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小昭寺游記

小昭寺游記

發布時間: 2020-12-26 09:51:20

❶ 西藏有什麼好看的景點

現在旅遊的城市都比較成熟了,可以自駕游,自由行。網上的攻略也很多。
要看你喜歡什麼樣的地方了
實在糾結的話,可以去青驛看看驢友寫的游記呀,自己決定一下喜歡哪裡~
希望對你有幫助,還望採納!

❷ 關於西藏拼車路線和具體景點的問題

選好你要去的景點 路線基本就出來了
如果你要知道別人路線都有什麼景點確定去有什麼不版去 你只權能去跟發路線的人聯系要他的計劃來看
都會看過路線 景點 時間 再談價格 大家合得上就一起拼車
如果你自己做路線和景點出來去找車 做好路線
你就去找包車的師傅 告訴他你要走的路線行程時間
你們倆就你的路線來談價格 然後 這輛車就會載著你一路走了
如果是好幾天的 除了價格 還要談好師傅的食宿

❸ 西藏自助游的一些問題

1 西藏的九月十月都已經不是雨季了 基本都天氣晴朗 【十月中旬以後稍微有點涼】
2 時間肯定趕 3小時我總覺的有點懸 是在不行你們住西寧一天吧
3其實火車上硬卧 軟卧都差不多 軟卧價錢貴 也沒什麼特殊服務【因為青藏鐵路的火車是在車廂中供氧的】還有高反並不是身體強壯就不會 身體弱就一定高反 ,【最好再入藏前一個星期 服用紅景天 入藏第一天注意休息 別大量運動】
4 這時候短袖是不能穿了 長衣褲 【最好是帶抓絨的沖鋒衣】 如果去納木錯 珠峰這些地方 請帶上毛衣毛褲 或者羽絨服等 那你 早上晚上會很冷的 一般是不會下雨的 你上面那些東西都帶著 還有感冒葯 腸胃葯 等【記得一定要注意保暖 高原 感冒比高反可怕】 西藏溫差比較大 中午穿單衣 晚上就得穿毛衣 很正常
5 其實這個你完全看自己了 每個人喜歡的地方不一樣的 你自己去網上看看照片 喜歡哪就去哪
本人覺得 納木錯 布達拉宮 羊湖【秋天不知道怎麼樣】 拉薩河畔 林芝 日喀則 都很美 遠的耗時太多 就不說了 【這個你最好自己找】 跟團反正就是多花點錢 找大旅行社
拉薩市內很安全 天朝除了天安門廣場就這最安全了 到處都是警察 有事隨便問
6到處都是可拍攝材料 就怕你電池不夠用!!

希望能幫助你 有事可以留言

❹ 我是湖南的,想暑假去西藏玩大約7天左右,請問要准備些什麼,怎麼安排行程

准備些緩解高原反應的 要以及一些常用葯物
出遊相機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是少不了的
在高原地區在一般情況下還是盡量別吸氧
你是打算去玩七天的話建議先飛過去
再從拉薩坐火車去青海遊了青海湖再回程

❺ 想知道西藏自治區概況

西藏名稱來源
漢語中的「西藏」(藏文為bod ljong)一詞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藏自治區(藏文為bod rang skyong ljong),簡稱為西藏。
「西藏」一詞的來歷,不僅社會大眾,甚至專門研究藏學的學者,能夠解說清楚的也不多。在現今提出的一些說法中,仍存在不少疑難之處。這是由於歷史上藏語、漢語、蒙古語、滿語對青藏高原各部分的地域名稱和對藏族的族稱曾經發生過多次變化,而且這些歷史上的名稱互相交叉和影響,使得至今對西藏和藏民族的稱呼及其含義仍然存在較為復雜的情形。
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為吐蕃;元屬宣政院;明稱烏思藏,設都司等;清初稱衛藏,衛即前藏,藏即後藏;後正式定名為西藏,為西藏得名的開始;清設西藏辦事大臣;民國初西藏地方;建國後仍之,後改西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西藏概況
簡 稱:藏
地理位置:地處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南隔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等國接壤。北部和東部與新疆、青海、四川、雲南等省區為鄰。
人 口:全區總人口為281萬人(2006年末數字)。人口出生率為17.4‰,死亡率為5.7‰,自然增長率為11.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21人, 西藏人口分布也很不均衡,多數人口集中在南部和東部。平均預期壽命已由1951年和平解放前的35.5歲提高到目前的67歲。
面 積:120多萬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西藏全區共劃1地級市、6地區、1縣級市、76縣。
氣 候:年平均氣溫為8度左右
民 族:西藏是以藏族為主體的民族自治區,其他還有漢族、回族、門巴族、珞巴族等。未識別民族有夏爾巴人和僜人,其人數較少,只有2000餘人。
旅遊特色: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雪域風光。
西藏簡介:西藏既有獨特的高原雪域風光,又有嫵媚的南國風采,而與這種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觀,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獨特的魅力。至今,還有許多藏族人的生活習俗與高原之外的現代人有著很大的距離,也正由於距離的產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觀賞價值。
西藏自治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個民族自治區之一,成立於1965年9月1日。
西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南邊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它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省毗鄰,東連四川省,東南與雲南省相連,南邊與西部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接壤,形成了中國與上述國家全長近4000公里的邊境線。全區土地面積為122萬多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2.8%。
自然地理
地形與山脈
西藏自治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有著「世界屋脊」之稱。這里地形復雜,大體可分為三個不同的自然區∶北部是藏北高原,位於昆侖山、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間,佔全自治區面積的三分之二;在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即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經的地方,是藏南谷地;藏東是高山峽谷區,為一系列由東西走向逐漸轉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系著名的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地貌基本上可分為極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六種類型,還有冰緣地貌、岩溶地貌、風沙地貌、火山地貌等。 蜿蜒於西藏高原南側的喜馬拉雅山,由許多近似東西向的平行山脈組成,其主要部分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的交界線上,全長2400公里,寬約200—300 公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一珠穆朗瑪峰,聳立在喜馬拉雅山中段的中尼邊界上;在其周圍5000多平方公里內,有8000 米以上高峰4座,7000米以上高峰38座。
河流與湖泊
在西藏自治區境內,流域面積大於1萬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多條,流域面積大於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0條以上。著名的河流有金沙江、怒江、瀾滄江和雅魯藏布江。西藏還是國際河流分布最多的一個中國省區,亞洲著名的恆河、印度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湄公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等河流的上源都在這里。西藏河流的水源主要由雨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組成,流量豐富,含沙量小,水質好。 雅魯藏布江為西藏第一大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仲巴縣境內的傑馬央宗冰川,經珞瑜地區流入印度,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中國境內崐)全長2057公里,流域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流域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深達5382米,是地球上最深的峽谷。大峽穀穀底最窄處僅 74米,最寬處約200米,全長為370公里。
廣袤的西藏高原上點綴著大小湖泊1500多個,其中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有納木錯、色林錯和扎西南木錯

❻ 西藏自駕游攻略

入藏線路

川藏線入藏線路,總的來說分為川藏南線和川藏北線,北線景色以藏傳佛教文化為主,南線景色以自然風光為主,大多數自駕入藏者都是走的川藏南線這條線路。

❼ 請教一個關於藏傳佛教的問題

公歷紀元前後,佛教開始由印度傳入中國,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景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漢地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
漢地佛教:佛教傳入中國漢族地區,歷來均以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派使去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經》為佛法傳入中國之始。傳播地區以長安、洛陽為中心。中國內地營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洛陽市東10公里處的白馬寺。相傳有匹白馬馱經而來,建白馬寺紀念。東漢時絕大部分佛經都是在洛陽白馬寺翻譯的。
佛教在中國的三國、魏、西晉各朝代時,主要傳播活動仍是佛典翻譯,魏都洛陽和吳國的都城建業是傳播活動的中心。這階段的譯經工作和對佛教教義的宣傳、研究,為以後佛教發展打下了初步基礎。到了東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各階層人普遍信仰佛教,到處建有佛塔、寺院。舉世聞名的佛教石窟藝術,如敦煌、雲岡、龍門等古代的雕塑、壁畫,都是這一時期開始建造的工程。這時有成就的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344—413年)所譯的佛典有384卷,內容正確,技巧精湛,對佛教發展貢獻極大。還有西行取經最有成就的法顯(337—422年),他游歷了印度、斯里蘭卡等南亞30餘國,所取回的佛典和撰寫見聞,為佛教發展和研究古代中、南亞諸國史地,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圖為我國著名古剎靈谷寺。位於南京中山陵東側。初建於南朝梁武帝天監十三年(公元51 4年)。該寺是梁武帝為紀念寶志和尚而建。傳說寶志和尚有神通,預言事往往得中,梁武帝崇敬備至。

南北朝時的梁武帝篤信佛教,他在位14年中,4次捨身入寺院為寺奴都由國家出錢把他從廟里又贖回來。梁武帝親自講經說法,撰寫經文。梁朝有寺院2860所,僧尼82700餘人。
唐朝是中國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唐太宗在清除割據、平息騷亂時曾得到僧兵的援助。他即位後下詔在全國建寺院,設釋經處,培養了大批佛教高僧、學者。這時最著名的僧人之一是玄奘(600—664年)。他歷時19年,長途跋涉5萬余里,去到印度取經,共翻譯佛經75部1335卷,並寫出了《大唐西域記》見聞錄。唐太宗推崇玄奘為「法門之領袖」,「千古而無對」。
北宋朝廷對佛教採取保護政策,中國和印度的僧人間傳法交往絡繹不絕。天禧五年(1021年),北宋佛教發展到頂峰,全國僧尼近46萬人,寺院近4萬座。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佛教仍保持一定盛況。元朝蒙古民族崇尚藏傳佛教,但對漢地佛教也採取保護政策。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僧侶,即位後自封「大慶法王」,親自講佛法,度僧道。利用佛教幫助他鞏固初建立的明朝政權。 清朝各位皇帝都崇信佛教,皇室崇奉藏傳佛教,漢語系佛教仍在民間流行。清朝末年中國出現了一批著名的佛學研究學者,如楊文會、歐陽竟無、大虛等。近代思想家如康有為、譚嗣同、章太炎、梁啟超等都受過佛學的影響,並對佛教思想提出了新的見解,把佛學思想研究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
藏傳佛教,或稱藏語系佛教,俗稱「喇嘛」教。喇嘛藏語意為「上師」。藏語系佛教始於7世紀中葉,當時的藏王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時,兩位公主都帶去了佛像、佛經。松贊干布在兩位公主影響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到8世紀中葉,佛教又直接從印度傳入西藏地區。10世紀後半期藏傳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紀中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此後的300多年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隨著佛教在西藏的發展,上層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權,最後形成了獨特的,政教合一的藏傳佛教。
西藏最著名的佛教建築布達拉宮,始建於7世紀文成公主入藏時為公主建的宮室,但建成現在的規模,是到17世紀才完成。
圖為我國佛教名塔——崇聖寺三塔。位於雲南大理蒼山麓。建於公元824—839年。受到唐塔的影響,呈方形,中空,類似西安的小雁塔。主塔高69.13米,為16層密檐式磚塔,每層正面有佛龕供佛一尊。主塔又名千尋塔。千尋塔南北各有一小塔,實心,8角10層,為傣族佛教建築的代表作。
巴利語系佛教(上座部佛教)流傳於我國雲南省傣族、布朗族等地區,那裡人民的佛教傳統信仰與南亞佛教國(泰國、緬甸等)大致相同。大約是在7世紀中葉,佛教從緬甸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那裡若干世紀以來,都能保持依照原始佛教的佛法、戒律和進修學的優良傳統。傣族男童到了入學年齡必須出家為僧,在寺院學習文化知識,接近成年再還俗。
藏傳佛教是印度佛教傳入我國藏區後與藏族固有的苯教長期斗爭、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藏區特徵的佛教。迪慶境內流傳的藏傳佛教,各教派與西藏,相同教義為大小乘兼容而以大乘為主,但吸取了苯教的某些祭儀和境內的一批自然神祗,佛教宣傳也有其地方特色。長期以來,藏傳佛教不僅深刻影響迪慶藏區整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而且還廣泛傳播到其他民族聚居區,被納西族、普米族和漢族所信仰,對他們的政治思想、文化藝術、生活習慣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唐調露年間(679—680),吐蕃在迪慶境內金沙江上架起了著各的吐醫治鐵橋,並設神川都督府,派駐「倫」一級官員,「收烏蠻於治下,白蠻貢賦。」宗教文化受其影響。迨至公元八世紀,贊普赤松德贊在西藏建桑耶寺,遣使迎請印度高僧菩提薩陲和白馬桑菩瓦入藏傳經,任用佛教僧侶執掌蕃政權,佛教在西藏興盛起來。後來贊普赤熱巴巾繼位,大力祟佛,並推行「七戶養僧制」,佛教勢力到達迪慶,出現了專職僧侶。這一時期流行於藏區的佛教,史稱「舊密法」。

公元9世紀中期,贊普朗達瑪興本滅佛。佛教徒中有攜經典到康區避難者,對佛教在迪慶的傳播起到橋梁作用。後至公元四世紀,佛教在西藏再度興起,迪慶境內有僧侶爭當前期高僧真傳弟子,說他們念誦的是「伏藏」真經。11世紀中葉,藏傳佛教各教派次第形成。噶舉派黑帽系一世活佛都松欽巴曾於公元1147年到康區傳教,爾後該派二世活佛噶瑪拔希自大都回康區傳教途經梅里雪山,曾誦「卡格博松語」(禱文)。至明末,境內噶舉派高僧雲集,寺廟遍布。格魯派傳入迪慶是16世紀末期。

公元1578年,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接受麗江木氏土司邀請,到雲南藏區傳教,之後又到達巴塘、里塘一帶。他在里塘修建的「長青春科爾」寺,為康區格魯派大寺。由於「三塘」(巴塘、里塘、建塘中甸)地域犬牙交錯,連成一片,格魯派隨之傳入迪慶。寧瑪派傳入迪慶約在11世紀。以前印度高僧蓮花生(白瑪穹乃)到過德欽,如今在梅里雪山尚存「袞滿」寺遺址。明、清時期,為寧瑪派在中甸、德欽傳播極盛時期,僅中旬就有寧瑪派寺廟90餘座。

公元1643年,西藏格魯派達賴、班禪約請蒙古和碩特部進兵藏區,強令寧瑪派、噶舉派改宗,從此寧瑪派一蹶不振,噶舉派僅剩一些小寺傳承。藏傳佛教各教派產生的原因:一是封建農奴制社會出現之後,新興的封建農奴主控制了當地的佛教勢力,在他們爭權奪利的過程中,所屬的佛教團體必捲入斗爭開始門戶之見;二是各地高僧對佛教「空行」提出各自見解,以及在教義、儀軌等問題上出現的不同認識,加大了相互的對立。由於教派利益的驅使,各教派僧侶加強了傳教活動,加深了教理的研究,促使藏傳佛教空前興盛,在藏區廣為傳播。新中國成立時,迪慶境內共有藏傳佛教寺院24座,其中:格魯派13座,噶舉派7座,寧瑪派4座。24座寺院的分布:中旬3座,德欽17座,維西4座。後來略有變化。

截止1997年底,全州開放活動的藏傳佛教寺院共計21座,其中格魯派12座:噶丹松贊林寺、噶丹德欽林寺、噶丹東竹林寺、噶丹羊八景寺、扎依寺(含原扎史取里寺)、扎加寺、則母寺、覺頂寺、布頂寺、茂頂寺、書松覺母寺(含原葉日覺衷)、袞斯寺(原東旺活佛別墅改建);噶舉派5座:承恩寺(哈批袞)、達摩寺(含原來遠寺)、壽國寺、雲仙寺(桑主袞)、禹功寺;寧瑪派4座:雲登寺、英主頂寺、拖拉寺、布公寺。 「寧瑪」藏語意為「古舊」,興於公元11世紀。據傳說,公元8世紀,印度高僧蓮花生曾到迪慶降伏卡格博惡神,推崇寧瑪派教法。11世紀後,寧瑪派在德欽、中甸藏族聚居區廣泛傳播。

寧瑪派僧人分兩類:第一類僧人即「寧瑪巴,有經典,出家人寺誦經修持,所誦經典稱「伏藏」。第二類僧人即「倉巴」(又稱「安巴」),無固定寺廟,習慣在山谷穴處修煉密法,其重要職責是為人念咒禳災及祭神驅鬼,其法事類似苯教。寧瑪派僧人崇敬「三素爾」,並繼承了行醫傳教的傳統,頗得藏民敬仰。至清代,寧瑪派受蒙古和碩特部武力鎮壓,被迫改宗格魯派。迨至民國,僅存德欽三寺,中甸一寺,維西已無寧瑪派寺院。新中國成立後,寧瑪派寺廟得到修繕,佛寺活動恢復正常,一部分僧人還到西藏桑耶寺和多吉扎寺讀經修習,另有一部分僧人則去康區白玉寺和噶托寺學經習教。 噶舉派

噶舉」意為「口傳」,是一個注重口傳的教派。 噶舉派支系繁多,有「四大八小」之說。噶舉派創始人有瑪爾巴、米拉日巴等,噶舉派噶瑪巴(噶瑪噶舉)於宋仁宗時期(1023—1040)經巴塘傳入迪慶。如今境內流傳的多為噶瑪巴。噶瑪巴有兩個主要活佛系統:黑帽系和紅帽系。相傳黑帽系八世活佛彌覺多吉(1507—1554)曾到麗江,受木土司盛情接待。由於木氏大力推祟噶瑪巴派,迪慶境內建寺不下百座,勢力遍及滇西北及康區。明祟禎十二年(1639),徐霞客游麗江,在木土司家曾見到噶瑪巴活佛,故在游記中有「庚戊年二寶法王(明朝皇帝所賜,系噶瑪巴活佛封號)曾至麗江」的記載。此時噶瑪巴高僧雲集迪慶,促成境內寺院激增。明末,經營康區的木氏勢微,格魯巴派勢力進入迪慶,至清康熙年間獲得優勢,噶瑪巴派被兼並,寺院毀棄,僅有一些規模較小的寺院承傳至今。

薩迦派

元代,薩迦派在中央王朝支持下,建立了薩迦地方政權,結束了西藏近400年的混亂局面。

其時,薩迦派曾傳入中甸東旺、格咱一帶,但無寺院。受其影響,這些地區藏族民居至今保留有在牆上塗染紅、黃、藍三色線條的習慣。 格魯派興於15世紀末葉,是在宗喀巴進行宗教改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格魯」,善規(或善律)之意,因倡導並注重嚴守戒律,故名。 格魯派大規模傳入迪慶,是在公元1643年達賴和班禪約請蒙古和碩特部進兵藏區之後。公元1667年,和碩特部佔領中甸,西藏政府委派僧官管理地方,開始實行政教合一統治。公元1674年以中甸噶舉派嘉夏寺為首聯合境內各寺院在木土司支持下燃起反對格魯派的戰火。 在西藏鄉佐農布、蒙古巴圖台吉所率聯軍攻擊下,噶舉派武裝一觸即潰並被消滅。蒙藏聯軍關閉了中甸、德欽一帶大多數噶舉派、寧瑪派及苯教寺院,沒收寺產,解散僧眾,大肆改建或新建格魯派寺院。藏歷陽龍火年(1676),西藏噶廈攝政王洛桑銀巴下文達巴塘第巴處:將德欽境內噶舉派寺院紅坡寺、德欽寺、沖沖錯崗寺改宗格魯派。

兩年後寺院改建工程竣工,五世達賴親賜寺名噶丹羊八景林、噶丹德欽林、噶丹東竹林。自此德欽三大寺掌教(俗稱「袞松堪布」)由西藏派遣形成制度沿襲至清末。在中甸,將噶舉、寧瑪和苯教寺院沒收財產全部交給松贊林寺,於公元1679年破土動工,歷時三年建成雲南境內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五世達賴賜名「噶丹松贊林」,由西藏三大寺選派高僧任掌教(堪布),劃70戶差民為掌教農奴,300戶差民為寺院庄園。康熙帝頒發度碟330本,令當地土流官按年度支付皇糧及差發銀兩以供寺院香火。 格魯派傳入迪慶後,由於得到中央王朝及地方官吏的垂青,加之與西藏方面聯系緊密,取得了極為尊祟的地位,在政治上享有許多特權,並擁有眾多信教群眾。迪慶藏區有為數不少的尼姑,藏語稱「覺姆」,意為佛母。尼姑多為格魯派,亦有寧瑪派和噶舉派的。她們除遵守藏傳佛教教規,還注重持守戒律,不得與陌生男人見面談話,日落後即使是自己男性親屬也不準見面,不得梳裝打扮,不得嘻笑歌舞,終日深居寺廟念經修持。

藏傳佛教尼姑分兩類:一類是住寺尼姑,剃發,穿無袖上衣,有學位等級,最高可到「格西」學位;另一類是居家尼姑,剃發,學經修行,不結婚。居家尼姑在家庭中有較高地位,多數掌握家庭經濟支配權。尼姑受「給頌」管理,「給頌」即師長,一般由熟悉經典戒律及儀軌的老年尼姑擔任。尼姑的社會活動范圍較小,生活主要靠家庭供給,亦有當地群眾少量財物布施。建國前,境內有尼姑寺3座,住寺尼姑最多時達300餘人。居家尼姑分散各地,無統計數字。近年,尼姑多集中在德欽縣奔子欄鄉,計有尼姑100餘人,給頌3人。

❽ 關於去西藏旅遊的一些問題

你好,6月份去西藏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那個時間西藏各地的氧氣相對來說是比內較充足的。屬於雨季,但容白天是晴天,只有晚上才會下雨,穿衣方面白天還是比較熱的最多就一件T恤,怕冷的可以加一件外套也可以用來防曬,晚上還是要蓋被子,多穿一件衣服,有點冷。
行程問題:看你的時間是否充足了,一般在拉薩市內可以玩一天,去布達拉宮、大昭寺、小昭寺等景點,第二天可以去納木措在那裡如果有時間建議呆上一晚上,第三天下午回來,第四天第五天可以去去珠峰或林芝。再有時間可以包車去阿里,去山南,這些地方條件要艱苦一些,不過現在都有所改善了。
住宿建議提前訂好酒店,每到一個地方可以先訂好酒店的,建議跟團這樣省去不少麻煩事,跟團限制是有的,但更有保障,吃飯的地方到處都是,看你自己的口味了,那邊四川重慶口味餐飲較多。
一般只要身體沒有太多異樣難發生高原反應,建議:感冒、血壓高、有支氣管炎的不要進藏。進藏前有條件可以在當地葯店先買一些預防高原反應的葯如紅景天等服用,進藏後也可以在當地買的,如果有缺氧也可以買氧氣袋之類的。建議多幾個朋友一起去。

❾ 我要去西藏,求詳細的注意事項!

你好,給你一些建議
注意什麼和攻略簡況這里都有,你可以先看看
1、首先給您說下衣服:現在也就24-26度左右,低的時候22度,不熱,不過這邊晝夜溫差還是有一點,比冬天的時候相對要好些,但晚上刮風還是有點涼快,白天太陽曬的時候還是很熱哦,特別是拉薩,紫外線超強,建議穿短袖長褲,但隨身一定要攜帶一件長袖薄外套,西藏晝夜溫差大,注意添加衣物,以免感冒!

2、預防高原反應:
1)建議帶上葡萄糖、紅景天之類的,預防高原反應
2)在剛下火車時通常是沒有什麼感覺的,覺得很正常,這個時候很多人就自以為是的打出跑、跳,其實是錯的,高原反應通常是在到達拉薩一段時間後或者第二天才開始的,所以剛到的時候切記不要跑、跳,不要過於興奮,不要大叫,要多喝水,不要抽煙喝酒。可以適量喝點紅景天、葡萄糖之類的。另外切記剛到西藏不要洗澡!
3)如果初次進藏,確實擔心高原反應,可以提前一周開始飲用紅景天,這是很多朋友嘗試過的,效果非常好,一次只須泡20~30g左右,對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心血管,緩解高原反應很有效。

3、西藏紫外線很強,一定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拉薩,海拔高,有時「日光城」,要注意攜帶防曬霜,保護好你們的皮膚,另外還有墨鏡,遮陽帽這些最好都帶上,不然一天下來,你的皮膚恐怕受不了,眼睛也難受。

4、當然另外帶好您的相機,還有足夠的內存和電,留住每一個美好的瞬間

5、另外提醒一下,西藏這邊取錢其實還是很方便的,但建議您最好使用郵政儲蓄,最方便的一家銀行,其他比如建行、農行、中國銀行也有,只是有的小地方可能沒有他們的網點,有的縣城上這些銀行又常常關門,但一般有提款機,其他比如光大、交通這些西藏都沒有的,你要提前考慮到哦

6、到了西藏如果不跟團的話最好去包個車,這樣你們玩起來會比較開心。

7、到西藏可以入宿家庭旅館之類的,有藏式風味,又不貴,很舒服

8、到西藏一定要注意言行,要注意民族團結,要尊敬佛像,不能用手摸,另外藏族人的頭也是不能摸的,這是禁忌!到西藏要跟隨西藏的風俗習慣,比如喝酥油茶,去藏族人家,主人肯定會倒上酥油茶,雙手遞給你,你一定要雙手接過來,千萬不可單手

9、最後,希望你們旅途愉快,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有需要可以再聯系我!

還有需要歡迎追問!!!!!!!!!!!!!!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