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西遊記與名人

西遊記與名人

發布時間: 2020-12-28 09:09:36

㈠ 關於名人說的西游記的名言

1、西遊記一書,自始至終,皆言誠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學,並無半字涉於仙佛邪淫之事。或問《西遊記》果為何書?曰實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清代學者)張書紳

2、吳承恩撰寫的幽默小說《西遊記》盧瑟,裡面寫到儒、釋、道三教,包含著深刻的內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統治意義的神話作品。吳承恩本善於滑稽,他講妖怪的喜怒哀樂都近於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歡看。——魯迅

3、《西遊記》其想像情節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極為鮮明,而且讀者面最寬,老少咸宜。此書的副作用極小,是一部鼓舞人積極斗爭、永不灰心、為達到目標而百折不撓的書。——(北大教授)白化文

4、《西遊記》是一部以拯救墮落的人心與人精神為鵠的作品;《西遊記》也是一部描寫反貪題材的作品。——劉戈

5、《西遊》曼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心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於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伏,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謝肇浙

6、《西遊記》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他並沒有什麼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這點玩世主義也是很明白的;他並不隱藏,我們也不用深求。」——胡適

7、沒讀過《西遊記》,就像沒讀過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一樣,這種人侈談小說理論,可謂大膽。——(法國當代比較文學家)艾登堡

8、《西遊記》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法國大網路全書》

(1)西遊記與名人擴展閱讀: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

一、《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

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二、《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

《西遊記》的藝術想像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

《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三、《西遊記》的藝術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像,就要數它的趣味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可以說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作品。

雖然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閱讀感受總是輕松的,充滿愉悅而一點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

四、《西遊記》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輝映。孫悟空豪爽、樂觀的喜劇性格;滑稽諧趣卻憨厚朴實的豬八戒形象。

他們幽默詼諧,機趣橫生的對話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過富於揩趣的對話得到生動的表現,這也是《西遊記》充滿奇趣的又一大特點。

在人物描寫上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也是造成《西遊記》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謂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謂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會性;所謂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動物屬性。

《西遊記》展現了一個神化了的動物世界,同時又熔鑄進社會生活的內容。

㈡ 西遊記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1. 破除萬事無過酒。

語出《西遊記》第六回。破除:排除,除去,使歸於無。世間消愁破災都不過是酒。

2. 強龍不壓地頭蛇。

語出《西遊記》第四十五回。地頭蛇:比喻地方上的惡棍、痞子。指外來的強權者也不敢惹當地的惡霸。也泛指外來的人力量再強,也斗不過當地有勢力的人。

3. 有雌雄二鳥,原在一處同飛,忽被暴風驟雨驚散。

語出明·吳承恩《西遊記》。有著雌雄兩只鳥,原本同一個地方一同飛翔,忽然間,遇到了狂風暴雨,他們驚慌而逃散。

4. 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

語出明朝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三回。大樹太高容易被風搖撼,人的聲名太高容易招來誹謗。

5. 起頭容易結梢難。

語出明朝吳承恩《西遊記》第九十六回。梢:末尾。比喻事情開頭容易,收好尾卻難。

6. 巧者多勞拙者閑。

語出明朝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六回。聰明能乾的人往往多勞苦,拙笨者反而往往清閑自在。

7.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語出明朝吳承恩《西遊記》第一回。比喻人的慾望沒有止境。

8. 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作惡,惡自有餘。

語出明朝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八回。比喻行善無止境,作惡雖少也多。勸人行善戒惡之語。

9. 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滅。

語出明朝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回。指不可欺辱或霸佔朋友的妻妾。

10. 破人親事如殺父。

語出明朝吳承恩《西遊記》第一十九回。破壞別人婚姻的冤讎就如同殺了別人的父親的冤讎一樣大

㈢ 西遊記 名人名言

1.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吳承恩 《西遊記》
2.不染紅塵些子穢,喜伴神僧上玉山。
3.去時凡骨凡胎重,得道身輕體亦輕;舉世無人肯立志,立志修玄玄自明。
4.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5.你修行普渡天下眾生,我獨孤盪盡天下太平。——孫悟空 《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
6.自由自在挺好的。——孫悟空《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7.走是空,不走還是空,萬物皆空,永遠也皆空。
8.我勸人清心忘欲,可生由空而生,又教之向空而去,不過是教來者向來處去。蒼生之於世間,如落葉紛紛向大地,生生不息,本不用導,也許還有別的真義
9.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
10.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是沒有家的。你讓他回去,他找不到來時的路,找不到要去的地方,就會死在某個角落裡
11.大聖行時,忽見有五根肉紅柱子,撐著一股青氣。他道:「此間乃盡頭路了。這番回去,如來作證,靈霄宮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說:「且住!等我留下些記號,方好與如來說話。」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叫「變!」變做一管濃墨雙毫筆,在那中間柱子上寫一行大字雲:「齊天大聖,到此一游。」寫畢,收了毫毛。又不庄 尊,卻在第一 根柱子下撒了一泡猴尿。 ――吳承恩 《西遊記》
12.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甚麼?"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孫悟空《西遊記》
13.人生沒有什麼會永遠不會失去的,可是有的人不相信,所以他們會不停的尋找,找一輩子。
14.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個賽天堂!吳承 ――吳承恩 《西遊記》
15.我象一個優伶,時哭時笑著,久而久之,也不知這悲喜是自己的,還是一種表演,很多人在看著我,他們在叫好,但我很孤獨,我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我幻想著我在一個簡單而又復雜的世界,那裡只有神與妖,沒有人,沒有人間的一切瑣碎,卻有一切你所想像不到的東西。但真正生活在那裡,我又孤獨,因為我是一個人。
16.世間事常難遂人願,且看明月又有幾回圓。
17.別有世間未曾見,一行一步一花新。
18.天地不全,經書哪有齊全之理?——孫悟空《西遊記》
19.「靈霄寶殿非他久,歷代人王有分傳。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
20.你以為你有很多路可以選擇,但是在你四周有很多看不見的牆,其實你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21.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
22.我欠他的早已還清,他欠我的也不必再還。——孫悟空《西遊伏妖篇》
23.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西遊記》
24.你去乾坤四海問一問,我是古往今來第一妖。
25.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上心來瞌睡多 。 ――吳承恩 《西遊記》
26.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第十六回《觀音院僧謀寶貝黑風山怪竊袈裟》) 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 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莊。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悟空,罪過罪過,你又殺生了。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第五回《亂蟠桃大聖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 山不礙路,路自通山。 馬行千里,無人不能自往。 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你這猴頭!快去救你的師傅吧。 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自有餘。(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義黑松林三藏逢魔》) 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等。 呔,吃俺老孫一棒。 西遊記告訴我們:凡是有後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凡是沒後台的都被一棒子打死了。 菩薩妖精,總是一念。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皇帝身上還有三隻御虱。 你這猴頭!快去救你的師傅吧。 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唐僧受困獅駝城。悟空往靈山找如來,當佛祖說起「那妖精我認得他」時,(行者猛然提起:「如來!我聽見人講說,那妖精與你有親哩!」當如來說明妖精的來歷後,行者又馬上介面:「如來,若這般比論,你還是妖精的外甥哩!」 天無二日,人無二理。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心行慈善,何需努力看經。 妖怪,哪裡逃。 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功夫。 齋僧不飽,不如活埋。 豬八戒狼吞虎咽,沙僧告誡他要斯文時,八戒叫起來:「斯文斯文!肚裡空空!」沙僧笑道:「天下多少斯文,若論起肚子里來,正替你我一般哩。」 坐,坐,坐,你的屁股破!火熬煎,反成禍。

㈣ 誰知道名人對[西遊記]的評價語

1、魯迅的評價:

吳承恩撰寫的幽默小說《西遊記》,裡面寫到儒、釋、道三教,包含著深刻的內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統治意義的神話作品。吳承恩本善於滑稽,他講妖怪的喜怒哀樂都近於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歡看。

2、南懷瑾的評價:

西方人翻譯了《西遊記》,只認為是中國的神話故事,不曉得蘊含了印度、中國天人合一的宗教理念,裡面還藏有深刻的道理。《西遊記》我看過四五遍,前幾年我還重新一字不漏再看一遍,我很想拿起筆來,每一句話、每一回都把它批了,那真是寫得好,全部修道做工夫的道理都在內了。

3、法國當代比較文學家艾登堡的評價:

沒讀過《西遊記》,就像沒讀過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一樣,這種人侈談小說理論,可謂大膽。

4、北大教授白化文的評價:

《西遊記》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極為鮮明,而且讀者面最寬,老少咸宜。此書的副作用極小,是一部鼓舞人積極斗爭、永不灰心、為達到目標而百折不撓的書。

5、胡適的評價:

這部《西遊記》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他並沒有什麼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這點玩世主義也是很明白的;他並不隱藏,我們也不用深求。

㈤ 《西遊記》名人名言。

1、菩薩、妖精,總是一念。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2、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自有餘。(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義黑松林三藏逢魔》)

3、出家人掃地恐傷蟲螻之命,愛惜飛蛾紗照燈。(第十四回《心猿歸正六賊無蹤》)

4、呔,吃俺老孫一棒。

5、好借好還,再借不難。(第十六回《觀音院僧謀寶貝黑風山怪竊袈裟》)

6、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等。

7、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第五回《亂蟠桃大聖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

8、你這猴頭!快去救你的師傅吧。

9、悟空,罪過罪過,你又殺生了。

10、西遊記告訴我們:凡是有後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凡是沒後台的都被一棒子打死了。

11、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12、皇帝身上還有三隻御虱。

13、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

14、馬行千里,無人不能自往。

15、你回你的花果山,我回我的高老莊。

16、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17、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

18、山不礙路,路自通山。

19、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20、唐僧受困獅駝城。悟空往靈山找如來,當佛祖說起「那妖精我認得他」時,(m.lz13.cn)行者猛然提起:「如來!我聽見人講說,那妖精與你有親哩!」當如來說明妖精的來歷後,行者又馬上介面:「如來,若這般比論,你還是妖精的外甥哩!」

21、天無二日,人無二理。

22、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23、心行慈善,何需努力看經。

24、妖怪,哪裡逃。

25、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功夫。

26、齋僧不飽,不如活埋。

㈥ 各個名人對於西遊記的評價

《西遊記》一書,自始至終,皆言誠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學,並無半字涉於仙專佛邪淫之事。或問屬《西遊記》果為何書?曰實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清代學者 張書紳
吳承恩撰寫的幽默小說《西遊記》,裡面寫到儒、釋、道三教,包含著深刻的內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統治意義的神話作品。吳承恩本善於滑稽,他講妖怪的喜怒哀樂都近於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歡看。——魯迅
《西遊記》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極為鮮明,而且讀者面最寬,老少咸宜。此書的副作用極小,是一部鼓舞人積極斗爭、永不灰心、為達到目標而百折不撓的書。 ——北大教授 白化文
沒讀過《西遊記》,就像沒讀過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一樣,這種人侈談小說理論,可謂大膽。 ——法國當代比較文學家 艾登堡
《西遊記》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 ——《法國大網路全書》

㈦ 名家點評 西遊記

1、《西遊記》是一部以拯救墮落的人心與人精神為鵠的作品;《西遊記》也是一部描寫反貪題材的作品。——劉戈

《西遊》曼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心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於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伏,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謝肇浙

2、《西遊記》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他並沒有什麼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這點玩世主義也是很明白的;他並不隱藏,我們也不用深求。」——胡適

3、然作者雖儒生,此書實出於游戲,亦非語道,故全書僅偶見五行生剋之常談,尤未學佛,故末回至有荒唐無稽之經目,特緣混同之教,流行來久,故其著作,乃亦釋迦與老君同流,真性與原神雜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隨宜附會而已。」——魯迅

4、《西遊記》一書,自始至終,皆言誠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學,並無半字涉於仙佛邪淫之事。或問《西遊記》果為何書?曰實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清代學者 張書紳

(7)西遊記與名人擴展閱讀:

毛澤東一生都對《西遊記》抱有極高的熱情,直到晚年還將各種版本的《西遊記》搜集起來互相比對,這為我們解釋一部古典神魔小說為何能在階級斗爭為綱、政治運動頻繁的年代不斷走紅,提供了一個線索。

對於《西遊記》中出現的角色,毛澤東往往有獨到的解讀,比如他認為唐僧是修正主義的伯恩斯坦,豬八戒是自由主義者等等,但所有角色中讓他情有獨鍾的還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

毛澤東在不同階段的講話和著作中經常提到孫悟空,雖然其中也有借孫悟空七十二變藏不住尾巴來比喻知識分子的負面評價(《批判梁漱溟的反動思想》),但總體上卻跟這個富於浪漫主義英雄氣質和反叛精神的「齊天大聖」惺惺相惜。

1957年5月12日,毛澤東在中南海豐澤園會見阿爾巴尼亞議會代表團時,就指出中國有個最革命的孫猴子反對過玉皇大帝的專制,並將中國人民比作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推翻了蔣介石和帝國主義的專制。作為終生致力於「打破一個舊世界」的革命者,毛澤東非常欣賞孫悟空「強者為尊應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的反叛精神。

㈧ 西遊記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1、美不美,鄉中水。(第五回)

2、勝負乃兵家之常。

3、殺人一萬,自損三千。

4、皇帝輪流專做,明屬年到我家。(第七回)

5、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暫時禍福。(第九回)

㈨ 一些名人是怎麼評價西遊記的

《西遊記》一書,自始至終,皆言誠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學,並回無半字涉於仙佛答邪淫之事。或問《西遊記》果為何書?曰實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清代學者 張書紳
吳承恩撰寫的幽默小說《西遊記》,裡面寫到儒、釋、道三教,包含著深刻的內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統治意義的神話作品。吳承恩本善於滑稽,他講妖怪的喜怒哀樂都近於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歡看。——魯迅
《西遊記》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極為鮮明,而且讀者面最寬,老少咸宜。此書的副作用極小,是一部鼓舞人積極斗爭、永不灰心、為達到目標而百折不撓的書。 ——北大教授 白化文
沒讀過《西遊記》,就像沒讀過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一樣,這種人侈談小說理論,可謂大膽。 ——法國當代比較文學家 艾登堡
《西遊記》全書故事的描寫充滿幽默和風趣,給讀者以濃厚的興味。 ——《法國大網路全書》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