一的聯絡水道是尼斯河。
6、倫敦眼

倫敦眼(英文名:The London Eye),全稱英國航空倫敦眼(The British Airways London Eye)又稱千禧之輪,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第四大摩天輪,是倫敦的地標之一,也是倫敦最吸引遊人的觀光點之一。倫敦眼於1999年年底開幕,總高度135米(443英尺)。倫敦眼共有32個乘坐艙,因艙內外用鋼化玻璃打造,所以設有空調系統。每個乘坐艙可載客約16名,回轉速度約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時30分鍾。

法國

一、塞納河
塞納河(英文:Seine River;法語:La seine)是法國北部大河,全長780公里(485英里),包括支流在內的流域總面積為78,700平方公里(30,400平方里);它是歐洲有歷史意義的大河之一,其排水網路的運輸量佔法國內河航運量的大部分。自中世紀初期以來,首先它就一直是巴黎之河;巴黎是在該河一些主要渡口上建立起來的,河流與城市的相互依存關系是緊密而不可分離的。
二、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法文:Chateau de Versailles)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作為法蘭西宮廷長達107年(1682-1789)。1979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三、巴黎歌劇院
巴黎歌劇院(法語:Opéra de Paris),又稱為 加尼葉歌劇院(法語:Opéra Garnier),是一座位於法國巴黎,擁有2200個座位的歌劇院。巴黎歌劇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抒情劇場,總面積11237平方米。歌劇院是由查爾斯·加尼葉於1861年設計的,其建築將古希臘羅馬式柱廊、巴洛克等幾種建築形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規模宏大,精美細致,金碧輝煌,被譽為是一座繪畫、大理石和金飾交相輝映的劇院,給人以極大的享受。是拿破崙三世典型的建築之一。
四、埃菲爾鐵塔
埃菲爾鐵塔(法語:La Tour Eiffel)是一座於1889年建成位於法國巴黎戰神廣場上的鏤空結構鐵塔,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埃菲爾鐵塔得名於設計它的橋梁工程師居斯塔夫·埃菲爾。鐵塔設計新穎獨特,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因而成為法國和巴黎的一個重要景點和突出標志。

五、香榭麗舍大街
香榭麗舍大街(愛麗舍田園大街)(法語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或les Champs-Élysées),是巴黎城一條著名的大街。根據法國一個常用的說法,她被看作是巴黎最美麗的街道。愛麗舍田園大街取自希臘神話「神話中的仙景」之意,其法文是AVENUE DES CHAMPS ELYSEES。其中CHAMPS(香)意為田園,ELYSEES(愛麗舍)之意為「極樂世界」或「樂土」。因此,有人戲稱這條街是「圍牆」加「樂土」的大街,法國人則形容她為「世界上美麗的大街」。
六、盧浮宮
盧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始建於1204年,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盧浮宮佔地面積(含草坪)約為45公頃,建築物佔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它的整體建築呈「U」形,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於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於拿破崙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是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同時,盧浮宮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
七、凱旋門
凱旋門(Triumphal Arch)是歐洲紀念戰爭勝利的一種建築。始建於古羅馬時期,當時統治者以此炫耀自己的功績。後為歐洲其他國家所效仿。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廣場上。用石塊砌築,形似門樓,有一個或三個拱券門洞,上刻宣揚統治者戰績的浮雕。法國巴黎的星形廣場凱旋門,又稱戴高樂廣場凱旋門,始建於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政權的鼎盛時期的1806年。這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為巴黎四大代表建築之一,是法國政府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跡。

❿ 巨石陣的歷史

英國威爾特郡索爾茲伯巨石陣
巨石陣[(stonehenge)由巨大的石頭組成,每塊約重50噸。它的主軸線、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約建於公元前4000~2000年,是歐洲著名的史前時代文化神廟遺址,位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2008年3月至4月,英國考古學家研究發現,巨石陣的准確建造年代距今已經有4300年,即建於公元前2300年左右。
2013年8月,考古學家研究顯示史前巨石陣挖掘發現至少63具人類屍骨,推測最初這里曾是一個墓地,大約100年之後才開始建造巨石陣。

美國華盛頓州克里基塔特縣巨石陣
瑪麗丘巨石陣(Maryhill Stonehenge),位於美國華盛頓州克里基塔特縣的普查規定居民點瑪麗丘,於20世紀早期由商人塞繆爾·伊爾(SamuelHill)提議建造,於1929年建成,是為了紀念在一戰中犧牲的戰士而建造的。
瑪麗丘巨石陣由混凝土修築,為美國第一座為了紀念一戰犧牲戰士而建立的建築,尤其是來自克里基塔特縣的戰士,目前為瑪麗丘藝術博物館的一部分。雖然巨石陣看上去很簡單,但卻代表著後人對犧牲戰士的尊敬,此外,也提醒人類要珍稀來之不易的和平,真愛和平和自由。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