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然博物館游記
⑴ 北京自然博物館游記
D1, 早上打車到火車站,7:30坐西安到北京的火車,上去沒坐,提前在車廂連接處佔了一個地,放下小馬扎,讓丫丫坐下,反正一個半小時就到了。好了,9:00總算到北京了,天氣還行,不算太熱,從北京西坐汽車到前門東,又從前門東倒車到北京自然博物館10:30,還是比較順利的,車上都有坐。
進博物館之前買了一瓶水,還是買少了,天氣比較熱一定要多帶水啊。在出票處取了網上預訂的票(免費),這點不錯,我最後一次去自然博物館都是30多年前的事了,好像那時候還要買票進。天橋這邊也是十幾年沒有來了,感覺變化挺大的,現在還在改建中。我對自然博物館的印象就是黃河象、山頂洞人和一些標本,感覺裡面暗暗的,沒有幾個人。
這次來,估計也是節假日吧,人挺多的,基本上都是一家子帶小孩來的。一進門,就是一個恐龍展廳,有中國出土的大小恐龍,感覺四川出土的恐龍不少,還有河南的。有個中國霸王龍化石,就是四川出土的,看著很是兇狠。丫丫聽說來看恐龍,把家裡面的恐龍書又看了看,指出了不少書上的恐龍,如霸王龍、蜿龍、翼龍、箭齒龍和三角龍等,還有不少恐龍蛋化石。在恐龍化石展北面有個恐龍樂園,裡面都是一些橡膠做的恐龍,可以稍微動動,如嘴巴,眼睛,尾巴等,還有音響效果。丫丫對這個很感興趣,最後別處都轉完了,回來又看了一遍。
看完恐龍樂園,她媽媽就累了,找了個椅子休息,我和丫丫就去一層的南面展廳看動物標本,首先路過的就是黃河象的化石,感覺象牙很長,但是感覺黃河象本身並不算大,而小時候我總覺的黃河象十分大啊!在進入動物標本展館之前,有個小型的海洋館,裡面有些會動的大小魚,這個在都是標本化石的博物館里也算是一種調節吧,不太大,比動物園那邊的海洋館小多了。在動物展廳中,分門別類的展示了各種陸地山區極地的動物標本,有一點比較不錯的是,根據動物之間的關系,把不同的有特色的動物展示在一起,還配上相應的樹木、池塘、溪流等,形成一個小型的生態環境,這樣比較形象生動。看完,回去找媽媽,時間已經是12點多了,隨便吃了些帶的零食。休息了一小會,去參觀2樓的展廳。2樓東西比較少,主要就是一個非洲動物展,東面還是動物展廳。看到一個標牌,指向通向人體的奧秘,於是就下去了,發現這里就是我小時候看山頂洞人的地方,不過現在這里正在裝修沒有開放,裡面黑黑的。開放的是一些有關人體器官的介紹,有些標本,如胎兒、心臟等,人比較少,而且在地下,比上面涼快多了,看看時間還早,在這里又休息了半天,於是上去看4D電影,20元一張票,30分鍾吧,效果很好,有機會再去看。所謂4D,就是在3D的基礎上,當出現下雨時,座椅前面也噴出水珠等,讓你有個身臨其境的感覺。看完電影,丫丫又想去看看恐龍,於是我們又去恐龍樂園轉了一遍,現在已經快4點了,博物館停止進人了,明顯遊客少了。
4點從博物館出來,走了十幾分鍾找到一個護國寺小吃店(分店),要了豆汁、炒麵,蓋飯隨便吃了些。感覺看天安門夜景時間還早,外面還是比較熱,店裡有空調,也沒人,除了我們一家,好像陸續就來了兩家人,於是就在飯店裡面休息。丫丫玩她從博物館買的小恐龍(一桶25元,有十幾個吧)。等到5點半,說去王府井先轉轉吧。於是,出來坐公交車,到王府井商場和書店轉了轉,一直等到快7點,從書店出來,本打算坐公交車過去,一看就一站地,走吧,到南池子,如果要進天安門還要過安檢,排隊。過去發現現在晚上不能去天安門廣場了,廣場都不讓人進了。想當初,我們還在天安門廣場上坐著過了一夜等著看升旗吶,一晃都過去二十多年了。天氣還是有些悶熱,從天安門東坐了會,不一會,7:30先是紅牆下面的燈亮了,又過了一會,人民英雄紀念碑也亮了,最後天安門上的燈也亮了。華燈下的天安門確實比白天的好看多了。
⑵ 北京自然博物館 游記
今天媽媽帶我來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館。
我們首先參觀了熱帶魚館。這個館里有許多古怪的熱帶魚。
有的長滿許多大小不一、長短各異的刺,怪不得它叫刺蝟魚呢。
有的魚非常小,可是它的身上卻閃爍著藍的、紅的、黃的夜光色,所以這種魚叫夜光魚。這個熱帶魚館內還有許多千奇百怪的魚,比如巨石魚,食人魚……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標本室。標本室內有中國國寶中華鱘的標本。這是一種很古老的史前魚,它的前肢以經進化成了跟腳一樣的東西。這說明在很久以前,魚已經開始企圖爬上陸地去生活,可是因為氧氣不夠,它又退回去了。這個標本室內還有許多奇形怪狀的珍奇動物標本。這些標本動物大多數都已經滅絕了。
最後我們參觀了史前動物館。裡面介紹了人類的進化過程:
首先是在很久以前,在一次宇宙大爆炸中地球誕生了。冰河期也開始了,然後出現了海洋、高山和陸地,後來出現了火山爆發。
慢慢地海洋里有了單細胞水藻、浮游生物及一些微生物的前寒武紀。然後出現了無脊椎動物。後來又有了奧陶紀的有脊椎動物,還有志留紀的魚。到泥盆紀時就開始有一些勇敢的水底動物企圖到陸地上生活,這就是寒武紀地層大爆炸。從此出現了生物多樣性,從簡單的單細胞水藻到浮游生物再到史前魚等這三十多億年的時間里,生物都是以微生物的形態消磨時光。相比之下陸地上的生命史才有五億年。當我們的祖先第一次到陸地上去生活,它們感受到的是從未有過的自由……到了石炭紀時慢慢地出現了體積龐大的恐龍。在二疊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都是恐龍的盛行期。到了古新紀,這些統治地球長達1.5億年的巨獸突然在一個看似平靜的夜晚奇怪地消失了。恐龍滅絕後的古新紀出現了許多種動物,其中的一種動物——猿慢慢地進化成了人類,才有了今天……
今天的參觀真有趣呀!
⑶ 求一篇很簡單的作文!是關於常州博物館的游記。詳細點擊問題,速度!!!!!!!!!!!!!!!!!!
餓。。。舉報你們!我是七9的!
我寫的,盡量別抄啊!
游常州博物館
八月的太陽熱情地將光芒灑向四面八方,我們常州市二十四中的學生們也不是孤單的,因為我們在常州市博物館里感受到了新的活力。
據說「常州博物館」是江蘇省唯一一家少兒自然博物館,它成立於1958年。看看博物館的外形就能知道,博物館造型十分優雅,它也如同一本大書,還有很多內容等我們去讀懂呢。館藏文物2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 27件(國寶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166件、三級文物3129件,國家一、二級保護動植物、化石標本103件。其中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春秋戰國時期的原始青瓷器、宋元時期的漆器與瓷器以及明清時期的書畫等,都是常州博物館頗具特色的館藏文物精品。這些「書」中的「文字」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歷史,獲得源源不斷的知識。
常州博物館新館於2006年12月落成,2007年4月28日正式向社會開放。新館地處市民廣場西側,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外觀新穎、設施齊全、功能先進、富有時代氣息。新館展區面積近10000平方米,主要陳列展覽有:常州歷史文化陳列以常州文物精品為特色,彰顯地方文化底蘊;自然陳列是全省綜合性博物館中的特色展覽;謝稚柳藝術館展示謝稚柳先生的藝術生涯及藝術成就;劉國鈞捐獻紅木傢具陳列展陳稀有珍貴的整套紅木傢具。
重新開館後我是第一次來到這博物館裡面,總地來說,這里的空地還是很開闊。在小學里當小記者時去常州大劇院觀劇寫感想時曾路過博物館,外景也是較熟悉的。博物館門前都是很寬闊的水面.進入館內後我們整了整隊,興味盎然地走進了展館里。
進門之後首先是看到了很多關於常州歷史的資料。關於淹城的等等……這個展館名叫「常州歷史文化陳列館」.裡面字畫及各種古代的玉器,瓷器,石器及銅器等.展示出了常州的悠久文化底蘊。
二樓,也有關於歷史的故事。「季札掛劍」的故事尤為印象深刻。季札知道徐君死了,但仍將劍「送」給了徐君。其實季札只是在心中許下了諾言,他不這樣做,徐君不會怪他,世人也不會恥笑他。但是,他認為,既然是諾言,就一定要做到。這難道不是一種很可貴的精神嗎?
在二樓還有抗倭英雄唐荊川的事跡……唐荊川代表了中國人的堅強、智慧,也是常州的驕傲。
三樓是最令同學們興奮的「少兒自然陳列館」。有不少關於科普知識和各類動物的模型等,關於各種鳥兒的資料,也是很吸引人的。同學們特愛拿著聽筒按著按鈕聽各種鳥叫聲。
走出少兒自然陳列館,自然就進入了「劉國鈞捐獻紅木傢具陳列館」。《劉國鈞獻紅木傢具陳列》主要向大家介紹中國著名的愛國實業家劉國鈞先生 和他所捐贈的紅木傢具。劉國鈞先生, 1887年出生於常州府靖江縣。自幼家境貧寒,依靠在常州做學徒。五十年的風雨兼程,他的足跡遍布全中國乃至海內外。出於對創業基地、第二故鄉常州的眷念與熱愛,1975年劉國鈞將包括 96件紅木傢具在內的一批文物捐贈給常州博物館收藏。1978年在南京逝世,享年92歲。劉國鈞先生捐贈的這批紅木傢具做工非常精湛,紋飾十分優美,材質以老紅木為 主,大多為清末至民國初的產品。由於種類齊全,其完整性在國內也屬少見,按照明清時期江南典型民居的布置樣式,復原了廳堂、書房、卧室三個生活場景。太師椅、大屏風給我的印象很深。紅木傢具的古典端莊的確十分吸引人。
展館採用了現代的科技,而且是免費的,鼓勵了大家踴躍參與,了解了常州的歷史,還長了不少見識哩!
游常州博物館還是使我獲得了許多知識,收獲很大。游完博物館,我的腦中被各種各樣的知識充滿了,至少,我可以氣定神閑地在腦中復原這座博物館,以及帶著這些思緒,繼續遨遊著,繼續翱翔著……
哈哈^_^學著點,該裝嫩時就裝嫩!
LZ看在同學份上採納我吧!!3Q!!
對了,各部分都是小節劃分,LZ直接換換小節就行了!你是什麼班的?
⑷ 上海自然博物館游記 300字 四年級
參觀完這里的一切。上海自然博物館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類學、地質學、天文學多種自然科學的綜合性博物館。主要任務是在收集自然標本及圖書資料的基礎上,開展科學研究和社會教育。1960年1月27日動物學分館在館本部開館;1984年植物學分館在龍吳路1102號建成,佔地面積1800餘平方米,共六層,建築面積3065平方米。館內的,內容包括"古動物史"、"古人類史"、"中國歷代古屍"3個陳列廳,以及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6個基本陳列廳,內容為植物的進化。 在展廳我們隨處可以看到很多化石,這些化石的發現為研究生物進化的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