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九十五回
Ⅰ 西游記第85回至100回內容概括
1、第85回:心猿妒木母魔主計吞禪
君臣表示不再殺戮和尚。師徒從櫃中跳出,倒換關文。行至一座高山,八戒與妖怪相鬥而取勝,那怪以三小妖變成自己替身,敵住三徒,自己趁機抓去唐僧,悟空見師父,不由大驚。
2、第86回:木母助威徵怪物金公施法滅妖邪
八戒將妖洞之門築破。妖怪拋出樹根做成的唐僧頭,被悟空識破。又拋出真人頭,騙過三徒。悟空、八戒決心報仇,屯那怪相戰。悟突變成瞌睡蟲,使眾妖睡倒,又去後園解下師父再次入洞將怪綁出。八戒一耙將其築死,原來是一豹精。
3、第87回:鳳仙郡冒天止雨孫大聖勸善施霖
師徒四人來到鳳仙郡—這個本該繁華的天竺外郡,卻只見民事荒涼、街衢冷落,「富室聊以全生,窮民難以活命」。
你道這是為何,是發生了戰爭?還是遇到了瘟疫?經打聽,原來是此地正值大旱,已經連續三年,以致民不聊生。大家可想而知:坐視不管哪是咱孫大聖的性格啊!於是大聖一口承諾,要幫大家求下雨來。
大聖先找到東海龍王。龍王說:「我雖然能行雨,但我只是個當差的,哪能擅自下雨呢?你要真想下的話,還得煩你到天宮找玉帝請一道降雨的聖旨。另外,別忘了問明要下幾個點兒啊!」,於是大聖一個跟頭來到天庭。
剛到西天門,早已被護國天王等人攔住。待說明原委,對方答道:「那地方就不該下雨,因為那兒的郡侯得罪了玉帝。」大聖哪能因為這事情就打退堂鼓呢。
於是又接著來到了通明殿,四大天師早已經恭候多時,同樣攔住說:「那地方不該下雨。」大聖仍不肯善罷干休,徑直找到玉帝問個究竟。
玉帝道出了個中原委:「三年前,我出去視察,正好碰上鳳仙郡郡侯兩口子吵架,按理說這事不該我管,可這斯居然掀翻了供桌,然後又讓狗吃了地上的供品,冒犯了上天。
因此,我才降罪鳳仙郡三年不下雨――當然了,也不是永遠不下,只需做到三件事:一是天庭中那隻拳大的雞啄完米山;二是狗舔完面山;三是燈焰燒斷一尺長的金鎖。」
無奈大聖回到鳳仙郡先是厲聲呵斥那郡侯,隨後又經多次從中周旋,最終鳳仙郡請僧道、建道場,那郡侯率眾拜天、謝罪,最終玉帝也承認自己小肚雞腸,為了芝麻大的小事使百姓民不聊生,同意布雨。
4、第88回:禪到玉華施法會心猿木母授門人
到天竺國玉華城,三徒為三個前來尋畔的王子演示身手,使他們折伏。玉華王懇請悟空三人收三子為徒,並借三人兵器為王子依樣製作。三兵器在廠坊夜放異彩,被附近虎口洞妖怪看見攝走。
5、第89回:黃獅精虛設釘鈀宴金木土計鬧豹頭山
九頭獅噙走唐僧和玉華王父子,叼上八戒。悟空也被叼入洞中。悟空打死看守的小妖走脫,又根據土地所說,訪九頭獅之主太乙天尊。天尊降了九頭獅。王子隨悟空三人習武。
6、第90回:師獅授受同歸一盜道纏禪靜九靈
悟空入山偵知妖王欲買豬羊祝得到兵器,與八戒沙僧喬裝打扮進入洞中,各抓兵器,邊打邊走。妖王黃獅怪至竹節山盤桓洞其祖翁九頭獅處告急。祖翁率從獅怪來城。
7、第91回:金平府元夜觀燈玄英洞唐僧供狀
唐僧師徒四人離開玉華城,走了五六天的路,進入了天竺國外的一個叫金平府的郡城。
在這里,他們遇到了青龍山山上玄英洞住著的三個妖精。大妖精叫辟寒大王,二妖精叫辟暑大王,三妖精叫辟塵大王。
玉帝派許天師和孫悟空一起到鬥牛宮,叫四木禽星下到凡界降妖。四木禽星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井木犴接到御旨,就和孫悟空一齊駕雲來到了青龍山玄英洞上空消滅了妖精。
8、第92回:三僧大戰青龍山四星挾捉犀牛怪
最終四星君拿上了犀牛角,和孫悟空告別,就駕上彩雲回到天宮去了。金平府的縣官按照孫悟空的意思,貼出告示,說下一年不許再點金燈,然後又建起了一座四星降妖廟,並且為唐僧師徒四人建立了生祠,立了石碑並刻上文字,傳於後世。
9、第93回:給孤園問古談因天竺國朝王遇偶
前行到「布金禪寺」 。寺僧道 此即是當年給孤獨長者請佛講經,金磚布地的園祗。入夜,寺主言去年風刮風一處稱天竺國公主之女子入寺至今,並托唐僧去國中打聽。次日,師徒入城,一妖變成的公主正投綉球選駙馬,擊中唐僧。
10、第94回:四僧宴樂御花園一怪空懷情慾喜
國王為公主和唐玄奘舉行盛大婚禮。悟空救起欲投河自盡的寺中女子,問明女子原是天竺國真公主,一年前被黃風颳走。悟空揭破秘密與假公主打鬥。嫦娥下界收伏假公主——月宮搗葯的玉兔,真公主才得與父母團聚。
11、第95回: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陰歸正會靈元
玉兔成精報蟾宮素娥十八年前一掌之仇。於是下界拋素娥於荒野,假託天竺國公主欲與唐僧交合,設拋綉球之謀,將唐僧擄走。後被太陰星君搭救回到了上界。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12、第96回:寇員外喜待高僧唐長老不貪富貴
師徒又入一城,前往性喜齋僧的寇員外家。唐僧為員外做罷齋僧已夠一萬的圓滿道場,寇員外為唐僧師徒送行,大哭而返。
13、第97回:金酬外護遭魔蟄聖顯幽魂救本原
強盜夜入寇家踢死員外。其妻屯子赴官府誣告唐僧一行。悟空縛那伙強盜。師徒欲將財物送還寇家,被這兵押入城中。至五更時,悟空變蜢蟲飛入寇家,叮在棺材上假冒員外之魂說話,讓其妻撤回訴狀;又飛入刺史住宅,冒充家其伯考之魂,令釋放唐僧一行。
天明時,從半空里伸下一隻腳,將縣堂麗滿,令眾官立即放出唐僧。師徒被釋,悟空徑闖森羅殿索回寇員外魂,使其死而復生。
14、第98回:猿熟馬馴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
唐僧師徒過凌雲渡,乘無底船,終達彼岸,得以脫胎換骨,來到靈山。佛祖命二尊者引他們到珍樓用齋,入寶閣選經。不料二尊者卻向他們索取「人事」。
悟空不肯行賄,結果取來的竟是無字白經。他們重返靈山告狀,佛祖卻不責怪二尊者。師徒們只好把紫金缽盂送給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經,並一一受封佛號。
15、第99回:九九數完魔滅盡三三行滿道歸根
觀音菩薩查僧所受之災,見距九九八十一之數尚缺其一,故令揭諦再生一難。遣送四眾的八大金剛接到觀音法旨,遂使騰雲的四眾墜落於通天河西岸。
老黿馱四眾渡河,但因唐僧忘記向如來問他所託之事而將師徒四人和馬匹拋在水中。諸陰魔興風作雨欲奪經而未成功。天明後,莊上人見唐僧師徒歸來盛情款待。夜至三更,師徒離去。
16、第100回:徑回東土五聖成真
唐三藏把佛經送回長安,真身又返回靈山。三藏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斗戰勝佛,豬八戒被封為凈壇使者、沙僧被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孫悟空成了正果,金箍兒也自然脫落。自此五聖成真,共享極樂。
Ⅱ 西遊記第九十五回的妖精及結局
廣寒宮玉兔精。被太陰星君救走。
玉兔精原是廣寒宮搗葯的玉兔,在廣寒宮時內被素娥仙子打了一容拳。因而懷恨。素娥下界投生天竺國皇室,玉兔為報私仇也私自下界。她攝去素娥轉世的天竺國公主,扮成假公主。唐僧取經要路經天竺國,假公主想招唐僧為駙馬,採取元陽真氣,以便得道成仙。孫悟空火眼金睛,識破妖精的真相,兩人一場大戰,妖怪難敵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遁入毛穎山。孫悟空追到山上,找到妖精,妖精無奈出洞迎戰,正當招架不住時,太陰星君和嫦娥仙子趕到,救了妖怪的性命,帶回月宮。悟空救出了真公主。
Ⅲ 西遊記白話文第95回概括200字左右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
唐僧一行在天竺國的遭遇。玉兔成精報蟾宮素娥十八年前一掌之仇。於是下界拋素娥於荒野,假託天竺國公主欲與唐僧交合,設拋綉球之謀,將唐僧擄走。後被太陰星君搭救回到了上界。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3)西遊記九十五回擴展閱讀
玉兔精是《西遊記》中神怪,原為廣寒宮中搗葯的玉兔,溜出宮門,逃至下界,攝藏了天竺國的公主,而變成公主模樣,戲哄國王,欲搭台拋綵球,招唐僧為駙馬,誘取唐僧的元陽。
被孫悟空識破,幾番激戰,玉兔精不敵,悟空正欲揮棒將其打死,太陰星君從空降臨,把玉兔收走。圖為玉兔精變化後乘坐肩輿。
玉兔精原是廣寒宮搗葯的玉兔,在廣寒宮時被素娥仙子打了一拳。因而懷恨。素娥下界投生天竺國皇室,玉兔為報私仇也私自下界,在毛穎山中興妖作怪,手使一條名叫搗葯杵的短棍,善於多端變化。她攝去素娥轉世的天竺國公主,扮成假公主。知道唐僧取經要路經天竺國,想招聖僧為丈夫,採取元陽真氣,以便得道成仙。
多虧孫悟空火眼金睛,識破妖精的真相,兩人一場大戰,不分勝敗。孫悟空扔起金箍棒,萬千變化,打得妖怪化作清風,逃到南天門上,孫悟空緊追不舍,又打回地上,妖怪難敵悟空的如意金箍棒,遁入毛穎山。
孫悟空追到山上,找到妖精,妖精無奈出洞迎戰,正當招架不住時,太陰星君和嫦娥仙子趕到,救了妖怪的性命,帶回天宮。悟空救出了真公主,那國王自然對唐僧師徒千恩萬謝,一番盛情款待。
Ⅳ 西遊記第95回內容梗概
國王降旨,讓唐僧師徒先去御花園安歇用齋。至婚日,悟空讓唐僧應承婚事。國王在專關文上畫押用印,打發三屬徒四驛館。悟空變成蜜蜂,飛入朝中,落在唐僧帽上。
公主為妖邪所變,因敵不過悟空,鑽入山洞,被悟空尋見。太陰星君稱那是月宮中玉兔,將其帶回。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4)西遊記九十五回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一部能夠勸人為善的書,其中有許多故事都隱藏著人間的至善之理,如同照在心中的陽光,溫暖而又明亮。該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
不過作為一部能夠流傳千百年的經典名著,《西遊記》中所體現的內容,自然不可能只是單純的是非善惡。在書中還有更為復雜的邏輯思維,甚至還有許多自相矛盾和沖突的線索。
Ⅳ 西遊記第87-95回梗概
第八十七回
師徒四人到天竺國玉華城,三徒為三個前來尋畔的王子演示身手,使他們折伏。玉華王懇請悟空三人收三子為徒,並借三人兵器為王子依樣製作。三兵器在廠坊夜放異彩,被附近虎口洞妖怪看見攝走。
第八十八回
鳳仙郡郡官張榜懸賞,祈雨除久旱。原來郡侯不敬天,故被降災。悟空勸郡侯歸佛教,上天徑訪九天應元天尊,借來雷、電、雨諸神,降雨三尺。郡侯為四眾建生祠。
第八十九回
九頭獅噙走唐僧和玉華王父子,叼上八戒。悟空也被叼入洞中。悟空打死看守的小妖走脫,又根據土地所說,訪九頭獅之主太乙天尊。天尊降了九頭獅。王子隨悟空三人習武。
第九十回
悟空入山偵知妖王欲買豬羊祝得到兵器,與八戒就成二小妖,讓沙僧扮作販豬羊者,三人進入洞中,各抓兵器,邊打邊走。妖王黃獅怪至竹節山盤桓洞其祖翁九頭獅處告急。祖翁率從獅怪來城。
第九十一回
八戒、沙僧相繼被擒。悟空上天請來角木蛟、奎木狼與井木犴四星降妖,三妖落荒而逃。直至西洋大海。龍太子拿了一犀,井星現出塬身,咬死一犀,眾神又捉一犀。
第九十二回
師徒入金平府城個慈雲寺宿下,又隨寺僧入城看燈。空中忽現妖怪所變的三尊佛身,將唐僧攝走。悟空斗不過三怪,對八戒、沙僧言說那三怪似是三頭犀牛成精。
第九十三回
師徒四人前行到布金禪寺。寺僧道此即是當年給孤獨長者請佛講經,金磚布地的園祗。入夜,寺主言去年風刮風一處稱天竺國公主之女子入寺至今,並托唐僧去國中打聽。
第九十四
國王降旨,讓唐僧師徒先去御花園安歇用齋。至婚日,悟空讓唐僧應承婚事。國王在關文上畫押用印,打發三徒四驛館。悟空變成蜜蜂,飛入朝中,落在唐僧帽上。
第九十五回
公主為妖邪所變,因敵不過悟空,鑽入山洞,被悟空尋見。太陰星君稱那是月宮中玉兔,將其帶回。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5)西遊記九十五回擴展閱讀:
西遊記第87-95回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像、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西遊記》藝術宮殿。
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如在孫悟空的形象創造上,就寄託了作者的理想。
孫悟空那種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奮起金箍棒,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
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又如取經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災難的幻化,或是邪惡勢力的象徵。他們的貪婪、兇殘、陰險和狡詐,也正是封建社會里的黑暗勢力的特點。
不僅如此,玉皇大帝統治的天宮、如來佛祖管轄的西方極樂世界,也都濃濃地塗上了人間社會的色彩。
書中作者幻想了一個超自然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神話人物、他們的神奇法寶和所處的環境又大都有現實的基礎,同時在神奇的形態下體現了人們的某種意願。
在各色神魔形象的塑造上,既表現他們超自然的神性和動物屬性,又能找出社會化個性的蹤影。像孫悟空靈活多變、急躁、好動的個性,分明就是猴的特點,這一動物特性與他樂觀反叛的人格化個性和諧地融為一體,使得作品既有色彩瑰麗的奇想,又有細節的真實性。
Ⅵ 西遊記第九十五回概括
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陰歸正會靈元。唐僧一行在天竺國的遭遇。玉兔成精報蟾宮素娥十八年前一掌之仇。於是下界拋素娥於荒野,假託天竺國公主欲與唐僧交合,設拋綉球之謀,將唐僧擄走。後被太陰星君搭救回到了上界。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6)西遊記九十五回擴展閱讀:
在人物描寫上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也是造成《西遊記》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謂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謂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會性;所謂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動物屬性。《西遊記》展現了一個神化了的動物世界,同時又熔鑄進社會生活的內容。
孫悟空豪爽、樂觀的喜劇性格;滑稽諧趣卻憨厚朴實的豬八戒形象。他們幽默詼諧,機趣橫生的對話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過富於揩趣的對話得到生動的表現,這也是《西遊記》充滿奇趣的又一大特點。
吳承恩所著力描寫的是西天路上每一場具體的戰斗,是孫悟空如何在與阻撓取經的邪惡勢力作斗爭中取得勝利。總起來看,西天取經的故事通過幻想的情節,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人民克服困難、勇敢前進的精神,反映了中國人民摧毀社會上一切邪惡勢力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願望和信心。
Ⅶ 西遊記九十五回讀後感和人物分析
西遊記、96回的詳細介紹到《西遊記》大家肯定能將其中的一些片段記得滾瓜爛熟,我也一樣,再一次拿出那本在書架上已微微發黃的《西遊記》,愛不釋手,道一杯香茗,沒翻開幾頁,隨著吳承恩爺爺的精彩描繪,就被其中的情節給吸引住了。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 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孫悟空那種正義大膽、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裡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並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一部古老的神話故事,但卻引起了兒童的喜愛,那就是《西遊記》。小時候,我只是看動畫片與圖畫書。但現在,我不僅看與讀,而且還學會了思考。
《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大家都十分了解。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啦!因為他總是聰明過人、助人為樂、能分辨好人與壞人,來守護唐僧和弟兄們。他就像我們現在的人民警察一樣,火眼金睛,抓壞人救好人,時刻保衛著我們。或許由於唐僧遇到麻煩的事情就不動腦筋,盲目地接受別人的幫助的緣故吧,有時才會不聽孫悟空的好心勸告,掉入妖怪的手中。這足夠說明了遇到麻煩的事情要動腦筋,如果不動腦筋,聽了別人不好的意見,反而會更糟糕。不過我還認為唐僧過於善良,哪怕對待壞人也十分好,因為他只看錶面,不了解人的本質。
我也很喜歡豬八戒。我覺得他是個性格單純但很可愛的人。他不會想出一些好方法,但卻有正義感。只要他想做的事,他就一定會去做。他會奮不顧身地保護師傅的安全,而不考慮自己的安危。看上去他有些笨不動腦筋,但是人們覺得他笨的可愛。我們要學習他那種不怕敵人的膽量。不過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細考慮,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憑自己的實力去做。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Ⅷ 西遊記95-100回主要內容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唐僧一行在天竺國的遭遇。玉兔成精報蟾宮素娥十八年前一掌之仇。
於是下界拋素娥於荒野,假託天竺國公主欲與唐僧交合,設拋綉球之謀,將唐僧擄走。後被太陰星君搭救回到了上界。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圖富貴。師徒又入一城,前往性喜齋僧的寇員外家。唐僧為員外做罷齋僧已夠一萬的圓滿道場,寇員外為唐僧師徒送行,大哭而返。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蟄 聖顯幽魂救本原。強盜夜入寇家踢死員外了,其妻屯子赴官府誣告唐僧一行。悟空縛那伙強盜。師徒欲將財物送還寇家,被這兵押入城中。至五更時,悟空變蜢蟲飛入寇家,叮在棺材上假冒員外之魂說話,讓其妻撤回訴狀。
又飛入刺史住宅,冒充家其伯考之魂,令釋放唐僧一行。天明時,從半空里伸下一隻腳,將縣堂麗滿,令眾官立即放出唐僧。師徒被釋,悟空徑闖森羅殿索回寇員外魂,使其死而復生。
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知。到玉真觀,受到金頂大仙迎接。次早,四眾登靈山。逢大河。唐僧失足落水,凡體肉胎脫下成為水中一屍。
一行上山直至如來佛之雷音寺,拜見如來。阿儺、迦葉奉如來命去檢取佛經,但趁機索取禮物,唐僧未備,拿到無字經書。唐僧再來求佛,阿儺、迦葉得到唐僧的紫金缽後,方傳真經。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觀音菩薩查僧所受之災,見距九九八十一之數尚缺其一,故令揭諦再生一難。遣送四眾的八大金剛接到觀音法旨,遂使騰雲的四眾墜落於通天河西岸。
老黿馱四眾渡河,但因唐僧忘記向如來問他所託之事而將師徒四人和馬匹拋在水中。諸陰魔興風作雨欲奪經而未成功。天明後,莊上人見唐僧師徒歸來盛情款待。夜至三更,師徒離去。
第一百回 徑回東士 五聖成真。四眾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和眾官歡迎。次日,太宗升朝,作《聖教序》 以謝唐僧取經之功,又納蕭(王+禹)之議,請唐僧去雁塔寺演涌經法。
唐僧捧經登台,忽聽八大金剛召喚,便騰空而去西天。如來授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斗戰勝佛;豬八戒為凈壇使者;沙僧為金身羅漢;白龍馬為八部天龍馬。
(8)西遊記九十五回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Ⅸ 西遊記第九十五回。說的是什麼動物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
公主為妖邪所變,因敵不過悟空,鑽入山洞,被悟空尋見。太陰星君稱那是月宮中玉兔,將其帶回。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Ⅹ 西遊記九十五回故事梗概
純手打,望樓主採納
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
主要內容:假公主真內實身份被悟空識破,容見事不偕,於是逃走了,脫下了所有衣服(原著里寫她「精著身子」,應該就是裸著身體),拿出一根玉杵,與悟空在空中打鬥。不一兩個回合,妖怪逃走,悟空返回天竺國王宮,確定師父沒事後,追趕妖精來到毛穎山。叫出土地來一問,得知這里沒有妖洞,只有3處兔穴,並將悟空帶到穴口,妖精從裡面鑽了出來。與悟空繼續作戰,打不過,逃到南天門,被諸神攔住了去路。只得又與悟空作戰。就在快被悟空打死之時,太陰星君趕到,告訴悟空這是廣寒宮內搗葯的玉兔,並將玉兔收回,帶到天竺王宮與國王顯形,並從布金禪院里救出了真公主,於是唐僧師徒離了天竺國,繼續西去