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紅軍遺址名稱

紅軍遺址名稱

發布時間: 2020-12-28 15:31:32

1. 中國工農紅軍十大遺址分別是……

我覺得還是不要這樣的稱謂好,好像魯迅先生就批評過這樣的稱為了,不要一來就十大,五大,這樣有牽強附會之嫌,同時也抹殺了其他不再之內的的特點。

2. 紅軍的名稱是怎樣來的

在南昌起義和接著爆發的秋收起義、黃麻起義中,因為中央沒有規定新的革命軍隊的統一稱號,版所以各地起義軍的權名稱很不一致,但都未使用紅軍的稱號。最早使用紅軍名稱的是廣州起義部隊。此次起義失敗後,部隊撤離廣州,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1師,因而紅軍這一稱號沒有繼續使用。

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南昌起義余部和湘南農軍在井岡山礱市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部隊合編後,稱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中國共產黨接受共產國際意見,於5月25日發布《中央通告第五十一號——軍事工作大綱》,明確指出:「可正式命名為紅軍,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

紅軍井岡山會師

3. 中國工農紅軍的名稱起源於哪裡

「中國」一詞在我國古典文獻中出現得很早,運用得也很普遍。這一稱最早出現於距今約3000年的西周初期。在1963年出土的一件西周武王時期文物上,有銘文「余其宅茲中或」等字樣。據考古和文字學專家考證,「中或」就是「中國」。我國古代國字的含義作「域」或「幫」解。「中國」就是「中央之域」或「中央之幫」。在古代文選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的含義:一是專指帝王所在的國都,即首都。如《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緩四方」(先愛護京都的百姓,進而安撫四方);《孟子、公孫丑》: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我要在國都為孟子修房子,讓它教養君臣的弟子);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三是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古代華夏族、漢族居住的地區或建立的國家。國華夏族、漢族多在黃河南北建都,並不斷擴大活動范圍,因而稱黃河中下游為「中國」,與「中土」「中華」「中州」「中原」等詞含義相同。秦朝以後,「中國」一詞的含義有了改變。在漢代,人們常把漢族建立起來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起來的中原王朝也稱「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中國」,把南朝卻稱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為「中國」而不承認對方為「中國」嚴格的說,古代「中國」是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這就是說,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如漢朝的國號是漢,唐朝的國號是唐,以後建立的王朝國號有宋、遼、金、元、明等,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條約上簽署的國名是「大清」。所以史記上出現的「中國」字樣,並不等於我們今天所說所指的中國。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把「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全國解放後,我們也把「中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現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4. 紅軍長征中發生的故事名稱是什麼

  1. 飛奪瀘定橋

    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安順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四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120公里,終於在5月29日凌晨6時許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創造了人類行軍史的奇跡!第2連連長廖大珠等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牆密布的鐵索奪下橋頭,並與左岸部隊合圍佔領了瀘定橋。

  2. 金色的魚鉤

    主要講了在革命時期,一位老班長不顧自己的安危,用那閃爍著金光的魚鉤,來捉魚,要把幾位革命小同志帶出草地。可是,他自己,卻犧牲在了草地上。體現了老班長舍己為人的革命,與大無畏精神。

  3. 七根火柴

    掉隊的盧進勇在森林裡遇見了另一名掉隊的同志,這位無名戰士把自己珍藏的七根火柴交給了盧進勇,自己卻犧牲了。最後,盧進勇追上了後衛部隊,把火柴交給了指導員。

  4. 草帽計

    草帽計講述的是賀龍在革命戰爭時期,用智謀指揮部隊,迷惑敵軍,不發一槍一彈,讓敵軍自相殘殺,取得戰斗勝利的故事。

  5. 吃水不忘挖井人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城外有個村子叫沙洲壩的村子裡看到當地人在很遠的地方挑渾濁的水回家吃,於是就帶領老百姓挖了一口井,解決了當地老百姓的吃水問題。

5. 有哪些抗戰遺址所在的省份

北京市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宛平城內
宛平城、盧溝橋位於北京市豐台區
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位於北京市延慶縣張山營鎮韓郝庄村
天津市
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位於天津市北辰區鐵東北路
盤山烈士陵園位於天津市薊縣官莊鎮北盤山南麓
河北省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中山西路343號
蘇蒙聯軍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油簍溝鄉狼窩溝村
潘家峪慘案紀念館位於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火石營鎮潘家峪村
清苑冉庄地道戰遺址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冉庄鎮冉庄村
狼牙山五勇士跳崖處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小蓮花峰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陵園路60號
山西省
平型關大捷遺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白崖台鄉
百團大戰紀念館(碑)位於山西省陽泉市獅腦山
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和紀念館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韓北鄉王家峪村
忻口戰役遺址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高城鄉忻口村
左權將軍殉難處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麻田鎮北艾鋪村十字嶺
內蒙古自治區
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舊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得勝溝鄉蘑菇窯村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北山
諾門罕戰役遺址陳列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阿木古郎鎮
遼寧省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於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46號
中國(沈陽)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舊址陳列館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黑龍江街77號
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位於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孫家灣街道新園街1號
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陳列館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新撫區寧遠街43號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濱河東路
吉林省
偽滿皇宮博物院暨東北淪陷史陳列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光復北路
楊靖宇烈士陵園位於吉林省通化市渾江東岸靖宇山
黑龍江省
東北烈士紀念館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平房區新疆大街47號
孫吳日本侵華罪證陳列館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孫吳縣城東
侵華日軍東寧要塞遺址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縣三岔口鎮
「八女投江」殉難地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刁翎鎮三家子村
上海市
上海監獄陳列館位於上海市虹口區長陽路147號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位於上海市寶山區友誼路1號臨江公園
江蘇省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水西門大街418號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鍾山北麓
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南京軍區大院內
拉貝故居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廣州路小粉橋1號
抗日山烈士陵園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縣班庄鎮
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鄉劉老莊村
新四軍紀念館位於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建軍東路
浙江省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長生路53—55號
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展覽館位於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羅漢井5號
台灣義勇隊紀念館暨台灣義勇隊成立舊址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酒坊巷84號
安徽省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大通街道礦南社區
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雲嶺鎮
江西省
廬山抗戰紀念館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牯嶺鎮河西路506號
抗日陣亡將士陵園位於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鏡山
山東省
膠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煙台市棲霞市桃村鎮英靈山
地雷戰紀念館位於山東省煙台市海陽市文山街11號
馬石山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諸往鎮上石硼村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陵園前街4號
費縣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薛庄鎮台兒庄大戰紀念館位於山東省棗庄市台兒庄城西南郊鐵道游擊隊紀念園位於山東省棗庄市薛城區臨山路
滕州市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棗庄市滕州市大塢鎮仁山
河南省
彭雪楓紀念館位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建設東路378號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鴻昌大道
湖北省
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
張自忠將軍紀念館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襄沙大道55號
湖南省
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青年路
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碑和紀念館位於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廠窖鎮
衡陽抗戰紀念城位於湖南省衡陽市雁峰區岳屏公園
南嶽忠烈祠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衡山香爐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芷江受降舊址和紀念館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芷江
鎮七里橋村
飛虎隊紀念館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芷江機場東
廣東省
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水蔭路113號
東江縱隊紀念館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景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昆侖關戰役舊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興寧區昆侖鎮
海南省
瓊崖紅軍雲龍改編舊址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雲龍鎮雲龍墟
重慶市
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
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磁器街
庫里申科烈士墓園位於重慶市萬州區西山公園
四川省
趙一曼紀念館位於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翠屏山
貴州省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晴隆山
雲南省
騰沖國殤墓園、騰沖滇西抗戰紀念館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騰沖縣
龍陵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龍山路
陝西省
西安事變紀念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建國路69號
延安革命紀念館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橋溝鎮王家坪村
瓦窯堡革命舊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子長縣
洛川會議紀念館位於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永鄉馮家村

6.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各時期的名稱是什麼

1、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發動和領導了"八一"南昌起義。起義部隊沿用原國民革命軍番號,編成" 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起義部隊主力在廣東潮汕地區遭到失敗後,余部由朱德、陳毅等率領經江西轉入湖南南部,進行游擊戰爭,這一番號即自行消失。

2、工農革命軍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發動和領導了湘鄂贛邊界秋收起義,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這是我黨第一次公開打出"工農革命軍"的旗幟,此後各地黨領導的起義武裝大多使用這個名稱。

3、中國工農紅軍

1928年4月下旬,南昌起義的余部和湘南起義的農民軍,轉戰到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5月4日,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1928 年5月25日,黨中央規定各地工農革命軍一律改稱"中國工農紅軍"。

4、八路軍、新四軍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根據中共中央同國民黨政府達成的協議,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在江西、福建、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個地區堅持斗爭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5、中國人民解放軍

1946年6月下旬,抗日戰爭結束後,內戰全面爆發,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番號取消,我軍正式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6)紅軍遺址名稱擴展閱讀

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解放戰爭進入戰略防禦階段後,人民解放軍的稱謂重新提出,並且出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提法。

9月12日,《解放日報》社論中,再次提出「人民解放軍」的稱謂。隨後,新華社和毛澤東發表的文章中,也多次公開出現人民解放軍的提法。10月3日,《解放日報》在《為實現一月停戰協定及政協決議而斗爭》的社論中,第一次提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稱謂。

從1944年至1947年上半年,人民解放軍的稱謂經歷了一個提出——中斷——再提出的過程。這一現象的出現,不僅是一個名稱的改變、是一個單純叫什麼的問題,而是具有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

首先,為了適應由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到國內解放戰爭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在抗日戰爭戰略反攻階段、中國軍民即將取得最後勝利和國共兩黨兩軍矛盾突出時,開始提出和使用解放軍稱謂。

當國共兩黨兩軍關系緩和、重慶談判開始後,人民軍隊則中斷了解放軍的稱謂。在國共兩黨和談關系破裂、全面內戰爆發後,人民解放軍的稱謂再次出現,並且逐步趨向統一。

其次,是由新的軍事戰略轉變所決定的。從抗日戰爭的戰略反攻階段到解放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人民軍隊實行了由游擊戰為主到以正規戰為主的新的軍事戰略轉變。隨著作戰對象和作戰形式的變化,必然會引起軍隊組織形式和名稱的變化。

再次,是人民軍隊正規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隨著各戰略區野戰兵團的迅速組建和擴大,部隊正規化建設的趨勢不斷加強,集中性和統一性的要求逐步提高。

這不僅在指揮關系和編制體制方面反映出來,而且在稱謂的規范和統一問題上也得以體現。從加以多種前提的解放軍,逐步統一為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

為了奪取全國革命的偉大勝利,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48年9月8日至13日,召開了擴大會議,提出要建設500萬人民解放軍。

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這次會議的精神,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軍委於11月1日作出《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指出:人民解放軍分為野戰部隊、地方部隊和游擊部隊三類。

野戰部隊的「野戰軍現時分為四個,以地名區分,即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各步兵兵團、軍、師、團,各騎兵師、團,各炮兵師、團等,一律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稱謂。

作為地方部隊建制的軍區,其「第一級軍區(即大軍區),現有五個,以地名區分,即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中原軍區,華東軍區,東北軍區,華北軍區」;「第二級軍區,現有三個,亦以地名區分,即中國人民解放軍晉綏軍區,豫皖蘇軍區,冀熱遼軍區」。

游擊部隊,則依情況需要和可能由各地軍事機關自行組織。隨後,全軍進行了統一整編。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稱謂一直沿用至今。

7. 紅軍名稱的來歷

1、紅軍名稱來歷
中國工農紅軍,1927年12月11日凌晨,爆發了震驚中外的廣州起專義。起義領導機關在屬發布的《紅旗號外》中宣布組織「工農紅軍」,並公布了工農紅軍領導人名單,參加起義的工農兵在起義爆發的當天就打出了「工農紅軍」的旗幟。1928年5月2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

2、簡介
中國工農紅軍是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
全國紅軍發展到最多時達到約30萬人。由於王明「左」傾錯誤的戰略指導,中央紅軍未能打破國民黨軍的第五次「圍剿」,被迫於1934年10月撤離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長征。在長征中,紅軍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戰勝了無數艱難險阻,於1935年9月、10月和1936年10月先後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和甘肅南部地區會師。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根據中共中央同國民黨政府達成的協議,主力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在江西、福建、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河南、安徽8省13個地區堅持斗爭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

8. 紅軍長征故事名稱

長征故事名稱:
飛奪瀘定橋
金色的魚鉤
七根火柴
草帽計
吃水不忘挖井人
草地夜行
血戰湘江
湘江戰役
通道會議
強渡烏江天險
四渡赤水
智取遵義
遵義會議
巧渡金沙江

9. 有哪些革命遺址

哇塞 重慶的渣滓洞監獄 白公館監獄

這兩個我前幾天剛去的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