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遺址
A. 安慶的遺跡,要全!!!!!!!!!!!!!!!!!!!!!!!!!!!!!!!!!!!!!!!!!
同二樓。。再補充點。。
大南門那有個探花地
安慶一中的省立專圖書館遺址
安慶二屬中的紅樓
獅子山公園有個太平天國安慶保衛戰古戰場遺址
安慶師范學院那也有個什麼遺址。。
江邊上。。12路車終點站,焚煙亭
紀念日旁邊有個碑,就在那個松樹下面,好像是徐錫麟就義的地方
巨石山小孤山不是的。。
這些都是市區的遺跡,其他的一時想不起來了。。 八縣的多了去了,,不列舉了
B. 中國有哪四大兵馬俑遺址
危山兵馬俑和秦始皇兵馬俑、楊家灣兵馬俑以及獅子山兵馬俑並稱為我國四大兵馬俑
C. 我想知道水洞底鎮的銅鼓寨遺址和獅子山石頭城古戰場遺址在哪個村
你說的銅鼓寨就是在孫水河旁邊的慕長村,水洞底市的河那邊,只不過現在銅鼓寨已無一古建築,是一個在山頂三面環山的平地,約3000至4000平方,站在山頂看孫水河環繞而過,風景優美。
D. 寫出9個歷史遺跡或出土文物的名稱和地方。
1、西安兵馬俑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先後有200多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2、安陽司母戊大方鼎
後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又稱後母戊大方鼎、後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長方形,口長112厘米、口寬79.2厘米,壁厚6厘米,連耳高133厘米,重達832.84公斤。鼎身雷紋為地,四周浮雕刻出盤龍及饕餮紋樣,反映了中國青銅鑄造的超高工藝和藝術水平。
後母戊鼎初為鄉人私掘,因體積過大,為防日軍搶走,將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於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銅鼎從南京調往北京,存於新建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至今。
3、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是中國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於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4、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藏文:པོ་ཏ་ལ),坐落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是藏式古建築的傑出代表(據說源於桑珠孜宗堡),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
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宮殿高200餘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布達拉宮前辟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
5、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6、長城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
其中陝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千米。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7、戰國水晶杯
戰國水晶杯為戰國晚期水晶器皿,於1990年出土於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現藏於杭州博物館。
戰國水晶杯高15.4cm、口徑7.8cm、底徑5.4cm,整器略帶淡琥珀色,局部可見絮狀包裹體;器身為敞口,平唇,斜直壁,圓底,圈足外撇;光素無紋,造型簡潔。
戰國水晶杯是迄今為止中國出土的早期水晶製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2002年1月18日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8、青銅神樹
青銅神樹,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文物,共有八棵,屬夏代晚期青銅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86年出土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收藏於四川三星堆博物館。
其中一號大神樹高達3.96米,樹干殘高3.84米。有三層枝葉,每層有三根樹枝,樹枝的花果或上翹,或下垂。三根上翹樹枝的花果上都站立著一隻鳥,鳥共九隻(即太陽神鳥)。
神樹的下部懸著一條龍,龍的頭朝下,尾在上,夭矯多姿。二號大神樹的一旁,同樣有一條蜿蜒盤桓的龍,神樹與神龍的一體形象,使神樹顯示出非凡的魅力與深厚的象徵意義。
9、黑漆描金龍紋葯櫃
黑漆描金龍紋葯櫃為明代宮廷御葯房所用葯櫃,原存太醫院御葯局御葯庫。黑漆地,正面及兩側飾描金雙龍戲珠圖案,背面及櫃里飾描金松竹梅蝶紋,四足鑲銅下腳。
高94.5厘米,寬78.8厘米,縱57厘米。木製,髹黑漆描金。櫃為 方角櫃,是「一封書式」。葯櫃正面為雙柱三抹頭結構,抹間攢框裝抽屜3個,用以存儲方劑和葯具。
櫃門2扇,採用格門構造,為兩柱四抹頭的格門,裝有板心和絛環板,門扇內面和櫃身的背面為三抹頭結構,櫃兩側為四抹頭結構,櫃底端均安有牙條。
櫃內兩旁各有長屜10個,中部立軸設有一組八方可旋轉的抽屜80個,屜上寫有葯名,葯屜總共100個,可儲存葯140種。
櫃門外面及兩側描錦地開光雙龍戲珠紋,門內上下兩格描花卉,上為月季山石,下為梅花山茶,各有蝶、蜂飛舞花間。背面上下兩格描松、竹、梅、蝶和茶花圖案。
櫃門拉手處安有面葉、鈕頭、吊環,四足安有銅套腳飾件。上格正中貼近邊抹處,楷書「大明萬曆年制」六字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承德避暑山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布達拉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莫高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後母戊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兵馬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黑漆描金龍紋葯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青銅神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戰國水晶杯
E. 徐州獅子山漢墓遺址展覽春節開放嗎它的考古價值
獅子山漢墓的價值在於三個主要方面,一是墓葬規模/墓室結構/隨葬品,二是出土漢代兵馬俑,回俑比秦始答皇墓的小很多,但軍陣排列仍十分雄壯,且有不少變化。三是墓葬本身的施工方式,能較完整保留至今的原因。學生半價,春節開放。
F. 徐州獅子山漢墓的主人是否確定為楚王戊
1.江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的主人是西漢第三代楚王劉郢客(《史記》稱其為劉郢),不是無謚號的西漢第四代楚王劉戊。
2.江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位於江蘇省徐州市獅子山,其西側300米遠的漢兵馬俑則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象徵著衛戍楚王陵的部隊,兩處遺址距今已有2100餘年的歷史。獅子山楚王陵依山為陵,鑿山為藏,坐北朝南,深入山中60餘米。陵南北總長117米,面積851平方米,鑿石量達5100立方米。由墓道與附屬建築、主體建築兩大部分構成,共有墓室12間,出土文物2000餘件(套)。墓葬形制上平面布局不完全對稱。陵內設有三處相對獨立的陪葬墓。早年發現的兵馬俑坑為其陪葬坑。從出土文帝四銖半兩錢推斷獅子山楚王陵的陵主人是第三代楚王劉郢客。1984年12月發現漢兵馬俑,揭開了這支沉睡兩千多年的地下部隊的神秘面紗。兵馬俑總數4000多件,對研究我國古代軍事史有著重要的意義。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考古工作者又發現了楚王陵,使得獅子山地區一舉成為全國矚目的旅遊熱點。這座楚王陵不僅規模龐大、氣勢恢宏,奇特的結構更是獨樹一幟,前所未有。墓中出土了各類珍貴文物近二千件,其中不少文物是國內考古首次發現。尤其珍貴的是,科學工作者根據墓中殘留的楚王遺骨,成功地復原了二千一百年前一代楚王的形象。出土的最珍貴文物包括夔龍渦紋玉璧、鑲玉漆棺等,還有金縷玉衣。漢代如此重視喪葬用玉,是當時人們認為玉可使屍體不腐。正如東晉葛洪《抱朴子》所載:「金玉在九竅,則死者為之不朽。」正是這種對永生的狂熱追求,導致了喪葬用玉一度的髙度發達。不過,往往事與願違,貴重的殮玉和隨葬品引來的卻是無數的盜墓者,特別是那些高等級的王侯貴族墓葬,幾乎十墓九空,甚至屍骨無存。鑒於這種情況,曹魏黃初三年(222年),魏文帝曹丕廢除了以玉衣殮屍等制度。從此以後,喪葬用玉逐漸消失,中國玉器進入了世俗化發展階段。
3.劉郢客(?-公元前174年),漢朝宗室,西漢楚王,《史記》作劉郢。其父楚元王劉交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前178年,其父劉交死後,劉郢繼位。一共在位四年,有美好的名望被人稱道擁戴。因望子成龍,期望子孫能夠使漢朝的基業發揚光大,劉郢客聘請了天下堪稱泰斗的名師,召募了許多傑出的人才群集在楚國都城彭城。公元前174年,劉郢去世,謚號夷,他兒子劉戊嗣位,即七國之亂的楚王。漢武帝時,其孫女解憂公主在江都公主劉細君死後和親烏孫。
楚王陵出土的夔龍渦紋玉璧
G. 成都獅子山是個景點嗎
徐州漢文化景區是在徐州獅子山楚王陵、漢兵馬俑博物館的基礎上整合文化資源成立的,景點有獅子山楚王墓地宮及其陪葬兵馬俑坑遺址博物館,為進一步充實景區文化
H. 獅子山的簡介
獅子山,瀕臨長江,與南京長江大橋相望, 佔地14公頃、周長2公里。早在清內末年間就是「獅嶺雄觀」之容美譽,被稱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山巔閱江樓的建成結束了「有記無樓」六百多年的歷史。
獅子山擁有眾多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獅子山風景區,以獅子山為中心,包括山巔、山坡、山麓及其周圍的一系列人文景觀。具體來說,即以「閱江樓」為主要標志,山巔有孫中山觀江亭、古炮台遺址、度假村;山坡有徐達將軍廟、玩咸亭、獅字林碑刻;山麓有靜海寺、三宿岩、儀鳳門和天妃宮碑;附近還有綉球公園、小桃園、渡江勝利紀念館、八字山、江南水師學堂遺址、孫津川故居、太平軍破城處等景點。
I. 周寧獅子山的介紹
山水萃奇觀 避暑第一城
---周寧縣旅遊風景區簡介
周寧縣位於福建省東北部鷲峰山麓,前臨三都澳之萬頃海濤,後倚武夷山之碧水丹崖,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縣城年平均氣溫僅14℃,享有「天然空調城」之美譽,空氣中含有大量的負氧離子,具旅遊、避暑療養的康樂氣候條件,可與江西的廬山、浙江的莫干山相媲美,是不可多得的旅遊、度假、療養、避暑勝地。
周寧境內山巒疊翠,風景秀麗,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開發前景廣闊。其中居華東地區第一位的有五處:一是華東最大的九龍氵祭瀑布群,氣勢磅礴,雄奇壯美,被譽為「華東第一,中國少有」,是福建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二是被中央電視台譽為「中華奇觀」的鯉魚溪,具有八百年歷史,保留明清時代特色的古民居,宋代以來人魚同樂的獨特風情,神奇美妙的鯉魚傳說,聞名海內外;三是華東區保存最完整、文物眾多、蘊含濃厚人文色彩的鄭氏宗祠;四是面積7.8平方公里的芹山湖,煙波浩淼,漁排點點,秋水共長天一色,為華東區第一高山天湖;五是擁有萬畝森林、千畝草甸,海拔居華東區之冠的仙風山省級森林公園。此外,全長25.6公里的後壟溪---陳峭鴛鴦溪,水源豐富,溪水清瀅,沿岸峰奇石峭,有著廣袤的原始次森林,其中有古老、珍稀、特大的古銀杏王,紅豆杉林,罕見的古松林、楓葉林、古梅花、桂花,還有珍稀野生動物獼猴、鴛鴦、白鷳等,整個溪谷終年漫山滴翠,春天山花爛漫,萬紫千紅,是一處生機勃勃的動植物樂園。沿岸尚有古廊橋、土炮樓、古民居、古道等人文景觀,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已被上級旅遊部門列為霍童溪流域生態旅遊區開發重點。另有被載入《辭海》、史稱「八閩首景」 的滴水岩;新近開發的洞穴景觀---九龍石窟,深邃幽奇,蝙蝠成群,怪樹倚壁,碧水悠悠,整個景區保留著天然未鑿的原始美,登筏駛入,如進童話世界。
周寧境內,古廟祠、古厝橋、古民居、古遺址眾多,有千年古剎靈峰寺、方廣寺和杉洋林公宮;浦源、咸村、樓坪、仕本的古民居;鄭、李、肖、陳、湯氏宗祠,以及當今保存為數不多的,建築風格獨特,設計精巧、工藝高超的十多座木拱廊橋,有的橫跨於激流險灘之上,有的飛架於溪谷懸崖峭壁之間,蔚為壯觀。周寧境內有大小山峰661座,其中千米以上山峰282座,千山爭奇,眾峰競秀,有臨溪拔地而起、四壁如削、怪石嶙峋、氣象萬千的官山,素有小武夷之稱的石門山,及獅城四景獅子山、銀屏峰、仙人騎鶴、奇仙崗等,這些景點均集中在方圓1046平方公里內,特別是靠近城關附近300多平方公里范圍內,已構成一個既有高山、森林、湖泊、瀑布群自然景觀,又有古建築、壁畫藝術遺存,以及人魚同樂特殊習俗等歷史文化資源的綜合風景游覽區。在寧德市旅遊總體布局中,我縣被列為「五大特色旅遊區」、「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在全市旅遊發展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按我縣旅遊資源的地理位置分布和景觀特性,周寧景區從宏觀布局上可劃分為東片區、南片區、西北片區三大塊,對此今後的開發建設規劃是: 東片區以九龍漈瀑布群--官山為一線,聯通福安九龍洞、白雲山景區;西北片區以鯉魚溪--仙風山省級森林公園--芹山湖--靈峰寺為一線;南片區以滴水岩--九龍石窟--後壟溪流域--陳哨鴛鴦溪為一線,聯接屏南白水洋、寧德古瀛洲。並整合資源,申報九龍漈·鯉魚溪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九龍漈瀑布群風景區近年來已投資近千萬元,建成了調節水庫、管理綜合樓、景區柏油公路、石階游道等景區設施。今後著重以招商引資等方式引進資金進行第二期建設:一、發揮已建成的基礎設施的作用,增設旅遊茶樓及餐飲、賓館等附屬設施,進一步豐富旅遊項目特別是參與性強的娛樂項目,延長遊客逗留時間,改變目前純門票收入的狀況,完善行游住吃購娛六個方面的服務,讓遊客更加滿意,讓景區效益更好;二、按照清華大學的規劃,以自然景觀的觀賞為主線,改變順流而下的游覽線路,改為從四疊瀑開始觀賞,逐級而上,漸入佳境,最後到達大瀑布的游覽高潮。同時在樹木懸掛標示銘牌的基礎上,開發生態旅遊、科教旅遊線路。
對鯉魚溪到靈峰寺的旅遊線路,以發展休閑旅遊精品為主線,引導遊客細細品味鯉魚溪的「人魚同樂」情趣,仙風山上燒烤,芹山湖畔垂釣,開發歷史文化旅遊、森林旅遊、水上旅遊、宗教旅遊線路。
後壟廊橋
對滴水岩到後壟溪流域的旅遊線路,以發展生態旅遊為主線。主要觀賞大峽谷兩岸的奇山異峰、原始森林風貌及獼猴、鴛鴦、紅豆杉等珍稀動植物,開發水上旅遊線路,使遊客充分體會到回歸大自然的真趣。
秀美的周寧山水景觀,正期待著海內外有識之士投資開發,加快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