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濟南靈岩寺內的遺址

濟南靈岩寺內的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2-27 11:52:10

『壹』 濟南歷史名人錄

濟南歷史名人如下圖來:自

另外李白、杜甫、蘇軾、蘇轍、曾鞏、元好問、趙孟頫、王士禎、蒲松齡、老舍、季羨林、任繼愈、歐陽中石、曹操等古今傑出的作家和學者,都先後在濟南生活游歷或求學為官,故有「濟南名士多」之佳譽。

(1)濟南靈岩寺內的遺址擴展閱讀:

濟南市,簡稱「濟」,別稱「泉城」,是山東省省會、 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山東省的政治、文化、教育、經濟、交通和科技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 ,山東半島城市群和濟南都市圈核心城市、新一線城市。

濟南歷史悠久,是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區域內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城子崖,有先於秦長城的齊長城,有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岩寺宋代彩塑羅漢、隋代大佛(位於歷城區大佛村,鑿山而成,建於隋代,為山東第一大佛)。

中國首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譚人所作諷刺詩《大東》,是現存最早的有關濟南的文獻。1986年12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貳』 濟南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1、濟南動物園

濟南動物園原名金牛公園,後稱金牛動物園,始建於1959年10月,1960年5月1日開放,1989年9月8日改稱濟南動物園;

濟南動物園位於濟南市北部,現有各類動物200多種,2000餘只。濟南動物園是中國大型動物園之一,建園40多年來,得到了社會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現已是一個規模龐大,集動物飼養、觀賞、科研、娛樂、餐飲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動物園。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命名為「全國十佳動物園」。


2、大明湖

大明湖,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是由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湖面58公頃,公園面積103.4公頃,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達4.5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

3、趵突泉

趵突泉(BaotuSpring),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東臨泉城廣場,北望五龍潭。面積達158畝,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時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冊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

4、明府城

濟南的明府城始建於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是濟南大規模建城的開始,片區相當於明朝時期濟南城市的范圍,是「泉城特色標志區」的核心區域。

5、五龍潭

五龍潭,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在天下第一泉景區五龍潭公園內,也叫烏龍潭、龍居泉,,是濟南三大泉群的主要泉眼之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叄』 濟南的名勝古跡都有那些

千佛山
著名佛教名山,位於市區東南,高21米。古稱歷山,隋代開鑿石佛後,始稱千佛山。山上有唐代古剎興國寺,寺後千佛崖上有隋代的六十餘尊佛。千佛崖下還有極樂洞、黔婁洞和龍泉洞,其中極樂洞中十六尊佛像最高達三米。
千佛山上新近又增添了一處勝境棗萬佛洞,它將我國佛教之精華的敦煌、龍門、麥積山和雲岡「四大名窟」於一洞,由萬千彩塑和壁畫構成一座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石窟藝術博物館。已故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老親自為「萬佛洞」題名。
交通:2、31、48、K51、K56、游66、游68路可達。
門票:20元,萬佛洞15元

趵突泉
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位於老城區西南,享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譽。趵突泉在《水經注》上有記載:「泉源上涌,水涌如輪。」趵突,即形容泉水上涌跳躍之狀。此泉有三個泉眼,終年噴涌,周邊面積50餘畝。水質優良,泡茶清香可口,泉東有望鶴亭、茶座等。
交通:5、41、49、K54、K96、游66、85、102、103、104路可達。
門票:15元

五峰山
位於長清區東南十公里處,與泰山、靈岩山並稱「魯中三山」。因有會仙、志仙、群仙、望仙、聚仙五個秀麗的山峰並列而得名。
這里群山綿延,山青水秀,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古時道教十分興盛,道觀規模宏大,分南、北兩觀。北觀即「洞真觀」,觀內碑石林立,宮觀殿字數百間,主要有玉皇殿、真武殿、三元殿、清冷亭、石牌坊等。歷史上,宮觀殿宇幾遭戰火破壞,現堂存歷代碑碣百餘塊,尤以「崔先生像贊碑」最為珍貴,此碑書畫、刻俱佳,多為歷代金石家所著錄。南觀稱元都觀,又名玄都觀,是明朝德王府的陵園,陵內有明德庄王、德懿王、德懷王、德恭王、德定王、德端王六座寢墓,最近發掘的德庄王墓,其規模與明十三陵墓相差無幾。近年來,長清縣投資修復了這里的大部分古跡,開辟了盤山道,增添了許多新景觀。觀內的千歲銀杏樹,系省內第二大銀杏樹,枝繁葉茂,果實累累,潺潺泉水從清冷亭玉女盆流出,常年不竭,九十一級台階斜立蜂,勝似泰山天階;順盤山道登覽峰巔,猶如置身泰山捨身崖,陡峭峻險,五峰仙境盡收眼底,綠樹、黑瓦、紅牆掩映成趣,分外迷從。
交通:每周五到周日8:00解放橋乘游61路直達,往返票價10元。
門票:20元
食宿:五峰仙庄是有11座古樸典雅、且具有現代化裝飾的別墅,與五女峰古今媲美,相映生輝。

大明湖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 級別:AAAA級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八十六公頃,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頃,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三。大明湖湖水來源於城內的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水源充足,有"眾泉匯流"之說,平均水深兩米,最深處約四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恆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其一大優點,並具有"蛇不見,蛙不鳴"的自然生態之謎。"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特色的寫照。湖上鳶飛魚躍,畫舫穿行,岸邊繁花似錦,遊人如織。 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跡,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園每年舉辦多種游園活動,有春節文化廟會、新春花展、荷花展及民俗文化活動和花卉盆景展覽、奇石展等。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八十六公頃,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頃,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三。大明湖湖水來源於城內的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水源充足,有"眾泉匯流"之說,平均水深兩米,最深處約四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恆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其一大優點,並具有"蛇不見,蛙不鳴"的自然生態之謎。"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特色的寫照。湖上鳶飛魚躍,畫舫穿行,岸邊繁花似錦,遊人如織。 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跡,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園每年舉辦多種游園活動,有春節文化廟會、新春花展、荷花展及民俗文化活動和花卉盆景展覽、奇石展等。

濟南紅葉谷生態文化旅遊區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級別:AAAA級
紅葉谷生態文化旅遊區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同時也是省內首家通過IS09000、IS014000質量環境雙認證的景區,是由濟南園林建設集團與新盛事置業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的以生態文化為主題的大型近郊旅遊風景區。景區建設定位於「生態旅遊」,以「加強環境保護,提升生態質量,合理開發利用」為指導思想,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前提,以全方位建設生態文化為原則,是一個融休閑度假於一體的旅遊場所。

濟南跑馬嶺旅遊區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級別:AAAA級
濟南市跑馬嶺野生動物世界在濟南南部山區,柳埠森林公園內,距濟南市約40公里。分為步行游覽觀光區、森林休閑區、食草動物區、猛獸區、綜合服務區和動物飼養繁育中心等六大區域,放養各類動物150餘種,10000餘頭(只),園內游覽路線總長約12公里,有10000多米的動物隔離網,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野趣最濃的森林野生動物王國,在亞洲也堪稱一流。

靈岩寺旅遊區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 級別:AAAA級
靈岩寺旅遊區位於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境內,距104國道8公里,北依濟南,南靠泰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佛教聖地,總面積約50萬平方公里,以其悠久的宗教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馳名於世,素有「游泰山不游靈岩,不成游也」之說。

九頂塔民族風情園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級別:未定級別 九頂塔民族風情園是集民族風情、名勝古跡、游樂探險和休閑度假於一體的大型生態民族文化區。該景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距濟南市區26公里,佔地1000餘畝。景區由山東華洋置業集團獨家開發建設,總投資進億元。風情園的規劃設計以遵循保護文物資源和自然資源的原則,以4A景區標准建設,以實施綠色工程提升生態環境為目的,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民族風情園由布依、朝鮮、傣、哈尼、納西(摩梭人)、蒙、苗、怒、佤、維吾爾、壯、藏等十六個民族村寨組成,薈萃了各民族的民族文化、民俗風情。

槲樹灣旅遊風景度假區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級別:未定級別 槲樹灣位於濟南南部柳埠鎮綿延的群山之中,佔地兩千餘畝。景區以青山綠水、民俗人文為主題,成為濟南近郊旅遊的又一顆明珠。槲樹灣沿承魏晉古風,以山、水、田園著稱。整個景區無絲毫現代工業文明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青石、茅草、籬笆、枯藤,對厭倦都市喧囂,追求心靈寧靜的遊客來說是休閑度假的絕佳去處。

濟南金象山滑雪場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級別:未定級別濟南金象山滑雪場由濟南金象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於2004年12月中旬正式開放。該滑雪場是濟南市首家,山東省內規模最大、設施最齊全的一家滑雪場,為省城人們提供了一個冬季健身旅遊的嶄新空間。

『肆』 濟南靈岩寺的「鐵袈裟」是怎麼回事背後有什麼故事

「袈裟」是佛教僧侶普遍穿著的一種特殊衣物,素來有「法衣」之稱,其多為布絹絲綢所制。可是您聽說過「鐵袈裟」嗎?在山東省濟南市的一座寺廟中,就有一個時逾千年的鐵袈裟,而它的出現,卻引來歷代學者的爭議。鐵袈裟究竟從何而來?現代考古學家又會給出怎樣的解釋?

談及此處,我們還是要澄清一點,如今考古學家們所得結論,都是基於歷史記載之上的科學推測。至於鐵袈裟來源真相如何?還需要更多出土文物的佐證,不過我相信,隨著考古專家們的不斷努力,揭開鐵袈裟之謎的日子應該並不遙遠。

『伍』 山東是什麼地形啊

山東地形,中部突起,為魯中南山地丘陵區;東部半島大都是起伏和緩的波狀丘陵區;西部、北部是黃河沖積而成的魯西北平原區,是華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內山地約占陸地總面積的15.5%,丘陵佔13.2%,窪地佔4.1%,湖沼佔4.4%,平原佔55%,其他佔7.8%。

『陸』 濟南七十二名泉是哪些

2004年新評選名錄如下:

1、趵突泉、金線泉、皇華泉、柳絮泉、卧牛泉、漱玉泉、馬跑泉、無憂泉、石灣泉、湛露泉;

2、滿井泉、登州泉、杜康泉、望水泉、珍珠泉、散水泉、溪亭泉、濋泉、黑虎泉、琵琶泉、瑪瑙泉、白石泉、九女泉、五龍潭、古溫泉、賢清泉、天鏡泉、月牙泉、西蜜脂泉、官家池、回馬泉;

3、虯溪泉、玉泉、濂泉、百脈泉、東麻灣、墨泉、梅花泉、濯纓泉、玉環泉、芙蓉泉、舜井、騰蛟泉、雙忠泉、華泉、漿水泉、硯池、甘露泉、林汲泉、斗母泉、無影潭、白泉、湧泉、苦苣泉;

4、避暑泉、突泉、泥淤泉、大泉、聖水泉、緞華泉、玉河泉、西麻灣、凈明泉、袈裟泉、卓錫泉;

5、清泠泉、檀抱泉、曉露泉、洪範池、書院泉(又名東流泉)、扈泉、日月泉 )(其中,百脈泉、東麻灣、墨泉、梅花泉、西麻灣、凈明泉在章丘,洪範池、書院泉(曾名東流泉)、扈泉、日月泉、馬跑泉在平陰縣,其他均在市區內)。

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百脈泉五大泉群是濟南72泉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他的則「隱居」於濟南轄區內的其他地方。

(6)濟南靈岩寺內的遺址擴展閱讀:

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

泉的形成原因:

1、這主要與濟南的地形結構有關系。它的南面是一片山區,是山東有名的千佛山;北面是平原,濟南位於山區和平原的交界線上。

2、這里的山區是由石灰岩組成的,而平原的泥土底下也隱藏著岩漿岩。

山區的石灰岩大約是在4億年前形成的,其質地比較純,它以大約30°的斜度由南向北傾斜。

石灰岩本身不很緊密,有空隙、裂隙和洞穴,能儲存和輸送地下水。地下水順著石灰岩層的傾斜,大量地流向濟南。成了濟南泉水的水源。

3、在平原下的岩漿岩,它的組織很緊密。所以地下水流到這里後碰到岩漿岩的阻擋就流不過去了。岩漿岩上又覆蓋著一層不透水的粘土層,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

這些被攔阻的大量地下水憑著強大的壓力,從地下的裂隙中湧上地面,就形成了這些著名的泉水,趵突泉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

『柒』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文學,傳統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版育,游藝與權雜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葯,民俗。

拓展資料: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 ,簡稱非遺協會,成立於2013年11月6日,其隸屬於文化部,是一家以保護和傳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己任的社會團體法人機構。

自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就被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因而,非遺協會的成立不僅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當代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作為我國唯一一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非遺協會 是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並入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之後發起成立的,協會的法定代表人由現任文化部非遺司司長馬文輝兼任。

『捌』 山東省濟南市的歷史發展有哪些

濟南市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國務院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遠在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距今四五千年的「龍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發現於濟南東郊龍山鎮而被命名。早在春秋時期,齊國曾在這此築城。名曰濼邑。後來,齊國又改濼邑為歷下。秦代,屬濟北郡。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歷下屬濟南國,其首府設在東平陵城。西晉永嘉末年(313年前),濟南國的首府又由東平陵城遷至歷城。從此,今濟南市區成為歷代郡國、州府的行政中心。「濟南」一稱是因為城位於古濟水(故道為今黃河所佔)之南而得名。至唐,這一帶經濟已相當繁榮,據歷城縣志載:「唐秦瓊為濟南人,世代冶鐵,有『鑄鐵秦家』之稱」。宋徽宗政和六年,濟南郡改為「濟南府」,首府設於歷城。元代時,馬克波羅曾描述濟南之繁榮「園林美麗,堪悅心目,產絲之饒,不可思議」,當時歷城已成為全國游覽勝地。明代,濟南開始成為山東省會,曾一直至清代。1929年7月,正式設立濟南市,時有面積175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1948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解放濟南,設立濟南特別市。1949年5月復稱濟南市。1994年2月,濟南市被正式確定為副省級城市。

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遠古時期中國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領——舜(約公元前22世紀)就誕生與生活在濟南一帶。境內發現以紅褐色陶器為標志的西河類型(距今8400-7300年)文化遺址10多處。濟南東郊的城子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以黑陶為標志的龍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發現地,這里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城址約20萬平方米。說明濟南作為城市的歷史在4000--5000年以上。濟南文物古跡眾多,有舜文化遺址(公元前22世紀)舜耕山、舜井、娥英河、舜廟,有先於秦長城的齊長城(公元前3世紀),中國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築——漢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公元前1世紀),中國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門塔(公元7世紀)和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岩寺宋代彩塑羅漢(公元11世紀)等。

在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泉城文化有其傑出的地位,為祖國和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戰國時期的齊國大思想家鄒衍(今濟南章丘人),創立陰陽五行學說,為稷下學派著名學者;扁鵲(今濟南長清人),精通內科、婦科、五官科、小兒科,創立望、聞、問、切的診病方法, 為中國醫學的奠基人之一。

漢初,設立濟南郡,此為「濟南」一名出現之始。濟南郡治設於今濟南市章丘平陵城。漢文帝時,年過九旬的秦博士伏生(今濟南市人)口授今文《尚書》二十八篇,使之得以流傳後世。東漢,為濟南國,靈帝時,曹操任濟南相,政績頗著。

隋唐時期,佛教在濟南十分興盛,唐代高僧義凈(今濟南長清人),繼玄奘之後赴印度取經, 譯佛經百餘部,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貢獻。唐代(公元618-907年)的房玄齡(今濟南市人)、秦瓊(今濟南仲宮人)等均為大唐的開國元勛!

宋開國後,濟南稱齊洲社會的長時期相對穩定,使濟南呈現一派太平盛世景象。著名詩人黃庭堅曾以「濟南瀟灑似江南」的詩句贊美濟南的湖光山色。曾鞏任齊州知州時,勤政之餘,飽覽勝跡,每至一地,總賦詩撰文,為濟南山水錦上添彩。北、南宋之交,濟南「二安」 相繼蜚聲文壇: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今濟南長清人),詞作情真、意深、語新,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被稱為「婉約派」之宗,前期的詞,主要描寫少女、少婦的生活,多寫閨情,流露了她對愛情生活的嚮往和別離相思的痛苦。她後期的詞,多悲嘆身世,有時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以表達她的愛國思想。李清照的文學創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後世影響較大,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現在在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畔,及章丘百脈泉邊都建立了李清照紀念堂;「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字幼安,今濟南歷城人),不僅是一位畢生致力於國家 統一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高產的文學家,他創作的詞慷慨 悲壯,筆力雄厚,他著有《稼軒長短句》、《稼軒詞》等。現在大明湖內遐園西部建有辛稼軒紀念祠,與蘇軾並稱為「蘇辛".

金代著名散曲家杜仁傑(今濟南市人)博學多才,詩文俱佳,他曾多次同文學家元好問共游濟南。元好問在遍游濟南山水後,寫下「羨煞濟南山水好」、「有心常做濟南人」等頌揚之詞。元代,濟南文風日盛。著名者有宋、遼、金三部正史的總裁官張起岩。另外, 散曲作家張養浩(今濟南市人)的散曲造詣極高,元代的散曲至他達到高峰。書畫家趙孟兆元代曾任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任職3年間留下許多詩畫,最著名者當推《鵲華秋色》圖,成為傳世之作。地理學家於欽,亦曾在濟南做官,他游覽山川,走訪故老,考察齊地風土人情,完成了著名地方誌書《齊乘》。

明初,曾置山東行省,濟南始為山東首府,從此,濟南成為山東地區的政治中心。明代文壇著名的「前七子」之一的邊貢(今濟南歷城人),詩作以清新婉轉、平淡和粹、興象飄逸見長, 對明代文壇產生過較大影響;著名戲劇作家李開先(今濟南章丘人),有《寶劍記》等傳世;清代著名學者周永年(今濟南歷城人)是《四庫全書》的主要編纂者之一。

中華民國時期,設立濟南市。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生王盡美、山東省立第一中學學生鄧恩銘等人成立了共產主義學會,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成為國內建立最早的共產主義組織之一。王盡美、鄧恩銘還代表濟南共產主義小組參加了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

『玖』 中國的世界遺產名錄有哪些

中國的世界遺產名錄有四大分類:

1、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山東泰山(泰山、岱廟、靈岩寺);安徽黃山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名勝區;福建省武夷山。

2、文化遺產:

明清皇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北京天壇;長城;

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孔廟、孔府及孔林;大昭寺、羅布林卡;安徽古村落;土司遺址;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開平碉樓與古村落;澄江化石地;中國大運河;

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孝陵、明十三陵、盛京三陵);雲岡石窟;

中國安陽殷墟;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築群;吉林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福建土樓;

甘肅敦煌莫高窟;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元上都遺址;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西藏布達拉宮;

蘇州古典園林;山西平遙古城;雲南麗江古城;北京頤和園;重慶大足石刻;澳門歷史城區;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山東曲阜三孔;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廈門鼓浪嶼。

3、自然遺產:

四川黃龍國家級名勝區;湖南武陵源國家級名勝區;四川九寨溝國家級名勝;湖北神農架;

雲南「三江並流」自然景觀;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中國南方喀斯特;江西三清山;中國丹霞;

新疆天山;可可西里;貴州梵凈山。

4、文化景觀:

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山西五台山;杭州西湖;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

(9)濟南靈岩寺內的遺址擴展閱讀

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約》,1999年10月29日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截至2017年7月8日,中國已有52處自然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被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將成為世界級的名勝,可接受「世界遺產基金」提供的援助,還可由有關單位組織遊客進行游覽。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能夠得到世界的關注與保護,提高知名度並能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