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什麼浮游記

什麼浮游記

發布時間: 2020-12-25 20:26:40

1. 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翻譯

出了南門就是大海,一天要漲兩次潮。像萬丈銀色的大堤劃破大海而過。有迎著潮行駛的船,當潮到來的時候,將船槳反過來對准浪潮,在船頭放一個木招,形狀像長柄的大刀,木招一放好,潮水就被分開了,船就隨著木招進入潮水中,過了一會兒船才浮起來,再掉轉船頭隨著潮水離開,一會兒就行駛了一百多里。塘上有塔和寺院,中秋的晚上我曾經跟隨我父親在這里觀潮。沿著塘向東約三十里,有一座山叫尖山,一座山峰突起,撲入海中,山頂有一間閣,閣上有一塊匾叫『海闊天空』,一眼看過去沒有邊界,只見到洶涌的江水和天相連罷了。
我今年25歲了,響應徽州績溪克明府的號召,從武林坐江山船,經過富春山,攀登了子陵釣台。釣台在山腰上,單單的山峰突起,和水面相離十多丈。難道在漢代的時候,水面已經與山峰一樣高嗎?有月亮的晚上停泊在界口,有巡檢的人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這樣的景色就像他說的一樣。我僅僅只看到了黃山的山腳,可惜沒有看到它的真正面目。

2. 格雷浮游記1000字讀後感

格列佛游記》讀後感
《格列佛游記》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於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父親是一位定居在愛爾蘭的英國人。他是一個遺腹子,由叔父扶養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記》發表於1726年,被當作是兒童文學作品,實際上卻是抨擊當時英國社會墮落與腐敗的諷刺小說。
在這本書中,寫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醫生格列佛的冒險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驚肉跳。在小人國里,他成了龐然大物,刀槍不入,一連吞幾十頭黃牛仍填不飽肚子;在巨人國里,他變成了巨人們的玩偶,被玩弄於手掌間,並與蒼蠅和蜂子展開斗爭;後來,他來到神秘的飛島國,這里的人利用鳥的下部的天然磁鐵和海底下的磁鐵的力量,隨心所欲地移動,這同時也是一個可隨時傳喚鬼魂對話、專門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離奇國家;還有令人深感汗顏的慧駰國,在這個人馬顛倒的世界裡,更有許多不可思議的故事。讀著讀著,我彷彿隨著格列佛一起走進了那個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長得像魚的飛島國居民,以及慧駰和耶胡們,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覺得最特別的要數飛島國的居民。他們的眼睛都長在一側,而且是一個愛好樂器的民族,在他們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歡的樂器。那裡的侍從必須要時刻敲打大臣們的腦袋,否則他們總愛異想天開。……讀了這本書後,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氣和冒險的精神,他是個與眾不同的男子漢,他一見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內心冒險的沖動。作為一名醫生,他專門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隻,以為船員看病為由,去環游世界,到處冒險。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漸漸覺得這些書其實很有意思,而且不會看不進去,反而讀過幾遍之後,越發愛上了這些書。書是人們進步的階梯,在書的世界遨遊是每個人的夢想。打開手中的書,一頭扎進去吧,總有一天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2
當我翻開了《格列佛游記》時我立刻就被眼前的目錄所吸引了:小人國歷險、大人國歷險、會飛的國家……這些字眼似乎被作者施加了魔力,我一看到這些就想快點往下看,想快點了解怎麼會有小人國和大人國,國家又怎麼會飛。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地讀起了第一章。
這本書講的是格列佛以海上醫生的身份隨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後遭遇風暴孤身一人涉險了一些神奇的國家,最後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的事情。情節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把格列佛的歷險寫的栩栩如生,有趣極了。與其說是「格列佛游記」倒不如說成是「我與格列佛的游記」呢,因為我在閱讀這本書時幾乎入迷了,好像就是我和他一起歷險一樣。但是我又從心裡佩服他的機智勇敢,他總是給我一中「逆境叢生」的感覺,這點就是他歷盡艱險後從新踏上自己的國土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堅決要向他學習這種精神,否則的話,若我以後遇到這種事情的話說不定早已經一命嗚呼了呢
3
長假里,我讀了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的《格列佛游記》。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像與誇張,描述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處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游記中的大人國、小人國的離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美德的慧因國國王的故事。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樣,人們更不懂他們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麽是「懷疑」,什麽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中,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我很羨慕格列佛能有幸到慧因國,哪裡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里你不需要顧慮別人說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社會中,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賣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而拋棄自己的親生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小心上當受騙。
我也盼望著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能像慧因國那樣,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我願為此努力,也希望大家一起,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
4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格列佛游記》。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十八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專家和政治家——江誇生· 斯威夫特。
這一天晚上,我看完了這本書的最後一頁,似乎意猶未盡。
此時我頭疼的厲害,想要炸開似的。我用力德睜開惺忪的睡眼,映入我眼簾的是一種似乎很熟悉又似乎從未見過的古建築。我環視四周,竟發現自己一生素白的古裝,躺在浸著莫名液體的水晶棺里動彈不得。天:我大腦深處的某種東西隱約的告訴我,這是樓蘭。
有許多人抬著水晶棺往某個地方走去。我凝聽著,樓蘭古老的民族音樂浸透哀愁。潛意識告訴我,這是個葬禮,而將被埋葬的人就是我!我試著側過頭,看到了同樣身著素裝的許多人。那個步履蹣跚、包頭大哭的老媽媽是我的「阿媽」,那個兩鬢蒼白、佝僂著腰的老大爺是我的「阿爸」。是的,就在我生日的那天晚上。外族人又攻入了我們城市,飛來的流矢劍射中了飯桌前的我,於是,一個生日宴席伴著刀光劍影變成了葬禮。
孔雀神知道我有多麼不願意離開至親至愛的親人們,我的淚混入了水晶棺內的液體中,我張開嘴卻發不出一絲聲音。我已經死了,只能葬入了沙漠的盡頭。
啊,不要!我一驚,便從睡夢中醒了。原來這只是個夢呀!嚇壞我了。我覺得很巧,斯威夫特經歷了4次旅遊,都是有許多重大發現,並且他從中都很直接諷刺、橫掃了英國的社會和其他的方面。那我的這一次古樓蘭游記,不僅經歷了一次生離死別,還讓我認識到戰爭的可怕。
《格列佛游記》這本書每一章從中透露著不同的思想,令人深思,令人了解許多當時社會存在的問題。這本書無論從內容還是寫法上,我都喜歡。而做的這個夢只是借題發揮。
夕陽欲墜,一群聖潔的白鴿迎著粉色的霞暈在雲層重時真時幻。我對著蒼穹,回憶著《格列佛游記》,更是回憶古樓蘭!

3. 《格列浮游記》環境描寫15個謝謝

1. 皇宮在全城的中心,正處於兩條主要大街的交會之處,四周是高兩英尺的圍牆,宮殿離圍牆還有二十英尺。我獲得皇帝的許可後跨過了這道圍牆。圍牆與宮殿之間的空地很大,我可以很容易地繞行來看宮殿的每一面。外院四十英尺見方,其中又包括兩座宮院。最裡面的是皇家內院,我很想見識一下卻發現非常困難,原因是從一座宮院通向另一座宮院的大門只有十八英寸高、七英寸寬。外院的建築有五英尺高,雖然院牆由堅固的石塊砌成,厚達四英寸,如果我就這么跨過去的話,很可能對整個建築群造成極大的損害。2.座小島離我所在海域的航程要比我事先估計的遠了好多,我幾乎用了五個小時才到那裡。我差不多繞島轉了一圈,才找到一個登陸比較方便的地方。那是一條小港灣,大約有我那獨木舟三倍寬。我發現島上四處是岩石,只有幾處點綴著一簇簇的青草和散發著香味的葯草。我把我那一點點口糧拿出來,吃了一點,剩下的就全都藏到一個洞穴里;像我藏食物那樣的洞這地方有許多。3.等我好不容易鼓足精神爬出洞來時,天早已大亮了。我在岩石間走了一會兒;天氣非常好,萬里無雲,太陽熱得烤人,我只得把臉轉去背著它。就在這時,忽然,天暗了下來,可是我覺得那情形和天空飄過來一片雲大不一樣。我轉過身來,只見在我和太陽之間有一個巨大的不透明的物體,它正朝著我所在的島飛來。那物體看上去大約有兩英里高,它把太陽遮了有六七分鍾,可那並沒使我感覺到空氣涼爽多少,天空也沒有變得更加灰暗,這情形就和我站在一座山的背陰處差不多。隨著那東西離我所在的地方越來越近,我看它像是一個固體,底部平滑,在下面海水的映照下閃閃發光。我站在離海邊約兩百碼的一個高處,看著那個巨大的物體逐漸下降,差不多到了與我平行的位置,離開我已經不到半英里了。1.周圍的田野像不盡的花園,圈起來的田地一般都是四十英尺見方,就像許許多多的花床。田地間夾雜著樹林,樹林約佔地八分之一英畝,據我推斷,最高的樹大約高七英尺。我瞭望左邊的城池,那樣子看上去就像戲院里所繪的城池的布景

2、那一帶正是初夏時節,天氣霧蒙蒙的。

3、我們聽任波濤的擺布,大約過了半個小時,一陣狂風忽然從北方吹來,小船一下掀翻了。

4、太陽漸漸熱起來,陽光刺痛了眼睛。我聽到周圍人聲嘈雜,可是我那樣躺著,除了天空以外,什麼也看不見

5城牆兩側每隔十英尺就是一座堅固的塔樓。我跨過西大門,輕手輕腳地前行,側著身子穿過兩條主要的街道

6這座城市是一個標準的正方形,每邊城牆長五百英尺。兩條大街各寬五英尺,十字交叉將全城分作四個部分。胡同與巷子我就進不去了,只能從旁邊路過時看一下,它們的寬度從十二到十八英寸不等。

7皇宮在全城的中心,正處於兩條主要大街的交會之處,四周是高兩英尺的圍牆,宮殿離圍牆還有二十英尺。我獲得皇帝的許可後跨過了這道圍牆。圍牆與宮殿之間的空地很大,我可以很容易地繞行來看宮殿的每一面。

8外院四十英尺見方,其中又包括兩座宮院。最裡面的是皇家內院,我很想見識一下卻發現非常困難,原因是從一座宮院通向另一座宮院的大門只有十八英寸高、七英寸寬。外院的建築有五英尺高,雖然院牆由堅固的石塊砌成,厚達四英寸,如果我就這么跨過去的話,很可能對整個建築群造成極大的損害。

9我在岩石間走了一會兒;天氣非常好,萬里無雲,太陽熱得烤人,我只得把臉轉去背著它。就在這時,忽然,天暗了下來,可是我覺得那情形和天空飄過來一片雲大不一樣。我轉過身來,只見在我和太陽之間有一個巨大的不透明的物體,它正朝著我所在的島飛來。

10我發現島上四處是岩石,只有幾處點綴著一簇簇的青草和散發著香味的葯草。

4. 普吉島浮潛游記作文700

今天是我們來到普吉島的第一天。細雨和風兒在演奏,像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我們要去攀牙灣欣賞割喉島獨特的風景。來到碼頭,我們坐上了長尾船,這是當地特有的船隻,它像一隻香蕉船,尾巴誇張地向天空高高地翹起。船行得很快,陣陣涼風和蒙蒙細雨吹在我的臉上,成片成片的紅樹林出現在我的面前,展示了它獨有的頑強生命力。終於進入了攀牙灣,我們換乘了兩人一艘的皮劃艇,開始進入了割喉島景區。

坐在皮劃艇上,我有點害怕,狹小的船體東晃晃、西晃晃,有點像醉漢在走路。我過了一會兒,我就被眼前的翠峰雨林給吸引了。我們在鍾乳溶岩下穿梭,時不時有一顆顆小水滴掉在我有腦門上。在海蝕山林的邊上,許許多多的小貝殼粘在岩石上,十分的壯觀。紅樹林近在咫尺,露出黑黑的根系,船隻在它的枝幹上開過,它馬上又立起身來。我們在海蝕雨林中穿行,時而坐,時而卧,天空也時而晴時而雨。

8月11日 晴 星期三

第二天,老天爺很眷顧我們,沒有下雨,反而出了大太陽。我們來到了神仙半島,欣賞印度洋的美麗的海景。一路上,快艇隨著海浪時上時下,就像在坐過山車,引得大家一陣陣尖叫。

很快我們來到了珊瑚島。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親近大海,紛紛跳入大海的環抱。海水溫溫的,時不是有漂亮的小魚兒在身邊游過。海水和細細的白沙伴隨著我,還可以欣賞不遠處水上降落傘升起降落,尤如一道美麗的風景。

5.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的原文和翻譯

山水的怡情悅目,如雲煙般在眼前飄逝,只不過領略其大概,不能盡興探尋到幽僻的妙境。我凡事都喜歡獨出己見,不屑於。所謂名勝的標准,貴在心有所得,有些名勝,並不覺得它有何妙處,有的不是名勝,卻自認為妙不可言。
我十五歲那年,父親稼夫公住在紹興趙縣令的衙門里任幕僚。有一位趙省齋先生.名叫趙傳,是杭州的名儒。趙縣令延請他教授孩子的學業,我父親也叫我投拜在先生門下。在閑暇的日子裡出外遊玩,我們來到吼山。靠近吼山看見一個石洞,裡面豁然空闊,四面都是懸崖峭壁,俗名叫「水園」。臨水建構了五間石閣,對面石壁上有「觀魚躍」三字。水流深不可測,相傳有巨大的魚潛伏其中,我投魚餌來試探,僅僅見到不足一尺的魚兒躍出水面來爭食。石閣後面有條通旱園,旱園內亂石林立,有的像拳頭胡亂矗立,有的橫向攤開如手掌,有的柱石削平了頂端,再在壘塊大石頭,人工雕鑿的痕跡清晰可見,毫無可取之處。游覽完畢,我們在水閣里設宴飲酒,叫隨從燃放爆竹,轟然一響,千山萬壑一齊回應,好像聽到了打雷的聲音,這是我小時候暢游的開始。
到紹興的第二年,趙先生因為雙親年邁而不能遠游他鄉,所以在家中設館授徒。我於是也跟著到了杭州,西湖勝景也因此得以飽覽暢游。要說結構的精妙,我認為以龍井為最佳,若論小巧玲瓏,天園排在第二位。山石的奇妙則首選天竺山的飛來峰和城隍山的瑞石古洞。水之佳則在玉泉,因為那裡水清魚多,有種活潑的趣味,大概最不值得看的,就是葛嶺的瑪瑙寺。其他像湖心亭、六一泉等景緻,各有各的妙處,不能一一說盡,但都不脫脂粉氣,反而不如小靜室那樣幽雅僻靜,情趣接近於天然。
蘇小小的墓在西冷橋旁邊,成八角形,立了一塊碑,用大字刻著「錢塘蘇小小之墓」。從此,憑弔古跡的騷人墨客,再不用左右徘徊四處尋找了!我想自古以來湮沒於而不能流傳的忠烈們的魂魄,本來就不可數盡,即使流傳但不能久遠的也不在少數。小小一個歌妓罷了,從南齊到如今,卻,這大概是靈氣所聚集的地方,作了西湖山水點綴的緣故吧!
西冷橋北面幾步遠的地方有崇文書院,我曾經和同學趙緝之在這里投考。當時正值長夏,我們起得很早,出了錢塘門,過了昭慶寺,上了斷橋,坐在石欄桿上。旭日即將升起,朝霞從柳葉外映照過來,枝條的形態充分展現,極其美麗。在白的幽香里,一股清風徐徐吹來,令人身心都覺得清爽。走到崇文書院,考題還沒有出。午後交了卷,和緝之在紫雲洞納涼。紫雲洞很大,可以容納幾十人,洞頂的石孔可以透過日光。有人擺了些小桌子和矮凳子,在這里賣酒。我們便寬衣喝了點小酒,嘗了嘗干鹿肉,味道很好,用鮮嫩的菱角和雪白的蓮藕下酒,微有醉意才走出紫雲洞。緝之說:「有朝陽台,非常高曠,何不乘興一游?」我也興致大發,奮勇登上山巔,只覺西湖如,杭州城如彈丸,錢塘江如練帶,極目遠望,可達數百里。這是我有生以來見到的第一大景觀

6. 《浮生六記》卷四浪遊記快 白話文譯文 急求!!!!4天內要用~

騎馬到華陰廟。過華封里,就是堯的時候舉行隆重祭祀的地方。廟里多松柏古木,三四抱那麼粗,更有柏、槐生成一體的。殿庭多古碑,裡面還有陳摶老祖寫的「福」、「壽」字。華山腳下的玉泉院,據說就是陳摶老祖脫骨化形,登仙而去的地方。在個象小房間的山洞裡,還塑有陳摶老祖的卧像。此處沙明水凈,草多紫紅,激流淙淙,修竹環翠。洞外有個方亭子,上書「無憂亭」,亭邊三株古木,樹皮紋路縱橫,葉象槐樹只是顏色更深些,當地人說叫「無憂樹」。
華山之高,聳立千仞,可惜沒備足吃喝好去爬山遊玩。回來的路上經過片柿子林,看柿子正黃,摘來就吃,當地人說不能吃,沒聽他的。咬到嘴才知道澀的厲害,口舌發木,連忙吐掉,又找水漱口,這才說話利索,還惹的當地人笑話我。
原來,這柿子摘下來要下一遭滾水才能去澀,我又不知原委,鬧了笑話。
10月初,石韞玉從山東派人來接家眷,我也跟著一起出潼關,取道河南望山東去。山東濟南城內靠西有大明湖,湖中有歷下亭、水香亭等處景緻,夏天的時候,柳陰濃密,荷香幽幽,如果載酒泛舟,實在是風雅之極。可惜我去的不是時候,只見殘柳嶙嶙,寒水生煙,一片茫茫天地。
濟南有72泉,趵突泉當數第一。泉水分成三股,從地下噴涌,就象燒開了一樣。一般的泉水大都從高處流下,單單此處是從地下噴出來的,算的上是一稀罕事物。泉池上有樓閣,供奉有呂洞賓,遊人多在這里品茶。
次年2月,我到山東萊陽做幕僚。丁卯秋,石韞玉遭彈劾,丟了山東按察使的官,降職翰林院編修,我也就跟他一道回了京城。傳說中的登州海市蜃樓,可惜也沒能看上。

7. 沈復的《浮生六記·浪遊記快》的主要內容,並且說明是如何記快的

我閑居在家,桌上的瓶花總是不斷地更換新鮮的。芸對我說:「你的插花中能夠體現風晴雨露的特徵,可算是十分精妙傳神。在畫畫的技巧中有畫草蟲的方法,你在插花時為什麼不仿效呢?」我說:「蟲在插花上是會跑來跑去不聽話的,怎麼能仿效呢?」芸說:「我有個辦法,就是怕那樣的做法有罪過。」我說:「你不妨說說看。」她說:「蟲子死後顏色不變,你可以捉來螳螂和知了、蝴蝶之類的昆蟲,用針把它們刺死,用細絲系住蟲的頸部綁在花草當中,整理它們腿的姿態,或者抱梗,或者站在葉上,就像活的一樣,不也很好嗎?」我很高興,按照她的辦法去做,看到的人無不稱絕。如今在閨中尋找,恐怕未必有能夠如此懂得我心思的人了 《浮生六記》卷四作於嘉慶十二年(1808),他當卒於此年以後。與封建時代的一般文人不同的是,沈復並不是什麼「斯文舉子」,他恥於談論管宦陛遷、公廨時事、八股時文(《閑情記趣》),《浮生六記》中,未見任何他參加「文戰」的記錄,他的謀生手段是習幕經商,但同時對詩歌書畫、品茶插花等都有心得。作者一生坎坷,妻兒早逝、家庭失和、經商折本、朋友欺騙,這迫使他常常為了生計而四處奔波,也使得《浮生六記》深沉頓挫,感人至深。他游歷了許多地方,自稱「游幕三十年來,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與滇南耳。」值得一提的是他曾數次來揚,並長期在揚州工作居住,揚州幾乎成了他的第二故鄉,他的妻子、《浮生六記》的女主人公就是在揚州病歿的,葬於揚州西門外金桂山。盡管他在揚州經此大變,卻未影響他對揚州的感情,在對揚州一段熱情洋溢的描繪之後,他寫道:「此皆言其大概,其工巧處、精美處,不能盡述。大約宜以艷妝美人目之,不可作浣紗溪上觀也。」(《浪遊記快》)他的妻子陳芸(字淑珍)是其表姐,兩人同歲而芸略長。陳芸「生而穎慧,學語時,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誦」,後來自學識字,「刺綉之暇,漸通吟詠」,在十三歲前就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她待人隨和而不失活潑,知禮而不拘禮,身上既有傳統女性的美德,也有新女性的影子,是「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一個女性」(林語堂語)。兩人所處的乾嘉時期,封建社會已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資本主義已在醞釀中,當時,蘇州、揚州一帶是資本主義萌芽最發達的地區,再加上兩人的家庭背景(非官僚世家)、教育背景(作者受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科舉,陳芸則基本上是自學)等,這使得他們常常做出蔑視封建禮教的舉動,如作者視妻子為朋友、知己,陳芸女扮男裝與夫出遊,兩人與船家女船中夜飲,作者更曾說出了「卿欲以禮縛我耶」這般「大逆不道」的話,不但社會不能相容他們,連他們的家庭也不能理解他們,幾度將他們趕了出去。正是因為他們的「大逆不道」,《浮生六記》的創作也教少受到封建禮教、文法的束縛,往往是「意興所到,便濡毫伸紙,不必妝點、不知避忌,統觀全書,無酸語、贅語、道學語」(俞平伯),暗合同時代袁枚等人提出的「性靈」的文學主張,全書如行雲流水、雪泥鴻爪,妙得天然之趣。 此書的命運十分奇特。用今人的眼光看,作者應算是業余作家,隨手而作,並不求發表,是以,在此書誕生後的幾十年裡,未曾有人注意,直到清末同光年間,手稿才由獨悟庵居士楊引偶然在蘇州的一家舊書攤上購得。這顆明珠一被發現便大放異彩,時人對她評價頗高,多「閱而心醉焉」,潘麐生(號香禪精舍近僧)稱:「其凄艷秀靈、怡神盪魂,感人固已深矣。」王韜贊道:「筆墨間纏綿哀感,一往情深。」俞平伯的評價更高:「此《記》所載所錄,妙肖不足奇,奇在全不著力而得妙肖;韶秀不足異,異在韶秀以外竟似無物。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製作精微的痕跡。」林語堂先生率先把她介紹到了西方。俞先生認為「而今所存者似即其精英」,其實後兩卷也未必不佳,它們是不曾流傳即已散佚,而非在流傳的過程中被淘汰,因此,前四卷的被發現,固然是件幸事,後兩卷的散佚實在是令人遺憾的。

8. 徐俠客游記中描述金浮,木干,水分,火旺,土繞的是指哪個山上的五個泉水

我全出來就把你根據他那個地理書來看一下,應該一個個對一下就可以找到這些東西。

9. 浮游記之影子傳說txt全集下載

浮游記之影子傳說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浮游記之影子傳說
作者:楊楠
強烈推薦
更新時間2007-8-8 13:27:00 字數:450
我從悠長的夢境中醒來,發現自己仍然處在夢境一樣陌生的境地。
我甚至忘記了自己是誰,我失憶了。
然後我知道自己是流嵐帝國的大王子、未來的王位繼承人。
並且知道,我叫希諾。
做希諾以後,我很幸福,因為我發覺自己擁有一切美好的東西。
所以我快樂地做著希諾,並願把快樂撒播四方。
我重新贏得了似乎被曾經的自己搞丟的東西,比如親情和愛。
我努力並且開心地過著作為大王子希諾的生活。
但是在之後的夢境中,不斷出現一個神秘的黑衣者。
他說我只是個影子,然後他教會了我很多東西。
但他總說我只是個影子。
我想弄清楚「影子」的意思,可是沒那麼容易。
同時作為王子,我還得應對很多東西,比如比武和訂婚。
還有戰斗。
一片迷離出現在我的面前,我得努力去找到真相。
但路途是那麼的曲折艱難……
請大家支持並期待著更精彩的後續故事。
謝謝!

故事大體構想
更新時間2007-8-8 13:37:00 字數:316
本故事共分四部,預計寫40萬字。
每一部的名字和情節都暗合著一個季節。
春的迷離,夏的繁茂,秋的肅殺,冬的殘酷和希望……
故事會很曲折離奇,但是主旨很簡單:愛。
無論在何種境界,愛都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強大的。
真愛無敵!
結局不會很離奇或殘酷……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