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街游記
發布時間: 2020-12-26 16:18:24
A. 始得西山宴游記表達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始得西山宴遊記》記敘了作者發現和宴遊西山的經過,描寫了西山的怪特,抒發版了對懷才不權遇憤懣和現實丑惡的無奈之情。
一、原文節選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二、譯文
灰暗的暮色,由遠而至,直到看不見什麼了還不想返回。(我只覺得)思想停止了,形體消散了,與自然界萬物不知不覺地融為一體了。(游過西山)然後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賞過,真正的游賞是從這里開始的。所以我把這次西山之游寫成文章以記載下來。這一年是元和四年。
三、出處
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1)大夫街游記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革新運動,於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貶到永州擔任司馬。到永州後,其母病故,王叔文被處死,他自己也不斷受到統治者的誹謗和攻擊,心情壓抑。
永州山水幽奇雄險,許多地方還鮮為人知。柳宗元在這漫長的戴罪期間,便到處游覽,搜奇探勝,藉以開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永州八記》就是這種心態之下的游歷結晶,這篇文章寫於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
B. 按照中國士大夫傳統的審美情趣,梅花是高雅品格的象徵,桃花則被斥為輕薄,西湖游記中袁宏道對桃花表現了
因為作者「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記石簣相約梅園賞梅而不去,用意在於側面回表現桃答花之美、之盛。這里寫西湖梅花之美及虛寫,是作為一種鋪墊,旨在襯托西湖桃花更令人嘆為觀止。
梅花為「歲寒三友」之一,被視為高潔的象徵,桃花則曾被貶為「輕薄」之物。作者舍梅取桃,乃至為桃花所「戀」,可見其迥異於世俗的獨特的審美趣味。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